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脂肪型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端基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新荔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735-1738,1742,共5页
以间苯二甲酸(IPA,A2型单体)和三羟甲基丙烷(TMP,B3型单体)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熔融聚合工艺制备了一种具有芳香-脂肪骨架的新型超支化聚酯(HBPE)。并以马来酸酐为反应试剂,对端羟基的HB-PE进行部分端基改性,得到了分子链末... 以间苯二甲酸(IPA,A2型单体)和三羟甲基丙烷(TMP,B3型单体)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熔融聚合工艺制备了一种具有芳香-脂肪骨架的新型超支化聚酯(HBPE)。并以马来酸酐为反应试剂,对端羟基的HB-PE进行部分端基改性,得到了分子链末端既含有羟基又含有丙烯酸基的HBPE。研究了端基变化对HBPE的溶解性、特性黏数、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端基改性可使HBPE的溶解性变好,特性黏数从0.17 dL/g增加到0.19 dL/g,Tg从64℃降至60℃,热稳定性略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A2+B3 端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锡灭活及链端改性提高聚乳酸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明 王泽凤 +3 位作者 马高琪 王良波 余承涛 潘鹏举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0-767,共8页
聚乳酸(PLA)是当前人工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中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由于亚锡类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价格低且不易发生消旋反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PLA的工业化生产。虽然亚锡类催化剂的用量... 聚乳酸(PLA)是当前人工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中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由于亚锡类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价格低且不易发生消旋反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PLA的工业化生产。虽然亚锡类催化剂的用量较少,但催化剂的微量残留仍会促进PLA制品的热降解,极大地影响制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首先综述了亚锡类催化剂促进PLA热降解的机制,而后从亚锡离子的螯合、亚锡离子的氧化和链端基改性3个方面出发,详细总结了提高PLA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扩大PLA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延长PLA产品的使用寿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催化剂 失活 氧化 螯合 端基改性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型超支化聚酯的端基改性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唐黎明 张晓龙 +1 位作者 李伟 刘德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950-1952,共3页
A new process was designed to modify the hydroxy capped aliphatic hyperbranched polyester, derived from 2,2 bis(methylol) propionic acid and trimethylopropane in which the crude polyester reacted directly with maleic ... A new process was designed to modify the hydroxy capped aliphatic hyperbranched polyester, derived from 2,2 bis(methylol) propionic acid and trimethylopropane in which the crude polyester reacted directly with maleic anhydride in bulk to transfer the hydroxy end groups to 4 carboxy 2 butante end groups. The modified polyester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MR, DSC and viscosity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 side reaction took place during the modifying step and the conversion for the reaction was calculated to be 88.9% based on the \+1H NMR spectra. The T g value shifted from 320 3 K for the crude polymer to 288 4 K for the modified polymer. Moreover, the UV curing coating of the midified polyester showed high performances in hardness, adhensive and water resistance.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脂肪型聚酯 端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光固化涂层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可答 金凤友 +2 位作者 金鑫 江英彦 唐黎明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2-15,共4页
通过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制得了AB2型单体N,N’-二羟乙基-3-氨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添加核单体和采用"准一步法"的合成途径,制备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胺)。通过丙烯酸对该聚合物进行改性反应,得到了端丙烯酸... 通过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制得了AB2型单体N,N’-二羟乙基-3-氨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添加核单体和采用"准一步法"的合成途径,制备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胺)。通过丙烯酸对该聚合物进行改性反应,得到了端丙烯酸酯基的超支化聚合物,研究了改性聚合物与丙烯酸异冰片酯的紫外光固化涂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端基改性 紫外光固化 丙烯酸异冰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的热稳定性及分解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巢玲玲 刘晶如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热失重方法(TG)研究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和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稳定性及分解行为。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热分解过程包括酯基降解和碳碳键断裂2个阶段,随着代数增加,热稳定性有所改善。当端羟基被烷烃链取代后,端羟基... 采用热失重方法(TG)研究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和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稳定性及分解行为。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热分解过程包括酯基降解和碳碳键断裂2个阶段,随着代数增加,热稳定性有所改善。当端羟基被烷烃链取代后,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热分解温度大幅度提高。低代数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的分解以碳碳键断裂为主,高代数热分解仍包括酯基降解和碳碳键断裂2个阶段。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的表观分解活化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端羟基改性 热稳定性 分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UV自引发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鹏飞 杨保平 +3 位作者 崔锦峰 郭军红 周应萍 马永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共6页
通过n(二乙醇胺)∶n(甲基丙烯酸甲酯)=1∶1.05进行M ichael加成反应,制得N,N’-二羟乙基-3-氨基甲基丙酸甲酯(MMB)。以季戊四醇为核,MMB为支化单体,采用准一步法合成第2代端羟基的超支化聚合物(PM-2)。通过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 I)分... 通过n(二乙醇胺)∶n(甲基丙烯酸甲酯)=1∶1.05进行M ichael加成反应,制得N,N’-二羟乙基-3-氨基甲基丙酸甲酯(MMB)。以季戊四醇为核,MMB为支化单体,采用准一步法合成第2代端羟基的超支化聚合物(PM-2)。通过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 I)分别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HMPP)反应,制得含双键的功能单体TD I-HEMA和含光引发基团的功能单体TD I-HMPP,通过这两种单体对PM-2进行端基改性反应,得到超支化UV自引发聚合物(PM-UV)。最后通过调节PM-UV中双键和光引发基团的物质的量之比制得各种PM-UV,并研究各种PM-UV的涂膜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不同的PM-UV均具有耐热性好、凝胶含量高、成膜硬度好、耐冲击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UV自引发 功能单体 端基改性 UV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封端的聚苯硫醚的合成及热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红 柳琳 +3 位作者 袁慎峰 陈志荣 李沃源 邓杭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了研究羧基封端聚苯硫醚(PPS)结构对其反应活性和热学性能的影响,合成3种羧基封端PPS并通过红外(FTIR)、端基含量测定、裂解气质联用(py-GC/MS)、高温凝胶渗透色谱(HTGPC)、热重(TGA)、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获得改性样品的端基转... 为了研究羧基封端聚苯硫醚(PPS)结构对其反应活性和热学性能的影响,合成3种羧基封端PPS并通过红外(FTIR)、端基含量测定、裂解气质联用(py-GC/MS)、高温凝胶渗透色谱(HTGPC)、热重(TGA)、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获得改性样品的端基转化率、裂解机理、反应活性和熔点等参数。结果表明,羧基对PPS原有巯基端基的置换率约为50%。裂解过程中改性样品发生更多的环化、重排和次级反应,生成含氧标志性裂解产物。改性PPS的反应活性提高、热稳定性略有下降,起始分解温度和最高分解速率温度均有所降低,熔点升高,结晶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端基改性 羧基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堵水、封窜用改性氰凝材料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双平 郝健 张顺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4-316,371,共4页
氰凝是一种聚氨酯类的化学灌浆材料。由于它与水反应速度快,在应用于油田堵水和封窜时施工较为困难。为此。
关键词 改性 氰凝堵剂 凝胶化 堵水 调剖剂 采油井 封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端基卤化Ti_(3)C_(2) MXene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电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美霞 李苗苗 +3 位作者 宋二红 宋海洋 李钊 毕佳颖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0-668,共9页
Mxenes以其优异的比表面积、高导电率和组分可调性而受到广泛研究,并用作高效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然而,其有限的存储容量以及锂离子扩散引起的剧烈晶格膨胀限制了MXenes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本研究设计了具有代表性的MXene材料卤化(... Mxenes以其优异的比表面积、高导电率和组分可调性而受到广泛研究,并用作高效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然而,其有限的存储容量以及锂离子扩散引起的剧烈晶格膨胀限制了MXenes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本研究设计了具有代表性的MXene材料卤化(氟化、氯化或溴化)-Ti_(3)C_(2)。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范德瓦耳斯修正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表面端基(T=F^(-)、Cl^(-)和Br^(-))修饰对锂离子电池中Ti_(3)C_(2)负极的原子结构、电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_(3)C_(2)T_(2)单层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质和导电性质。相比Ti_(3)C_(2)F_(2)和Ti_(3)C_(2)Br_(2),Ti_(3)C_(2)Cl_(2)单层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沿二维薄膜两个方向的弹性模量分别为321.70和329.43 N/m)、较低的锂离子扩散势垒(0.275 eV)、开路电压(0.54 V)和较大的理论存储容量(化学计量比为Ti_(3)C_(2)Cl_(2)Li_(6)时达674.21 mA·h/g),这表明Ti_(3)C_(2)Cl_(2)单层作为锂电池电极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定性和充放电速率。此外,端基氯化扩大了层间距,进而提高了Ti_(3)C_(2)Cl_(2)中锂离子的可穿透性和快速充放电速率。本研究表明,表面氯化的Ti_(3)C_(2)纳米薄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为其它的MXenes基电极材料设计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s Ti_(3)C_(2) 表面端基修饰 第一性原理计算 锂离子电池负极 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的改性及其在牙科修复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小萍 邢晓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0,41,共5页
以季戊四醇(B4单体)为核,2,2-二羟甲基丙酸(AB2单体)为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熔融缩聚反应合成末端为16个羟基的二代Boltorn型超支化聚酯HBP。并进一步用甲基丙烯酰氯、丙酰氯对端羟基进行改性,在HBP末端全部引入双键或部分引入... 以季戊四醇(B4单体)为核,2,2-二羟甲基丙酸(AB2单体)为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熔融缩聚反应合成末端为16个羟基的二代Boltorn型超支化聚酯HBP。并进一步用甲基丙烯酰氯、丙酰氯对端羟基进行改性,在HBP末端全部引入双键或部分引入双键,得改性后超支化聚酯GHBP1和GHBP2。在传统牙科修复树脂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和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TEGDMA)的混合体系中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GHBP,考察其对树脂收缩率和双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HBP改性牙科修复树脂后,树脂的聚合收缩明显降低,且GHBP2具有更优异的减小收缩的性能,但双键转化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端基改性 牙科修复树脂 聚合收缩 双键转化率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叠氮基聚丁二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婕 杨荣杰 翟进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0,共4页
为拓展Cu(I)催化端炔基/叠氮基环加成反应(CuAAC)在聚丁二烯预聚物体系中的应用,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反应底物,通过端基官能团改性成功制备了端叠氮基聚丁二烯(ATPB)目标预聚物。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TPB谱图中的HTPB端羟基峰消失,同... 为拓展Cu(I)催化端炔基/叠氮基环加成反应(CuAAC)在聚丁二烯预聚物体系中的应用,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反应底物,通过端基官能团改性成功制备了端叠氮基聚丁二烯(ATPB)目标预聚物。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TPB谱图中的HTPB端羟基峰消失,同时2097cm-1出现叠氮基特征峰。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表明,HTPB谱图中与羟基相连碳原子的特征吸收峰在ATPB谱图中彻底消失,同时在δ52.81出现与叠氮基相连碳原子特征吸收峰,HTPB端基改性彻底,生成了ATPB。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HTPB端基改性过程并未影响该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元素分析表明,目标产物ATPB端叠氮基含量为0.67mmol/g,与理论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 端基改性 端叠氮基聚丁二烯 叠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原位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莹 董双斌 张春庆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2,共5页
采用活性负离子聚合法和末端官能化改性技术合成三乙氧基封端聚苯乙烯,然后用溶胶-凝胶法合成聚苯乙烯(PS)/SiO2杂化材料,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S/SiO2杂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 采用活性负离子聚合法和末端官能化改性技术合成三乙氧基封端聚苯乙烯,然后用溶胶-凝胶法合成聚苯乙烯(PS)/SiO2杂化材料,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S/SiO2杂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SiO2杂化材料中的PS和SiO2间有化学键相连;PS/SiO2杂化材料中的w(SiO2)为25%时,SiO2是粒径约为180 nm,且粒径分布均匀、有完善球形结构的颗粒,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纯PS高1.3℃,热稳定性较纯PS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二氧化硅 杂化材料 活性负离子聚合 末端官能化改性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阻垢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洋洋 刘庆旺 +3 位作者 范振忠 刘金刚 谢帅 王嘉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71,77,共7页
通过对超支化聚合物末端基改性,合成2类具有抑制硫酸钙、碳酸钙垢的高效阻垢剂。采用EDA(乙二胺)、MA(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通过迈克尔加成和酰胺化反应,制备出PAMAM-2.0 G(2.0代超支化聚酰胺-胺),然后分别用HEDP(羟基乙叉二膦... 通过对超支化聚合物末端基改性,合成2类具有抑制硫酸钙、碳酸钙垢的高效阻垢剂。采用EDA(乙二胺)、MA(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通过迈克尔加成和酰胺化反应,制备出PAMAM-2.0 G(2.0代超支化聚酰胺-胺),然后分别用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和MAH(马来酸酐)对PAMAM-2.0 G进行改性,成功制备出PAMAM-PO_(3)H_(2)/PAMAM-COOH(端膦酸基/端羧基超支化聚酰胺-胺),并考察了不同环境状态下聚合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PAMAM-PO_(3)H_(2)和PAMAM-COOH对CaSO_(4)垢的阻垢率均达到100%,对CaCO_(3)垢的阻垢率分别达到98.1%、88.7%,在80℃、pH>9时2种改性聚合物对钙垢的阻垢率均达到80%以上,且能够快速阻垢、阻垢性能稳定。通过分散性能测试和SEM分析发现,其阻垢机理主要与超支化的分子结构和端接的官能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 阻垢剂 末端基改性 阻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低分子量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合成与应用
14
作者 严志轩 马骥 +6 位作者 瞿金磊 刘莉 孙翀 刘吉文 刘光烨 孙立水 何丽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7-296,共10页
采用阴离子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低分子量3,4-聚异戊二烯(LPI),并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硅氧烷改性的低分子量3,4-聚异戊二烯(MLPI),将其应用于白炭黑补强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探究了端基改性物LPI-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LPI-CMDS)、... 采用阴离子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低分子量3,4-聚异戊二烯(LPI),并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硅氧烷改性的低分子量3,4-聚异戊二烯(MLPI),将其应用于白炭黑补强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探究了端基改性物LPI-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LPI-CMDS)、LPI-丙基三甲氧基硅烷(LPI-CTMS)、LPI-丙基三乙氧基硅烷(LPICTES)和接枝改性物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改性LPI(LPI-g-MTS)对SSBR复合材料中白炭黑的分散以及硫化胶性能的影响.混炼胶的应变扫描和结合胶含量分析结果表明,MLPI增强了填料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白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其中LPI-g-MTS因活性位点多,效果最佳;与填充LPI的复合材料相比,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填充LPI-g-MTS后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分别提升了89.66%和27.15%,这为改善白炭黑在非极性橡胶中的分散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基改性 接枝改性 聚异戊二烯 白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