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xing ratio design of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based on gyratory compaction molding 被引量:7
1
作者 WEI Hui BAI Xian-ping +2 位作者 WANG Fei-yue LI Wei JIN Ji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759-767,共9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gyratory compaction molding method in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and optimize the relevant technical parameter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splitting stre... In order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gyratory compaction molding method in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and optimize the relevant technical parameter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splitting strength, stability and water stability test;the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 involved changing gyration number, emulsified asphalt and water content, molded specimen temperature and other factors to analyze the volume parameter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st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and dry and wet splitting strength ratio(DWSSR) of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laimed mixture are improved by the rotary compacting method, while the porosity and the optimal dosage of water are reduced. Furthermor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paction times, the porosity and splitting strength index both change exponentially. DWSSR and porosity are consistent with quadratic functions. The use of gyratory compaction for 70 times at 25 °C and the optimum dosage of emulsified asphalt can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plitting strength ratio. The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water damage resistance of the pavement can be improved by the use of rotary compacting method effectively, and the early strength and road performance are higher than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way engineering emulsified asphalt mixture gyratory compaction proportion design splitting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损伤作用下玉米秸秆纤维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研究
2
作者 石振武 高博 徐传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70,共8页
针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抗疲劳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采用接触角试验、冻融循环劈裂试验、半圆弯拉疲劳试验,研究玉米秸秆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黏附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提升了... 针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抗疲劳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采用接触角试验、冻融循环劈裂试验、半圆弯拉疲劳试验,研究玉米秸秆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黏附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提升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亲水性和内部结构完整性,发挥了加筋作用;冻融循环1~40次时,纤维改性再生沥青的黏附功较基质沥青和再生沥青分别提高8.34%和16.65%;经冻融循环20次后,纤维改性再生沥青性能仍满足规范要求;冻融循环40次时,纤维改性再生沥青的劈裂强度为0.67MPa,较基质沥青混合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分别提高了23.88%、34.32%,疲劳寿命为5017次,较基质和再生沥青混合料分别提高37.15%、29.16%。研究结论可为寒冷地区再生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再生沥青混合料 冻融循环 玉米秸秆纤维 耐久性能 劈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物基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
3
作者 杨彦海 孙溢 +1 位作者 金鑫 杨野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0-349,共10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仿生物基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得到最佳组合参数.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了仿生物基温拌再生剂对老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仿生物基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得到最佳组合参数.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了仿生物基温拌再生剂对老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试件击实成型温度为130℃、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量为50%且仿生物基温拌再生剂掺量为4.5%条件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最优;掺入4.5%仿生物基温拌再生剂能够有效恢复老化SBS改性沥青的官能团结构,这进一步验证了仿生物基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宏观性能优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 仿生物基温拌再生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新旧沥青融合及均质化程度研究
4
作者 邹桂莲 焦有晴 +2 位作者 张园 虞将苗 韩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性能。针对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不易表征的问题,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性能。针对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不易表征的问题,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BS)改性沥青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中的红色荧光效应,将SBS荧光粒子作为示踪剂;基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无损获取了拌合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表面融合层内的所有图像,并对每个分层图像的荧光强度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整个融合层内SBS浓度衰减曲线;通过浓度变化曲线提出了融合程度计算公式,并引入均质化指标来量化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分散程度。依据所提出的方法以两种不同掺配比例下的热再生混合料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仅在拌合结束后新旧沥青无法达到理想的融合扩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新旧沥青融合 均质化程度 再生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程培峰 郭爽 李艺铭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6-2134,共9页
为改善高掺量RAP对路面抗裂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制备了一种含水稻秸秆纤维的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半圆弯拉试验(SCB)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水稻秸秆纤维的掺入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掺水稻秸秆纤维... 为改善高掺量RAP对路面抗裂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制备了一种含水稻秸秆纤维的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半圆弯拉试验(SCB)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水稻秸秆纤维的掺入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掺水稻秸秆纤维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建立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纤维可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但改善效果受水稻秸秆纤维掺量影响较大,适量的水稻秸秆纤维会在混合料中形成良好的分散效果并起到加筋作用。此外,水稻秸秆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改善作用主要以抑制裂缝的发展为主,与未掺水稻秸秆纤维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相比,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峰后断裂能可提高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混合料 水稻秸秆纤维 半圆弯拉试验 抗开裂性能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寒区低掺纤维高黏高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路用性能
6
作者 刘秀 刘梓宇 +1 位作者 刘天硕 白一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252-8258,共7页
桥面铺装层采用的结构和材料对其路用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为提供更适宜寒区环境的铺装层设计,基于层位功能设计原理对铺装层的材料进行分层改性优化。首先,利用层位功能的划分对表面功能层与整体功能层进行材料拟定,并分别选取木质纤维素... 桥面铺装层采用的结构和材料对其路用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为提供更适宜寒区环境的铺装层设计,基于层位功能设计原理对铺装层的材料进行分层改性优化。首先,利用层位功能的划分对表面功能层与整体功能层进行材料拟定,并分别选取木质纤维素和聚酯纤维改性。其次,通过路用性能试验确定聚酯纤维的掺量。最后,确定层位材料的选择及合理改性方式。结果表明:表面功能层与整体功能层均选用同高黏高弹改性沥青并分别木质纤维素和聚酯纤维改性方式,可以避免层体材料温缩系数不同,使其铺装层与桥梁结构的温度变形协调,能有效提高沥青桥面铺装层的路用性能。此外,满足工程经济要求下,当聚酯纤维掺量为混合料总质量的1%时,其制备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提高7%、低温性能提高23%、水稳定性能提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桥面铺装 聚酯纤维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环氧乳化沥青黏韧性及其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
7
作者 刘鸿鹄 鄢光显 +3 位作者 张俊 甘新立 刘嵩 许涛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3,共8页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常温施工、节能减排的绿色低碳的养护维修技术,但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较差,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RAP)利用率低,且当前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胶结料的低温黏韧性较低、抗老化性较弱,严重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常温施工、节能减排的绿色低碳的养护维修技术,但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较差,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RAP)利用率低,且当前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胶结料的低温黏韧性较低、抗老化性较弱,严重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路用性能、耐久性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具有良好耐候性的氢化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制备氢化环氧改性乳化沥青(HEEA),研究氢化环氧对乳化沥青基本性能、黏韧性与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确定氢化环氧最佳掺量,制备具有良好黏韧性和耐候性的HEEA,提升HEEA冷再生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氢化环氧掺量为6%(质量分数)时,HEEA的路用性能和黏韧性最佳。在高温条件下氢化环氧具有显著的弹性恢复性能,减少了HEEA冷再生混合料车辙深度,使HEEA表现出更好的高温稳定性。氢化环氧赋予乳化沥青更好的黏韧性,使HEEA冷再生混合料具有更好的低温抗裂性能,改善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冻和抗剥落性能,且对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环氧 改性乳化沥青 黏韧性 冷再生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石分离的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8
作者 范秀泽 曹淋淋 +3 位作者 熊远顺 乔元辉 郑明万 张吉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0-1090,共11页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中颗粒团聚现象严重,导致再生过程中级配变异性大、老化沥青性能难以有效恢复,严重制约了RAP的高掺量、高值化利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研发RAP精细化处置装备,实现了沥青铣刨料...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中颗粒团聚现象严重,导致再生过程中级配变异性大、老化沥青性能难以有效恢复,严重制约了RAP的高掺量、高值化利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研发RAP精细化处置装备,实现了沥青铣刨料的“油石分离”;其次,针对富油细集料进行精细化深度再生,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析了再生沥青砂浆新-旧沥青的界面混溶规律;最后,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动态模量试验与两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规律,验证了精细化处置工艺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的提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RAP精细化处置装备实现了沥青油膜精细化剥离,有效解决了老化沥青胶结料团聚问题,贫油粗集料沥青含量降至1.48%,可直接替代新集料,富油细集料沥青含量超过10%;采用未处置RAP制备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可提高其高温稳定性与动态模量,但低温抗裂性、水稳性能和疲劳性能显著降低;精细化处置后的RAP改善了老化胶结料团聚现象,促进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混溶,明显提高了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与抗水损害能力,恢复了其动态响应及疲劳寿命。RAP精细化处置与差异化再生方法可提高RAP掺量,同时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实现RAP的高附加值再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油石分离 再生沥青混合料 高低温性能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大温差条件下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垚 颜子超 +2 位作者 康爱红 娄可可 肖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8,共7页
本研究基于低温弯曲实验、冻融劈裂实验和约束试件温度应力实验,模拟北方高寒地域环境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耐受性,探究了沥青种类、玄武岩纤维长度和直径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寒大温差条件下,沥青种类对... 本研究基于低温弯曲实验、冻融劈裂实验和约束试件温度应力实验,模拟北方高寒地域环境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耐受性,探究了沥青种类、玄武岩纤维长度和直径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寒大温差条件下,沥青种类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SBS改性沥青>70#基质沥青;在相同纤维掺量下,三种直径的玄武岩纤维对AC-13混合料低温性能的改善作用为7μm>16μm>25μm;三种长度(3 mm、6 mm、12 mm)的玄武岩纤维对AC-13混合料的性能改善呈先增后减趋势,6 mm长度的纤维对低温性能改善效果最佳。该研究成果可为玄武岩纤维在寒冷地区道路上的应用提供实验参考,也可作为教学案例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生课程,用来研究高寒地区道路工程路面材料的特殊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寒地区 沥青混合料 玄武岩纤维 约束试件温度应力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超薄磨耗层级配设计及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铭钰 刘曙光 +4 位作者 吴超凡 刘军 张恒龙 张帅 李启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1-268,共8页
为方便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类型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超薄磨耗层,本工作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方法制备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选择AC-10、SMA-10、UWM-10三种不同级配的超薄磨耗层,通过修正的马歇尔试验确定各类型混合料的最佳乳液含量... 为方便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类型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超薄磨耗层,本工作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方法制备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选择AC-10、SMA-10、UWM-10三种不同级配的超薄磨耗层,通过修正的马歇尔试验确定各类型混合料的最佳乳液含量,并通过马歇尔模数、蠕变变形量、破坏拉伸应变、冻融劈裂强度比、动态模量、疲劳寿命次数、构造深度等评价指标对它们的混合料各项性能进行了检验对比。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AC-10、SMA-10、UWM-10的最佳乳液含量分别为8.7%、8.5%和7.6%。相比空白样,水性环氧树脂的加入显著改善了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抗水损害性能、抗疲劳性能以及抗滑性能。三种超薄磨耗层中,AC-10的低温抗裂性能较强,SMA-10和UWM-10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较好,与此同时,UWM-10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抗水损害能力及抗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磨耗层 水性环氧树脂 乳化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高温浸水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雨露 磨炼同 +3 位作者 曲良辰 李想 肖月 林俊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409-11422,共14页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的热再生利用可实现道路固废资源化利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但高掺量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耐久性是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中国南方高温多雨气候特点,开展30%RAP掺量热再生沥...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的热再生利用可实现道路固废资源化利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但高掺量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耐久性是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中国南方高温多雨气候特点,开展30%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长期高温浸水后的强度衰减、耐疲劳特性与自愈合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0%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强度和疲劳寿命大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但60℃浸水间接拉伸强度和疲劳寿命均呈明显下降,且强度与疲劳寿命残留率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可用于强度与寿命预测。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拉伸疲劳愈合水平高于30%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但浸水后二者自愈合能力大体相当。与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相反,30%RAP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弯曲疲劳寿命约为普通沥青混合料的50%,60℃浸水14 d后衰减到1/3。二者疲劳愈合性能基本相当,且在有水条件下均难以很好愈合。建立了基于浸水时间的动态模量衰减预测模型,可用于量化分析高温多雨气候条件对模量的影响以及进行剩余疲劳寿命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高温浸水 强度衰减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沥青混合料阻裂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楠 翟健梁 +3 位作者 赖淏 师长春 陆福洋 熊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8-462,共5页
从材料研究与路面结构设计等角度综述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研究进展,以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及混合料低温性能仿真模拟评价三个角度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评价研究。认为应在... 从材料研究与路面结构设计等角度综述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研究进展,以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及混合料低温性能仿真模拟评价三个角度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评价研究。认为应在材料研究、路面设计的基础上对高寒、大温差地区的路面低温性能展开探索;建立同高寒、大温差气候条件相适应的耐久性路面低温性能评价指标;并同时从力学仿真模拟领域入手,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裂力学性能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低温抗裂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点支撑骨架状态模型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军 夏海廷 +2 位作者 郭荣鑫 官庆发 张飞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8-184,共7页
由于就地热再生旧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的异同性,目前还没有对设计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合适方法达成共识。因此,通常基于符合高速公路法规中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这并不能保证充分地利用RAP且需要大量的时... 由于就地热再生旧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的异同性,目前还没有对设计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合适方法达成共识。因此,通常基于符合高速公路法规中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这并不能保证充分地利用RAP且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劳动成本。本工作通过改进多点支撑骨架状态模型提出了一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设计了四种不同RAP掺量下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然后通过高温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测试不同RAP掺量下的新方法设计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疲劳耐久性等路用性能,并与沥青玛蹄脂(Stone mastic asphalt,SMA)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设计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SMA提升了10%左右;水稳定性增强了1%~2%;而低温抗裂性有些许的下降,但仍满足规范要求;在RAP掺量小于40%时,新方法设计的热再生沥青的疲劳寿命和SMA相当,当RAP掺量大于40%时,新方法设计的热再生沥青疲劳寿命显著降低;因此确定了新方法设计的最大粒径为16 mm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RAP掺量为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RAP掺量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翠红 窦益华 +1 位作者 曹学鹏 贺雨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9,29,共7页
为了精准预测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达到目标密实度所需的压路机压实工艺参数组合,基于该混合料压实流变时变特性及压实Bodner-Partom(B-P)本构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和路面压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得到B-P... 为了精准预测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达到目标密实度所需的压路机压实工艺参数组合,基于该混合料压实流变时变特性及压实Bodner-Partom(B-P)本构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和路面压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得到B-P材料模型,然后将阶段性变化的B-P模型参数代入压实组合仿真分析中,最后开展路面压实试验,进一步得到压实工艺参数优化组合。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由仿真结果得到3个低频高幅高速组合,3个组合作用后沿轮宽方向的混合料竖向应变值减小幅度均较大,在路面深度6 cm处的混合料竖向应变衰减幅度值均较小,其中组合六的衰减幅度值为最小,路面目标成型厚度可控制在7 cm以下。路面压实试验表明,组合六(低频高幅高速压实6遍)的有效压实能量偏大,应将组合六的压实遍数优化为:低频高幅高速压实5遍+高频低幅高速压实2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 压实流变时变特性 B-P本构模型参数 路面压实工艺参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条件下聚丙烯纤维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敏 汪严 +2 位作者 裘秋波 金肃静 牛冬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2,共9页
为探究老化条件下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微表处混合料的性能,以丁苯橡胶(SBR)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剂,PP纤维为改性剂,对不同老化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结合料蒸发残留物的流变性能展开研究,通过湿轮磨耗试验、车辙... 为探究老化条件下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微表处混合料的性能,以丁苯橡胶(SBR)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剂,PP纤维为改性剂,对不同老化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结合料蒸发残留物的流变性能展开研究,通过湿轮磨耗试验、车辙变形试验和低温劈裂试验探究5 d和12 d老化条件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化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结合料蒸发残留物的车辙因子和应力敏感性均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大,其高温抗车辙能力提升,而承受荷载变化下的弹性恢复能力下降.在2.5%应变幅值时,相较于未改性的乳化沥青,老化后PP纤维改性乳化沥青结合料蒸发残留物的疲劳寿命提高,抵抗疲劳损伤的能力提升明显.在0.2%PP纤维掺量下老化后微表处混合料的黏聚力提升11%,1 h及6 d湿轮磨耗值分别降低32%及25%,轮辙变形率降低46%,低温劈裂抗拉强度提升16%,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混合料 聚丙烯纤维 老化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油稀释剂和RAP的路面坑槽冷补料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芸 李梓豪 +2 位作者 宋亮 高杰 仰建岗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1-2857,2863,共8页
为研发以废油为稀释剂、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为主要集料和沥青来源的路面坑槽冷补料,分别采用废机油、餐厨废油和柴油作为稀释剂制备冷补沥青,并基于冷补沥青布氏黏度、挥发性和储存稳定性测试结果探明了稀释剂最佳掺量;其次,在RAP掺... 为研发以废油为稀释剂、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为主要集料和沥青来源的路面坑槽冷补料,分别采用废机油、餐厨废油和柴油作为稀释剂制备冷补沥青,并基于冷补沥青布氏黏度、挥发性和储存稳定性测试结果探明了稀释剂最佳掺量;其次,在RAP掺量为70%时,通过冷补沥青混合料和易性和稳定度试验结果,确定了冷补料最佳沥青含量,并评价了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废机油、餐厨废油、柴油均具备稀释沥青的功能,其推荐掺量分别为35%,30%和25%(与沥青质量比),所制备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沥青含量下各项性能合格,符合路面坑槽修补使用要求,其中以柴油-RAP冷补料的路用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油稀释剂 冷补沥青 冷补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高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俊杰 邬燕 +1 位作者 张伟 魏艳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89-293,298,共6页
为解决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受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影响,存在的掺量低、耐候性差、易发生早期病害等问题。通过研究不同RAP掺量及玄武岩纤维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改善其... 为解决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受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影响,存在的掺量低、耐候性差、易发生早期病害等问题。通过研究不同RAP掺量及玄武岩纤维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改善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掺加玄武岩纤维可明显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当RAP掺量达到50%时,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达到8721次/min,抗弯拉强度为8.1MPa,弯拉应变为2621με,浸水残留稳定度为86.1%,冻融劈裂强度比80.8%,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热再生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玄武岩纤维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研究进展:材料特性、组成设计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虞将苗 冯致皓 +1 位作者 陈富达 于华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0,共10页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常温下利用沥青路面回收料,实现节能减排、资源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目前的热门绿色低碳道路建设技术之一。目前工程中回收料利用率一般低于40%,加之冷再生材料早期强度形成慢、初期强度不足,显著影响其性能与...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常温下利用沥青路面回收料,实现节能减排、资源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目前的热门绿色低碳道路建设技术之一。目前工程中回收料利用率一般低于40%,加之冷再生材料早期强度形成慢、初期强度不足,显著影响其性能与工程应用。如何提高回收料利用率、加速早期强度形成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研究主要包括材料特性、组成设计和性能评价三大主要方向。在材料方面,道路回收料主要聚焦表面老化沥青活性、颗粒特性、再生剂使用后组分变化等细微观研究,尚未实现工程中道路回收料的高掺量大规模应用;乳化沥青的改性类型、黏度、用量能显著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与路用性能,乳化沥青的固化进程决定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速度。在组成设计方面,回收料级配显著影响材料骨架结构和性能,目前聚焦关键孔径作用、级配改善、材料体积指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现行主流材料成型方法与实际工程存在较大差异,旋转压实法更为贴近实际工程状态,但在旋转参数、成型指标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在性能方面,道路回收料的使用提高了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低频率作用下的疲劳性能,但水泥的使用增强了材料的低温脆性,沥青性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应当降低水泥掺量。此外,目前在早期强度形成机理、改善手段方面的研究不足,应加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性能研究,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冷再生 沥青路面回收料(RAP) 乳化沥青 材料特性 组成设计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沥青混合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都伟 张明欣 +4 位作者 王彦敏 宋淑琴 刘芝敏 王晓宁 刘小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0-294,共5页
路面基层建造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天然石料,这会给环境资源带来较大负担。而沥青路面每年的养护修补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RAP),为缓解基层建造过程中对天然石料的消耗,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废旧料替代部分天然石料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 路面基层建造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天然石料,这会给环境资源带来较大负担。而沥青路面每年的养护修补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RAP),为缓解基层建造过程中对天然石料的消耗,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废旧料替代部分天然石料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与性能研究。研究表明,含有老化沥青的废旧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延长路面的寿命;但是当前废旧料在基层中的推广应用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掺入方式以及掺量仍有较大争议,未经处理无法直接用于基层等。基于此,本文归纳总结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特性及分类、废旧沥青混合料掺入对水泥稳定基层击实特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加州承载比、劈裂性能等路用性能的影响以及RAP最佳掺量分析,并展望了RAP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沥青混合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基本特性 路用性能 最佳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性特性研究
20
作者 张垚 贾思林 +2 位作者 吴正光 寇长江 郭翔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5,共9页
再生骨料是一种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等废料加工而成的再生产品,它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加入沥青混合料中铺筑路面,有助于减少对天然石材的开采,降低沥青路面的成本。为了研究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特征,针对4种取代率的再生... 再生骨料是一种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等废料加工而成的再生产品,它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加入沥青混合料中铺筑路面,有助于减少对天然石材的开采,降低沥青路面的成本。为了研究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特征,针对4种取代率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采用不同频率和温度下的动态模量试验,通过Sigmoid函数建立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主曲线,探究再生骨料的掺量(0%、17%、37%、56.7%)对AC-20沥青混合料动态黏弹性特性的影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频率、相同温度下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减小,这种现象在低温高频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低温和常温条件下(–10、5、20℃),沥青混合料的相位角随着再生骨料掺量增大而减小,随着频率增加而减小,在中高温条件下再生骨料掺量的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相位角的影响规律并不统一。通过动态黏弹性拟合参数结果分析发现Sigmoid模型的拟合参数变化趋势与再生掺量增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该研究聚焦于道路工程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保设计需求,可为建筑垃圾应用于道路养护工程提供试验参考,可作为教学案例应用于工程领域的研究生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试验 相位角 动态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