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foWorks ICM的旧城区内涝避难场所可达性评估与选址研究
1
作者 肖曼 焦胜 +2 位作者 范世玉 牛彦合 卢洁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对旧城区造成了巨大损失,考虑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设密集的特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提升旧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以长沙市旧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采用InfoWorks ICM雨洪模型,评估了内涝风... 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对旧城区造成了巨大损失,考虑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设密集的特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提升旧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以长沙市旧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采用InfoWorks ICM雨洪模型,评估了内涝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受灾小区位置和转移人数,根据不同避难场所类型计算其容纳能力,考虑道路积水对通行性的影响,将高风险道路设置为禁止通行并重构道路拓扑结构;其次,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现状避难场所可达性,结合内涝风险筛选一批候选避难场所,建立以避难场所数量最少和避难距离最短为目标的P中值选址模型;最后根据可达性分析比较验证研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百年一遇极端降雨下,研究区内涝淹没风险整体较高;现状内涝避难场所数量少、空间均衡不足,其可达性呈现从中部向外逐渐降低的空间特征;研究确立了10处避难场所的位置,优化后的布局方案可达性达标的小区提升了17.83%,减少了24.03%的显性盲点小区。研究结果可为旧城区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场所可达性 内涝风险 InfoWorks ICM模型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P中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内涝灾害对应急救援服务可达性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施加福 王昊 +2 位作者 周晋军 丁一 张树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8,共12页
【目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内涝积水频发,造成道路封闭和交通堵塞,给城市应急救援响应的时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暴雨内涝下的城市应急救援响应能力,【方法】以荔湾区为例,通过构建内涝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设计降... 【目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内涝积水频发,造成道路封闭和交通堵塞,给城市应急救援响应的时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暴雨内涝下的城市应急救援响应能力,【方法】以荔湾区为例,通过构建内涝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设计降雨情景下的内涝积水,识别道路积水风险,明确阻断道路,并结合两步移动搜寻法(2SFCA)对不同脆弱性的兴趣点(POI)的应急救援服务可达性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重现期从1 a一遇增大到100 a一遇,内涝积水面积增大,平均积水深度从0.08 m增大到0.20 m。受积水影响道路数量持续增加,阻断道路长度从11 km上升至49 km,增长了超过300%。随着阻断道路的增多,应急救援可达的POI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不同时间阈值内平均下降40%以上,可达性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内涝模型耦合城市路网得到的道路积水可以揭示阻断道路的总体格局,可达性模型可以快速估算出应急救援的时效性。结果可为应急救援响应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水力耦合模型 两步移动搜寻法(2SFCA) 应急救援 可达性 气候变化 降水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微网孤岛运行的低频减载方法 被引量:30
3
作者 林湘宁 李正天 +1 位作者 薄志谦 Andrew Klimek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微网频率控制新策略。该策略由PID控制器构成频率的闭环控制回路,根据系统的功率缺额,调整PID控制算法,并分别采用粗调轮与细调轮低频减载(under-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紧急启动轮UFLS等策略进行频率控制。紧急启动... 提出了一种微网频率控制新策略。该策略由PID控制器构成频率的闭环控制回路,根据系统的功率缺额,调整PID控制算法,并分别采用粗调轮与细调轮低频减载(under-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紧急启动轮UFLS等策略进行频率控制。紧急启动轮UFLS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微网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粗调轮与细调轮UFLS控制策略可以适应不同的功率缺额,使控制的负荷量尽可能细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低频减载 紧急启动轮 粗调轮 细调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需求点的震灾应急物资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虹霓 赵一兵 李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65,共5页
为了解决震后应急物资调度中,因不考虑各应急需求点灾情差异和需求差异带来的决策结果不够合理的问题,采用改进的专家打分法将收集到的灾情信息量化为灾情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成本和应急延误时间的多目标模型。采用逐步法求解,为每... 为了解决震后应急物资调度中,因不考虑各应急需求点灾情差异和需求差异带来的决策结果不够合理的问题,采用改进的专家打分法将收集到的灾情信息量化为灾情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成本和应急延误时间的多目标模型。采用逐步法求解,为每一个应急需求点确定提供应急物资的供应点及供应量。将此方法运用到云南发生的某地震灾后救援中,计算得出与3个应急需求点对应的应急供应点及其供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情因子 应急成本 应急延误时间 调度模型 逐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尺度的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爱华 谌丽 +1 位作者 朱海勇 陈思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62-1669,共8页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应急防灾能力与效果。基于社区尺度、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反向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研究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应急防灾能力与效果。基于社区尺度、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反向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研究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与拥挤度,并结合服务面积比、服务人口比、服务人口缺口等指标评价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结果表明,对避难场所可达性好的社区连片存在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其临近区域,呈蘑菇形分布,东城区全域可享受避难服务;对避难场所不具可达性的社区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区边缘地带,但西城、海淀相邻地区也有部分社区对避难场所不具可达性。中心城区避难场所的拥挤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城区避难场所拥挤度均值为16.17,避难服务竞争激烈。总体上,北京中心城区的避难场所布局上仍然存在不均衡性,不能完全满足城区居民的避难需求。建议合理利用已有绿地、学校、广场等资源规划建设新的避难场所,或改扩建已有避难场所,以满足更多居民的避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避难场所 可达性 拥挤度 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 社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V-200系列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被引量:11
6
作者 邵俊松 陈汹 +8 位作者 曹一中 徐军 田苑 张维宁 宣筱青 李惠军 李雪明 姬长安 方勇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84-87,共4页
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具有种类繁多、功能复杂、生产周期短、数据处理量大、精度要求高、装置动作速度快、可靠性要求高、装置间通信接口多、数据量大、与监控网络交换数据多等特点。采用可配置原则进行设计的UFV-200系列稳... 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具有种类繁多、功能复杂、生产周期短、数据处理量大、精度要求高、装置动作速度快、可靠性要求高、装置间通信接口多、数据量大、与监控网络交换数据多等特点。采用可配置原则进行设计的UFV-200系列稳定控制装置,通过使用统一的32位机硬件平台和模块化结构软件,可适应电网结构和运行工况的灵活多变性。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工程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控制 装置 频率电压紧急控制 失步解列 备用电源自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急动员批产的流水式制造单元构建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白书清 王爱民 李伯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72,共9页
针对国防应急动员批产生产线的规划问题,提出了流水式制造单元构建技术,建立了以产品生产节拍为核心的流水式制造单元构建目标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产品组合、生产批量和交货期的分析,确定了生产节拍和制造系统初始规模。利用成组聚类分... 针对国防应急动员批产生产线的规划问题,提出了流水式制造单元构建技术,建立了以产品生产节拍为核心的流水式制造单元构建目标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产品组合、生产批量和交货期的分析,确定了生产节拍和制造系统初始规模。利用成组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零件工艺路线相似性分析的初始制造单元。提出了基于启发式规则的工艺路线确定方法和设备资源优化分配机制。综合考虑零件是否为关重件,以及零件是否全部按期完成加工(齐套生产)和生产节拍等因素,实现了制造单元的优化调整,形成了设备共享能力定量分配方案的单元化制造系统。开发了软件系统,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为战时国防动员生产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单元构建 应急动员批产 流水式 生产节拍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以患者为中心的五步式坏消息告知法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丽丽 王逸之 +3 位作者 楼玉凤 詹永杰 陈志华 刘德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6期834-836,共3页
介绍了以急诊患者为中心的五步式沟通模式,五个步骤是:预先计划,将坏消息告诉给患者,了解患者的情绪、看法、待议事项以及是否愿意讨论下一步计划,将详细信息告诉给患者,达成共识。并就五个步骤里的注意问题和方法作了交流。
关键词 医患沟通 急诊科 坏消息 五步式告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储能电源辅助的暂态稳定紧急控制方法 被引量:25
9
作者 韦肖燕 李欣然 +2 位作者 钱军 姜学皎 黄际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6-300,共15页
为减少切机量并使暂态稳定紧急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提出采取切机措施同时联合储能电源进行暂态紧急控制的策略。推导了含储能电源的系统三阶等值模型,基于反步法计算中间控制变量的控制律,并进一步设计储能电源装置的暂态稳定非线性鲁棒... 为减少切机量并使暂态稳定紧急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提出采取切机措施同时联合储能电源进行暂态紧急控制的策略。推导了含储能电源的系统三阶等值模型,基于反步法计算中间控制变量的控制律,并进一步设计储能电源装置的暂态稳定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在扩展等面积法(EEA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参考切机量的简化计算方法。提出通过切机组合优化算法选择最优切机组合并在切除机组的同时投入储能电源。基于含储能两区域系统近似等效模型分析储能有效控制时段并给出了退出时间的计算方法。利用PSASP 7.0用户自定义(UD)模型搭建储能电源及控制器模型并接入WEPRI 36节点系统中进行控制器及控制策略有效性的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所提出的策略和储能电源切除时间计算方法能够达到减少紧急控制切机量和储能充放电次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紧急控制 反步法 扩展等面积法 切机量 最优切机组合 退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防止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紧急控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三道防线 被引量:87
10
作者 袁季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讨论了防止电力系统在复杂严重故障情况下事故扩大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的紧急控制,即所谓“第三道防线”。文中强调了设置第三道防线的必要性,指出不能因为复杂严重故障概率很小而不设置,也不能用对某些特定严重故障采取的稳定控制措施... 讨论了防止电力系统在复杂严重故障情况下事故扩大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的紧急控制,即所谓“第三道防线”。文中强调了设置第三道防线的必要性,指出不能因为复杂严重故障概率很小而不设置,也不能用对某些特定严重故障采取的稳定控制措施代替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不可能针对各种严重故障逐一采取对策,仅宜针对故障可能引起的危急状态和参数特征采取控制措施。文中对第三道防线的主要功能,如消除失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停电 连锁跳闸 紧急控制 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平衡功率动态估计的直流幅值阶梯递增紧急功率支援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从善 和萍 +4 位作者 金楠 武洁 陶玉昆 杨存祥 郭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8-154,共7页
建立扰动下系统不平衡功率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并对观测器参数进行设置,实现不平衡功率的实时准确估计;考虑影响直流紧急功率支援限制因素,优化紧急功率支援量,基于功率支援阶梯递增原则实现功率支援目标;根据扰动功率大小,通过定义阈值... 建立扰动下系统不平衡功率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并对观测器参数进行设置,实现不平衡功率的实时准确估计;考虑影响直流紧急功率支援限制因素,优化紧急功率支援量,基于功率支援阶梯递增原则实现功率支援目标;根据扰动功率大小,通过定义阈值指标实现3种幅值阶梯递增支援方案的选择。在PSCAD中搭建4机2区域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功率支援 扩张状态观测器 功率支援限制因素 阶梯递增原则 交直流并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数据反推下PM_(2.5)扩散模型及突发情况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波 余志 +2 位作者 谢林华 张宏涌 蔡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28,共7页
建立了PM2.5扩散模型和应急污染扩散评估方法。模型考虑了风向、风速、温度等影响,根据监测点位置和PM2.5浓度信息反推虚拟污染源位置及浓度信息;采用高斯扩散模型,得到稳定风向、风速、温度下的任意时间、接收点的PM2.5扩散衰减模型;... 建立了PM2.5扩散模型和应急污染扩散评估方法。模型考虑了风向、风速、温度等影响,根据监测点位置和PM2.5浓度信息反推虚拟污染源位置及浓度信息;采用高斯扩散模型,得到稳定风向、风速、温度下的任意时间、接收点的PM2.5扩散衰减模型;突发情况下,用时间变量替换速度项,得到该地区时态变化的PM2.5变化规律。根据西北某城市PM2.5监测数据,建立了其四季PM2.5扩散衰减模型,并对其空气质量进行分级表征,同时对某监测点突发情况下PM2.5时空变化进行了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污染源反推 时空分布规律 应急处理 污染物扩散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体育馆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焕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84-1087,共4页
介绍某体育馆建筑的平面设计及消防设计。采用STEPS软件,设置火灾发生在比赛场地中央和西侧固定看台附近的场景对体育馆内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建议工程分析中火灾时比赛大厅内提供给人员的可用疏散时间不小于10.5min。从疏散走道设置、消... 介绍某体育馆建筑的平面设计及消防设计。采用STEPS软件,设置火灾发生在比赛场地中央和西侧固定看台附近的场景对体育馆内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建议工程分析中火灾时比赛大厅内提供给人员的可用疏散时间不小于10.5min。从疏散走道设置、消防系统设置、装修材料燃烧等级方面提出确保体育馆消防安全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体育馆 安全疏散 数值模拟 stepS 疏散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气开发低渗透油藏见气见效时间预报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高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18-23,共6页
气驱开发油藏见气时间预报油藏工程完备理论尚未见报道。首次提出应用完全非混相驱替、一次萃取和一次溶解膨胀三个步骤,即"三步近似法"简化真实气驱过程。引入"特征流管"概念研究波及区域完全非混相驱含气饱和度... 气驱开发油藏见气时间预报油藏工程完备理论尚未见报道。首次提出应用完全非混相驱替、一次萃取和一次溶解膨胀三个步骤,即"三步近似法"简化真实气驱过程。引入"特征流管"概念研究波及区域完全非混相驱含气饱和度分布。结合相态理论和实验成果量化一次萃取和一次溶解引起的油藏流体膨胀。利用物质平衡原理和气驱增产倍数概念描述见气见效时的"油墙"规模。分别计算了见气见效时游离态、溶解态和成矿固化态三种赋存状态的注入气体占据的烃类孔隙体积,得到低渗透油藏见气见效时间预报普适理论模型。给出了CO2驱油藏见气时间计算简化公式,用于十个注气项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3%。发现见气见效时间对见气前的阶段地层压力及其接近最小混相压力的程度、注入气地下密度和和理论体积波及系数较为敏感。指出提高见气前的阶段地层压力和增加体积波及系数是延迟见气的两项基本技术对策。研究成果对编制气驱方案、把握注气动态并及时制定生产调整对策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驱 见气时间 特征流管 完全非混相 萃取 溶解膨胀 油墙规模 三步近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步长迭代逼近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循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7,共6页
既有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存在计算误差大、效率低、应用有风险等问题,因此提出1种基于变步长迭代逼近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根据列车运行路径,确定保障紧急制动限制点和停站常用制动停车点,计算列车牵引运行曲线;采用变步... 既有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存在计算误差大、效率低、应用有风险等问题,因此提出1种基于变步长迭代逼近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根据列车运行路径,确定保障紧急制动限制点和停站常用制动停车点,计算列车牵引运行曲线;采用变步长迭代逼近方法计算确定保障紧急制动触发点位置和停站常用制动触发点位置,将保障紧急制动触发点位置作为非停站常用制动触发点位置;据此位置计算列车匀速运行曲线、列车非停站常用制动曲线和列车停站常用制动曲线;由此形成最高效率的列车运行曲线。采用该方法对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列车运行计算效率和精度均较高,计算结果符合列车实际运行安全控制原则;通过调整位置允许误差门限值,可有效控制列车运行计算精度和效率;计算列车运行曲线与实际列车运行曲线基本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计算方法 变步长迭代 ATP命令速度 保障紧急制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控制的独立电力系统低频减载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邹晴 林湘宁 翁汉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34-37,88,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思想的电力系统频率紧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独立电力系统相关开关量的变化,识别发电机退出或出现与大电网解列等严重事故,根据所测量的退出电源容量迅速启动低频减载(UFLS)装置的紧急启动轮,以尽... 设计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思想的电力系统频率紧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独立电力系统相关开关量的变化,识别发电机退出或出现与大电网解列等严重事故,根据所测量的退出电源容量迅速启动低频减载(UFLS)装置的紧急启动轮,以尽快抑制频率的急剧下降。在后续的调节过程中,引入PID闭环控制策略对频率进行跟踪控制,并引入粗调轮和细调轮的概念以应对频率的不同变化阶段。最后通过EMTDC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减载 紧急启动轮 粗调轮 细调轮 PID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足机器人单步急停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永 周川 +1 位作者 郭健 许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9-265,共7页
针对四足机器人急停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接触力优化的单步急停稳定控制策略。建立了支撑腿接触力与作用在躯干质心上的虚拟力的映射关系。基于零力矩点(ZMP)稳定判据和接触力内接棱锥模型,建立具有不等式约束的线性规划(LP)问题。采用... 针对四足机器人急停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接触力优化的单步急停稳定控制策略。建立了支撑腿接触力与作用在躯干质心上的虚拟力的映射关系。基于零力矩点(ZMP)稳定判据和接触力内接棱锥模型,建立具有不等式约束的线性规划(LP)问题。采用内点法求解该LP问题,求出最优的足端接触力,在作用在机器人质心的虚拟力最大的同时保证机器人ZMP在急停过程中落在支撑平面内且不产生滑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单步急停 稳定控制 接触力 虚拟力 零力矩点 线性规划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汛物资多储备点多需求点调运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30,共5页
防汛物资在应对洪水灾害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防汛物资的科学调运关系到防汛抢险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多储备点、多需求点物资调运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调运总时间最短和运输成本最低,建立多目标组合优化模型,采用基于Pareto概念的遗传算法(... 防汛物资在应对洪水灾害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防汛物资的科学调运关系到防汛抢险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多储备点、多需求点物资调运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调运总时间最短和运输成本最低,建立多目标组合优化模型,采用基于Pareto概念的遗传算法(PGA)及求解多目标线性规划的逐步法进行模型求解。以L市为例,运用构建的模型和算法对其2015年汛期的抢险物资调运方案进行计算,通过MATLAB7.0编程求解。研究表明,所构建的调运模型与采用的算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抢险 多储备点多需求点 PGA算法 逐步法 调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针法股静脉穿刺置管抢救小儿失血性休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满姣 陶红艳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期43-44,共2页
目的为失血性休克患儿快速建立有效补液途径,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00例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以股动脉搏动内侧0.3~0.5cm或脐部引一直线垂直于腹股沟的垂直交叉... 目的为失血性休克患儿快速建立有效补液途径,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00例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以股动脉搏动内侧0.3~0.5cm或脐部引一直线垂直于腹股沟的垂直交叉点内侧约0.5cm定位为第1针穿刺点,第1针穿刺点垂直下方3.0~4.0cm处为第2针穿刺点留置股静脉置管。结果观察组留置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两针法股静脉穿刺置管能保证失血性休克患儿静脉通道及时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失血性休克 急救护理 股静脉穿刺置管 两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幅值自适应的阶梯式紧急功率支援控制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崇茹 魏佛送 +2 位作者 陈作伟 郭龙 韩民晓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23-128,共6页
对传统紧急功率支援模块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幅值自适应的阶梯式紧急功率支援控制技术。将功率提升方式由斜坡上升改为阶梯式,引入了能够实时反映系统稳定性的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来确定紧急功率支援的幅值。文中阐述了该新型紧急功率支... 对传统紧急功率支援模块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幅值自适应的阶梯式紧急功率支援控制技术。将功率提升方式由斜坡上升改为阶梯式,引入了能够实时反映系统稳定性的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来确定紧急功率支援的幅值。文中阐述了该新型紧急功率支援模块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参数整定的方法以及反馈信号的选取,并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模块的可行性。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块实现了根据反馈信号自适应确定功率提升幅值,在充分发挥直流系统输电能力的同时兼顾了换流器交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紧急功率支援模块参数整定困难、适用性差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功率支援 阶梯上升 功率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