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档案学领域课程思政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宋艺文 王艺霖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新时代“双一流”学校、学科建设背景下,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水平,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本文主要对我国档案学领域的课程思政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归纳,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归纳,从宏观、中观、微观方面总结了档... 在新时代“双一流”学校、学科建设背景下,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水平,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本文主要对我国档案学领域的课程思政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归纳,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归纳,从宏观、中观、微观方面总结了档案学领域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其主要包括缺乏整体规划,思政元素添加生硬,缺乏教学手段创新等。据此探讨了课程思政发展建设的若干建议,以期对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有所参考或启发,助力高校“双万计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红色档案 红色基因 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起诉条件的有限实质审查 被引量:5
2
作者 段厚省 《法治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102-114,共13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将诉讼要件规定在起诉条件中,导致起诉条件标准过高。2015年最高法院推行登记立案制以来,实务中对于当事人的起诉已多采形式审查的做法,从而在实践层面降低了立案难度。近年来,滥用诉权和虚假诉讼现象有所增加,对当... 我国《民事诉讼法》将诉讼要件规定在起诉条件中,导致起诉条件标准过高。2015年最高法院推行登记立案制以来,实务中对于当事人的起诉已多采形式审查的做法,从而在实践层面降低了立案难度。近年来,滥用诉权和虚假诉讼现象有所增加,对当事人起诉进行有限实质审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这一现象。也即在因案件疑难复杂,通过形式审查难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起诉条件、是否存在滥用诉权和虚假诉讼的情形下,可以在形式审查之外,进行有限的实质审查。在采有限实质审查的做法时,应进一步完善立案审查的程序机制,例如建立相应的听证程序,同时完善相应的纠错机制和救济机制的程序构造,以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条件 诉讼要件 立案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务犯罪初查的归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超 胡绍宝 《法治研究》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检察机关将职务犯罪"主观立案条件"错解为"客观立案条件",为满足"客观立案条件"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将职务犯罪初查定位为立案前的审查和调查,这实际上属于越权立法,而初查中有局限性的调查手段,导致... 检察机关将职务犯罪"主观立案条件"错解为"客观立案条件",为满足"客观立案条件"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将职务犯罪初查定位为立案前的审查和调查,这实际上属于越权立法,而初查中有局限性的调查手段,导致变相地放纵了职务犯罪。职务犯罪初查的本质是侦查,有必要于立案之后先开展初步侦查,待获取一定证据之后再开展正式侦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立案条件 初步侦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