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9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element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 on Al_2O_3 with diamond-like carbon coating
1
作者 ZHAI Jian-guang WANG Yi-qi +1 位作者 KIM Tae-gyu SONG Jung-i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175-1181,共7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 of the Al2O3 ceramic coated by diamond-like carbon(DLC) layer were conducted.The numerical analysis was implemented by a two-dimensional 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 of the Al2O3 ceramic coated by diamond-like carbon(DLC) layer were conducted.The numerical analysis was implemented by 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FE) axis symmetry model.FE analysis results gave insight into 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DLC films coated on brittle ceramic(Al2O3) substrates.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field was used to locate the most expected area for crack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during the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dian crack initiates in the interface under indenter,before ring crack occurs as the indenter presses down.Finally,the plastic deformation appears when the indenter penetrates into the substrate.The thicker DLC coating increases the Vickers hardnes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kers indentation testing finite element diamond-like carbon AL2O3 fracture t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电阻单元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楠楠 张家宁 +2 位作者 赵培峰 石红信 邱然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5,72,共5页
为强化钛/钢电阻点焊接头性能,采用钢质铆钉的单元件对纯钛与Q235低碳钢进行了电阻单元焊,测试了接头的抗剪载荷,观察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特性。结果表明:在接头中铆钉腿与Q235下板间形成了熔核,其直径达到铆钉腿径左右时,在铆钉腿与... 为强化钛/钢电阻点焊接头性能,采用钢质铆钉的单元件对纯钛与Q235低碳钢进行了电阻单元焊,测试了接头的抗剪载荷,观察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特性。结果表明:在接头中铆钉腿与Q235下板间形成了熔核,其直径达到铆钉腿径左右时,在铆钉腿与纯钛上板的界面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层。钛/低碳钢电阻单元焊接头抗剪载荷随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的增大而先增加后下降,接头最大抗剪载荷约为11.9 kN。实践表明,采用电阻单元焊方法焊接钛与低碳钢是比较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电阻单元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数据驱动与启发式算法的煤元素碳含量校验
3
作者 孙栓柱 陆佳慧 +5 位作者 江宇泷 周春蕾 朱洁雯 杨晨琛 汤红健 段伦博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4,共10页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燃煤发电行业的减排降碳势在必行。提升碳排放数据的质量水平,强化碳排放监管要求,是保障燃煤发电行业降碳成效的必要举措。入炉煤元素碳含量作为碳排放核算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于燃煤发电企业上报的入...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燃煤发电行业的减排降碳势在必行。提升碳排放数据的质量水平,强化碳排放监管要求,是保障燃煤发电行业降碳成效的必要举措。入炉煤元素碳含量作为碳排放核算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于燃煤发电企业上报的入炉煤元素碳含量数据的校核尤为重要。对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入炉煤元素碳含量数据的智能校验方法。首先,收集了近1000组国内外典型动力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其次,融合高斯过程回归和启发式优化算法,基于美国煤质数据集建立了入炉煤元素碳含量的回归预测机器学习模型,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回归系数R2分别为0.9898和0.9877,体现出优良的拟合与预测能力,实现了对入炉煤元素碳含量数据的精确预测。然后,以中国标准煤样数据、中国典型燃煤机组的煤质分析数据为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机器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模型在中国标准煤样数据上的元素碳含量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68%,在典型燃煤机组数据上的预测回归系数为0.9877,均取得了准确的预测效果,验证了模型对入炉煤元素碳预测的精度与适用性。最后,进一步将该模型部署到了我国某600 MW燃煤发电机组生产过程中,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79%,实现了以班组为频次的入炉煤元素碳含量及时准确监测,助力燃煤发电企业上报的元素碳含量数据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机器学习 启发式优化算法 入炉煤元素碳 智能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来自数据交易平台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杜传忠 曹效喜 刘书彤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44,共20页
数字要素市场化赋能资源节约和资源再配置过程,有利于为地区减排增效注入新动能,从而促进地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7—2021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数据交易平台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据... 数字要素市场化赋能资源节约和资源再配置过程,有利于为地区减排增效注入新动能,从而促进地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7—2021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数据交易平台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既有利于降低地区碳强度,又有助于提高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均成立;(2)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影响企业决策和政府环保行为促进地区绿色低碳发展;(3)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绿色低碳发展效应在信息壁垒强的地区更明显;(4)数据要素市场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和辐射范围,且对社会福利亦有明显提升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促进其对地区减排增效发挥作用、推动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交易 数据要素市场化 碳强度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信息壁垒 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元素掺杂改性研究综述
5
作者 薛丹 朱华英 +2 位作者 林春玲 候寅 宋邓萌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于g-C_(3)N_(4)(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技术在污染物降解、光催化制氢、光催化还原CO_(2)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较高、光吸收范围有限等限制了g-C_(3)N_(4)的应用。提升其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基于g-C_(3)N_(4)(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技术在污染物降解、光催化制氢、光催化还原CO_(2)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较高、光吸收范围有限等限制了g-C_(3)N_(4)的应用。提升其光催化性能的方法通常有元素掺杂、形貌调控、构建异质结等。文中详细阐述了通过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掺杂改性g-C_(3)N_(4)的方法、机理及其应用。此外,对g-C_(3)N_(4)的后续改性方向,如非金属和金属元素共掺杂、多种改性方法耦合作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元素掺杂改性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除尘灰浮选-弱磁选-强磁选联合回收过程组分迁移规律研究
6
作者 唐鸿鹄 熊琪 +4 位作者 曾勇 金兆城 江锋 王丽 孙伟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3,共6页
提出了浮选-弱磁选-强磁选联合回收高炉除尘灰的方法,以煤油为捕收剂、硫酸锌为抑制剂,采用一粗两精浮选流程预先脱碳,脱碳尾矿采用弱磁选-强磁选分离出铁精矿,磁选尾矿即为锌精矿,全流程试验获得了碳品位86.16%、回收率88.74%的碳精矿... 提出了浮选-弱磁选-强磁选联合回收高炉除尘灰的方法,以煤油为捕收剂、硫酸锌为抑制剂,采用一粗两精浮选流程预先脱碳,脱碳尾矿采用弱磁选-强磁选分离出铁精矿,磁选尾矿即为锌精矿,全流程试验获得了碳品位86.16%、回收率88.74%的碳精矿,铁品位55.75%、回收率67.01%的铁精矿(弱磁选精矿)以及锌品位16.79%、回收率75.74%的锌精矿。采用XRD、SEM-EDS等分析了分选过程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发现铁精矿主要为磁铁矿,锌精矿主要为氧化锌,损失至铁精矿中的锌矿物主要为弥散型分布的ZnFe_(2)O_(4)。针对难处理的强磁选精矿进行了产品产出方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除尘灰 浮选 磁选 脱碳 组分迁移 锌精矿 碳精矿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逆断层碳纤维加固海底管道抗错动性能研究
7
作者 余杨 周志远 +3 位作者 黄明哲 李振眠 徐启龙 余建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0-238,276,共10页
我国海洋油气区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断裂带,长输管道常不可避免地穿越地震断层活跃区。以跨逆断层海底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考虑几何、材料和接触非线性的屈曲失效分析模型,通过文献断层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 我国海洋油气区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断裂带,长输管道常不可避免地穿越地震断层活跃区。以跨逆断层海底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考虑几何、材料和接触非线性的屈曲失效分析模型,通过文献断层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跨断层管段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包层加固方法,模拟逆断层作用下加固前后海底管道屈曲失效过程,量化分析了CFRP包裹长度、包裹层数、包裹角度对海底管道抵抗错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逆断层作用下海底管道将出现拉伸失效、屈曲失效和横截面过度变形等失效模式。在断层破裂面附近区域包裹CFRP能够明显增强海底管道抵抗错动性能;包裹角度为±60°,包裹长度为1.4 m,包裹层数为4层的CFRP包层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逆断层 非线性有限元 屈曲失效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如何提升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要素投入成本与结构的视角
8
作者 王玉燕 唐辰新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92,共1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本文基于GML-SBM模型和SBM-DDF模型测算了2012—2022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碳全要素生产率,从投入和应用两个方面探究智能制造提升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和渠道。结果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本文基于GML-SBM模型和SBM-DDF模型测算了2012—2022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碳全要素生产率,从投入和应用两个方面探究智能制造提升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和渠道。结果发现,智能制造能显著提高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且技术效率变动是主要驱动力;智能制造主要通过要素成本和要素结构渠道,即降低资本、劳动使用成本和促进资本深化、提高资本产出效率四条路径提升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对年轻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处在竞争程度较高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处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地区及工业基地的企业,智能制造的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果为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策启示,对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碳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投入 要素成本 要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力工业领域碳中和的机制与关键
9
作者 王灿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为工业脱碳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推动低碳技术要素的升级变革、丰富和强化数据要素的关键作用、促进各类要素的组合优化与协同配置以及变...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为工业脱碳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推动低碳技术要素的升级变革、丰富和强化数据要素的关键作用、促进各类要素的组合优化与协同配置以及变革性提升人力资本质量,AI将深刻影响工业领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助力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充分挖掘并发挥工业数据要素的作用,着力提升AI赋能的精准性和系统性,并积极关注可能衍生的公平性问题。当前,应加快建设工业数据要素市场;积极开展研究和示范,提升AI技术与应用场景的适配度;突破“单点赋能”模式,构建以“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的AI赋能体系;通过优化转移支付体系、加强反垄断监管、加大教培投资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方式,着力应对AI赋能工业的“双刃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碳达峰碳中和 人工智能 公平性问题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10
作者 周洋 刘翔宇 张学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90,共11页
为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通过抗震拟静力对比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模式、耗能滞回曲线、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 为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通过抗震拟静力对比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模式、耗能滞回曲线、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延性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FRP加固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分别提高43.89%、39.27%、30.10%;基于数值模型参数化研究,定量揭示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提升的贡献,提出了碳纤维加固优化设计思路。该文研究表明,采用CFRP全包加固和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整体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柱端破坏减小,梁端破坏增大,整体破坏模式由柱铰破坏向梁铰破坏转变;同时,不同CFRP加固面积和CFRP之间的间距影响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效果。基于该文成果,条带宽度与间距比值的建议值为1.00~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C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_2.5中碳组分变化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18
11
作者 于海斌 薛荔栋 +4 位作者 郑晓燕 袁懋 于建钊 吕怡兵 李国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APEC会议期间和会期之后,分别采集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济南5个采样点的PM2.5样品,通过分析碳组分的变化特征,研究京津冀地区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以及减排后各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大气颗粒物中碳气溶胶的可能来源。采用重量法测定... 在APEC会议期间和会期之后,分别采集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济南5个采样点的PM2.5样品,通过分析碳组分的变化特征,研究京津冀地区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以及减排后各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大气颗粒物中碳气溶胶的可能来源。采用重量法测定组分中PM2.5的含量,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组分中OC、EC的含量,结果表明,由于采取了污染源减排措施,会议期间PM2.5、OC、EC的质量浓度均低于会期之后;会议期间和会期之后OC与EC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相关性,r2为0.789~0.983,说明OC与EC的排放源基本相同;会议期间OC/EC为3.11~3.62,表明含碳气溶胶的来源主要是机动车排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燃煤排放,会期之后为3.08~6.10,表明燃煤的排放在碳气溶胶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另外OC/EC也表明APEC会议期间和会期之后二次有机碳在各采样点均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c PM2.5 有机碳 元素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乡村地区分粒径气溶胶OC及EC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颜鹏 郇宁 +1 位作者 张养梅 周怀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5-293,共9页
利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2004年观测的分粒径大气气溶胶资料,分析了气溶胶中有机碳(OC)及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水平、季节变化、尺度分布特征、OC与EC比值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上甸子站总悬浮颗粒物(TSP)中OC平均质量浓度为7.5~3... 利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2004年观测的分粒径大气气溶胶资料,分析了气溶胶中有机碳(OC)及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水平、季节变化、尺度分布特征、OC与EC比值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上甸子站总悬浮颗粒物(TSP)中OC平均质量浓度为7.5~31.5μg·m^(-3),EC质量浓度为1.4~6.6μg·m^(-3);PM_(2.5)(粒径小于2.1μm)中OC质量浓度为4.0~19.1μg·m^(-3),EC质量浓度大约为0.8~4.3μg·m^(-3)。冬季OC及EC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其中冬、夏、秋季OC及EC峰值粒径出现为0.65~2.1μm,但在春季峰值粒径移至2.1~4.7μm。观测期间,OC与EC质量浓度比值平均为4~6,该比值略高于文献报道的我国一些城市地区的观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有机碳 元素碳 尺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层元素测井(ECS)资料评价复杂地层岩性变化 被引量:39
13
作者 程华国 袁祖贵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在石油测井中,地层的岩性判别是评价储层参数的首要条件,地层元素测井(ECS)能测出地层中Si、Ca、Fe、S、Ti、Cl、Cr、Gd等元素的含量,结合地质录井等资料可准确确定储层的岩性。通过实例分析,正确评价了复杂地层的岩性变化,为石油勘探... 在石油测井中,地层的岩性判别是评价储层参数的首要条件,地层元素测井(ECS)能测出地层中Si、Ca、Fe、S、Ti、Cl、Cr、Gd等元素的含量,结合地质录井等资料可准确确定储层的岩性。通过实例分析,正确评价了复杂地层的岩性变化,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元素测井 岩性变化 复杂地层 评价 石油勘探开发 石油测井 储层参数 岩性判别 地质录井 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S元素测井技术在非常规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龚劲松 杨鸣宇 +1 位作者 王静 徐晨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2期76-80,共5页
煤岩、页岩等非常规储层岩性复杂、矿物成分变化大,依靠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评价难度较大。ECS测井技术通过获取地层次生伽马能谱资料,用剥谱分析推导地层的元素信息与岩性信息,从岩石化学成分角度为非常规储层的岩性评价开辟了一条新... 煤岩、页岩等非常规储层岩性复杂、矿物成分变化大,依靠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评价难度较大。ECS测井技术通过获取地层次生伽马能谱资料,用剥谱分析推导地层的元素信息与岩性信息,从岩石化学成分角度为非常规储层的岩性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系统介绍了ECS元素测井技术在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划分地层岩性、确定地层元素含量、计算矿物含量、计算岩石骨架参数等。实践表明,ECS元素测井技术在非常规储层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S 元素测井 煤层气储层 页岩气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I与ECS的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智 金立新 +2 位作者 关强 杨雷 吴金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4,共7页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地层评价十分复杂,一方面,单一依靠某种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储层裂缝、孔隙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研究方法在岩芯刻度的基础上,结合FMI、ECS测井资料对火山岩岩性进...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地层评价十分复杂,一方面,单一依靠某种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储层裂缝、孔隙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研究方法在岩芯刻度的基础上,结合FMI、ECS测井资料对火山岩岩性进行结构、成分综合识别,对火山岩喷发旋回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还对裂缝进行识别,对裂缝参数、孔隙频谱进行计算分析,体现了FMI、ECS测井在火山岩评价中的独特优越性,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I成像 元素俘获测井 火山岩 储层评价 岩性 裂缝 孔隙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2.5中OC/EC测定的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琼玉 谈静 +4 位作者 钟章雄 龚海群 胡珂 梁胜文 米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130,共8页
采用离线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同步监测了武汉市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浓度,分析了2种方法的差别。结果表明,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对TC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2种方法对TC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r=0.970 9)。离... 采用离线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同步监测了武汉市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浓度,分析了2种方法的差别。结果表明,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对TC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2种方法对TC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r=0.970 9)。离线分析法得到的OC浓度普遍高于在线分析法,前者为后者的1.12倍,造成OC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采样系统的差异。2种方法对EC测定的相关性较低(r=0.763 0),且2种方法对EC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为13.14%)也不如其对TC和OC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分别为3.42%和5.95%),造成EC结果差异的原因较复杂。离线分析法测得的OC/EC值明显高于在线分析法,鉴于OC/EC值在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规范OC/EC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线分析 在线分析 细颗粒物 碳质组分 OC/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Cl_3/活性炭纤维去除模拟烟气中单质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星 李彩亭 +5 位作者 樊小鹏 路培 陶沙沙 赵伟伟 范春贞 赵倩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6-821,共6页
运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eCl3/ACF去除剂,研究了不同负载量、不同温度和不同烟气成分对其脱汞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ET和XRD等手段对去除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CeCl3后显著改善了活性碳纤维的脱汞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C... 运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eCl3/ACF去除剂,研究了不同负载量、不同温度和不同烟气成分对其脱汞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ET和XRD等手段对去除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CeCl3后显著改善了活性碳纤维的脱汞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CeCl3的最佳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当反应温度低于140°C时,去除剂的脱汞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反应温度超过140°C后,去除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通过考察NO、SO2和水蒸气对ACF脱汞效果的影响发现,NO对单质汞脱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NO与单质汞的脱除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O2对单质汞的脱除具有抑制作用,且脱除效率随着S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水蒸气对单质汞的脱除具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L3 活性碳纤维 单质汞 去除剂 模拟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快速路区域空气PM_(2.5)中碳质组分的季节变化
18
作者 刘钲楠 张锦丽 +3 位作者 胡辉 陈楠 张晓勇 黄浩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当前,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机动车排放控制受到广泛关注。依据武汉市三环线城市快速路细颗粒物(PM_(2.5))、臭氧(O_(3))、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浓度和交通流量等数据,借... 当前,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机动车排放控制受到广泛关注。依据武汉市三环线城市快速路细颗粒物(PM_(2.5))、臭氧(O_(3))、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浓度和交通流量等数据,借助EC示踪法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开展了三环线空气PM_(2.5)中碳质组分的四季变化特征研究。研究发现,季节性气象因素和机动车排放使OC和EC浓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春、秋、冬季PM_(2.5)中,OC和EC之间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性;一次有机碳(Primary Organic Carbon,POC)浓度明显大于夏季,且其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夏季PM_(2.5)中,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浓度大于POC浓度,二次生成为OC的主要来源。POC与SOC浓度随机动车总流量的变化而变化。SOC浓度峰值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在夏季出现于昼间,在冬季则出现于夜间,并且夏季的SOC与OC浓度比值(SOC/OC=0.46)大于其他季节(0.29~0.41)。同时,SOC/OC值与机动车流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除冬季外,其他季节的SOC/OC值随机动车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机动车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二次有机碳(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裂解电催化剂Ketjen Black EC 300J碳黑负载钴卟啉的氧还原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虹 任奇志 +2 位作者 何盛一 王庆宇 蒋宗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349,共6页
选用具有高介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能的碳黑Ketjen Black EC 300J(简称KB)作为载体,制备了碳黑负载钴卟啉(CoTMPP/KB),经过900℃热处理后得到电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碳载体不同预处理方法以及高温... 选用具有高介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能的碳黑Ketjen Black EC 300J(简称KB)作为载体,制备了碳黑负载钴卟啉(CoTMPP/KB),经过900℃热处理后得到电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碳载体不同预处理方法以及高温热处理对碳黑负载钴卟啉电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 mol/L HNO3预处理可以很好地改善KB性能,碳黑负载钴卟啉经过900℃热处理得到的电催化剂,虽然其中钴卟啉的结构发生了裂解,但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阴极峰值电位(Ep)及最大电容电流(Ip)均为最佳.采用IR、XRD、TEM和氮吸附/脱附等手段对KB碳黑以及电催化剂表面性质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经6 mol/L HNO3预处理的KB碳黑表面羟基(—OH)等含氧基团增多,团聚不明显,平均粒径约30 nm;孔结构主要由孔径分布较窄的中孔组成,是一种较好的电催化剂载体;经900℃热处理后,电催化剂结构中有CoC3(101)和金属态Co(111)结构出现,钴离子在碳黑表面的分散较好,平均孔径为8.2 nm,比表面积为463.4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黑(Ketjen BLACK ec 300J) 碳黑负载钴卟啉 高温裂解 循环伏安 氧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层元素测井(ECS)资料研究沉积环境 被引量:16
20
作者 袁祖贵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7-352,357,共7页
沉积物中某些元素的富集和贫化与沉积时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地层中原始沉积的元素含量与变化规律,建立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以为研究沉积环境提供重要线索。地层元素测井(ECS)能够利用测井方法探测地层中Si、Ca、S、Fe、Cl... 沉积物中某些元素的富集和贫化与沉积时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地层中原始沉积的元素含量与变化规律,建立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以为研究沉积环境提供重要线索。地层元素测井(ECS)能够利用测井方法探测地层中Si、Ca、S、Fe、Cl、Ti、Cr和Gd等元素的含量,对各元素在地层单元中的含量及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沉积环境特征研究提供了依据,而各单元之间的元素变化与组合特征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元素测井(ecS) Γ能谱 元素分析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