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体(NH_4)_2C_4H_4O_6∶VO^(2+)的EPR参量及局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冯文林 谌家军 +2 位作者 邓丽城 吴慧聪 高山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68-1371,共4页
采用叠加模型和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较好地解释了[VO(H2O)5]2+络离子的局域结构和EPR参量;研究结果发现,(NH4)2C4H4O6:VO2+晶体中络离子[VO(H2O)5]2+的键长为R//≈0.130nm,R⊥≈0.195nm;在(NH4)... 采用叠加模型和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较好地解释了[VO(H2O)5]2+络离子的局域结构和EPR参量;研究结果发现,(NH4)2C4H4O6:VO2+晶体中络离子[VO(H2O)5]2+的键长为R//≈0.130nm,R⊥≈0.195nm;在(NH4)2C4H4O6:VO2+晶体中,局域结构沿C4轴方向呈压缩的八面体结构;所得EPR参量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数据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epr)谱 局域结构 叠加模型 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 (NH4)2C4H4O6(DDAT):V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R检测技术的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催化热解反应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国翔 骆仲泱 +1 位作者 周庆国 孙浩然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40,共8页
针对生物质三大组分中最难分解的木质素,选取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作为其模化物,为明晰其催化热解机理以实现对催化热解定向调控进行指导,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检测技术,结合Py-GC/MS的分析,研究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催化热解的反应机理及... 针对生物质三大组分中最难分解的木质素,选取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作为其模化物,为明晰其催化热解机理以实现对催化热解定向调控进行指导,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检测技术,结合Py-GC/MS的分析,研究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催化热解的反应机理及反应路径.结果表明:以HZSM-5为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为2∶1时,催化热解对于反应物的热解效果均优于非催化热解,愈创木酚催化热解主要液相产物有呋喃类、酚类、单环芳烃和多环芳烃.对于香兰素的催化热解产物主要为芳烃类、酚类和醛类.在催化热解过程中通过EPR技术可检测到甲基自由基的存在.依据自由基反应,分别梳理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的催化热解机理及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热解 愈创木酚 香兰素 电子顺磁共振 热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ZS:Cu^(2+)的EPR谱和局域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华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6-769,共4页
采用Cu^(2+)离子正交对称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K_2Zn(SO_4)_2·6H_2O:Cu^(2+)的EPR参量g因子(gx, gy,gz)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x,Ay,Az)。研究结果表明,K_2Zn(SO_4)_2·6H_2O中[Cu(H_2O)_6]^(2+)基团的Cu^(2+)-... 采用Cu^(2+)离子正交对称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K_2Zn(SO_4)_2·6H_2O:Cu^(2+)的EPR参量g因子(gx, gy,gz)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x,Ay,Az)。研究结果表明,K_2Zn(SO_4)_2·6H_2O中[Cu(H_2O)_6]^(2+)基团的Cu^(2+)-H_2O键长分别为Rx≈0.197 nm,Ry≈0.213 nm,Rz≈0.224 nm;中心金属离子基态波函数混合系数分别为α≈0.978和β≈0.209。所得EPR参量理论值与实验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离子 电子顺磁共振谱 局域结构 晶体PHZ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热史研究的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
4
作者 邱楠生 汪集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56-361,共6页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可以简便地测定沉积有机质中干酪根的自由基。自由基浓度(Ng)是有机质热演化成熟的良好指标;本文根据新生代盆地内系列成熟度样品的自由基浓度值,利用拟合计算的方法,反演了盆地热流的变化历史;所得到的热流...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可以简便地测定沉积有机质中干酪根的自由基。自由基浓度(Ng)是有机质热演化成熟的良好指标;本文根据新生代盆地内系列成熟度样品的自由基浓度值,利用拟合计算的方法,反演了盆地热流的变化历史;所得到的热流变化结果与用Ro方法反演所得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epr) 自由基 古热流 干酪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EPR双功能次氯酸探针的构建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辉强 彭超 +1 位作者 陈宁 刘阳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42-1548,共7页
构建了一种新型香豆素-萘酰亚胺荧光/电子顺磁共振双功能探针CNNOH,并结合荧光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可结合荧光光谱的灵敏性和EPR波谱的特异性进行次氯酸的检测;由于香豆... 构建了一种新型香豆素-萘酰亚胺荧光/电子顺磁共振双功能探针CNNOH,并结合荧光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可结合荧光光谱的灵敏性和EPR波谱的特异性进行次氯酸的检测;由于香豆素与萘酰亚胺之间存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探针分子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135 nm),可有效避免由激发光导致的杂散光对检测的干扰.该双功能探针具有检出限低(0.214μmol/L)、反应速度快(~10 s)、检测范围宽(0~5 mmol/L)、选择性好及在生理条件下稳定的特点,预期在活体细胞检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 荧光探针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长石中Fe^(3+)在四面体位置间交换动力学的EPR研究
6
作者 富毓德 Ivan Petrov S.S.Hafner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7-103,共7页
在加热条件下,利用EPR方法研究了碱性长石中不同四面体位置间的Fe^(3+)、Al^(3+)交换。低温钠长石和透长石晶体分别在水热,1 kbar,500—900℃和干加热,1050℃条件下加热。在低温钠长石中,加热后Fe^(3+)线被加宽,当温度为800℃时,除T_1(o... 在加热条件下,利用EPR方法研究了碱性长石中不同四面体位置间的Fe^(3+)、Al^(3+)交换。低温钠长石和透长石晶体分别在水热,1 kbar,500—900℃和干加热,1050℃条件下加热。在低温钠长石中,加热后Fe^(3+)线被加宽,当温度为800℃时,除T_1(o)位置外,没有出现其余四面体位置Fe^(3+)产生的谱线。透长石在1050℃加热1300h后,T_1和T_2线的相对强度发生了变化。实验表明,在碱性长石中不同四面体间Fe^(3+)、Ak^(3+)和Fe^(3+)、Si^(4+)交换与Al^(3+)、Si^(4+)交换比较,前者速度要缓慢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 碱性 FE^3+ 动力学 e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低温钠长石的EPR和X射线衍射研究
7
作者 富毓德 Ivan Petrov S.S.Hafner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96-303,共8页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天然和热处理钠长石单晶。热处理在500—850℃水热条件下完成。在外加磁场B平行于晶体c~*轴的方向上,测量了加热前后Fe^(3+)的EPR谱和线宽△B随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线宽随Al、S...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天然和热处理钠长石单晶。热处理在500—850℃水热条件下完成。在外加磁场B平行于晶体c~*轴的方向上,测量了加热前后Fe^(3+)的EPR谱和线宽△B随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线宽随Al、Si无序的增大而增加。由此得出结论,在低温钠长石中,Fe^(3+)位于Al^(3+)占据的T_1(o)位置,在被研究的温度范围内,Fe^(3+)未参与四面体位置T间Al、Si交换。谱线的加宽主要是由在Fe^(3+)邻近位置上Al、Si无序的增大引起的,同时与观测到的晶胞参数变化有关。在Al、Si无序更强的晶体中,Fe^(3+)谱变得极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长石 矿物热处理 epr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灵芝中高抗氧化活力、高硒含量的水溶性硒蛋白的纯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杜明 赵镭 +2 位作者 陈芳 赵广华 胡小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在富硒灵芝蛋白的各种溶剂提取物中,水溶性蛋白是其中结合硒含量最高的。本文以高硒(Se)含量、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考查指标,通过优化的柱层析等方法对富硒灵芝中的水溶性硒蛋白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富硒灵芝蛋白的各种溶剂提取物中,水溶性蛋白是其中结合硒含量最高的。本文以高硒(Se)含量、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考查指标,通过优化的柱层析等方法对富硒灵芝中的水溶性硒蛋白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蛋白质结合的硒元素(se)含量,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进行纯度鉴定。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捕捉(EPR)技术测定样品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硒蛋白显示出很强的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这种抗氧化能力随着硒蛋白中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从而反映了硒元素在富硒灵芝蛋白抗氧化活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 纯化 抗氧化活力 富硒灵芝 电子自旋共振捕捉(e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对玉米芽期抗氧化酶活性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朋 温蓓 张淑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3-759,共7页
采用发芽实验研究环丙沙星对玉米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浓度(0.5—50 m.gL-1)环丙沙星处理下玉米的发芽率、生物量、自由基水平、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环丙沙星的吸收与累积.结果显示,玉米对环丙沙星... 采用发芽实验研究环丙沙星对玉米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浓度(0.5—50 m.gL-1)环丙沙星处理下玉米的发芽率、生物量、自由基水平、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环丙沙星的吸收与累积.结果显示,玉米对环丙沙星的吸收和传输随着暴露液中环丙沙星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环丙沙星不影响玉米的发芽率,但幼苗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敏感程度依次为根重>根长>芽长>芽重.环丙沙星暴露使玉米根和芽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根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显著,均呈现低浓度下被激活而高浓度下被抑制的趋势.通过自旋捕集/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发现环丙沙星显著提高了根中羟基自由基含量,表明大量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是环丙沙星对玉米氧化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环丙沙星 植物毒性 抗氧化酶 自旋捕集/电子顺磁共振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承润 何梅 +3 位作者 李月云 姜传军 田刘敏 王勤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6-730,共5页
应用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自旋捕获法、羟胺氧化法、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和硝基四氮唑蓝(NBT)原位显色法,分别检测了暴露于梯度镉(Cd)溶液2 d后的水稻幼苗根叶组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0—60 mg.L-1Cd诱导了O2.... 应用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自旋捕获法、羟胺氧化法、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和硝基四氮唑蓝(NBT)原位显色法,分别检测了暴露于梯度镉(Cd)溶液2 d后的水稻幼苗根叶组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0—60 mg.L-1Cd诱导了O2.-随着Cd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于此剂量范围则呈现下降趋势.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前两种方法更适用于定量O2.-的生成水平,而后两种显色方法仅能反映O2.-的变化趋势,难以精确定量.因此,可以选择性地应用4种方法揭示暴露于污染物的植物组织O2.-的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自由基(ROS) 顺磁共振波谱仪(epr) 羟胺氧化法 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 原位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卷烟烟气中气相自由基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骏 吴可 +5 位作者 孙岳 丛建波 王长振 常翔 先宏 朱永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46-1851,共6页
按照ISO4387标准进行吸烟,通过自行研制的捕集装置,以2-苯叔丁基硝酮(PBN)的四氯化碳溶液捕集气相自由基.将捕集到气相自由基的溶液先用液氮冷冻,再定时解冻以抑制其衰减,并有效地去除氧气对气相自由基定量分析的干扰,获得理想的测定重... 按照ISO4387标准进行吸烟,通过自行研制的捕集装置,以2-苯叔丁基硝酮(PBN)的四氯化碳溶液捕集气相自由基.将捕集到气相自由基的溶液先用液氮冷冻,再定时解冻以抑制其衰减,并有效地去除氧气对气相自由基定量分析的干扰,获得理想的测定重复性.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检测气相自由基,以2,2,6,6-四甲基哌啶-1-氧(TEMPO)作为标准样品,以碳酸钙稀释的煤粉作为校正样品,定量计算气相自由基.测定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满足日常卷烟烟气气相自由基的定量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卷烟烟气 气相自由基 定量分析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对芽期玉米的毒性和氧化损伤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朋 温蓓 张淑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49-856,共8页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农田处置,使大量抗生素进入环境,从而对环境生物产生潜在危害.为了研究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对玉米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发芽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下,诺氟沙星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玉米幼苗对诺氟沙星的...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农田处置,使大量抗生素进入环境,从而对环境生物产生潜在危害.为了研究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对玉米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发芽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下,诺氟沙星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玉米幼苗对诺氟沙星的吸收与传输的影响;另外还研究了诺氟沙星对玉米幼苗生物量、自由基水平、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诺氟沙星能被玉米根吸收并传输到地上部分.0.5mg·L-1~50mg·L-1的诺氟沙星暴露均不影响玉米的发芽率.当诺氟沙星浓度大于1mg·L-1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其敏感指标依次为根重>根长>芽长>芽重.诺氟沙星暴露使玉米根、芽中MDA含量明显增加,玉米根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度有显著改变,这表明诺氟沙星暴露能够引起玉米体内的氧化损伤.用电子自旋共振结合二级自由基自旋捕获技术测定了玉米根中自由基水平,发现诺氟沙星能够引起玉米根中大量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为诺氟沙星引起玉米幼苗的氧化损伤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植物毒性 抗氧化酶系 电子顺磁共振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降低庆大霉素所致耳蜗自由基含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贤明 王锦玲 +1 位作者 姜鸿彦 陈亚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 (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EPR)观察水杨酸钠对庆大霉素注射过程中耳蜗组织羟自由基含量增加的预防作用。方法 耳廓反射良好的豚鼠随机分成 3组 ,庆大霉素组、庆大霉素 +水杨酸钠组和正... 目的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 (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EPR)观察水杨酸钠对庆大霉素注射过程中耳蜗组织羟自由基含量增加的预防作用。方法 耳廓反射良好的豚鼠随机分成 3组 ,庆大霉素组、庆大霉素 +水杨酸钠组和正常对照组。取标本前和标本制备时向耳蜗组织加入自由基捕捉剂 5 ,5 -dimethyl -pyrroline - 1-oxide(DMPO) ,用EPR直接检测耳蜗组织中自由基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耳蜗组织可测出较弱的羟(OH)自由基信号 ,庆大霉素注射后 ,自由基信号明显增强 (P <0 .0 1) ,水杨酸钠和庆大霉素同时注射 ,自由基信号明显减弱 (P <0 .0 1)。结论 加入自由基捕捉剂DMPO ,用EPR直接检测耳蜗组织中自由基含量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自由基 耳蜗 水杨酸钠 电子顺磁共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多酚的分离纯化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滕道祥 马利华 秦卫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2-765,776,共5页
文章对牛蒡多酚的纯化条件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大孔树脂AB-8为最佳处理树脂,上柱流速为1 mL/min、上样初始质量浓度为1.68 mg/mL时吸附量最大,采用70%乙醇以2 mL/min速度解吸附,纯化后牛蒡多酚的质量浓度提高了55.36%... 文章对牛蒡多酚的纯化条件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大孔树脂AB-8为最佳处理树脂,上柱流速为1 mL/min、上样初始质量浓度为1.68 mg/mL时吸附量最大,采用70%乙醇以2 mL/min速度解吸附,纯化后牛蒡多酚的质量浓度提高了55.36%。同时,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检测纯化前后的牛蒡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牛蒡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在56~336μg/mL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纯化后抗氧化能力提高了2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多酚 大孔树脂 自由基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等典型影响因素对微波场下米蛋白-淀粉复配体系自由基生成及贮藏稳定性的干预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博 范大明 +6 位作者 吴晔君 陶源 高艺书 连惠章 黄略略 赵建新 张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8-154,共7页
水分广泛存在于物料中,且水分子作为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有着极强的响应。结合大米中重要组分米蛋白与米淀粉,本研究从模拟米粉组分的角度出发,配制不同水分含量的米蛋白-淀粉复配体系,考察微波处理条件及复配比例对体系加热过程中自由... 水分广泛存在于物料中,且水分子作为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有着极强的响应。结合大米中重要组分米蛋白与米淀粉,本研究从模拟米粉组分的角度出发,配制不同水分含量的米蛋白-淀粉复配体系,考察微波处理条件及复配比例对体系加热过程中自由基生成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获得微波致自由基的信号谱图。研究发现水分含量高的体系自由基含量下降,说明水分对自由基有一定的猝灭作用。对比微波场下不同比例的米蛋白-淀粉复配体系自由基的生成情况发现,米蛋白产生的自由基多于米淀粉,且二者生成的自由基之间无抑制作用。复配体系在贮存期内经微波加热后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信号强度先逐渐增强,而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缓慢且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水分含量 米粉复配 自由基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植物的抗自由基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雪松 刘大涛 +4 位作者 赵云峰 郑莹光 林永齐 王敬伯 林海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用电子顺磁共振方法从长白山出产的二十余种中草药中筛选出能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中草药16种,其中绝大部分的清除效率大于50%。此可做为利用其研制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物和开发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草药 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氧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辉 陈燕 彭宗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3,共3页
为了更好地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对DPPH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动调模法寻找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严格偶合.设定调制频率为100kHz,调制幅度为1 GT,在0~9 500 GT范围内寻找样品的电... 为了更好地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对DPPH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动调模法寻找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严格偶合.设定调制频率为100kHz,调制幅度为1 GT,在0~9 500 GT范围内寻找样品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并确定中心磁场和扫描宽度.分别改变微波功率、时间常数、接收机增益及x轴的扫描次数,运行后得到不同条件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得到的实验优化条件:DPPH浓度0.5 mmol/L,中心磁场3522.33 GT,扫描宽度100 GT,调制频率100 kHz,调制幅度1 GT,接收机增益5.02×104,时间常数10.24 ms,扫描次数3次.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DPPH的g因子,与其理论值2.003 6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 自由基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D)_2:Cu^(2+)局部结构及自旋哈密顿参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超英 杨建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5-407,共3页
利用离子簇模型,建立了3d9离子在四角对称下的高阶微扰公式,并计算了Ca(OD)2:Cu2+的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在所得的微扰公式中,杂质中心四角畸变对g因子的贡献用四角晶场参量Ds和Dt表示。由于晶体中顺... 利用离子簇模型,建立了3d9离子在四角对称下的高阶微扰公式,并计算了Ca(OD)2:Cu2+的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在所得的微扰公式中,杂质中心四角畸变对g因子的贡献用四角晶场参量Ds和Dt表示。由于晶体中顺磁杂质中心的自旋哈密顿参量与其缺陷结构密切相关,计算获得了Cu2+杂质中心缺陷结构信息,即由于Jahn-Teller效应配体氧八面体沿着四次轴方向的伸长约0.008 3 nm。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D)2 晶体场 Cu2+离子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66)Mn_(14)Si_(20)合金条带的电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楚树成 许大鹏 +1 位作者 苏文辉 张强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5-47,共3页
本文报导了退火温度对Al_(56)Mn_(14)Si_(20)急冷条带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在77~300K温区内电阻-温度系数发生了从负到正的转变。差热分析、电子顺磁共振、X射线和电子衍射实验表明:该现象对应着样品中的非晶相晶化的过程,变化中电... 本文报导了退火温度对Al_(56)Mn_(14)Si_(20)急冷条带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在77~300K温区内电阻-温度系数发生了从负到正的转变。差热分析、电子顺磁共振、X射线和电子衍射实验表明:该现象对应着样品中的非晶相晶化的过程,变化中电子态由局域态转变成扩展态。在电子衍射实验中还见到了一种具有12重对称性的电子衍射花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66Mn14Si20 非晶合金 电阻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V^(3+)晶体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文林 吴晓轩 郑文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89-1691,共3页
采用强场耦合图像,建立了3d2电子组态在三角对称中的45×45能量矩阵,通过对角化完全能量矩阵的方法,计算出了ZnO∶V3+晶体的45条光谱能级和5个电子顺磁共振谱参量(零场分裂D,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计算结果与实验... 采用强场耦合图像,建立了3d2电子组态在三角对称中的45×45能量矩阵,通过对角化完全能量矩阵的方法,计算出了ZnO∶V3+晶体的45条光谱能级和5个电子顺磁共振谱参量(零场分裂D,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计算结果与实验数值能很好地符合。计算中还发现V3+杂质中心的局部结构与基质晶体的结构不一致,即V3+在ZnO中并不占据准确的Zn2+位置,而是沿c3轴方向位移一段距离ΔZ≈0.003 nm。作者对上述这些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晶体场理论 ZnO∶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