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D C_(f)/SiC复合材料与SiC陶瓷微磨削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1
作者 巩亚东 李远峰 +1 位作者 温泉 任启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为探究2.5D C_(f)/SiC复合材料与SiC陶瓷的微尺度磨削过程,对比2种材料在同一工艺参数下表面显微形貌、表面粗糙度与磨削力的差异,并分析工艺参数变化对磨削性能评价参数的影响;采用直径为0.9 mm的500#电镀金刚石微磨具对2种材料分别进... 为探究2.5D C_(f)/SiC复合材料与SiC陶瓷的微尺度磨削过程,对比2种材料在同一工艺参数下表面显微形貌、表面粗糙度与磨削力的差异,并分析工艺参数变化对磨削性能评价参数的影响;采用直径为0.9 mm的500#电镀金刚石微磨具对2种材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微磨削试验.结果表明,2.5D C_(f)/SiC复合材料去除过程不同于SiC陶瓷,这是因为复合材料增强纤维的存在,有效抑制了微磨削过程中裂纹的扩展;在同一工艺参数下,2.5D C_(f)/SiC复合材料表面微观形貌较好、缺陷少、表面粗糙度小,而无纤维增强的SiC陶瓷表面微观形貌较差、缺陷多、表面粗糙度大;SiC陶瓷的平均磨削力大于2.5D C_(f)/SiC,并且在微磨削过程中,2.5D C_(f)/SiC的实时磨削力信号较平稳,而SiC陶瓷的实时磨削力信号存在尖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 C_(f)/SiC复合材料 SIC陶瓷 微磨削过程 表面微观形貌 表面粗糙度 磨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打磨碳纤维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曾国强 陈庆盈 +2 位作者 黄迪山 陈明达 李俊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28-233,共6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性能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为提高打磨该材料的表面质量及改善打磨环境,在工业机器人基础上开发一自动打磨系统并对打磨工艺进行研究。基于被动柔顺装置(Pushcorp AFD71)设计机器人打磨末端执行器,相较于...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性能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为提高打磨该材料的表面质量及改善打磨环境,在工业机器人基础上开发一自动打磨系统并对打磨工艺进行研究。基于被动柔顺装置(Pushcorp AFD71)设计机器人打磨末端执行器,相较于传统打磨工具,它具有恒力输出、力控制稳定简单、响应快等优点。重点研究了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的集成以及利用该系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打磨实验,研究各参数(主轴转速、机器人移动速度、打磨正压力、倾角和砂纸粒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后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顶盖横梁的打磨应用验证了该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柔顺装置 打磨系统 碳纤维复合材料 打磨工艺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东 赵英民 +1 位作者 张晓峰 林彬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07,共4页
采用普通磨削和超声辅助磨削工艺对C/Si C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对不同加工工艺参数获得的C/Si C复合材料进行表面状态表征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在磨削深度0.05 mm,进给速度600 mm/h,转速1 600 r/min,超声频率14 k Hz的工艺参数匹配... 采用普通磨削和超声辅助磨削工艺对C/Si C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对不同加工工艺参数获得的C/Si C复合材料进行表面状态表征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在磨削深度0.05 mm,进给速度600 mm/h,转速1 600 r/min,超声频率14 k Hz的工艺参数匹配条件下,所得到的C/Si C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最小,弯曲强度最大。表明超声辅助磨削加工工艺对材料力学性能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加工工艺 超声辅助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用SiCp/Al复合材料卫星输出轴精密磨削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关佳亮 赵显辉 +2 位作者 任勇 孙晓楠 陈玲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针对48%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卫星专用输出轴的超精密加工难题,采用ELID精密磨削技术对其进行了工艺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建立切入磨粒磨削模型,得到了48%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的磨削机理及影响因素。然后探究了不同电火花参数对砂轮... 针对48%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卫星专用输出轴的超精密加工难题,采用ELID精密磨削技术对其进行了工艺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建立切入磨粒磨削模型,得到了48%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的磨削机理及影响因素。然后探究了不同电火花参数对砂轮修整形貌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探究了各因素对工件磨削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研究表明,当砂轮转速为1500r/min,进给量0.25μm,进给速度0.9m/min,电解电流10A,占空比60%时,磨削质量最好,得到了表面粗糙度Ra0.096μm,圆柱度0.85μm的48%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输出轴精密磨削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ELID精密磨削技术 工艺参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磁力复合研磨镍基高温合金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悦 于克强 +2 位作者 陈燕 杜兆伟 燕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共4页
为了改善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制造零部件的表面质量,降低其表面粗糙度,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电解-磁力复合研磨光整加工方法。设计了电解-磁力复合研磨光整加工的试验装置,与单纯磁力加工对比,对不同加工工艺下所得合金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为了改善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制造零部件的表面质量,降低其表面粗糙度,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电解-磁力复合研磨光整加工方法。设计了电解-磁力复合研磨光整加工的试验装置,与单纯磁力加工对比,对不同加工工艺下所得合金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表面成分、表面残余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复合研磨使表面粗糙度由Ra 6.3μm降至Ra 0.8μm,完善了表面质量且加工效率提高56%;加工后表面成分无太大变化;使表面残余应力由+215 MPa转变为-186 MPa,从而获得更好的表面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电解-磁力复合研磨加工 表面粗糙度 残余应力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复合材料超声辅助加工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丁凯 苏宏华 +3 位作者 傅玉灿 崔方方 李奇林 雷卫宁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5期42-49,56,共9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突出的耐高温、轻质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高硬脆性特点,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工难度较大。诸多研究表明,超声辅助加工技术是一种相对合适的加工方法,与普通机械加工相比...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突出的耐高温、轻质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高硬脆性特点,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工难度较大。诸多研究表明,超声辅助加工技术是一种相对合适的加工方法,与普通机械加工相比可有效降低切削力、改善加工质量等。对发展较为成熟的Cf/Si C、Si Cf/Si C两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超声辅助钻削/磨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超声辅助钻削 超声辅助磨削 加工质量评价体系 参数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纤维水镁石的深加工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发勤 张宝述 +2 位作者 王维清 王光华 郑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2-865,859,共5页
以天然纤维水镁石为主要原料,对其进行破碎、超细粉碎深加工,利用超细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工艺技术将纤维水镁石超细粉体与少量Cu2+、Zn2+和Cu2+/Zn2+抗菌剂复合,制备出了具有灭菌率达99%的天然水镁石抗菌剂。将各型抗菌剂与聚丙烯(PP)... 以天然纤维水镁石为主要原料,对其进行破碎、超细粉碎深加工,利用超细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工艺技术将纤维水镁石超细粉体与少量Cu2+、Zn2+和Cu2+/Zn2+抗菌剂复合,制备出了具有灭菌率达99%的天然水镁石抗菌剂。将各型抗菌剂与聚丙烯(PP)、接枝聚丙烯熔融混炼后制成抗菌母粒,按一定比例与PP复合制备抗菌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抗菌母粒添加量为10%(天然水镁石抗菌剂为5%)时,抗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较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都超过81%。此外,Cu2+/Zn2+复合纤维水镁石抗菌剂中存在Cu2+、Zn2+协同抗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水镁石 超细粉碎 表面改性 一体化工艺 抗菌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铜矿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9,共4页
某金铜矿为了给合理确定新建7000t/d选矿厂的工艺流程方案提供依据,通过试验对原有900t/d选矿厂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流程中所采用的洗矿作业可以取消;原流程所采用的阶段磨浮工艺可简化为一段磨浮工艺;可利用复合捕... 某金铜矿为了给合理确定新建7000t/d选矿厂的工艺流程方案提供依据,通过试验对原有900t/d选矿厂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流程中所采用的洗矿作业可以取消;原流程所采用的阶段磨浮工艺可简化为一段磨浮工艺;可利用复合捕收剂来提高浮选回收率;浮选尾矿的再处理方案应由原来的单一重选改为重选—再磨—浮选或重选—再磨—氰化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矿 选矿工艺优化 磨浮工艺 复合捕收剂 浮选尾矿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ELID磨削复合法加工铝基金刚石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关佳亮 陈金 +2 位作者 李鑫 穆德明 张航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59,共4页
采用电火花—ELID磨削复合法对铝基金刚石进行精密磨削加工试验,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铝基金刚石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电流为16A、放电电压为90V、脉冲宽度为30μs、铜极转速为400r/min电... 采用电火花—ELID磨削复合法对铝基金刚石进行精密磨削加工试验,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铝基金刚石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电流为16A、放电电压为90V、脉冲宽度为30μs、铜极转速为400r/min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进行粗加工,采用电解电压为70V、占空比为60%、砂轮进给量为0.8μm/次、砂轮转速为2880r/min的ELID磨削工艺参数进行精密加工,可实现铝基金刚石材料的精密加工,并获得了表面粗糙度Ra=136nm的铝基金刚石加工样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金刚石 电火花—ELID磨削复合加工 二次通用旋转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电解修锐砂轮氧化膜界面反应及复合磨粒形成机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郐吉才 段云乾 ARDASHEV D V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975-2985,共11页
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砂轮氧化膜具有辅助抛光性能,对改善磨削表面质量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分析了ELID砂轮表面氧化膜界面反应及复合磨粒的形成机理,利用X-射线衍射(μ-XRD)微区分析及电子能谱仪(XPS)对复合磨粒的组... 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砂轮氧化膜具有辅助抛光性能,对改善磨削表面质量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分析了ELID砂轮表面氧化膜界面反应及复合磨粒的形成机理,利用X-射线衍射(μ-XRD)微区分析及电子能谱仪(XPS)对复合磨粒的组成成分、复合区域进行了测试,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其形状、粒度、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化膜中复合磨粒是以磨粒为中心,从中心到边缘的成分依次为α-Fe_(2)O_(3),γ-Fe_(2)O_(3),FeO(OH),Fe(OH)3等氧化物的复合结构。复合磨粒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呈层层堆积的圆葱状结构,磨削脱水后呈龟背状裂纹。复合磨粒形状为近似长圆形,粒度可达11.5μm到50μm。若干个复合磨粒在氧化膜内连续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对氧化膜辅助抛光有利,复合磨粒有效去除宽度为磨粒粒度及α-Fe_(2)O_(3)层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D磨削 氧化膜 界面反应 复合磨粒 α-Fe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展开空间曲面模具表面精密加工方法研究
11
作者 张海筹 蒋炳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1-212,共2页
弧面凸轮轮廓为复杂而不可展开的空间曲面,在毛坯等温挤压过程中,为使材料顺利地充满凹模型腔以及成形后脱模顺利,通过在弧面凸轮曲面上加盖敷料及在各连接处采取圆弧过渡,以制得高精度的近似净形零件毛坯件;并通过对弧面凸轮HALF凹模... 弧面凸轮轮廓为复杂而不可展开的空间曲面,在毛坯等温挤压过程中,为使材料顺利地充满凹模型腔以及成形后脱模顺利,通过在弧面凸轮曲面上加盖敷料及在各连接处采取圆弧过渡,以制得高精度的近似净形零件毛坯件;并通过对弧面凸轮HALF凹模型腔表面加工方法的研究,以提高等温挤压工艺模具在弧面凸轮毛坯成形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面凸轮 等温挤压 电解研磨 复合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型连续式粉体复合改性机的研制
12
作者 颜鑫 万红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0,共4页
首先简述了中国粉体改性设备的技术现状,阐述了CM(蜂巢磨,Cell Mill)型连续式复合改性机的结构特点、技术参数、关键技术、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改性效果评价等。该改性机集深度干燥、研磨解聚、复合改性和分散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 首先简述了中国粉体改性设备的技术现状,阐述了CM(蜂巢磨,Cell Mill)型连续式复合改性机的结构特点、技术参数、关键技术、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改性效果评价等。该改性机集深度干燥、研磨解聚、复合改性和分散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种高度连续化的粉体复合改性机,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简便、运行平稳、劳动强度低、噪声小等特点,其发明是中国粉体连续式复合改性和分散处理技术的重要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型连续式粉体复合改性机 深度干燥 研磨解聚 复合改性 分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某铜矿磨矿对比试验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胤淇 肖庆飞 +1 位作者 郭运鑫 王旭东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2期278-284,共7页
针对江西某选厂铜矿石磨矿产品粒度组成差、铜回收率低及磨矿介质消耗量大的问题,以矿石性质为依据,通过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提出工业化应用的最佳磨矿介质尺寸及配比方案,从而达到改善磨矿效果的目的。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得出处理矿石... 针对江西某选厂铜矿石磨矿产品粒度组成差、铜回收率低及磨矿介质消耗量大的问题,以矿石性质为依据,通过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提出工业化应用的最佳磨矿介质尺寸及配比方案,从而达到改善磨矿效果的目的。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得出处理矿石的最优初装球方案为?70∶?50∶?40∶?30=20∶30∶20∶30。工业试验期间,从现场7#和8#球磨机溢流中取得矿样,在实验室进行浮选对比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推荐和2.13%,+0.2 mm百分含量减少了3.14%,中间易选级别-0.2+0.038 mm百分含量提高了2.68%,铜回收率提高了3.70%,球耗降低了0.032 kg/t,为提高铜的浮选回收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对提高磨矿作业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磨矿产品 粒度组成 选矿指标 磨矿介质 矿石性质 磨矿效果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直径磨棒磨削加工Ti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GT35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梦博 陈博川 +1 位作者 高晓星 袁松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7,共10页
为探究Ti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GT35合理的加工参数和冷却润滑条件,研究其对切削力、表面质量及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采用小直径磨棒以侧面磨削方式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干磨削会引起磨棒烧伤,极压磨削油的润滑效果优于水基合成磨削液的;... 为探究Ti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GT35合理的加工参数和冷却润滑条件,研究其对切削力、表面质量及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采用小直径磨棒以侧面磨削方式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干磨削会引起磨棒烧伤,极压磨削油的润滑效果优于水基合成磨削液的;磨棒在极压磨削油润滑下,磨削工件12 min后进入稳定磨损状态,其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破碎、磨粒磨耗和磨粒脱落;主轴转速对切削力的影响大于进给速度的,且转速越高,切削力越小;工件表面粗糙度主要与磨棒磨粒出露高度的平整度有关,受加工参数的影响较小。用小直径磨棒磨削加工GT35材料时,应选择极压磨削油润滑,高主轴转速、中速进给的加工方式,以获得良好的刀具寿命、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及适当的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钛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 磨削 冷却润滑 刀具磨损 工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u芯材表面状态对多层Cu/MoCu/Cu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鹏 李达 +3 位作者 韩蕊蕊 熊宁 张保红 姚惠龙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9-254,262,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熔渗法制备Mo–30Cu合金板坯,Mo–30Cu板坯和无氧铜板经轧制后在30 MPa、970℃的条件下进行热压复合,制得5层铜/钼铜/铜(Cu/MoCu/Cu,CPC)复合材料。通过金相组织观察、超声波扫描分析、高温热考核、漏气率测试等方法,研究... 采用粉末冶金熔渗法制备Mo–30Cu合金板坯,Mo–30Cu板坯和无氧铜板经轧制后在30 MPa、970℃的条件下进行热压复合,制得5层铜/钼铜/铜(Cu/MoCu/Cu,CPC)复合材料。通过金相组织观察、超声波扫描分析、高温热考核、漏气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Mo–30Cu芯材表面处理方式对多层CPC复合材料层间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拉丝处理的Mo–30Cu芯材制备的多层CPC复合材料经830℃高温烘烤10min热考核后,材料内部无空洞缺陷,漏气率小于5×10^(-3)Pa·cm^(3)·s^(-1)。采用研磨处理的Mo–30Cu芯材所制备的多层CPC复合材料经热考核后,材料出现鼓包现象,内部存在明显空洞缺陷,漏气率大于5×10^(-3)Pa·cm^(3)·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30Cu板坯 多层复合材料 热压复合 漏气率 研磨处理 拉丝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ELID复合平面磨削系统磨削力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新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66-69,73,共5页
对硬脆材料在二维超声电解在线砂轮修整技术(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复合平面磨削条件下的磨削力进行理论研究,建立超声ELID复合磨削力模型。由磨削力公式可知:磨削力除了与超声波的振幅、角频率有关外,同时还受到电流... 对硬脆材料在二维超声电解在线砂轮修整技术(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复合平面磨削条件下的磨削力进行理论研究,建立超声ELID复合磨削力模型。由磨削力公式可知:磨削力除了与超声波的振幅、角频率有关外,同时还受到电流的影响,且随电流的减小,磨削力逐渐增大。在不同磨削深度与砂轮转速条件下采集磨削力,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理论值与实测值趋于一致;法向磨削力与切向磨削力均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砂轮转速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ELID复合磨削 磨削力模型 硬脆材料 镜面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预先筛分工艺的工业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壮林 高军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135,共3页
新疆某铜矿根据原矿含泥多的性质增设磨矿预先筛分,为综合评价其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考察了原矿、筛上产品、筛下产品、球磨排矿、旋流器沉砂和溢流的粒度组成情况,并通过增设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证实了预先筛分对提高磨机利用系数、... 新疆某铜矿根据原矿含泥多的性质增设磨矿预先筛分,为综合评价其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考察了原矿、筛上产品、筛下产品、球磨排矿、旋流器沉砂和溢流的粒度组成情况,并通过增设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证实了预先筛分对提高磨机利用系数、降低能耗、提高产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此项工艺的成功应用,对含泥多、粒度细的矿山企业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 预先筛分 粒度组成 磨机利用系数 处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浮选金精矿浸出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超 陈艳波 +2 位作者 蔡明明 孙海新 韩路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某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尾渣中Au品位1.58 g/t、Ag品位49.88 g/t,为了探索尾渣中目标矿物解离特征以及金、银未充分浸出的原因,对该浸渣开展了系统性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浸渣中裸露金含量占63.85%,这部分金在氰化浸出过程中属于可回... 某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尾渣中Au品位1.58 g/t、Ag品位49.88 g/t,为了探索尾渣中目标矿物解离特征以及金、银未充分浸出的原因,对该浸渣开展了系统性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浸渣中裸露金含量占63.85%,这部分金在氰化浸出过程中属于可回收金;浸渣中有36.15%的金以包裹体形式存在,磨矿细度较粗是导致金金属流失的原因。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浸出条件优化试验,确定适宜的金精矿浸出条件为:磨矿细度-0.037 mm粒级占95%、矿浆浓度50%、氰化钠浓度5 g/L、浸出时间36 h、溶氧度4.6 mg/L。在此条件下Au浸出率为99.30%,较现场生产提高1.73个百分点;银平均浸出率为64.41%,较现场生产提高24.4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工艺矿物学 氰渣 矿物组成 磨矿细度 溶氧度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运丝线切割机加工性能提升途径
19
作者 谢冬和 周瑜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94,154,共5页
为降低传统快走丝线切割机加工表面粗糙度,对其采用旋转+往复直线运动的新型复合运丝工艺,通过分析快速旋转+往复直线运动的复合运丝形成的电火花磨削加工效应,将钼丝单边损耗转化为圆周损耗,降低了加工中钼丝偏移补偿量影响。使用电火... 为降低传统快走丝线切割机加工表面粗糙度,对其采用旋转+往复直线运动的新型复合运丝工艺,通过分析快速旋转+往复直线运动的复合运丝形成的电火花磨削加工效应,将钼丝单边损耗转化为圆周损耗,降低了加工中钼丝偏移补偿量影响。使用电火花磨削加工工艺,改善了线切割加工中的排屑条件,消除了工件加工表面的换向条纹。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运丝工艺可明显提高加工精度并降低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走丝线切割 复合运丝 电磨削加工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削花岗岩的菱苦土磨块配方的选择
20
作者 温筱茜 谢良富 曹硕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52-55,共4页
用正交设计法分别对菱苦土粗、中、细粒度磨块配方进行试验研究,考察配方对磨削花岗岩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了合理选择菱苦土磨块配方参数的依据。
关键词 磨块 花岗岩 磨削 菱苦土 配方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