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板全丝供液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研究
1
作者 马秀丽 滕凯 张磊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5,48,共6页
为解决多层板叠加切割时极间供液不足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工件切割速度和降低电极丝损耗,提出采用全丝供液进行多层板间隔叠加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新方法。实验表明,采用全丝供液较常规供液加工的切割速度提高23.97%,电极丝损耗降低37.50%... 为解决多层板叠加切割时极间供液不足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工件切割速度和降低电极丝损耗,提出采用全丝供液进行多层板间隔叠加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新方法。实验表明,采用全丝供液较常规供液加工的切割速度提高23.97%,电极丝损耗降低37.50%。分析认为,全丝供液可在放电全过程实现同向供液加工,解决了常规供液加工时逆向供液所导致的板(层)间供液不足的问题,提升了极间工作液的供给,增强了排屑能力,扩大了放电间隙,改善了极间放电条件,从而提高了火花放电率和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多层板 电极丝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多孔电极非均匀压缩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王庆泰 张赛 王杰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0-2949,共10页
电极压缩会导致全钒液流电池的多孔电极侵入流道影响电池性能。本文建立了蛇形流道多孔电极非均匀压缩的三维稳态模型,对比研究了多孔电极非均匀压缩和多孔电极矩形压缩的内部压降、电解质流速和过电位分布的不同,发现多孔电极非均匀压... 电极压缩会导致全钒液流电池的多孔电极侵入流道影响电池性能。本文建立了蛇形流道多孔电极非均匀压缩的三维稳态模型,对比研究了多孔电极非均匀压缩和多孔电极矩形压缩的内部压降、电解质流速和过电位分布的不同,发现多孔电极非均匀压缩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高。分析了不同压缩比对电极非均匀压缩多孔电极内部压降、电解质速度、反应物质浓度分布、电解质电位、过电位、局部电流密度和浓差过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缩比增大的情况下,电极非均匀压缩多孔电极内部压降和速度增大程度高于电极矩形压缩,电极非均匀压缩侵入部分与流道接触区域处过电位高于电极矩形压缩。电极非均匀压缩多孔电极内部反应物质浓度分布均匀性增大,电解质电位和过电位降低,阴极区域局部电流密度和浓差过电位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解液 多孔电极非均匀压缩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线切割加工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兵 朱荻 +1 位作者 曾永彬 王少华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63-967,共5页
分析了应用电解线切割加工工艺在厚不锈钢板上加工高深宽比结构的可行性。为解决加工高深宽比结构时的排屑问题,在分析该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了轴向冲液的方法。在自行搭建的加工系统中,进行了不同加工参数的一系列试验,以研究加工电... 分析了应用电解线切割加工工艺在厚不锈钢板上加工高深宽比结构的可行性。为解决加工高深宽比结构时的排屑问题,在分析该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了轴向冲液的方法。在自行搭建的加工系统中,进行了不同加工参数的一系列试验,以研究加工电压、电极丝进给速度、电解液浓度和冲液速度对该工艺的影响。最后,对电解线切割加工参数进行优化,加工出了缝宽为160μm、深宽比高达30的微型花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线切割加工 线电极 轴向冲液 高深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极丝损耗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滕凯 孙涛 +1 位作者 赵恩兰 何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283-3287,3293,共6页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进行了线切割加工实验,利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极丝表面的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PDC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电极丝损耗机理,探讨了电参数和冲液条件等因素...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进行了线切割加工实验,利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极丝表面的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PDC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电极丝损耗机理,探讨了电参数和冲液条件等因素对电极丝损耗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采用贴附式高压喷液方式在高电压、小脉宽、大峰值电流的加工条件下,PDC切割效率为19.35mm^2/min,电极丝损耗为1.5~2μm(10~4 mm^2切割量),较常压喷液方式切割效率提高51.6%,丝损降低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电火花线切割 电极丝损耗 差动放电 间隙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志明 黄可龙 满瑞林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全钒液流电池相对传统蓄电池有很多优点。综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其重点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极材料 隔膜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进展Ⅱ电池材料的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顾军 李光强 隋智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 (炭素类和金属类 )、集流板、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电解液的制备情况。石墨作电池正极易腐蚀 ,DSA电极可用于钒电池 ,但成本较高 ;石墨毡是一种稳定的电极材料 ,质量轻、成本低 ,... 介绍了国内外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 (炭素类和金属类 )、集流板、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电解液的制备情况。石墨作电池正极易腐蚀 ,DSA电极可用于钒电池 ,但成本较高 ;石墨毡是一种稳定的电极材料 ,质量轻、成本低 ,对其进行各种处理可提高电池性能。集流板和电池隔膜材料都制约着钒电池的发展 ,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解质 电池材料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电极作用下微细通道内的R141b流动沸腾传热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小平 张超勇 +1 位作者 喻葭 郭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共8页
为研究电场作用下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设计了两种电极布置方式将电场引入到微细通道中,选取制冷剂R141b作为工质,在设计系统压力140 kPa,工质入口温度305.65 K工况下,研究了电场对微细通道内制冷剂R141b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结... 为研究电场作用下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设计了两种电极布置方式将电场引入到微细通道中,选取制冷剂R141b作为工质,在设计系统压力140 kPa,工质入口温度305.65 K工况下,研究了电场对微细通道内制冷剂R141b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能够强化微细通道传热,针状电极作用下沸腾曲线明显左移,与针状电极不同,线状电极除0、250 V沸腾曲线基本重合外,其余沸腾曲线均明显左移,说明线状电极起强化作用的有效电压高于针状电极;饱和沸腾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质量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无电场,在250、550、850 V的3种针状电极作用下饱和沸腾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9%、62%、77%,线状电极作用下提高了0%,50%,82%;低电压时,针状电极的强化传热因子大于线状电极的强化传热因子,高电压时则相反,在本实验工况下,针状电极下的强化传热因子最大为1.77,线状电极下的强化传热因子最大为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通道 电场 强化传热 流动沸腾 针状电极 线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魏甲明 刘召波 +5 位作者 陈宋璇 杜国山 秦丽娟 王宇 李晓艳 付云枫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共8页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安全、环保、稳定、寿命长的电化学储能设备,对绿电储能和双碳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钒液流电池结构与特点;然后详细综述了钒电池的应用情况以及钒电池中钒电解液、电极和隔膜的研究进展情况;...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安全、环保、稳定、寿命长的电化学储能设备,对绿电储能和双碳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钒液流电池结构与特点;然后详细综述了钒电池的应用情况以及钒电池中钒电解液、电极和隔膜的研究进展情况;随后对钒资源、全钒液流电池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简述,并对当前钒液流电池市场规模根据现有数据进行了估算。最后,总结钒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资源 全钒液流电池 电储能 钒电解液 钒液流电池电极 钒电池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235碳钢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的腐蚀不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晓辉 李钊 +2 位作者 刘杰 黄波 李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3-310,共8页
目的研究Q235碳钢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腐蚀程度和主要腐蚀区域的差异。方法使用丝束电极(WBE)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分别研究了WBE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分布、电荷转移电阻以及腐蚀形貌的变化和差异,同时分析了电极的极性... 目的研究Q235碳钢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腐蚀程度和主要腐蚀区域的差异。方法使用丝束电极(WBE)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分别研究了WBE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分布、电荷转移电阻以及腐蚀形貌的变化和差异,同时分析了电极的极性转换现象。结果流动条件下Q235碳钢的电荷转移电阻明显降低。在静止条件下,Q235碳钢表面阳极电流区域所占的最大比例为47%,且阳极电流峰集中出现在WBE的中间区域,而四周边缘处的阳极电流峰较少。在流动条件下,Q235碳钢表面的阳极电流区域所占的最大比例为58%,阳极电流峰随机分布在整个WBE表面,且电流分布区间明显变窄。浸泡在静止条件下的58~#电极和流动条件下的39~#电极发生了多次极性转换现象。结论 Q235碳钢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均发生了明显的不均匀腐蚀现象。流动条件加剧了Q235碳钢的腐蚀且降低了腐蚀不均匀性。静止条件下Q235碳钢的腐蚀区域集中在中间区域,流动条件下Q235碳钢的腐蚀区域随机分布在整个碳钢表面。静止和流动条件下的钢电极均发生了电流的极性转换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碳钢 静止条件 流动条件 腐蚀不均匀性 丝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锌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荣荣 马立群 +1 位作者 尹东明 王立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5-860,共6页
铈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与其它液流电池相比,具有电压高、原材料资源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储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发展潜力。本文总结了铈锌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电解液的发展进行了重点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铈锌液流电池研究的发... 铈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与其它液流电池相比,具有电压高、原材料资源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储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发展潜力。本文总结了铈锌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电解液的发展进行了重点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铈锌液流电池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锌液流电池 电解液 电极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电火花线切割电极丝温度场与切缝流场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圣耀 曾文萱 +2 位作者 Kamlakar P. Rajurkar 张秋菊 陈海卫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3,共6页
针对目前高速多次电火花线切割电极丝形位变化异常问题;通过建立多次电火花线切割电极丝的表面平均热流密度模型,对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和电极丝热流密度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多次电火花线切割应采用窄脉冲宽度高峰值电流观点;在此基础上... 针对目前高速多次电火花线切割电极丝形位变化异常问题;通过建立多次电火花线切割电极丝的表面平均热流密度模型,对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和电极丝热流密度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多次电火花线切割应采用窄脉冲宽度高峰值电流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多次电火花线切割切缝三维模型,对电极丝温度场和切缝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液切缝入口压力对电极丝横截面温度分布有显著影响;工作液在冲进切缝时速度衰减很快。研究结果对稳定多次电火花线切割电极丝形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电火花线切割 电极丝 切缝流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Reynolds数净化器除尘效率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得力 杨学昌 +1 位作者 陈波 葛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4-2231,共8页
为研究低浓度下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内粒子流动特性以及粒子的捕获过程,建立了静电场、气体流场和粒子运动场耦合的气固两相流Eulerian-Lagrangian混合湍流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多场耦合作用下不同空气流速、施加电压和粒子粒径对... 为研究低浓度下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内粒子流动特性以及粒子的捕获过程,建立了静电场、气体流场和粒子运动场耦合的气固两相流Eulerian-Lagrangian混合湍流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多场耦合作用下不同空气流速、施加电压和粒子粒径对粒子运动轨迹的影响。将数值预测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较符合:不同流速(0.5、1.0、2.0 m/s)下的最大偏差为8.9%;不同线电压(6.8、7.2、7.6 kV)下的最大偏差是3.8%;不同粒径(2、5、10μm)下的最大偏差是6.8%,研究论证了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除尘过程,在指导小型家用净化设备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Reynolds数 除尘效率 计算流体力学 线板电极 Re-Normalisation Group模型 FLOW-3D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复合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丝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滕凯 孙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7-260,共4页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进行了线切割加工实验,利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极丝表面的显微形貌,进行了元素成分分析。从微观角度研究了PDC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电极丝损耗机理,探讨了极间脉冲...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进行了线切割加工实验,利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电极丝表面的显微形貌,进行了元素成分分析。从微观角度研究了PDC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电极丝损耗机理,探讨了极间脉冲放电、工作液有效进入量、电蚀粒子容积浓度以及电极丝镀覆等因素对丝损的影响。提出采用贴附式高压喷液系统可有效提高切割效率、降低丝损。试验结果表明,该喷液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极间放电条件,可使切割效率提高51.6%,丝损降低15.2%,为PCD复合片的高效、稳定、低损切割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 电火花线切割 电极丝损耗 差动放电 间隙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注射的高速医用电解质分析模块研制
14
作者 张会生 张小飞 +7 位作者 刘昕宇 饶捷 钟彩青 李乔亮 齐素文 林淑梅 陈思平 汪天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2-571,共10页
面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电解质测试需求,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法(FIA)与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在理论上对动态的电解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为电解质模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嵌入式技术实现模块的研制,并进行电解质测量实验,对模块... 面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电解质测试需求,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法(FIA)与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在理论上对动态的电解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为电解质模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嵌入式技术实现模块的研制,并进行电解质测量实验,对模块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稳定性、交叉污染率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K+、Na+、Cl-相对偏差和交叉污染率均在1%之下,变异性系数分别为0.40%、0.22%、0.66%,线性误差分别为-1.10%、-0.68%、-0.46%,稳定性分别为1.11%、0.76%、1.39%。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解质模块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与传统电解质分析仪相比,该电解质模块可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联用,测试速度高达150样品/h,在高速电解质分析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流动注射分析法(FIA)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高速电解质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房茂霖 张英 +4 位作者 乔琳 刘淑敏 曹中琦 张华民 马相坤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8-1367,共10页
铁铬液流电池是最早被提出来的一种液流电池,由于成本较低、运行温度范围较大等优势,被认为是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能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等难题,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 铁铬液流电池是最早被提出来的一种液流电池,由于成本较低、运行温度范围较大等优势,被认为是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能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等难题,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调研,首先论述了铁铬液流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的主要优势,回顾了铁铬液流电池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铁铬液流电池在国内外储能示范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其次,归纳并分析了铁铬液流电池在储能应用中面临的技术瓶颈,包括电解液中铬离子的电化学活性较差造成能量效率和功率密度较低,以及充电末期负极容易发生析氢副反应造成电池稳定性差等问题。然后,从铁铬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电极、离子传导膜和电池结构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铁铬液流电池存在的局限性,从关键材料改进、结构设计优化和电池成本降低三个方面,对铁铬液流电池未来的技术创新与突破进行展望,为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液流电池 电解液 离子传导膜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流场设计对PEM电解槽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穆瑞 马晓锋 +2 位作者 翁武斌 何勇 王智化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4期295-302,共8页
为提高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的性能,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ComsolMultiphysics软件设计并模拟一种基于避免转角设计考虑的PEM电解槽阳极螺旋流场,对比不同形式的流场(平行流场、蛇形流场)对达到稳定运行时的电解槽电解电压、膜电极... 为提高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的性能,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ComsolMultiphysics软件设计并模拟一种基于避免转角设计考虑的PEM电解槽阳极螺旋流场,对比不同形式的流场(平行流场、蛇形流场)对达到稳定运行时的电解槽电解电压、膜电极组件的平均温度和多孔传输层(PTL)的平均氧气质量分数的影响,并对新型流场设计的尺寸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新型螺旋流场设计性能最佳。和平行流场相比,电解槽的电解电压降低约0.05 V,膜电极平均温度降低约5.6 K,PTL内的平均氧气质量分数降低约13.9%,下降幅度达到60%。同时探究该螺旋流场的流道宽度和高度对PEM电解槽性能的影响。新型螺旋流场设计降低了电解电压和氧气气泡堵塞扩散层空隙的可能性,提高了电解槽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 PEM电解槽 电解电压 膜电极温度 氧气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在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雨菲 徐佳佳 王远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9-33,38,共6页
在介绍低共熔溶剂的分类、合成方法和物理性质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其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和燃料电池中作为电解质和制备电极材料的应用。提出应深入研究低共熔溶剂的作用机理,并优化设计、合成和应用,以获得更加优良性能的各种电池。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锂离子电池 液流电池 燃料电池 电解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电极电解线切割厚不锈钢板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杨宇 李湘生 孙红伟 《电加工与模具》 2017年第4期29-33,共5页
设计制造了电极可旋转的电解加工机床,采用轴向冲液的方式对6 mm厚的304不锈钢进行电解线切割加工实验。通过改变加工电压、电极旋转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来研究不同参数对电解线切割工艺的影响。
关键词 电解线切割 旋转电极 电极旋转速度 进给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