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伏逆变器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设计
1
作者 汪海宁 李明杰 +2 位作者 苏建徽 张鹏 张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5-354,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的高效设计方法,建立EMI滤波器的二端口网络等效模型并分析噪声源阻抗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影响,利用单电感/单电容插入损耗法获取光伏逆变器共模/差模噪声源阻抗的边界,并由转折频率分... 提出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的高效设计方法,建立EMI滤波器的二端口网络等效模型并分析噪声源阻抗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影响,利用单电感/单电容插入损耗法获取光伏逆变器共模/差模噪声源阻抗的边界,并由转折频率分别给出光伏逆变器的交流侧、直流侧EMI滤波参数设计等式。最后对20 kW光伏逆变器的噪声源阻抗进行提取,并接入所设计的EMI滤波器,对插入损耗进行仿真测量,验证所设计EMI滤波器可有效抑制噪声干扰,从而显著提升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电磁兼容 噪声抑制 插入损耗 噪声源阻抗 emi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I-CNN的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节点健康监测
2
作者 徐菁 闫尊昊 +1 位作者 杨松森 刘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0,共8页
为预防模板坍塌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压电阻抗法(EMI)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模板支撑体系节点智能监测方法。首先,利用压电陶瓷传感器(PZT)的机电耦合特性及其集驱动-传感于一体的特点,建立PZT-节点耦合系统的机电阻... 为预防模板坍塌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压电阻抗法(EMI)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模板支撑体系节点智能监测方法。首先,利用压电陶瓷传感器(PZT)的机电耦合特性及其集驱动-传感于一体的特点,建立PZT-节点耦合系统的机电阻抗传感机制模型;其次,基于EMI法,以与待测结构耦合的PZT片电导信号为监测指标,确定模板支撑体系节点松动的发生;然后,以敏感频段内PZT片的801个原始电导信号为模型输入,9个节点松动程度为模型输出,构建162组学习样本和27组测试样本,建立EMI-CNN模型,确定节点松动程度;最后,以一个实际工程中的建筑施工模板体系节点为例,验证EMI-CNN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比分析EMI-BP模型。研究结果表明:EMI-CNN模型经过85次迭代达到收敛,预测准确率达到100%,相较于EMI-BP模型提高29.63%。该监测方法可实现对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节点健康状态实时、准确、无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法(emi) 卷积神经网络(CNN) 建筑施工 模板支撑体系 健康监测 压电陶瓷传感器(PZ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C MOSFET同步BuckDC-DC变换器的宽频混合EMI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浩东 罗嗣勇 +3 位作者 毕闯 孙渭薇 赵海英 刘娇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60-3069,共10页
由于SiC MOSFET在高速开关电源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因此EMI滤波器的设计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满足电磁兼容(EMC)标准,无源EMI滤波器可以有效地降低DC-DC变换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但是无源磁性器件的体积较大,不利于提... 由于SiC MOSFET在高速开关电源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因此EMI滤波器的设计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满足电磁兼容(EMC)标准,无源EMI滤波器可以有效地降低DC-DC变换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但是无源磁性器件的体积较大,不利于提高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该文分析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源和噪声源阻抗特性,建立无源和有源EMI滤波器的理论模型,提出宽频混合EMI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宽频混合EMI滤波器对DC-DC变换器EMI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电磁干扰(emi) 噪声源阻抗 混合 emi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I滤波器阻抗失配与EMI信号的有效抑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姜保军 孙力 赵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5,259,共5页
为了使EM I滤波器的传导EM I信号在其内部得到最大衰减,依据EM I滤波器应具有双向抑制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阻抗失配对插入损耗和反射损耗的影响,给出了理想EM I滤波器的确定原则,以及为减小阻抗失配给插入损耗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实际设计... 为了使EM I滤波器的传导EM I信号在其内部得到最大衰减,依据EM I滤波器应具有双向抑制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阻抗失配对插入损耗和反射损耗的影响,给出了理想EM I滤波器的确定原则,以及为减小阻抗失配给插入损耗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实际设计和选用EM I滤波器时应遵循的最大失配原则。试验结果表明,这一原则对减小阻抗失配给插入损耗带来的影响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滤波器 阻抗失配 插入损耗 反射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射参数法的EMI滤波器电磁噪声抑制效果预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世山 龚敏 宋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6-74,共9页
EMI滤波器是抑制传导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高性能的EMI滤波器的应用,对电力电子设备的干扰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基于传输线理论得到并联传输线的共模及差模参数,通过推导和测试得到噪声源阻抗、负载阻抗及其等效结构,求解得到基于... EMI滤波器是抑制传导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高性能的EMI滤波器的应用,对电力电子设备的干扰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基于传输线理论得到并联传输线的共模及差模参数,通过推导和测试得到噪声源阻抗、负载阻抗及其等效结构,求解得到基于阻抗法的插入损耗(IL)。但是,在高频条件下,EMI滤波器及传输线不仅存在自寄生参数,还存在互寄生参数,这些互寄生参数很难通过阻抗法来等效。本文在传输线等效共模与差模参数频率特性的基础上,根据传输线理论得到噪声源阻抗及负载阻抗;以共模滤波器为例,基于阻抗法预测滤波器对噪声的衰减能力,并与实际测试值进行比较。然而,由于阻抗法不能很好地预测高频条件下的噪声衰减,本文以波的"入射与反射"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一种利用S参数来预测阻抗不匹配条件下噪声衰减的方法,研究表明,散射参数法由于考虑了元件间的互寄生参数,具有更好的高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 滤波器 差模噪声 共模噪声 阻抗不匹配 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调整共模噪声源阻抗并优化EMI滤波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培康 郑峰 +4 位作者 杨小瑜 张钰 王骏飞 乔彦鹏 彭根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3-1000,共8页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所涉及的端口网络均采用散射参数(S参数)来描述,变换器的寄生电容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基于测得的S参数和寄生电容的仿真结果,建立平衡阻抗和EMI滤波器共模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并对平衡阻抗的取值进行预测。论文提出的方法可扩大噪声源端的阻抗失配,同时增大EMI滤波器的共模插入损耗。本方法的优势在于即使EMI滤波器的元件布局及其参数是固定,其性能仍可以通过调整平衡阻抗进行优化。因此,有效减少了传统EMI滤波器的重复设计过程,同时也避免了EMI滤波器的过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对称式Boost变换器 耦合电感 平衡绕组 共模噪声阻抗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防爆变频器EMI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向昕 谭国俊 +4 位作者 胡子豪 张玉成 封安波 马亮 王凯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7,共4页
分析了大功率防爆变频器EMI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大功率防爆变频器EMI滤波器设计方法。该EMI滤波器采用单级LC滤波器+"P"型匹配网络结构,可在防爆变频器阻抗不匹配的情况下实现阻抗匹配,进而改善EMI滤波效果。以1 MW/1 140... 分析了大功率防爆变频器EMI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大功率防爆变频器EMI滤波器设计方法。该EMI滤波器采用单级LC滤波器+"P"型匹配网络结构,可在防爆变频器阻抗不匹配的情况下实现阻抗匹配,进而改善EMI滤波效果。以1 MW/1 140V防爆变频器为实验对象,验证了该EMI滤波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变频器 emi滤波器 “P”型匹配网络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I滤波器网络最佳工作状态设计及其平面化实现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峥 王世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9-187,共9页
EMI滤波器是抑制传导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噪声源、负载阻抗影响,其工作性能往往不佳。为了改善这些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带有阻抗失配网络的EMI滤波器网络设计方法,其可根据噪声源及负载阻抗的大小,将阻抗失配网络分为L型与C型两类,并... EMI滤波器是抑制传导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噪声源、负载阻抗影响,其工作性能往往不佳。为了改善这些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带有阻抗失配网络的EMI滤波器网络设计方法,其可根据噪声源及负载阻抗的大小,将阻抗失配网络分为L型与C型两类,并通过选取合适的失配网络参数使噪声源与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和负载阻抗与滤波器的输出阻抗均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EMI滤波器网络利用不同阻抗比例关系产生不同的反射损耗这一特性,对滤波器的最佳工作状态进行配置,使得滤波器在原有插入损耗的基础上增加其反射损耗,达到改善滤波器工作性能的目的。为了减小滤波器体积,将滤波器网络设计方法应用于平面环形EMI滤波器中,并通过实例测试验证其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损耗 插入损耗 阻抗失配网络 emi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插入损耗法敏感度的噪声源阻抗提取优化方法
9
作者 章子量 张榕烜 +2 位作者 陈启 龚春英 牛臻弋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4,共12页
为了实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影响。插入损耗法通过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和被测设备(EUT)之间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来提取噪声源阻抗。但在实际提取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等问题,插入损耗的测试难免会... 为了实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影响。插入损耗法通过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和被测设备(EUT)之间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来提取噪声源阻抗。但在实际提取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等问题,插入损耗的测试难免会存在误差,导致提取结果不准确。为此,本文首先推导噪声源阻抗幅值和相位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引入噪声源阻抗的幅值和相位对噪声衰减量误差的敏感度,分析噪声源阻抗性质及幅值对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的影响规律,以串联电感法提取高容性噪声源阻抗为例,分析噪声衰减量对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提高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所需满足的要求和插入损耗法的优化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emi滤波器 噪声源阻抗 插入损耗 敏感度 噪声衰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损耗最大化的EMI滤波器端口阻抗失配网络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世山 宋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针对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在噪声源、负载阻抗失配情况下的工作性能受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阻抗失配网络的EMI滤波器设计方法,利用合适的阻抗网络来减弱或消除不利影响.通过选取合适的失配网络参数使得噪声源与滤波器的输入阻... 针对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在噪声源、负载阻抗失配情况下的工作性能受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阻抗失配网络的EMI滤波器设计方法,利用合适的阻抗网络来减弱或消除不利影响.通过选取合适的失配网络参数使得噪声源与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和负载阻抗与滤波器的输出阻抗均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且利用不同阻抗比例关系产生不同的反射损耗这一特性对滤波器端口阻抗失配网络进行设计,使得滤波器在原有插入损耗的基础上增加其反射损耗,达到改善滤波器工作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滤波器 阻抗失配网络 反射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I技术的质量流量计U型管动态测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军 罗德昌 丁鹏飞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299,共7页
针对质量流量计U型管(以下简称U型管)的频率特性对质量流量计的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以U型管为研究对象,研究施加动态信号后,其导纳和阻抗值变化对其频率特性的影响。首先,搭建了声学实验和压电阻抗实验平台,对U型管进行了声学实验和阻... 针对质量流量计U型管(以下简称U型管)的频率特性对质量流量计的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以U型管为研究对象,研究施加动态信号后,其导纳和阻抗值变化对其频率特性的影响。首先,搭建了声学实验和压电阻抗实验平台,对U型管进行了声学实验和阻抗实验;其次,对U型管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将实验结果与模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两者一致的结果;最后,搭建了对U型管施加动态信号的阻抗实验平台,对U型管的共振区、低频非共振区、高频非共振区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扫频信号接近所加的共振信号时,会发现明显的共振现象,且共振信号对U型管固有特性的影响大于非共振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质量流量计U型管 动态信号 声学实验 阻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高效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文玲 毛行奎 +2 位作者 彭金融 张艺明 董纪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91,共13页
针对传统EMI滤波器设计方法存在单次设计不准确、多次设计调试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高效设计新方法。首先通过插入无源二端口网络准确、迅速地获得噪声源阻抗幅值和相位;其次依据阻抗失配原则进行EMI滤... 针对传统EMI滤波器设计方法存在单次设计不准确、多次设计调试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高效设计新方法。首先通过插入无源二端口网络准确、迅速地获得噪声源阻抗幅值和相位;其次依据阻抗失配原则进行EMI滤波器拓扑选择;然后综合考虑噪声源阻抗、LISN端等效负载阻抗以及EMI滤波器高频分布参数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影响,令滤波器的理论插入损耗等于传导EMI测试频段范围内所需的插入损耗,得到滤波器各元件准确参数,实现了EMI滤波器精确设计。最后,通过一台LED驱动电源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设计即可满足预期效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emi滤波器 无源二端口网络 噪声源阻抗 阻抗失配原则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传感的EMI信号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屠海滨 陈伟球 金贤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07-2012,共6页
针对目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由于采集数据量过大而造成的信号传输与存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将压缩传感(CS)用于机电阻抗(EMI)信号的压缩,以实现EMI信号的高效传输和储存.文中用匹配追踪(MP)分析EMI信号的稀疏度,并把高斯随机矩阵作为观... 针对目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由于采集数据量过大而造成的信号传输与存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将压缩传感(CS)用于机电阻抗(EMI)信号的压缩,以实现EMI信号的高效传输和储存.文中用匹配追踪(MP)分析EMI信号的稀疏度,并把高斯随机矩阵作为观测矩阵,同时满足了压缩传感所要求的信号的稀疏性和观测矩阵的不相干性.以一维损伤杆的EMI分析为例,把均方差作为损伤指标,讨论压缩传感的压缩效果和抗噪声能力.结果表明,使用压缩传感之后,传输带宽和储存空间只需为原来的28%;在观测为4倍稀疏度情况下,100次试验都能够对不同损伤进行有效识别;当信噪比大于20dB时,观测值能稳定地重构出原始信号.证实压缩传感作为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EMI系统信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阻抗法 信号处理 压缩传感 抗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拟合法的永磁同步电机EMI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鹏荣 陈为 李榜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33,共8页
电动汽车中永磁同步电机常采用星型联结,因此建立星型联结的永磁同步电机高频阻抗模型是有必要的。首先,采用常见的电机EMI模型(π型)作为星型联结的永磁同步电机EMI模型,使用矢量拟合法推导电机EMI模型等效电路的阶数。在20 Hz~30 MHz... 电动汽车中永磁同步电机常采用星型联结,因此建立星型联结的永磁同步电机高频阻抗模型是有必要的。首先,采用常见的电机EMI模型(π型)作为星型联结的永磁同步电机EMI模型,使用矢量拟合法推导电机EMI模型等效电路的阶数。在20 Hz~30 MHz范围内,永磁同步电机π型EMI模型的等效电路需要225个储能元件,为了降低电机EMI模型等效电路的复杂性,进一步分析了Γ型阻抗模型和反Γ型阻抗模型,将星型联结的永磁同步电机EMI模型的等效电路储能元件数降到56个。通过对比3种阻抗模型的端口阻抗特性,验证EMI模型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将电机EMI模型的等效电路代入电机驱动EMI仿真系统中进行时域仿真,仿真时域波形经EMI接收机模型处理得到噪声频谱。在150 kHz~30 MHz频率范围内,电动机驱动系统EMI接收机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emi建模 矢量拟合 阻抗模型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EMI信号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15
作者 彭必全 严蔚 +1 位作者 王骥 王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9,共7页
针对当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信号数据量过大、所占内存过高所导致的难以传输和储存的问题,提出将压缩感知方法运用于神经网络系统与压电阻抗(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简称EMI)技术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以压缩后的EMI数据代替原始... 针对当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信号数据量过大、所占内存过高所导致的难以传输和储存的问题,提出将压缩感知方法运用于神经网络系统与压电阻抗(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简称EMI)技术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以压缩后的EMI数据代替原始数据来表征原始损伤信号,用离散余弦变换分析了EMI信号的稀疏度,并以高斯随机矩阵作为观测矩阵,满足了压缩感知理论的限制性等距条件。以齿轮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技术构建了EMI模型,得到了不同裂纹深度下的电导(电阻抗的倒数)信号。采用压缩感知方法先对电导信号进行压缩,再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降低BP神经网络输入参数的维度。结果表明:使用压缩感知技术之后,数据传输带宽和储存空间只需为原来的44%;将压缩后的电导数据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该系统能够检测到结构裂纹的存在,并能对裂纹的损伤程度进行有效的定量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压电阻抗(emi) BP神经网络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阻抗的MC-WPT系统传导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棚亓 唐春森 +2 位作者 苏玉刚 戴欣 刘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027-9038,I0028,共13页
抑制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以提升电磁兼容性是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推广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以传统LCC-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为研究对象,针对阻抗不平衡和寄生参数造成的传导干扰问题,提出EMI滤波器... 抑制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以提升电磁兼容性是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推广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以传统LCC-S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为研究对象,针对阻抗不平衡和寄生参数造成的传导干扰问题,提出EMI滤波器和谐振补偿网络的融合拓扑。文中分析传统LCC-S型MC-WPT系统传导干扰的产生机理及传输通道特性,给出融合拓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文所提出的拓扑对EMI抑制的有效性。在搭建的85 kHz/500 W实验系统中,该文提出的融合拓扑的线圈共模干扰电流相比于传统LCC-S型拓扑降低35.6 dB,在特定频率点的线圈差模干扰电流降低23.6 dB;在输入侧的共模和差模传导干扰分别降低约30 dB和10 dB。该文所提出的融合拓扑及其设计方法也可推广应用至其他谐振类型的MC-WPT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抑制 传导干扰 电磁干扰 阻抗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阻抗法中PZT片的形状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耀文 何颖 +1 位作者 赵晶 霍林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8,52,共5页
压电陶瓷锆钛酸铅(PZT)片是压电阻抗法中普遍使用的传感器,首先,对厚度相同且面积相近的圆形、正方形、矩形、五边形、梯形PZT片对同一钢板上相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性进行了对比。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各形状PZT片主表面平... 压电陶瓷锆钛酸铅(PZT)片是压电阻抗法中普遍使用的传感器,首先,对厚度相同且面积相近的圆形、正方形、矩形、五边形、梯形PZT片对同一钢板上相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性进行了对比。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各形状PZT片主表面平面内位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电阻抗法应用中,面积相同的PZT片,圆形、正方形和矩形对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性较优。矩形PZT片对损伤的敏感性具有方向性,对宽度侧的损伤更敏感。就形状这一单一因素而言,压电阻抗法中PZT片的性能差异,取决于其主表面平面内位移一致性。一致性越好,对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识别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法 锆钛酸铅片 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传导电磁干扰分析的接地回路模型与参数 被引量:26
18
作者 咸哲龙 钟玉林 +2 位作者 孙旭东 姜建国 马伟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56-161,共6页
由接地网阻抗所引起的传导EMI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接地回路的电路模型的建立,对传导干扰的研究十分有意义。该文建立了分析接地回路的电磁干扰的部分元等效电路(PEEC)模型,并针对三种不同结构的电路模型计算出了相应的电感... 由接地网阻抗所引起的传导EMI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接地回路的电路模型的建立,对传导干扰的研究十分有意义。该文建立了分析接地回路的电磁干扰的部分元等效电路(PEEC)模型,并针对三种不同结构的电路模型计算出了相应的电感参数。计算得出的回路电感与实测结果十分吻合,结果表明该文采用的电感参数的计算方法与测试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文中利用所建立的接地回路PEEC模型,对接地网两点间的阻抗特性和干扰电流在其上引起的电压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外部电路对其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在频率较低时接地网以外的电路主要通过互感来影响接地网两接地点之间的电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接地回路 电路模型 电感参数 传导 电磁干扰 e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集中等效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孟进 马伟明 +2 位作者 张磊 潘启军 赵治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9,共5页
介绍了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集中等效电路的建模方法,从电路的角度上对变换器传导干扰耦合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估计变换器的噪声源和内阻抗,结合具体的实验装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文建立... 介绍了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集中等效电路的建模方法,从电路的角度上对变换器传导干扰耦合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估计变换器的噪声源和内阻抗,结合具体的实验装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对实际滤波器的干扰抑制效果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电磁干扰 集中电路模型 功率变换器 干扰源/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插入损耗的噪声源阻抗修正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佳佳 张逸成 +2 位作者 韦莉 叶尚斌 姚勇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7,共8页
为了使EMI滤波器能够实现有效的插入损耗,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频谱特性。电压插入损耗法是最简单的测试噪声源阻抗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电压插入损耗法在实现过程中采用的假设条件,部分假设在数学上并不严格成立,相应的简化近似计... 为了使EMI滤波器能够实现有效的插入损耗,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频谱特性。电压插入损耗法是最简单的测试噪声源阻抗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电压插入损耗法在实现过程中采用的假设条件,部分假设在数学上并不严格成立,相应的简化近似计算可能导致较大误差;甚至有些计算结果会与假设条件矛盾,进而导致计算结果无效。在不改变传统插入损耗法的测试方案的前提下,对噪声源阻抗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推导了源阻抗幅值的精确解析表达式,进而确定源阻抗幅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计算结果经过数学验证成立。在此基础上,以电动汽车用DC-DC变换器为测试对象,实现了源阻抗幅值的测试和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通过该测试和设计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改进的电压插入损耗法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噪声源阻抗,避免滤波器的过设计,便于滤波元件的设计和选型,并为滤波器体积、重量等的优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阻抗 电压插入损耗 emi滤波器 阻抗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