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芯片整体式Clip互连碳化硅功率模块反向耦合低感封装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彤宇 王来利 +2 位作者 苗昱 裴云庆 甘永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06-5118,共13页
碳化硅功率器件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传统硅器件有力的竞争者。然而,在封装过程中,因键合线以及引出端子等引入的额外寄生电感,致使封装后的碳化硅功率模块会产生较大的开关过冲与振荡,进而难以体现其理论上的优越性。为此,该文提出一... 碳化硅功率器件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传统硅器件有力的竞争者。然而,在封装过程中,因键合线以及引出端子等引入的额外寄生电感,致使封装后的碳化硅功率模块会产生较大的开关过冲与振荡,进而难以体现其理论上的优越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具有极低电感的多芯片整体式Clip互连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方法,将功率模块内部键合铝线替换成Clip互连,并通过规划陶瓷基板布局,使Clip电流流向与陶瓷基板线路电流相反,利用电流反向耦合效应降低功率模块内部寄生电感。同时,利用电容直连结构消除外部回路寄生电感。经仿真得到的功率模块内部寄生电感为3.8 nH,功率回路电感为5.0 nH。实验测试得到1 200 V/600 A样机功率回路电感为4.53 nH,换流回路总电感5.87 nH,与传统布局功率模块相比电感降低了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功率模块 寄生电感 整体式Clip互连 反向耦合 换流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逆变电源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分析
2
作者 周一辰 徐宏伟 +3 位作者 李永刚 张艺菲 王子杰 李金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26-5240,I0025,共16页
跟网型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内部回路间耦合复杂,参数影响导致系统失稳时,失稳参数影响的具体回路以及回路间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该文提出适用于分析跟网型逆变电源的嵌合转矩法,揭示参数影响下系统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首先,建立跟... 跟网型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内部回路间耦合复杂,参数影响导致系统失稳时,失稳参数影响的具体回路以及回路间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该文提出适用于分析跟网型逆变电源的嵌合转矩法,揭示参数影响下系统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首先,建立跟网型逆变电源各控制环节代数微分方程模型,同时,提出锁相环状态空间模型变换方法,形成适用于转矩分析法的2阶微分方程结构;其次,建立保留回路结构的嵌合转矩拓扑图,推导跟网型逆变电源各回路所提供阻尼转矩的计算公式;然后,提出跟网型逆变电源回路间互激、竞争理论,设计参数影响回路溯源方法;最后,溯源关键参数影响下的回路间互激、竞争路径,揭示逆变电源多回路耦合的失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逆变电源 多回路耦合 嵌合转矩法 溯源路径 互激竞争 失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同步型构网型变流器功率环建模及其差异性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3
作者 丁然 邵尹池 +3 位作者 李咏凯 胡演 姚一鸣 贾焦心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电网故障时,构网型变流器容易暂态失稳而导致脱网。现有的方法对于构网型变流器故障穿越控制的研究较为全面,却鲜有分析功率环差异性及交互作用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因此,文中基于几种功率同步型控制环,推导了适用于暂态工况的构网型变... 电网故障时,构网型变流器容易暂态失稳而导致脱网。现有的方法对于构网型变流器故障穿越控制的研究较为全面,却鲜有分析功率环差异性及交互作用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因此,文中基于几种功率同步型控制环,推导了适用于暂态工况的构网型变流器表达式和功率环模型,所提表达式能建立桥梁来分析控制环差异性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构网型变流器功率环差异性对控制参数取值的影响,阐明了有功环的差异呈现为控制参数的缩放,无功环的差异体现在控制结构及参数的变动,进而导致不同的暂态特性。然后,描述了有功环和无功环差异性呈现出的相互作用,惯量促进了有功环对无功环的耦合,电压修正系数缓和了无功环对有功环的恶化。最后,归纳得到提高阻尼降低惯量有利于提高暂态功角和频率稳定性,较小的比例、积分参数和较大的电压修正参数有利于提高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设计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功率环建模 差异性 暂态特性 控制参数变动 功率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PSS与PLL耦合对功角振荡影响的DFIG控制参数协调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生虎 齐楠 夏伟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1582,I0035,共13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装设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有助于抑制同步发电机间功角振荡,但抑制效果受DFIG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跟踪误差影响。考虑PSS与PLL耦合特性对功角... 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装设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有助于抑制同步发电机间功角振荡,但抑制效果受DFIG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跟踪误差影响。考虑PSS与PLL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提出改善振荡抑制效果的DFIG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算法。首先基于DFIG有功控制的分解等效结构绘制DFIG-PSS与锁相误差的耦合路径,提出耦合特性解析表达。然后建立耦合解析表达对控制参数的轨迹灵敏度向量,以向量2-范数之比定义耦合强度,量化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耦合强度指标,提出带有PLL参数动态不等式约束的多步优化模型,以协调DFIG控制参数取值,提高并网系统对功角振荡的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证实了耦合特性对功角振荡的影响,验证了所提协调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振荡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力系统稳定器 锁相环 耦合特性 多步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光-氢-储耦合系统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硕 吴旭 +1 位作者 马速良 李成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3,共11页
针对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对光—氢—储耦合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光—氢—储”功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出光—氢—储耦合系统的整体结构,其中,氢能源系统包括PEM电解槽、氢燃料电池和储氢罐... 针对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对光—氢—储耦合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光—氢—储”功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出光—氢—储耦合系统的整体结构,其中,氢能源系统包括PEM电解槽、氢燃料电池和储氢罐,其次,根据光—氢—储耦合系统的功率平衡方程,构建出状态空间模型,以PEM电解槽功率、氢燃料电池功率作为控制量,明确系统中的多种约束条件,将MPC优化问题调整为二次规划(QP)问题进行求解,利用s-function函数模块构建MPC控制器,完成了系统的闭环仿真。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MPC实时功率分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氢-储耦合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实时功率分配 系统闭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变流器小信号稳定性解析解
6
作者 袁梦瞳 薄耀龙 +2 位作者 夏杨红 韦巍 朱承治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244,共11页
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是变流器并网同步的核心环节,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基于同步坐标系的锁相环(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PLL,SRF-PLL)。由于SRF-PLL的引入,使得并网变流器模型复杂,稳定性分析困难,通常结合波特图等进行数... 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是变流器并网同步的核心环节,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基于同步坐标系的锁相环(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PLL,SRF-PLL)。由于SRF-PLL的引入,使得并网变流器模型复杂,稳定性分析困难,通常结合波特图等进行数值验证分析而难以获得解析解,更多关于稳定性的本质机理无法有效揭示。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代数运算的锁相(algebraic operation based PLL,AO-PLL)控制技术,同步速度更快,且在该锁相控制方式下,变流器模型阶次降低。基于此,给出系统稳定性的封闭解析解形式,并获得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功无功控制耦合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揭示电流环比例控制器和积分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同影响机理;解释利用短路比来刻画系统稳定裕度的内涵。此外,阐述所提AO-PLL和常规SRF-PLL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稳定性结论在常规SRF-PLL控制下的适用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前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并网变流器 有功无功耦合 小信号稳定性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电磁环网的功率转移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专 姚秀萍 +3 位作者 王维庆 常喜强 王海云 王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4-140,共7页
随着电网用电负荷和输送功率的不断增大,电网也不断建设加强升级,出现环网和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网架结构。由于高电压等级网架建设还在初期,因此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多电磁环网网架结构,多电磁环网网架对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有利。但是环... 随着电网用电负荷和输送功率的不断增大,电网也不断建设加强升级,出现环网和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网架结构。由于高电压等级网架建设还在初期,因此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多电磁环网网架结构,多电磁环网网架对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有利。但是环网运行同时也将带来许多问题,如保护的配置,正常环网解环及故障解环引起的功率转移,运行线路过载等问题。多端有源的环网在环网打开时,将出现功率的转移变化,对多端供电网络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定值设定,调度员运行控制及事故处理,保护相关定值整定等等。预先分析出环网结构打开后的功率分配对运行方式安排、事故处理,安全自动装置定值设定,防止事故扩大、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对多电网环网打开后的功率转移进行分析,提出了功率转移比概念以及影响功率转移的因素,提出了环网线路打开后功率转移产生问题的注意事项。运用PSASP程序对某电网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网 功率转移比 循环功率 多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环网中无功环流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28
8
作者 程林 刘文颖 +2 位作者 王维州 李杨楠 潘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67,共5页
电磁环网是在电网发展过程中产生和消亡的一种特殊的网架结构。多年来,对电磁环网的研究多以安全控制为目标,分析其是否开环运行,而对电磁环网合环运行的功率控制研究较少,对其无功功率控制的研究更为少见。文章针对电磁环网中出现的无... 电磁环网是在电网发展过程中产生和消亡的一种特殊的网架结构。多年来,对电磁环网的研究多以安全控制为目标,分析其是否开环运行,而对电磁环网合环运行的功率控制研究较少,对其无功功率控制的研究更为少见。文章针对电磁环网中出现的无功环流问题,分析了其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西北电网刘家峡—炳灵330/220kV电磁环网无功环流的控制中。研究表明,对电磁环网中的无功环流进行控制可显著降低网损,提高电网经济效益。该研究有望对我国750kV和特高压电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电磁环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网 无功环流 安全稳定性 西北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益风险函数的电磁环网风险评估与控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以涵 艾琳 +1 位作者 姜彤 彭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70,共6页
针对电磁环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益风险函数的电磁环网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该方法以风险理论与效益函数理论为基础,首先对电磁环网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计算获得电磁环网的静态风险、暂态风险以及系统总的风险,考虑了采取... 针对电磁环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益风险函数的电磁环网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该方法以风险理论与效益函数理论为基础,首先对电磁环网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计算获得电磁环网的静态风险、暂态风险以及系统总的风险,考虑了采取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前后系统各种风险的变化情况;然后计算了电磁环网以及安全稳定装置产生的经济效益,在获得电磁环网风险值与效益值的基础上计算了效益风险函数值,分析了电磁环网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系统的收益与风险的取舍问题,为系统运行人员合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实际大区电网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磁环网 效益风险函数 风险评估与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环网条件下西北750kV电网运行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潘炜 刘文颖 +2 位作者 杨以涵 史可琴 范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33-38,共6页
随着西北750kV电网的建成投运,原有330kV网架将与新出现的750kV线路形成电磁环网。文中研究了2008年底西北750kV骨干网架初步形成后,750/330kV电磁环网运行方式对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静态安全分析和稳定计算结果表明,在未形成坚强的7... 随着西北750kV电网的建成投运,原有330kV网架将与新出现的750kV线路形成电磁环网。文中研究了2008年底西北750kV骨干网架初步形成后,750/330kV电磁环网运行方式对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静态安全分析和稳定计算结果表明,在未形成坚强的750kV网架结构前,合环运行比解环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西北电网输送能力和稳定水平。针对合环运行可能出现的系统振荡、输送受限等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安稳装置配置、研制遮断容量更大的断路器、优化运行方式和网架结构等措施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750KV电网 运行方式 电磁环网 输送极限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电磁环网的特点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刚 刘晓瑞 孙建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3,共7页
针对仍普遍存在的超、特高压电磁环网,结合省级电网的实例总结了电磁环网的不同发展形态和结构,认为电磁环网的主要风险在于潮流转移和控制,并提出了衡量电磁环网强弱和风险的耦合度指标。在网络结构优化和加强方面,认为强耦合的弱电磁... 针对仍普遍存在的超、特高压电磁环网,结合省级电网的实例总结了电磁环网的不同发展形态和结构,认为电磁环网的主要风险在于潮流转移和控制,并提出了衡量电磁环网强弱和风险的耦合度指标。在网络结构优化和加强方面,认为强耦合的弱电磁环应优先加强上级电网,弱耦合的强电磁环应优先考虑短路控制和简化结构,多级电磁环应尽快解耦等,分析了电磁环网的典型分片方案。鉴于超、特高压电磁环网将长期存在,阐述了电磁环网单一和连锁跳闸后实用化的潮流转移控制方法,特别是针对大功率、强耦合型电磁环网提出了一种严重故障后快速切除联络元件的非常规稳定控制措施,以实现解耦控制、均衡潮流,有效提升过渡期电网的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在实际电网中的多个应用实例表明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网 耦合 潮流转移 解环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环网线路无故障跳线和单永故障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晨光 李柏青 汤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川电东送通道的陈家桥—长寿电磁环网为例 ,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规定的对单回高一级电压线路电磁环网进行无故障跳线和单永故障分析的必要性。研究表明 ,在电磁环网潮流较强的情况下 ,单回高一级电压线路电磁环网的无故... 以川电东送通道的陈家桥—长寿电磁环网为例 ,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规定的对单回高一级电压线路电磁环网进行无故障跳线和单永故障分析的必要性。研究表明 ,在电磁环网潮流较强的情况下 ,单回高一级电压线路电磁环网的无故障跳线比单永故障严重。主要原因是发生单永故障时 ,尽管短路故障有加速机组功角摆开的作用 ,但三相断线前的单相断线使得线路的功率分批转移到其他线路 ,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 ,随着线路潮流的加强 ,当功率的分批转移效果逐渐超过短路故障的加速作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网 无故障跳线 单永故障 稳定性分析 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炜昕 王炅 +1 位作者 张合 丁立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针对目前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方式有效传输距离近、传输效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小口径武器系统的无线能量与信息的同步、快速、高效传输,基于电磁耦合谐振理论,提出了一种三线圈磁耦合谐振自适应能量传输系统。利用磁耦合谐振互感模型,对... 针对目前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方式有效传输距离近、传输效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小口径武器系统的无线能量与信息的同步、快速、高效传输,基于电磁耦合谐振理论,提出了一种三线圈磁耦合谐振自适应能量传输系统。利用磁耦合谐振互感模型,对能量传输系统三线圈拓扑电路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整个系统的传输功率、传输效率与线圈谐振频率、耦合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锁相环优化控制理论,提出了传输系统自适应谐振最大功率控制策略,对储能电容接收功率和充电时间进行了优化。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理论设计的三线圈磁耦合谐振能量传输系统,性能可满足耦合距离20mm、相对运动速度2.5m/s及铁磁环境下能量的传输,这种新颖的传输系统可为新一代武器系统的信息交联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信息交联 频率跟踪 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功率要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希有 周宇翔 +2 位作者 李冠林 孙学斌 吴茂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和效率问题,在特定频率下研究了影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传输功率的若干要素。以磁场耦合单元为核心建立简化模型,包括发射回路、接收回路,以及两个回路之间的磁场耦合单元。分别研究发射回路电抗、接收回...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和效率问题,在特定频率下研究了影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传输功率的若干要素。以磁场耦合单元为核心建立简化模型,包括发射回路、接收回路,以及两个回路之间的磁场耦合单元。分别研究发射回路电抗、接收回路电抗、互感电抗等在单独变化,或协同变化时,如何影响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最大功率值和传输效率等。研究发现,不同情况下的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发射回路与接收回路电阻乘积较小时,松耦合谐振才能传输最大功率。此结论不依赖于阻抗补偿形式,并且对感应耦合式和磁场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均适用。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场耦合 最大功率 回路阻抗 互感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核电汽轮发电机定子内部短路故障时局部电磁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洪森 戈宝军 +3 位作者 陶大军 吕品 辛鹏 于玲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97-1507,共11页
定子绕组内部短路故障是核电汽轮发电机典型的故障之一,故障发生后极易出现转子损坏、槽楔破损、绕组断裂等严重问题。因此,掌握定子绕组内部短路故障后发电机电磁力的分布特点并找出电磁力集中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建立了二维场-多... 定子绕组内部短路故障是核电汽轮发电机典型的故障之一,故障发生后极易出现转子损坏、槽楔破损、绕组断裂等严重问题。因此,掌握定子绕组内部短路故障后发电机电磁力的分布特点并找出电磁力集中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建立了二维场-多回路-运动耦合时步有限元法、麦克斯韦张量法与洛伦兹力原理相结合的电磁力计算模型,然后,以一台1 407 MV·A核电汽轮发电机为例,计算了定子绕组短路故障后转子表面和定转子绕组的径向力与切向力以及定转子槽齿壁电磁力,并分析了故障后定转子的电磁力分布特点和电磁力相对集中的区域,最后讨论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该文所研究的电磁力结果,可作为载荷应用于故障电机的结构形变分析和疲劳分析,所提出的电磁力分析思路也可为求解其他类型电机定子内部短路故障的电磁力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汽轮发电机 内部短路故障 二维场-多回路-运动耦合 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频率跟踪控制 被引量:37
16
作者 刘帼巾 李义鑫 +2 位作者 崔玉龙 黄凯 边鑫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185-3193,共9页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是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保持系统工作在谐振频率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谐振失谐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系统的失谐机理,提出...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是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保持系统工作在谐振频率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谐振失谐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系统的失谐机理,提出基于自适应PI控制的可变模全数字锁相环的频率跟踪控制方法;建立基于PI控制的全数字锁相环的数学模型,分析PI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对全数字锁相环的PI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且兼顾跟踪控制的速度和精度的自适应控制器;利用FPGA实现所提出的全数字锁相环;仿真结果表明,该全数字锁相环能够较好地实现相位和频率的跟踪功能;最后,在实验样机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谐振频率变化时完成对频率的快速跟踪,使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谐振失谐 频率跟踪 全数字锁相环 自适应PI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110kV电磁环网闭环运行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丽林 何禹清 +1 位作者 徐超 刘菁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9-62,共4页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220/110 k V电磁环网采取开环运行的方式。电磁环网闭环运行时涉及的各个电压等级的短路电流可能出现超标是导致220/110 k V电磁环网"一刀切"式的解环运行的重要因素。以湖南电网220/110 k V电磁环网为例,分...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220/110 k V电磁环网采取开环运行的方式。电磁环网闭环运行时涉及的各个电压等级的短路电流可能出现超标是导致220/110 k V电磁环网"一刀切"式的解环运行的重要因素。以湖南电网220/110 k V电磁环网为例,分析220/110 k V电磁环网开、闭环运行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并探讨极端状态下短路电流的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归纳出220/110 k V电磁环网闭环运行时短路电流变化的典型结论,该研究成果为合理确定220/110 k V电网电磁环网的闭环运行可行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网 闭环运行 短路电流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锁相环直接功率控制双馈感应发电机系统阻抗建模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年珩 胡彬 +1 位作者 陈亮 徐韵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51-961,共11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日益升高,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风力发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无锁相环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DPC)不仅可以提高DFIG的动态响应能力,而且可避免锁相...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日益升高,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风力发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无锁相环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DPC)不仅可以提高DFIG的动态响应能力,而且可避免锁相环对功率控制动态性能的影响。针对基于无锁相环DPC的DFIG系统接入弱电网下的稳定性问题,该文通过建立无锁相环DPC的DFIG系统阻抗模型,分析了其频率耦合特性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构建等效单输入单输出阻抗模型,实现控制参数和运行工况对系统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最后构建仿真模型,对研究内容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无锁相环直接功率控制 阻抗模型 频率耦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链式STATCOM直流侧输入阻抗及交直流功率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小丹 王鹏飞 曹冬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6,共7页
星形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在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容易产生直流侧电压失稳现象,为其应用带来难题。首先引入相位补偿因子及电流交叉解耦环节推导交流侧输入导纳,通过对功率模组数学模型进行拓展分析推导直流侧输入阻抗。根据所得... 星形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在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容易产生直流侧电压失稳现象,为其应用带来难题。首先引入相位补偿因子及电流交叉解耦环节推导交流侧输入导纳,通过对功率模组数学模型进行拓展分析推导直流侧输入阻抗。根据所得交流侧输入导纳及直流侧输入阻抗,建立交、直流侧电压扰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交、直流功率耦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交流侧电压扰动经交流侧输入导纳产生扰动电流,直流电压控制环对直流侧电压扰动的闭环控制也会产生扰动电流,2个扰动电流共同经直流侧输入阻抗形成直流侧电压扰动。采用经低通滤波的系统电压全前馈控制以及系统电压部分前馈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交流系统故障下直流侧电压扰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COM 输入导纳 输入阻抗 交、直流功率耦合 电压前馈控制 硬件在环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高桥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潇 曹冬林 丁劲松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73,共4页
外高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是被控特性复杂多变且多变量相关的对象,协调控制系统采用负荷指令的静、动态前馈和汽轮机与锅炉间的解耦回路来保证控制品质;由于该机组锅炉为直流炉,燃水比既与负荷控制相关又与汽温控制密不可分,燃烧和给水... 外高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是被控特性复杂多变且多变量相关的对象,协调控制系统采用负荷指令的静、动态前馈和汽轮机与锅炉间的解耦回路来保证控制品质;由于该机组锅炉为直流炉,燃水比既与负荷控制相关又与汽温控制密不可分,燃烧和给水控制系统采用以负荷指令为基础的比值控制加二者的解耦回路以基本保证燃水比;过热汽温控制采用以焓值调节器的指令修正给水流量指令来精确保证燃水比为主要手段,以喷水减温为辅助手段;Smith预估器被应用于过热、再热器喷水控制回路中,以解决汽温这种大迟延、大惯性对象的控制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闭环控制 微过热蒸汽焓 燃水比 解耦控制 SMITH预估器 比值控制 变参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