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拓展的灰色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1
作者 程毛林 刘斌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53,共6页
GM(1,1)模型是灰色预测中的一类重要模型,但有时它的预测误差比较大,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使数据对模型的适应性增强,文章对原始时间序列的累加生成序列做新的变换,再对传统GM(1,1)模型灰作用量进行新的... GM(1,1)模型是灰色预测中的一类重要模型,但有时它的预测误差比较大,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使数据对模型的适应性增强,文章对原始时间序列的累加生成序列做新的变换,再对传统GM(1,1)模型灰作用量进行新的拓展,将新拓展的灰色模型称为EGM(1,1,t^p×exp(ct))模型,并给出参数估计方法和时间响应方程。根据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基于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建立EGM(1,1,t^p×exp(ct))模型,模拟结果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1 1 t^p×exp(ct))模型 参数估计 时间响应方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EGM模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适用性与验证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明浩 安韵竹 +2 位作者 胡元潮 李志军 冯守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屏蔽性能,基于我国长空气间隙放电试验数据和雷电回击观测数据,建立考虑地形条件的适应于大尺寸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评估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 geometry model,EGM)并进行验证,将击...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屏蔽性能,基于我国长空气间隙放电试验数据和雷电回击观测数据,建立考虑地形条件的适应于大尺寸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评估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 geometry model,EGM)并进行验证,将击距公式修正为rs=0.13(I^(2)+40I)^(0.814)。改进EGM模型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三相导线的雷电绕击率计算结果与日本实际线路雷击观测数据及我国平原、山区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模拟试验数据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改进EGM模型的适用性。采用改进EGM模型评估了杆塔型式、山坡陡度对我国特高压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SZ322型杆塔的绕击跳闸率高于采用SZT1型杆塔,且特高压线路绕击跳闸率随山坡陡度的增大而增大。EGM模型的修正以及计算方法的优化,对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雷电屏蔽模拟试验 电气几何模型(egm) 击距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变形Wavelet-EGM-PE-ARIMA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汪程 杨光 +3 位作者 祖安君 陈悦 尹文中 邱小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2,共6页
混凝土坝的总变形可以归结为由水压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以及随时间发展的变形。其中,水压变形和温度变形体现为总变形中的周期性分量,而时效变形体现为总变形中的趋势性分量。借助复合建模思想,提出一种混凝土坝变形Wavelet-EGM-PE-AR... 混凝土坝的总变形可以归结为由水压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以及随时间发展的变形。其中,水压变形和温度变形体现为总变形中的周期性分量,而时效变形体现为总变形中的趋势性分量。借助复合建模思想,提出一种混凝土坝变形Wavelet-EGM-PE-ARIMA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功能,分解出大坝变形时间序列中的趋势性项、周期性项;其次,运用EGM模型实现对趋势性项的有效预测,采用周期外延模型实现对周期性项的有效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实现对EGM模型和周期外延模型残差项的有效预测;最后通过某工程实例,检验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充分考虑大坝各变形分量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此,实现对大坝变形时间序列有效的拟合和预测,且其拟合和预测精度均明显优于传统统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变形预测 小波分析 egm(1 1)模型 周期外延法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输电线路雷电绕击EGM模型参数智能提取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良灿 杜勇 +3 位作者 沈小军 翁永春 金哲 李小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73-5083,共11页
地形地貌与线路结构是基于电气几何模型(electro-geometricmodel,EGM)开展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风险评估的关键几何参数。机载激光雷达虽为EGM模型几何参数提取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但现有参数提取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及制约绕击风险... 地形地貌与线路结构是基于电气几何模型(electro-geometricmodel,EGM)开展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风险评估的关键几何参数。机载激光雷达虽为EGM模型几何参数提取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但现有参数提取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及制约绕击风险评估差异化、精细化工程便利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EGM模型几何参数智能提取算法。首先,对输电通道屏蔽关系以及EGM模型几何参数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建立了基于点云数据的EGM模型参数测量算法及流程,制定了全通道的小颗粒度自动遍历策略。某500 kV山区线路典型档距案例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自主识别待评估导线并筛选参数提取需要的样本点云,可自动遍历实现EGM模型参数的提取测量,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普适性、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复杂地形输电线路绕击风险差异化精细化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电绕击 egm模型 激光雷达 模型参数 自动计算 滚动遍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GM-PCA”组合算法的县域配电网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11
5
作者 覃丹 陈奕达 +1 位作者 林强 乔欢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12期24-29,共6页
传统配电网评估模型对配电网评估目标的划分不细致,导致评估准确率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EGMPCA"组合算法的县域配电网评估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复杂配电网目标问题分解为多个目标,进而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 传统配电网评估模型对配电网评估目标的划分不细致,导致评估准确率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EGMPCA"组合算法的县域配电网评估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复杂配电网目标问题分解为多个目标,进而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通过判断矩阵对目标进行权化分析并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利用递归运算对县域配电网目标进行权重计算。根据权重计算结果设计了具有安全性、技术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县域配电网评估指标,利用评估指标构建县域配电网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GM-PCA"组合算法构建的县域配电网评估模型对于配电网目标的划分较为细致,评估准确率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PCA 组合算法 县域配电网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分析方法及其适应性
6
作者 何金良 庄池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426-7439,I0025,共15页
输电线路雷击已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首要因素,而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主要以雷电绕击导线为主。该文在回顾电气几何模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针对电气几何模型忽略大部分雷击物理过程的问题,详细分析先导发展法,包括... 输电线路雷击已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首要因素,而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主要以雷电绕击导线为主。该文在回顾电气几何模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针对电气几何模型忽略大部分雷击物理过程的问题,详细分析先导发展法,包括雷击输电线路物理过程、先导发展模型参数选择、数值方法实现及模型验证,该方法能够全面模拟雷击发展的物理过程;最后,采用先导发展法分析影响线路绕击特性的因素,并讨论不同绕击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对于500 kV及以上的超特高压线路以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宜采用先导发展法分析雷电绕击。该研究可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及运行事故分析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电防护 绕击 电气几何模型 先导发展法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型的我国城镇老年人体质定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涂春景 江崇民 +3 位作者 张彦峰 武东明 蔡睿 李国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6,F0003,共6页
目的:定量预测我国2015—2025年城镇老年人体质状况,探析城镇老年人体质发展规律。方法:以历次全国城镇老年人体质监测数据为时间序列,建立灰色EGM预测模型,对城镇老年人体质进行预测。结果:2015—2025年,身体形态指标:各指标序列数值... 目的:定量预测我国2015—2025年城镇老年人体质状况,探析城镇老年人体质发展规律。方法:以历次全国城镇老年人体质监测数据为时间序列,建立灰色EGM预测模型,对城镇老年人体质进行预测。结果:2015—2025年,身体形态指标:各指标序列数值均呈增长趋势,但总体比2014年之前实测数据增幅小,各指标增幅男、女均为腰围>体重>胸围>臀围>身高,BMI、腰臀比继续增长;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呈增长趋势,女性增幅大于男性增幅;身体素质指标:男、女两性握力呈下降趋势,且女性降幅大于男性。结论:预测显示,未来10年,我国城镇老年人体质总体水平变化速度趋缓,部分身体机能与素质指标将减缓甚至扭转2000年后快速下降趋势,如呼吸功能、柔韧性等;但肥胖、握力、平衡能力等继续下滑,特别是超重与肥胖向苹果型肥胖身材变化趋势应引起警示。建议加大日常体力活动,合理膳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质 预测 灰色egm模型 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对输电线路绕击率的计算及典型故障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许飞 王建国 +3 位作者 周文俊 卫李静 邓光武 马斌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提出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成功地解释了用原EGM法难以解释的现场事故原因。应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分析了输电线路杆塔结构、避雷线和导线的布置、雷电流的幅值、地面倾角对绕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大电流也能对线路... 提出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成功地解释了用原EGM法难以解释的现场事故原因。应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分析了输电线路杆塔结构、避雷线和导线的布置、雷电流的幅值、地面倾角对绕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大电流也能对线路造成绕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地形下输电线路绕击闪络率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2
9
作者 马御棠 吴广宁 +3 位作者 曹晓斌 王韬 李瑞芳 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5-141,共7页
为反映地形、导线及地线高度的变化对绕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获取输电线路微地形及导线、地线与地面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输电线路杆塔的绕击闪络率。首先沿线路方向将输电走廊进行近似等分,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得到各分... 为反映地形、导线及地线高度的变化对绕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获取输电线路微地形及导线、地线与地面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输电线路杆塔的绕击闪络率。首先沿线路方向将输电走廊进行近似等分,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得到各分段的海拔高度和地面倾角这2个微地形参数;其次根据导线、地线的特性,结合各分段海拔高度,得到任意分段处导线、地线与地面的实际相对位置,最后以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al geometry model,EGM)为基础,计算各分段及各杆塔的绕击闪络率。以某500 kV线路为例,计算其实际微地形下输电线路杆塔的绕击闪络率,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反映输电线路的绕击范围,而且能够得到输电线路容易遭受雷击的杆塔;遭受过雷击的杆塔位于易击区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击 地面倾角 微地形 输电线路 电气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考虑风偏、地形和工作电压的特高压交流线路雷电绕击性能 被引量:44
10
作者 袁海燕 傅正财 +1 位作者 魏本刚 赵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8-153,共6页
由于特高压线路本身的特点,雷电绕击是危及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现有评估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EGM模型难以取得与线路实际运行经验相一致的结果。为确保我国特高压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研究改进特高压架空线路的绕... 由于特高压线路本身的特点,雷电绕击是危及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现有评估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EGM模型难以取得与线路实际运行经验相一致的结果。为确保我国特高压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研究改进特高压架空线路的绕击性能预测模型是当前我国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综合考虑国内外已有成果,包括雷电对导线、地线和大地三者击距的差异、风偏影响、地形影响和导线工作电压影响等,提出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改进EGM。应用改进模型,对我国UHVAC试验示范工程初步设计的ZMP2和ZBS2塔型的线路进行了绕击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地面倾角的增大,在只考虑导线工作电压峰值和考虑导线工作电压随相位变化这两种情况下,绕击跳闸率差别可达0.16次/100km.a,因此必须考虑雷击时导线工作电压相位的概率分布。随着风速和地面倾角的增大,绕击跳闸率呈加速度增长。杆塔为ZBS2的线路,在所考察范围内不会发生绕击跳闸,而杆塔为ZMP2的线路,只有当地面倾角小于10°时,才能满足特高压线路对绕击跳闸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线路 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跳闸率 耐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比例对架空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拟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羽 文习山 +3 位作者 蓝磊 安韵竹 鲁海亮 杨跃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3-449,共7页
为了研究模型比例对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拟试验的影响,采用操作冲击电压,分别对按1:80、1:40和1:25比例缩小的平原500kV典型线路模型进行了放电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了空间落雷点的绕击率分布图,并采用面积法计算了3种情况下的绕击... 为了研究模型比例对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拟试验的影响,采用操作冲击电压,分别对按1:80、1:40和1:25比例缩小的平原500kV典型线路模型进行了放电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了空间落雷点的绕击率分布图,并采用面积法计算了3种情况下的绕击率,分别与采用规程法、电气几何模型(electrogeometric model,EGM)法、改进EGM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空间落雷点绕击的概率分布图与采用EGM法计算得到的绕击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采用高速摄影可以观测到当主放电击中避雷线(导线)时,避雷线(导线)上竞争失利的残余迎面流注。采用操作冲击电压进行了雷电屏蔽模拟试验,所得到的各比例模型下线路的总绕击率相差甚远,放电分散性明显;模型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比例 雷电屏蔽 模拟试验 绕击率 电气几何模型(egm) 改进e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中相绕击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羽 文习山 +3 位作者 胡京 黄瑞平 陈虎 段玉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4,8,共5页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ZBS2型酒杯塔的两地线间距大,因此研究其中相雷电屏蔽性能十分必要。文章采用按63﹕1的比例缩小的线路模型,考虑导线电压,使用更能逼近自然雷电的操作波进行了大量的冲击放电试验,得出了中相绕击的最大高度。根据文...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ZBS2型酒杯塔的两地线间距大,因此研究其中相雷电屏蔽性能十分必要。文章采用按63﹕1的比例缩小的线路模型,考虑导线电压,使用更能逼近自然雷电的操作波进行了大量的冲击放电试验,得出了中相绕击的最大高度。根据文中的试验结果可知,换算出的中相临界绕击电流小于耐雷水平,验证了分别采用电气几何模型方法和先导模型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还表明,ZBS2型杆塔线路中相有绕击的可能性,但不会导致闪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ZBS2型杆塔 中相绕击 模拟试验 电气几何模型(egm) 先导模型(L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分析 被引量:55
13
作者 刘靖 刘明光 +1 位作者 屈志坚 刘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853,共6页
雷电活动直接影响到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全面分析架空配电线路的雷害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入地形条件影响的分析新方法。先基于雷电的击距理论建立架空配电线路的引雷模型,结合雷电流的概率密度函数,求出了线路在不同高度和不同... 雷电活动直接影响到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全面分析架空配电线路的雷害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入地形条件影响的分析新方法。先基于雷电的击距理论建立架空配电线路的引雷模型,结合雷电流的概率密度函数,求出了线路在不同高度和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引雷范围与线路高度呈非线性关系;在确定线路引雷范围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域的架空线路直接雷击跳闸率;在对Rusck感应雷过电压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广义积分法得出了不同地形和地域的感应雷击跳闸率计算公式,而且架空配电线路中感应雷击跳闸次数占总雷击跳闸次数能达到83%,在架空线路的防雷分析中应该计入感应雷击的影响。2条10 kV架空线路算例与实际运行情况的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配电线路 雷击跳闸率 电气几何模型 雷击距 引雷范围 感应雷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复杂地形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周远翔 鲁斌 +5 位作者 燕福龙 崔吉峰 李震宇 徐旭 刘亚新 梁曦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49,共5页
绕击是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山区绕击跳闸率计算相对平原更为复杂。为提高山区线路绕击跳闸率的计算精度,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法和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研究了山区复杂地形下输电线路的绕击特性,总结出... 绕击是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山区绕击跳闸率计算相对平原更为复杂。为提高山区线路绕击跳闸率的计算精度,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法和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研究了山区复杂地形下输电线路的绕击特性,总结出了包括山顶、山谷、沿坡、爬坡、跨沟等各种典型的山区复杂地形下的绕击跳闸率计算模型,并且计算了各种典型地形下,不同坡度、不同沟深、不同杆塔高度的绕击跳闸率变化规律。本研究可为输电线路设计、改造和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输电线路 蒙特卡罗 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跳闸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塔横担侧向避雷针的绕击保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沈志恒 赵斌财 +7 位作者 周浩 邓旭 龚坚刚 姜文东 王灿灿 王武军 孙可 王东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9-177,共9页
为评估在杆塔横担上安装侧向避雷针的防雷电绕击效果,提出建立三维的电气几何模型,计算侧向避雷针对导线的绕击保护距离,并总结了其安装和使用的规律。针对110~500kV典型杆塔线路的计算表明:侧向避雷针能较好地保护杆塔附近的重点... 为评估在杆塔横担上安装侧向避雷针的防雷电绕击效果,提出建立三维的电气几何模型,计算侧向避雷针对导线的绕击保护距离,并总结了其安装和使用的规律。针对110~500kV典型杆塔线路的计算表明:侧向避雷针能较好地保护杆塔附近的重点绕击危险区域,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的绕击跳闸率。研究还表明,侧向避雷针对导线的保护效果会受到针杆长度和安装位置的影响,针杆的长度应大于2m,并且尽量架设在避雷线保护角较大的导线横担上。实际工程的运行经验表明,侧向避雷针确实可以在输电线路上起到较好的防雷效果,其有效性已得到证明。因此,对于雷害严重的高杆塔、山区输电线路,在杆塔的横担上安装侧向避雷针是线路防绕击治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避雷针 绕击 横担 杆塔 保护范围 电气几何模型 防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档距两端导线不等高时雷电绕击率的计算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瑞芳 吴广宁 +2 位作者 曹晓斌 马御棠 苏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81-1685,共5页
传统电气几何模型法将导线平均高度代入估算线路的绕击率,该方法在档距两端导线等高的情况下基本可行,但对于档距两端导线不等高的情况势必造成较大误差。为进一步提高绕击率的计算精度,以输电线路绕击率三维计算方法为基础,考虑了档距... 传统电气几何模型法将导线平均高度代入估算线路的绕击率,该方法在档距两端导线等高的情况下基本可行,但对于档距两端导线不等高的情况势必造成较大误差。为进一步提高绕击率的计算精度,以输电线路绕击率三维计算方法为基础,考虑了档距两端导线不等高时垂直于线路方向截面上档距内导线的高度变化,进而得出档距两端导线不等高时绕击率的精确计算公式;通过算例比较了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和传统电气几何模型法分别算出的结果差异。用该计算方法计算得出了绕击率随保护角、杆塔高度、雷电流幅值等参数的变化较为缓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几何模型 导线平均高度 绕击率 档距 三维 不等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防雷计算软件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徒有锋 李晓岚 +3 位作者 余仁山 尹小根 何俊佳 刘沪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3-186,207,共5页
为找出雷击跳闸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介绍了一套线路防雷设计计算软件HVC的开发和应用。该软件适合用户对新建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设计、校核,并可分析已有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原因。软件所用算法在国家97技术规程的基础上,综合考... 为找出雷击跳闸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介绍了一套线路防雷设计计算软件HVC的开发和应用。该软件适合用户对新建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设计、校核,并可分析已有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原因。软件所用算法在国家97技术规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现有的各种评价耐雷水平的方法,并兼顾了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对220 kV实际线路的演算证明计算所得跳闸率等结果与线路实际运行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雷水平 雷击跳闸率 计算模型 电感模型 电气几何模型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地线上安装水平侧向短针的防绕击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沈志恒 赵斌财 +3 位作者 周浩 龚坚刚 孙可 王东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5-913,共9页
为评估在地线上安装水平侧向短针对输电线路的绕击保护效果,提出并建立了三维的电气几何模型(EGM)来计算水平侧向短针对导线的保护距离,总结了其安装和使用的规律。对110~500kV典型杆塔的计算结果表明:水平侧向短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评估在地线上安装水平侧向短针对输电线路的绕击保护效果,提出并建立了三维的电气几何模型(EGM)来计算水平侧向短针对导线的保护距离,总结了其安装和使用的规律。对110~500kV典型杆塔的计算结果表明:水平侧向短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每根水平侧向短针的保护距离有限,其防绕击效果较依赖于安装数量;并且水平侧向短针对导线的保护距离受到导地线相对位置的较大影响,仅对部分保护角和塔头尺寸都较小的单回线路有效;而对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水平侧向短针无法起到实质上的防雷保护作用;此外,安装水平侧向短针后还会对地线的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认为,水平侧向短针的绕击保护效果有限,适用范围较窄,限制了它在输电线路防雷保护中的应用,该防雷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侧向短针 保护距离 电气几何模型(egm) 防雷 绕击 架空线路 避雷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绕击特性的三维分析方法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广宁 熊万亮 +2 位作者 曹晓斌 李瑞芳 朱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382,共9页
为了定量分析输电线路不同位置的雷击概率、绕击跳闸率数值分布特性,避免电气几何模型法中由各个截面雷击概率的不等效替换产生的不可控误差,利用输电线路悬链线方程,将传统计算方法中的雷击暴露宽度沿着输电线路每个档距拓展为三维暴... 为了定量分析输电线路不同位置的雷击概率、绕击跳闸率数值分布特性,避免电气几何模型法中由各个截面雷击概率的不等效替换产生的不可控误差,利用输电线路悬链线方程,将传统计算方法中的雷击暴露宽度沿着输电线路每个档距拓展为三维暴露空间,提出了输电线路绕击特性和暴露空间内任意截面暴露宽度的三维分析计算方法,推导了任意截面雷击概率及绕击跳闸率的三维计算公式,并修正了总跳闸率计算公式。以500kV双避雷线输电线路为例,计算得到了输电线路档距内雷击暴露宽度的三维分布,以及雷击概率、绕击跳闸率的二维分布,结果显示同一档距内绕击跳闸率最大值是最小值的9.02倍,最大值是按原绕击跳闸率公式计算总跳闸率的2.54倍。该方法表明输电线路不同截面雷击概率差别很大,线路总绕击跳闸率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输电线路任意截面的实际雷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几何模型法 平均高度 暴露宽度 暴露空间 雷击概率 绕击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同塔4回输电线路绕击的耐雷性能 被引量:23
20
作者 余世峰 阮江军 杜志叶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8-171,共4页
为研究同塔4回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析。同塔4回输电线路导线数目多,避雷线需同时保护多相导线,因此必须通过确定雷电绕击的范围以得到绕击计算时所需的击距系数k、临界击距rsc、最大击距rsmax、年落... 为研究同塔4回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析。同塔4回输电线路导线数目多,避雷线需同时保护多相导线,因此必须通过确定雷电绕击的范围以得到绕击计算时所需的击距系数k、临界击距rsc、最大击距rsmax、年落雷次数N和雷击击距为r的概率等基本条件。在实际分析验证典型塔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模型,改变相应参数得出绕击跳闸率n与杆塔高度hc、避雷线保护角θs、地面倾角θg、击距系数k等的对应变化关系。结果表明,n随hc增加、θs增大、θg增大、k减小而增大,采用负θs和降低hc是提高500kV同塔4回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4回 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 击距系数 地面倾角 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