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prevention,and control of mining-induced 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in China: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1
作者 LI Peng CAI Mei-feng +3 位作者 MIAO Sheng-jun REN Fen-hua GORJIAN Mostafa PENG 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549-2606,共58页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seriously threaten mining safety,which are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seriously threaten mining safety,which are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In this article,the occurrence status and grand challenges of some typical dynamic disasters involving roof falling,spalling,collapse,large deformation,rockburst,surface subsidence,and water inrush in metal mines in China are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induced dynamic disasters are analyzed,the examples of dynamic disasters occurring in some metal mines in China are summarized,the occurrence mechanism,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methods,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these disasters are highlighted,and some new opinions,suggestions,an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simultaneously.Moreover,some shortcomings in current disaster research are pointed out,and the direction of efforts to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evel of dynamic disasters in China’s metal mines in the future is prospected.The integration of forward-looking key innovative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abovementioned aspects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cognitive leve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China’s metal mining industry and achieve a significant shift from passive disaster relief to active disaster 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dynamic disasters MECHANISM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
2
作者 杨清海 廖成龙 +5 位作者 贾德利 祝英俊 于川 孔令维 于洋 杜凯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管柱间电能与信号的近距离无线传输,为井下多个智能配产器供电,并实现双向通讯。研制了适应井下复杂工况的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智能配产器、地面控制器等核心工具,以及大通径丢手锚定器、油井过电缆封隔器等配套工具,实现了技术定型。在大庆油田完成10口井现场试验,两管柱井下对接快捷、可靠,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工作稳定,实现了井下分层流量、压力、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层产液量调控,提高了储层认识程度,取得了增油、降含水的生产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电磁耦合 电能无线传输 信号无线传输 井下实时监测 注采协同调控 降水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呼吸力学的柔性可穿戴呼吸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君 鹿楠 +4 位作者 李婷 成玲 牛丽 郝天煦 张诚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为促进呼吸监测技术在可穿戴纺织品领域的应用,以人体呼吸力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呼吸监测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等人群下的重要作用,从基底形式和信号调制形式2个角度出发,重点总结归纳了以导电纤维和光导纤维为敏感元... 为促进呼吸监测技术在可穿戴纺织品领域的应用,以人体呼吸力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呼吸监测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等人群下的重要作用,从基底形式和信号调制形式2个角度出发,重点总结归纳了以导电纤维和光导纤维为敏感元件的柔性可穿戴呼吸监测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对比了各种类型的优缺点,综述了柔性可穿戴呼吸监测技术在医疗保健、运动健身和工作生活领域的应用。总结认为:柔性可穿戴光电式呼吸监测传感器相较于电学式传感器有抗电磁干扰、测量电气安全等优势;基于强度调制原理的光纤传感器较基于波长调制原理的光电式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信号处理硬件小、受环境干扰小等优势;提出了智能可穿戴呼吸监测设备目前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为:传感器性能需要在保证精确度的基础上实现耐用性、耐水洗性且有效地消除运动伪像;需要优化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且在满足检测灵敏度和数据采集连贯性的基础上提高穿戴者佩戴舒适度;传感器需要实现在服装上的可逆性拆卸、可重复性使用和可穿戴呼吸监测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力学 可穿戴 电学式呼吸监测传感器 光电式呼吸监测传感器 呼吸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多体动力学分析与验证研究
4
作者 董富祥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0-1458,共9页
双轴太阳翼转动是影响卫星姿态以及星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动力学分析问题,提出采用基于递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轨道、卫星构型、太阳翼结构柔性、太阳翼驱动机构和动量... 双轴太阳翼转动是影响卫星姿态以及星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动力学分析问题,提出采用基于递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轨道、卫星构型、太阳翼结构柔性、太阳翼驱动机构和动量轮组件在内的整星机电耦合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方程组。以某带双轴太阳翼卫星为对象,开展了卫星机电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比较了太阳翼转动引起的卫星姿态角、姿态角速度仿真结果与在轨遥测数据。研究表明:建立的卫星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机电耦合模型仿真获得的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结果与相应在轨遥测数据几乎吻合,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双轴柔性太阳翼转动时将产生较大干扰力矩和姿态扰动,为获得准确仿真结果,需要将控制力矩分配到动量轮组件上。仿真获得了太阳翼转动对浮动星体的扰动力矩,可为双轴太阳翼转动对星体扰动的地面验证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多体动力学 机电耦合动力学与控制 双轴柔性太阳翼 太阳翼驱动机构 动量轮力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机-电联合模型的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功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栾一航 张远志 +2 位作者 庄凯勋 丁理杰 孙建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0-743,共14页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Full-power VSPS)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及逐渐降低的成本成为未来电网中应对新能源随机性与波动性的重要设备,但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中均存在对机组出力调节过程中功率特性及振荡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对此,该文基于子...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Full-power VSPS)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及逐渐降低的成本成为未来电网中应对新能源随机性与波动性的重要设备,但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中均存在对机组出力调节过程中功率特性及振荡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对此,该文基于子模块建模的方法,搭建考虑复杂引水系统的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水-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并提出基于过渡过程中单位转速-单位转矩轨线的机组功率特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采用两种基本控制策略的机组在抽水及发电工况下的典型轨迹,根据其变化趋势得到了机组关键物理量的演变规律及转速反调等潜在运行风险,并进一步给出了这些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应的抑制策略。最后,结合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该文可为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功率特性的分析与优化提供模型与分析方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 水-机-电联合仿真 转速优先控制 功率优先控制 功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波浪频谱与电气损耗的直驱波浪发电装置最优谐振控制方法
6
作者 翟英岑 彭继慎 +1 位作者 林泽川 肖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3-668,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谐振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包含系统模型、完整波浪频谱和电气损耗模型的目标函数,随后使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最优谐振控制参数,从而最终实现最大化的电能输出。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波浪发电 平均机械功率 能量优化控制 电气损耗 平均电气功率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电液耦合的钢轨打磨模型
7
作者 曾鲁庆 崔大宾 李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73,共10页
钢轨打磨发生在钢轨打磨车行驶过程中,会受到钢轨打磨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钢轨打磨一般设置为恒功率打磨,涉及砂轮钢轨接触关系、砂轮钢轨磨削关系、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是一个机电液耦合过程.在考虑机电液耦合的钢轨打磨过程中,基于... 钢轨打磨发生在钢轨打磨车行驶过程中,会受到钢轨打磨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钢轨打磨一般设置为恒功率打磨,涉及砂轮钢轨接触关系、砂轮钢轨磨削关系、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是一个机电液耦合过程.在考虑机电液耦合的钢轨打磨过程中,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建立机电液耦合的钢轨打磨整体模型,包含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子模型、砂轮钢轨接触子模型、磨削子模型、液压系统子模型;通过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对比,对该钢轨打磨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验证时,脱轨系数最大误差为11.11%,轮重减载率最大误差为7.69%,轮轴横向力最大误差为11.68%;液压控制模型验证时,在0.7 Hz与1.7 Hz波磨下,无杆腔压力偏差率分别为-2.96%~2.92%、-0.32%~1.38%,无杆腔流量偏差率为-24.11%~0、-48.72%~0;磨削模型验证时,整体趋势一致,最大偏差点处偏差量为0.036 mm;以上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此模型能应用于实际的钢轨打磨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动力学性能 机电液耦合 PID控制 赫兹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与量子技术在未来电网中的融合模式与应用展望
8
作者 臧奕茗 李卓潇 +4 位作者 张少春 闫云凤 许永鹏 刘亚东 江秀臣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8-1726,共19页
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是目前的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两种技术的结合在高精度探测、加速计算、安全通信和新型材料设计等领域有巨大发展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力设... 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是目前的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两种技术的结合在高精度探测、加速计算、安全通信和新型材料设计等领域有巨大发展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力设备监测与运维、电力系统控制与规划、电力交易与市场管理、电力电子系统和电力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应用场景,分析了AI技术具有的优势。然后,从量子测量、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材料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量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量子技术在电力参量高精度测量、电力系统快速规划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通信和电力设备优化改进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从“AI+量子测量”、“AI+量子计算”、“AI+量子通信”、“AI+量子材料”4个角度展望了AI与量子技术紧密融合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AI与量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结合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电网运行控制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 电力系统规划 电力市场 电力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next平台的无人机交通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秦栋 任晓明 +1 位作者 叶舟 陈坚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为了提高交通监控的效率,特别是在固定式道路摄像头视角有限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PLCnext平台的无人机交通监控系统。该系统结合YOLOv9深度学习方法,控制两台配备摄像头的无人机与PLCnext平台协同,提供更广泛的视野覆盖范围和灵活的... 为了提高交通监控的效率,特别是在固定式道路摄像头视角有限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PLCnext平台的无人机交通监控系统。该系统结合YOLOv9深度学习方法,控制两台配备摄像头的无人机与PLCnext平台协同,提供更广泛的视野覆盖范围和灵活的监控能力,实现对交通车辆的实时监控。为提高航拍图像中低分辨率场景下的检测精度,提出了YOLOv9s-SPDADown-LSK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SPD层,增强对图像细节特征的保留,使用ADown模块优化下采样过程,并在骨干网络中融入LSK注意力机制,以强化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图像处理的延迟约为80 ms,改进后的模型在mAP@0.5和mAP@0.5:0.95分别达到了96.3%和82.7%,检测准确率为97.2%,有效减少了误检和漏检,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next控制系统 无人机 交通监控 YOLOv9算法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固体推进剂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益铭 付小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6-327,共12页
电控固体推进剂(ECSP)是一类新兴的变推力推进剂,通过改变外界输入电压大小可实现推进剂点火、熄灭和推力大小的调节。电控固体推进剂还具有突出的钝感特性和多次点火能力,可用作航空、航天推力器的推进剂,在卫星、导弹武器等领域均有... 电控固体推进剂(ECSP)是一类新兴的变推力推进剂,通过改变外界输入电压大小可实现推进剂点火、熄灭和推力大小的调节。电控固体推进剂还具有突出的钝感特性和多次点火能力,可用作航空、航天推力器的推进剂,在卫星、导弹武器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总结了近年国内外对ECSP配方、工作机理、性能影响因素、制备、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电控固体推进剂目前仍存在高温自持燃烧、电阻率较高、燃烧机理不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未来ECSP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并对该领域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固体推进剂 工作机理 影响因素 制备方法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条件下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11
作者 杨代勇 于群英 +5 位作者 矫立新 刘赫 谈必成 姜伟 张泽凯 杜伯学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22,共14页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是指在覆冰条件下线路导体在风激励下产生的一种非线性振动现象,具有低频大振幅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高压输配电系统安全与供电可靠性。通过整理国内外架空...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是指在覆冰条件下线路导体在风激励下产生的一种非线性振动现象,具有低频大振幅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高压输配电系统安全与供电可靠性。通过整理国内外架空输电线舞动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梳理分析输电导线覆冰舞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介绍目前针对输电线路舞动机理的理论研究,讨论归纳舞动的试验研究与仿真计算方法,总结提出可行的线路舞动监测预警技术与防治措施。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并且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发展形成系统认知,为减少和抑制因舞动产生的故障同时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舞动机理 覆冰条件 监测预警技术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 MOSFET结温监测与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擎昊 郑大勇 张品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4-1051,I0019,共19页
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性能优越、发展迅猛,在工业界获得广泛应用。其失效与结温息息相关,故SiC MOSFET结温监控技术至关重要,近年来成为... 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性能优越、发展迅猛,在工业界获得广泛应用。其失效与结温息息相关,故SiC MOSFET结温监控技术至关重要,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将该技术分为经典结温监测、考虑老化影响的结温监测、结温控制3部分。对于经典结温监测技术,重点介绍热模型法和热敏电参数法的原理、模型、发展历程、缺点及优势;对于考虑老化影响的结温监测技术,重点分析老化对结温监测的影响,论述老化补偿技术的必要性并指出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对于结温控制技术,分析其意义,重点介绍内部控制法和外部控制法的原理,比较各类方法的优劣。最后,综合以上分析,指出SiC MOSFET结温监控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方向,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温变机理 结温监测 结温控制 器件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状态监测算法研究
13
作者 周肖佳 昌正科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6-1111,共6页
针对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CRDM)动作机理和特征值提取难点,提出线圈电流信号、机械振动信号的数据预处理算法、以及基于同步平均理念的特征值提取算法,实现对单步运动中每个分动作时间的计算以及多步运动... 针对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CRDM)动作机理和特征值提取难点,提出线圈电流信号、机械振动信号的数据预处理算法、以及基于同步平均理念的特征值提取算法,实现对单步运动中每个分动作时间的计算以及多步运动中分动作时间的一致性的统计,用于评估CRDM设备的动作性能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可用于CRDM及同类型设备状态监测和健康管理系统的优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驱动机构 钩爪部件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本地通信技术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监控系统设计
14
作者 刘腾飞 李国要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1期61-64,共4页
近年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逐年增多,为避免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火灾隐患,急需开发符合电动自行车使用环境的电池充电监控系统,通过对电池的端电压、温度和瞬态跌落检测等方法,综合辨别电池的健康程度,... 近年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逐年增多,为避免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火灾隐患,急需开发符合电动自行车使用环境的电池充电监控系统,通过对电池的端电压、温度和瞬态跌落检测等方法,综合辨别电池的健康程度,并通过HPLC本地通信技术,将采集的电池状态经过充电线路传输到充电机,充电机会监控并记录每台自行车电池实时安全状态,控制充电开关。同时将每辆自行车的电池状态形成电子标签上传后台主站和云平台,为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健康安全建立档案并为实时充电安全提供高效的监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监控 HPLC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il pump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art–stop funct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艳芳 董鹏 +1 位作者 刘洋 徐向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70-580,共11页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alizing start–stop function, an electric oil pump(EOP) is integrated into an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t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alizing start–stop function, an electric oil pump(EOP) is integrated into an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t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on power loss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leakage. Based on this model, a flow-based control strategy is developed for EOP to satisfy the system flow requirement. This control strategy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forward driving simu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best combination for the size of mechanical oil pump(MOP) and EOP in terms of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get a quick and smooth starting process, control strategies of the EOP and the on-coming clutch are proposed. The test environment on a prototype vehicle is buil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ed EOP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ected EOP can satisfy the flow requirement and a quick and smooth starting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in the start–stop function. This research has a high value for the forward design of EOP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with respect to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art–stop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transmission electric oil pump mechanical oil pump start-stop func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forwarddriving simulation control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奖励机制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引导策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建宏 赵兴勇 王秀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118,共8页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规模推广,其无序充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积极引导EV用户参与充电优化策略,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充电优化管理调度思路,提出一种考虑奖励机制的EV充电优化引...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规模推广,其无序充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积极引导EV用户参与充电优化策略,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充电优化管理调度思路,提出一种考虑奖励机制的EV充电优化引导策略,在分时电价的基础上,计入用户在降低电网负荷波动中的奖励机制,考虑充电位置固定、不确定用户的出行需求,确定EV的充电时间及充电位置,达到用户满意度最高的目的;利用EV动态响应的实时优化算法,对所提的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优化调度策略不仅能有效改善负荷低谷时段集中充电形成新的负荷高峰的问题,而且可明显降低用户的充电成本及电网负荷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控制 负荷波动 奖励机制 优化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科 李彩青 +1 位作者 刘文杰 张寨男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2,共15页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进展。总结了以能量释放主体、初始瓦斯压力、载荷条件为主的复合动力灾害类型划分依据;梳理了理论分析尺度和实验室尺度下的复合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发现应力路径、微裂纹动态演化和煤岩赋存地质因素临界指标是致灾机理研究的关键;概述了以前期灾害前兆信息判识、中期灾害前兆信息采集、后期灾害一体化监测预警为主线的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揭示了复合动力灾害消能减灾一体化防控技术和多尺度分源防控关键技术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两淮矿区灾害特点,提出了深部强动载条件下复合动力灾害智能判识与预警方法和分区协同防控方法。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助力实现深部煤炭安全、精准、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 灾害分类 致灾机理 监测预警 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诱发滑坡的NPR锚索控制机理及临滑预警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志刚 史广诚 +1 位作者 杨晓杰 何满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3-583,共11页
为研究降雨滑坡的控制及临滑预警技术,以熊家山滑坡为原型,通过分析边坡变形的时空特征,设计了相似模型试验.以普通预应力锚索(简称PR锚索)和NPR锚索为加固材料,运用高速摄像机、孔压、土压和锚索力传感器,分析了降雨诱发的滑坡规律和... 为研究降雨滑坡的控制及临滑预警技术,以熊家山滑坡为原型,通过分析边坡变形的时空特征,设计了相似模型试验.以普通预应力锚索(简称PR锚索)和NPR锚索为加固材料,运用高速摄像机、孔压、土压和锚索力传感器,分析了降雨诱发的滑坡规律和锚索控制机理,并结合现场试验探究了滑坡牛顿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突降与边坡局部滑塌近似同步;NPR锚索力突降,边坡内部产生局部变形;PR锚索因无法承受大变形被拉断失效,而NPR锚索凭借恒阻大变形特性产生高应力吸能控制功能,促使边坡达到二次平衡状态;NPR锚索在滑坡前表现出明显的“先突增,后突降”的变形-临滑动力学规律;现场试验揭示了滑坡全过程牛顿力演变规律,提前7.5 h发出临滑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 NPR锚索 控制机理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感器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暕浩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3期36-38,共3页
智慧农业、智能农机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农业智能传感监测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传感器作为一种监测感知特定物体状态信息的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监测到的物理信息转换成为更易读取的数字信号或其他种类的... 智慧农业、智能农机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农业智能传感监测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传感器作为一种监测感知特定物体状态信息的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监测到的物理信息转换成为更易读取的数字信号或其他种类的电子信号,因其具有较高的反应速度、测量精度等特点,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农业机械对于传感器技术的相关应用主要包括农用姿态监测传感器、视觉识别传感器和物料感知传感器等。该文通过分析研究智能传感器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的主要应用现状,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利用传感器技术进行农机作业状态监测、作物生长信息采集以及农机自动控制等研究的丰富成果,分析了智能传感器在农业机械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的部分问题,最后对智能传感器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传感器技术 电气控制 传感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智慧排水管控中多元监测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连鹏 徐一凡 +3 位作者 林健新 朱津君 李险峰 祝新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6-234,共9页
城市河流与排水管网污染溯源的时效性差与监测体系空间覆盖不平衡等仍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的突出问题。随着无人机、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高精度定位等技术的发展,实现快速污染溯源的多元监测体系正逐步实现。该研究通过对中山市濠头涌... 城市河流与排水管网污染溯源的时效性差与监测体系空间覆盖不平衡等仍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的突出问题。随着无人机、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高精度定位等技术的发展,实现快速污染溯源的多元监测体系正逐步实现。该研究通过对中山市濠头涌区域的排水管网关键节点与河流关键断面安装分布式检测仪表,并应用无人监测船对城市河流进行地形测量、水质监测,完成了监测体系的构建和多元监测数据的获取,实现了分布式仪表与无人监测船的优势互补。此外,基于电导率与氨氮相关性系数大于0.92的结果及氨氮作为主要污染物的现状,验证了电导率作为主要水质实时监测指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排水管控 多元监测体系 无人监测船 分布式检测仪表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