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城市快充负荷精细化实时仿真框架
1
作者 钱涛 方铭宇 +2 位作者 束雯暄 胡秦然 邵成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117-4129,I0002,共14页
电动汽车迅速普及,各类快充、超快充桩功率不断提高,城市充电负荷实时波动特性凸显。该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城市快充负荷精细化实时仿真框架。首先,考虑车辆跟驰、超车换道等微观交通行为,建立微观交通模型,精细化刻画... 电动汽车迅速普及,各类快充、超快充桩功率不断提高,城市充电负荷实时波动特性凸显。该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城市快充负荷精细化实时仿真框架。首先,考虑车辆跟驰、超车换道等微观交通行为,建立微观交通模型,精细化刻画交通网与充电设施运营状态对电动汽车用户行驶行为与充电选择的影响;其次,建立交通出行矩阵,分配出行需求,并考虑时间、距离、价格等因素,描述单个电动汽车的微观决策过程;最后,通过逐车逐秒仿真,模拟电动汽车在微观交通网络中的行驶和充电选择过程,获取路网的车流量和快充站的充电负荷实时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基于南京市路网的仿真算例,充分展示充电负荷的时空动态特性,体现电价对充电负荷的波动性和响应时滞性的影响,并为精细化充电负荷调度提供有力的分析基础和仿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快速充电基础设施 微观交通仿真 充电选择决策 充电负荷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控制的负载模拟系统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哲 王明彦 +1 位作者 郭犇 柴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6-493,共8页
负载模拟系统用于位置伺服系统带载测试时,需要在被承载系统拖动的同时,模拟负载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然而承载系统运动状态变化引入的干扰力矩,使得负载模拟系统难以在较大频宽范围内实现高精度负载模拟。该文以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 负载模拟系统用于位置伺服系统带载测试时,需要在被承载系统拖动的同时,模拟负载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然而承载系统运动状态变化引入的干扰力矩,使得负载模拟系统难以在较大频宽范围内实现高精度负载模拟。该文以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作为负载模拟系统力矩加载执行器,提出在负载转矩控制器中加入比例谐振控制方法,提升负载模拟系统性能。通过构建同频率比例谐振控制器,抑制干扰力矩,实现无静差跟踪周期负载力矩;根据正弦运动中位置与加速度的幅值相位关系,结合相应频率的比例谐振控制器,高精度模拟位置伺服系统负载转动惯量。此外,应用内模原理分析比例谐振控制器用于负载模拟系统中,系统参数和输入信号的鲁棒性;采用根轨迹方法设计比例谐振控制器参数。仿真及实验验证了频率为10 Hz时负载模拟效果,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动负载模拟系统 比例谐振控制 转动惯量模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尾翼电动负载模拟器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林辉 吕帅帅 +1 位作者 陈晓雷 李兵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导弹尾翼电动负载模拟器存在的高阶非线性及参数时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演设计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建立电动负载模拟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将建模误差及参数摄动视为未知扰动项,基于反演控制的设计思想,将...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导弹尾翼电动负载模拟器存在的高阶非线性及参数时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演设计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建立电动负载模拟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将建模误差及参数摄动视为未知扰动项,基于反演控制的设计思想,将系统模型划分为3个子系统,采用快速终端滑模方法设计控制律,使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然后应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及有限时间收敛特性,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PI+前馈补偿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抑制系统中的多余力矩,提高了电动加载系统的力矩加载精度,同时有效提高了加载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负载模拟器 永磁同步电机 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反演控制 有限时间控制 导弹尾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负载模拟器反演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辉 戴志勇 +2 位作者 陈晓雷 李兵强 吕帅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9-1263,共5页
电动负载模拟器存在高阶非线性、参数时变以及多余力矩扰动,常规控制算法难以得到理想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反演设计的终端滑模控制策略.采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将加载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设计终端滑模控制律,并引入低通滤波器显著降低抖... 电动负载模拟器存在高阶非线性、参数时变以及多余力矩扰动,常规控制算法难以得到理想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反演设计的终端滑模控制策略.采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将加载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设计终端滑模控制律,并引入低通滤波器显著降低抖振,使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0.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及有限时间收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常规前馈反馈控制相比,加载控制精度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负载模拟器 反演控制 终端滑模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多余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交通场景与试验台架融合的测控系统开发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越 魏文磊 +2 位作者 李鑫 杨帅 刘永刚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8-77,共10页
目前,电动汽车结构呈现多样化,且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的测试台架已无法满足其测试需求。结合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实际测试需求,为了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动力总成各部件性能进行整车级集成测试,提出了整车仿真测试与试验台架相结合的设计... 目前,电动汽车结构呈现多样化,且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的测试台架已无法满足其测试需求。结合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实际测试需求,为了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动力总成各部件性能进行整车级集成测试,提出了整车仿真测试与试验台架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将虚拟现实驾驶模拟系统和台架动态加载控制系统集成,最大限度地模拟实车运行状况,检验关键部件的协调工作,以提升台架测试效率和产品开发周期。最后,以EM-CVT台架测试为例,验证了该台架测控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试验台架 虚拟现实 驾驶模拟系统 动态加载 测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超速保护对机组热力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青 路唱 +1 位作者 罗宁 杜冬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利用仿真软件对某发电机组的超速保护系统进行建模,模拟机组甩负荷和转子超速后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和超速保护的动作特性,分析超速保护动作对机组热力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组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和转子超速保护动作时,快关高调阀和... 利用仿真软件对某发电机组的超速保护系统进行建模,模拟机组甩负荷和转子超速后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和超速保护的动作特性,分析超速保护动作对机组热力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组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和转子超速保护动作时,快关高调阀和中调阀,会导致阀前主蒸汽压力迅速升高,升至额定压力的1.1415倍,对机组阀门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甚至导致安全阀超压,影响锅炉燃烧.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存在的唯一优点在于机组超速时能早于超速保护动作,但两种情况对控制超速的效果相差不大,相比较而言,误动作带来的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超速保护控制 动态分析 数字电液调控 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蒙特卡洛模拟的电动汽车日负荷远期预测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蓉珺 何永秀 +3 位作者 陈奋开 董明宇 李德智 光峰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6-134,共9页
对电动汽车负荷进行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规划管理与优化运行。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电动私家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随后分析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电动私家汽车充放电行为,最后利用实际数... 对电动汽车负荷进行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规划管理与优化运行。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电动私家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随后分析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电动私家汽车充放电行为,最后利用实际数据,预测未来电动私家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后电网负荷曲线的变化,发现在电动私家车无序充电的情景下,电动私家汽车体量越大,电网峰谷差越大,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越大,通过进一步测算发现,电动私家汽车参与放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动汽车充电增加的电网负荷,具有一定削峰填谷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负荷预测 系统动力学 蒙特卡洛模拟 电动汽车保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扭矩合成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凯 杨瑞峰 +2 位作者 郭晨霞 张鹏 张新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0,共4页
针对电动负载模拟器中采用的一种扭矩合成装置,分析其在不同输入条件下扭矩的合成效率。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Parasolid格式将模型转入到ADAMS中,以Hertz弹性碰撞理论为基础,对齿轮之间的接触力进行计算并施加约束,最终... 针对电动负载模拟器中采用的一种扭矩合成装置,分析其在不同输入条件下扭矩的合成效率。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Parasolid格式将模型转入到ADAMS中,以Hertz弹性碰撞理论为基础,对齿轮之间的接触力进行计算并施加约束,最终建立扭矩合成装置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输入不同大小、方向、频率、相位等各种形式的扭矩,得到输出扭矩的动态响应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值与理论值误差在1%之内,证明该扭矩合成装置在各种不同输入条件下都能高效地实现扭矩合成的目的,所建模型是可靠、准确的。研究结果对装置的使用以及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负载模拟器 扭矩合成装置 ADAMS 接触力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