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ndidate organic electrolytes for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application
1
作者 B.Fang Y.Wei +1 位作者 K.Suzuki M.Kumagai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7-339,共3页
Electrolytic conductivity, viscosity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for organic electrolytes based on PC(Propylene carbonate), MAN(Methoxy acetonitrile) and GBL(γ-Butyrolactone) solvents. It was... Electrolytic conductivity, viscosity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for organic electrolytes based on PC(Propylene carbonate), MAN(Methoxy acetonitrile) and GBL(γ-Butyrolactone) solvents. It was found that 1 mol/L Et4NBF4-MAN had the highest conductivity, lowest viscosity and acceptable potential window.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and energy density obtained from the capacitor using 1 mol/L Et4NBF4-MAN as electrolyte were the highest among all the tested electrolytes.(1 mol/L) Et4NBF4-GBL also seemed promising to be used in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EDL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lC CBC EIS 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cuum Consistent Electrochemistry in Ionic Liquid Combined with Oxide Epitaxy
2
作者 Yuji Matsumoto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37,共19页
We introduce our state-of-the art of“vacuum consistent electrochemistry”to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oxides and ionic liquid(IL).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has been one of the powerful and sophisti... We introduce our state-of-the art of“vacuum consistent electrochemistry”to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oxides and ionic liquid(IL).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has been one of the powerful and sophisticated techniques to realize nanoscale preparation of high-quality epitaxial oxide thin films.On the other hand,electrochemistry is a simple,very sensitive,and non-destructive analysis technique for solid-liquid interfaces.To ensure the reproducibility in experiment of the interfaces of such epitaxial oxide films,as well as bulk oxide single-crystals,with IL,we employ a home-built PLD-electrochemical(EC)system with IL as an electrolyte.The system allows one to perform all-in-vacuum experiment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well-defined oxide electrode surfaces to their electrochemical analyses.The topics include electrochemical evaluations of the oxide’s own properties,such as carrier density and relative permittivity,and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oxides in contact with IL,such as flat band potential and electric double layer(EDL)capacitance,ending with future perspectives in all-solid-state electrochem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uum electrochemistry Oxide epitaxy electric double layer Ionic liquids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优化周期的风光氢储耦合系统改进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辰 汤奕 郑晨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电/氢混合储能对离网风光发电系统的功率调节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未充分考虑能量管理的综合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优化周期的改进能量管理策略。首先,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日前优化。然后,在日内滚动优... 电/氢混合储能对离网风光发电系统的功率调节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未充分考虑能量管理的综合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优化周期的改进能量管理策略。首先,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日前优化。然后,在日内滚动优化的过程中自适应调节权重因子,合理协调短期功率平抑和长期状态优化,并对滚动优化周期进行动态调节,在减少冗余调节的同时,提升控制器的实时响应能力。最后,在实时校正层分别使用逐次变分模态分解和双层模糊控制对混合储能功率进行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充分利用混合储能的运行特性并提升系统鲁棒性。算例分析表明,与传统策略相比,改进能量管理策略可使系统运行成本、能量失衡率和计算时间分别降低38.3%、63.1%和57.9%,提高了系统能量管理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混合储能 能量管理 自适应权重 动态优化周期 逐次变分模态分解 双层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微球的电化学性能II.作为EDLC电极材料的活性炭微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芙蓉 李开喜 +3 位作者 吕永根 李强 吕春祥 孙成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用直流恒流循环法考察在不同的活化条件下得到的酚醛树脂活性炭微球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要得到高比电容的电容器电极材料,水蒸气活化的最佳条件为:在800℃下活化1h,水蒸气的量控制为氮气量的40%。在此条件下得... 用直流恒流循环法考察在不同的活化条件下得到的酚醛树脂活性炭微球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要得到高比电容的电容器电极材料,水蒸气活化的最佳条件为:在800℃下活化1h,水蒸气的量控制为氮气量的4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酚醛树脂活性炭微球作为电极具有良好的循环充放电性能,比电容可达到143F/g,充放电效率高达98%。在2.0nm^7.5nm之间的孔对活性炭微球的比电容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器 活性炭微球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TFEM)技术——油气检测原理与方法
5
作者 何展翔 陈涛 +3 位作者 陈本池 石艳玲 刘雪军 陈晓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2-1045,共14页
本文主要基于频率域理论分析了激电效应与电磁感应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施工方法技术,但相关理论及方法技术同样适用于时间域电磁相关问题。电磁法在识别深部目标是否含流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研究高精度储层流体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 本文主要基于频率域理论分析了激电效应与电磁感应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施工方法技术,但相关理论及方法技术同样适用于时间域电磁相关问题。电磁法在识别深部目标是否含流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研究高精度储层流体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毛管模型与电化学理论,认为极化电场与流体浓度以及微观电荷迁移和积累密切相关,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通过电扩散假说和薄膜极化理论,可以解释极化效应的本质。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等效复电阻率模型,导出电磁油气检测的基本公式,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准确表征油气储层的电性异常,特别是与储层含油气相关的激发极化效应在电磁场振幅和相位曲线的表现。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优化收发距、频率等施工参数,有效提取激发极化效应,从而识别油气储层的分布。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激发极化效应在电磁场相位及微分曲线上的特征,与理论数学表征相呼应,提出了适用于储层激发极化效应的数据采集有效参数和临界频率的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该方法在流体检测中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特征曲线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为电磁法油气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油气检测 参数优化 激发极化效应 双电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分子模拟
6
作者 杨珊珊 宁正福 吕方涛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针对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电动现象认识不清、界面双电层微观特性通过宏观实验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外电场下双电层电动现象对润湿性以及原油渗流的影响,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模... 针对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电动现象认识不清、界面双电层微观特性通过宏观实验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外电场下双电层电动现象对润湿性以及原油渗流的影响,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外电场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模型,探究313 K、20 MPa下致密储层表面双电层在电场作用下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电场后,溶液离子扩散程度减弱,双电层发生膨胀,作用在带电表面的静电相互作用使水膜更厚更稳定,这有利于岩石表面的水润湿性;电场强度越大,双电层离子密度越大,电黏度效应增强,受界面黏性阻力影响,油相渗流速度增加,但增幅有限;地层水溶液内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更强的离子水化作用,改变电场强度后,不同离子水化程度变化不同。研究成果对外电场下致密储层微观理论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 外电场 电动效应 分子动力学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ghtGBM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双层诊断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伍毅平 杨傲然 +3 位作者 陈家源 荣建 马俊 宋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之源,需要准确预测动力电池故障并识别其故障类型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10辆纯电动汽车6个月的实车监测数据,提取16个特征数据为输入,以电池故障类型为输出,通过模型训练和参数调优,建立了基于L...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之源,需要准确预测动力电池故障并识别其故障类型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10辆纯电动汽车6个月的实车监测数据,提取16个特征数据为输入,以电池故障类型为输出,通过模型训练和参数调优,建立了基于LightGBM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双层诊断模型。上层模型用于判断车辆动力电池是否存在故障,下层模型对具体故障类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完全正确预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是否发生故障,诊断故障类型的准确率达94.05%。同时,根据模型结果特征值排序筛选出了影响动力电池是否发生故障的主要特征。研究成果为识别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分析故障类型以及诊断故障原因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故障诊断 LightGBM 双层模型 特征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需求响应与碳配额收益的配电网优化调度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海鹏 唐俊敏 +3 位作者 吴昊 宋剑朝 董洪达 李昊林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41-2851,I0054,I0055,共13页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技术发展的推动,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已成为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关键路径之一。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后无序充电给配电网稳定运行带来冲击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与碳配额的电动汽车-配电网双...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技术发展的推动,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已成为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关键路径之一。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后无序充电给配电网稳定运行带来冲击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与碳配额的电动汽车-配电网双层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研究电动汽车用户的出行特性,对电动汽车负荷进行建模,刻画其时空分布特性;其次,采用分时电价来引导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研究基于动态碳价格的碳配额机制运行方式,建立需求响应与碳配额的双重激励机制,减少配电网的碳排放;然后,构建电动汽车-配电网双层协同优化调度模型,上层模型以配电网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下层模型以网损最小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最后,采用改进的粒子群-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该双层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总成本降低了10.04%,网损减少了1.57%,有效抑制了负荷波动,提高了配电网的经济效益与低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时空相关性 需求响应 碳配额 双层优化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猛 赵文 +1 位作者 王鑫 刘晓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4,共9页
在黏土地层中掘进时,盾构会遇到刀盘“结泥饼”、土仓积土、排土不畅等问题.为此,依托沈阳地铁六号线文储路站—观音路站区间盾构项目,基于泡沫发泡倍率及半衰期试验、分散剂沉降试验、旋转剪切试验、流动度试验、搅拌试验进行渣土改良... 在黏土地层中掘进时,盾构会遇到刀盘“结泥饼”、土仓积土、排土不畅等问题.为此,依托沈阳地铁六号线文储路站—观音路站区间盾构项目,基于泡沫发泡倍率及半衰期试验、分散剂沉降试验、旋转剪切试验、流动度试验、搅拌试验进行渣土改良,并使用扫描电镜、Zeta电位及双电层理论对分散剂改良黏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泡沫剂体积分数为4%、六偏磷酸钠质量分数为2%时,改良剂性能较好;在含水率为30%的土体中,分散剂注入比为10%、泡沫注入比为30%~60%时,改良效果较好;扫描电镜及Zeta电位试验显示,质量分数为2%的六偏磷酸钠溶液能增加黏土双电层厚度,起分散黏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渣土改良 双电层理论 黏土地层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褶皱结构对双电层储能性能的理论研究
10
作者 张倩 蒋更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100,共12页
石墨烯因其出色的比表面积和单层结构而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然而,实验制备的石墨烯常因官能团、缺陷和位错的引入而出现褶皱和变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幅度褶皱(a=0~6.6?)的石墨烯片,并运用分子动力学... 石墨烯因其出色的比表面积和单层结构而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然而,实验制备的石墨烯常因官能团、缺陷和位错的引入而出现褶皱和变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幅度褶皱(a=0~6.6?)的石墨烯片,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这些褶皱石墨烯表面的双电层结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褶皱高度和充电状态下双电层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褶皱石墨烯模型内部的离子浓度随电压的增加呈现多峰层状分布,而表面离子浓度与施加的电压正相关.此外,石墨烯的褶皱结构能够减少离子和水对电极电压响应的敏感性.在不同电压条件下,褶皱型石墨烯结构的面积比电容(C_A)始终高于其平面对应区域,突出了其在提升双电层储能性能上的优势.本研究揭示了石墨烯褶皱结构在调节离子分布、降低电压敏感性,以及增强电化学储能性能方面的特有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 石墨烯 褶皱 恒电势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反应中的界面双电层:理论、表征与应用
11
作者 曹雪婷 察爽爽 龚鸣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共33页
界面双电层是电催化反应的核心区域。催化剂表面原子、反应物、中间体、产物、溶剂分子和离子等组分,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反应网络。这种特殊的组成和结构赋予界面双电层以特殊的性质,深刻地影响了电催化反应的路径与结果。本文将以电... 界面双电层是电催化反应的核心区域。催化剂表面原子、反应物、中间体、产物、溶剂分子和离子等组分,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反应网络。这种特殊的组成和结构赋予界面双电层以特殊的性质,深刻地影响了电催化反应的路径与结果。本文将以电催化反应中的双电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双电层理论模型及其历史沿革、双电层的实验表征方法和双电层对电催化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以若干电催化反应前沿研究为例,阐述双电层与电催化反应之间的关联,并介绍一些特定情形下电催化双电层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双电层 电极/电解液界面 理论模型 原位表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极源水中磁场特性分析
12
作者 李亚丽 高俊奇 +1 位作者 潘林冬 沈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7-1378,共12页
双电极源在水中的磁场解析解表达式不完整,需要修正。本文从点电极理论出发,基于三层介质模型重新推导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表达式,研究了求和次数n的选择依据。在频率无穷小时,利用电偶极源近区的高精度解验证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算法的... 双电极源在水中的磁场解析解表达式不完整,需要修正。本文从点电极理论出发,基于三层介质模型重新推导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表达式,研究了求和次数n的选择依据。在频率无穷小时,利用电偶极源近区的高精度解验证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算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双电极源磁场受线电极长度的影响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双电极源线电极无限小时,双电极源和电偶极源的磁场吻合较好;随着双电极源线电极长度变大,2种磁源近区磁场差异增大。本研究完善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理论,为水中磁源的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极源 水中磁场 电偶极源 近区 高精度解 三层介质 多电偶极子累加 12点高斯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by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治安 崔沐 +2 位作者 赖延清 李劼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A proces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used 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 By material charac... A proces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used 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 By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influences of the activitation process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 mesopore volume,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ratio of KOH to char (m(KOH)/m(char)) and the activation time, respectively. When m(KOH)/m(char) is 4.0,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mesopore volume reach the maximum values, i.e. 1 960 m2/g and 0.308 4 cm3/g,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is 120.7 F/g synchronously. Compared with the chemical activation, the activated carbons prepared by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show a larger mesopore volume, a higher ratio of mesopore and a larger specific capaci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carbo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pore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NH_(4)^(+)在双电层内交换过程中铵的吸附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福明 安厚睿 +1 位作者 王观石 彭陈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62-2772,共11页
离子交换反应过程中铵的吸附规律是浸矿剂用量计算的基础。以化学纯高岭土为吸附剂,以镧离子为吸附质,制备高岭土饱和镧矿样,采用不同浓度铵离子浸取矿样中的镧离子。结果表明:当铵离子浓度为1~5 mg/L时,铵只出现物理吸附;当铵离子浓度... 离子交换反应过程中铵的吸附规律是浸矿剂用量计算的基础。以化学纯高岭土为吸附剂,以镧离子为吸附质,制备高岭土饱和镧矿样,采用不同浓度铵离子浸取矿样中的镧离子。结果表明:当铵离子浓度为1~5 mg/L时,铵只出现物理吸附;当铵离子浓度大于300 mg/L时,铵开始出现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开始时,铵离子吸附量为0.012 mg/g,双电层内ζ电势趋于0,滑动面与扩散层最外层几乎重合。通过铵的解吸实验,得到镧离子交换完全后,物理吸附态、离子交换态和固定态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0%、65%和5%;铵的总吸附量与镧离子浸出量之间的摩尔比接近5∶1。此结果为高岭土作为主要黏土矿物的离子型稀土矿浸矿剂的用量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离子交换反应 物理吸附态 离子交换态 双电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去离子碳基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转年 魏本龙 +1 位作者 张培平 苏广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30,共11页
电容去离子(CDI)技术具有能耗低、再生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易于操作等优点,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方面应用广泛。开发具有高电化学性能和盐吸附能力的电极材料是CDI脱盐的关键。碳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优异的... 电容去离子(CDI)技术具有能耗低、再生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易于操作等优点,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方面应用广泛。开发具有高电化学性能和盐吸附能力的电极材料是CDI脱盐的关键。碳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而被广泛用作CDI电极。本文在介绍CDI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5类典型碳基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是材料设计和改进的吸附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电极材料之间的优缺点,探讨了工业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去离子 碳基电极材料 双电层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正弦波纹的平行板微通道中Jeffrey流体周期电渗流动 被引量:2
16
作者 长龙 布仁满都拉 +1 位作者 孙艳军 菅永军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2-636,共15页
研究了具有正弦波纹的平行板微通道中Jeffrey流体周期电渗流动(AC EOF).通过摄动展开法,求解了动量方程,得到了平行板微管道中Jeffrey流体AC EOF速度的近似解析解及其体积流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相关无量纲参数,如振荡Reynolds数Re_(Ω... 研究了具有正弦波纹的平行板微通道中Jeffrey流体周期电渗流动(AC EOF).通过摄动展开法,求解了动量方程,得到了平行板微管道中Jeffrey流体AC EOF速度的近似解析解及其体积流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相关无量纲参数,如振荡Reynolds数Re_(Ω)、压力梯度G、Deborah数De、滞后时间λ2ω、电动宽度K、正弦波纹的小振幅δ、相位差θ及其波数λ对平均速度u_(m)(t)与平均速度的振幅|U_(m)|的影响.结果表明:Newton、Maxwell和Jeffrey流体之间的速度振幅差异是明显的;Jeffrey流体速度分布受壁面波纹的影响显著,并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现象,同时,速度分布还受上下板波纹相位差θ的影响;随着Re_(Ω)的增大,AC EOF速度和u_(m)(t)呈现出快速振荡且振幅逐渐减小的趋势;De数类似于Re_(Ω),使得在外加电场作用下,AC EOF速度更容易产生振荡;同时,AC EOF速度和|Um|随着λ2ω的增大而减小;对于给定的Re_(Ω),相位滞后χ(代表电场和平均速度之间的相位差)随着θ的变化呈明显增大或减小趋势;而χ随着G,λ2ω和θ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在较大的λ下(如λ>3.4),χ几乎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EOF 双电层(edl) 正弦波纹壁面 Jeffrey流体 振荡Reynolds数 Deborah数 滞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政铧 陈文祥 +6 位作者 李灿娥 章智 张越 蒋芳市 葛宏力 黄炎和 林金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研究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荷膨胀试验、线性收缩试验和计算土壤胶体扩散双电层中滑动层厚度,分析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结果】游离氧化铁含量与崩岗土壤无荷... 【目的】研究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荷膨胀试验、线性收缩试验和计算土壤胶体扩散双电层中滑动层厚度,分析游离氧化铁对崩岗不同土层土壤胀缩特性的影响。【结果】游离氧化铁含量与崩岗土壤无荷膨胀率呈线性递增关系(P<0.01),与土壤线性收缩率呈线性递减关系(P<0.05);在电解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崩岗土壤滑动层厚度随着游离氧化铁含量的提高而增大;游离氧化铁含量不同的红土层、砂土层的土壤滑动层厚度与无荷膨胀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线性收缩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游离氧化铁含量影响土壤滑动层厚度,进而影响土壤的胀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游离氧化铁 无荷膨胀率 线性收缩率 扩散双电层滑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储运特性的配电网集群划分与氢能系统选址定容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洁 梁财豪 +1 位作者 朱永强 夏瑞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2,共11页
电-氢能源系统(IEHS)的合理规划对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氢储能的可移动特性可降低IEHS综合成本,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储运特性的配电网集群划分与氢能系统规划策略。首先,将氢能系统拆分为多个氢能子系统(HES),建立多个HES之... 电-氢能源系统(IEHS)的合理规划对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氢储能的可移动特性可降低IEHS综合成本,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储运特性的配电网集群划分与氢能系统规划策略。首先,将氢能系统拆分为多个氢能子系统(HES),建立多个HES之间的气氢拖车交通运输及储运成本模型;其次,基于电力-交通网架结构与新能源分布情况提出配电网集群划分方法;最后,根据集群划分结果,建立HES双层选址定容模型,该模型以IEHS年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分层解决单个集群内HES的容量配置问题、各集群内部HES选址定容及气氢拖车配置问题。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可以减小氢能储运压力、降低IEHS综合成本,提升风、光消纳水平,加快系统潮流计算迭代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能源系统 氢储能 集群优化 双层选址定容 风光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光储充一体化社区的有序充电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康童 朱吉然 +3 位作者 冯楚瑞 范敏 任磊 唐海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42,共11页
针对当前有序充电策略优化目标单一且未考虑新能源出力的现状,提出了面向光储充一体化社区的有序充电策略。首先,将降低社区负荷峰谷差作为电网层优化目标,将减少用户充电费用作为用户层优化目标,完成双层多目标有序充电模型的设计。其... 针对当前有序充电策略优化目标单一且未考虑新能源出力的现状,提出了面向光储充一体化社区的有序充电策略。首先,将降低社区负荷峰谷差作为电网层优化目标,将减少用户充电费用作为用户层优化目标,完成双层多目标有序充电模型的设计。其次,设计基于云边协同的调度架构,将电网层优化模型部署在云端侧,用户层优化模型部署在边缘侧。该架构能有效利用边缘侧的计算资源,缓解云端侧面对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时的计算压力。最后,以5种充电场景为例进行算例分析。实验表明,与无序充电相比,所提策略能够使社区负荷峰谷差减少40.47%,充电均价减少52.63%。与单层有序充电策略相比,该策略综合效果优势明显,在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兼顾电动汽车用户的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充一体化社区 有序充电 双层多目标优化模型 云边协同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及其发展前景
20
作者 张贺明 张遥 +1 位作者 付甜甜 张洋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8-1205,共8页
介绍了目前双电层电容器关键材料的发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包括: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电解液和隔膜等;介绍了目前双电层电容器依性能特点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使用,讨论了双电层电容器所具有的优劣势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器 关键材料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