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插件和大语言模型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辅助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宇 陈汉文 +1 位作者 祝之森 张蓉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12,共8页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一般性教学辅助、文科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应用于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时存在电路拓扑图识别不准、关键信息缺失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基于智能插件和LLM的教学辅助设计方法:首先通过...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一般性教学辅助、文科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应用于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时存在电路拓扑图识别不准、关键信息缺失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基于智能插件和LLM的教学辅助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电路拓扑图识别,并将其转换为电路网表文本;然后向LLM提供网表文本及不同提示词,引导LLM实现网表检查、电路分析、文档生成、知识问答等教学功能,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起点。该方法有望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实验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质量,为电力电子实验教学设计提供一种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力电子技术 实验教学 大语言模型 电路拓扑图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2
作者 王二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142-145,共4页
随着工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不断更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加之实践机会相对有限,常常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 随着工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不断更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加之实践机会相对有限,常常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基于此,该文探索并应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理论教学与线下实践操作相结合,优化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验课程和项目驱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 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结合 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驱动的碳纤维纺丝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设计
3
作者 华一村 刘晓洁 +3 位作者 曹原 尚建华 邓开连 韦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88,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产教脱节、能力培养断层、评价机制单一等难题,设计了一种由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工艺参数的“碳纤维纺丝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以虚拟碳纤维纺丝生产流程为工业场景载体,融合了电工电子技术、智能优化算...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产教脱节、能力培养断层、评价机制单一等难题,设计了一种由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工艺参数的“碳纤维纺丝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以虚拟碳纤维纺丝生产流程为工业场景载体,融合了电工电子技术、智能优化算法以及纤维生产制造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从而构建一条跨学科的工程实验链路。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从基础电路设计到综合工程研究的多层次实验任务。最后,通过虚实结合的双向反馈机制和全过程动态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 跨学科交叉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的实验教学装置研制
4
作者 张民 权利敏 +3 位作者 国珍 王勇 赵静 郭慧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37,共5页
以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为研究对象,详细设计了其主电路参数及器件选型,涵盖DC-DC高升压电路的运行工况、耦合电感、电容以及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合理配置;同时设计辅助电路与控制单元,采用光耦隔离驱动方式和霍尔电压传感器,实现信号的... 以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为研究对象,详细设计了其主电路参数及器件选型,涵盖DC-DC高升压电路的运行工况、耦合电感、电容以及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合理配置;同时设计辅助电路与控制单元,采用光耦隔离驱动方式和霍尔电压传感器,实现信号的稳定传输与精确检测,并结合DSP控制系统完成闭环稳定调控。为验证设计的有效性,搭建200 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该变换器具有高电压增益、稳定输出特性、较高转换效率及在闭环控制下快速响应输入变化的能力。该设计为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创新且实用的实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 电路设计 闭环控制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工电子教学模式研究
5
作者 李旋旋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149-152,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电工电子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工电子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的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电工电子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工电子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的精准调整。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工电子教学模式,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其学习行为与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地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辅导建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未来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个性化教学 电工电子 教学模式 学习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驱动的汽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6
作者 王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为提高汽车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该文从可行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其在汽车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以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 为提高汽车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该文从可行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其在汽车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以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验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成绩分析可知,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汽车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汽车电工电子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一体化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闻梦桃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66-170,共5页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等问题,该文以工学一体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习通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以“课前-课中-...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等问题,该文以工学一体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习通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以“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程掌握程度,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相关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行思路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一体化 混合式学习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实施
8
作者 王程程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62-165,170,共5页
混合式学习模式强调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文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职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课... 混合式学习模式强调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文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职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把握,对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情况加以分析,探索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施路径,设计并实施了基于线上资源支持和线下课堂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试验操作环节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模式 电工电子教学 在线学习 知识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学习环境下电工电子课程中协作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9
作者 李建厅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146-148,152,共4页
混合学习作为一种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该文以电工电子课程为研究案例,结合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混合学习模式下如何通过在线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并提出多种培... 混合学习作为一种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该文以电工电子课程为研究案例,结合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混合学习模式下如何通过在线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并提出多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讨论协作学习在混合学习环境中的实施路径,强调通过小组合作、项目驱动以及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结果表明,混合学习能够为电工电子课程提供灵活的教学支持,同时促进学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的综合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学习 电工电子课程 协作学习 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实践研究
10
作者 徐敬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163-166,共4页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涵盖引导环节、展示环节、探究环节、实践环节和反馈环节。该文以中职电子电工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其教...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涵盖引导环节、展示环节、探究环节、实践环节和反馈环节。该文以中职电子电工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其教学效果。研究通过教学设计优化、实训任务分解、分组协作等方法,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操作能力薄弱、实践与理论脱节等问题。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中职实训课程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电子电工实训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职业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电子仿真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翠霞 徐志宇 +3 位作者 周伟 李翠玲 吴坚 蔚瑞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4,共4页
为满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和公共突发事件教学预案的需求,基于线上会议平台和翻转课堂设计了电工电子的仿真实验,解决了时空不一致时实验教学难以实施的问题。以“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容的共振现象”实验为例介绍了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 为满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和公共突发事件教学预案的需求,基于线上会议平台和翻转课堂设计了电工电子的仿真实验,解决了时空不一致时实验教学难以实施的问题。以“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容的共振现象”实验为例介绍了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推送实验理论资料、实时测验预习情况、数字化实验报告和教学资料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功能,在督促学生预习、灵活投屏答疑、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存在优势,在本科生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仿真实验 线上会议平台 翻转课堂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微观结构及瓦斯吸附特性实验与教学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浩 王刚 +2 位作者 黄启铭 孙路路 刘义鑫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199,共7页
研究煤微观结构与其吸附瓦斯特性对瓦斯抽采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实验设备对煤样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了观测,之后用高温高压吸附仪开展了不同压力的煤粒等温瓦斯吸附实验,分析了煤样瓦斯吸附量随... 研究煤微观结构与其吸附瓦斯特性对瓦斯抽采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实验设备对煤样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了观测,之后用高温高压吸附仪开展了不同压力的煤粒等温瓦斯吸附实验,分析了煤样瓦斯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并对瓦斯吸附/解吸经验公式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发现:煤样表面存在大量孔隙、煤基质以及矿物质;煤样不同位置的元素分布各异,大都以碳氧元素为主;不同压力下瓦斯吸附量随时间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直至趋于稳定,稳定条件下的瓦斯吸附量与压力成线性增加关系;实验数据与经验公式的拟合效果较好,侧面证明了经验公式的正确性,其中常数A和B与吸附压力成正比。学生对该实验的满意度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微观结构 元素分布 瓦斯吸附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RC电路“非正常”现象探究的启发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涛 李擎 +3 位作者 张瀚文 俎云霄 贾宝楠 金子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5,共9页
针对传统一阶RC电路实验中存在的工程背景较弱、探究空间小、对学生启发性不够问题,从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实验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采用“直流电压源+机械开关”的新型实验方案,让电路暴露出多种体现实际工程特性的“... 针对传统一阶RC电路实验中存在的工程背景较弱、探究空间小、对学生启发性不够问题,从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实验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采用“直流电压源+机械开关”的新型实验方案,让电路暴露出多种体现实际工程特性的“非正常”现象,提高了实验的创新性;以“非正常”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实际电路中普遍存在的杂散电容、开关抖动、仪器内阻等工程要素,锻炼学生工程思维,提高了实验的高阶性;构建“线上SPOC学习+线下智慧实验”混合式智慧化学习闭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严格实施过程考核,增加了实验的挑战度。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一阶RC电路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动态电路响应过程本质和内涵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问题分析和电路调试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素养,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一阶RC电路实验 启发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丝电爆炸的岩石爆破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继开 姜涵钧 +2 位作者 王秀龙 张凤鹏 彭建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由于化学炸药使用受限,高校缺少岩石爆破实验平台,无法开展相关教学实验。该文设计了基于金属丝脉冲电爆炸的岩石爆破教学实验平台,并使用超高速摄像和数字散斑技术精细化监测岩石爆破超动态过程。平台由高压脉冲发生系统、触发控制系... 由于化学炸药使用受限,高校缺少岩石爆破实验平台,无法开展相关教学实验。该文设计了基于金属丝脉冲电爆炸的岩石爆破教学实验平台,并使用超高速摄像和数字散斑技术精细化监测岩石爆破超动态过程。平台由高压脉冲发生系统、触发控制系统、安全接地系统与超动态应变场非接触监测系统组成。平台使用负载金属丝相变产生千兆帕量级的冲击波破碎岩石,通过改变负载端金属丝的几何形态可模拟球状药包和柱状药包爆破破岩试验;超高速摄像与数字散斑技术将岩石爆破超动态破坏过程可视化。与传统化学爆破试验相比,该实验平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精准可控,有助于提升岩石爆破教学效果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爆破 电爆炸 高速摄像 数字散斑 教学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瑶 肖文君 张小云 《南方农机》 2024年第8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索符合机电专业特征的教学方法,提升机电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方法】在解读PBL教学法内涵的基础上,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这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评... 【目的】探索符合机电专业特征的教学方法,提升机电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方法】在解读PBL教学法内涵的基础上,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这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并按照教学设计方案有序地进行了具体教学实施。【结果】1)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理论成绩相差不大,但在基本操作、电路装配与调试以及数据处理这些方面,实验班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平均成绩;2)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思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操作技能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教学改革 电工电子技术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sim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
16
作者 谌英敏 田建佳 +4 位作者 韩小平 郝称意 赵锐 宋海燕 张小红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针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授课方式,指出了该课程在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习通和Multisim仿真软件开展线上线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主要围绕Multisim电路原理知识短视频的制作与实验仿真、课堂对分教学的实施... 针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授课方式,指出了该课程在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习通和Multisim仿真软件开展线上线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主要围绕Multisim电路原理知识短视频的制作与实验仿真、课堂对分教学的实施、基础→提高→创新递进式实验内容的构建,以及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将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者转化为引导者。此教学模式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对其他院校非电气化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IM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非电气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测法的电子秤设计与标定实验
17
作者 郭静 潘秋月 +2 位作者 马利 蒋豪杰 梁利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5-209,共5页
基于电测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材料力学中梁弯曲变形的理论知识,通过对静态应变仪参数的标定与校准,将静态应变仪改造成电子秤,从而实现对标定物重量的准确测量。该实验选择梁作为受力的载体,将应变片黏贴在梁上下表面,通过对灵敏系数的调... 基于电测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材料力学中梁弯曲变形的理论知识,通过对静态应变仪参数的标定与校准,将静态应变仪改造成电子秤,从而实现对标定物重量的准确测量。该实验选择梁作为受力的载体,将应变片黏贴在梁上下表面,通过对灵敏系数的调整建立静态应变仪所测得的应变与标定物重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静态应变仪作为电子秤使用时,能够准确测量出标定物的重量,实验数据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得到了验证。实验将材料力学的理论知识与电测法相结合,拓宽了电测法在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研究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电测法 创新实验教学 应变仪改造 电子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科技赋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教学: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锡电子传输层
18
作者 王芳芳 徐文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1-1668,共8页
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切入点,针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课程中电子传输层材料的教学内容,将化学浴沉积法(CBD)制备二氧化锡电子传输层这一前沿成果融入教学实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CBD法制备... 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切入点,针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课程中电子传输层材料的教学内容,将化学浴沉积法(CBD)制备二氧化锡电子传输层这一前沿成果融入教学实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CBD法制备的二氧化锡薄膜进行表征分析,并将其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评估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旋涂法相比,CBD法制备的二氧化锡薄膜更加均匀致密,具有更好的结晶度和更高的电子提取能力,可以获得更高的器件效率。该研究构建了“理论-实践-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CBD法制备二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教学实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了他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热情。为高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本科生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并对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能源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 化学浴沉积 二氧化锡 电子传输层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奕昊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4期171-173,共3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技术,通过特殊的头戴式设备或VR眼镜来实现,让用户能够与虚拟环境互动。该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参与度与沉浸感,进一步深化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教育成本和风险,为学生提供更安全的...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技术,通过特殊的头戴式设备或VR眼镜来实现,让用户能够与虚拟环境互动。该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参与度与沉浸感,进一步深化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教育成本和风险,为学生提供更安全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实际应用揭示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对VR技术的接受度较高,认为该技术的引入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研究结果旨在为电工电子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体验和机会,同时有望为其他学科的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电工电子教学 学习效率 教学质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骆巍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叉应用。该文基于电工电子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指出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跨学科融合教学模... 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叉应用。该文基于电工电子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指出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阐述了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发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融合 电工电子教学 综合能力 多元化学习路径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