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random contact force between geomembrane and granular material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晓桢 束一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309-3315,共7页
A probabilistic method based on principle of maximum entropy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randomness of contact force between geomembrane and granular material.The contact force distribution is exponential according to... A probabilistic method based on principle of maximum entropy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randomness of contact force between geomembrane and granular material.The contact force distribution is exponential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grain siz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act force.The proposed method is then verified by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using glass beads and cobbles as granular material and a very thin pressure,indicating that film is firstly used in these experiments which give a reliable method to measure the contact force at each contact 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MBRANE granular material contact forc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掺杂的磷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DFT-D研究
2
作者 王群 周乃武 +7 位作者 赵虹林 杨丽欣 邓壹铭 单正莉 杨志豪 邓良平 梅青刚 孙玉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共9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染料废水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愈加显著,其中偶氮类的亚甲基蓝这种染料废水不仅色度大,而且难以降解.因此设计一种高效且灵敏的吸附剂来去除亚甲基蓝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基于色散力校正的密度... 随着工业的发展,染料废水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愈加显著,其中偶氮类的亚甲基蓝这种染料废水不仅色度大,而且难以降解.因此设计一种高效且灵敏的吸附剂来去除亚甲基蓝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基于色散力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探索了本征及掺杂磷烯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并详细考察了本征及掺杂Al,Ca,Ti和Fe金属原子后的磷烯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初始构型会影响磷烯对其吸附,当亚甲基蓝平躺于磷烯表面时有较大的吸附,且金属原子掺杂显著地影响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掺杂金属原子均增大了磷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其中吸附能力是Fe掺杂磷烯>Ca掺杂磷烯>Ti掺杂磷烯>Al掺杂磷烯.研究结论对于亚甲基蓝的处理带来了新的指导方向,有望为相关染料废水的检测和去除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色散力校正 密度泛函理论 磷烯 掺杂磷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间两相流场频域相关性及激振力功率谱密度研究
3
作者 朱国瑞 蔺文静 +2 位作者 齐思久 韩佩泽 谭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管壳式换热器内部管束长期受到气-水两相流冲刷容易发生磨损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计算两相流体力的功率谱密度对管束的磨损计算至关重要.由于缺乏两相流条件下的管间流场相关性实验数据,难以用激振力去直接计算其等效功率谱密度... 管壳式换热器内部管束长期受到气-水两相流冲刷容易发生磨损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计算两相流体力的功率谱密度对管束的磨损计算至关重要.由于缺乏两相流条件下的管间流场相关性实验数据,难以用激振力去直接计算其等效功率谱密度.为了探究管间两相流流场相关性,给出可靠的两相流激振力包络谱,设计搭建了两相水洞实验装置,创新性地将电子压力扫描阀引入两相流环境中,直接测量管表面的压力.对节径比为1.41的正三角形刚性管阵中单根弹性管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的横向流致振动进行了全面的实验研究.研究了直径为0.026 m、长度为0.237 m的柔性管在10%~90%含气率下激振力的频域特征并计算了相关长度,通过分析压力的变化、激振力自相关功率谱密度以及斯特劳哈尔数确定了周期性漩涡脱落现象的出现,获得了不同含气率下基于界面流速的激振力无量纲参考等效功率谱密度.结果表明,压力随界面流速大致呈抛物线形式增加,但涡流脱落会导致管周的压力骤降;管束内部激振力的相干函数在大范围内数值较低,相关长度不到1倍管径.使用1倍管径为相关长度计算了3种不同结构参数弹性管的激振力等效功率谱密度,采用基于界面流速的归一化因子进行了无量纲处理,给出了10%~30%含气率、40%~60%含气率以及70%~90%含气率时的激振力包络谱,其中激振力在40%~60%含气率下能量最高,70%~90%含气率次之,10%~30%含气率下能量最低.研究结果给壳程不同位置管束的磨损计算提供了符合工程实践的载荷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管束 两相流 激振力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粥状饲料的黏附及静态沉淀特性
4
作者 钱怀源 刘浩宇 +3 位作者 黄天赐 李卓 谢方平 邬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目的】测定生猪粥状饲料(以下简称“粥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黏附特性和静态沉淀特性。【方法】以3种品牌的仔猪和母猪饲料共6种颗粒饲料为原料,计算其含水率后加入定量的水和饲料搅拌均匀配制成粥料,在不同温度和含水... 【目的】测定生猪粥状饲料(以下简称“粥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黏附特性和静态沉淀特性。【方法】以3种品牌的仔猪和母猪饲料共6种颗粒饲料为原料,计算其含水率后加入定量的水和饲料搅拌均匀配制成粥料,在不同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利用相关试验装置,进行粥料容重、黏度、黏附力、黏附质量和静态沉淀特性测定试验。【结果】室温条件下,当含水率从70%增加到90%时,粥料的平均容重从1.084 g/cm^(3)降至0.983 g/cm^(3),黏附力从2.66 N降至0.08 N,平均黏附质量从85.90 g降至1.50 g。当含水率从75%增加到90%时,粥料平均黏度从33.04 Pa·s降至0.46 Pa·s。对于含水率为80%的粥料,当温度从60℃降至20℃时,粥料平均黏度从11.08 Pa·s增加到16.13 Pa·s。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各品牌粥料的静态沉淀特性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料水分层现象,但悬浮层高度存在差异。【结论】粥料黏附特性和静态沉淀特性参数的测定,可为饲料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及饲喂环节配套机械的关键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状饲料 容重 黏附特性 黏附力 沉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及咬合力作用下种植体周围不同密度骨的损伤特征
5
作者 马新扬 刁晓鸥 +2 位作者 侯兵 张欣玥 曾辉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2-877,共6页
目的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冲击力及咬合力作用下种植体周围不同密度骨的损伤特征。方法 建立种植体及不同密度骨的微观结构有限元模型,对种植体先后施加冲击力和咬合力,编写程序结合应力极限失效值对骨内应力进行判断,测算骨单元的破... 目的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冲击力及咬合力作用下种植体周围不同密度骨的损伤特征。方法 建立种植体及不同密度骨的微观结构有限元模型,对种植体先后施加冲击力和咬合力,编写程序结合应力极限失效值对骨内应力进行判断,测算骨单元的破坏失效数量,评估骨冲击损伤及咬合损伤的损伤程度。结果 不同密度的骨在冲击力作用后未发生皮质骨损伤。损伤主要集中在种植体底端骨小梁部位,随着密度的降低,损伤加剧。骨组织损伤单元数量随着骨密度的降低而增多。在冲击损伤基础上施加咬合力,骨组织发生了继发损伤。种植体与皮质骨结合界面处出现破坏,导致种植体移位,进而发生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断裂加重。咬合造成的损伤随着骨密度的降低而加重。结论 冲击损伤与咬合损伤程度与骨密度相关,损伤随着密度的降低而加重。皮质骨的保护作用十分重要。咬合力的加载使骨组织损伤加剧,皮质骨损伤后种植体出现移位现象。临床诊疗中应对冲击损伤患者结合病史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损伤后要降低其承担的咬合力,必要时拆除修复体待其重新形成骨结合后再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力 冲击损伤 咬合力 种植体 骨损伤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道岔区轮轨力时频及统计分布特征研究
6
作者 汤雪扬 蔡小培 +2 位作者 孙加林 杨飞 刘万里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高速铁路道岔区比区间线路更为复杂,其轮轨力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基于综合检测车长期运行积累的海量数据,提出新型时频分析方法Iceemdan-Spwvd,对道岔区轮轨力进行时频分析。基于统计学理论,对轮轨力进行正态及分布差异性检验,明确其统... 高速铁路道岔区比区间线路更为复杂,其轮轨力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基于综合检测车长期运行积累的海量数据,提出新型时频分析方法Iceemdan-Spwvd,对道岔区轮轨力进行时频分析。基于统计学理论,对轮轨力进行正态及分布差异性检验,明确其统计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列车以300 km/h速度直顺向通过状态良好的18#非加宽道岔时,钢轨接头以及辙叉区轮载过渡引起的轮轨力平均频率范围为232~484 Hz,能量占比为21.63%~30.89%;转辙器区轮载过渡引起的横向力平均频率范围为6~15 Hz,能量占比为11.47%~19.05%;道岔区轮轨力不符合正态分布,且直基本轨侧与直尖轨侧轮轨力存在显著差异;直基本轨/尖轨侧垂向力、直基本轨/尖轨侧横向力的95%累计概率分布值分别为65.0、67.7、3.6、4.1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岔 轮轨力 Iceemdan-Spwvd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对称初级齿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研究
7
作者 王林森 郑梦飞 +1 位作者 李焱鑫 卢琴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85-3194,I0027,共11页
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surface-inset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SIPMLSM)采用全齿绕端部非重叠的初级绕组和永磁体插入式的次级结构,不均匀气隙使交轴电感(Lq)增大,提升了凸极率(Lq/Ld),从而提升磁阻推力和推... 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surface-inset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SIPMLSM)采用全齿绕端部非重叠的初级绕组和永磁体插入式的次级结构,不均匀气隙使交轴电感(Lq)增大,提升了凸极率(Lq/Ld),从而提升磁阻推力和推力密度。针对一个12槽16极SIPMLSM,首先,建立边端力和齿槽力分离的有限元模型。其次,分别分析初级齿尖和边端辅助齿对齿槽力和边端力的敏感度,确定优化变量及取值范围,同时以推力波动和推力密度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全局优化,得出不对称齿尖结构的优化方案。最后,制作样机并通过实验测得空载反电势、定位力与推力波动和堵动状态下的温度,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不对称齿 推力密度 推力波动抑制 多目标遗传算法 定位力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流化床超细介质床层流化及分选特性研究
8
作者 黄金龙 马鹏耀 +1 位作者 马军 吴庆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选用Geldart A类超细磁铁矿粉和煤粉混合作为二元加重质,对比研究了振动超细介质流化床和普通介质振动流化床床层的流化特性及对细粒煤分选提质的效果,探究了2种加重质颗粒床层的膨胀特性、气泡行为及密度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振动超细... 选用Geldart A类超细磁铁矿粉和煤粉混合作为二元加重质,对比研究了振动超细介质流化床和普通介质振动流化床床层的流化特性及对细粒煤分选提质的效果,探究了2种加重质颗粒床层的膨胀特性、气泡行为及密度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振动超细加重质颗粒床层对细粒煤分选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气速的增大,Geldart A类超细磁铁矿粉和Geldart B类磁铁矿粉这2种密相介质床层的空隙率均呈现出先增大后保持稳定的趋势,且Geldart A类超细磁铁矿粉介质床层的膨胀度较大。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床层空隙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Geldart B类磁铁矿粉床层膨胀率低于Geldart A类超细磁铁矿粉床层。随着气速的增大,床层中气泡尺寸逐渐增大,对比普通振动流化床中气泡的尺寸,超细介质床层中气泡的尺寸相对较小。对比2种床层的分选效果,超细磁铁矿粉床层对细粒煤的分选空间更大,选后精煤产品的灰分和产率较大,在频率f为20 Hz、振幅A为2 mm、流化数u/u-(mf)为1.3的最佳分选条件下,选后精煤灰分为9.1%,精煤产率63.5%,矸石灰分80.72%,可能偏差E为0.090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气流复合力场 细粒煤分选 微细颗粒 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制力对银基触点材料物理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韩鑫磊 范玉卓 +3 位作者 梁滢雪 陈良玉 彭一洋 李桂景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1,共10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g/SnO_(2)、Ag/ZnO、Ag/Ni和Ag/W银基触点材料,系统研究了粉末冶金制备过程中压制力对不同类型银基触点材料物理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g/SnO_(2)和Ag/ZnO材料的相对密度随压制力的提高显著增加,而Ag...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g/SnO_(2)、Ag/ZnO、Ag/Ni和Ag/W银基触点材料,系统研究了粉末冶金制备过程中压制力对不同类型银基触点材料物理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g/SnO_(2)和Ag/ZnO材料的相对密度随压制力的提高显著增加,而Ag/Ni和Ag/W合金类材料的相对密度则随压制力的提高下降趋势明显。当压制力达到600 MPa后,Ag/SnO_(2)材料的导电率从35.2%IACS提高到52.6%IACS。压制力对银基触点材料的电接触性能有很大影响,600 MPa条件下制备的Ag/SnO_(2)和Ag/ZnO材料表现出相对较低的燃弧能量和接触电阻。特别是Ag/ZnO材料的耐电弧侵蚀性能最优,而且接触电阻受压制力的影响小。尽管Ag/W合金的导电率高达93.0%IACS,但电弧侵蚀后阳极质量损失大,阴极表面粗糙并出现明显裂纹,接触电阻受压制力的影响大。相比之下,Ag/Ni合金的质量损失低,主要发生在阴极,且表现出较好的抗电弧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基触点材料 粉末冶金 压制力 相对密度 接触电阻 燃弧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时空演进及障碍因子分析
10
作者 黎文勇 杨子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3,I0005,共11页
在阐释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数字生产力、科技生产力以及绿色生产力3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3年黄河流域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Kernel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以及障碍度模型等多种方法... 在阐释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数字生产力、科技生产力以及绿色生产力3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3年黄河流域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Kernel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以及障碍度模型等多种方法对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演变特征、区域差异及障碍因子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呈现稳步提升的变动态势;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下游-中游-上游”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山东、四川、河南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分别位居前3位,青海的最低;从分维度来看,科技生产力水平最高,绿色生产力水平最低.(2)黄河流域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虽两极分化有所缓解,但区域内差异仍然存在;各区域间差异是导致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3)软件开发、废气治理、技术成果分别是影响黄河流域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Kernel核密度估计 Dagum基尼系数 障碍度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格局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章杰宽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46,共18页
文章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TOPSIS方法,分别评价了中国2011—2019年272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水平,以此探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东部高于... 文章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TOPSIS方法,分别评价了中国2011—2019年272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水平,以此探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无论是全国还是区域层面,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特征均十分显著;2)从全国尺度看,全国、区域和省际之间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逐渐增加,但是省内城市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省内城市差异逐渐下降,西部地区则相反,全国和区域空间差异主要由省内城市差异引起;3)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在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自相关的可能性高于地理距离相近和地理与经济距离同时相近的情形;4)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该促进作用只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旅游依赖型城市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分异格局和机理,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建设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 时空格局 熵权TOPSIS方法 核密度估计 泰尔指数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统计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15
12
作者 李阳 陈海龙 田茂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7,共7页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测算了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地区间差异较大,形成“东高西低...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测算了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地区间差异较大,形成“东高西低”的区域发展格局。(2)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东部地区内部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大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及东-中部的地区间差异是导致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3)从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分布及演变特征来看,全国及东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均存在极化现象。从时空动态演进特征看,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不存在跨越式跃迁,整体上呈现梯度上升趋势,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省份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邻近省份的发展,而当邻近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该省份将趋于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时空演变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空间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三维创新生态系统及水平测度分析 被引量:33
13
作者 祝志勇 杨凤梅 李维莉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共14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一切利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水平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领域,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范畴。从创新生态系统角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一切利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水平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领域,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范畴。从创新生态系统角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空间Markov链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新质生产力在微观层面表现为新质人才、新质生产单元和新质企业组织;在中观层面表现为新质产业部门、新质产业链、新质创新网络、新质产业集群;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其次,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度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但呈逐年增长趋势,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远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最后,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和空间Markov链法分析可知,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问题较为凸显,空间效应也是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熵值法 Kernel密度估计 空间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贴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故障及磁体选区渗重稀土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颖 姜佳宁 +2 位作者 蔡蔚 任少卿 孙存峻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3,共10页
针对表贴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在受到高温、强退磁磁场等因素影响易产生局部不可逆失磁故障问题,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一台24 kW表贴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和三维仿真计算模型,在计及该电机在各类不同的退磁因素作... 针对表贴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在受到高温、强退磁磁场等因素影响易产生局部不可逆失磁故障问题,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一台24 kW表贴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和三维仿真计算模型,在计及该电机在各类不同的退磁因素作用下,确定了电机磁体发生局部不可逆失磁故障的位置,并预测了磁体的进一步失磁扩散趋势。对比了电机在有无失磁故障情况下的空载气隙磁密和反电动势,并研究磁体不可逆失磁故障对电机运行的影响。由于永磁体易在部分区域发生不可逆失磁,故本文将磁体材料更换为较低牌号,并运用选区渗重稀土技术改善易失磁区域材料特性来提升磁体整体抗失磁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更为合理的重稀土渗入区域及渗入梯度,从而保证在不失电机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重稀土元素的极限应用,为表贴式永磁电机磁体选区渗重稀土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贴式永磁电机 永磁体失磁 气隙磁密 反电动势 选区渗重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磁控钨极氩弧焊接电弧特性的模拟研究
15
作者 高珊 高文国 +2 位作者 胡建岗 徐起 李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7,33,共6页
以6061铝合金磁控钨极氩弧焊(GTAW)的焊接电弧为研究对象,建立GTAW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无外加磁场和外加横向磁场作用下焊接电弧的电流密度、洛伦兹力以及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施加磁场时,电弧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内部电流密度... 以6061铝合金磁控钨极氩弧焊(GTAW)的焊接电弧为研究对象,建立GTAW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无外加磁场和外加横向磁场作用下焊接电弧的电流密度、洛伦兹力以及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施加磁场时,电弧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内部电流密度最大值达到了2.66×10^(7)A/m^(2),洛伦兹力最大值达到了1.21×10^(5)N,电弧最高温度达到14862.4 K,径向上电流密度呈单峰分布,洛伦兹力呈双峰分布。随着横向磁场的施加,电弧发生偏转,洛伦兹力迅速增大,在磁场强度为0.2 m T时,洛伦兹力最大值增大到1.51×10^(5)N。偏转后电弧弧长增加,电势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磁控焊接 电弧特性 电流密度 洛伦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中下游泥沙微表面电荷特性与磷吸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宜迪 傅开道 +1 位作者 朱玘 张年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7-826,共10页
河流泥沙是水生态系统生源要素的重要附着载体,其微形貌及电荷特性直接关系着泥沙对溶解态营养盐或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本研究选取澜沧江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支流为考察对象,采集28个河流水库断面的悬移质泥沙,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泥沙微... 河流泥沙是水生态系统生源要素的重要附着载体,其微形貌及电荷特性直接关系着泥沙对溶解态营养盐或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本研究选取澜沧江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支流为考察对象,采集28个河流水库断面的悬移质泥沙,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泥沙微表面电荷量,探究澜沧江泥沙的微表面电荷性质,研究纳米尺度下泥沙的微表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微观界面,形貌对表面电荷分布影响明显,在纳米尺度下电势图与相位差图均展现出明显非均匀分布特征;(2)在流域分布上,不同区域表面电荷存在较大差异,流域沿程变化对泥沙表面电荷产生重要影响,总体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表面电势值变化范围为-201.47~35.34 mV,表面电荷密度范围为0.07~3.65 mC/m^(2),不同区域电荷特性差别明显;(3)在梯级水电筑坝影响下,坝上坝下泥沙颗粒电势差与水库库容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214,且坝下电势普遍高于坝上区域;(4)泥沙表面电势与磷吸附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6657,同时表现出较好的线性拟合关系。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水电大坝建设对流域内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解释泥沙的表面电性特征与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也可为流域水沙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河流泥沙 表面电势 表面电荷密度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0%Fe粉末异步轧制有限元模拟及工艺参数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宏吉 彭文飞 +2 位作者 李贺 邵熠羽 Moliar Oleksandr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2,共7页
为研究高铁含量铜铁粉末异步轧制的成形规律及合理选取工艺参数,应用Shima-Oyane屈服准则,在MSC.Marc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粉末轧制有限元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仿真结合轧制实验方法分析了异速比、压下率、轧制速度、轧... 为研究高铁含量铜铁粉末异步轧制的成形规律及合理选取工艺参数,应用Shima-Oyane屈服准则,在MSC.Marc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粉末轧制有限元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仿真结合轧制实验方法分析了异速比、压下率、轧制速度、轧辊直径及辊面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生坯相对密度和轧制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粉末对称轧制,采用异步的方式能显著减小轧制力,提高生坯密度分布均匀性;过大的压下率和轧辊直径分别会对生坯造成边裂和缠辊等不良影响,过低的压下率和摩擦系数导致生坯不能顺利轧制成形。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符,相对密度模拟结果最大误差为3.89%,轧制力模拟结果最大误差为9.49%,研究结果对铜铁粉末异步轧制成形工艺优化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粉末 异步轧制 有限元模拟 相对密度 轧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张拉整体结构找形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阿妮 曹紫莺 刘贺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7-963,共7页
张拉整体结构是由一组不连续的受压单元包含于连续受拉单元组成的稳定自平衡结构,为了寻找自平衡状态下的构型,引入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将寻找张拉整体结构的自平衡构型问题转化为最小奇异值的判定。通过广义节点坐标和构件之间的连接关... 张拉整体结构是由一组不连续的受压单元包含于连续受拉单元组成的稳定自平衡结构,为了寻找自平衡状态下的构型,引入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将寻找张拉整体结构的自平衡构型问题转化为最小奇异值的判定。通过广义节点坐标和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立结构的数学模型;引入力密度的概念,对张拉整体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列写包含平衡矩阵的平衡方程;对平衡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分解获得的最小奇异值判断平衡方程是否有解,对张拉整体结构是否存在自平衡构型进行初步判定,再依据获得的力密度的均匀性(同组构件力密度大小相等)和正负属性(杆的力密度小于0,索的力密度大于0)对结构自平衡状态进一步判断;通过实例分析对该找形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找到张拉整体结构自平衡构型。本文为寻找自平衡张拉整体结构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整体结构 找形方法 节点坐标 连接矩阵 平衡矩阵 平衡方程 奇异值分解 力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料重度对卸料流态及仓壁压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克瑾 黄硕硕 +2 位作者 姚辉江 贾玲玲 谢双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4-53,共10页
为了研究贮料重度对仓壁卸料压力和流态的影响,该研究进行了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室内试验采用自主设计的半圆柱形平底圆筒仓,仓壁嵌入定制的压力传感器量测仓壁压力,通过摄像机记录流态演化过程。贮料选用重度不同平均粒径为5.5 m... 为了研究贮料重度对仓壁卸料压力和流态的影响,该研究进行了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室内试验采用自主设计的半圆柱形平底圆筒仓,仓壁嵌入定制的压力传感器量测仓壁压力,通过摄像机记录流态演化过程。贮料选用重度不同平均粒径为5.5 mm的陶球颗粒(以下简称陶粒)和大豆,各进行了5组卸料试验。并进行了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数值模拟。最后,综合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结合颗粒物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贮料重度对流态演化及仓壁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和大豆的流态演变过程相似;静止区边界在卸料前期和中期处于稳定状态,贮料静止区角度为54.03°,高度为0.310 m,卸料后期,表面流动边界面开始与静止区边界面以28.5°相交,并最终滞留在仓底附近形成角度为28.5°,高度为0.120 m的“滞留区”;贮料重度越大,仓壁压力变化越剧烈;峰值压力作用点在距离仓壁底部约3/10高度处;在卸料最初(卸料时间5 s,占总卸料时长的1.43%),陶粒和大豆的仓壁压力均发生剧烈突增:陶粒峰值增幅为263%,大豆峰值增幅为257%,该现象为实践中筒仓破坏多出现在卸料初期提供了试验支持。基于细观层面的力链网络演化,证实了重度大的陶粒通过力链网络传递到仓壁的压力更大,仓壁压力波动性与力链的断裂、重构和结拱起始、结拱完成和拱塌落有直接的对应关系。研究建立了从细观力链网络传递、力链断裂、重构与宏观仓壁压力分布的直接联系,研究结果可为筒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与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仓 散体材料 流态 离散元法 力链网络 卸料压力 卸料试验 重力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定子直流无刷电机的设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文乐 向青青 +1 位作者 李圳 刘志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6-84,共9页
传统直流无刷电机齿槽分布受限导致气隙磁场波动,会造成转矩输出波动较大,故需要同步匹配设计复杂的驱动控制系统与控制算法。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三定子直流无刷电机拓扑结构。通过等效磁路法计算出三定子直流无刷电机的主要结构尺寸... 传统直流无刷电机齿槽分布受限导致气隙磁场波动,会造成转矩输出波动较大,故需要同步匹配设计复杂的驱动控制系统与控制算法。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三定子直流无刷电机拓扑结构。通过等效磁路法计算出三定子直流无刷电机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了三定子直流无刷电机的绕线方式和换向逻辑,驱动控制简单。基于Ansoft maxwell仿真软件,建立了电机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电机静态磁场分布、气隙面域磁密分布和空载反电动势等。得到了三定子直流无刷电机的转矩特性:其转矩峰值可达8.5 N·m;电感特性:其三相绕组间磁场相互解耦,互感为0,自感平均值为4.5 mH;效率与损耗特性:不计机械损耗的情况下电机理想效率可达92%。研制了试验样机并进行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三定子结构电机磁通密度高,输出转矩大,转矩峰值较单定子电机提升了42%;输出转矩波动小,较单定子电机波动降低了30%。在额定转矩为7.5 N·m的情况下,电机转速从启动到500 r/min的响应时间仅为0.8 s;从500~1000 r/min的响应时间仅为1.5 s;从1000~1500 r/min的响应时间仅为2.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定子直流无刷电机 等效磁路法 静态磁场 气隙磁密 空载反电动势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