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兴华 钟业喜 +1 位作者 吴巍 李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8,共8页
城市人地协调关系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2001年、2012年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城市人地协调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省城市人口在空间分布上逐步形成轴带状"核心-... 城市人地协调关系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2001年、2012年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城市人地协调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省城市人口在空间分布上逐步形成轴带状"核心-边缘"结构、而城市建成区则呈"一轴多核"格局,城市规模的南北差异随着赣南地区城市发展而逐步缩小。2)从城市类型空间分布看,土地扩张型城市主要集中在地级市及其周边县市、交通沿线城市,人口增长型城市则主要为省域边缘县市。3)对江西省人地协调关系进行多视角统计分析得到行政等级体系下市级以上城市土地扩张特征显著,人口规模体系下大中城市呈土地显著增长、中小城市人地相对协调,地形要素下城市类型分布与江西省"平原-丘陵-山区"的地形特征显著正相关。4)在人地关系多视角统计及空间分布基础上立足各类城市发展现状,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江西省城市人地协调发展建议及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土地扩张 空间分析 协调性系数 新型城镇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益分析的济南市城市合理用地规模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筱明 郑新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0-165,共6页
城市用地规模研究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之一,与土地利用效益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效益既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用地效益的分析能够... 城市用地规模研究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之一,与土地利用效益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效益既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用地效益的分析能够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本文以二、三产业产值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作为衡量城市用地效益的指标,通过计算1997-2007年的建设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分析济南市建成区用地规模与用地效益的关系及城市扩张的合理性,并选取广州市、南京市、青岛市、北京市、上海市作为比较对象,通过2000-2007年城市间用地规模与用地效益的关系对比,进一步分析济南市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必要性及继续扩大城市规模的可行性。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增长弹性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对未来济南市的合理用地规模做出预测。结果发现,济南市未来城市规模为2015年401 km2,2020年450 km2。研究结果可为编制济南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规模 效益分析 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预测方法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何丹 蔡建明 周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0,共5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提供的关于天津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2000年度3期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以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通过引入城市扩展速度、强度、重心坐标、紧凑度、分维数、弹性系数等指标,研究了天... 利用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提供的关于天津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2000年度3期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以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通过引入城市扩展速度、强度、重心坐标、紧凑度、分维数、弹性系数等指标,研究了天津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形态特征,与人口、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城市核心区扩展依然以西北—东南走向为主要轴向,北运河—海河轴向扩展一直是城市扩展的主轴。改革开放后滨海轴扩展速度也在加快。城市扩展过程中紧凑度数值先降低后稍有增加,空间形态由向着趋于不稳定状态发展而趋向稳定。城市扩展先是远慢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后来则大大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出现了城市增长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之间不协调现象。面积—GDP弹性系数有上升的趋势,此时段经济的年均变化率远远超过了城市扩展的年均变化率。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展对耕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林地、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地等其它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时空分异 形态演变 紧凑度 弹性系数 周边土地利用变化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土地市场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尚正永 卢晓旭 +1 位作者 张小林 吴启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59,60-64,89,共8页
以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为例,梳理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分析了出让土地的地价与容积率的空间特征,计算淮安主城区土地-资本替代的弹性系数,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土地市场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土地市场机制对城市空间形... 以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为例,梳理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分析了出让土地的地价与容积率的空间特征,计算淮安主城区土地-资本替代的弹性系数,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土地市场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土地市场机制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土地市场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心地段紧凑集约发展、外围连续蔓延拓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中心空间密度和土地价格较高,城市外围空间密度和土地价格较低,城市中心区的地价波动幅度要大于密度波动幅度,城市外围地价波动幅度则要小于密度波动幅度,地价对于区位变化的反映十分灵敏。从土地-资本替代弹性系数测度结果来看,土地市场机制能够部分解释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但土地市场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绩效还不够显著,说明非市场因素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仍然起较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土地市场机制 土地一资本替代的弹性系数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6年泰兴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5
作者 朱鹏 周宁 +1 位作者 祝萍 王映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6期210-212,共3页
依据泰兴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对2009—2016年泰兴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各地类面积变化、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等情况进行细致梳理,分析全市近8年的人地协调情况。结果表明,2009—2016年泰兴市的土地利用率逐年提高,土地开发强度也逐渐增大... 依据泰兴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对2009—2016年泰兴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各地类面积变化、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等情况进行细致梳理,分析全市近8年的人地协调情况。结果表明,2009—2016年泰兴市的土地利用率逐年提高,土地开发强度也逐渐增大。未来仍需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逐步实现高效开发与规模经营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结构变化 数据分析法 城市人口与用地弹性系数 泰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