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征对比 被引量:15
1
作者 钟红春 周少奇 +3 位作者 姚俊芹 朱明石 胡永春 伍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98-2804,共7页
采用两套有效容积为3.2L的UASB反应器,以含NH4+-N和NO2--N的模拟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及运行期间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和99.9%需要220d;而2号反应器的NH4+-N... 采用两套有效容积为3.2L的UASB反应器,以含NH4+-N和NO2--N的模拟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及运行期间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和99.9%需要220d;而2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和99.9%只需要150d;1号反应器的出水在第220~300d的平均三氮比即去除的NH4+-N:去除的NO2--N∶生成的NO3--N=1:1.16:0.15,2号反应器的出水在第150~300d的平均三氮比为1:1.28:0.15;两台反应器的pH值先后都存在特征性变化,在稳定阶段反应器内活性污泥都由接种时的黑褐色转化为黄棕色颗粒污泥,随试验时间的延长同样的负荷变化都对反应器的冲击越来越小;具有生物膜的2号反应器在提高ANAMMOX细菌的固定化、减少菌种的流失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uasb 厌氧氨氧化菌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 被引量:16
2
作者 邱光磊 宋永会 +4 位作者 曾萍 段亮 肖书虎 郭晓春 王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2-947,共6页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分别为1717~4393,91.8~158.7和64.4~276.8mg/L,废水中黄连素的ρ(CODCr)贡献率为7.5%~25.0%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可实现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2.5%~95.9%,67.0%~98.9%和99%以上,废水中黄连素主要通过UASB去除,去除率为95.2%~98.9%.在进水CODCr负荷为0.54~1.88kg/(m3·d),黄连素负荷为0.71~12.42g/(m3·d)的条件下,MBR可保证出水ρ(CODCr),ρ(黄连素)和ρ(NH4+-N)分别低于50,1.0和2.0mg/L;随着MBR进水ρ(黄连素)升至3.45~12.42mg/L,在黄连素的微生物毒性胁迫作用下,MBR中污泥呈由分散态向聚集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 黄连素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膜生物反应器(MBR) uasb-MBR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制革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兴元 余梅 +2 位作者 吕凌云 余宁 牛艳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4,60,共5页
采用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制革废水,研究了试验性UASB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和制革废水中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并用多媒体显微镜观察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和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定废水中有机酸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 采用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制革废水,研究了试验性UASB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和制革废水中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并用多媒体显微镜观察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和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定废水中有机酸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中温35~38℃的条件下,试验性UASB反应器能在50d内成功地启动;随着进水COD的提高,COD的去除率逐渐提高,并在5575mg/L左右时达到91.6%;之后随着进水COD的提高,COD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在进水COD为10000mg/L左右时,COD的去除率为85%;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UASB反应器底部被产酸微生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酸,其中最多的是乙酸,其次是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小分子的有机酸通过整个污泥床被产甲烷菌利用,主要生成甲烷气和二氧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厌氧处理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厌氧反应器预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海锁 涂勇 +3 位作者 许明 吴伟 喻学敏 郭方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对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预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上流式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高1020.0mg/L,最低593.6mg/L,平均755.4mg/L),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出水平均COD409.3mg/L,平均去除... 对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预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上流式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高1020.0mg/L,最低593.6mg/L,平均755.4mg/L),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出水平均COD409.3mg/L,平均去除率为45.5%。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78倍,平均去除率为77.2%。印染废水B/C由0.29提高到0.46,提高了0.17,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 印染废水 中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垃圾渗滤液两级UASB-A/O-SBR工艺深度脱氮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莉娜 王淑莹 +2 位作者 彭永臻 宋燕杰 刘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2-1347,共6页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残余NH4+-N及通过反硝化去除NO2--N和NO3--N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渗滤液ρ(COD),ρ(TN)和ρ(NH4+-N)分别为14.8,1.8和1.3mg/mL,最终出水ρ(TN),ρ(NH4+-N),ρ(NO2--N)和ρ(NO3--N)分别为28,4,3.4和1.9mg/L,获得了大于98%的TN和NH4+-N去除率.晚期渗滤液ρ(COD)为2.5mg/mL;ρ(TN),ρ(NH4+-N)分别为3.0和2.9mg/mL时,获得99%以上的TN和NH4+-N去除率.最终出水ρ(NH4+-N),ρ(NO2--N)和ρ(NO3--N)都小于10mg/L,最终出水ρ(TN)为26~3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脱氮 短程硝化 uasb A/O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革废水UASB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9
6
作者 马兴元 俞从正 +2 位作者 李小星 高忠柏 贾继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68,79,共4页
对污泥浓度、机械作用、COD负荷、pH、温度等制革废水UASB厌氧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强,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COD的去除率先提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随着机械作用的增加,甲烷产气量增加,产... 对污泥浓度、机械作用、COD负荷、pH、温度等制革废水UASB厌氧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强,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COD的去除率先提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随着机械作用的增加,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随着COD负荷的提高,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并趋于稳定;最适pH值在7.0 ̄7.2之间;最适温度在34 ̄3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厌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UASB处理太湖富藻水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余亚琴 吕锡武 吴义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2,共6页
针对太湖富藻水高有机物浓度特点,研究外循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太湖富藻水的效能和运行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种泥,自然腐熟5~7d左右的太湖富藻水为原水,进水COD为1 050~2 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 针对太湖富藻水高有机物浓度特点,研究外循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太湖富藻水的效能和运行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种泥,自然腐熟5~7d左右的太湖富藻水为原水,进水COD为1 050~2 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d,(32±1)℃温度等条件下,可以在32d内成功启动外循环UASB反应器并达到初步稳定运行.通过降低HRT,分阶段提高COD质量浓度的方法,逐步将外循环UASB处理太湖富藻水的有机负荷提高到3kg COD/(m3.d),其COD去除率可以稳定在75%左右,产气率为0.75L/(L.d),外循环UASB对太湖富藻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电镜观测,发现稳定运行期形成颗粒污泥,且污泥内生物相丰富,分别为丝状菌、杆状菌和球状菌等多种微生物共营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富藻水 厌氧消化 有机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值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为底物制取高纯度氢气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永峰 吕云汉 +1 位作者 李巧燕 陈思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0-816,共7页
采用由有机玻璃制成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投加适量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研究在低p H值下系统的产氢性能.在系统启动初期,投加碳酸氢钠控制进水p H=6.75—7.15,使系统处于中性厌氧发酵,固定进水COD为4000... 采用由有机玻璃制成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投加适量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研究在低p H值下系统的产氢性能.在系统启动初期,投加碳酸氢钠控制进水p H=6.75—7.15,使系统处于中性厌氧发酵,固定进水COD为4000 mg·L^(-1),HRT=8 h.系统运行20 d后,系统处于混合型发酵类型,随后停止投加碳酸氢钠.系统经过45 d的运行,乙醇和乙酸浓度占总浓度的79.39%,而丙酸的浓度只占总浓度的10.89%,形成了稳定的典型乙醇型发酵.第65天,乙醇和乙酸的浓度分别为840.56 mg·L^(-1)、403.12 mg·L^(-1),乙醇与乙酸浓度占总浓度的93.2%,氢气含量为86.97%.在出水p H=2.81时,系统产氢性能最佳.氢气产率为2.079 mmol·L^(-1)·h^(-1),氢气产量1.12 m3·m-3·d^(-1),氢气含量91.46%,是稳定期氢气含量的1.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 pH 乙醇型发酵 生物制氢 糖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与A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伟京 许明 +3 位作者 喻学敏 顾晓东 郭方峥 叶阳阳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5期74-77,81,共5页
对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和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UASB和ABR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ρmax=1 020.0 mg/L,ρmin=593.... 对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和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UASB和ABR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ρmax=1 020.0 mg/L,ρmin=593.6 mg/L,ρ均=755.4 mg/L),UASB和ABR出水平均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09.3 mg/L和420.9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5%和43.9%。两种厌氧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分别78倍和80倍,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2%和76.6%。印染废水B/C由0.29分别提高到0.46和0.43,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UASB较ABR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印染废水 中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COD浓度对基于MFC的UASB生物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辉 杨光 +2 位作者 房宏艳 王捷 何志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0,共6页
考察MFC生物传感器在不同COD负荷条件下电信号的反馈情况.通过对比不同进水COD条件下的反馈时间,研究pH对MFC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FC电信号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00-3000mg/L的进水条件下,MFC稳定... 考察MFC生物传感器在不同COD负荷条件下电信号的反馈情况.通过对比不同进水COD条件下的反馈时间,研究pH对MFC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FC电信号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00-3000mg/L的进水条件下,MFC稳定电压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呈y=3.83×10^-5x+0.25的线性增长关系,传感器的反馈时间为4h;随着进水COD质量浓度提升至4000-6000mg/L,MFC稳定电压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呈y=-5.95×10^-5x+0.54的线性下降关系,系统内挥发性脂肪酸大量积累导致pH降至4.6,反馈时间延缓至8.6h,系统长期处于酸化状态,产电微生物活性降低,电子传递速率受到抑制,传感器反馈时间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传感器 反馈时间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R对UASB运行特性的影响及丙酸氧化菌群的演替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政 张立国 +1 位作者 班巧英 许一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57-1862,共6页
考察有机负荷率(OLR)的提高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运行特性及丙酸氧化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6 kg COD/(m3·d)逐步提高到54 kg COD/(m3·d)时,UASB的COD去除率可保持在92%以上,厌氧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和比COD去... 考察有机负荷率(OLR)的提高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运行特性及丙酸氧化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6 kg COD/(m3·d)逐步提高到54 kg COD/(m3·d)时,UASB的COD去除率可保持在92%以上,厌氧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和比COD去除速率分别由130 L CH4/(kg VSS·d)和0.3 kg COD/(kg VSS·d)提高到827 L CH4/(kg VSS·d)和1.8 kg COD/(kg VSS·d)。随着OLR的逐步提高,系统中丙酸氧化菌群发生明显演替,其中,具有较低比生长速率(μ)和最大比降解速率(Umax)的Syntrophobacter wolinii和Pelotomaculum propionicicum被先后淘汰,而具有较高μ、Umax的P.schinkii逐渐成为系统的优势菌,具有较高μ、Umax的丙酸氧化菌的逐步富集可显著提高系统降解丙酸的能力,促进产甲烷菌群的增殖和代谢,使系统的整体处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运行特性 有机负荷率(OLR) 丙酸氧化菌群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UASB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建东 贾仕儒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44-47,共4页
利用自制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研究了以石英砂为惰性粒子的颗粒污泥降解人工合成废水产生甲烷气体的产气动力学,得出可与实际试验数值较好吻合的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废水处理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对UASB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建 孙文全 +2 位作者 吴伟 李金鑫 周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以乙酸钠为外加碳源,考察了UASB反应器内甲苯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20~70 mg/L)的甲苯对微生物有刺激作用,使得污泥增殖速率变小,SMP的质量浓度也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后,系统COD和TOC... 以乙酸钠为外加碳源,考察了UASB反应器内甲苯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20~70 mg/L)的甲苯对微生物有刺激作用,使得污泥增殖速率变小,SMP的质量浓度也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后,系统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和94%以上,下降趋势较小;较高质量浓度(70~200 mg/L)的甲苯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污泥活性下降,反应器运行状况开始恶化,SMP的质量浓度也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后,系统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维持在81%和83%以上;当甲苯质量浓度超过200 mg/L时,表现为污泥活性严重下降,对COD的去除效果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甲苯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MBR联合工艺处理亚麻沤制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海笑 陈建中 周明罗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3,共3页
亚麻沤制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的存在,给亚麻沤制废水的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实验研究表明,采用UASB-MBR联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在适当的条件下,出水中有机物质浓度和SS达到当地废水排放标准,木质素类物质去除率... 亚麻沤制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的存在,给亚麻沤制废水的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实验研究表明,采用UASB-MBR联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在适当的条件下,出水中有机物质浓度和SS达到当地废水排放标准,木质素类物质去除率在84.9%以上,从而得到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沤制废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膜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反应器反硝化处理工业废水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宾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6-409,共4页
采用絮状污泥成功启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含甲酸、苯胺、环已酮、NO3-等的工业废水。UASB反应器以低负荷启动,10天后逐渐提高进水COD,出水COD保持在710~770mg/L,COD去除率为40%~60%;出水TOC保持在115~314mg/... 采用絮状污泥成功启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含甲酸、苯胺、环已酮、NO3-等的工业废水。UASB反应器以低负荷启动,10天后逐渐提高进水COD,出水COD保持在710~770mg/L,COD去除率为40%~60%;出水TOC保持在115~314mg/L,TOC去除率由60.3%逐渐升高至87.2%,最终维持在81%左右;出水中P(NO3-)维持在134~176mg/L,NO3-去除率为90%左右,系统稳定后N03-去除率几乎为100%。在进水COD容积负荷不超过5.00kg/(m3·d)的条件下,实际COD容积负荷稳定在2.00kg/(m3·d)左右,实际TOC容积负荷稳定在1.00kg/(m3·d)以上。当进水COD容积负荷不大于4.48kg/(m3·d)时,COD去除率为55%~74%,TOC去除率为63%-87%,NO3-去除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絮状污泥 反硝化 容积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化SBR系统处理UASB出水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张丽丽 吴成强 +1 位作者 陈建孟 蔡伟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驯化处理上流式厌氧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出水,整个运行过程主要分为颗粒污泥驯化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在稳定运行阶段,有机COD负荷可达到5.2 g/L.d,COD去除率高于95%,好氧颗粒污泥直径集中...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驯化处理上流式厌氧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出水,整个运行过程主要分为颗粒污泥驯化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在稳定运行阶段,有机COD负荷可达到5.2 g/L.d,COD去除率高于95%,好氧颗粒污泥直径集中于3.5~6mm,SVI 50~58mL/g,沉降速率在72~90m/h,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较高的COD去除率。同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接种颗粒污泥和驯化后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驯化 uasb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处理酒精废水耐冲击特性与颗粒污泥分析
17
作者 黄健平 席春辉 +1 位作者 肖岭 宋宏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140,165,共5页
针对UASB耐冲击能力低的问题,采用短暂冲击负荷的方法进行52 d中试研究,并考察接种絮状污泥的UASB对以污冷凝水为主要成分的酒精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UASB呈现较强耐冲击负荷能力;第49天产气速率最高,可达3.03 L/(L·d),反应... 针对UASB耐冲击能力低的问题,采用短暂冲击负荷的方法进行52 d中试研究,并考察接种絮状污泥的UASB对以污冷凝水为主要成分的酒精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UASB呈现较强耐冲击负荷能力;第49天产气速率最高,可达3.03 L/(L·d),反应器内形成了粒径0.5-1.5 mm的颗粒,电镜扫描的颗粒污泥结构致密,由多个杆状细菌形成网状结构。在夏季无保温措施、负荷冲击条件下培养颗粒污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 冲击负荷 污冷凝水 颗粒污泥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模型预测UASB反应器对奶牛养殖废水处理效果
18
作者 张迪 郭婷 +1 位作者 郑萍 姜佰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51,共9页
为实现UASB反应器运行人工智能控制,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预测升流厌氧反应器处理奶牛养殖废水COD去除效果。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出水与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p H、温度、碱度... 为实现UASB反应器运行人工智能控制,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预测升流厌氧反应器处理奶牛养殖废水COD去除效果。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出水与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p H、温度、碱度、挥发性有机酸、有机负载率和悬浮固体之间非线性模型,比较不同算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为BP神经网络最佳算法,最佳结构为8-8-1,模拟训练效果较好。BP神经网络预测值与真实值接近,一致性较高,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利用线性-非线性模型评价不同输入参数对废水COD去除率影响,比较BP-ANN与线性-非线性模型预测效果,为奶牛养殖废水处理智能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uasb反应器 COD去除率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奶牛养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UASB-ALR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抑制性研究
19
作者 张振宇 杨海亮 +1 位作者 王罕 马三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5-298,共4页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UASB)-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LR)的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稳定运行阶段,通过添加氯化铵,考察NH4+-N浓度对UASB-ALR工艺稳定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UASB进水氨氮浓度超过2 660mg/L时,UASB的有机物去...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UASB)-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LR)的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稳定运行阶段,通过添加氯化铵,考察NH4+-N浓度对UASB-ALR工艺稳定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UASB进水氨氮浓度超过2 660mg/L时,UASB的有机物去除率下降到60%。当ALR进水中NH4+-N浓度达到3140 mg/L时,ALR对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下降到12.8%和57%。经过7 d的恢复期,UASB对COD的去除率回升到78.5%,ALR反应器的COD及NH4+-N去除率均无法恢复到抑制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渗滤液 氨氮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气浮—生化处理(UASB—A/O)—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丙烯酸酯橡胶生产废水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兴兵 邱仁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7-381,共5页
采用“絮凝—气浮—生化处理(UASB—A/O)—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丙烯酸酯橡胶生产废水。合理设计了各阶段工艺参数,确定了对应的设备选型,完成了工程建设,研究了生化进水COD、pH、进水流量对生化处理系统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际运行... 采用“絮凝—气浮—生化处理(UASB—A/O)—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丙烯酸酯橡胶生产废水。合理设计了各阶段工艺参数,确定了对应的设备选型,完成了工程建设,研究了生化进水COD、pH、进水流量对生化处理系统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生化系统在污泥筛选、驯化阶段的最佳进水COD为200 mg/L,最佳pH为8,运行阶段的最佳进水流量为10 m^(3)/h;在进水COD为2690 mg/L、BOD5为2000 mg/L、ρ(NH3-N)为30 mg/L、pH为8、进水流量为10 m^(3)/h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处理系统稳定运行1 a,NH3-N去除率在90%以上,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均大于96%,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接收指标(COD≤100 mg/L,BOD5≤50 mg/L,ρ(NH3-N)≤15 mg/L,SS≤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废水 絮凝 沉淀 气浮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厌氧/好氧工艺(A/O) FENTON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