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New Technology and System of Ultrasonic Honing
1
作者 ZHU Xi-jing 1,2, XU Hong-jun 1, WANG Ai-ling 2, SHENG Xin-quan 2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06, China 2.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51,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6-67,共2页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technology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cutting has been drawing general attention. And great advancement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 prod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have been achieved. Ultrasonic v...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technology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cutting has been drawing general attention. And great advancement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 prod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have been achieved. Ultrasonic vibration honing system developed in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f cast iron cylinder (47×97) and thin cylinder of 20# (86×95)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productive experiment and the technological effect obtained is ideal. In comparison with ordinary honing, ultrasonic vibration honing possesses apparent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it has high processing precision (precision in size ranks IT6, roughness Ra0.05, circularty and cylindericity in size ranks IT6); Secondly, it has small cutting force and low temperature so that no deformation occurs; Thirdly, it has high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a new technique to honing is introduced, and the ultrasonic honing systems of thin cylinder and cast cylinder which have been successfully manufactured and their applying effect are illustra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tting principle of ultrasonic honing in terms of cutting motion, grain performance and cutting quantity. The study of this technique starts a new approach to which is efficient higher quality and lower consumption to hole’s precise and superprecise machining. At last,the paper introduce the conclution: Ultrasonic honing sharpens grain, which is favorable for raising cutting efficiency; Ultrasonic vibration honing may increase honing depth and raise cutting efficiency. It may also decrease honing power and system deformation; Undergoing practice we can find that the ultrasonic honing system as above discribed can be extended and applied to production. The system not only can be applied to conventional honing machine, its technology effect as good as high precision machine tool, but also can be applied to develop and study ultrasonic vibrating numbrical controlling honing machine tool which will provide a new type, efficient, high quality low consumption, equipment for working precision hole; Appling the same parament as W40 oilstone ba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is very valuable for product and application. Rough machining and finish machining once time finished, which not only improve location accuracy, but also have a high effiency.The honing system not only can be suitable for honing cast cylinder, but also can be applied for honing engineer ceramics as well as hard, crisp material; The dimension and technology paraments of 47 mm honing system as above discribed, can be suitable for honing the cast cylinder of motorcycle or minicar. And the cylinder diameter can b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45 to 65. The dimension and technology paramagnets of 86 honing system as above discribed,can be applied for honing all kinds of cylinder of light or heavy passenger-cargo vehicle, and the cylinder diameter can b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65 to 100; It is easy to achieve new technology of flat roof honing by applying ultrasonic honing.After the flat roof honing, fuel consumption of engine is 1g/Hp, while conventional engine is 3g/Hp.Life expectancy of engine is prolonged greatly after the cylinder by flat roof h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honing cutting principle CYLINDER applying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oying effects of V on stability,elastic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iFe2 via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NONG Zhi-sheng CUI Pu-chang +1 位作者 ZHU Jing-chuan ZHAO Rong-d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551-1559,共9页
The alloying effects of V on structural,elastic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iFe_2 phase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he calculated energy properties ... The alloying effects of V on structural,elastic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iFe_2 phase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he calculated energy properties including cohesive energy and formation enthalpy indicate V atom would preferentially substitute on 6h sites of Fe atoms in the lattice of TiFe_2 to form the intermetallic Ti_4Fe_7(V).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polycrystalline elastic parameters confirm that the plasticity of TiFe_2 would be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V.By discussing the percentage of elastic anisotropy,anisotropy in linear bulk modulus and directional dependence of elastic modulus,it is revealed that the anisotropy of TiFe_2 and Ti_4Fe_7(V) is small.Finally,the density of states,charge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Mulliken population for TiFe_2 and Ti_4Fe_7(V) were calculated,suggesting there is a mixed bonding with metallic,covalent and ionic nature in TiFe_2 and Ti_4Fe_7(V) compounds.These results also clarify that the reas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lasticity with the addition of V in TiFe_2 is the weakened bonding of covalent feature between Ti and V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principleS ELASTIC properties ALLOYING effect TiFe2 PH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料成形离散Kirchhoff理论单元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柳玉启 郭威 +1 位作者 胡平 李运兴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39,共9页
本文将离散Kirchhoff理论(DKT)平板弯曲和薄膜单元的组合模型引入弹塑性有限变形的虚功率增率型原理,采用库仑摩擦定律,建立了适于具有明显弯曲效应的高效率的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方盒拉深成形过... 本文将离散Kirchhoff理论(DKT)平板弯曲和薄膜单元的组合模型引入弹塑性有限变形的虚功率增率型原理,采用库仑摩擦定律,建立了适于具有明显弯曲效应的高效率的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方盒拉深成形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T单元 有限元 数值模拟 板材 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Modified TGS Crystals
4
作者 Fang Changshui Wang Min +2 位作者 Zhuo Hongsheng Song Jiancheng Zhang Kecong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81-281,共1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y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TGS crystals,the different dopant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crystal chemistry principle and pyroelectric effect of molecules and ionic group to grow new modified T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y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TGS crystals,the different dopant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crystal chemistry principle and pyroelectric effect of molecules and ionic group to grow new modified TGS crysta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ome dopants can improve the py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TGS crys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chemistry principle tgs crystals grow new modified tgs crystals pyroelectric properties DOPANTS modified TGS crystals tgs crystalsthe pyroelectric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 rank optimization for efficient deep learning:making a balance between compact architecture and fast training
5
作者 OU Xinwei CHEN Zhangxin +1 位作者 ZHU Ce LIU Yi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09-531,F0002,共24页
Deep neural networks(DNNs)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many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However,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storage cost make deep learning difficult to be used on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s... Deep neural networks(DNNs)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many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However,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storage cost make deep learning difficult to be used on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s,and it is not environmental-friendly with much power cost.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low-rank optimization for efficient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In the space domain,DNNs are compressed by low rank approximation of the network parameters,which directly reduces the storage requirement with a smaller number of network parameters.In the time domain,the network parameters can be trained in a few subspaces,which enables efficient training for fast convergence.The model compression in the spatial domain is summariz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s pre-train,pre-set,and compression-aware methods,respectively.With a series of integrable techniques discussed,such as sparse pruning,quantization,and entropy coding,we can ensemble them in an integration framework with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storage.In addition to summary of recent technical advances,we have two findings for motivating future works.One is that the effective rank,derived from the Shannon entropy of the normalized singular values,outperforms other conventional sparse measures such as the?_1 norm for network compression.The other is a spatial and temporal balance for tensorized neural networks.For accelerating the training of tensorized neural networks,it is crucial to leverage redundancy for both model compression and subspace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compression subspace training effective rank low rank tensor optimization efficient deep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磊 司国东 +3 位作者 王春桃 黄沛杰 肖克辉 杜治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但因其实验原理抽象、知识点多,实验平台复杂等特点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为解决高认知负荷对实验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实验进行教学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但因其实验原理抽象、知识点多,实验平台复杂等特点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为解决高认知负荷对实验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实验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控制学生内部认知负荷,优化实验教材设计及呈现方式降低学生外部认知负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相关认知负荷,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新型教学设计有效降低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总量,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创新能力得到较高的提升。此方法也可为其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认知负荷理论 实验教学 成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的比较及启示
7
作者 陈玥 彭光荣 张峰铭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125,共8页
全球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有助于推动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以高等教育机构排名柏林原则为基准,引入其量化评估表,对世界绿色指数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影响力排名和QS世界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规范性进行比较分析。... 全球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有助于推动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以高等教育机构排名柏林原则为基准,引入其量化评估表,对世界绿色指数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影响力排名和QS世界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规范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排名在排名目标、指标体系和参与形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三项排名的规范性普遍不高,与柏林原则存在较大差距,在排名清晰度、透明度、完整度、相关性和合法性方面均存在不足。为使全球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更客观且有效地提供镜鉴,未来排名机构应从方法论层面提升排名规范性,而我国高校也需理性看待排名,增强内在动力,坚持质量导向,并在立足本土基础上开创中国特色的大学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大学排名 大学评估 排名规范性 柏林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vonius涡轮集群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优化研究
8
作者 张鹏 朱金志 朱建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202,共8页
为改善现有垂直轴风力机的捕能性能,基于Magnus原理设计一种气动性能增强的Savonius集群风力机。该风力机的Savonius涡轮自转同时还可以公转,具有自动对风功能。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涡轮数量和涡轮旋向变化对集群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为改善现有垂直轴风力机的捕能性能,基于Magnus原理设计一种气动性能增强的Savonius集群风力机。该风力机的Savonius涡轮自转同时还可以公转,具有自动对风功能。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涡轮数量和涡轮旋向变化对集群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基于Naca0018翼型的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涡轮数量增加,集群风力机平均风能利用率增大,但相对于孤立涡轮,单个涡轮的输出功率会降低;改变涡轮旋向会影响集群风力机的运动状态,当集群风力机所有涡轮同向自转时,涡轮能够稳定公转,而当涡轮自转旋向不一致时,涡轮会在特定方位角下摆动;与常规基于Naca0018翼型的垂直轴风力机相比,当涡轮数量为3且涡轮逆时针旋转时,集群风力机产生的风能利用率可提升72.34%;当涡轮数量为4且其中一个涡轮顺时针旋转,其余涡轮逆时针旋转时,集群风力机产生的风能利用率可提升26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集群效应 Magnus原理 Savonius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齿形氮化铝纳米带负阻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研究
9
作者 黄绛雪 黄启俊 +2 位作者 何进 王豪 常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0,共6页
低维纳米带材料因为其结构的特异性而呈现出新奇的物理性质.修饰纳米带的边缘能够调制其电子性质.本文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究了锯齿形氮化铝纳米带(ZAlNNR)单边氟化、单边氯化以及单边氢化的电子结构和输... 低维纳米带材料因为其结构的特异性而呈现出新奇的物理性质.修饰纳米带的边缘能够调制其电子性质.本文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究了锯齿形氮化铝纳米带(ZAlNNR)单边氟化、单边氯化以及单边氢化的电子结构和输运特性.研究表明:锯齿型氮化铝纳米带可以通过以上手段实现能带结构的半导体-金属转换.计算电子输运特性,我们发现三种边缘修饰的器件均呈现出负微分电阻效应,其中AlN-F器件有最大峰谷电流比(PVCR),达到了1.78×10^(7),是硅烯纳米器件以及黑磷纳米器件的10^(6)倍.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H-AlN-Cove纳米器件,AlN-F器件能够在更小的偏压范围内实现高PVCR.该结果为锯齿形氮化铝纳米带在低功耗纳米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形氮化铝纳米带 电子输运 负微分电阻效应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序号动量和符号动量
10
作者 王鹿鸣 王志强 熊海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80,共17页
考虑到非参变量具有避免参变量易受极端观测值影响的优点,基于200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使用两个非参变量(序号指标和符号指标)替代参变量收益率指标,考察了中国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短期动量效应。研究发现:(1)全样本中不存... 考虑到非参变量具有避免参变量易受极端观测值影响的优点,基于200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使用两个非参变量(序号指标和符号指标)替代参变量收益率指标,考察了中国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短期动量效应。研究发现:(1)全样本中不存在月度序号动量和符号动量效应,但其动量组合收益率明显高于显著为负的月度价格动量组合收益率;(2)部分样本中存在短期序号动量和符号动量效应,最大日收益率低的股票、已实现方差低的股票和尾部风险低的股票中序号动量和符号动量的等权重组合收益率及其异常收益率显著大于零;(3)基于市场交易方面的8个特征变量构建的增强型序号动量组合和符号动量组合中有近半数具有显著的正收益率和异常收益率;(4)序号指标和符号指标可以通过特征变量的负向作用来提升其对个股下月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序号动量和符号动量组合收益率得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组合中的股票具有相对较低的凸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效应 非参数统计 序号动量 符号动量 凸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加权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及其在装备效能评估上应用
11
作者 李奎 张侹 +2 位作者 张晨阳 吴娟 廖斌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9,共8页
传统粗糙集理论在执行属性约简时并未充分考虑条件属性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依赖性,这限制了模型在揭示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间深层关联方面的潜力。提出一种改进加权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简要分析了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基本原理,引... 传统粗糙集理论在执行属性约简时并未充分考虑条件属性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依赖性,这限制了模型在揭示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间深层关联方面的潜力。提出一种改进加权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简要分析了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基本原理,引入一个基于改进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的赋权策略,并应用于加权邻域粗糙集以增强属性间相关性的分析。构建了针对装备效能评估的改进加权邻域粗糙集模型,给出了具体效能评估流程。通过对实例数据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属性约简效率和分类准确率上均优于传统方法,体现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邻域粗糙集 相互依赖性 属性约简 改进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粒度概率语言环境下基于PROMETHEE的改进FMEA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鞠萍华 陈资 +1 位作者 冉琰 胡晓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66-2276,共11页
针对传统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中存在关于故障模式评估、风险因子权重和风险优先级排序等方面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粒度概率语言环境下基于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的改进FMEA方法。该方法运用多粒度概率语言术语集(PL... 针对传统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中存在关于故障模式评估、风险因子权重和风险优先级排序等方面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粒度概率语言环境下基于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的改进FMEA方法。该方法运用多粒度概率语言术语集(PLTS)刻画了专家评估信息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并基于二元语义转换函数为引入工具的语言计算模型统一各专家多粒度风险评估信息,运用最优最劣法(BWM)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确定风险因子权重,将PROMETHEE拓展到概率语言环境中用于确定故障模式风险优先序。最后,运用托盘交换架故障风险评估案例来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通过敏感度与对比分析以显示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概率语言术语集(PLTS) 多粒度语言 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 最优最劣法(B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蒸汽直接干燥脱水提质特性研究
13
作者 郁卫江 高金龙 +2 位作者 蔡明祥 买吾拉尼江·莫合特尔 张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5,共9页
采用蒸汽直接干燥技术对新疆准东地区高含水低阶煤进行提质研究,并探究了温度、粒度、干燥时间对高含水低阶煤水分脱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干燥后水分复吸规律和发热量改善情况。研究显示蒸汽温度是影响准东煤炭脱水效果的关键因素,脱水... 采用蒸汽直接干燥技术对新疆准东地区高含水低阶煤进行提质研究,并探究了温度、粒度、干燥时间对高含水低阶煤水分脱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干燥后水分复吸规律和发热量改善情况。研究显示蒸汽温度是影响准东煤炭脱水效果的关键因素,脱水效果随着蒸汽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同时温度越高产品的水分波动范围越小,脱水效果更加稳定。验证了蒸汽直接干燥能量输入加热和水分蒸发是2个独立的过程,应合理控制干燥温度以免造成能量浪费。粒径是影响脱水效果的重要因素,13~0 mm的煤炭料群兼具了大颗粒形成的料层空隙率大和小颗粒内部水分迁移阻力小的优势,脱水效果最优,在234℃条件下干燥后脱水率可达59.93%,而增加干燥时间对物料脱水效果的影响较小,表明物料的脱水行为发生在蒸汽快速释放的瞬间。蒸汽直接干燥不仅可以脱除煤的自由水,还可以降低部分结合水含量。提质煤水分在96 h内几乎不发生复吸现象,提质煤复吸水分增加量均小于1%,表明含氧官能团的分解使得煤亲水能力降低从而降低水分复吸能力。脱水前后提质煤高位发热量维持在26 MJ/kg左右,低位发热量从17.94 MJ/kg增加到22.66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蒸汽直接干燥技术 发热量 干燥提质 脱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导式”改造理念的煤层气水平井压裂技术适应性研究
14
作者 肖宇航 朱庆忠 +9 位作者 赵群 王玫珠 赵洋 孙钦平 王三帅 李宗源 董晴 王子涵 周智 郭纪刚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254,共12页
水平井压裂改造是当前非常规煤层气资源实现高效开发最为核心的技术手段,现今虽已取得较好现场成效,但目前煤层气压裂改造仍存在压裂改造目的不清晰、主体水平井压裂技术适应性不明、压裂改造效果评价手段欠缺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压裂... 水平井压裂改造是当前非常规煤层气资源实现高效开发最为核心的技术手段,现今虽已取得较好现场成效,但目前煤层气压裂改造仍存在压裂改造目的不清晰、主体水平井压裂技术适应性不明、压裂改造效果评价手段欠缺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压裂水平井产量和开发效益,依托已在沁水盆地南部取得显著成效,并被实践所验证的“疏导式”改造理念,立足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中原始天然孔-裂隙特征和煤层气“疏导式”改造理念对高阶煤储层压裂改造要求,吸收前人压裂改造评价经验,筛选出水平井各段压裂施工曲线类型和数量、平均施工压力、停泵压力、事故类型和发生率、投产后见气压力、当前流压和气量(生产1 a)和综合平均稳产气量7项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煤层气“疏导式”改造理念的压裂改造效果评价办法,进而结合现场对比试验,开展主体水平井压裂技术适应性研究,借此落实主体压裂技术的改造能力上限和不足。结果表明:随埋深和地应力增大,煤储层改造难点由易滤失,易近井筒地带天然裂隙过度开启,难造优势主压裂裂缝,转变为优势主压裂裂缝周边的天然裂隙难以逐级规模开启,次级裂缝张开程度不够以及压裂砂携送困难,易脱砂、砂堵。底封拖动压裂技术因井筒内沿程压力损耗过大,在1000 m以深难以满足煤储层“疏导式”压裂改造需求。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在深度超过1200 m后,存在对压裂砂携送能力不足问题。桥射联作压裂技术不仅可满足1250 m深度高阶煤储层“疏导式”压裂改造需求,同时还具备进一步增大压裂改造规模的潜力,可满足更深条件下煤储层“疏导式”压裂改造的施工和实现。研究可为沁水盆地南部和国内外其他煤层气区块压裂技术的合理优选和升级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煤储层 “疏导式”改造理念 压裂改造效果评价 主体压裂技术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式桥墩钢围-钢弹簧套箱柔性防撞结构原理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永灿 余小辉 +2 位作者 张锡祥 于宏明 李提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7,111,共10页
为解决桥梁工程中薄弱型圆柱式桥墩“弱墩抗强撞”的防船撞技术难题,根据薄弱型圆柱式桥墩的船撞受力特点及现有圆柱式桥墩防撞结构的“全方位柔性防撞”缺陷,采用以防撞结构的结构形式创新提升其“全方位柔性防撞”能力的难题解决方法... 为解决桥梁工程中薄弱型圆柱式桥墩“弱墩抗强撞”的防船撞技术难题,根据薄弱型圆柱式桥墩的船撞受力特点及现有圆柱式桥墩防撞结构的“全方位柔性防撞”缺陷,采用以防撞结构的结构形式创新提升其“全方位柔性防撞”能力的难题解决方法,研发设计出一种新型圆柱式桥墩附着式钢围-钢弹簧套箱柔性防撞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防撞结构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分析,导出了新防撞结构的柔性防撞原理;根据新防撞结构实桥工程应用检验的桥墩船撞力降低、船舶撞损破坏减少和桥墩船撞作用偶然状况安全性改善结果,确定了新防撞结构的柔性防撞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防撞结构依靠其“冲击柔性”结构形式,具有远优于常规钢套箱防撞结构的柔性防撞效果,能大幅降低桥墩船撞力和船舶撞损破坏,能显著改善桥墩船撞作用偶然状况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圆柱式桥墩 柔性防撞结构 钢围-钢弹簧套箱 柔性防撞原理 柔性防撞效果 弱墩抗强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受减资通知债权人保护的对抗效力限制模式
16
作者 马强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85,共19页
我国司法实践长期以来主要通过“股东补充赔偿责任”保护未受减资通知的债权人,但该模式内部杂糅了各种完全不同的责任规范逻辑,且与《公司法》第226条欲采行的规范模式不符。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下,限制减资行为对抗效力模式具有实定法... 我国司法实践长期以来主要通过“股东补充赔偿责任”保护未受减资通知的债权人,但该模式内部杂糅了各种完全不同的责任规范逻辑,且与《公司法》第226条欲采行的规范模式不符。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下,限制减资行为对抗效力模式具有实定法规范基础,最有利于平衡债权人、公司与股东三方的利益,并契合《公司法》追求法秩序安定性与经济效率的目标。在对抗效力限制模式下,债权人因公司减资享有的提前偿债与提供担保请求权不受影响。在实现债权人权利必要的范围内,股东对公司负有返还基于减资所得财产并恢复认缴出资的义务,债权人仅可借助代位权对股东主张相应权利。对公司未履行通知义务即实施减资行为有过错的董事、高管、实际控制人与股东等主体,还应对债权人因无法完全受偿而遭受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减资 债权人保护 对抗效力限制 比例原则 恢复出资义务 补充赔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大棚保温原理及烤烟育苗大棚性状改善措施
17
作者 王建文 李建勇 +5 位作者 黄国强 刘良教 彭梁睿 邓浏平 刘伟民 熊伟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74-82,共9页
介绍温室大棚保温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烤烟育苗大棚建造和改造设计中。温室大棚增温效果由棚体升温性状和保温性能决定,衡量增温效果主要采用温室大棚保温比、导温比和周长面积比3种方法。结果显示,扩大温室大棚面积或降低温室大棚长... 介绍温室大棚保温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烤烟育苗大棚建造和改造设计中。温室大棚增温效果由棚体升温性状和保温性能决定,衡量增温效果主要采用温室大棚保温比、导温比和周长面积比3种方法。结果显示,扩大温室大棚面积或降低温室大棚长宽比,均能通过减小围膜面积增加保温比,降低导温比;在提高保温性能的同时,也提高升温性状和增温效果;3种方法中温室大棚高度对增温效果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分别应用3种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同时考虑面积、高度和长宽比变化对温室大棚空间的热容量、光照强度,以及日光照射使棚膜产生隔热作用等因素,能比较完整地解释温室大棚在不同面积、高度和长宽比下升温性状、保温性能和增温效果的变化,进而提出通过调整温室大棚面积、高度和长宽比等措施提高烤烟育苗大棚增温效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大棚 增温效果 保温原理 育苗大棚 改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琴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引领下,中国文学翻译与传播事业如火如荼,逐渐由路径探索深入到提质增效阶段,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依据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厘析影响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的多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引领下,中国文学翻译与传播事业如火如荼,逐渐由路径探索深入到提质增效阶段,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依据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厘析影响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的多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效果评估指标并赋以权重,最终建构一个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以期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效果评估提供较为科学并实用的量具,为中国文学对外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效果评估 指标体系 评估原则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效-伍”的维药名方祖卡木颗粒组方原理探索
19
作者 李丝雨 古敏 +6 位作者 李易轩 于静 季志红 李柯翱 王燕平 王永炎 翟华强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33-2839,共7页
维医药与中医学具有“一源多流”的特点,应用中医基础理论开展维药名方祖卡木颗粒的组方原理探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华本草》等典籍,对祖卡木颗粒组方药物的基源、药性、功效、配伍... 维医药与中医学具有“一源多流”的特点,应用中医基础理论开展维药名方祖卡木颗粒的组方原理探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华本草》等典籍,对祖卡木颗粒组方药物的基源、药性、功效、配伍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中医药与维医药相似性与共通性,并融入中医学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配伍理论进行方解,充分阐释其组方原理的科学内涵。祖卡木颗粒虽在药物及用药习惯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维医药特色,但在疾病认识、功效描述等方面与中医药具有较强的共通性,可借鉴中医药方解思路与配伍理论进行组方原理探究。方中薄荷、睡莲花二者相使为君药,主疏散风热;罂粟壳、破布木果、洋甘菊三者相须为用,止咳平喘共为臣药;大黄、蜀葵子二者相须,增强清热泻火之效,大枣、山柰相须为用,共同养护脾胃,四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使。维医药、中医药二者具有相互借鉴与融合的基础,借鉴中医药基础理论可明确祖卡木颗粒的主治病证,将有助于进一步指导维医复方的临床合理使用与新药开发,促进维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卡木颗粒 组方原理 药性 功效 配伍 七情和合 君臣佐使 维医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对2H-MoTe_(2)光电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
作者 徐中辉 赵书亮 +1 位作者 王利峰 刘川川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9,共7页
MoTe_(2)是一种非空间反演对称性半导体,由线性偏振光照射,在无偏压条件下可以直接产生光电流,但是非常微弱.掺杂可以改变电子能带结构和降低空间反演对称性,从而有效的增强光电流.本文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 MoTe_(2)是一种非空间反演对称性半导体,由线性偏振光照射,在无偏压条件下可以直接产生光电流,但是非常微弱.掺杂可以改变电子能带结构和降低空间反演对称性,从而有效的增强光电流.本文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本征、Nb掺杂、Ti掺杂和W掺杂2H-MoTe_(2)的能带结构、透射谱和光电流.能带结构表明:Nb掺杂使半导体2H-MoTe_(2)能带穿越费米能级,转变为金属特性;Ti和W掺杂减小了2H-MoTe_(2)的带隙,能带没有穿越费米能级,依然为半导体.掺杂都降低2H-MoTe_(2)的反演对称对称性,从本征的D3h转变为Cs.从而在线偏振光的照射下可以有效的提高2H-MoTe_(2)的光电流.同时,发现掺杂可以提高单层2H-MoTe_(2)在低光子能量下的消光比,如Nb和Ti掺杂单层2H-MoTe_(2)分别在光子能量1.1 eV和1.2 eV处取得39.48和28.48的高消光比.这些结果表明掺杂可以有效增强单层2H-MoTe_(2)的光电流和消光比,可以应用于指导2H-MoTe_(2)在光电器件的设计,特别是在红外光探测领域增添了许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H-MoTe_(2) 光电效应 掺杂 第一性原理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