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陆相咸化湖盆“低TOC”烃源岩高生烃效率探讨——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泥页岩为例 |
高玉巧
何希鹏
程熊
唐玄
花彩霞
昝灵
张培先
陈学武
庞伊伟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2
|
低丰度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存在的证据及其TOC下限 |
霍志鹏
庞雄奇
张宝收
陈践发
范柏江
李素梅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
3
|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的有机碳下限问题 |
彭平安
刘大永
秦艳
于赤灵
张善文
隋凤贵
李钜源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6
|
|
|
4
|
关于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 |
张水昌
梁狄刚
张大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36
|
|
|
5
|
应用岩石热解数据S_2-TOC相关图进行烃源岩评价 |
曾花森
霍秋立
张晓畅
鄢仁勤
姜淑杰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7
|
|
|
6
|
有效烃源岩的识别与应用——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
张艳
王璞珺
陈文礼
程日辉
唐华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
7
|
烃源岩的有机酸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研究 |
曾溅辉
朱志强
吴琼
彭继林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1
|
|
|
8
|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非主力有效烃源岩发育特征 |
姚泾利
高岗
庞锦莲
刘凤妍
柳广弟
张雪峰
马海勇
独育国
程党性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9
|
低程度勘探区有效烃源岩的识别与平面成图——以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为例 |
张艳
王璞珺
陈文礼
刘万洙
唐华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10
|
论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在油气勘探中的联系——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
屈红军
李文厚
梅志超
陈全红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
11
|
基于岩石热解资料的烃源岩有机碳构成计算方法及应用 |
李永会
刘刚
高亮
向娟
宋海强
胡元伟
王青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2
|
低丰度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研究 |
李延钧
陈义才
徐志明
吕强
石晓英
左智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
13
|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有效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分析 |
匡立春
高岗
向宝力
王绪龙
王成云
柳广弟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1
|
|
|
14
|
贝尔凹陷贝中次凹南屯组一段储层特征研究 |
张云峰
冯亚琴
徐涵
付宝利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
15
|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效性探讨——以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为例 |
缪九军
吴小奇
宋晓波
郑伦举
陈迎宾
曾华盛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
16
|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 |
任军虎
王万春
康晏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6 |
29
|
|
|
17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规模性有效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涂建琪
董义国
张斌
南红丽
李成建
王晓梅
费轩冬
周文宝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4
|
|
|
18
|
陆相低成熟烃源岩有机硫与热解成烃动力学关系初探 |
沈忠民
周光甲
洪志华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2
|
|
|
19
|
确定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的一种新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湖相泥质烃源岩为例 |
高岗
柳广弟
付金华
姚泾利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35
|
|
|
20
|
烃源岩中有效有机质的类型评价及意义 |
曾花森
蔡郁文
霍秋立
周由保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