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辨识款冬花止咳活性成分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笛 蔺晓源 +3 位作者 刘凯 宁杭 罗文汇 赵光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446,共12页
目的:款冬花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以止咳为主。研究显示款冬花的某些成分可能与止咳作用相关,另有某些成分被证实具有止咳活性,但款冬花止咳药效的物质基础尚未阐明。本研究通过对款冬花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止咳作用进行谱效... 目的:款冬花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以止咳为主。研究显示款冬花的某些成分可能与止咳作用相关,另有某些成分被证实具有止咳活性,但款冬花止咳药效的物质基础尚未阐明。本研究通过对款冬花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止咳作用进行谱效相关分析,旨在阐明款冬花的止咳活性成分群。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0批款冬花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获得其化学成分数据;选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枸橼酸引咳法获得10批款冬花提取物的止咳药效数据。将SPF级健康雄性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S1~S10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共12组),每组10只,S1~S10组分别给予款冬花提取物S1~S10(4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枸橼酸喷托维林(10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纯化水,各组连续给药5 d,将豚鼠置于5 L容积的密闭广口瓶内,用超声雾化器以最大喷雾力度喷入17.5%的枸橼酸并持续0.5 min,记录每只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和5 min内咳嗽次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对款冬花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数据和止咳药效数据进行谱效相关分析,预测款冬花的止咳活性成分群。对预测的款冬花止咳活性成分群进行等效性验证:将SPF级健康雄性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S9组、活性成分群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S9组给予款冬花提取物S9(4 g/kg),活性成分群组给予预测的止咳活性成分组合物(剂量相当于4 g/kg的款冬花提取物S9),阳性对照组给予枸橼酸喷托维林(10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纯化水,各组连续给药5 d,动物造模和药效指标观察同前。结果:共建立10批款冬花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获得14个主要共有峰的峰面积数据;获得10批款冬花提取物的止咳药效数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S1、S2、S3、S4、S6、S7、S8、S9、S10组的咳嗽潜伏期加长(均P<0.01),阳性对照组及S1、S2、S4、S6、S8、S9、S10组的5 min内咳嗽次数减少(均P<0.05)。谱效相关分析显示:异绿原酸C、异绿原酸A、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槲皮苷、芦丁6种成分对款冬花止咳作用的贡献度较高,初步判断为款冬花的止咳活性成分群。等效性验证显示:S9组、活性成分群组的2个药效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证实异绿原酸C、异绿原酸A、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槲皮苷、芦丁为款冬花的止咳活性成分群。结论:谱效相关分析结合等效性验证可用于款冬花止咳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款冬花发挥止咳作用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花 指纹图谱 止咳作用 谱效关系 活性成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小续命汤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成分组中6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忠红 倪坤仪 杜冠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药复方小续命汤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成分组中各成分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此有效成分组的质量控制。采用OD S色谱柱,以水-甲酸-乙二胺(流动相A,体积比为100∶0.1∶0.1)和甲醇-甲酸(流动相B,体积比为100∶0.05)...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药复方小续命汤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成分组中各成分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此有效成分组的质量控制。采用OD S色谱柱,以水-甲酸-乙二胺(流动相A,体积比为100∶0.1∶0.1)和甲醇-甲酸(流动相B,体积比为100∶0.05)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m L/m in,检测波长240nm。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可分离测定有效成分组中的6种成分。6种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其回收率分别为:芍药苷99.1%,升麻苷99.6%,黄芩苷98.4%,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99.9%,防己诺林碱99.6%,粉防己碱102.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3%,1.4%,0.4%,0.8%,0.2%,1.4%。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复方 小续命汤 有效成分组 抗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成分多靶点是对中药作用机制的表面认识 被引量:59
3
作者 杜冠华 王月华 +6 位作者 张冉 谭初兵 贺晓丽 胡娟娟 张莉 陈若芸 秦海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4期480-484,共5页
对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药国际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模式是近年来对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认识... 对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药国际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模式是近年来对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认识,对中药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趋势,认为中药作用机制实际上是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即药物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杂物质体系和病理条件下药物作用靶点组成的复杂生物体系。正是由于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才达到了药物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认为,多成分多靶点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并不能反映中药的作用特点和机制,尤其不能反映药物多成分的有机组合和病理情况下的多靶点相互关联性的变化。中药的作用是由多种有效成分有机组合的物质组合与多种疾病相关靶点综合影响而相互作用产生的,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中药有效成分组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药物靶点 有效成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小续命汤抗AD有效成分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月华 杜冠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93-996,共4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方法,建立新型的中药复方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研究模式,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方法研究中药复方“小续命汤”240个连续组分(L1L120,A1A120)对β淀粉样蛋白毒性、过氧化损伤、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应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方法,建立新型的中药复方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研究模式,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方法研究中药复方“小续命汤”240个连续组分(L1L120,A1A120)对β淀粉样蛋白毒性、过氧化损伤、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β分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综合评价筛选结果,发现有3部分连续组分(L140,A3060,A100120)综合效果较好,这3部分重新组合作为此复方抗AD的有效成分组。结论中药复方“小续命汤”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发挥抗AD作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将极大地推进对中药复方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有效成分组 高通量筛选 阿尔茨海默病(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抗抑郁有效成分群药效学与毒理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宇 蒋嘉明 +2 位作者 郑丹 谭红胜 张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抗抑郁有效成分群(effective components group of fructus psoraleae,EGFP)的抗抑郁药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补骨脂通过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后得到含有补骨脂总黄酮、补骨脂定及补骨脂酚的有效成分群,其中不含补骨脂素及异... 目的研究补骨脂抗抑郁有效成分群(effective components group of fructus psoraleae,EGFP)的抗抑郁药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补骨脂通过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后得到含有补骨脂总黄酮、补骨脂定及补骨脂酚的有效成分群,其中不含补骨脂素及异补骨脂素,并控制补骨脂酚的含量。选取该EGFP、阳性对照品氟西汀和文拉法辛给予雌性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小鼠。7天后检测行为受限后的不动时间及血清和脑内海马组织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含量;采用急性毒性及重复给药试验研究该有效成分群的安全性。结果EGFP可降低小鼠行为受限的不动时间(P<0.05,P<0.01),增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5-HT含量(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该有效成分群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7 g·kg^-1,300 mg·kg^-1给药56 d后,血清生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GFP具有抗抑郁作用,无明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有效成分群 抗抑郁 药理作用 毒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对试验性衰老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月华 杜冠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衰老模型,观察中药复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GEC)对衰老大鼠的影响。方法:应用D-半乳糖加鱼藤酮建立衰老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鼠脑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建立大鼠衰老模型,观察中药复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GEC)对衰老大鼠的影响。方法:应用D-半乳糖加鱼藤酮建立衰老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鼠脑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GT)活性。结果:D-半乳糖可引起拟衰老效应,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内GSH含量减少、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但对AchE、ChAT无影响。GEC可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及某些生化功能改变。结论:提示中药复方“小续命汤”GEC可改善D-半乳糖引起的衰老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有效成分组 D-半乳糖 鱼藤酮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桥 沈娟 +2 位作者 赵祎武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583-586,共4页
目的:研究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进行分离,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酸、正十六烷醇、千层纸素A... 目的:研究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进行分离,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酸、正十六烷醇、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黄芩素、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汉黄芩苷、黄芩苷、芍药苷、苦杏仁苷、甘露醇。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 化学成分 有效成分组 小续命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中药有效成分群谱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智慧 陆涛 +3 位作者 杨中林 黄园 陶禹希 言方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适合的二元Copula函数模型,对中药有效成分群指纹图谱与药物活性进行分析,探索简单易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本文首先分别模拟分析二元Copula函数和二元正态分布对中药有效成分群谱效关系的拟合情况,然后选取合适的Cop... 目的通过构建适合的二元Copula函数模型,对中药有效成分群指纹图谱与药物活性进行分析,探索简单易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本文首先分别模拟分析二元Copula函数和二元正态分布对中药有效成分群谱效关系的拟合情况,然后选取合适的Copula函数模型分析18批次怀牛膝药材指纹图谱与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关系,最后利用选择的Copula函数模型对中药怀牛膝进行质量判别。结果五种常见的Copula函数中,二元单参数Gumbel Copula函数对所研究的中药怀牛膝有效成分群谱效关系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相关系数τ=0.5547,ρs=0.7422,λup=0.6384,λlo=0。结果表明此函数上尾部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而下尾部渐近独立,即质量好的中药其细胞增值活性也较强,质量差的对细胞药效影响则不显著。结论 Copula函数能够用于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群谱效关系,尤其对尾部相关性的描述为质量辨别提供了新方法,为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 中药 有效成分群 谱效分析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的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计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2-488,共7页
目的:阐明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其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从多种成分中发现有效成分群性。方法:以中药方剂及其治疗的某一疾病为研究对象,以实体语法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的实体语法系统,推断其化学成分对... 目的:阐明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其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从多种成分中发现有效成分群性。方法:以中药方剂及其治疗的某一疾病为研究对象,以实体语法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的实体语法系统,推断其化学成分对疾病的作用,并以此确定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成分群。结果:本文从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方剂"白虎汤合消渴方"中识别出16个作用于Ⅰ型糖尿病网络中12个蛋白的化学成分,其中9个化学成分对Ⅰ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群的候选对象。结论:本法能够用于辨识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群,揭示中药方剂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为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语法系统 中药方剂 有效成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渣油共热解对焦油及热解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晓龙 王胜春 张德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68,共5页
基于煤热解焦油产率低、品质差以及渣油如何高效利用问题,在固定床上进行了淮南煤、准格尔煤与渣油的共热解实验。结果表明:在煤中添加渣油可提高焦油产率,且共热解对焦油产率有协同作用。焦油中正己烷可溶物及脂肪族比例提高,品质显著... 基于煤热解焦油产率低、品质差以及渣油如何高效利用问题,在固定床上进行了淮南煤、准格尔煤与渣油的共热解实验。结果表明:在煤中添加渣油可提高焦油产率,且共热解对焦油产率有协同作用。焦油中正己烷可溶物及脂肪族比例提高,品质显著改善。随着渣油添加比例的增加,热解气中CO、CO2比例降低,C1—C4(C1,C2,C3,C4总和)在热解气中体积比例增加;且C1—C4中CH4比例降低,C2,C3,C4比例升高,说明共热解过程渣油有供氢作用,使得焦油产率增加且品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渣油 协同作用 族组分 气体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提取物抗氧化药效成分群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明雪 邹纯才 鄢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391,共8页
目的基于均值化邓氏关联度计算法研究瓜蒌提取物抗氧化的物质基础并进行抗氧化药效成分群的筛选与验证。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瓜蒌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测定瓜蒌提取物(27、9、3 mg/mL)对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 目的基于均值化邓氏关联度计算法研究瓜蒌提取物抗氧化的物质基础并进行抗氧化药效成分群的筛选与验证。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瓜蒌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测定瓜蒌提取物(27、9、3 mg/mL)对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采用均值化邓氏关联度计算法研究瓜蒌提取物抗氧化的谱效关系并筛选抗氧化药效成分群。按瓜蒌提取物抗氧化药效成分群中已知成分的含量制备混合对照品溶液并测定DPPH·、O_(2)^(-)·清除率。结果瓜蒌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中36个共有峰与DPPH·、O_(2)^(-)·清除率间的关联度不同,关联度大于中位数值的共有峰为:21、36、8、31、14、5、27、2、24、15、18、33、22、34、35、19、28、25号峰,初步认定山奈酚(36号峰)、异槲皮苷(8号峰)、木犀草素(31号峰)、芦丁(5号峰)、芹菜素(35号峰)5个成分为瓜蒌提取物抗氧化药效成分群(简称抗氧化药效成分群),山奈酚:异槲皮苷:木犀草素:芦丁:芹菜素=3∶2∶2∶1∶1(质量比)。抗氧化药效成分群(6.12、2.04、0.68μg/mL)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65.4%、64.0%、61.0%,对O_(2)^(-)·清除率分别为12.9%、9.5%、8.3%。结论明确了瓜蒌提取物抗氧化的物质基础并筛选出了其抗氧化药效成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提取物 谱效关系 抗氧化药效成分群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