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 process in buffer material and self-healing effects with joints 被引量:2
1
作者 YANG Gao-sheng LIU Yue-miao +2 位作者 GAO Yu-feng LI Jian CAI Guo-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905-2918,共14页
Within the multi-barrier system for high-level waste disposal,the technological gap formed by combined buffer material block becomes the weak part of buffer layer.In this paper,Gaomiaozi bentonite buffer material with... Within the multi-barrier system for high-level waste disposal,the technological gap formed by combined buffer material block becomes the weak part of buffer layer.In this paper,Gaomiaozi bentonite buffer material with technological gap was studied,the heat transfer induced by liquid water flow and water vapor was embedded into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quation.Based on the Barcelona basic model,the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 model of unsaturated bentonite wa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swelling process of bentonite block and the compression process of joint material.The China-Mock-up test was adopted to compare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test results so as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On this basis,the effect of joint self-healing on dry density,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buffer material was further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with bentonite hydrating and swelling,the joint material gradually increases in dry density,and exhibits comparatively uniform hydraulic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properties as compacted bentonite block.As a result,the buffer material gradually shifts to homogenization due to the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ffer material thermo-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JOINTS self-healing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性大变形隧道橡塑海绵缓冲层变形释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匡亮 朱建林 +5 位作者 陶伟明 刘志强 吴剑 唐思聪 周路军 齐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探究橡塑海绵缓冲层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让压支护中的适用性,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等手段开展橡塑海绵缓冲层的释能效能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橡塑海绵的单轴压缩试验表明,橡塑海绵受力和变形满足线性关系,当橡塑海绵压... 为探究橡塑海绵缓冲层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让压支护中的适用性,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等手段开展橡塑海绵缓冲层的释能效能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橡塑海绵的单轴压缩试验表明,橡塑海绵受力和变形满足线性关系,当橡塑海绵压缩比达到70%时,材料尚未发生破坏,橡塑海绵的压缩变形性能和强度性能均良好,可作为缓冲层设置于挤压大变形隧道各层支护结构之间;(2)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40 cm厚衬砌无缓冲层支护体系和50 cm厚衬砌无缓冲层支护体系,40 cm厚衬砌+10 cm厚缓冲层支护体系对应的围岩拱顶沉降量分别增加7.23%、14.50%,仰拱隆起量分别增加8.86%、17.01%,第三主应力最大值分别降低53.35%和49.86%;(3)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变形段有无缓冲层段受力测试对比试验表明,相较于无缓冲层支护体系,有缓冲层支护体系的支护接触压力、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分别降低55.7%、69.5%、60.9%。综上所述,橡塑海绵缓冲层具有较显著的释能效用,可提升支护体系的受力安全性,可作为一种让压支护手段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挤压性大变形 让压支护 缓冲层 橡塑海绵 释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至绝缘屏蔽层的电流密度临界条件仿真研究
3
作者 门业堃 张可 +4 位作者 郭卫 及洪泉 任志刚 张竟成 高建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为了研究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临界条件,本文针对实际电缆烧蚀致绝缘屏蔽损伤的类型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有限元仿真构建三维不对称高压电缆模型,分别研究了干燥和潮湿条件下高压电缆烧蚀发展过程及其对绝缘屏蔽造成损伤的机理,并对比分析... 为了研究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临界条件,本文针对实际电缆烧蚀致绝缘屏蔽损伤的类型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有限元仿真构建三维不对称高压电缆模型,分别研究了干燥和潮湿条件下高压电缆烧蚀发展过程及其对绝缘屏蔽造成损伤的机理,并对比分析两种条件下烧蚀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干燥条件下绝缘屏蔽层损伤源于电缆长段不良接触导致的电流热效应,不良接触达到7.5 m时缓冲层表面电流密度高达442 A/m^(2),温度为200℃;潮湿条件下绝缘屏蔽层损伤源于电化学腐蚀高阻性产物生成导致的电流热效应,高阻性产物在电流密度与温度集中的区域会贯穿缓冲层,被白色粉末覆盖比例达到97.9%时缓冲层表面电流密度高达416 A/m^(2)。仿真结果能够与实际烧蚀故障电缆的解体情况对应良好,验证了本文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层烧蚀 绝缘屏蔽层 电流热效应 电化学腐蚀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苕溪河岸带景观格局对水体氮素浓度的影响
4
作者 陈学兵 王烁 +5 位作者 刘富平 马小雪 田琳琳 陈健 李彦 蔡延江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5-1938,共14页
基于2019~2022年太湖流域上游南苕溪流域的实测数据,分别利用冗余分析(RDA)和非参数变点分析(nCPA)确定流域氮(N)素浓度与不同尺度河岸带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和影响水体硝态氮(NO_(3)^(-)-N)浓度变化的关键景观阈值区间(景观格局指数阈... 基于2019~2022年太湖流域上游南苕溪流域的实测数据,分别利用冗余分析(RDA)和非参数变点分析(nCPA)确定流域氮(N)素浓度与不同尺度河岸带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和影响水体硝态氮(NO_(3)^(-)-N)浓度变化的关键景观阈值区间(景观格局指数阈值).结果显示:南苕溪流域总氮(TN)浓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NO_(3)^(-)-N是主要N污染物赋存形态.湿季水体TN、溶解性总氮(DTN)、NO_(3)^(-)-N和溶解性有机氮(DON)浓度均显著高于干季,而铵态氮(NH_(4)^(+)-N)浓度则相反;上游河段N素浓度低于下游河段.400和200m河岸带缓冲区内景观格局指数分别对湿季和干季水体N素浓度解释度最高(89.49%和90.97%).在确定降低流域水体NO_(3)^(-)-N污染风险的关键景观格局指数阈值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在400m河岸带缓冲区内调控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及香农多样性指数(SDHI)分别低于0.25%、1.75%和0.77;在200m河岸带缓冲区内调控耕地面积占比和边缘密度(ED)分别应低于0.5%和39m/hm^(2),且林地面积占比应高于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NO_(3)^(-)-N) 河岸缓冲带 景观组成 景观配置 景观格局指数阈值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条件下变间隙磁流变缓冲器模型比较分析
5
作者 付本元 谭春海 +2 位作者 邹政 舒锐志 金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7-265,共9页
采用阻尼间隙逐渐减小流道结构的变间隙磁流变缓冲器,是一种因磁流变胶泥流速下降致使缓冲力衰减的结构补偿思路,然而变间隙流道结构补偿效果受制于力学模型对缓冲器动力学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因此构建准确的动力学模型是变间隙流道结构... 采用阻尼间隙逐渐减小流道结构的变间隙磁流变缓冲器,是一种因磁流变胶泥流速下降致使缓冲力衰减的结构补偿思路,然而变间隙流道结构补偿效果受制于力学模型对缓冲器动力学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因此构建准确的动力学模型是变间隙流道结构补偿缓冲力衰减的关键因素。为此,采用微分思想分析变间隙流道的阻尼力,并构建分别考虑局部损耗、惯性效应及两者共同作用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对比分析各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采用微分思想将变间隙流道分为若干微元,构建HB(Herschel-Bulkley)模型得到流道阻尼力;考虑局部损耗,构建了HBM(HB-minor losses)动力学模型;考虑惯性效应,基于微分思想将惯性效应产生的阻尼力沿轴向转换为N等分微元惯性效应阻尼力叠加分析,建立了HBI(HB-inertia losses)模型;综合考虑惯性效应和局部损耗的影响,构建了同时包含惯性效应和局部损耗的HBMI(HB-minor-inertia losses)模型。为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制作了一种变间隙磁流变缓冲器样机,并开展不同冲击条件下缓冲器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缓冲器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与试验结果对比,HB、HBM、HBI、HBMI模型的峰值力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7.7%、11.1%、15.8%、1.2%,动态范围相对误差分别为7.4%、1.7%、7.2%、1.0%,表明HBMI模型预测变间隙磁流变缓冲器的动力学行为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缓冲器 动力学行为 变间隙 局部损耗 惯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独立缓冲结构的PDC—牙轮复合钻头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迎新 牛世伟 +4 位作者 陈炼 李枝林 任海涛 姚建林 杨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4,共9页
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难钻地层钻井效率低、钻头寿命短是影响深井、超深井钻井周期和成本的瓶颈问题。钻头工作过程中切削结构轮流与井壁接触而产生的多边形效应是导致钻头不稳定工作、切削齿冲击失效的主要因素。为提高钻头工作稳定性,... 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难钻地层钻井效率低、钻头寿命短是影响深井、超深井钻井周期和成本的瓶颈问题。钻头工作过程中切削结构轮流与井壁接触而产生的多边形效应是导致钻头不稳定工作、切削齿冲击失效的主要因素。为提高钻头工作稳定性,提出了具有独立缓冲结构的PDC—牙轮复合钻头新结构,并针对四川盆地茅口组Ø311.2 mm井段常规PDC钻头冲击失效严重的问题,设计了3+3+3型(3个主刀翼、3个牙轮以及3个独立缓冲刀翼)的独立缓冲结构复合钻头,开展了全尺寸钻头室内钻进对比实验,并在川渝页岩气区块茅口组—栖霞组地层进行了实钻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独立缓冲结构复合钻头在常规复合钻头的牙轮切削结构和固定切削结构之间的空隙部位增设独立缓冲刀翼,有效缓解了多边形效应,对PDC齿形成很好的缓冲保护,同时分担了过大的钻压,限制了切削齿吃入深度,进而防止了钻头产生粘滑振动;②独立缓冲结构复合钻头钻压和扭矩波动小,扭矩为PDC钻头的1/5;③独立缓冲结构复合钻头取得了单只钻头进尺170 m的记录,比邻井同层位单只PDC钻头最高进尺提高了73.5%。结论认为,独立缓冲刀翼对提高钻头的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提高了钻头寿命,而且有效提高了复杂难钻地层及复杂结构井的综合钻井时效,有效降低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钻头 独立缓冲 多边形效应 钻头稳定性 钻井提速 硬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Leidenfrost效应的多孔地聚合物微球孔结构及pH缓冲性能
7
作者 李方贤 王亚松 +2 位作者 张志博 韦江雄 余其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4,共8页
以水玻璃、矿渣粉为材料,基于逆Leidenfrost效应制备了多孔地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其孔结构及pH缓冲性能.结果表明:改变水玻璃掺量和水固比可以调控多孔地聚合物微球的孔结构和pH缓冲性能;当水固比为1.0、水玻璃掺量由4%增大至8%时,微球的... 以水玻璃、矿渣粉为材料,基于逆Leidenfrost效应制备了多孔地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其孔结构及pH缓冲性能.结果表明:改变水玻璃掺量和水固比可以调控多孔地聚合物微球的孔结构和pH缓冲性能;当水固比为1.0、水玻璃掺量由4%增大至8%时,微球的孔隙率、中位孔径和孔比表面积均减小,pH值波动范围为1.50~1.90;当水玻璃掺量为4%、水固比由1.0增大至1.2时,微球的孔隙率、中位孔径和孔比表面积均增大,pH值波动范围超过2.00;与双氧水直接发气法制备的多孔地聚合物相比,基于逆Leidenfrost效应制备的多孔地聚合物具有更好的pH缓冲性能和更高的OH-累积浸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Leidenfrost效应 矿渣 地聚合物 孔结构 pH缓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E方法的弹体入水硬质聚氨酯泡沫缓冲器降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有才 邢旭阳 +5 位作者 杨佩琮 张宏 熊言义 徐忠四 赵志颖 孙毅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123,共13页
针对弹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的降载问题,设计一种硬质聚氨酯泡沫缓冲器。基于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技术,获取冲击载荷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密度和应变率效应,构建其宏观本构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欧拉流固耦合方法(ALE),建立弹体入水冲击数值仿真模型... 针对弹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的降载问题,设计一种硬质聚氨酯泡沫缓冲器。基于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技术,获取冲击载荷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密度和应变率效应,构建其宏观本构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欧拉流固耦合方法(ALE),建立弹体入水冲击数值仿真模型,验证所建本构关系及ALE方法的合理性,对加装缓冲器的弹体高速入水问题进行数值仿真计算,获得入水过程中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动态破坏过程及弹体运动参数,从而分析硬质聚氨酯泡沫密度、厚度对降载特性影响规律,讨论不同入水速度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参数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硬质聚氨酯泡沫动态力学性能应变率效应不明显,但密度效应明显,缓冲降载性能随硬质聚氨酯泡沫密度和厚度的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入水 硬质聚氨酯泡沫 应变率效应 密度效应 缓冲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频噪声定量约束函数的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海 王光付 +3 位作者 李发有 孙建芳 冯玉良 都小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8-416,共9页
系统分析了现有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不足,探索了一种基于高频噪声定量约束函数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有效且保真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通过分析叠后地震数据有效信号带宽,设计了压制高频噪声的最大概率准则和定... 系统分析了现有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不足,探索了一种基于高频噪声定量约束函数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有效且保真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通过分析叠后地震数据有效信号带宽,设计了压制高频噪声的最大概率准则和定量约束函数,通过多次迭代压制噪声,提高全频带信号的信噪比,逐步分级拓宽地震有效频带宽度,循环迭代求取反射系数,将提取的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褶积得到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体。测试校验对比其它高分辨率地震处理结果,处理后的数据体具有垂向分辨率高、主频高且频带宽的特点,有效视主频由50 Hz提高至100 Hz左右,地质目标视分辨率相应提高近1倍。基于该提频数据与波阻抗反演实现了2~5 m地质目标的定性与定量预测,钻井验证符合率90%以上,有效指导井位部署。该方法弥补了在传统“有效带宽”内提高地震高频信号的不足,实现了全频带内重构高、低频有效信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高频噪声 噪声定量约束函数 多次迭代 反射系数 有效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状况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同胞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秋芬 张贵生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01,共14页
生育政策变迁凸显了同胞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基于家庭系统视角和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文章探讨了同胞在家庭中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状况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在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之间存在差异,同胞对青少年... 生育政策变迁凸显了同胞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基于家庭系统视角和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文章探讨了同胞在家庭中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状况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在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之间存在差异,同胞对青少年发展具有“缓冲效应”,即同胞的存在难以让青少年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非忽视型教养方式、非吵闹型夫妻关系、亲密的亲子关系中获取更多的“发展红利”,但也不会更多地遭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弱势、忽视型教养方式、吵闹型夫妻关系、疏离的亲子关系导致的“发展赤字”。同胞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更趋近于“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这一发现有助于回应“越穷越生”“有条件生二孩却不生”等社会现象,同时预示“少子化”可能会加剧青少年发展的两极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状况 青少年发展 同胞 缓冲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特性及其促进厌氧消化效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璟俐 嵇华忠 +1 位作者 李雅婕 洪耀良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72-4079,4101,共9页
厌氧消化是处理污水污泥和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够产生丰富的清洁能源。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消化器不稳定,易出现氨、酸抑制等现象。生物炭作为一种吸附剂被广泛应用在去除废水中有毒金属、有机污染等方面,并且通... 厌氧消化是处理污水污泥和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够产生丰富的清洁能源。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消化器不稳定,易出现氨、酸抑制等现象。生物炭作为一种吸附剂被广泛应用在去除废水中有毒金属、有机污染等方面,并且通过加生物炭,可有效缓解酸积累和氨抑制,提高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分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表面特性,探究生物炭提升厌氧消化体系缓冲能力、缓解氨抑制的原理,论述了生物炭在厌氧消化体系中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生物炭 缓冲作用 氨氮抑制 微生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光带覆盖理论与实践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0,共8页
为明确铁路覆盖效果测算的基本原理和判定标准,提升测算质量和效率,对铁路光带覆盖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在介绍铁路覆盖测算的基础上,阐述铁路光带覆盖理论基本概念,提出运用光带覆盖理论进行覆盖测算的主要流程,包括选定测算线路... 为明确铁路覆盖效果测算的基本原理和判定标准,提升测算质量和效率,对铁路光带覆盖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在介绍铁路覆盖测算的基础上,阐述铁路光带覆盖理论基本概念,提出运用光带覆盖理论进行覆盖测算的主要流程,包括选定测算线路、生成覆盖光带、指定覆盖对象、覆盖效果测算等步骤,研究光带生成理论、权威统计口径、合理覆盖对象等问题,并提出路网覆盖行政区测算、路网覆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测算、规划项目必要性分析、关键节点覆盖测算4个光带覆盖理论的主要应用方向。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提出基于缓冲区的铁路光带覆盖信息化自动测算方法,分析了GIS二次开发的基本算法流程和关键技术。实践证明,光带覆盖理论能够准确高效地实现高速铁路覆盖效果测算,已成为我国铁路覆盖评价的主要方法,相关思路可为基础设施覆盖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规划 光带覆盖 规划效果评价 地理信息技术 缓冲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注入缓冲层结构的高压FS-IGBT动态坚固性研究
13
作者 魏晓光 聂瑞芬 +4 位作者 金锐 王耀华 李立 田宝华 王松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4-1931,I0022,共9页
具有多重质子注入(multiple proton injection,MPI)缓冲层结构的FS-IGBT,相比传统磷注入缓冲层结构的同类型器件,其动态坚固性发生了改变。通过对MPI缓冲层结构的FS-IGBT的短路特性研究发现,MPI缓冲层的峰数越多,抗短路热失效能力越强,... 具有多重质子注入(multiple proton injection,MPI)缓冲层结构的FS-IGBT,相比传统磷注入缓冲层结构的同类型器件,其动态坚固性发生了改变。通过对MPI缓冲层结构的FS-IGBT的短路特性研究发现,MPI缓冲层的峰数越多,抗短路热失效能力越强,但是峰数太多,可能会引起IGBT在短路时的栅极电压振荡,造成器件失效。这与IGBT在短路大电流下的Kirk效应有关。Kirk效应造成短路时IGBT栅电极下电场降低,电子运动速率减小,进而栅电极下累积的电子造成栅极输入电容的改变,引起栅电压振荡。此外,实验发现,MPI缓冲层峰的氢相关施主(hydrogen-related donors,HDs)浓度不仅与注入剂量和激活温度有关,还与注入次数有关,具体表现为注入次数多,辐射损伤多,HDs浓度越高。文中研究不同MPI缓冲层结构的IGBT关断坚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质子注入 缓冲层 短路坚固性 振荡 Kirk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oS-QoE驱动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14
作者 孙洪亮 陈同飞 钱磊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2,共7页
为了高效保障可见光通信/射频(VLC/RF)异构网络的服务质量(QoS),同时保障用户体验质量(QoE),提出了一种QoS-QoE驱动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位置和VLC链路遮挡情况分析用户成功接入概率,建立了切换服务模型并求解... 为了高效保障可见光通信/射频(VLC/RF)异构网络的服务质量(QoS),同时保障用户体验质量(QoE),提出了一种QoS-QoE驱动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位置和VLC链路遮挡情况分析用户成功接入概率,建立了切换服务模型并求解了服务过程的有效容量。采用中断均匀过程(IUP)来描述流量到达,并计算了IUP到达的有效带宽。然后,推导了满足时延QoS要求的RF服务速率,并基于QoS与QoE的映射关系,建立QoE评估体系。最后,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资源分配算法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保障QoS的同时保障Q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有效带宽 有效容量 服务质量 体验质量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yrinet的高性能VIA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渝 焦振强 +2 位作者 谢军 都志辉 李三立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5-292,共8页
Virtual interface architecture(VIA)建立了一种低延迟、高带宽的通信模型,定义了集群系统中用户层高性能通信规范的标准.通过分析VIA的进展、原理及当前的实现,在Myrinet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符合VIA规范的高性能用户层通信软件MyVIA.... Virtual interface architecture(VIA)建立了一种低延迟、高带宽的通信模型,定义了集群系统中用户层高性能通信规范的标准.通过分析VIA的进展、原理及当前的实现,在Myrinet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符合VIA规范的高性能用户层通信软件MyVIA.首先定义了MyVIA的设计原理和框架;然后针对MyVIA实现的不同层次,通过与BerkeleyVIA的比较,提出了UTLB、连续物理内存和可变长NIC内存管理、基于资源和DMA chain的流水线处理、物理描述子环和物理描述子动态缓存等多项优化技术.通过性能的分析比较表明,MyVIA发送4KB数据包时的带宽可达到250MB/s,最小单边延迟为8.46ms.与目前其他VIA实现相比,MyVIA的性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 软件设计 用户层通信软件 Myrinet网络平台 虚拟接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缓存的流媒体动态调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覃少华 李子木 +1 位作者 蔡青松 胡建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该文研究了在 Internet环境下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流媒体从源服务器传输到多个客户端时的骨干网络及服务器带宽消耗问题.在分析了传统多媒体流动态调度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代理服务器协助的补丁预取与服务调度算法(P3S2A).由代理... 该文研究了在 Internet环境下通过代理服务器将流媒体从源服务器传输到多个客户端时的骨干网络及服务器带宽消耗问题.在分析了传统多媒体流动态调度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代理服务器协助的补丁预取与服务调度算法(P3S2A).由代理服务器通过单播连接从源服务器中获取流媒体数据,然后通过组播方式转发给客户端.同时根据当前客户请求到达的分布状况,代理服务器为后续到达的客户请求进行补丁预取及缓存.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动态调度方法相比,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在不消耗更多的缓存空间的情况下,更有效地节省骨干网络的带宽资源,特别是在访问请求强度较高的情况下,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批处理补丁 代理缓存 补丁预取 调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草皮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唐浩 黄沈发 +2 位作者 王敏 周海英 陈洪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选择上海地区常见的5种草皮植被,利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构建草皮缓冲带,模拟上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降雨特征,进行缓冲带污染物净化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皮的存在明显提高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并且能增强缓冲带土壤的渗透能... 选择上海地区常见的5种草皮植被,利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构建草皮缓冲带,模拟上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降雨特征,进行缓冲带污染物净化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皮的存在明显提高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并且能增强缓冲带土壤的渗透能力;百慕大缓冲带对径流SS的截留能力最强,平均去除率达到71.86%;草皮缓冲带对渗流水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明显高于径流,渗流水TN、TP平均去除率以白花三叶草最高,分别为58.27%和60.49%;综合考虑降雨特征和污染物净化效果等因素,百慕大、白花三叶草和高羊茅等3种草皮,可以作为上海地区缓冲带草皮植被的优先选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皮 缓冲带 净化效果 径流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带宽对套作小麦产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樊高琼 杨文钰 +5 位作者 任万军 郑亭 雍太文 王小春 陈明祥 白文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以"内麦8号"为材料,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双六零"(带宽4 m)、"双三零"(带宽2 m)、"三五二五"(带宽2 m)、"三零二零"(带宽1.67 m)、"一二二二"(带宽1.13 m)5种不同带... 以"内麦8号"为材料,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双六零"(带宽4 m)、"双三零"(带宽2 m)、"三五二五"(带宽2 m)、"三零二零"(带宽1.67 m)、"一二二二"(带宽1.13 m)5种不同带宽对小麦产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小麦有效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有效穗与小麦播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受边际效应的影响,边行经济性状在不同带宽间的变异小,而非边行的经济性状较边行显著变劣,中厢带植模式能兼顾穗数和边际效应的发挥而增产,是四川丘陵旱地套作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套作 带宽 产量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带径流污染物净化效果研究及其与草皮生物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建强 黄沈发 +1 位作者 吴健 熊丽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1-765,共5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和5种土著草皮构建草皮缓冲带,模拟上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降雨特征,进行缓冲带污染物净化效果和草皮生物量监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草皮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百慕大实验带SS平均截留... 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和5种土著草皮构建草皮缓冲带,模拟上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降雨特征,进行缓冲带污染物净化效果和草皮生物量监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草皮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百慕大实验带SS平均截留率最高,达到74%;白花三叶草TN、TP去除率最高,分别为28%和25%;黑麦草受高温的影响,污染物净化效果最差.5种草皮中,百慕大和白花三叶草生物量最大,栽种当年9月份,两者地上部分的生物量鲜重分别为6.14kg/m2和6.49kg/m2;百慕大生长速度最快,9月份生物量几乎达到5月份的6倍;草皮生物量的增加明显提高了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生物量与径流SS去除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带 净化效果 草皮 生物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山针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层的淋溶及缓冲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杜春艳 曾光明 +4 位作者 张龚 苏小康 王玲玲 黄璐 蒋益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8-516,共9页
在韶山森林设立4个10m×10m的标准样地,分别收集凋落物、凋落物层淋滤液和冠层穿透水,研究了韶山森林凋落量季节动态,凋落物淋滤液和冠层穿透水特征以及凋落物层对酸沉降的缓冲作用。结果表明:(1)韶山森林凋落高峰出现在秋季,凋... 在韶山森林设立4个10m×10m的标准样地,分别收集凋落物、凋落物层淋滤液和冠层穿透水,研究了韶山森林凋落量季节动态,凋落物淋滤液和冠层穿透水特征以及凋落物层对酸沉降的缓冲作用。结果表明:(1)韶山森林凋落高峰出现在秋季,凋落量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2)凋落物淋滤液中盐基阳离子浓度除夏季K^+〉Ca^2+外,其余季节均为:Ca^2+〉K^+〉NH4^+〉Mg^2+〉Na^+,与冠层穿透水中阳离子浓度分布基本是一致的;(3)除Ca^2+外,凋落物淋滤液和穿冠水中各阳离子浓度相关性显著,K^+达到了极显著相关水平,证实了韶山森林通过凋落物养分归还的K^+主要来自森林冠层的滤出;(4)除个别点外,凋落物淋滤液中各阳离子总浓度较冠层穿透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秋季增幅最大,冬季次之,这与凋落物量变化一致;(5)韶山森林冠层穿透水pH值变动范围为4.58-7.13,最低值出现在冬季,最高值出现在夏季,凋落物淋滤液pH值变动范围为5.02-6.69,均高于韶山表层土壤pH平均值5.0,且最低值出现在春季,最高值出现在秋季;(6)冬季凋落物淋滤液pH值较冠层穿透水均增加,增幅范围在0.06-1.35之间,而其他季节(除样地C的秋季外)pH值均有所下降,这表明韶山森林凋落物层冬季具有较强的酸缓冲作用,而其他季节由于盐基阳离子的滤出不足以抵消凋落物本身分解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的酸化作用,而使凋落物淋滤液pH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盐基阳离子 季节动态 酸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