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udden change in wind loads on running performance of trains on a highway-railway one-story bridge in crosswinds 被引量:2
1
作者 HAN Yan LIU Ye +2 位作者 CAI Chun-sheng HU Peng HE Xu-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621-2638,共18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dden change in wind loads on the running performance of trains on the bridge in crosswinds,a highway-railway one-story bridge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o...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dden change in wind loads on the running performance of trains on the bridge in crosswinds,a highway-railway one-story bridge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of the train and the bridge were measured in a series of train-bridge system segment models through wind tunnel tests when two trains passed each other on the bridge and when a train entered and left the wind barrier section of the bridge.Based on the improved SIMPACK and ANSYS rigid-flexible coupling simulation method,a wind-double train-track-bridge system coupled vibr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train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effects of sudden change in wind loads caused by two trains passing each other and a train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wind barrier section of the brid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sudden wind load change caused by the trains passing each other had less effects on the running safety of the leeward-side train than the wind shielding effect caused by the windward-side train in the wind speed range of 10−25 m/s.With the decrease in the porosity of wind barriers,the effects of the sudden wind load chang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unning safety and comfort of the train.With the increase in wind speed,the lateral response of the train increased obviously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sudden wind load change,which affects both the lateral running stability and the comfort of the 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train-track-bridge system two trains passing each other wind barrier sudden change in wind load dynamic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突变四旋翼无人机抗风扰自适应滑模控制
2
作者 李谋远 吴功平 +1 位作者 何文山 周书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5,共7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载荷质量突然变化和外部随机风载荷引起飞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反步法的抗扰动控制算法。通过建立四旋翼无人机和随机风载荷的力学模型,采用位置和姿态双闭环控制解耦四旋翼无人机欠驱动和强...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载荷质量突然变化和外部随机风载荷引起飞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反步法的抗扰动控制算法。通过建立四旋翼无人机和随机风载荷的力学模型,采用位置和姿态双闭环控制解耦四旋翼无人机欠驱动和强耦合特性。内环采用自适应反步控制算法在负载质量不确定条件下系统姿态能够全局跟随期望姿态角,外环采用滑模控制抑制随机风载荷对轨迹跟踪的干扰,保证飞行的稳定性。内外环控制器均利用Lyapunov理论验证,仿真结果也论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风扰 负载突变 自适应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屏障端部缓冲结构对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陶玮 娄平 孙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9-522,共14页
为解决高速列车进入或者离开桥梁风屏障区域时,列车运行环境的快速切换导致其气动荷载发生突变从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提出2种在桥梁风屏障端部设置的缓冲结构:透风率渐变式缓冲结构和高度渐变式缓冲结构。缓冲结构... 为解决高速列车进入或者离开桥梁风屏障区域时,列车运行环境的快速切换导致其气动荷载发生突变从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提出2种在桥梁风屏障端部设置的缓冲结构:透风率渐变式缓冲结构和高度渐变式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能实现高速列车在桥梁风屏障内部和外部区域的平稳过渡。基于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建立曲线式风屏障-高速列车-桥梁系统以及2种缓冲结构的CFD模型,对比研究2种缓冲结构对风屏障引起的高速列车气动荷载突变程度的减缓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车-轨-桥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NIVERSAL MECHANISM从行车安全性角度分析2种缓冲方案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桥梁风屏障端部设置透风率渐变式缓冲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高速列车进入或离开风屏障区域时气动荷载系数幅值,同时,使列车进入风屏障区域时迎风面压力平缓下降,并减小列车周围涡旋结构尺寸,对列车气动荷载突变效应的减缓效果显著优于高度渐变式缓冲结构;此外,设置透风率渐变式缓冲结构能更好地降低高速列车进出桥梁风屏障区域时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最大值,显著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强风区域桥上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风屏障 气动荷载突变 缓冲结构 数值模拟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铁路桥梁风屏障防风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向活跃 李永乐 廖海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6-550,566,共6页
为评价风屏障的防风效果,针对铁路桥梁设置不同高度的风屏障,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单车以及双车交会时的气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单车的气动力系数衡量车辆风荷载突变效应,以不同轨道位置车辆的风荷载突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并采用DEA(... 为评价风屏障的防风效果,针对铁路桥梁设置不同高度的风屏障,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单车以及双车交会时的气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单车的气动力系数衡量车辆风荷载突变效应,以不同轨道位置车辆的风荷载突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并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风屏障的防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DEA方法评价铁路桥梁风屏障的防风效果是可行的;当风屏障高度为1.72 m时,防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风屏障 防风效果 气动力系数 DEA(数据包络分析) 车辆风荷载突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速率及其突变对混凝土压缩破坏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金浏 杜修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87-193,共7页
混凝土动态力学行为具有明显的率相关性,探讨了加载速率及其突变对混凝土压缩破坏模式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考虑混凝土细观结构非均质性的影响,从细观角度出发将混凝土看作由骨料、砂浆基质及过渡区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采用耦合... 混凝土动态力学行为具有明显的率相关性,探讨了加载速率及其突变对混凝土压缩破坏模式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考虑混凝土细观结构非均质性的影响,从细观角度出发将混凝土看作由骨料、砂浆基质及过渡区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采用耦合应变率效应的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来描述砂浆基质及界面的动态力学行为;认为骨料不产生断裂破坏,为弹性体。采用Monte Carlo法建立了混凝土二维随机骨料模型,首先对Dilger等混凝土动态压缩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数值与试验结果的良好吻合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及细观参数选取的准确性。进而探讨了细观组分应变率效应的影响,对比了混凝土非均质模型与宏观均匀模型的应变率效应,最后分析了软化阶段加载速率突变对混凝土破坏模式及宏观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尺度 加载速率 应变率效应 速率突变 压缩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冲击载荷下的风电叶片刚度退化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白学宗 安宗文 +1 位作者 侯运丰 马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39,共8页
该文主要研究低速冲击载荷下叶片的刚度退化规律。首先用相邻2个时段风速的线性增量来定义风速突变量并获得低速冲击载荷,然后通过实验获得低速冲击载荷下的损伤规律,最后基于实测风速对疲劳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并对服役1年内的叶片刚度... 该文主要研究低速冲击载荷下叶片的刚度退化规律。首先用相邻2个时段风速的线性增量来定义风速突变量并获得低速冲击载荷,然后通过实验获得低速冲击载荷下的损伤规律,最后基于实测风速对疲劳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并对服役1年内的叶片刚度退化量进行分析并与实测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低速冲击损伤时,疲劳试验结果更准确且在役叶片刚度退化分析结果更接近实测值,这有助于合理评估叶片疲劳性能和准确分析在役叶片刚度退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疲劳试验 刚度退化规律 低速冲击载荷 风速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桥梁-隧道时车体的气动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邓锷 杨伟超 +1 位作者 何旭辉 王昂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102,共10页
以我国高速铁路沿线上某座隧道-桥梁-隧道基础设施为工程背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了列车-隧道-桥梁-风屏障-空气三维CFD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列车运行于隧-桥-隧全过程的气动荷载变化特性.针对横风环境中列车运行于桥隧... 以我国高速铁路沿线上某座隧道-桥梁-隧道基础设施为工程背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了列车-隧道-桥梁-风屏障-空气三维CFD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列车运行于隧-桥-隧全过程的气动荷载变化特性.针对横风环境中列车运行于桥隧相连段的过程,从流场角度进一步揭示了风屏障的存在与否对气动荷载突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风屏障条件下,各节车厢在"由桥至隧"过程的气动荷载波动幅度是"由隧至桥"过程中相应值的1.03~1.89倍,而风屏障的存在将使两过程中气动荷载波动幅度基本相等;2)列车气动横向力的变化对风屏障的影响最为敏感,而气动升力和俯仰力矩的敏感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隧段 风屏障 高速列车 气动荷载 突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屏障破坏所致风载突变对桥梁列车行车安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肖波 张迅 +1 位作者 韩艳 何旭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研究桥上风屏障局部破坏对桥梁列车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以某四塔公铁两用斜拉桥为背景,进行列车动力响应和行车安全性影响参数分析。推导列车通过风屏障破坏段时车辆和桥梁的风荷载,并通过桥梁和列车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得计算所需气动... 为研究桥上风屏障局部破坏对桥梁列车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以某四塔公铁两用斜拉桥为背景,进行列车动力响应和行车安全性影响参数分析。推导列车通过风屏障破坏段时车辆和桥梁的风荷载,并通过桥梁和列车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得计算所需气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风-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研究了风屏障破坏段长度、平均风速和列车车速对列车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突风效应会导致列车横向位移达到最大值,遮风效应会使列车横向加速度达到最大值;随风屏障破坏段长度、平均风速和列车车速的增加,列车动力响应随之增加;风屏障破坏会增加列车的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并且高风速下各节车辆在风屏障破坏段的脱轨系数差异较大;仅在风速不大于10 m/s时,列车可以180 km/h的车速安全通过风屏障破坏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风-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 风屏障 风载突变 行车安全 脱轨系数 轮重减载率 气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