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理河流域1970-2002年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效益深化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冉大川 张志萍 +1 位作者 罗全华 寇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3,共7页
根据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两种方法,对大理河流域1970-2002年的水沙变化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大理河流域20世纪70,80,90年代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呈递减趋... 根据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两种方法,对大理河流域1970-2002年的水沙变化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大理河流域20世纪70,80,90年代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呈递减趋势,其中80年代减幅最大,70,90年代减幅接近。2000-2002年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分别比基准期增大了8.0%和9.3%,但径流、泥沙依然递减。"水文法"计算结果表明,1970-2002年大理河流域共计减少洪水10.114 5亿m3,年均减少洪水3 065万m3,其中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均减少洪水2 370万m3,占减少洪水总量的77.2%,年均减少洪水效益25.2%;共计减沙8.448亿t,年均减沙2 560万t,其中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均减沙1 940万t,占总减沙量的75.8%,年均减沙效益37.6%。"水保法"计算结果表明,1970-2002年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共计减少洪水7.524亿m3,年均减少洪水2 280万m3,年均减少洪水效益24.5%;水土保持措施共计减沙6.138亿t,年均减沙1 860万t,年均减沙效益36.6%。近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洪减沙效益显著,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比依时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减洪减沙 效益 大理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河流域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冉大川 姚文艺 +2 位作者 吴永红 李雪梅 吕锡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根据延河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对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1)与基准期的1956—1969年相比,延河流域1997—2006年汛期降水、径流、输沙量分别减少了15.1%、45.6%和67.2%。截至2006年底,延河流域(含未控区... 根据延河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对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1)与基准期的1956—1969年相比,延河流域1997—2006年汛期降水、径流、输沙量分别减少了15.1%、45.6%和67.2%。截至2006年底,延河流域(含未控区)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37万1 751 hm2,其中林草措施保存面积30万7 412hm2,占82.7%;2)延河流域1997—2006年林草植被年均减少洪水量2 885万m3,年均减沙量1 695万t,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洪减沙总量的63.6%和58.2%,其中林地减洪减沙效应最为明显,其减洪减沙量分别是草地和封禁治理措施减洪减沙量之和的4.9和4.7倍;3)1997—2006年延河流域林草植被减洪减沙上升趋势明显,林草植被与工程措施减洪量之比约为64%∶36%,减沙量之比约为5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林草植被 减洪减沙效应 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