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1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朱顶红双鳞片扦插的影响
1
作者
倪建刚
施永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1期80-83,86,共5页
试验以朱顶红品种苹果花(Hippeastrum striatum'Apple Blossom')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应用不同浓度的NAA、IBA、6-BA浸泡双鳞片插片,旨在寻求简单、快捷、高效的朱顶红鳞茎扩繁方法。结果表明,IAA、NAA、6-BA对...
试验以朱顶红品种苹果花(Hippeastrum striatum'Apple Blossom')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应用不同浓度的NAA、IBA、6-BA浸泡双鳞片插片,旨在寻求简单、快捷、高效的朱顶红鳞茎扩繁方法。结果表明,IAA、NAA、6-BA对朱顶红双鳞片扦插繁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处理Ⅴ(6-BA 150 mg/L)的平均子球数最多,生根数及萌叶数也最多,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其次为处理Ⅶ(IBA 50 mg/L),子球数、生根数和萌叶数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再次为处理Ⅺ(NAA 100 mg/L+6-BA 100 mg/L+IBA 100 mg/L),子球数、生根数和萌叶数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双鳞片扦插繁殖
子球数
萌叶数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莓叶委陵菜叶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亦卿
曾思琦
+1 位作者
唐令
董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is)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极具开发潜力的乡土地被植物,存在着有性繁殖材料不易获得且繁殖系数较低的问题。而扦插繁殖作为一种无性繁殖手段,能为莓叶委陵菜的快速繁殖提供新的途径。本研究以莓叶委陵菜生...
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is)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极具开发潜力的乡土地被植物,存在着有性繁殖材料不易获得且繁殖系数较低的问题。而扦插繁殖作为一种无性繁殖手段,能为莓叶委陵菜的快速繁殖提供新的途径。本研究以莓叶委陵菜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叶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针对不同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莓叶委陵菜叶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莓叶委陵菜插穗在扦插45 d后能够形成根系,不同处理水平的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间的交互效应对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扦插基质是影响莓叶委陵菜叶插生根率的主导因子,而激素种类是影响平均单株生根数、平均单株总根长、最长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的主要因素。以草炭+珍珠岩+蛭石(1:1:1)为基质,扦插前使用300 mg·L^(-1)的IBA对插穗进行处理生根效果最佳,该处理方式下扦插生根率达63.33%,平均单株生根数为6.90条,平均单株总根长为27.98 cm,最长根长13.83 cm,根系效果指数达20.50。本研究结果可为莓叶委陵菜无性系繁殖体系的快速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委陵菜
无性繁殖
叶插生根
正交试验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3
作者
吴巧芬
夏科
+2 位作者
路茜
赵志国
仇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的组培苗开展移栽驯化研究,筛选能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的基质。【结果】同样添加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 mg/L激动素(KT)、0.2 mg/L萘乙酸(NAA),以WPM为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MS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诱导率达97.13%,萌芽数为3.38。正交试验的极差结果显示,NAA是影响丛生芽增殖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次是6-B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到5.77,丛生芽健壮;同时NAA也是影响丛生芽生根的主要因素,吲哚丁酸(IBA)、活性炭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接种60 d后,生根率达到100%,组培苗健壮、根系发达、不易折断;组培苗最适移栽基质是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移栽30 d后,苗株成活率97.78%,长势很好。【结论】台湾榕茎段经过WPM+1.0 mg/L 6-BA+0.5 mg/L KT+0.2 mg/L NAA诱导,再利用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和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和生根,最后由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进行移栽驯化,是最适合台湾榕组培高效繁育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榕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珍稀濒危植物领春木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方虎
张宏生
田凌鸿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
为优化珍稀濒危树种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扦插生根困难的技术问题,以领春木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等指标的测算,探究不同基质、外源激素、激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对领春木...
为优化珍稀濒危树种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扦插生根困难的技术问题,以领春木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等指标的测算,探究不同基质、外源激素、激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对领春木扦插生根的影响,并应用隶属函数值法对16个处理组合(基质类型、激素种类、质量浓度、激素处理时间4个因素,每因素4个梯度)的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领春木的扦插扩繁提供技术参考。4种扦插基质配比(100%泥炭;V(泥炭):V珍珠岩=5:2;V(泥炭):V(蛭石)=5:2;V(泥炭):V(珍珠岩):V(蛭石)=5:2:2,V代表体积比)中,泥炭:珍珠岩=5:2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平均生根数、根平均直径分别达56.67%、6.74 cm、7.47 cm、5.73条/穗、0.31 cm,根系效果指数为1.74,远高于其他3种基质配比(P<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1.0 g/L的生根粉(ABT-1)速蘸5 s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65.73%,平均根长7.38 cm,平均生根数7.59条/穗,最长根长7.52 cm,根平均直径0.35 cm,根系效果指数为1.87。综合分析表明,生根效果最佳的处理组合为泥炭、珍珠岩体积比5:2为基质、在质量浓度为1.0 g/L的ABT-1号中速蘸5 s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最低处理组合为泥炭、蛭石体积比5:2为基质、在质量浓度为0.8 g/L的吲哚丁酸(IBA)中浸泡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春木
扦插繁殖
外源激素
隶属函数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高丛蓝莓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龚雪元
杜亚填
+1 位作者
张翔宇
刘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以南高丛蓝莓试管无菌丛生芽为材料,对南高丛蓝莓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继代次数对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瓶内生根、瓶外生根、不同生根方式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大小进行了研究。南高丛蓝莓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以WPM+ZT 2.0 mg·...
以南高丛蓝莓试管无菌丛生芽为材料,对南高丛蓝莓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继代次数对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瓶内生根、瓶外生根、不同生根方式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大小进行了研究。南高丛蓝莓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以WPM+ZT 2.0 mg·L-1较佳,增殖倍数可达3.50;继代6次丛生芽增殖倍数可达24.00;瓶内生根生根培养基以WPM+ZT 0.5 mg·L-1+IBA 0.1 mg·L-1为佳,生根率可达80.73%±3.17%,生根周期为100 d;试管芽用25 mg·L-1IBA溶液浸蘸10 s,以1/6 WPM为营养液加珍珠岩作基质,生根率可达到80.00%±5.00%,生根周期为40 d;瓶外生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是瓶内生根试管苗的2倍。基本建立了南高丛蓝莓的试管快繁技术体系,为南高丛蓝莓的工业化育苗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芽
诱导与增殖
瓶内生根
瓶外生根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色茎秆海芋组织培养不同培养基的诱导增殖生根效果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玉英
许邦丽
+4 位作者
褚素贞
祁永琼
李长科
施碧强
林德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89-92,共4页
以紫色茎秆海芋的顶芽和侧芽作外植体开展了相关的组织培养试验,探索了不同培养基组合对紫色茎秆海芋的诱导培养、丛芽增殖、幼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S+BA6.0 mg/L+NAA0.1 mg/L培养基对紫色茎秆海芋顶芽、侧芽组培的诱导效果较好...
以紫色茎秆海芋的顶芽和侧芽作外植体开展了相关的组织培养试验,探索了不同培养基组合对紫色茎秆海芋的诱导培养、丛芽增殖、幼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S+BA6.0 mg/L+NAA0.1 mg/L培养基对紫色茎秆海芋顶芽、侧芽组培的诱导效果较好;MS+BA5.0 mg/L+NAA0.1 mg/L培养基对其丛芽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系数达4倍多;而1/2MS+NAA0.5 mg/L培养基有利于其壮苗、生根,且植株长势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秆海芋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诱导增殖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马尾松组培单芽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
11
7
作者
姚瑞玲
王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2-1287,共6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组织培养生根困难,该研究在严格控制光温条件的光照培养中,以马尾松无性系组培继代芽为材料,分析了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率、生根时间、根系条数和移栽成活率等生根能力指标以及生根解剖构造的...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组织培养生根困难,该研究在严格控制光温条件的光照培养中,以马尾松无性系组培继代芽为材料,分析了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率、生根时间、根系条数和移栽成活率等生根能力指标以及生根解剖构造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ANOVA)的显著性检验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25℃最适温度培养下,马尾松组培生根效果较佳,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1%。低温处理下,生根时间显著延长,根系条数减少,生根率偏低;高温处理下,根茎愈伤组织明显,移栽成活率显著降低。从生根解剖构造来看,马尾松不定根主要由维管形成层细胞分化而成。与25℃适温处理相比较,在20℃较低温处理下,细胞分裂活动缓慢,不定根原始体诱发较少;而在30℃较高温处理下,细胞活动旺盛,但髓射线与维管组织细胞染色颜色加深、排列紧密,将诱发的不定根原基细胞团区隔成带状或片状。该研究结果探讨了培养环境温度对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能力的影响,为马尾松组培苗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快繁
生根率
生根解剖
不定根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夏科
赵志国
+3 位作者
吴巧芬
郭伦发
秦洪波
仇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1-699,共9页
为了建立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该文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灭菌、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培养、瓶内生根以及移栽驯化。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为10%NaClO处理15 min,污染率降低至14.44%,诱...
为了建立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该文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灭菌、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培养、瓶内生根以及移栽驯化。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为10%NaClO处理15 min,污染率降低至14.44%,诱导率达49.38%;同样添加1.5 mg·L^(-1)ZT,以WPM为基础培养基诱导出的丛生芽明显多于MS。(2)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NAA 0.1 mg·L^(-1)+ZT 1.5 mg·L^(-1),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8.6,长势良好;瓶内生根的最佳处理方式为先用500 mg·L^(-1)IBA浸蘸20 s,然后接种于WPM+IBA 0.2 mg·L^(-1)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90 d后,生根率、有效生根率、生根数量和根长分别达到96.3%、96.3%、12.7条和43.3 mm,且根系较发达、粗壮。(3)生根苗在移栽基质Ⅰ(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2.22%。以上说明,外植体经10%NaClO处理15 min,利用培养基WPM+ZT 1.5 mg·L^(-1)和WPM+NAA 0.1 mg·L^(-1)+ZT 1.5 mg·L^(-1)分别进行丛生芽诱导及增殖;丛生芽经500 mg·L^(-1)IBA浸蘸20 s,再接种于WPM+IBA 0.2 mg·L^(-1)进行生根,生根苗在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基质移栽驯化,是南高丛蓝莓‘奥尼尔’最适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奥尼尔’工厂化种苗快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合的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快速繁殖
被引量:
6
9
作者
王丽艳
梁国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19-21,共3页
以川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获得了再生植株 ,并建起快速繁殖无性系。诱导芽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1.0 mg/ L 6 - BA + 0 .1mg/ L NAA,平均每个外植体增殖个数为 4 .1;分化继代最适培养基为 MS+ 1.0 mg/ L 6 - BA + 0 .5 mg/ L N...
以川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获得了再生植株 ,并建起快速繁殖无性系。诱导芽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1.0 mg/ L 6 - BA + 0 .1mg/ L NAA,平均每个外植体增殖个数为 4 .1;分化继代最适培养基为 MS+ 1.0 mg/ L 6 - BA + 0 .5 mg/ L NAA,每代每株平均增殖 3~ 4个芽 ;生根最适培养基为 1/ 2 MS+0 .5 mg/ L IAA,10 d后每株可长出 4~ 6条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离体培养
再生植株
繁殖性能
外植体
繁殖无性系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荆芥挥发油对豌豆根边缘细胞的诱导和胁迫作用
被引量:
5
10
作者
何兵
汪利沙
+3 位作者
王亚男
张红
李群
马丹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995,共5页
为探讨化感胁迫对根边缘细胞的诱导效应,实验采用悬空气培养法培养豌豆(Pisum sativum L.)露白种子,在保留根边缘细胞和去除根边缘细胞状态下,选取相对根长、根边缘细胞数量及死亡率、果胶甲基酯酶(PME)等指标研究了豌豆根边缘细胞对不...
为探讨化感胁迫对根边缘细胞的诱导效应,实验采用悬空气培养法培养豌豆(Pisum sativum L.)露白种子,在保留根边缘细胞和去除根边缘细胞状态下,选取相对根长、根边缘细胞数量及死亡率、果胶甲基酯酶(PME)等指标研究了豌豆根边缘细胞对不同剂量土荆芥挥发油化感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随着挥发油处理剂量增加,根的伸长被显著抑制(P<0.05)。2)每个处理时间内,随着土荆芥挥发油剂量增加,根边缘细胞数量整体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低剂量2μL处理中达极大值。3)土荆芥挥发油诱导豌豆根边缘细胞死亡,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剂量的增加,这种毒害效应程度加剧,除去边缘细胞实验组中10μL挥发油处理24 h时,根边缘细胞死亡率达到100%。在较低剂量挥发油作用下,保留根边缘细胞组的根边缘细胞死亡率高于去除根边缘细胞组,而在高剂量挥发油处理情况则相反。4)在同一处理时间,随挥发油剂量增加,各处理组PME活性持续升高,去处边缘细胞组处理24 h后不同剂量处理皆显著高于对照,而根边缘细胞数量总体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综合以上结果,保留根边缘细胞的根尖根边缘细胞的数量减少量较少,说明根边缘细胞能缓解土荆芥挥发油的化感胁迫;去除根边缘细胞组的PME活性升高较多,表明土荆芥化感胁迫诱导了根边缘细胞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化感作用
挥发油
根边缘细胞
诱导效应
保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丁久玲
郑凯
+2 位作者
梁慧敏
巫建新
鲍荣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93-97,共5页
以金叶龟甲冬青(Ilex crenata)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腋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及生根培养基进行对比研究,建立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培养基MS+ZT 0.5~1.0 mg/L+NAA 0.1 mg/L进行初代培养,腋芽诱导率...
以金叶龟甲冬青(Ilex crenata)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腋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及生根培养基进行对比研究,建立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培养基MS+ZT 0.5~1.0 mg/L+NAA 0.1 mg/L进行初代培养,腋芽诱导率达95%左右;利用培养基MS+ZT 0.5 mg/L+NAA 0.2 mg/L,丛生芽增殖系数高,幼苗生长健壮且色泽深绿;丛生芽接种于MS+ZT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幼苗高度可达4.9 cm,生长健壮,色泽深绿;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1/2MS+IBA 0.1 mg/L+NAA 0.5 mg/L+活性炭3.0 g/L,生根率100%,根系生长健壮,色泽白色;经生根的试管苗移栽于园土(V)∶蛭石(V)∶泥炭(V)=2∶1∶1混合基质,加以合理管理,成活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龟甲冬青(Ilex
crenata)
组培快繁
诱导率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乃馨、菊花快速繁殖有效苗探讨
被引量:
5
12
作者
贾炜珑
杨丽莉
+2 位作者
郜鹏
周小梅
张国君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63-67,共5页
探讨了康乃馨、菊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的激素组成和继代苗芽数对繁殖系数、有效苗指数、继代繁殖系数、产苗量、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较高时,繁殖系数、继代繁殖系数、产苗量均提高,但有效苗分化率降低,苗较弱。...
探讨了康乃馨、菊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的激素组成和继代苗芽数对繁殖系数、有效苗指数、继代繁殖系数、产苗量、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较高时,繁殖系数、继代繁殖系数、产苗量均提高,但有效苗分化率降低,苗较弱。而较低浓度的6-BAE合适当的NAA,有效苗分化率较高,苗较壮。NAA与IBA配合使用,康乃馨生根快,移栽成活率高;菊花生根NAA浓度不宜大于1mg/L。根据工厂化生产不同规模要求,利用不同的激素配比,既可得到一定数量的可分批诱导生根的有效苗,又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乃馨
菊花
繁殖系数
有效苗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试管快速繁殖试验
被引量:
3
13
作者
刘晓燕
向青云
+3 位作者
蔡永强
刘玲玲
王祖泽
陈家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58-60,共3页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幼龄茎为外植体 ,研究从诱导培养 ,增殖继代 ,生根培养 ,到瓶外移植各阶段试管快繁的若干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在附加 3.0mg/LBA +0 .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效果较好。 40d后转入附加 2 .0mg/LBA +0 .2mg/L ...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幼龄茎为外植体 ,研究从诱导培养 ,增殖继代 ,生根培养 ,到瓶外移植各阶段试管快繁的若干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在附加 3.0mg/LBA +0 .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效果较好。 40d后转入附加 2 .0mg/LBA +0 .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以 30d为一个增殖继代周期 ,增殖倍率达 6 .2。随继代次数增加 ,可减少BA用量 ;生根培养阶段以 1 / 2MS +0 .1mg/LNAA的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无机盐浓度减半 ,糖用量减少 1 / 3,有利于生根与壮苗 ;移栽时注意保持水分平衡 ,选择栽植介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
NAA
MS培养基
试管快速繁殖
生根培养
继代
生根效果
增殖
移植
适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榆花楸微型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宋洪文
张象君
+1 位作者
辛宝英
王小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898-1899,共2页
[目的]研究水榆花楸的微型繁殖技术。[方法]以带侧芽的水榆花楸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水榆花楸侧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7 min;侧芽的...
[目的]研究水榆花楸的微型繁殖技术。[方法]以带侧芽的水榆花楸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水榆花楸侧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7 min;侧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KT 2.0 mg/L+IBA 0.2 mg/L;丛生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KT 2.5 mg/L+IB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结论]该研究为水榆花楸苗木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榆花楸
微型繁殖
培养基
诱导率
增殖率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锦熟黄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罗凤霞
崔文山
崔研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本实验对锦熟黄杨(BuxusSempervirens)的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环境条件等因子与成活率关系的方差分析表明:春季硬枝扦插,插穗年龄及顶芽的去留与成活率关系不密切,插条贮存与否也不影响成活,而扦...
本实验对锦熟黄杨(BuxusSempervirens)的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环境条件等因子与成活率关系的方差分析表明:春季硬枝扦插,插穗年龄及顶芽的去留与成活率关系不密切,插条贮存与否也不影响成活,而扦插地的小环境条件、生根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对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以100—150μg/g的吲哚丁酸催根处理,在温度≤28℃,相对湿度≥80%的塑料棚内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87%以上。而夏季半熟枝扦插,扦插时间、激素浓度同成活率密切相关,在塑料棚内7月末扦插,80μg/g吲哚丁酸处理,成活率达63%。夏季硬枝扦插成活率可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熟黄杨
扦插
繁殖
催根处理
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生根剂对尧山秀绿茶苗扦插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6
作者
韦柳花
邓慧群
+3 位作者
罗小梅
诸葛天秋
苏敏
谭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46-51,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尧山秀绿种苗扦插繁育的生根剂种类及其浓度,研究了4种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尧山秀绿扦插苗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在适宜浓度条件下对尧山秀绿扦插苗均具有促生效果,其中强力生根宝浓度100倍时扦插苗的伤...
为筛选出适宜尧山秀绿种苗扦插繁育的生根剂种类及其浓度,研究了4种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尧山秀绿扦插苗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在适宜浓度条件下对尧山秀绿扦插苗均具有促生效果,其中强力生根宝浓度100倍时扦插苗的伤口愈合率、结瘤率、生根率、生根条数、根长、新梢长和平均根重均最大,成活率和根长分别达91.11%、14.49 cm;而扦插苗在双吉尔-GGR 0.333 g/L浓度下伤口愈合率和结瘤率与强力生根宝浓度100倍的促生效果相同,成活率和根长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尧山秀绿
生根剂
扦插繁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处理方式对蓝莓绿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
7
17
作者
闫金玲
凌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029-10030,10033,共3页
[目的]阐明植物激素不同组合、浓度以及扦插基质对不同蓝莓(Vaccinum ashei)品种的生根效果。[方法]以5个蓝莓品种的当年生枝为试材,研究了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的不同浓度、浓度配比以及扦插基质对其生根率和生根效果的影响...
[目的]阐明植物激素不同组合、浓度以及扦插基质对不同蓝莓(Vaccinum ashei)品种的生根效果。[方法]以5个蓝莓品种的当年生枝为试材,研究了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的不同浓度、浓度配比以及扦插基质对其生根率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5个蓝莓品种的嫩枝扦插以菌根土∶珍珠岩=1∶1的混合基质生根最好;c(NAA)∶c(IBA)=2∶5,浓度为700 mg/L时,粉蓝、灿烂、园蓝和精华的生根率和生根效果(Q值)达到最佳,分别为79.0%和42.13、97.3%和51.76、55.7%和30.36、80.5%和43.14;c(NAA)∶c(IBA)=2∶3,浓度为500 mg/L时,杰兔的生根率和生根效果(Q值)达到最强,为70.6%和37.71。[结论]激素不同浓度配比及浓度对不同蓝莓品种绿枝扦插生根的效果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绿枝扦插
生根率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分析
被引量:
3
18
作者
张应团
易咏梅
王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713-5715,共3页
[目的]分析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方法]通过对水麻夏季扦插与冬季扦插的插穗类型、嫩枝扦插时间的析因试验,分析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结果]插穗类型和嫩枝扦插时间对水麻扦插生根率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l...
[目的]分析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方法]通过对水麻夏季扦插与冬季扦插的插穗类型、嫩枝扦插时间的析因试验,分析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结果]插穗类型和嫩枝扦插时间对水麻扦插生根率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夏季扦插2年生插穗生根率明显高于1年生带顶芽插穗及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生根率;1年生带顶芽与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扦插生根率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扦插1年生带顶芽插穗及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生根率显著高于2年生插穗生根率(P<0.05);6月下旬到7月中旬的扦插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的扦插生根率(P<0.05),这时期穗条处于半木质化状态。[结论]水麻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夏季和冬季扦插均可以在生产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
扦插繁殖
生根率
插穗类型效应
扦插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铜仁地区油茶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
9
19
作者
田如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1,64,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铜仁地区的油茶最佳扦插繁殖技术,采用不同处理对铜仁地区优良油茶品种进行了夏季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60%的黄心土+40%细砂为基质插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2.7%;在常用的生根促进剂中,ABT处理生根效果最...
为筛选出适合铜仁地区的油茶最佳扦插繁殖技术,采用不同处理对铜仁地区优良油茶品种进行了夏季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60%的黄心土+40%细砂为基质插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2.7%;在常用的生根促进剂中,ABT处理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4.0%;NAA处理效果较差,生根率仅为78.0%。几种生根促进剂均能有效提高插穗生根率。生根剂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以ABT100 mg/L处理2 h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扦插繁殖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驱蚊香草的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
6
20
作者
孙书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099-5099,5142,共2页
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对驱蚊香草的快速繁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驱蚊香草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6-BA0.5mg/L+NAA0.5 mg/L;恢复无机盐的浓度,将1/2 MS恢复为MS,且保持6-BA和NAA浓度不变(MS+6-BA 0.5 mg/L+NAA 0.5 mg/L),是驱...
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对驱蚊香草的快速繁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驱蚊香草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6-BA0.5mg/L+NAA0.5 mg/L;恢复无机盐的浓度,将1/2 MS恢复为MS,且保持6-BA和NAA浓度不变(MS+6-BA 0.5 mg/L+NAA 0.5 mg/L),是驱蚊香草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培养基为:1/2 MS+NAA0.1 mg/L,生根率可达98%,而且根系发达,长势粗壮,移栽时成活率高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蚊香草
诱导
生根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朱顶红双鳞片扦插的影响
1
作者
倪建刚
施永泰
机构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1期80-83,86,共5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局社会公益研究项目“洋朱抗逆性种质资源创制研究及应用”(2022S199)。
文摘
试验以朱顶红品种苹果花(Hippeastrum striatum'Apple Blossom')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应用不同浓度的NAA、IBA、6-BA浸泡双鳞片插片,旨在寻求简单、快捷、高效的朱顶红鳞茎扩繁方法。结果表明,IAA、NAA、6-BA对朱顶红双鳞片扦插繁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处理Ⅴ(6-BA 150 mg/L)的平均子球数最多,生根数及萌叶数也最多,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其次为处理Ⅶ(IBA 50 mg/L),子球数、生根数和萌叶数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再次为处理Ⅺ(NAA 100 mg/L+6-BA 100 mg/L+IBA 100 mg/L),子球数、生根数和萌叶数也较多。
关键词
朱顶红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双鳞片扦插繁殖
子球数
萌叶数
生根效果
Keywords
Hippeastrum striatum
plant growth regulator
double-scale cutting
propagation
bulblet number
leaf sprouting number
rooting
effect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莓叶委陵菜叶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亦卿
曾思琦
唐令
董丽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基金
北京城市生态廊道植物景观营建技术项目(D171100007217003)
基于健康可持续的西城区城市森林养护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XCSTS-SD2021-09)。
文摘
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is)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极具开发潜力的乡土地被植物,存在着有性繁殖材料不易获得且繁殖系数较低的问题。而扦插繁殖作为一种无性繁殖手段,能为莓叶委陵菜的快速繁殖提供新的途径。本研究以莓叶委陵菜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叶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针对不同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莓叶委陵菜叶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莓叶委陵菜插穗在扦插45 d后能够形成根系,不同处理水平的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间的交互效应对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扦插基质是影响莓叶委陵菜叶插生根率的主导因子,而激素种类是影响平均单株生根数、平均单株总根长、最长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的主要因素。以草炭+珍珠岩+蛭石(1:1:1)为基质,扦插前使用300 mg·L^(-1)的IBA对插穗进行处理生根效果最佳,该处理方式下扦插生根率达63.33%,平均单株生根数为6.90条,平均单株总根长为27.98 cm,最长根长13.83 cm,根系效果指数达20.50。本研究结果可为莓叶委陵菜无性系繁殖体系的快速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委陵菜
无性繁殖
叶插生根
正交试验
生根效果
Keywords
cover plant
Potentilla
asexual
propagation
root formation
of
leaf cutting
orthogonal test
rooting
effect
分类号
S688.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3
作者
吴巧芬
夏科
路茜
赵志国
仇硕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8294026)
广西科学院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创新研究团队启动经费项目(CQZ-E-1919)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ZRJJ2023-9)。
文摘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的组培苗开展移栽驯化研究,筛选能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的基质。【结果】同样添加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 mg/L激动素(KT)、0.2 mg/L萘乙酸(NAA),以WPM为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MS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诱导率达97.13%,萌芽数为3.38。正交试验的极差结果显示,NAA是影响丛生芽增殖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次是6-B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到5.77,丛生芽健壮;同时NAA也是影响丛生芽生根的主要因素,吲哚丁酸(IBA)、活性炭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接种60 d后,生根率达到100%,组培苗健壮、根系发达、不易折断;组培苗最适移栽基质是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移栽30 d后,苗株成活率97.78%,长势很好。【结论】台湾榕茎段经过WPM+1.0 mg/L 6-BA+0.5 mg/L KT+0.2 mg/L NAA诱导,再利用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和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和生根,最后由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进行移栽驯化,是最适合台湾榕组培高效繁育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台湾榕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Keywords
Ficus formosana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induction
of
cluster bud
test-tube
rooting
transplanting
and
domestication
分类号
S722.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珍稀濒危植物领春木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方虎
张宏生
田凌鸿
机构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山门林场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李子林场
甘肃省次生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22JR5RA767)。
文摘
为优化珍稀濒危树种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扦插生根困难的技术问题,以领春木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等指标的测算,探究不同基质、外源激素、激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对领春木扦插生根的影响,并应用隶属函数值法对16个处理组合(基质类型、激素种类、质量浓度、激素处理时间4个因素,每因素4个梯度)的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领春木的扦插扩繁提供技术参考。4种扦插基质配比(100%泥炭;V(泥炭):V珍珠岩=5:2;V(泥炭):V(蛭石)=5:2;V(泥炭):V(珍珠岩):V(蛭石)=5:2:2,V代表体积比)中,泥炭:珍珠岩=5:2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平均生根数、根平均直径分别达56.67%、6.74 cm、7.47 cm、5.73条/穗、0.31 cm,根系效果指数为1.74,远高于其他3种基质配比(P<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1.0 g/L的生根粉(ABT-1)速蘸5 s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65.73%,平均根长7.38 cm,平均生根数7.59条/穗,最长根长7.52 cm,根平均直径0.35 cm,根系效果指数为1.87。综合分析表明,生根效果最佳的处理组合为泥炭、珍珠岩体积比5:2为基质、在质量浓度为1.0 g/L的ABT-1号中速蘸5 s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最低处理组合为泥炭、蛭石体积比5:2为基质、在质量浓度为0.8 g/L的吲哚丁酸(IBA)中浸泡12 h。
关键词
领春木
扦插繁殖
外源激素
隶属函数
生根效果
Keywords
Euptelea pleiospermum
cutting
propagation
exogenous hormone
subordinate function
rooting
effect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高丛蓝莓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龚雪元
杜亚填
张翔宇
刘姣
机构
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基金
湖南省高校产业化项目(2011CY014)
湖南省科研条件创新专项(2011TT2037)
吉首大学校级课题(Jdy12042)
文摘
以南高丛蓝莓试管无菌丛生芽为材料,对南高丛蓝莓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继代次数对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瓶内生根、瓶外生根、不同生根方式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大小进行了研究。南高丛蓝莓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以WPM+ZT 2.0 mg·L-1较佳,增殖倍数可达3.50;继代6次丛生芽增殖倍数可达24.00;瓶内生根生根培养基以WPM+ZT 0.5 mg·L-1+IBA 0.1 mg·L-1为佳,生根率可达80.73%±3.17%,生根周期为100 d;试管芽用25 mg·L-1IBA溶液浸蘸10 s,以1/6 WPM为营养液加珍珠岩作基质,生根率可达到80.00%±5.00%,生根周期为40 d;瓶外生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是瓶内生根试管苗的2倍。基本建立了南高丛蓝莓的试管快繁技术体系,为南高丛蓝莓的工业化育苗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丛生芽
诱导与增殖
瓶内生根
瓶外生根
快繁技术
Keywords
cluster bud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tion
test-tube
rooting
ex vitro
rooting
rapid
propag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Q813.12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色茎秆海芋组织培养不同培养基的诱导增殖生根效果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玉英
许邦丽
褚素贞
祁永琼
李长科
施碧强
林德明
机构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花卉研究所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89-92,共4页
基金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
文摘
以紫色茎秆海芋的顶芽和侧芽作外植体开展了相关的组织培养试验,探索了不同培养基组合对紫色茎秆海芋的诱导培养、丛芽增殖、幼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S+BA6.0 mg/L+NAA0.1 mg/L培养基对紫色茎秆海芋顶芽、侧芽组培的诱导效果较好;MS+BA5.0 mg/L+NAA0.1 mg/L培养基对其丛芽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系数达4倍多;而1/2MS+NAA0.5 mg/L培养基有利于其壮苗、生根,且植株长势健壮。
关键词
紫秆海芋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诱导增殖生根效果
Keywords
Alocasia macrorrhiza
tissue culture
medium
effect of induction
,
propagation and rooting
分类号
S665.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马尾松组培单芽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
11
7
作者
姚瑞玲
王胤
机构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2-1287,共6页
基金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13A-01-01)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合14125008-2-17,桂科攻1598006-5-7)
+1 种基金
广西林业科技重点项目(桂林科研[2015]7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78)~~
文摘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组织培养生根困难,该研究在严格控制光温条件的光照培养中,以马尾松无性系组培继代芽为材料,分析了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率、生根时间、根系条数和移栽成活率等生根能力指标以及生根解剖构造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ANOVA)的显著性检验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25℃最适温度培养下,马尾松组培生根效果较佳,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1%。低温处理下,生根时间显著延长,根系条数减少,生根率偏低;高温处理下,根茎愈伤组织明显,移栽成活率显著降低。从生根解剖构造来看,马尾松不定根主要由维管形成层细胞分化而成。与25℃适温处理相比较,在20℃较低温处理下,细胞分裂活动缓慢,不定根原始体诱发较少;而在30℃较高温处理下,细胞活动旺盛,但髓射线与维管组织细胞染色颜色加深、排列紧密,将诱发的不定根原基细胞团区隔成带状或片状。该研究结果探讨了培养环境温度对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能力的影响,为马尾松组培苗生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组培快繁
生根率
生根解剖
不定根诱导
Keywords
rapid
propagation
by tissue culture
rooting
percentage
rooting
anatomy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root
分类号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S722.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夏科
赵志国
吴巧芬
郭伦发
秦洪波
仇硕
机构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1-699,共9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0GXNSFAA297017)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AA17204097-13)
+2 种基金
广西科学院基本业务费(2018YJJ906)
广西植物研究所基本业务费(桂植业18011)
广西科学院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创新研究团队启动经费项目(CQZ-E-1919)。
文摘
为了建立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该文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灭菌、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培养、瓶内生根以及移栽驯化。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为10%NaClO处理15 min,污染率降低至14.44%,诱导率达49.38%;同样添加1.5 mg·L^(-1)ZT,以WPM为基础培养基诱导出的丛生芽明显多于MS。(2)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NAA 0.1 mg·L^(-1)+ZT 1.5 mg·L^(-1),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8.6,长势良好;瓶内生根的最佳处理方式为先用500 mg·L^(-1)IBA浸蘸20 s,然后接种于WPM+IBA 0.2 mg·L^(-1)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90 d后,生根率、有效生根率、生根数量和根长分别达到96.3%、96.3%、12.7条和43.3 mm,且根系较发达、粗壮。(3)生根苗在移栽基质Ⅰ(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2.22%。以上说明,外植体经10%NaClO处理15 min,利用培养基WPM+ZT 1.5 mg·L^(-1)和WPM+NAA 0.1 mg·L^(-1)+ZT 1.5 mg·L^(-1)分别进行丛生芽诱导及增殖;丛生芽经500 mg·L^(-1)IBA浸蘸20 s,再接种于WPM+IBA 0.2 mg·L^(-1)进行生根,生根苗在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基质移栽驯化,是南高丛蓝莓‘奥尼尔’最适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奥尼尔’工厂化种苗快繁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蓝莓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Keywords
blueberry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induction
of
shoot cluster
test-tube
rooting
transplanting
and
domestication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合的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快速繁殖
被引量:
6
9
作者
王丽艳
梁国鲁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果树生物技术实验室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19-21,共3页
文摘
以川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获得了再生植株 ,并建起快速繁殖无性系。诱导芽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1.0 mg/ L 6 - BA + 0 .1mg/ L NAA,平均每个外植体增殖个数为 4 .1;分化继代最适培养基为 MS+ 1.0 mg/ L 6 - BA + 0 .5 mg/ L NAA,每代每株平均增殖 3~ 4个芽 ;生根最适培养基为 1/ 2 MS+0 .5 mg/ L IAA,10 d后每株可长出 4~ 6条根。
关键词
百合
离体培养
再生植株
繁殖性能
外植体
繁殖无性系
移栽
Keywords
Lilium davidii
differentiation
propagation
root
induction
transplantation
分类号
S644.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荆芥挥发油对豌豆根边缘细胞的诱导和胁迫作用
被引量:
5
10
作者
何兵
汪利沙
王亚男
张红
李群
马丹炜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995,共5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3ZA0143
13ZA0144)
+1 种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面上项目(11ZB077)
四川师范大学重点培育项目(2013)
文摘
为探讨化感胁迫对根边缘细胞的诱导效应,实验采用悬空气培养法培养豌豆(Pisum sativum L.)露白种子,在保留根边缘细胞和去除根边缘细胞状态下,选取相对根长、根边缘细胞数量及死亡率、果胶甲基酯酶(PME)等指标研究了豌豆根边缘细胞对不同剂量土荆芥挥发油化感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随着挥发油处理剂量增加,根的伸长被显著抑制(P<0.05)。2)每个处理时间内,随着土荆芥挥发油剂量增加,根边缘细胞数量整体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低剂量2μL处理中达极大值。3)土荆芥挥发油诱导豌豆根边缘细胞死亡,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剂量的增加,这种毒害效应程度加剧,除去边缘细胞实验组中10μL挥发油处理24 h时,根边缘细胞死亡率达到100%。在较低剂量挥发油作用下,保留根边缘细胞组的根边缘细胞死亡率高于去除根边缘细胞组,而在高剂量挥发油处理情况则相反。4)在同一处理时间,随挥发油剂量增加,各处理组PME活性持续升高,去处边缘细胞组处理24 h后不同剂量处理皆显著高于对照,而根边缘细胞数量总体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综合以上结果,保留根边缘细胞的根尖根边缘细胞的数量减少量较少,说明根边缘细胞能缓解土荆芥挥发油的化感胁迫;去除根边缘细胞组的PME活性升高较多,表明土荆芥化感胁迫诱导了根边缘细胞的产生。
关键词
土荆芥
化感作用
挥发油
根边缘细胞
诱导效应
保护效应
Keywords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allelopathy
volatile oil
root border cell
inductive
effect
protective
effect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丁久玲
郑凯
梁慧敏
巫建新
鲍荣静
机构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93-97,共5页
基金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科技创新项目(2017kj09)
文摘
以金叶龟甲冬青(Ilex crenata)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腋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及生根培养基进行对比研究,建立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培养基MS+ZT 0.5~1.0 mg/L+NAA 0.1 mg/L进行初代培养,腋芽诱导率达95%左右;利用培养基MS+ZT 0.5 mg/L+NAA 0.2 mg/L,丛生芽增殖系数高,幼苗生长健壮且色泽深绿;丛生芽接种于MS+ZT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幼苗高度可达4.9 cm,生长健壮,色泽深绿;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1/2MS+IBA 0.1 mg/L+NAA 0.5 mg/L+活性炭3.0 g/L,生根率100%,根系生长健壮,色泽白色;经生根的试管苗移栽于园土(V)∶蛭石(V)∶泥炭(V)=2∶1∶1混合基质,加以合理管理,成活率可达95%。
关键词
金叶龟甲冬青(Ilex
crenata)
组培快繁
诱导率
生根率
Keywords
Ilex crenata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induction
rate
rooting
rate
分类号
S687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乃馨、菊花快速繁殖有效苗探讨
被引量:
5
12
作者
贾炜珑
杨丽莉
郜鹏
周小梅
张国君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农中心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63-67,共5页
文摘
探讨了康乃馨、菊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的激素组成和继代苗芽数对繁殖系数、有效苗指数、继代繁殖系数、产苗量、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较高时,繁殖系数、继代繁殖系数、产苗量均提高,但有效苗分化率降低,苗较弱。而较低浓度的6-BAE合适当的NAA,有效苗分化率较高,苗较壮。NAA与IBA配合使用,康乃馨生根快,移栽成活率高;菊花生根NAA浓度不宜大于1mg/L。根据工厂化生产不同规模要求,利用不同的激素配比,既可得到一定数量的可分批诱导生根的有效苗,又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关键词
康乃馨
菊花
繁殖系数
有效苗
生根率
Keywords
Caryophyllus, Chrysanthemum, Coefficient
of
propagation
,
effect
ive buds, Ratio
of
rooting
分类号
S680.3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S682.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试管快速繁殖试验
被引量:
3
13
作者
刘晓燕
向青云
蔡永强
刘玲玲
王祖泽
陈家龙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
贵州省柑桔科学研究所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58-60,共3页
基金
贵州省"十五"攻关资助项目研究内容 (合同编号 (2 0 0 2 ) 1 1 0 8号 )
文摘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幼龄茎为外植体 ,研究从诱导培养 ,增殖继代 ,生根培养 ,到瓶外移植各阶段试管快繁的若干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在附加 3.0mg/LBA +0 .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效果较好。 40d后转入附加 2 .0mg/LBA +0 .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以 30d为一个增殖继代周期 ,增殖倍率达 6 .2。随继代次数增加 ,可减少BA用量 ;生根培养阶段以 1 / 2MS +0 .1mg/LNAA的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无机盐浓度减半 ,糖用量减少 1 / 3,有利于生根与壮苗 ;移栽时注意保持水分平衡 ,选择栽植介质 。
关键词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
NAA
MS培养基
试管快速繁殖
生根培养
继代
生根效果
增殖
移植
适宜
Keywords
Opuntia milpa alta Haw
induction
culture
propagation
culture
rooting
culture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S64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榆花楸微型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宋洪文
张象君
辛宝英
王小岚
机构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工程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898-1899,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水榆花楸的微型繁殖技术。[方法]以带侧芽的水榆花楸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水榆花楸侧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7 min;侧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KT 2.0 mg/L+IBA 0.2 mg/L;丛生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KT 2.5 mg/L+IB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结论]该研究为水榆花楸苗木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水榆花楸
微型繁殖
培养基
诱导率
增殖率
生根率
Keywords
Sorbus alnifolia
Micro
propagation
Medium
induction
rate
Proliferation rate
rooting
rate
分类号
S79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锦熟黄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罗凤霞
崔文山
崔研涛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系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文摘
本实验对锦熟黄杨(BuxusSempervirens)的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环境条件等因子与成活率关系的方差分析表明:春季硬枝扦插,插穗年龄及顶芽的去留与成活率关系不密切,插条贮存与否也不影响成活,而扦插地的小环境条件、生根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对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以100—150μg/g的吲哚丁酸催根处理,在温度≤28℃,相对湿度≥80%的塑料棚内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87%以上。而夏季半熟枝扦插,扦插时间、激素浓度同成活率密切相关,在塑料棚内7月末扦插,80μg/g吲哚丁酸处理,成活率达63%。夏季硬枝扦插成活率可达94%。
关键词
锦熟黄杨
扦插
繁殖
催根处理
黄杨
Keywords
Buxus sempervirens
cutting
propagation
root-
induction
variance analysis
分类号
S792.11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根剂对尧山秀绿茶苗扦插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6
作者
韦柳花
邓慧群
罗小梅
诸葛天秋
苏敏
谭敏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46-51,共6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4121008-1-7)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专项(GCJB-15-5)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尧山秀绿种苗扦插繁育的生根剂种类及其浓度,研究了4种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尧山秀绿扦插苗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在适宜浓度条件下对尧山秀绿扦插苗均具有促生效果,其中强力生根宝浓度100倍时扦插苗的伤口愈合率、结瘤率、生根率、生根条数、根长、新梢长和平均根重均最大,成活率和根长分别达91.11%、14.49 cm;而扦插苗在双吉尔-GGR 0.333 g/L浓度下伤口愈合率和结瘤率与强力生根宝浓度100倍的促生效果相同,成活率和根长均最大。
关键词
尧山秀绿
生根剂
扦插繁殖
影响
Keywords
Yaoshan Xiulv
rooting
agent
cutting
propagation
effect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处理方式对蓝莓绿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
7
17
作者
闫金玲
凌青
机构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绿化工程服务中心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029-10030,10033,共3页
文摘
[目的]阐明植物激素不同组合、浓度以及扦插基质对不同蓝莓(Vaccinum ashei)品种的生根效果。[方法]以5个蓝莓品种的当年生枝为试材,研究了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的不同浓度、浓度配比以及扦插基质对其生根率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5个蓝莓品种的嫩枝扦插以菌根土∶珍珠岩=1∶1的混合基质生根最好;c(NAA)∶c(IBA)=2∶5,浓度为700 mg/L时,粉蓝、灿烂、园蓝和精华的生根率和生根效果(Q值)达到最佳,分别为79.0%和42.13、97.3%和51.76、55.7%和30.36、80.5%和43.14;c(NAA)∶c(IBA)=2∶3,浓度为500 mg/L时,杰兔的生根率和生根效果(Q值)达到最强,为70.6%和37.71。[结论]激素不同浓度配比及浓度对不同蓝莓品种绿枝扦插生根的效果不一。
关键词
蓝莓
绿枝扦插
生根率
生根效果
Keywords
Blueberry
S
of
twood cuttings
rooting
rate
effect
of
cutting
propagation
分类号
S663.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分析
被引量:
3
18
作者
张应团
易咏梅
王贞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713-5715,共3页
基金
林学省级重点(特色)学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E080808)资助
文摘
[目的]分析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方法]通过对水麻夏季扦插与冬季扦插的插穗类型、嫩枝扦插时间的析因试验,分析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结果]插穗类型和嫩枝扦插时间对水麻扦插生根率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夏季扦插2年生插穗生根率明显高于1年生带顶芽插穗及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生根率;1年生带顶芽与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扦插生根率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扦插1年生带顶芽插穗及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生根率显著高于2年生插穗生根率(P<0.05);6月下旬到7月中旬的扦插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的扦插生根率(P<0.05),这时期穗条处于半木质化状态。[结论]水麻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夏季和冬季扦插均可以在生产中采用。
关键词
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
扦插繁殖
生根率
插穗类型效应
扦插时间效应
Keywords
Debregeasia orientalis
Cutting
propagation
rooting
rate
Type
effect
of
cuttings
Time
effect
of
cuttings
分类号
S5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铜仁地区油茶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
9
19
作者
田如英
机构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1,64,共3页
基金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工程"油茶繁殖技术的研究"[铜职院行字(2009)70]
文摘
为筛选出适合铜仁地区的油茶最佳扦插繁殖技术,采用不同处理对铜仁地区优良油茶品种进行了夏季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60%的黄心土+40%细砂为基质插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2.7%;在常用的生根促进剂中,ABT处理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4.0%;NAA处理效果较差,生根率仅为78.0%。几种生根促进剂均能有效提高插穗生根率。生根剂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以ABT100 mg/L处理2 h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3.3%。
关键词
油茶
扦插繁殖
生根效果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cutting
propagation
rooting
effect
分类号
S565.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驱蚊香草的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
6
20
作者
孙书伟
机构
辽东学院农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099-5099,5142,共2页
文摘
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对驱蚊香草的快速繁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驱蚊香草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6-BA0.5mg/L+NAA0.5 mg/L;恢复无机盐的浓度,将1/2 MS恢复为MS,且保持6-BA和NAA浓度不变(MS+6-BA 0.5 mg/L+NAA 0.5 mg/L),是驱蚊香草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培养基为:1/2 MS+NAA0.1 mg/L,生根率可达98%,而且根系发达,长势粗壮,移栽时成活率高达95%以上。
关键词
驱蚊香草
诱导
生根
快速繁殖
Keywords
Hyssopus
of
winalis
induction
Root formation
Rapid
propagation
分类号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朱顶红双鳞片扦插的影响
倪建刚
施永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莓叶委陵菜叶插繁殖技术研究
郑亦卿
曾思琦
唐令
董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台湾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吴巧芬
夏科
路茜
赵志国
仇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珍稀濒危植物领春木扦插繁殖技术
刘方虎
张宏生
田凌鸿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高丛蓝莓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龚雪元
杜亚填
张翔宇
刘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紫色茎秆海芋组织培养不同培养基的诱导增殖生根效果研究
王玉英
许邦丽
褚素贞
祁永琼
李长科
施碧强
林德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温度对马尾松组培单芽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姚瑞玲
王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夏科
赵志国
吴巧芬
郭伦发
秦洪波
仇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百合的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快速繁殖
王丽艳
梁国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土荆芥挥发油对豌豆根边缘细胞的诱导和胁迫作用
何兵
汪利沙
王亚男
张红
李群
马丹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丁久玲
郑凯
梁慧敏
巫建新
鲍荣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康乃馨、菊花快速繁殖有效苗探讨
贾炜珑
杨丽莉
郜鹏
周小梅
张国君
《山西农业科学》
199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试管快速繁殖试验
刘晓燕
向青云
蔡永强
刘玲玲
王祖泽
陈家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水榆花楸微型繁殖技术的研究
宋洪文
张象君
辛宝英
王小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锦熟黄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罗凤霞
崔文山
崔研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不同生根剂对尧山秀绿茶苗扦插生长的影响
韦柳花
邓慧群
罗小梅
诸葛天秋
苏敏
谭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不同处理方式对蓝莓绿枝扦插的影响
闫金玲
凌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分析
张应团
易咏梅
王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贵州铜仁地区油茶扦插繁殖试验
田如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驱蚊香草的快速繁殖研究
孙书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