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连续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与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辉 何春桂 +2 位作者 邱光举 刘小阳 董增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为了解决山区高差变化大、水准测量难的问题,提出了在山区进行连续设站三角高程测量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测量原理、观测方法、误差来源及精度分析,指出了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代替水准测量的关键问题。分析表明,通过将前后设站的距离... 为了解决山区高差变化大、水准测量难的问题,提出了在山区进行连续设站三角高程测量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测量原理、观测方法、误差来源及精度分析,指出了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代替水准测量的关键问题。分析表明,通过将前后设站的距离控制在300 m以内,有效地解决了球气差对距离测量的影响问题,并通过误差预计,指出整条路线在600~1 500 m时,完全可以替代四等水准测量,以1 km左右精度为最佳。并通过河北蔚州矿区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在山区用连续设站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 精度分析 全站仪 球气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折射对雷达低仰角跟踪误差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红光 吴振森 朱庆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93-1896,共4页
该文基于雷达测角原理和确定性电波传播模型,采用等效地球半径法考虑大气折射效应,建立仰角误差预测方法;计算不同大气折射环境下的仰角误差。研究结果证明:大气折射与多路径的综合效应中,折射环境的变化会对仰角误差造成很大影响,表明... 该文基于雷达测角原理和确定性电波传播模型,采用等效地球半径法考虑大气折射效应,建立仰角误差预测方法;计算不同大气折射环境下的仰角误差。研究结果证明:大气折射与多路径的综合效应中,折射环境的变化会对仰角误差造成很大影响,表明大气折射是低仰角跟踪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跟踪 大气折射 等效地球半径 多路径 低仰角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等效地球半径的概念和定义问题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皓 王爱玲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1期10-14,共5页
对一些文献中关于等效地球半径的两种不同的概念和定义,本文对其可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有关含混不清的问题。
关键词 大气折射 射线曲率 等效地球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大气模型下雷达定位公式的解析式兼论有效地球半径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文焌 张喜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9-273,共5页
实测大气模型,只能用多个线性成层大气模型的总和来代表。据此导出了实测大气模型下,目标视在距离的精确解析求和式。从而当初始视在仰角为零时,可得到目标视在距离的精确解。该文指出,使用中值近似是获取大气折射精确解的一种途径,而... 实测大气模型,只能用多个线性成层大气模型的总和来代表。据此导出了实测大气模型下,目标视在距离的精确解析求和式。从而当初始视在仰角为零时,可得到目标视在距离的精确解。该文指出,使用中值近似是获取大气折射精确解的一种途径,而且通过积分中值近似可导出有效地球半径。对有效地球半径的推导方法和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折射 视在距离 有效地球半径 雷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大气折射指数垂直分布统计模式
5
作者 戴铁丕 张培昌 +1 位作者 申培鲁 江航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利用我国西北地区有代表性的3个测站的常规探空资料,应用大气折射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大气折射指数垂直分布的三种统计模式。计算结果表明:目前使用的4/3地球半径模式精度较差,只能在离地面1 km高度以下使用,才能保证精度;改进... 本文利用我国西北地区有代表性的3个测站的常规探空资料,应用大气折射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大气折射指数垂直分布的三种统计模式。计算结果表明:目前使用的4/3地球半径模式精度较差,只能在离地面1 km高度以下使用,才能保证精度;改进等效地球半径模式的精度最高;指数模式在离地面3 km高度以下使用精度也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折射指数 统计模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折射对我国近地面无线电视距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冉冉 赵振维 +1 位作者 孙树计 林乐科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在无线电视距工程应用中,常用等效地球半径因子表征大气折射的影响.为深入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折射对无线电视距的影响,定义了一种无线电视距因子,以表征无线电视距相对标准大气视距的变化.基于我国区域近地面65m高度大气折射率梯度数... 在无线电视距工程应用中,常用等效地球半径因子表征大气折射的影响.为深入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折射对无线电视距的影响,定义了一种无线电视距因子,以表征无线电视距相对标准大气视距的变化.基于我国区域近地面65m高度大气折射率梯度数据,得到了不同时间概率下我国区域无线电视距因子的时空分布,结合拉萨、重庆、厦门、渤海湾、西沙、乌鲁木齐典型地区无线电视距因子的时间概率分布和季节变化,分析给出了我国区域无线电视距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域无线电视距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并可导致无线电系统最大覆盖区域的显著时空变化.这些结果可为我国不同区域无线电系统设计和覆盖性能评估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梯度 等效地球半径 无线电视距 视距传播 无线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气象雷达目标探测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智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介绍等效地球半径、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指数的概念,讨论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机载气象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和测高的影响,并做出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用Matlab软件提供的可视化工具Simulink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给出仿真结果。用于修正和完善... 介绍等效地球半径、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指数的概念,讨论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机载气象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和测高的影响,并做出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用Matlab软件提供的可视化工具Simulink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给出仿真结果。用于修正和完善机载气象雷达的目标探测仿真模型,使其能够更准确、合理地反映实战条件下各种背景因素对气象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等效地球半径 地球曲率 大气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地形遮挡盲区的大气折射修正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冠运 刘松涛 徐华志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01,共7页
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是求解雷达地形遮蔽盲区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分析大气折射对雷达盲区计算的影响,提出基于等效地球半径和基于二元曲率方程的大气折射修正算法,并对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数据验证结果表明,... 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是求解雷达地形遮蔽盲区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分析大气折射对雷达盲区计算的影响,提出基于等效地球半径和基于二元曲率方程的大气折射修正算法,并对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数据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新算法均有效地提升了雷达地形遮蔽盲区的建模精度和计算的适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地形遮挡盲区 大气折射 等效地球半径 二元曲率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嵩县山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薄单 马国元 +2 位作者 苏玉瑞 蔡勇 姚飞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68-71,85,共5页
依据嵩县山区大地控制网的测量数据,分析了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首先,分析影响大气垂直折光的因素;其次,确定折光系数的取值范围,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推导其解算公式,并进行精度评定;然后,结合精密水准和三角高程的观测数据,... 依据嵩县山区大地控制网的测量数据,分析了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首先,分析影响大气垂直折光的因素;其次,确定折光系数的取值范围,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推导其解算公式,并进行精度评定;然后,结合精密水准和三角高程的观测数据,计算大气垂直折光系数;最后,总结嵩县山区的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相似地区的三角高程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垂直折光 折光系数 三角高程测量 球气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有效地球半径的诠释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4期368-370,共3页
导出用曲率差的概念定义有效地球半径的正确公式;同时给出了有效地球半径的确切含义。
关键词 有效地球半径 大气折射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效应对远距离雷电电磁场的影响
11
作者 侯文豪 王尧钧 +3 位作者 王洪生 崔逊 焦雪 张其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01-2608,共8页
雷电电磁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时,受传播效应影响波形会发生畸变,进而影响雷电定位系统的精度。采用Wait解析算法研究了地面有限电导率与地球曲率对1000 km以内雷电电磁场波形的影响,对不同回击电流波形和不同电导率情况下的远场衰减系数... 雷电电磁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时,受传播效应影响波形会发生畸变,进而影响雷电定位系统的精度。采用Wait解析算法研究了地面有限电导率与地球曲率对1000 km以内雷电电磁场波形的影响,对不同回击电流波形和不同电导率情况下的远场衰减系数进行了拟合,修正了现有的回击电流峰值反演公式,并对传播效应带来的远场波形到达时间延迟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观测距离大于200 km时地球曲率对场的衰减不容忽略;和平坦地面相比,弯曲的地表使得200、500、1000 km处的远场峰值分别额外衰减了约9.6%、29.4%和55.5%。考虑传播效应后远场峰值与理想场的峰值之比随着观测距离d的增加以exp(-d/α)的指数函数大幅递减,指数衰减距离常数α的平均值为1000 km。回击电流波形陡度越大,包含的高频分量越多,远场的衰减越大。雷电电磁波沿陆地表面传播时,传播距离每增加100 km波形初始到达时间平均延迟0.36μs,峰值到达时间平均延迟0.96μs。由此可见,远距离雷电定位和参数反演应充分考虑地球曲率带来的传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电磁场 传播效应 地球曲率 雷电流峰值反演 闪电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