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沙漠地区光伏电场的风沙危害及光伏治沙模式
1
作者
刘淑娟
袁宏波
+3 位作者
刘虎俊
何芳兰
李银科
刘世增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76-81,共6页
掌握国内光伏治沙模式及其效应,可为光伏电场在沙漠区生态治理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宁夏和内蒙古沙漠地区的光伏电场的风蚀和风积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风沙危害模式。结果表明:光伏板前后区域发生风蚀和堆积过程,在光伏板下和板间形成...
掌握国内光伏治沙模式及其效应,可为光伏电场在沙漠区生态治理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宁夏和内蒙古沙漠地区的光伏电场的风蚀和风积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风沙危害模式。结果表明:光伏板前后区域发生风蚀和堆积过程,在光伏板下和板间形成风蚀坑(沟)和积沙堆(带),光伏板聚风增加了光伏电场风险程度,风沙流对光伏板也有磨蚀危害。光伏电场的光伏板起到“风障”和“沙障”的作用,覆盖地表和调控地面蚀(积)程度,可降低风速,减少输沙量。光伏电场组件及其阵列耦合可进一步提高其防风固沙效能,光伏治沙已成为风沙灾害治理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场
风蚀风积
风沙危害治理
治沙模式
生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田—若羌铁路戈壁盐碱区高立式“Z”字形沙障配置的风洞试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伟
宋彦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6,69,共8页
[目的]探究多排“Z”字形沙障的合理配置模式,为和田—若羌铁路沿线戈壁盐碱区的风沙防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风洞中模拟当地的风沙环境,对孔隙率为40%的多排“Z”字形高立式沙障的防沙效果进行试验。[结果]多排沙障的迎风面与风向...
[目的]探究多排“Z”字形沙障的合理配置模式,为和田—若羌铁路沿线戈壁盐碱区的风沙防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风洞中模拟当地的风沙环境,对孔隙率为40%的多排“Z”字形高立式沙障的防沙效果进行试验。[结果]多排沙障的迎风面与风向的夹角为钝角时,沙障后积沙出现分离现象;沙障的迎风面与风向的夹角为锐角时,沙障后积沙出现聚集现象。防沙效率随着风速增加都有所下降,当风速为12 m/s(7级风)时,设置两道高立式沙障和三道高立式沙障的防沙效率分别为74.0%和100%,当风速增加至15 m/s(9级风)时,设置两道高立式沙障和三道高立式沙障的防沙效率分别为72.7%,88.9%。[结论]鉴于该研究区风沙条件,建议采用三道沙障,沙障的迎风面与风向尽量呈钝角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立式“Z”字形沙障
布置方式
防沙效益
风洞试验
和田—若羌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工格栅沙障防风积沙效应风洞模拟实验
被引量:
28
3
作者
董智
李红丽
+2 位作者
汪季
丁国栋
孙保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模型按1∶10比例设计,在71、5和20m/s的实验风速下,对不同规格和孔隙度的土工格栅沙障模型进行风洞模拟实验,测定其防风与积沙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格栅沙障的风速流场趋势相同,在障前、障中和障后形成4个减速区和3个加速区。障前、...
模型按1∶10比例设计,在71、5和20m/s的实验风速下,对不同规格和孔隙度的土工格栅沙障模型进行风洞模拟实验,测定其防风与积沙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格栅沙障的风速流场趋势相同,在障前、障中和障后形成4个减速区和3个加速区。障前、障后风速降低是土工格栅沙障防沙的主要机制;障中的增速区是引起沙障中部不积沙或少积沙的诱因。格栅沙障因障间互相连接而增强了防护功能,使得流沙被有效地控制在体系内部。同一规格的沙障,障内积沙厚度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沙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不同规格的沙障,障内积沙厚度随着规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风速下,不同规格沙障间积沙厚度差异显著。从积沙厚度和防沙目的分析,10cm×10cm规格的沙障积沙效应最好,10cm×20cm次之,20cm×20cm最差。在设计与设置沙障时需要考虑成本、防护目的和沙源等多方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沙障
风洞实验
流场结构
防风积沙效应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及防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安志山
张克存
+1 位作者
谭立海
李建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1,共5页
通过对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阻沙栅栏前后地表蚀积形态、蚀积量以及蚀积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沙源充足条件下,不同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表现为风沙堆积,下风向风蚀与堆积共存,且...
通过对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阻沙栅栏前后地表蚀积形态、蚀积量以及蚀积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沙源充足条件下,不同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表现为风沙堆积,下风向风蚀与堆积共存,且程度与栅栏高度有关,栅栏总体蚀积量和蚀积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下风向变化趋势相近。其中,60和70cm高度阻沙栅栏风沙堆积量最大,防沙效果最佳,但二者积沙方向存在差别。70cm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积沙较多;60cm高度阻沙栅栏下风向积沙较多。在实际应用中,应依据防护对象合理配置阻沙栅栏并适时加高,避免阻沙栅栏过低或过高,进而影响防沙效果。此外,依据断面形态、蚀积量和蚀积强度的变化,将栅栏前后分为风沙堆积区、风蚀区和蚀积平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沙栅栏
蚀积过程
防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夏盐池沙地农田防护林的防风阻沙效益
被引量:
8
5
作者
崔强
高甲荣
+2 位作者
何明月
赵哲光
张金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9,共5页
对宁夏盐池北部沙区典型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和阻沙效益的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木片林防护范围主要在林内和背风面距背风林缘0—3H(H表示树高)内,而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较小;沙柳(Salix psammoph...
对宁夏盐池北部沙区典型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和阻沙效益的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木片林防护范围主要在林内和背风面距背风林缘0—3H(H表示树高)内,而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较小;沙柳(Salix psammophila)灌丛林带的迎风面和背风面风速均处于起沙风速(4.53m·s^-1)以上,对农田不能形成有效防护;榆树(Ulmuspumila)乔木林带残缺不全,严重影响防风效益。沙柳林带和榆树林带都是林带背风面大量积沙,未能有效地将风沙流中的来沙阻挡在农田以外;小叶锦鸡儿片林阻沙主要分布在林内,表明其能对农田形成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
农田防护林
防风阻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森林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袁金国
王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9-481,共3页
河北围场县处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区 ,森林成为京津抵御沙尘暴侵袭的绿色屏障。对该县LandsatTM遥感数据进行了处理 ,分别利用标准差植被指数 (NDVI)和非监督分类提取出 1987年和 2 0 0 0年森林分布 ,结果表明 :1987~ 2 0 0 0年林地总体...
河北围场县处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区 ,森林成为京津抵御沙尘暴侵袭的绿色屏障。对该县LandsatTM遥感数据进行了处理 ,分别利用标准差植被指数 (NDVI)和非监督分类提取出 1987年和 2 0 0 0年森林分布 ,结果表明 :1987~ 2 0 0 0年林地总体上减少但变幅不大 ,减少的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御道口牧场沙化较严重的地区 ;增加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轻度和中度土壤侵蚀的坝下冀北山地。同时 ,对森林变化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森林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变化
遥感动态监测
生态效应
京津风沙源治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速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王佳斌
崔言晨
+3 位作者
张庆宇
李天宇
侯宁
董笛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2期44-46,I0010,共4页
为探究沙漠地区风速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采用Fluent-EDEM耦合进行数值仿真,建立了草方格沙障数值模型,研究了风速、草方格高度、草方格间距等不同因素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跃迁率-风速拟合模型,直观地展现了风...
为探究沙漠地区风速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采用Fluent-EDEM耦合进行数值仿真,建立了草方格沙障数值模型,研究了风速、草方格高度、草方格间距等不同因素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跃迁率-风速拟合模型,直观地展现了风速与跃迁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跃迁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跃迁率-风速变化曲线较好地符合三次函数关系。考虑到不同工程现场情况的差异,相关专业人员可参考跃迁率-风速拟合模型选取合适的草方格沙障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方格沙障
数值模型
防沙效果
风沙跃迁率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铁路南山口段沙害防治措施的效果
8
作者
姜鑫贵
周金星
+2 位作者
刘玉国
董林水
崔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5-63,共9页
【目的】青藏铁路沙害段约占铁路全长的22.5%,是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不同沙害防护措施下的积沙量,分析其防护效益及空间布局影响,为合理布设防沙措施、有效降低铁路沙害、保障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青藏铁路沙害段约占铁路全长的22.5%,是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不同沙害防护措施下的积沙量,分析其防护效益及空间布局影响,为合理布设防沙措施、有效降低铁路沙害、保障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已部分布设沙害防治措施的青藏铁路南山口段,根据不同区段沙障的组合方式,设置无防护措施的对照区和4个不同措施组合防护区(Ⅰ区:无防护措施区;Ⅱ区:低立式聚乙烯(PE)网格沙障防护区;Ⅲ区:高立式栅栏沙障与低立式PE网格沙障共同防护区;Ⅳ区:高立式栅栏沙障防护区;Ⅴ区:高立式栅栏沙障与高立式PE阻沙网防护区),通过测定积沙体断面要素和平均深度,计算不同防护措施组合的年均单宽阻沙量,用于评价不同措施或措施组合的阻沙效果及空间布局的影响。【结果】1)在无防护措施的对照区对应铁路轨道没有积沙现象,同时目前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磨损,可见,南山口地区沙害程度较轻,在此处布设沙障必要性不大,积沙较多的沙障甚至还可能发展成为沙源地,将沙引向铁路路基;2)在4个不同措施组合防护区中,Ⅲ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最大,为1.125 m^3·m^(-1),由此可推断,南山口段的年均单宽风沙流至少为1.125 m^3·m^(-1);3)Ⅳ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为0.978 m^3·m^(-1),约为Ⅲ区的87%,说明单个高立式栅栏沙障的拦沙效果也很好;4)Ⅴ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为0.782 m^3·m^(-1),仅为Ⅲ区的70%,说明高立式PE阻沙网的布设不仅没增强Ⅴ区沙障内的拦沙量,反而降低了同区内栅栏沙障的拦沙效益,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PE阻沙网的布设间距过小。5)结合阻沙效果与建设成本,本研究认为南山口段PE网格沙障的最优宽度为13 m,另外,在南山口设置一道栅栏沙障便可达到很好的防沙效果,还能使建设成本降低。【结论】南山口地区设置的沙障中:PE网格沙障宽度过大造成材料的浪费,布设宽度应以13 m为宜;PE阻沙网布设间距过小,使得拦沙作用很弱,且降低了同区内高立式栅栏沙障的拦沙效益;单个栅栏沙障在防护区中表现出很强的阻沙作用。研究认为南山口地区的沙害程度较轻,设置沙障必要性不大,如果设置沙障,可只设置1道栅栏沙障,既能达到很好的防沙效果,又能使建设成本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轻度沙害地段科学、合理的布设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防沙措施
积沙量
防沙效益
单宽阻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漠地区光伏电场的风沙危害及光伏治沙模式
1
作者
刘淑娟
袁宏波
刘虎俊
何芳兰
李银科
刘世增
机构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武威市亿利光伏治沙研究院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76-81,共6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光伏治沙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建议”(24JRZA025)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项目“河西走廊绿洲区农田防护林体系修复及提质增效技术模式研究”(ky202218)。
文摘
掌握国内光伏治沙模式及其效应,可为光伏电场在沙漠区生态治理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宁夏和内蒙古沙漠地区的光伏电场的风蚀和风积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风沙危害模式。结果表明:光伏板前后区域发生风蚀和堆积过程,在光伏板下和板间形成风蚀坑(沟)和积沙堆(带),光伏板聚风增加了光伏电场风险程度,风沙流对光伏板也有磨蚀危害。光伏电场的光伏板起到“风障”和“沙障”的作用,覆盖地表和调控地面蚀(积)程度,可降低风速,减少输沙量。光伏电场组件及其阵列耦合可进一步提高其防风固沙效能,光伏治沙已成为风沙灾害治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
光伏电场
风蚀风积
风沙危害治理
治沙模式
生态耦合
Keywords
photovoltaic electric field
wind
erosion
and
deposition
wind
-
sand
hazard control
mode
of
sand
control
ecological coupling
分类号
S728.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TM61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田—若羌铁路戈壁盐碱区高立式“Z”字形沙障配置的风洞试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伟
宋彦宏
机构
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6,69,共8页
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和若铁路防沙综合技术研究”(N2022G068)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计划“植物防沙体系配置防护效益评价与模式优化试验研究”(WLMQ-KGHZGS-HRTLGGB-2020-0031)。
文摘
[目的]探究多排“Z”字形沙障的合理配置模式,为和田—若羌铁路沿线戈壁盐碱区的风沙防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风洞中模拟当地的风沙环境,对孔隙率为40%的多排“Z”字形高立式沙障的防沙效果进行试验。[结果]多排沙障的迎风面与风向的夹角为钝角时,沙障后积沙出现分离现象;沙障的迎风面与风向的夹角为锐角时,沙障后积沙出现聚集现象。防沙效率随着风速增加都有所下降,当风速为12 m/s(7级风)时,设置两道高立式沙障和三道高立式沙障的防沙效率分别为74.0%和100%,当风速增加至15 m/s(9级风)时,设置两道高立式沙障和三道高立式沙障的防沙效率分别为72.7%,88.9%。[结论]鉴于该研究区风沙条件,建议采用三道沙障,沙障的迎风面与风向尽量呈钝角布置。
关键词
高立式“Z”字形沙障
布置方式
防沙效益
风洞试验
和田—若羌铁路
Keywords
upright Z-shaped
sand
barrier
arrangement
of
sand
barriers
sand
-control
effect
wind
tunnel experiment
Hetian-Ruoqiang Railway
分类号
X169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工格栅沙障防风积沙效应风洞模拟实验
被引量:
28
3
作者
董智
李红丽
汪季
丁国栋
孙保平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沙柳机械沙障防风固沙效益的研究"(30360088)
"基于空气动力学流动阻力和绕流理论的植被防风蚀机理的研究"项目(30471422)
文摘
模型按1∶10比例设计,在71、5和20m/s的实验风速下,对不同规格和孔隙度的土工格栅沙障模型进行风洞模拟实验,测定其防风与积沙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格栅沙障的风速流场趋势相同,在障前、障中和障后形成4个减速区和3个加速区。障前、障后风速降低是土工格栅沙障防沙的主要机制;障中的增速区是引起沙障中部不积沙或少积沙的诱因。格栅沙障因障间互相连接而增强了防护功能,使得流沙被有效地控制在体系内部。同一规格的沙障,障内积沙厚度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沙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不同规格的沙障,障内积沙厚度随着规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风速下,不同规格沙障间积沙厚度差异显著。从积沙厚度和防沙目的分析,10cm×10cm规格的沙障积沙效应最好,10cm×20cm次之,20cm×20cm最差。在设计与设置沙障时需要考虑成本、防护目的和沙源等多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
土工格栅
沙障
风洞实验
流场结构
防风积沙效应
孔隙度
Keywords
geogrid
sand
-barrier
wind
tunnel test
structure
of
flow field
effect of controlling wind and deposited sand
porosity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及防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安志山
张克存
谭立海
李建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沙漠与沙漠化重点试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沙山-湖泊局地环流特征及其对风沙输移的影响"(41071009)
文摘
通过对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阻沙栅栏前后地表蚀积形态、蚀积量以及蚀积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沙源充足条件下,不同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表现为风沙堆积,下风向风蚀与堆积共存,且程度与栅栏高度有关,栅栏总体蚀积量和蚀积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下风向变化趋势相近。其中,60和70cm高度阻沙栅栏风沙堆积量最大,防沙效果最佳,但二者积沙方向存在差别。70cm高度阻沙栅栏上风向积沙较多;60cm高度阻沙栅栏下风向积沙较多。在实际应用中,应依据防护对象合理配置阻沙栅栏并适时加高,避免阻沙栅栏过低或过高,进而影响防沙效果。此外,依据断面形态、蚀积量和蚀积强度的变化,将栅栏前后分为风沙堆积区、风蚀区和蚀积平衡区。
关键词
阻沙栅栏
蚀积过程
防沙效益
Keywords
fences
process
of
aeolian
sand
erosion
and
deposition
sand
controlling
effect
分类号
P425.5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夏盐池沙地农田防护林的防风阻沙效益
被引量:
8
5
作者
崔强
高甲荣
何明月
赵哲光
张金瑞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9,共5页
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中国北方地区可持续防护林设计(2008DFA32270)
文摘
对宁夏盐池北部沙区典型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和阻沙效益的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木片林防护范围主要在林内和背风面距背风林缘0—3H(H表示树高)内,而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较小;沙柳(Salix psammophila)灌丛林带的迎风面和背风面风速均处于起沙风速(4.53m·s^-1)以上,对农田不能形成有效防护;榆树(Ulmuspumila)乔木林带残缺不全,严重影响防风效益。沙柳林带和榆树林带都是林带背风面大量积沙,未能有效地将风沙流中的来沙阻挡在农田以外;小叶锦鸡儿片林阻沙主要分布在林内,表明其能对农田形成有效防护。
关键词
盐池
农田防护林
防风阻沙效益
Keywords
Yanchi County
farml
and
shelterbelt
wind
and
sand
controlling
effect
分类号
S718.56 [农业科学—林学]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森林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袁金国
王卫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9-48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 71 0 0 1 )
河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L2 0 0 3Q1 3)。
文摘
河北围场县处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区 ,森林成为京津抵御沙尘暴侵袭的绿色屏障。对该县LandsatTM遥感数据进行了处理 ,分别利用标准差植被指数 (NDVI)和非监督分类提取出 1987年和 2 0 0 0年森林分布 ,结果表明 :1987~ 2 0 0 0年林地总体上减少但变幅不大 ,减少的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御道口牧场沙化较严重的地区 ;增加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轻度和中度土壤侵蚀的坝下冀北山地。同时 ,对森林变化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森林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关键词
森林变化
遥感动态监测
生态效应
京津风沙源治理区
Keywords
Forest change
Dynamic monitoring using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effect
controlling
area
of
wind
and
sand
source
分类号
S719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速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王佳斌
崔言晨
张庆宇
李天宇
侯宁
董笛
机构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2期44-46,I0010,共4页
基金
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20YK05)
文摘
为探究沙漠地区风速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采用Fluent-EDEM耦合进行数值仿真,建立了草方格沙障数值模型,研究了风速、草方格高度、草方格间距等不同因素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跃迁率-风速拟合模型,直观地展现了风速与跃迁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跃迁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跃迁率-风速变化曲线较好地符合三次函数关系。考虑到不同工程现场情况的差异,相关专业人员可参考跃迁率-风速拟合模型选取合适的草方格沙障规格。
关键词
草方格沙障
数值模型
防沙效果
风沙跃迁率
拟合模型
Keywords
grass grid barrier
numerical model
sand
control
effect
wind
⁃
sand
transition rate
fit model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铁路南山口段沙害防治措施的效果
8
作者
姜鑫贵
周金星
刘玉国
董林水
崔明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5-63,共9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504401)
文摘
【目的】青藏铁路沙害段约占铁路全长的22.5%,是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不同沙害防护措施下的积沙量,分析其防护效益及空间布局影响,为合理布设防沙措施、有效降低铁路沙害、保障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已部分布设沙害防治措施的青藏铁路南山口段,根据不同区段沙障的组合方式,设置无防护措施的对照区和4个不同措施组合防护区(Ⅰ区:无防护措施区;Ⅱ区:低立式聚乙烯(PE)网格沙障防护区;Ⅲ区:高立式栅栏沙障与低立式PE网格沙障共同防护区;Ⅳ区:高立式栅栏沙障防护区;Ⅴ区:高立式栅栏沙障与高立式PE阻沙网防护区),通过测定积沙体断面要素和平均深度,计算不同防护措施组合的年均单宽阻沙量,用于评价不同措施或措施组合的阻沙效果及空间布局的影响。【结果】1)在无防护措施的对照区对应铁路轨道没有积沙现象,同时目前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磨损,可见,南山口地区沙害程度较轻,在此处布设沙障必要性不大,积沙较多的沙障甚至还可能发展成为沙源地,将沙引向铁路路基;2)在4个不同措施组合防护区中,Ⅲ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最大,为1.125 m^3·m^(-1),由此可推断,南山口段的年均单宽风沙流至少为1.125 m^3·m^(-1);3)Ⅳ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为0.978 m^3·m^(-1),约为Ⅲ区的87%,说明单个高立式栅栏沙障的拦沙效果也很好;4)Ⅴ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为0.782 m^3·m^(-1),仅为Ⅲ区的70%,说明高立式PE阻沙网的布设不仅没增强Ⅴ区沙障内的拦沙量,反而降低了同区内栅栏沙障的拦沙效益,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PE阻沙网的布设间距过小。5)结合阻沙效果与建设成本,本研究认为南山口段PE网格沙障的最优宽度为13 m,另外,在南山口设置一道栅栏沙障便可达到很好的防沙效果,还能使建设成本降低。【结论】南山口地区设置的沙障中:PE网格沙障宽度过大造成材料的浪费,布设宽度应以13 m为宜;PE阻沙网布设间距过小,使得拦沙作用很弱,且降低了同区内高立式栅栏沙障的拦沙效益;单个栅栏沙障在防护区中表现出很强的阻沙作用。研究认为南山口地区的沙害程度较轻,设置沙障必要性不大,如果设置沙障,可只设置1道栅栏沙障,既能达到很好的防沙效果,又能使建设成本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轻度沙害地段科学、合理的布设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防沙措施
积沙量
防沙效益
单宽阻沙量
Keywords
Qinghai-Tibet railway
sand
control measures
sand
accumulation
effect
iveness
of
sand
control
deposited
-
sand
volume per unit width
分类号
S727.2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沙漠地区光伏电场的风沙危害及光伏治沙模式
刘淑娟
袁宏波
刘虎俊
何芳兰
李银科
刘世增
《防护林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和田—若羌铁路戈壁盐碱区高立式“Z”字形沙障配置的风洞试验
王伟
宋彦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工格栅沙障防风积沙效应风洞模拟实验
董智
李红丽
汪季
丁国栋
孙保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高度阻沙栅栏蚀积过程及防沙效益研究
安志山
张克存
谭立海
李建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宁夏盐池沙地农田防护林的防风阻沙效益
崔强
高甲荣
何明月
赵哲光
张金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森林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袁金国
王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风速对草方格沙障防沙效果的影响研究
王佳斌
崔言晨
张庆宇
李天宇
侯宁
董笛
《中国水土保持》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青藏铁路南山口段沙害防治措施的效果
姜鑫贵
周金星
刘玉国
董林水
崔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