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田垂枝杉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1
作者 杜超群 董雷鸣 +3 位作者 许业洲 袁慧 王瑞珍 段爱国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5,共8页
[目的]研究罗田垂枝杉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高产、稳定的优良基因型,为林业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方法]以钟祥、咸宁和阳新3个试验点的罗田垂枝杉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测定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计算材积指数,... [目的]研究罗田垂枝杉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高产、稳定的优良基因型,为林业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方法]以钟祥、咸宁和阳新3个试验点的罗田垂枝杉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测定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计算材积指数,在对表型值空间变异进行矫正的基础上开展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并利用估算的无性系育种值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罗田垂枝杉无性系胸径、树高和材积指数变异丰富,且变异系数呈现出材积指数>胸径>树高的规律;多点联合分析发现3个生长性状的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以及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重复力为0.60~0.79,处于较高水平;3个试验点之间的B型遗传相关系数在0.41~0.65之间,参试无性系的生长差异主要来自于钟祥和阳新、钟祥和咸宁之间;利用材积指数无性系育种值对参试无性系进行排序,5号和22号在3个试验点表现良好,为稳定高产型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到28.31%,比实生对照提高25.00%。[结论]罗田垂枝杉生长性状表型变异丰富,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以及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效应均对无性系生长性状产生了极显著影响,22号和5号这两个系号为高产、稳定的优良无性系,适宜在鄂东南区域配套短周期小径材栽培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杉 无性系 互作效应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吹填岛礁场地风机地震响应研究
2
作者 蒲武川 田永强 朱泽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4,共11页
吹填珊瑚岛礁是我国南海疆域的重要陆地屏障,风机作为岛礁场地的供电设施,确保其地震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珊瑚砂的力学性质与一般陆相沉积物有明显区别,珊瑚砂土与风机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影响风机结构地震响应的潜在因素之一,但目... 吹填珊瑚岛礁是我国南海疆域的重要陆地屏障,风机作为岛礁场地的供电设施,确保其地震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珊瑚砂的力学性质与一般陆相沉积物有明显区别,珊瑚砂土与风机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影响风机结构地震响应的潜在因素之一,但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本文采用Matasovic本构模型开发珊瑚砂的动力非线性本构,建立局部成层的三维吹填岛礁场地和NREL 5MW风机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设计刚性基础风机模型和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Interaction,SSI)的风机-基础-地基整体模型,按持续时间和卓越频率选取四条代表性地震动,基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风机的动力响应。计算分析表明:包含显著高频分量的地震动引起的吹填岛礁自由场的加速度响应更为显著,短持时的近断层地震动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平均为3.8,长持时的远断层地震动的平均放大系数为1.7;珊瑚岛礁和风机基础之间的SSI效应会增大风机的动力响应,在设防地震作用下,考虑SSI效应的塔筒位移最大增加0.24倍,应力增大0.87倍,剪力增大1.54倍,弯矩增大0.45倍,轴力增大0.23倍。吹填岛礁场地的风机地震响应分析应考虑SSI效应,以实现更可靠的抗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吹填岛礁 风机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场地地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方法
3
作者 刘中宪 孟思博 +2 位作者 张妤 乔云帆 陈龙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3,共15页
我国大量城镇位于沉积盆地,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具有显著的幅值放大和持时增长效应,同时沉积盆地与建筑群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将导致地震动空间重分布。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方法:首先,... 我国大量城镇位于沉积盆地,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具有显著的幅值放大和持时增长效应,同时沉积盆地与建筑群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将导致地震动空间重分布。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方法:首先,以剪切层模型、弯剪耦合模型等简化力学模型模拟建筑结构,计算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获得建筑群的基础顶面地震动;然后,基于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典型单体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最后,结合所求建筑群元模型模拟建筑结构时,上部建筑对基础顶面地震动的影响具有等?效?性,因此所建方法适用于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建筑群震害评估;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主要导致盆地内地表地震动峰值降低,但局部位置会在盆地效应基础上产生附加放大效应;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导致不同地表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峰值相差3倍,同时放大邻近建筑出现相同等级震害的概率差异,所分析算例中,在是否考虑建筑群-沉积盆地动力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邻近四栋相同框架结构发生中等损坏的概率范围分别为66%—92%和87%—93%,此结果与实际震害中建筑结构交替破坏的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效应 场地-城市相互作用 易损性 震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直下型断层的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
4
作者 刘英 庄海洋 +1 位作者 张季 周珍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3-852,共10页
目前在近断层场地中地下地铁车站抗震性能水平认识方面相对匮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发震断层-地下结构全过程地震响应的IBE-FEM联合求解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有限断层模型,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IBE)求解直下型走滑断层错动作用... 目前在近断层场地中地下地铁车站抗震性能水平认识方面相对匮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发震断层-地下结构全过程地震响应的IBE-FEM联合求解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有限断层模型,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IBE)求解直下型走滑断层错动作用下上覆软土沉积层场地内的地震波场,并验证了有限元法(FEM)间接求解地震波场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土-地下连续墙-主体结构非线性静-动力耦合的二维整体时域有限元模型,初步探究了断层-软土场地耦合效应对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近断层区域,地铁车站结构震害具有典型的断层上盘效应和震害集中效应,更容易进入塑性变形发展阶段;在远断层区域,由于断层-场地效应耦合作用,断层下盘场地内地震波场衰减较缓,其内车站结构整体震害略大于断层上盘。本文研究方法为近断层场地条件下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开辟新思路,也可为相关场地区域内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元-有限元法 全过程地震反应分析 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走滑断层 场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与选择效应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桂华 梁坤南 +3 位作者 周再知 周树平 杨光 王西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掌握柚木Tectona grandis无性系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以及无性系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育优良无性系。【方法】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开展柚木无性系区域性两点试验。【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5年生柚木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 【目的】掌握柚木Tectona grandis无性系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以及无性系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育优良无性系。【方法】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开展柚木无性系区域性两点试验。【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5年生柚木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试验地点间、无性系间、无性系×立地互作间均呈极显著差异。海南定安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的变异系数较小(0.092),定安试验点胸径的变异系数和云南景谷试验点树高、胸径的变异系数都较大(0.118~0.167),定安和景谷试验点3.5年生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0.327和0.305。定安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73和0.852,景谷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51和0.773,定安和景谷试验点3.5年生单株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863和0.784。【结论】为海南定安地区筛选出速生柚木无性系3078-5、7029、7122、7514和7559,入选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提高21.11%、19.82%和60.53%;为云南景谷地区筛选出速生柚木无性系7029、Z408、7509、7559和8301,入选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提高31.69%、33.66%和128.24%;选择后,2个试验点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到40.26%和34.57%,其中优良无性系7029和7559为两地共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 无性系 区域测定 遗传变异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无性系多点遗传分析及优良无性系选择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3 位作者 RISTO Vuokko 蒋虎 唐正涛 陆钊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88,共5页
对广西3地点20个以尾叶桉为主要亲本的桉树无性系进行6、12、18个月生的性状分析与遗传测定。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在无性系、地点和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可选择出生长优良的无性系;不同地点生长量表现为:山口&... 对广西3地点20个以尾叶桉为主要亲本的桉树无性系进行6、12、18个月生的性状分析与遗传测定。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在无性系、地点和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可选择出生长优良的无性系;不同地点生长量表现为:山口>天堂>犀牛脚;18个月生时性状综合分析和评定表明,12、17、18号无性系适应性广,具速生丰产性,可试行推广利用,而2、3、5、6号无性系丰产性和稳定性差,缺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无性系 生长分析 无性系×地点互作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模型对国际杂交水稻圃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磊 曾列先 +2 位作者 余汉勇 C.G.McLaren R.C.Chaudhary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8-204,共7页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的1994年杂交水稻圃(IRHON)采用增广设计,包括了6个国家的17个地点和89个品种。为充分了解这类多点试验中关于品种和地点的交互作用,用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AMMI)模型,以若干项乘积之和估算品种...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的1994年杂交水稻圃(IRHON)采用增广设计,包括了6个国家的17个地点和89个品种。为充分了解这类多点试验中关于品种和地点的交互作用,用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AMMI)模型,以若干项乘积之和估算品种和地点的交互作用。借助双标图,可鉴别对地点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如果有参试地点的环境l因子的数据,AMMI模型还可帮助我们用环境因子解释品种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通过本文对1994年杂交水稻圃数据的分析,我们看到AMMI模型是分析多点试验数据的非常n效的工具,能为育种项目和决策部门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品种适应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适应性 加性主效应 乘积交互作用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无性系多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3 位作者 Risto Vuokko 陆钊华 蒋虎 唐正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7,共5页
对广西山口林场、钦廉林场天堂分场及钦州市犀牛脚镇等3个地点20个以尾叶桉为主参试无性系6、12、18、42个月生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20个无性系生长性状在无性系、地点和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上均存在极显... 对广西山口林场、钦廉林场天堂分场及钦州市犀牛脚镇等3个地点20个以尾叶桉为主参试无性系6、12、18、42个月生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20个无性系生长性状在无性系、地点和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42个月生参试的20个无性系在不同试验地点平均生长量表现为:钦廉林场天堂分场>山口林场>钦州市犀牛脚镇,性状综合分析及评定表明12、15、18号等3个尾叶桉无性系适应性广,具速生丰产性,可推广利用;3个试点选择12、15、18号3个普适型无性系时,其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可达35.32%-4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无性系 生长分析 无性系×地点互作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欧美杨无性系生长初期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宁 丁昌俊 +3 位作者 李波 丁密 苏晓华 黄秦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72,共10页
【目的】研究12个欧美杨杂交无性系生长初期在不同环境下生长性状的观测值变异,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角度入手,筛选可以推广的稳产、丰产的优良基因型;总结试验中适地适品种的规律;评价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后续欧美杨的育... 【目的】研究12个欧美杨杂交无性系生长初期在不同环境下生长性状的观测值变异,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角度入手,筛选可以推广的稳产、丰产的优良基因型;总结试验中适地适品种的规律;评价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后续欧美杨的育种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撑。【方法】试验材料为3年生的12个不同基因型的欧美杨杂交无性系,设计了辽宁黑山、河北滦南、湖北石首和山东诸城、郓城、宁阳6个试验地点,测定树高、胸径,计算变异系数和均值进行初步比较,利用ASReml-R软件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利用预测性状值作GGE双标图,分析并总结其中规律用以评价试验地点和筛选优良基因型。【结果】整体上胸径的变异大于树高,黑山和石首的变异较大。均值统计的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生长性状在同一环境下的表现不同,同一基因型的生长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也不同;经混合线性模型检验,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于生长初期的欧美杨树高、胸径存在极显著(P<0.01)的效应,由区组带来的效应也极显著。提取性状预测值作GGE双标图,拟合度均在80%以上,结果近乎与实际情况一致。GGE双标图的结果表明,对于树高的表现和胸径的表现,环境间的关系相似但不相同;树高、胸径的表现均存在交叉性互作现象;入选基因型有5号、7号、3号、4号和9号,其中4号、5号和7号为全同胞家系。父本的遗传物质和种源地对杂交无性系的表现有明显可见的影响,荷兰北方型的欧洲黑杨N146是优良的父本材料。【结论】1)生长初期欧美杨杂交无性系树高、胸径在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变异较大;欧美杨杂交无性系在生长初期的生长性状受基因型、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2)由GGE双标图中的信息,综合筛选出丰产性较高稳产性最高的基因型7号、丰产基因型5号、高于平均产量且丰产稳产都较好的基因型4号。3)在黑山地区和诸城地区适合栽植基因型3号和4号;在宁阳地区和石首地区适合栽植5号基因型;滦南地区和郓城地区适合栽植7号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 无性系 混合效应模型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GGE双标图 基因型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种子园群体改良自由授粉家系子代多点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建民 李光友 +3 位作者 陆钊华 白嘉雨 卢国桓 王尚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3,共7页
对5个地点81个自由授粉家系尾叶桉子代测定3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地点间和家系与地点交互效应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过选择确定了44、47、50、66、68和88号家系为广谱型优系,同时分... 对5个地点81个自由授粉家系尾叶桉子代测定3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地点间和家系与地点交互效应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过选择确定了44、47、50、66、68和88号家系为广谱型优系,同时分别选出了适宜5个试点造林区的优系各5个。测试结果对新会大泽尾叶桉种子园实施良种分类定向供种和留优去劣的遗传间伐提供了依据。若根据广谱型和局地型优系按型分系采种,实施分类定向供种其材积遗传增益为3 37%~10 57%;若对种子园实施留优去劣疏伐,其遗传增益可达6 74%~21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种子园 群体改良 自由授粉家系 子代测定 生长性状 遗传增益 多点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地基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特征简化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凯 王秋哲 +2 位作者 王彦臻 庄海洋 陈国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9-46,共8页
采用适宜于将一维应力-应变关系向三维空间扩展的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构造了三维应力空间中的Davidenkov本构模型;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以及对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剪切引起的不可逆性体应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一个可描述可液化... 采用适宜于将一维应力-应变关系向三维空间扩展的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构造了三维应力空间中的Davidenkov本构模型;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以及对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剪切引起的不可逆性体应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一个可描述可液化地基中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基于FLAC3D软件平台,实现了该有效应力算法,适用于二维和三维可液化场地土-地下结构体系非线性地震效应分析。采用不同模型对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进行了模拟,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循环直剪试验结果建立的修正Byrne模型,该方法可以更为合理表征复杂动应力路径下饱和砂土的孔压发展规律及液化过程。类似地,进一步分析了某可液化地基中隧道周围场地地震反应规律,探究了可液化地基-地下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地震波垂直向上传播引起远场土体保持正应力不变条件下规则的往复水平剪应力,当地震波传播至在土-结构接触界面时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结构周围土体处于往复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剪切状态,显著加大了结构孔压的累积速度和液化区域。采用修正Byrne模型可以较好预测远场的动力响应,却低估了结构周围场地的超孔压累积速度和液化区域,该方法能够较好反映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周围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 有效应力分析方法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头孢克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里 成飞翔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3-1184,共2页
头孢克肟(cefixime,CE)是常用消炎药,目前未见用光谱法研究C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报道,以往研究药物与BSA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猝灭机制探讨上,而本文在优化实验条件的情况下从更多方面系统地研究了CE与BSA的结合反应... 头孢克肟(cefixime,CE)是常用消炎药,目前未见用光谱法研究C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报道,以往研究药物与BSA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猝灭机制探讨上,而本文在优化实验条件的情况下从更多方面系统地研究了CE与BSA的结合反应,除了常规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深人探讨了3个不同温度下两者的结合位点、结合力类型、结合部位、药物协同作用以及对BSA构象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肟 荧光猝灭 相互作用 牛血清白蛋白 结合 部位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胤 姚瑞玲 +2 位作者 陈振华 甘德煜 彭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6,共10页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研究10个马尾松无性系在不同试验点胸径和树高生长性状的变异特征和遗传稳定性,筛选高遗传增益的优良基因型推广利用,为马尾松适地适基因型高效栽培和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试验依据。【方...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研究10个马尾松无性系在不同试验点胸径和树高生长性状的变异特征和遗传稳定性,筛选高遗传增益的优良基因型推广利用,为马尾松适地适基因型高效栽培和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在广西宁明县(E1)、柳州市(E2)、博白县(E3)和钦州市(E4)营建的10个3年生马尾松无性系(M1~M10)区域试验林为对象,测定胸径和树高生长,分析不同基因型生长性状差异和变异规律,开展无性系稳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生产力高和稳定性好的优良基因型。【结果】马尾松无性系生长变异丰富,同一地点无性系间总变异和同一无性系地点间总变异均表现为胸径大于树高。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环境条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马尾松无性系胸径和树高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试验点内无性系间生长表现不同,无性系在不同试验点间生长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点无性系胸径和树高的重复力处于0.59~0.89之间,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M1、M2、M4、M5和M7等5个无性系胸径和树高生长速度较快且稳定性良好,M8对E1试验点具有特殊适应性。对4个试验点的马尾松无性系胸径和树高生长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M1、M2、M4、M5、M75个优良无性系,胸径和树高遗传增益分别比种子园良种实生苗提高37.90%~45.65%和21.92%~24.38%。【结论】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性状在无性系间变异丰富,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马尾松无性系的生长性状产生了极显著影响;M1、M2、M4、M5和M7等5个无性系生长迅速且稳定,遗传增益较高,可在马尾松栽培区适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无性系 互作效应 遗传变异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软土-隧道-地上框架体系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季 谭灿星 +2 位作者 黄源 黄玲慧 许开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8-286,共9页
地震作用下地铁隧道与临近建筑物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已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针对软土场地方面的动力相互作用认识还不充分。以天津软土场地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围绕隧道与地上框架结构间距、隧道埋深、隧道上行线与下行... 地震作用下地铁隧道与临近建筑物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已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针对软土场地方面的动力相互作用认识还不充分。以天津软土场地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围绕隧道与地上框架结构间距、隧道埋深、隧道上行线与下行线间距、框架结构自振频率等参数,对隧道-软土地基-地上框架结构体系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研究发现:地铁隧道会对其下穿的地上框架地震响应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以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计量这种扰动,影响程度在10%左右;地上框架结构可能会放大临近地铁隧道的动应力响应(特别是下穿型地铁隧道),也可能会削弱其动应力响应,就本文模型而言,地上结构对衬砌动应力峰值的放大倍数最高可达80.7%。建议软土场地工程设计中考虑地上建筑对下穿型地铁隧道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地上框架结构 软土场地 动力相互作用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复合地形对入射平面P-SV波的散射 被引量:8
15
作者 巴振宁 吴孟桃 +1 位作者 梁建文 喻志颖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5-712,共18页
高山峡谷地形作为一种常见的复合场地,其对地震波散射相干效应十分复杂,然而,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平面内多域弹性波散射的多域间接边界元法,研究了高山峡谷地形对平面P-SV波的散射问题.该方法充分利... 高山峡谷地形作为一种常见的复合场地,其对地震波散射相干效应十分复杂,然而,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平面内多域弹性波散射的多域间接边界元法,研究了高山峡谷地形对平面P-SV波的散射问题.该方法充分利用全空间Green函数与半空间Green函数在构造独立闭合域和半空间开口域中散射波场方面的优势,结合辅助函数法给出了高山峡谷场地的地震波场解答,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求解效率.该文通过与已有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以半空间中Gauss型高山峡谷为例,分别在频域和时域内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表明:高山峡谷地形附近地表位移幅值的分布非常复杂,山体与峡谷之间存在显著的动力相互作用,频域响应依赖于入射波的频率和角度;地震波垂直入射时,山体的存在对峡谷地震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显著改变了峡谷内部的加速度峰值及反应谱特性;高山峡谷地形两侧山体高宽比的改变将引起地震效应的改变,基岩的存在也将显著放大地形的地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地震波散射 多域间接边界元法 场地效应 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凯 夏高旭 +3 位作者 王彦臻 赵丁凤 庄海洋 陈国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1-869,I0005,I0006,共11页
地震波传播至土-结构接触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结构周围土体处于往复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的三维循环剪切状态。采用三维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将一维Davidenkov非线性滞回模型与剪切-体积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拓展至三... 地震波传播至土-结构接触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结构周围土体处于往复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的三维循环剪切状态。采用三维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将一维Davidenkov非线性滞回模型与剪切-体积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拓展至三维应力空间。考虑循环加载过程中土骨架循环刚度退化与超静孔隙水压力增长的耦合关系,建立了三维应力空间中的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法。基于ABAQUS显式求解器,实现了该有效应力算法,可应用于大型三维可液化场地中的土-地下结构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针对已完成可液化场地三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试验开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累积导致土的性状变化显著影响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得到的土-结构接触界面能量聚焦时刻以及该时刻对应的瞬时卓越频率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提出的三维弱耦合有效应力法能较为理想地反映振动台试验中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土骨架有效应力水平显著影响超孔压比的发展规律,振动台不完备的密度相似比设计会造成模型结构周围地基土与原型的超孔压比分布规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法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透镜体对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冰 梁建文 朱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7-2236,2248,共11页
工程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影响,且饱和场地与相应干土场地的地震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别,而目前对于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还鲜有研究。采用有限元-间接边界元耦合法,建立饱和场地中非线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 工程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影响,且饱和场地与相应干土场地的地震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别,而目前对于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还鲜有研究。采用有限元-间接边界元耦合法,建立饱和场地中非线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对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透镜体的宽度、厚度和埋深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土骨架-孔隙水耦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深厚饱和软土场地中的透镜体可能会明显改变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透镜体的宽度、厚度和埋深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与干土场地中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土骨架-孔隙水耦合作用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饱和软土场地 有限元-间接边界元耦合法 透镜体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地震响应 土骨架-孔隙水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nO_3的A位二元掺杂对磁电阻效应的调制和提高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清褒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923,866,共6页
基于探讨钙钛矿型锰氧化物磁电阻效应的目的,样品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主要就LaMnO3的A位二元掺杂对磁电阻效应的影响作比较研究,发现(La1-xRx)0.67T0.33MnO3(T为Ca,Sr;R为Sm,Gd,Tb,Y)随x的增加,Tp和Tc逐渐降低,ρm和磁电阻值迅速增加,... 基于探讨钙钛矿型锰氧化物磁电阻效应的目的,样品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主要就LaMnO3的A位二元掺杂对磁电阻效应的影响作比较研究,发现(La1-xRx)0.67T0.33MnO3(T为Ca,Sr;R为Sm,Gd,Tb,Y)随x的增加,Tp和Tc逐渐降低,ρm和磁电阻值迅速增加,均可用晶格效应来解释;La0.67Sr0.33-xCuxMnO3(0≤x≤0.33)的Tp随x的增加而下降,室温磁电阻值明显增大还提高了其温度稳定性,是因A位平均离子半径<rA>和A位离子的失配度起主要作用;La0.67(Ba1-xCax)0.33MnO3(x=0,0.40,0.45,0.55,0.60,1.00)的ρ-T变化呈现双峰特性,在0.4 T的磁场下,在77 K^230 K的温区内,磁电阻随T的升高而单调下降,可用晶界效应来解释,在Tc附近出现峰值磁电阻,这种高温磁电阻变化行为可用DE模型及非磁无序来说明;La0.5Ca0.5-xBaxMnO3(0≤x≤0.50)系列样品,当x≥0.14时随x的增加Tp升高,Tp处的峰值电阻逐渐减小,在5 T的磁场下,x≤0.20时磁电阻随T的降低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峰值在Tp附近,x≥0.20时磁电阻随T降低而线性增加,其原因是相邻Mn离子间存在铁磁性和反铁磁性两种效应相互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型 A位二元掺杂 双交换(DE)作用 Curie温度(Tc) 超大磁电阻(CM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代替代对La_(0.67)Ca_(0.33)MnO_3电磁特性和磁电阻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清褒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1,共4页
主要就Mn位用不同元素替代对La0 6 7Ca0 3 3 MnO3 磁性、输运行为和磁电阻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作比较研究 。
关键词 Mn位替代 PM-FM相变 CMR效应 复合氧化物 磁电阻 电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场地-建筑群体系地震响应分析的二维耦合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冰 梁建文 杨晶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0-111,共12页
该文章发展了一种用于计算场地-建筑群体系地震响应的二维耦合法,其中采用间接边界元法模拟远场土体,采用有限元法模拟近场土体,用解析算法的刚性基础-等效均质块体模型模拟建筑群。该耦合法的优势是建筑群无需离散单元,计算量小,结构... 该文章发展了一种用于计算场地-建筑群体系地震响应的二维耦合法,其中采用间接边界元法模拟远场土体,采用有限元法模拟近场土体,用解析算法的刚性基础-等效均质块体模型模拟建筑群。该耦合法的优势是建筑群无需离散单元,计算量小,结构参数简单直观,且无需人工边界即可满足场地无穷远处辐射条件。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文章耦合法计算准确,精度较高。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场地-建筑群效应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场地-建筑群效应可能明显放大结构地震响应幅值,这与整个场地-建筑群的特性及地震波特性有关;当建筑群中结构参数相同且结构刚度较大时,场地-建筑群效应可能对结构地震响应幅值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处于建筑群中心位置的结构,该文章算例中放大率达36.17%;当建筑群将相同参数结构分区布置(如多层区、高层区)时,场地-建筑群效应可能对各区中心位置结构的地震响应幅值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建筑群效应 耦合法 地震响应 放大作用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