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应力下软磁材料磁巴克豪森噪声模拟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正辉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07-3119,共13页
在无损检测(NDT)领域,对于模拟工具能够预测磁性特征、增进理解并避免苛刻和不确定的实验预期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高灵敏度和无损的特点,磁巴克豪森噪声(MBN)的测量与模拟已成为无损检测中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机械应力下的MBN模型虽然... 在无损检测(NDT)领域,对于模拟工具能够预测磁性特征、增进理解并避免苛刻和不确定的实验预期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高灵敏度和无损的特点,磁巴克豪森噪声(MBN)的测量与模拟已成为无损检测中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机械应力下的MBN模型虽然可以模拟MBN信号以及MBN特征值,但它们都无法全面而精确地模拟不同软磁材料在应力下的MBN信号。为此,该文首先基于改进的S-J-A磁滞模型,考虑磁各向异性、模型参数与应力之间的关系,模拟了软磁材料的不可逆磁滞回线;其次,将软磁材料的不可逆磁滞回线与MBN包络线相联系,得到磁巴克豪森噪声(MBN)的包络曲线的数学模型;然后,用包络曲线调制1~50 kHz的白噪声,模拟得到MBN信号;最后,以取向电工钢片(30QG120)、无取向硅钢(35WW230)和非晶合金(1K101)三种不同的软磁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提出的MBN模型在不同的机械应力条件下进行MBN的模拟。通过将实验数据和现有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ndt) 软磁材料 磁巴克豪森信号(MBN) 磁滞模型 机械应力 应力下MB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腐蚀无损成像检测研究
2
作者 唐孝良 周俊 +9 位作者 简光建 邓庆祝 莫少览 邓江 佘祖新 钟勇 黄伦 舒畅 潘茂林 王忠维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13,共9页
目的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铝合金部件通常需要涂层防护,但涂层失效导致铝合金发生腐蚀的初期阶段无法通过外观进行检测确认,因此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的腐蚀进行无损成像检测。方法以涂覆有丙烯酸涂层的2A12-T4铝合金作为... 目的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铝合金部件通常需要涂层防护,但涂层失效导致铝合金发生腐蚀的初期阶段无法通过外观进行检测确认,因此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的腐蚀进行无损成像检测。方法以涂覆有丙烯酸涂层的2A12-T4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盐酸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加速腐蚀实验,获得不同腐蚀程度的损伤样品,随后进行阵列涡流检测。检测后使用脱漆剂除漆,对腐蚀缺陷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三维尺寸进行表征。获得了腐蚀缺陷尺寸与差分涡流信号间的关联规律。使用有限元分析手段,研究了腐蚀缺陷尺寸对差分涡流信号的影响机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涂层下的铝合金腐蚀损伤呈现浅碟型几何特征,在腐蚀初期主要在深度方向生长,而在腐蚀后期向径向和深度2个方向生长。涂层下腐蚀缺陷尺寸越大,检测信号越强。发生腐蚀损伤区域的阵列涡流差分信号会呈现出“凹-凸”的信号特征,并且缺陷实际位置处于检测信号的“峰”和“谷”之间。结论差分阵列涡流检测可以直观地确定涂层下腐蚀缺陷的存在及腐蚀缺陷的尺寸,实现腐蚀缺陷的涡流成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腐蚀 涂层 涡流 无损检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涡流效应的低磁化强度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3
作者 高波 杨理践 黄平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4,共10页
漏磁检测是管道在线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方式,该检测技术获得理想结果的前提是励磁系统将管道磁化至饱和状态。这一要求在大壁厚管道检测中面临显著挑战:一方面需要庞大的励磁系统以实现足够的磁化强度,另一方面过大的励磁... 漏磁检测是管道在线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方式,该检测技术获得理想结果的前提是励磁系统将管道磁化至饱和状态。这一要求在大壁厚管道检测中面临显著挑战:一方面需要庞大的励磁系统以实现足够的磁化强度,另一方面过大的励磁系统体积及其产生的强磁吸附力,反而成为制约该技术在大壁厚管道检测中实际应用的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涡流效应的低磁化强度下缺陷检测技术。该技术以缺陷处磁导率异常检测为核心,研究了铁磁性材料在低直流磁场作用下缺陷处磁导率的不同变化规律,对磁涡流效应内外壁缺陷检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以及有限元仿真;设计了磁涡流传感器,对刻有深度分别50%、40%、30%、20%及10%wt、不同类型缺陷的15 mm厚钢板同时进行了磁涡流及漏磁内外壁缺陷检测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磁化电流为0.7~1.1 A时磁涡流检测技术不但可以有效识别不同深度及类型缺陷、区分缺陷内外壁分布情况,且检测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的漏磁检测;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在磁涡流效应在低磁化强度下可实现对铁磁性材料的内外壁缺陷检测,验证了所提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大壁厚管道全壁厚缺陷检测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磁涡流 低磁化强度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目标协同优化的Pancake点式探头线圈参数设计
4
作者 何诚 徐笑娟 +1 位作者 骆建伟 罗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9,共7页
针对传统单一目标优化法无法兼顾优化探头检测灵敏度和线性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sight的多目标协同优化方法对Pancake点式探头线圈参数进行设计,以提升涡流探头的综合检测性能。该方法利用Isight集成优化框架,将COMSOL Multiphysics... 针对传统单一目标优化法无法兼顾优化探头检测灵敏度和线性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sight的多目标协同优化方法对Pancake点式探头线圈参数进行设计,以提升涡流探头的综合检测性能。该方法利用Isight集成优化框架,将COMSOL Multiphysics与MATLAB联合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试验设计和遗传算法NSGA-Ⅱ对涡流探头进行多目标自动寻优计算,并结合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涡流探头多目标协同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涡流探头的检测灵敏度与线性度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接近3倍和8倍,实验结果也表明基于Isight的多目标协同优化法在不同应用需求下可显著提高涡流探头检测灵敏度和线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涡流探头 试验设计 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 多目标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电流源的曲面导体三维涡流建模
5
作者 朱艺文 郭政亚 +1 位作者 孙宇昕 熊振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759-9766,共8页
为求解曲面导体在变化磁场中感应出的三维涡流,在现有的分布式电流源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六面体导体单元体特性,重新推导了导体的边界条件与电势梯度运算,提出了改进的分布式电流源模型。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并与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 为求解曲面导体在变化磁场中感应出的三维涡流,在现有的分布式电流源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六面体导体单元体特性,重新推导了导体的边界条件与电势梯度运算,提出了改进的分布式电流源模型。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并与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分布式电流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高度一致,且相较于有限元模型,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扫描时缺陷产生的扰动磁场,验证了所提模型在求解相关物理场问题的可靠性以及该模型在缺陷检测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涡流检测 曲面零件 分布式电流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平面L形电涡流传感器
6
作者 卢亚丁 雷华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在金属油气管道检测中,传感器性能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涡流检测对特定方向上缺陷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L形差分线圈设计。首先,分析了激励线圈的磁场空间分布,以确定线圈设计的基本要求;然后,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构建了检测系... 在金属油气管道检测中,传感器性能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涡流检测对特定方向上缺陷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L形差分线圈设计。首先,分析了激励线圈的磁场空间分布,以确定线圈设计的基本要求;然后,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构建了检测系统模型,并对不同传感器线圈的检测性能进行模拟;最后,制造了基于PCB的电涡流传感器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L形电涡流传感器在检测轴向缺陷时的差分信号较传统方法提升了122%,并对不同方向的缺陷具有近似的敏感度。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传感器能有效地检测管道内各个方向的不同缺陷,具有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小口径管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传感器 线圈设计 无损检测 管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低速冲击损伤成像精度提升算法研究
7
作者 吴项南 程小劲 +1 位作者 李琪鑫 尚建华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遭受低速冲击后会发生微小且隐蔽的损伤,损伤的存在会显著降低CFRP材料的承载力和服役寿命。C扫描是超声成像的常用方法,针对CFRP低速冲击内部损伤的C扫描成像精度低这...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遭受低速冲击后会发生微小且隐蔽的损伤,损伤的存在会显著降低CFRP材料的承载力和服役寿命。C扫描是超声成像的常用方法,针对CFRP低速冲击内部损伤的C扫描成像精度低这一问题,使用梯度算子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并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在ResNet18与ResNet50上进行损伤类型的分类训练。为了改善分类模型的性能,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成像精度提升算法——图像重建模型(image reconstruction model,IRM),并基于结构相似性系数(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SSIM)提出采用性能指标σEOL验证图像性能的提升水平。迭代训练结果表明,当迭代次数达到200次时,不同种类冲击损伤的σEOL均大于1。为了进一步提升成像精度,引入ResNet残差连接思想,并提出了ResIRM网络。与IRM相比,ResIRM对不同类型撞击损伤的检测精度进一步提升,针对全部冲击类型,平均σEOL可提升0.85%;同时,经ResIRM处理的图像分类模型的梯度显著性热力图表明,ResIRM可以对损伤区域的特征起到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无损检测 损伤重建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古建筑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研究
8
作者 杨伟 谢莉祥 +1 位作者 吴晓静 吴兆旗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1,共6页
福建地区的古建筑木结构常用杉木,以福建杉木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并采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福建杉木力学性能参数与无损检测参数之间... 福建地区的古建筑木结构常用杉木,以福建杉木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并采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福建杉木力学性能参数与无损检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使用应力波波速推算福建杉木顺纹抗压弹性模量的决定系数R2为0.793,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使用应力波和微钻阻力相结合的波阻模量推算福建杉木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横纹抗弯强度决定系数的R2分别为0.830和0.694,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得到的福建杉木力学性能的推算模型,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有效科学手段,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杉木 力学性能 无损检测 波阻模量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激励下钢轨表面裂纹的磁场畸变量重构
9
作者 王驰 周宇 翁之意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0-839,共10页
交流电磁场交变激励下磁场畸变响应(畸变量)与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形态参数的关系尚不明确,提出了一种函数化重构交流电磁场磁场畸变响应的方法。在对某重载铁路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表面开口长度、椭圆比和内部倾角等形态参数的全寿... 交流电磁场交变激励下磁场畸变响应(畸变量)与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形态参数的关系尚不明确,提出了一种函数化重构交流电磁场磁场畸变响应的方法。在对某重载铁路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表面开口长度、椭圆比和内部倾角等形态参数的全寿命周期取样观测基础上,构建了交流电磁场对不同裂纹形态参数的磁场畸变量响应模型,得到了裂纹不同形态参数与磁场畸变量的关系;对磁场畸变-裂纹参数的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和评估,得到磁场变化量与裂纹形态参数关系的函数重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电磁场磁场畸变量受各裂纹参数共同影响,磁场畸变量峰值随裂纹表面开口长度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大,随裂纹椭圆比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随裂纹内部倾角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多项式描述;磁场畸变量随裂纹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以被函数化重构,重构结果与磁场响应间的决定系数超过0.99,误差平方和小于0.00115,均方误差小于0.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滚动接触疲劳 无损检测 交流电磁场检测 磁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的现场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炳康 江磊 +2 位作者 刘健 张历记 朱绍维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R-test测量仪是用于五轴数控机床转动轴结构误差测量的专用设备,其标定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前题。研究了一种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现场标定方法。该方法可直接在被测量机床上实施,利用机床直... R-test测量仪是用于五轴数控机床转动轴结构误差测量的专用设备,其标定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前题。研究了一种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现场标定方法。该方法可直接在被测量机床上实施,利用机床直线轴的高精度微量移动完成仪器测量坐标系和传感器感应平面的标定。在标定完成后,通过样机的现场标定实验和精度验证,验证所提出标定方法的精度和可实施性。最后证明了该方法可减小R-test测量仪在加工装配以及在机床上安装过程所引入的误差对最终测量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R-test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 R-test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现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结构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11
作者 彭炳康 祝帅 +2 位作者 江磊 刘健 张历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89,共5页
R-test测量仪是用于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结构误差测量的专用设备,其结构形式和参数决定了测量范围和可靠性。对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典型结构及其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其他元器件尺寸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计算R... R-test测量仪是用于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结构误差测量的专用设备,其结构形式和参数决定了测量范围和可靠性。对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典型结构及其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其他元器件尺寸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计算R-test测量仪结构参数,包括传感器仰角α和传感器中心间距λ,实现测量仪的灵敏度和测量空间最大化,有效改善了测量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非接触式 R-test 结构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晓明 王丽 +2 位作者 马良 周峰 袁山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5-1224,共10页
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技术是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从焊缝缺陷检测和焊缝三维尺寸检测两个方向归纳总结了无损检测技术在焊缝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优缺点,重点阐述了三维重建技术在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技术是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从焊缝缺陷检测和焊缝三维尺寸检测两个方向归纳总结了无损检测技术在焊缝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优缺点,重点阐述了三维重建技术在钢筋工程焊缝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展望了焊缝质量检测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质量 无损检测 缺陷检测 尺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铝合金冷喷涂修理微观组织及其疲劳损伤特性研究
13
作者 彭智伟 樊俊铃 张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6-61,共6页
为了研究冷喷涂修理航空铝合金损伤试验件的微观组织及修理试验件再延寿疲劳试验的损伤特性,采用冷喷涂技术制备了冷喷涂修理损伤试验件,并进行了疲劳试验。采用光镜、扫描电镜对冷喷涂组织及断口进行了观察,在疲劳试验的同时对冷喷涂... 为了研究冷喷涂修理航空铝合金损伤试验件的微观组织及修理试验件再延寿疲劳试验的损伤特性,采用冷喷涂技术制备了冷喷涂修理损伤试验件,并进行了疲劳试验。采用光镜、扫描电镜对冷喷涂组织及断口进行了观察,在疲劳试验的同时对冷喷涂修理试验件的疲劳损伤进行了无损检测。结果表明,冷喷涂组织致密,气孔率低;冷喷涂层在疲劳过程中为脆性断裂。冷喷涂修理损伤试验件在疲劳试验过程中先后呈现出3种形式的损伤,基体与冷喷涂层之间的分层、基体裂纹扩展、冷喷涂层裂纹。研究工作将为航空铝合金冷喷涂修理技术的进一步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修理 疲劳试验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式EMAT-涡流检测复合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金阳 刘倩 +3 位作者 王珅 刘云鹏 淡勇 武玮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6,51,共5页
常规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中永磁体难以应用于实际情况、产生的信号幅值较小,根据电磁超声检测和涡流检测在检测范围内的互补性,本文设计了脉冲电磁式EMAT—涡流检测复合传感器结构,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技术验证了复合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 常规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中永磁体难以应用于实际情况、产生的信号幅值较小,根据电磁超声检测和涡流检测在检测范围内的互补性,本文设计了脉冲电磁式EMAT—涡流检测复合传感器结构,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技术验证了复合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影响传感器检测灵敏度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该复合传感器能够激发用于检测表面缺陷的涡流信号和检测深层缺陷的超声波信号,并且对不同宽度和深度缺陷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此外,对励磁线圈与涡流线圈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为电磁超声和涡流的复合检测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脉冲电磁体 电磁超声 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高铁钢轨表面裂纹无损检测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申嘉龙 侯艳萍 +4 位作者 张晨 王飞 刘萌 孟征兵 尹武良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9,共15页
针对高铁钢轨表面产生滚动接触疲劳(RCF)裂纹导致对钢轨带来危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钢轨表面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形成机理及扩展规律,系统归纳了高铁裂纹的无损检测与表征方法。聚焦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重点研究了ACFM技术发展及... 针对高铁钢轨表面产生滚动接触疲劳(RCF)裂纹导致对钢轨带来危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钢轨表面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形成机理及扩展规律,系统归纳了高铁裂纹的无损检测与表征方法。聚焦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重点研究了ACFM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ACFM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通过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阐述了ACFM测量法对钢轨表面裂纹的精准量化表征的优势。结果表明:ACFM探针传感器沿45°方向扫描,通过结合ACFM信号补偿量算法可将非均匀裂纹口袋深度误差降到5.5%,垂直深度误差降到7.1%,裂纹簇误差减小到7.1%;经过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对钢轨RCF裂纹尺寸进行精准表征,最终计算的误差在10%以内。进一步讨论了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钢轨表面裂纹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ACFM技术对钢轨表面RCF裂纹的检测和表征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钢轨 滚动接触疲劳 交流电磁场 表面裂纹 尺寸表征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模块化阵列的涡流探伤检测
16
作者 王旭升 何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针对工业领域的金属无损探伤中常常存在一些复杂部位,难以采用常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探头结构的方法。将模块化理念引入涡流探伤中,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模块化的涡流探伤系统。该涡流探伤系统将现有的互感式探头结构... 针对工业领域的金属无损探伤中常常存在一些复杂部位,难以采用常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探头结构的方法。将模块化理念引入涡流探伤中,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模块化的涡流探伤系统。该涡流探伤系统将现有的互感式探头结构与电桥式探头结构相结合,结合2种结构各自的优势,以探头线圈上的感应电压值为缺陷检测的特征量,通过单片机将数据传输至以LabVIEW软件搭建的上位机并进行特征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检测到缺陷位置产生的感应电压值与无缺陷位置感应电压值的不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能够对金属表面缺陷进行高灵敏度的检测,实现了有效地判断金属材料缺陷位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模块化 数据采集 无损探伤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涡流无损检测的柔性磁阻传感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寅瀚 王海 +1 位作者 林涛 孔祥燕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168,共4页
为了研究平面探头和曲面探头在检测平面缺陷和曲面缺陷方面的差异,本文分别使用刚性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FPC)设计了刚性探头和柔性探头。实验结果表明,在平面铝板上,刚性探头和柔性探头的信噪比分别为30.2 dB和24.6 dB。在弯曲... 为了研究平面探头和曲面探头在检测平面缺陷和曲面缺陷方面的差异,本文分别使用刚性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FPC)设计了刚性探头和柔性探头。实验结果表明,在平面铝板上,刚性探头和柔性探头的信噪比分别为30.2 dB和24.6 dB。在弯曲缺陷中,刚性探头的信噪比最低为14.8 dB,柔性探头的信噪比最低为27.1 dB。综合考虑温度稳定性、信噪比、价格等因素,刚性探头适用于小曲率的平面缺陷检测,柔性探头适用于曲面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探头 隧道磁阻传感器 涡流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圈磁谐振式海水电导率测量模型分析
18
作者 冯书艺 刘宁 王韬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3,共7页
针对咸潮等海水低电导率环境的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谐振和电涡流技术的单线圈测量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单线圈磁谐振的海水涡流等效耦合电路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涡流损耗对电路参数的具体影响,采用理论与仿真对比的方式,分析了串联... 针对咸潮等海水低电导率环境的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谐振和电涡流技术的单线圈测量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单线圈磁谐振的海水涡流等效耦合电路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涡流损耗对电路参数的具体影响,采用理论与仿真对比的方式,分析了串联、并联两种谐振方式对海水电导率测量效果的影响,证明了并联负载电压虚部变化较串联时更加稳定。搭建单线圈海水电导率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路谐振对海水涡流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谐振时负载电压随电导率增长而呈线性变化,且并联谐振方式在测量中效果优于串联谐振方式。磁谐振式单线圈模型具备海水电导率测量的可行性,在低电导率、非接触式传感器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测量 磁谐振 涡流损耗 无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管道检测机器人系统 被引量:35
19
作者 徐小云 颜国正 鄢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24-1327,共4页
研制了适用于管径为400~650mm的煤气管道内缺陷自动探测系统.该系统由采用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的管道机器人移动机构、无损检测传感器和地面工作站等组成.综述了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和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 研制了适用于管径为400~650mm的煤气管道内缺陷自动探测系统.该系统由采用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的管道机器人移动机构、无损检测传感器和地面工作站等组成.综述了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和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管道检测机器人系统在管道中运行平稳,具有稳定的牵引力,其值可达1.404kN,适用于400~650mm管径的油气管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 管道机器人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波在管道中传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7
20
作者 何存富 李隆涛 吴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为了研究超声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特性并从中选择适合于无损检测的导波模态,在弹性动力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超声导波在管道中传播时存在多模态与频散特性;通过编程数值计算了超声导波在管中传播时的频散曲线和各模态沿管壁的位移分布;利... 为了研究超声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特性并从中选择适合于无损检测的导波模态,在弹性动力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超声导波在管道中传播时存在多模态与频散特性;通过编程数值计算了超声导波在管中传播时的频散曲线和各模态沿管壁的位移分布;利用数值计算结果以及Fourier分解法,模拟了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现象,获得各个模态在传播一定距离后的时域波形.结果表明,在特定频率下,L(0,2)模态导波频散现象较小、传播速度最快,是管道缺陷无损检测的理想模态.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并且证明此种Fourier分解法可以有效地模拟管道中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频散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