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业水权分配的山东省沿黄区域水资源承载阈值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仕玉治 赵立杰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王锐 刘莉莉 黎明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权分别为98.28亿、25.15亿、27.52亿、14.77亿m^(3),各行业用水量较现状年(2022年)分别提升10.1%、20.5%、27.5%、13.5%。2)9个地级市人口规模承载阈值为4519.55万~5956.20万人,其中济南承载阈值上限最大;工业增加值阈值为16540.37亿~19353.23亿元,整体提升15%~35%;灌溉耕地面积承载阈值为228.55万~379.54万hm^(2),只有菏泽、东营超出阈值上限;城镇建设用地阈值为38.42万~62.55万hm^(2),现状年滨州超出阈值上限,淄博接近上限,整体有较大承载空间。3)2022年9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灌溉耕地面积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弱;工业增加值较现状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均处于可承载状态;城镇建设用地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强,滨州、淄博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水权分配 “四水四定” 水资源承载力 山东省沿黄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程与问题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庄平 赵峰 +4 位作者 罗刚 张涛 石小涛 冯广朋 王思凯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水生生物资源不仅维护了地球生态平衡,更是人类重要的水产品食物来源,为人类粮食和营养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全球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诸如,资源过度利用、栖息生境丧失、水域污染、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 水生生物资源不仅维护了地球生态平衡,更是人类重要的水产品食物来源,为人类粮食和营养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全球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诸如,资源过度利用、栖息生境丧失、水域污染、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使水生生物资源不同程度地处于快速衰退之中,不仅制约水产品安全供给,还威胁水域生态平衡。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遏制资源衰退、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水产品供给的有效技术手段和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论述了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可持续未来的现实需求,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历程与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现状与成效,提出了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认为要科学高质量地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必须要全面思考和准确回答放什么、放多少、放多大、哪里放、何时放、怎么放等六大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资源衰退 增殖放流 种群结构调整 生态容纳量 生活史 水产品供给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新疆平原绿洲2000-2020年发展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光辉 马亮 刘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2,共6页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基尼系数较高,绿洲面积比值与非农业用水之间匹配程度较差,80%的流域处于轻度与中度开发中,以农耕型流域为主,90%的流域非农业用水在40%以下,城镇化率较低,发展相对迟缓。研究区各流域绿洲面积超载现象严重,以北疆居首的绿洲稳定性呈失稳的态势,整体已不具备开发潜力,各流域目前需要靠跨流域调水维持现状。研究成果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绿洲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发展指数 绿洲稳定性 水资源承载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预测及时空关联格局研究
4
作者 胡宝华 刘凯鑫 +2 位作者 晁伟鹏 杨兵红 邓财源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2,共6页
为探究南疆五地(州)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关联格局及趋势,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与Hoit-Winter模型对新疆南疆五地(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预测分析,并利用GIS软件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关联格局进行描述。结果... 为探究南疆五地(州)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关联格局及趋势,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与Hoit-Winter模型对新疆南疆五地(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预测分析,并利用GIS软件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关联格局进行描述。结果显示:1)2015—2021年南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介于短缺与合理之间,巴州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最大,喀什次之,克州最为稳定;2)喀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提升较快,未来有望达到充裕等级,其他地区变化不大;3)2015—2026年南疆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程度的分散格局,阿克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很多时候出现高-低值分散,和田地区一直为低-高值分散,克州未来极有可能出现低-高值分散,而巴州和喀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呈现随机分布(与其他地区无直接关联)。南疆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生态价值转换等基础之上,打造节水环保、量水而行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TOPSIS法 Hoit-Winter模型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庆阳市为例
5
作者 汪倩 袁波 +2 位作者 吴剑 刘文士 吴雁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9,共9页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相关研究缺失,亟待填补以支撑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油气资源城市庆阳市为例,其油气开发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庆阳市实际,融合动静评价法构建油气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体系,...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相关研究缺失,亟待填补以支撑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油气资源城市庆阳市为例,其油气开发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庆阳市实际,融合动静评价法构建油气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体系,在静态评估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追溯历史变化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动态评估则是采用系统动力学提出了4种优化方案,并对庆阳市2022—2035年水资源承载力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2—2022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庆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幅度为18.78%;考虑节水、治污、经济调节等方面形成综合发展方案,认为可通过采取供需双向调整策略缓解水资源压力。研究成果可为庆阳市水资源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估体系 动静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 系统动力学 水资源调控 庆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
6
作者 许秀川 王浩力 +1 位作者 黄庆华 蒋涵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7,共17页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存在难以脱钩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三大产业占比在数量上的转化能够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也可以推动产业占比在数量上进一步转化;提升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能够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作用能够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机制迫使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根据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强化源头保护与水资源管理;二是集中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保护长江经济带优质耕地;三是挖掘“地水关系”,建设好黄金水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双向因果 收敛交叉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能值生态足迹的西安市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7
作者 李治军 向扬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1,共8页
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对指导水资源科学管理、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水资源生态足迹法中缺少水资源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引入水资源生态效益率,通过改进的水资源能值生态足迹法,对西安市的水资源... 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对指导水资源科学管理、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水资源生态足迹法中缺少水资源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引入水资源生态效益率,通过改进的水资源能值生态足迹法,对西安市的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9年西安市水资源承载力随降雨量波动较大,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年均值为0.160 hm^(2)/人,水资源生态足迹年均值为1.521 hm^(2)/人,整体处于呈减小趋势的水资源生态赤字状态;区域万元GDP水生态足迹从2011年的0.057 hm^(2)/人下降到2019年的0.019 hm^(2)/人,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2011—2019年,西安市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相对较高,但从5.79下降到4.39,达到相对安全状态,且水资源压力指数和生态效益率的协调发展分布较集中,水资源生态效益随区域水资源压力的缓解而增大。总体而言,西安市水资源安全形式仍然紧张,未来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方式与水资源配置的优化来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改进能值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效益率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可拓物元评价模型的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8
作者 莫崇勋 农颂 +3 位作者 唐玲玲 黄奕 黎禹功 朱翰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41,共12页
玉林市GDP位于广西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处于末位,由于区域性缺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有的城区出现断水或用水高峰期限制供水等现象,已经使玉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对玉林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 玉林市GDP位于广西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处于末位,由于区域性缺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有的城区出现断水或用水高峰期限制供水等现象,已经使玉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对玉林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基于可拓物元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18项评价指标,引入博弈论组合赋权思想计算出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对玉林市2010—2020年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玉林市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水资源承载力只在2011年处于较弱承载水平,其他年份均属于中等承载水平;2010、2014和2018年呈现由中等承载向较弱承载等级转化的趋势;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用水率、万元GDP用水量和人口密度,结合玉林市降水量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的实际情况,建议将提升玉林市水资源配置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方位提升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可拓物元模型 博弈论 组合赋权 主成分分析法 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性分析
9
作者 熊鹰 蒋一心 陈斯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共10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圆对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 a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在研究年间呈波动上升状态,由警戒转变为良好状态,水资源承载力中心总体向承载力较低的西南方向移动;系统间的耦合度除2012年外均达高水平耦合阶段,且耦合协调度评价值由濒临失调逐渐转变为良好协调,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是与水资源承载力关联性最强的3个因子;未来5 a水资源承载力发展呈现向好态势。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CRITIC-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关联度 GM(1 1)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法协同的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辨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嘉辉 李磊 +2 位作者 吴天航 许生 刘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4,共5页
滨州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黄河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AHP-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滨州市2013~2022年水资源承载力,根据评价结果,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障碍度模型识别并诊断水... 滨州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黄河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AHP-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滨州市2013~2022年水资源承载力,根据评价结果,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障碍度模型识别并诊断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子和主要障碍因子,辨识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产水模数、地下水供水占比、跨流域调水占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GDP年增长率、第三产业占比、万元GDP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占比、人均生态环境用水量10项指标;在水资源方面,优化水源结构,在加强本地地表水利用的同时,充分开展非常规水利用工作,同时做好地下水保护与管理;在社会及经济方面,转变滨州市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生态环境方面,确定滨州市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河湖生态用水需求,合理增加生态环境用水量,改善河湖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TOPSIS法 障碍度 驱动因子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偏联系数与随机模拟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询询 金菊良 +3 位作者 吴成国 汪洁 刘凌 常伊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挖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合理构造集对分析联系数分量的迁移率矩阵,提出采用基于同异反总关系程度“a+b+c”度量的整体偏联系数方法计算得到修正联系数分量,再结合三角模糊数随机... 为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挖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合理构造集对分析联系数分量的迁移率矩阵,提出采用基于同异反总关系程度“a+b+c”度量的整体偏联系数方法计算得到修正联系数分量,再结合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整体偏联系数与随机模拟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文中模型在宿州市2011—2019年的应用结果表明:宿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偏低,除2018年以外,其余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均在2级以上,但是评价等级有逐年下降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正向改善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级别特征值全部落在本文方法计算出的评价区间内,认为该方法合理,与基于偏联系数原理构造的迁移率矩阵计算的评级等级基本一致且误差更小,说明该方法在联系数分量迁移转化时更合理,可为判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合理调控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宿州市 减法集对势 整体偏联系数 三角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AP-MODFLOW耦合模型的毛乌素沙地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古藞山 敖畅 +4 位作者 曾文治 鹿海员 郑和祥 陈皓锐 田小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沙地治理典型示范区,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和维护生态治理成果的要求,对于全面迈进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W...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沙地治理典型示范区,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和维护生态治理成果的要求,对于全面迈进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WEAP-MODFLOW耦合模型的毛乌素沙地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配置后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政策供水能力下,规划期内研究区无法满足水资源供需平衡等要求,且综合预案较预测承载力提升作用较小,而充分挖潜供水能力后的预案则有较大提升;最优配置预案为T14,其承载力达到3.80,接近“优质承载”等级,该预案配置为:至203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先进值0.8,实现工业需水量不超过12065万m³,每年适度增加3%的生态需水量,同时充分挖潜研究区地下水与疏干水的利用潜力,使地下水、疏干水可供水量达到43279、24744万m³且地表水可供水量保持3138万m³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WEAP MODFLOW 毛乌素沙地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经济发展协调状况时空分异——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俊 赵晨军 +2 位作者 闫鸿远 陈香蕾 杜懿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各城市水资源系统和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推动地区水资源保护和经济良性发展,基于“水资源承载力-产业经济发展”二元评价体系,引入组合赋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局域莫兰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各城市水资源系统和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推动地区水资源保护和经济良性发展,基于“水资源承载力-产业经济发展”二元评价体系,引入组合赋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局域莫兰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时序变化上,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在2016~2022年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平均增幅达8.93%;(2)空间变化上,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度表现出“北增南减”的态势,中、上游地区则不同程度上呈现着趋于协调的局面;(3)从增长集聚特征来看,耦合协调度的增长率空间联系较强,整体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态势,且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6~2019年各主要地区的“低/低聚类”和“高/高聚类”分布范围都较大,但在2019~2022年其范围缩小并发生了转移。研究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经济发展间的时空差异和区域联系,可为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组合赋权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局域莫兰指数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障碍度诊断
14
作者 石奇伟 段利民 +7 位作者 杨璐 苗平 郝蓉 王瑞东 芦小燕 罗艳云 刘晓民 刘廷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近些年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愈加突出.本研究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22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AHP-熵权组合权重TOPSIS模型,开展2010-2021年鄂... 近些年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愈加突出.本研究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22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AHP-熵权组合权重TOPSIS模型,开展2010-2021年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应用障碍度模型诊断了评价结果的主要障碍因子及障碍度.结果表明:近10年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增速最快,年均可达2.5%;9个旗区水资源承载力多为临界可承载,时空分异显著,准格尔旗和杭锦旗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别为最强和最弱;最主要的障碍因子为供水模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环境用水率.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人口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模型 障碍度模型 鄂尔多斯市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研究
15
作者 孟杰 李洪飞 +1 位作者 王俊芳 许端阳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3-1625,共13页
研究选择地下水埋深作为评估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的核心指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karelinii)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2020年地下水埋深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预测了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额济... 研究选择地下水埋深作为评估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的核心指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karelinii)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2020年地下水埋深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预测了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的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研究结果显示:①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整体地下水埋深范围为1.12~9.18 m,平均值为22.82 m。2020年,胡杨和柽柳的分布总面积分别为326.04 km和3567.94 km^(2)。胡杨分布区有77.02%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柽柳分布区有21.00%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②在SSP1-1.9和SSP5-8.5气候情景下,2025—2050年胡杨分布区的平均地下水埋深预计将分别增加0.31m和0.49m,柽柳分布区的平均地下水埋深预计将分别增加0.47m和0.63m;而在SSP2-4.5气候情景下,胡杨分布区和柽柳分布区的平均地下水埋深将减少0.43 m。3种未来气候情景下,预计2025—2050年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分布区地下水埋深将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这些空间分布变化在额济纳河上游狼心山附近和下游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附近表现较为显著。研究结论指出,未来气候变化将加剧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对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同时,水资源管理应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推动高效利用。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保障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河岸林 水资源承载力 气候变化 额济纳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湖北省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16
作者 邓乐乐 郭生练 +1 位作者 王俊 向鑫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针对现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单一赋权和主观选择不确定性的局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不确定性,采用博弈论融合单一赋权法生成指标权重,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获取贴近度,并对云模型进行优化... 针对现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单一赋权和主观选择不确定性的局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不确定性,采用博弈论融合单一赋权法生成指标权重,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获取贴近度,并对云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湖北省汉江中下游地区8市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上游高于下游,具有较强的聚集特征,空间分异性明显;2011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2020年最高,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以中等为主,部分年份达警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博弈论 云模型 汉江中下游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耦合协调性研究
17
作者 唐顺琦 郭亚科 +1 位作者 钱会 徐盼盼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关中地区6个市(区)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4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组合权重—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定量评价该地区2012—2020年...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关中地区6个市(区)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4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组合权重—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定量评价该地区2012—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以及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12—2020年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先缓慢增大再减小后增大趋势,处于临界状态(Ⅲ级),趋向良性发展;从空间上看,中西部市(区)水资源承载力偏高,但均没有达到可承载水平;从子系统差异性看,各子系统间差异较小,生态系统评价值最低;从耦合协调度看,关中地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发展状态,除杨凌外,其他市(区)耦合协调度都逐渐向中级协调过渡。研究结果对促进关中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为区域绿色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组合权重 灰色关联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元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
18
作者 杨振龙 周戎星 +2 位作者 吴啸骎 周铁军 梁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1,144,共9页
为准确客观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基于四元减法集对势并结合偏联系数与联系分量迁移率原理,对差异度项进行合理分配,构建四元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并应用于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和脆弱性... 为准确客观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基于四元减法集对势并结合偏联系数与联系分量迁移率原理,对差异度项进行合理分配,构建四元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并应用于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和脆弱性指标诊断。结果表明:2011—2018年江淮丘陵区中合肥市水资源承载状态最差,常年处于3级水平,承载状态十分严峻;滁州、六安、安庆3市水资源承载力由3级逐步提升至2级,承载状态稳步提升;运用四元连续半偏减法集对势诊断得出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植被覆盖率、人均GDP和生态用水率是影响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可为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与脆弱性指标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偏联系数 半偏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江淮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清水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19
作者 武佳维 李金燕 马占存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86,共10页
以宁夏境内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清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清水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水环境子系统共同发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利用Vensim软件建立清水河流域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定5种不同的情景方案,基于2006—202... 以宁夏境内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清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清水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水环境子系统共同发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利用Vensim软件建立清水河流域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定5种不同的情景方案,基于2006—2020年历史数据,并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预测了2021—2030年5种方案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从而找到提高该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在现状延续型方案下,清水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较差,经济优先型、农业优先型及环境优先型方案只能对社会经济、水资源供需压力及水环境做出局部改善,而综合协调型方案能够全面提高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符合推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研究可以为清水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预测 系统动力学 熵权-TOPSIS法 清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凯湖灌区农业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特征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20
作者 宋林霖 王红姝 许耀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50,共14页
为揭示三江平原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水结构,实现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引入水足迹计算的理论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量化了兴凯湖灌区2001-2021年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规律、主控影响因素以及内在驱动机制;预测了规划年... 为揭示三江平原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水结构,实现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引入水足迹计算的理论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量化了兴凯湖灌区2001-2021年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规律、主控影响因素以及内在驱动机制;预测了规划年内不同类型作物的灌溉用水量,并进行了作物生产用水供需平衡及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作物生产总水足迹和蓝水足迹呈现逐渐降低变化趋势,而绿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呈现波动变化趋势。玉米水足迹总量无显著变化,整体保持相对稳定水平,而水稻、大豆和其他作物水足迹总量在不断减少。兴凯湖灌区作物生产水足迹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相对较高,作物生产蓝水足迹相对较低,绿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则相对偏高,需要特别关注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中,除了兴凯湖农场为临界超载外,其余农场用水总量评价、地下水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为超载或严重超载,存在较为严重的缺水情况,而八五六农场缺水最严重。兴凯湖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时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仍需结合区域内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灌区 水足迹特征 用水供需平衡 水资源承载力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