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东部19号走滑断裂构造解析及控储意义
1
作者 刘冰雷 赵永刚 +7 位作者 张银涛 周飞 谢舟 姚超 尹帅 丁留洋 赵龙飞 孙冲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3-470,共18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走滑断裂发育,是阿满过渡带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储层发育的关键。从19号走滑断裂带断控油藏描述和油藏开发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三维地震和奥陶系地质信息为基础,具体分析了19号走滑断裂带的分层变形特征、分段变形... 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走滑断裂发育,是阿满过渡带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储层发育的关键。从19号走滑断裂带断控油藏描述和油藏开发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三维地震和奥陶系地质信息为基础,具体分析了19号走滑断裂带的分层变形特征、分段变形特征、活动性特征、活动期次和断裂的演化过程,重点研究了该走滑断裂带的控储意义。研究结果如下所述。(1)19号走滑断裂带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寒武系盐下构造层、中寒武统膏盐岩构造层、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构造层和志留系碎屑岩构造层。(2)根据断裂走向和奥陶系碳酸盐岩顶面断裂的组合特征划分为马尾段、斜列段、辫状段、叠覆段和线性段。(3)中下奥陶统19号走滑断裂带整体活动性较强,断裂变形幅度大,该走滑断裂带可划分出7个张扭段、7个压扭段和3个平移段;该走滑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加里东早期和加里东中期为该断裂带主要活动关键期。(4)该走滑断裂带不同平面分段样式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不同,辫状段和叠覆段储层发育相对较好,马尾段、斜列段和线性段储层发育相对较差;剖面构造样式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明显,张扭段利于形成大规模储层,压扭段利于储层发育,平移段发育的储层规模有限;该走滑断裂带平面分段样式与剖面构造样式叠合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造成同一条断裂带不同叠合段的油气藏规模有明显差异。(5)该走滑断裂带的分层变形、平面分段样式、活动性和剖面构造样式共同造成了同条断裂带不同部位储层发育程度的差异。研究意义:该研究为走滑断裂断控储层纵向发育规律和连通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走滑构造基础,也为深入研究走滑断裂断控储层的控储意义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满过渡带东部 走滑断裂 奥陶系 平面分段样式 剖面构造样式 叠合控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2号断裂东带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俊峰 段如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9,共7页
本文通过2号断裂陵水带、松南带基本结构及特征分析了它自新生代以来特别是古近纪的活动史和构造-沉积发育史。并发现,2号断裂松南带发育比陵水带更加复杂的结构样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断裂带的深部切片和地震资料,运用断层传播连接热... 本文通过2号断裂陵水带、松南带基本结构及特征分析了它自新生代以来特别是古近纪的活动史和构造-沉积发育史。并发现,2号断裂松南带发育比陵水带更加复杂的结构样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断裂带的深部切片和地震资料,运用断层传播连接热点理论剖析了这种结构的成因,认为2号断裂松南带以L1023测线为界在成因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早期断陷和所控充填方式都不同的两条断裂交叉连接而成,而且指出了这种成因断裂在油气勘探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2号断裂东带 断层活动 断层传播 断层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断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章龙胜 周本刚 +2 位作者 计凤桔 杨晓平 安艳芬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328,共13页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揭示了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隐伏断裂的存在。2条浅层地震勘探剖面资料显示,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隐伏断裂的上断点埋深和垂直断距分别为60m和4~7m(L5-1和L5-2测段,横山镇剖面)、85m和5...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揭示了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隐伏断裂的存在。2条浅层地震勘探剖面资料显示,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隐伏断裂的上断点埋深和垂直断距分别为60m和4~7m(L5-1和L5-2测段,横山镇剖面)、85m和5~8m(L5-3测段)、73m和3~5m(L6测线,田头仔村剖面),均断错了第四系底部。2条钻孔联合剖面揭示了上断点埋深和垂直断距分别为66m和7.5m(横山镇剖面)、75m和5m(田头仔村剖面),其中横山镇钻孔剖面显示断裂带宽约27m。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方法对钻孔联合剖面中的第四系年代进行测定,显示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隐伏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田头仔村剖面)到中更新世早期(横山镇剖面)。由横山镇钻孔联合剖面和田头仔村钻孔联合剖面获得的滑动速率分别为0.1 mm/a和0.013mm/a。基岩出露区沙井断层剖面的断面上发育有2期断层泥,由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测得晚期的断层泥年龄为(348±49)ka,沿断面还发育有近水平擦痕,反映断裂的最新活动方式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宜-廉江断裂带东支西南段 隐伏断裂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日坝断裂带南段晚第四纪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建军 任俊杰 +3 位作者 丁锐 徐锡伟 赵俊香 胡幸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721,共15页
因缺少详细的地质调查,关于龙日坝断裂带南段是否具有强烈的晚第四纪活动及其在青藏高原东缘应变分配中承担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龙日坝断裂带南段仅东南支存在晚第四纪活动,全长约50km,总体以右旋走滑为... 因缺少详细的地质调查,关于龙日坝断裂带南段是否具有强烈的晚第四纪活动及其在青藏高原东缘应变分配中承担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龙日坝断裂带南段仅东南支存在晚第四纪活动,全长约50km,总体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逆断分量,全新世以来右旋平均走滑速率约为0.6mm/a,平均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4mm/a。龙日坝断裂带南段活动强度较中段明显偏弱,但具备发生M_W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在距今约800年以来曾发生过地表破裂型事件。结合重定位地震结果来看,龙日坝断裂带西侧和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跃,之间的丹巴地区可能主要表现为褶皱变形而地震活动微弱。青藏高原东缘之下的滑脱面自川西高原到四川盆地从约15km逐渐变深至20km左右,而又变浅,约为10km,这种滑脱面的深度变化可能是龙门山隆升和孕震的驱动机制。这项研究有助于川西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深入理解青藏高原东缘的应变分配和隆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日坝断裂带 南段 龙门山断裂 青藏高原东缘 丹巴背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断层土壤气氡浓度强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5
作者 万悦 苏鹤军 +1 位作者 李晨桦 周慧玲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1-500,共10页
基于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9个观测点2016—2021年的土壤气体氡浓度观测数据,深入分析其浓度强度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历史大震背景、现今地震活动与断裂带滑动速率的对比分析,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进行地震危险区段判... 基于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9个观测点2016—2021年的土壤气体氡浓度观测数据,深入分析其浓度强度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历史大震背景、现今地震活动与断裂带滑动速率的对比分析,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进行地震危险区段判定。研究表明:祁连山断裂中东段土壤气体氡浓度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强西弱,其时间序列变化特征总体呈下降趋势;断层土壤气氡浓度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和断裂滑动速率具有较好的耦合性。研究结论可以提供研究区深部地下流体活动的证据,对进一步研究追踪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断层和活动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 土壤气氡 时空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