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东海岛台湾相思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
作者 黄运腾 钱志军 +7 位作者 曹晟烜 王晓盈 罗真 彭正东 王迎雪 陈颖 林曼妮 邓传远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27-5540,共14页
台湾相思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在海岛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以闽东地区6座海岛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群落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究环境因子对群... 台湾相思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在海岛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以闽东地区6座海岛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群落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究环境因子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相互的关系。结果发现:(1)粗芦岛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琅岐岛物种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海岛,6座海岛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4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2)功能丰富度指数FRic和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且均呈正相关;Rao二次熵指数RaoQ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相关性显著,且均呈负相关;功能分歧度指数FDiv与物种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除功能丰富度指数FRic外,其余功能多样性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的拟合相关性均较弱。(3)土壤全氮、土壤全磷、海拔、坡向、郁闭度和风速共6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土壤全钾、水溶性盐总量、海拔、郁闭度和距海岸距离共5个环境因子对功能多样性指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4)土壤pH和土壤全钾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显著因子;郁闭度是影响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子,且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年均降水量能直接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通过影响郁闭度和土壤全钾的路径间接影响功能多样性。综上,闽东地区不同海岛台湾相思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受土壤,地形和气候三者共同影响。研究可为海岛人工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地区 海岛 台湾相思林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琉球群岛以东海域表层沉积物全样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方习生 石学法 +2 位作者 程振波 王昆山 杨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63,共7页
以X射线衍射仪为主要手段,对琉球群岛以东海域调查区表层底质沉积物中全样矿物组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共识别出9种矿物:蒙皂石、伊利石、云母、高岭石、绿泥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方解石。分析其沉积物由3种主要物质来源... 以X射线衍射仪为主要手段,对琉球群岛以东海域调查区表层底质沉积物中全样矿物组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共识别出9种矿物:蒙皂石、伊利石、云母、高岭石、绿泥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方解石。分析其沉积物由3种主要物质来源:陆源物质、火山物质、生物碎屑物质等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衍射 表层沉积物 琉球群岛 全样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4~5月琉球群岛两侧海流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成浩 袁耀初 王惠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共13页
基于日本气象厅“长风丸”调查船在2002年4~5月航次期间的CTD资料,结合卫星风场资料,采用改进逆方法计算了琉球群岛两侧海域各断面的流速和流量分布,并分析卫星跟踪浮标资料和同期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得出下面一些主要结论:(1)黑潮流速... 基于日本气象厅“长风丸”调查船在2002年4~5月航次期间的CTD资料,结合卫星风场资料,采用改进逆方法计算了琉球群岛两侧海域各断面的流速和流量分布,并分析卫星跟踪浮标资料和同期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得出下面一些主要结论:(1)黑潮流速在PN断面上只有一个流核.通过断面PN的净东北向流量约为34.7×106m3/s,此流量包括台湾暖流、东海黑潮和黑潮以东的反气旋涡的流量.(2)黑潮流速在断面TK上有两个流核,通过断面TK净东向的流量为25.6×106m3/s,黑潮通过海峡后流向断面ASUKA.(3)冲绳岛东南海区琉球海流的流量约为8.8×106m3/s,并流向断面AM.(4)奄美大岛以东的北向海流的流量为12.7×106m3/s,并流向断面ASUKA.在断面ASUKA东南部出现一个中尺度反气旋涡,直径约240 km,其流量约为28.5×106m3/s.(5)四国以南黑潮第一层水体基本来源于通过吐噶喇海峡的黑潮,第二、三层水体来自吐噶喇海峡和奄美大岛以东海域的流量大致相当,而第四层的流量则主要来自于奄美大岛以东海域.(6)浮标资料显示,奄美大岛以东的海流部分来自于断面AM以东海区,并通过断面ASU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琉球海流 东海 琉球群岛以东 九州东南海域 改进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黄花甸地区南辽河群里尔峪组成因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高铂森 董永胜 +4 位作者 李富强 王鹏森 甘宜成 陈木森 田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25-2742,共18页
里尔峪组是古元古界南辽河群早期沉积地层,其成因对探讨辽-吉造山/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辽东黄花甸地区里尔峪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室内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工作。里尔峪... 里尔峪组是古元古界南辽河群早期沉积地层,其成因对探讨辽-吉造山/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辽东黄花甸地区里尔峪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室内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工作。里尔峪组主体岩石类型为含不等量磁铁矿、电气石的黑云母变粒岩类夹斜长角闪岩。变粒岩中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其具有震荡环带,说明其具有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数据具有1936Ma、2082Ma、2178Ma和2574Ma的年龄峰值,主峰与区内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年龄一致,反映其物源主要来自于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少量来自于太古宙克拉通结晶基底。其中1800~2000Ma的锆石年龄极可能是受变质作用改造的结果。斜长角闪岩呈夹层或透镜体状产出于里尔峪组变粒岩中,地球化学特征显示:(1)SiO_2含量为48.83%~51.50%,具有较低TiO_2含量(0.95%~1.33%)、低MgO含量(6.67%~9.49%)特征;(2)Mg#值为48~59,低于原生玄武质岩浆Mg#值,说明原岩岩浆经历了原始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3)稀土元素总量(ΣREE)值为59.87×10^(-6)~82.83×10^(-6),LREE/HREE值介于3.58~4.88,(La/Yb)_N值为2.33~4.50,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而不同于MORB型火山岩。微量元素Ba、U、Sm相对富集,亏损高场强元素Th、Nb、P、Ta等,Nb、Ta相对亏损,贫Cr、Ni,说明原岩为形成于岛弧环境或活动大陆边缘的高铁拉斑玄武岩。斜长角闪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具有两类特征,第一类具有核边结构,锆石核部主要呈暗色,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部分保留岩浆环带特征;第二类锆石其内部结构比较均一,为典型的变质锆石,并且具有继承性锆石核以及变质增生边。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出两件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年龄分别为1995±13Ma、2150±21Ma,大致代表了里尔峪组的形成时代。综上所述,黄花甸地区里尔峪组原岩为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物源主要来自于辽-吉造山/活动带内的古元古代花岗岩和南北两侧的太古宙的变质基底,该套地层在~1.88Ga遭受了变质作用的改造。结合前人对胶-辽-吉古元古代岩石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等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认为南辽河群所在的胶-辽-吉活动带在~2.2Ga发生了从东部陆块拉张弧后裂解,2.0~2.15Ga发生有洋壳的俯冲,在~1.88Ga发生造山变质作用形成区域上的胶-辽-吉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尔峪组 南辽河群 地质年代学 岛弧 黄花甸 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东侧海域蟹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牛威震 韩磊 +3 位作者 俞存根 郑基 许永久 颜文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8,共10页
根据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东侧海域(29°10′25.54"~30°45′00"N,122°53′3.88"~124°48′28.31"E)开展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蟹类数据,研究了该海域蟹类资源的种类组... 根据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东侧海域(29°10′25.54"~30°45′00"N,122°53′3.88"~124°48′28.31"E)开展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蟹类数据,研究了该海域蟹类资源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同时分析了蟹类数量分布及其群落结构与温、盐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春、秋季蟹类种类共有40种,隶属于12科,23属;其中,春季优势种为双斑鲟(Charybdis bimaculata),秋季优势种为双斑鲟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均为广温、广盐性种类;秋季丰富度指数(D)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高于春季,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则相差不大;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显示,春、秋两季渔获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春、秋季蟹类均可划分为4个组群,SIMPER分析结果显示,秋季群落相似性大于春季;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底层水温和表层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蟹类群落结构及数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类 数量分布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舟山群岛东侧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