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教育资源配置与人口发展态势的互动 被引量:8
1
作者 尹德挺 胡玉萍 郝妩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70,共9页
基于2001-2015年的《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利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发现北京市教育资源配置和人口发展态势表现为以下关联特点:中等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相对较少;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比骤增;学校数量"高校和高中增加、其他... 基于2001-2015年的《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利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发现北京市教育资源配置和人口发展态势表现为以下关联特点:中等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相对较少;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比骤增;学校数量"高校和高中增加、其他皆降";小学和大学阶段的师生比下降,资源配置略显紧张;基础教育阶段的就学人口主要聚集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其占比仍在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培养对象所占比例已降至不足四成。为了促进教育和人口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未来应关注六个问题:人口发展惯性引发的教育需求增长拐点问题、流动人口子女不同流向引发的人力资本提升受阻问题、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引发的教育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人口疏解视野下高等教育的"瘦身"问题以及职业人才匮乏引发的创新支撑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 非首都功能疏解 资源配置效率 人口发展态势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道路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健 刘嘉林 +4 位作者 鹿海峰 荆红卫 李彬 姜磊 何延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采用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2013—2017年采集的等效连续A声级数据,对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线、城市次干线、城市支路的代表性站点噪声排放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不同等级的道路噪声排放具备一定的特征,排放水平... 采用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2013—2017年采集的等效连续A声级数据,对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线、城市次干线、城市支路的代表性站点噪声排放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不同等级的道路噪声排放具备一定的特征,排放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线>城市支路和城市次干线,道路噪声随时间变化存在较为一致的周期性排放特征,24 h变化特征比较明显。个别道路排放特征存在特异性,如城市主干线道路的一个代表监测站点噪声监测值出现了逐年下降趋势,分析发现,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其噪声值的下降有一定贡献。采取一定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道路交通噪声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 特征分析 非首都功能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约束下的京津冀地区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能力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可云 沈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138,共8页
非首都功能过度聚集,一方面会造成拥挤效应,不利于北京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区域间发展差距过大。功能疏解绝非简单的"转移搬迁",需要结合迁入地的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精准对接。本文首先回顾京... 非首都功能过度聚集,一方面会造成拥挤效应,不利于北京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区域间发展差距过大。功能疏解绝非简单的"转移搬迁",需要结合迁入地的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精准对接。本文首先回顾京津冀地区功能转移承接地的规划建设情况,其次结合都市区功能算法、区位商指数和修正的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京津冀地区功能分布现状及近年来的转移疏解趋势,最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超效率DEA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年天津及河北各地级市的功能疏解承接能力作综合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京津冀 疏解非首都功能 承接能力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首都功能疏解视角下流动青年去留问题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扬 王冰璐 +1 位作者 刘姝雯 沈宇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9-164,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成为了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而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人口疏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解决人口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视角下研究流动青年人口相关问题,具...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成为了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而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人口疏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解决人口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视角下研究流动青年人口相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对流动青年人口的留京意愿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对于流动青年的吸引力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因而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提出了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政策调整并动态变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首都功能疏解 流动青年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地区经济效应 被引量:8
5
作者 姚永玲 李若愚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7年第6期17-23,共7页
产业转移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步骤进展缓慢。除企业的转移成本和无形资产的损失外,还在于相关产业将要失去已经形成的经济联系,新替代产业难以弥补地区经济损失导致的经济漏损。采用邓氏灰色关联方法,通过对京津冀产业与地区经济之... 产业转移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步骤进展缓慢。除企业的转移成本和无形资产的损失外,还在于相关产业将要失去已经形成的经济联系,新替代产业难以弥补地区经济损失导致的经济漏损。采用邓氏灰色关联方法,通过对京津冀产业与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分析转移产业的地区经济效应。结论认为,疏解北京的工业、交通、公共服务等功能对天津和河北有利,不会给北京带来明显的经济漏损,但批发和零售业的转移有可能给北京带来经济漏损,信息服务的经济漏损比预期要小。雄安新区的建设需要通过非经济路径推进,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雄安新区 产业转移 地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功能核心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凤春 王效科 +1 位作者 郑华 马东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5,共5页
根据北京市节水型区创建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了首都功能核心区域的用水水平和节水现状,以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针对区域的节水潜力,以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经济社会特征为出发点,研究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还存... 根据北京市节水型区创建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了首都功能核心区域的用水水平和节水现状,以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针对区域的节水潜力,以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经济社会特征为出发点,研究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还存在着节水管理体制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不健全、节水监控管理水平不高、节水宣传不够等问题,在公共服务业、居民家庭、园林绿化等方面还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因此从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设、借助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各行业节水管理、加强节水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节水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支撑首都功能核心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紧缺 节水型社会 非首都功能疏解 首都功能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非首都功能转移承接能力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沈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70,共9页
疏解非首都功能旨在解决两大难题:其一,北京人口增长过快,“大城市病”问题凸显;其二,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功能承接绝不是简单的“转移搬迁”,需要结合迁入地的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精准对接。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生... 疏解非首都功能旨在解决两大难题:其一,北京人口增长过快,“大城市病”问题凸显;其二,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功能承接绝不是简单的“转移搬迁”,需要结合迁入地的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精准对接。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生态足迹和都市区功能算法,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约束和优势功能等三个角度综合评估天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非首都功能转移承接能力,从而为京津冀地区疏解政策和具体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及河北各市承接能力差异较大,具体可分为均衡发展、经济制约、生态制约、相对滞后等四种类型。根据各市功能优势不同,建议天津承接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功能,石家庄、秦皇岛承接交通仓储、商务贸易功能,廊坊、保定承接加工制造、电子信息功能,唐山重点改善生态环境,其余各市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疏解非首都功能 承接能力 生态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3
8
作者 岳升平 黄映晖 《农业展望》 2021年第5期58-62,共5页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承担着保障首都市场供应、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带动劳动力就业以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重要责任。近年来,北京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仍存在企业发展空...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承担着保障首都市场供应、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带动劳动力就业以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重要责任。近年来,北京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仍存在企业发展空间受限、出口拉动效果较差、利益联结紧密度不够等问题。从产业规模、利润水平、区域分布及行业布局等方面对首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北京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对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产业结构 非首都功能疏解 产值 经济效益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