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长薄壁弹体的屈曲和靶体等效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小伟 张方举 +1 位作者 徐艾民 屈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305,共10页
利用金属靶开展动能深侵彻弹的穿甲屈曲实验研究。实验观察到长/短型弹体动塑性屈曲破坏分别表现为轴向皱褶型和轴向外翻撕裂型2种基本模式。不同的屈曲破坏模式与弹体几何、撞击初条件以及靶材等密切相关。区别于刚性尖头弹穿甲金属靶... 利用金属靶开展动能深侵彻弹的穿甲屈曲实验研究。实验观察到长/短型弹体动塑性屈曲破坏分别表现为轴向皱褶型和轴向外翻撕裂型2种基本模式。不同的屈曲破坏模式与弹体几何、撞击初条件以及靶材等密切相关。区别于刚性尖头弹穿甲金属靶的韧性隧道开孔,尖头弹因屈曲破坏易变形为钝头形,导致弹体穿透靶板表现为挤凿穿甲。利用薄壁中空柱壳的弹性欧拉屈曲分析和弹体塑性屈服的极限分析给出弹体动塑性屈曲的临界条件。同时给出屈曲实验中混凝土靶和金属靶的等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动塑性屈曲 靶体等效 混凝土靶 钻地弹 穿甲 钢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钻地弹概念弹的次口径高速深侵彻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梁斌 陈小伟 +4 位作者 姬永强 黄含军 高海鹰 李小笠 黄海莹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共9页
同一般钻地弹相比,先进钻地弹撞击速度更高,侵彻深度更大。为实现高速侵彻,实验室研究常采用火炮次口径发射。本文中给出了高速侵彻的实验方法和火炮次口径发射实验技术,并开展了先进钻地弹概念弹的深侵彻缩比实验研究,取得了撞击速度约... 同一般钻地弹相比,先进钻地弹撞击速度更高,侵彻深度更大。为实现高速侵彻,实验室研究常采用火炮次口径发射。本文中给出了高速侵彻的实验方法和火炮次口径发射实验技术,并开展了先进钻地弹概念弹的深侵彻缩比实验研究,取得了撞击速度约1.2km/s的高侵彻能力的实验结果。同时对弹靶的变形破坏分别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先进钻地弹的概念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次口径弹丸发射技术 缩比实验 先进钻地弹 混凝土 高速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EM的钻地弹侵彻爆炸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冯春 李世海 +1 位作者 郝卫红 葛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18,26,共9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岩土介质在冲击载荷下渐进破坏过程的显式数值分析方法(CDEM)。该方法将有限元及块体离散元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块体表征材料的弹性、塑性、损伤等连续特征,利用块体间的界面表征裂纹的萌生、扩展及贯通过程。利用CDEM... 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岩土介质在冲击载荷下渐进破坏过程的显式数值分析方法(CDEM)。该方法将有限元及块体离散元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块体表征材料的弹性、塑性、损伤等连续特征,利用块体间的界面表征裂纹的萌生、扩展及贯通过程。利用CDEM分析了钻地弹的侵彻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破裂度的岩土介质破碎程度评价方法,给出了侵彻面上破碎坑的基本形态及径向裂缝的分布,获得了冲击速度与侵彻深度的正相关关系。数值计算获得的破裂形态及侵彻深度与相关文献的实验及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所述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基于一虚拟工况,借助CDEM,分析了钻地弹侵彻及爆炸的双重效应对周边岩体及地下构筑物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地弹 侵彻 爆炸 数值模拟 裂纹扩展 破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钻地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0
4
作者 王涛 余文力 +1 位作者 王少龙 权威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6,共6页
针对外军钻地武器发展状况,介绍了美军钻地核弹的技术参数,对近十几年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使用的几种型号的钻地武器,着重介绍了它们的技术参数、型号研制情况、装备情况和作战运用情况,指出了未来钻地弹头和钻地武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钻地武器 钻地弹头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助推钻地弹侵彻混凝土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绪超 何勇 +1 位作者 何源 赵晓宁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通过改变头部形状,利用旋转火箭发动机末端加速旋转来探索新型的旋转助推钻地弹。建立了旋转助推钻地弹作用混凝土试验平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作用过程中侵彻速度与弹丸转速和火箭发动机推力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旋转火箭发... 通过改变头部形状,利用旋转火箭发动机末端加速旋转来探索新型的旋转助推钻地弹。建立了旋转助推钻地弹作用混凝土试验平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作用过程中侵彻速度与弹丸转速和火箭发动机推力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旋转火箭发动机在助推钻地弹上应用原理上可行;在喷喉倾角不变的前提下,侵彻速度随着火箭发动机推力和旋转速度增加而增加,且转速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在钻地弹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钻地弹 侵彻 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 旋转侵彻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地武器的毁伤效应及深地下防护工程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范鹏贤 钱七虎 王明洋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8,共12页
防护工程是国防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俄等军事大国大力发展的深钻地(核)武器已经对我国重要防护工程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总结了外军现役钻地(核)武器的性能指标与发展前景,对钻地武器的毁伤效... 防护工程是国防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俄等军事大国大力发展的深钻地(核)武器已经对我国重要防护工程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总结了外军现役钻地(核)武器的性能指标与发展前景,对钻地武器的毁伤效应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综述了侵彻效应、爆炸成坑效应、爆炸地冲击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新时期的主要威胁,简述了提高防护工程防护能力的主要措施和技术途径,提出了主被动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深部非线性岩体力学、摆型波与超低摩擦现象、多弹聚集打击效应等目前亟需开展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地武器 毁伤效应 深地下 防护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侵彻与气炮实验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林俊德 徐建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8-410,共3页
回顾穿地弹的问世和发展。评述实验研究在穿地弹研制和穿地弹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的作用。分析压缩轻气炮在穿地弹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介绍利用压缩轻气炮研究混凝土侵彻的部分成果。
关键词 穿地武器 侵彻技术 岩石力学 气炮 穿地弹 核武器 实验研究 防护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地武器及其气炮实验 被引量:9
8
作者 林俊德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11期25-33,共9页
简述了侵地武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侵彻战斗部技术在精确制导武器中已被广泛应用 ,小爆炸威力侵地核武器的开发已经主要不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介绍了气炮实验技术及其在侵地武器研究中的应用 ,气炮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岩土侵彻存在良... 简述了侵地武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侵彻战斗部技术在精确制导武器中已被广泛应用 ,小爆炸威力侵地核武器的开发已经主要不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介绍了气炮实验技术及其在侵地武器研究中的应用 ,气炮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岩土侵彻存在良好的力学相似关系 ,混凝土侵彻同花岗岩侵彻存在许多质的差异 ;介绍了一种通过侵深实验数据分析计算侵彻弹体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试验 岩土侵彻 气炮 撞击 实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制导侵彻航弹复合制导方案设计
9
作者 田亚军 周刚 +4 位作者 尹立新 胡军照 杨黔龙 闵涛 韩娟妮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3,49,共4页
首先分析了着靶姿态对钻地弹侵彻的影响,并就某制导侵彻航弹要求弹着角大和射程远的特点,提出了解决方案,设计钻地航弹复合制导方案,即通过方案弹道加末端角约束比例导引律实现对钻地航弹射程和末段着靶姿态的要求。针对方案弹道设计PI... 首先分析了着靶姿态对钻地弹侵彻的影响,并就某制导侵彻航弹要求弹着角大和射程远的特点,提出了解决方案,设计钻地航弹复合制导方案,即通过方案弹道加末端角约束比例导引律实现对钻地航弹射程和末段着靶姿态的要求。针对方案弹道设计PID控制律,提出了中末段制导方案转换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弹药着地时具有高速且满足末端角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制导 终点角度约束 钻地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岩体中多弹重复打击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国强 杨秀敏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1-366,共6页
根据现场岩体特性,将岩体剖分为结构体和结构面2部分,针对结构体构建了均质岩石本构模型,而后依据结构面分布特性,构建了考虑天然岩体非均质性的空间块体模型。采用这一空间块体模型,对重复打击效果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与... 根据现场岩体特性,将岩体剖分为结构体和结构面2部分,针对结构体构建了均质岩石本构模型,而后依据结构面分布特性,构建了考虑天然岩体非均质性的空间块体模型。采用这一空间块体模型,对重复打击效果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两者均表明,因受残余弹片、命中点偏差和岩体非均质性等因素综合影响,多弹重复打击破坏深度存在着一个极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钻地武器 重复打击 天然岩体 极限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