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系统扰动与全球环境变化
1
作者 郑永飞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31,共10页
地球系统扰动是指固体地球系统、表层地球系统和日地空间系统内部或者之间受到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干扰,导致地球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这些扰动可能来自自然因素,如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地震等,也可能来自生物活动,如环境污染、土地退... 地球系统扰动是指固体地球系统、表层地球系统和日地空间系统内部或者之间受到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干扰,导致地球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这些扰动可能来自自然因素,如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地震等,也可能来自生物活动,如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等。地球系统扰动会对地球的气候环境、生态系统和生物生存等方面产生影响,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方面,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活动、生物多样性变化、水循环变化、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物等。因此,了解地球系统扰动的机制和影响,对于保护地球表层环境和生物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地球系统扰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大气环境、水循环和水环境、洋流、火山喷发、地震灾害、地形地貌、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光环境、生物活动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地球的环境系统。地球三大系统扰动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活动、水循环变化、土壤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等。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表层地球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物理扰动 化学扰动 生物活动 全球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次潮波线性拟合方法研究
2
作者 石浩楠 张兴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531,共6页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海潮模型在时变重力场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布的海潮模型一般仅给出主潮波分量,次潮波分量拟合系数矩阵需待其他机构发布或自行计算。本文首先根据导纳理论和引潮位,推导了海潮模型次潮波线性拟合的计算公式;然后...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海潮模型在时变重力场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布的海潮模型一般仅给出主潮波分量,次潮波分量拟合系数矩阵需待其他机构发布或自行计算。本文首先根据导纳理论和引潮位,推导了海潮模型次潮波线性拟合的计算公式;然后以EOT11a、EOT20和FES2014b海潮模型为例,分别计算各海潮模型次潮波拟合系数矩阵,以及对应的CHAMP、GRACE和GOCE卫星各1 d的海潮摄动力;最后选择FES2014b海潮模型,反演GRACE-FO 2021-01 120阶次的时变重力场。从不同角度对本文次潮波线性拟合方法的精度和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计算的3个海潮模型次潮波拟合系数矩阵以及3颗卫星对应的海潮摄动力与ITSG结果的差值均可以忽略;考虑次潮波会提高40阶次以上重力位系数精度,且能降低时变重力场的南北条带误差。本文方法可为自行计算海潮次潮波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次潮波 线性拟合 低轨卫星 海潮摄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转微椭、非均匀地球的潮汐变形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国营 彭龙辉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72-678,共7页
鉴于当前国际上关于自转微椭、非均匀地球(SREHI)的固体潮汐响应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分歧,特别是Love数k及重力潮汐因子δ对纬度的依赖情况截然不同,本文借助于摄动法与张量正则分量的广义球谐展开建立起来的侧向非均匀、... 鉴于当前国际上关于自转微椭、非均匀地球(SREHI)的固体潮汐响应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分歧,特别是Love数k及重力潮汐因子δ对纬度的依赖情况截然不同,本文借助于摄动法与张量正则分量的广义球谐展开建立起来的侧向非均匀、自转微椭、粘弹地球的潮汐模拟理论,计算了SREHI地球的潮汐形变及相应的引力位变化.结果表明,描述径向位移的Love数的纬度依赖部分系数h_+与球对称部分h_0+δh_0之比不大于1.0‰;对O_1波为0.27‰;对M_2波为0.19‰;对M_3波为0.49‰;对M_4波为0.88‰.描述地球引力位变化的Love数的纬度依赖部分系数k_+与球对称部分k_0+δk_0之比小于3.0‰;对O_1波为2.67‰;对M_2波为1.89‰;对M_3波为2.24‰;对M_4波为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微椭 摄动法 地球 潮汐 固体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非球形引力位中田谐项摄动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剑波 刘林 王歆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6-443,共8页
在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中 ,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是最重要的 .讨论了容易被忽视的田谐项摄动 ,尽管它对低轨卫星的影响 ,只相当于J2 项的二阶量 ,又是短周期效应 ,但它却包含了大 1 0多倍的地球自转项 ,必须给以重视 .还导出包含全部阶次... 在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中 ,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是最重要的 .讨论了容易被忽视的田谐项摄动 ,尽管它对低轨卫星的影响 ,只相当于J2 项的二阶量 ,又是短周期效应 ,但它却包含了大 1 0多倍的地球自转项 ,必须给以重视 .还导出包含全部阶次田谐项的摄动解 ,并分离出地球自转项 ,对轨道半长径a还增加了 (J2 ×Jlm)联合摄动的地球自转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谐项 摄动解 地球自转项 人造地球卫星 非球形引力场 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次月球重力场模型截断下的低轨环月卫星轨道受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睿 周军 刘莹莹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2-436,共5页
研究低轨月球卫星在月球非球形摄动和地球第三体引力摄动作用下轨道高度变化问题。首先依据Kaula准则比较分析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精确的两个重力场模型GLGM-2和LP165P,提出了在一定阶次截断重力场模型的问题,然后通过仿真不同阶次重力... 研究低轨月球卫星在月球非球形摄动和地球第三体引力摄动作用下轨道高度变化问题。首先依据Kaula准则比较分析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精确的两个重力场模型GLGM-2和LP165P,提出了在一定阶次截断重力场模型的问题,然后通过仿真不同阶次重力场模型作用下轨道高度为50km的圆形极轨道环月卫星轨道特征的变化,验证了50km以上高度卫星非球形摄动分析时可以将重力场模型截断至一定阶次的结论,并利用截断至70阶次的重力场模型仿真得到了50km和200km圆轨道卫星无控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时间。最后在仿真地球引力对200km圆轨道卫星高度影响的基础上仿真其在月球非球形和地球引力摄动作用下轨道要素变化,对低轨环月卫星轨道保持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非球形 Kaula准则 LP165P模型 地球引力摄动 轨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广播星历的拟合参数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杜兰 张中凯 +2 位作者 刘利 何峰 黄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1,共6页
基于第一类无奇点要素的拟合参数和5°倾角旋转法,可以实现GEO发播电文与MEO和IGSO的电文一致性,但是没有完全避免数学奇异性。文章从无奇点要素的选取和主要摄动力的影响分析两方面出发,提出了一套16参数的GEO星历表示法。首先,利... 基于第一类无奇点要素的拟合参数和5°倾角旋转法,可以实现GEO发播电文与MEO和IGSO的电文一致性,但是没有完全避免数学奇异性。文章从无奇点要素的选取和主要摄动力的影响分析两方面出发,提出了一套16参数的GEO星历表示法。首先,利用同步要素描述卫星的星下点运动轨迹;其次,摄动参数中顾及了地球引力位田谐项引起的定点漂移。拟合试验表明,2h星历拟合的用户距离误差的均方根优于0.0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星历参数 拟合 无奇点要素 同步要素 摄动 地球静止轨道 导航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环境下结构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 被引量:5
7
作者 秦飞 闫冬梅 张晓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9-806,共8页
基于磁弹性相互作用的线性化理论,针对地磁环境特点,忽略磁场对结构位移的影响而仅考虑位移对磁场的耦合作用,通过将位移梯度引入变形后界面外法线矢量方法,给出了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计算的定解场方程和界面衔接条件,并计算了符拉芒问... 基于磁弹性相互作用的线性化理论,针对地磁环境特点,忽略磁场对结构位移的影响而仅考虑位移对磁场的耦合作用,通过将位移梯度引入变形后界面外法线矢量方法,给出了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计算的定解场方程和界面衔接条件,并计算了符拉芒问题的变形扰动磁场.结果表明,变形扰动磁场完全取决于位移梯度在界面外法向上的投影;扰动场强与外力成正比;空气中扰动磁场的法向强度和切向强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法向强度在力作用点对称分布,并且在力作用点处存在奇点;切向强度则呈反对称分布,在力作用点处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磁弹性 扰动磁场 变形 位移梯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轨道扰动理论的重力反演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游为 沈云中 +1 位作者 范东明 冉将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74-2581,共8页
为了更充分利用低轨重力卫星的高精度观测数据,根据卫星轨道的扰动理论,导出了应用卫星轨道与星间距离观测值联合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算法.该算法的实质是将牛顿运动方程在卫星轨道处进行展开,转化为第二类Volterra积分方程,并采用基... 为了更充分利用低轨重力卫星的高精度观测数据,根据卫星轨道的扰动理论,导出了应用卫星轨道与星间距离观测值联合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算法.该算法的实质是将牛顿运动方程在卫星轨道处进行展开,转化为第二类Volterra积分方程,并采用基于移动窗口的9次多项式内插公式进行数值求解.给出了该算法的观测方程,用QR分解法消去局部参数矩阵,最后采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法方程.利用GRACE卫星2008-01-01~2008-08-01时间段内的轨道及星间距离观测数据,解算了120阶次的地球重力场模型SWJTU-GRACE01S,该模型在120阶处的阶方差为1.58×10^(-8),大地水准面差距累计误差为22.29cm,与美国GPS水准网比较的标准差为0.793m,结果表明:SWJTU-GRACE01S模型精度介于EIGEN-GRACE01S与EIGEN-GRACE02S模型之间,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轨道扰动 地球重力场模型 牛顿运动方程 星间距离 多项式内插 QR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横向不均匀结构对地表以及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付广裕 孙文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28-2746,共19页
本文提出一个新算法,用来高精度计算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中地震位错引起的地表以及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具体地说,我们首先把实际三维不均匀地球分解成球对称地球模型和对应的横向不均匀增量,分别进行计算,二者对应的计算结果分别称... 本文提出一个新算法,用来高精度计算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中地震位错引起的地表以及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具体地说,我们首先把实际三维不均匀地球分解成球对称地球模型和对应的横向不均匀增量,分别进行计算,二者对应的计算结果分别称为球对称解和三维响应.由于球对称解可直接利用球对称地球模型位错理论计算得到,本文的目标是计算三维响应即地球的横向不均匀结构对同震重力变化的影响.然后,我们把三维响应再分为震源的响应和地球横向不均匀结构的响应,它们可分别借助对震源函数的扰动以及对平衡方程式的变分求解.本文推导出六个特殊点源位错引起的地表以及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计算公式(一个垂直走滑位错,两个相互垂直的倾滑位错,三个开裂位错),对这些公式进行适当组合就可以计算任意位置任意类型位错产生的同震重力变化,对应的计算公式同步给出.接着,依据36阶P波速度模型,我们利用岩石试验经验关系式推导出三维S波速度模型,密度模型,位场模型以及重力模型.最后,利用上述三维模型,本文计算出三种典型类型的点源位错产生的同震重力变化,结果显示三维响应与位错类型,震源深度都有关系,其最大响应占球对称解的0.5%左右,且在所有影响因素中S波速度模型影响最大.数值结果同时表明,三维响应中震源的响应与地球横向不均匀构造的响应处于同一量级.本文给出的地表和空间固定点同震重力变化计算公式可分别高精度解析地表重力和卫星重力观测数据(GRACE、GOCE等),提高大地测量数据理论解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理论 扰动方法 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 同震重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ocation-PECE算法在低轨卫星精密定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洪樱 欧吉坤 罗孝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76,共5页
在精密轨道确定中,PECE算法已成为目前最通用的轨道积分算法。利用Collocation方法的外推公式和内插公式可构造一种新的PECE算法,新算法以两种方式进行二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将二阶微分方程降为一阶微分方程然后积分以及直接积分二阶微分... 在精密轨道确定中,PECE算法已成为目前最通用的轨道积分算法。利用Collocation方法的外推公式和内插公式可构造一种新的PECE算法,新算法以两种方式进行二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将二阶微分方程降为一阶微分方程然后积分以及直接积分二阶微分方程。分别采用这两种类型的算法求解二体问题和低轨卫星的受摄轨道,并将计算结果与Adams-PECE算法及一般的PECE算法的积分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类型的Collo-cation-PECE算法在实际轨道积分中较其它几种算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E算法 Collocation方法 Adams算法 低轨卫星 受摄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卫星运动中坐标系附加摄动与参考系选择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林 汤靖师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针对地球赤道面的摆动,曾提出过两种空间地心赤道坐标系,即历元地心平赤道坐标系和混合形式的轨道坐标系.在后一种坐标系中虽然可避免计算因地球引力位变化所引起的坐标系附加摄动的麻烦,但这又带来了两种坐标系之间的不统一和转换的麻... 针对地球赤道面的摆动,曾提出过两种空间地心赤道坐标系,即历元地心平赤道坐标系和混合形式的轨道坐标系.在后一种坐标系中虽然可避免计算因地球引力位变化所引起的坐标系附加摄动的麻烦,但这又带来了两种坐标系之间的不统一和转换的麻烦.针对实际现状。直接在历元地心平赤道坐标系中给出相应的坐标系附加摄动解,所有与此有关的转换问题,均可在历元地心平赤道坐标系中进行,而无需为了避免坐标系附加摄动的计算去通过轨道坐标系来实现.从而建议,不必再引进轨道坐标系,在卫星定轨和预报中,所有的转换问题均可采用同一坐标系,即历元(目前是J2000.0)地心平赤道坐标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卫星 坐标系附加摄动 地心赤道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轨道卫星摄动特性分析及轨道维持方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温生林 闫野 易腾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针对超低轨道卫星长时间在轨飞行的轨道维持问题,分析了超低轨道平均偏心率矢量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超低轨道维持的控制方法。分析了J2、J3摄动以及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超低轨道卫星偏心率矢量的变化特性;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设计了超低轨... 针对超低轨道卫星长时间在轨飞行的轨道维持问题,分析了超低轨道平均偏心率矢量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超低轨道维持的控制方法。分析了J2、J3摄动以及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超低轨道卫星偏心率矢量的变化特性;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设计了超低轨道高度维持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和速度脉冲作用下超低轨道平均偏心率的变化是稳定的,所设计的轨道维持方法不仅能够实现超低轨道高度维持,确保平均偏心率矢量收敛至平衡位置,且用于轨道维持的燃料消耗合理,能够满足长时间的超低轨道飞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轨道卫星 地球非球形摄动 大气阻力 轨道维持 平均偏心率矢量 能量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轨道维持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欢 张柏楠 张永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3,共5页
针对载人航天任务中面临的与空间站保持长期共轨飞行的轨道问题,分析了航天器在地球扁率J_2项摄动以及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长期共轨飞行航天器半长轴、相位和升交点赤经的变化特性,并设计了仅通过面内调整同时实现面内和面外调整的共轨... 针对载人航天任务中面临的与空间站保持长期共轨飞行的轨道问题,分析了航天器在地球扁率J_2项摄动以及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长期共轨飞行航天器半长轴、相位和升交点赤经的变化特性,并设计了仅通过面内调整同时实现面内和面外调整的共轨维持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轨道维持的燃料消耗合理。可为我国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站共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空间站 共轨轨道 地球非球形摄动 大气阻力 轨道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轨道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维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3-32,共10页
近来在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冻结轨道,因为它能使卫星(作为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通过同一纬度时具有相同的运动特性,这就使得卫星在不同时刻经过同一地区所得到的遥感图片具有相同的几何特性。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冻结轨... 近来在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冻结轨道,因为它能使卫星(作为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通过同一纬度时具有相同的运动特性,这就使得卫星在不同时刻经过同一地区所得到的遥感图片具有相同的几何特性。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冻结轨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摄动 轨道控制 地球观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_2摄动作用下近地轨道卫星编队构形长期演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云鹤 韩宏伟 戴金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258,共6页
研究近地轨道卫星编队构形在引力摄动作用下的长期演化机理。把用转移矩阵法得出的相对运动分析解表达成一般轨道根数形式,为研究摄动影响而进一步表达成无奇点轨道根数形式;根据各轨道根数的J2摄动解分别研究编队构形在轨道坐标系三个... 研究近地轨道卫星编队构形在引力摄动作用下的长期演化机理。把用转移矩阵法得出的相对运动分析解表达成一般轨道根数形式,为研究摄动影响而进一步表达成无奇点轨道根数形式;根据各轨道根数的J2摄动解分别研究编队构形在轨道坐标系三个方向上的振幅与相位的长期变化情况,揭示了构形引力摄动的长期演化机理;给出编队构形的摄动表达式,并以仿真实例验证其可信性;最后给出构形长期引力摄动的相关结论,并对编队构形设计提出建议,这将为研究编队构形的规划技术带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轨道 卫星编队飞行 长期运动 J2摄动 构形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算法的拟平均轨道根数自主实时确定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兆伟 仲惟超 +1 位作者 张世杰 林思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31-1238,共8页
针对卫星长期自主运行的发展要求,首次提出了基于滤波算法的卫星自主计算拟平均轨道根数的在轨实时方法。首先以受地球非球形摄动影响的低轨卫星为研究对象,推导了拟平均轨道根数的变化率并考虑了J2平方项补偿;以拟平均轨道根数为状态... 针对卫星长期自主运行的发展要求,首次提出了基于滤波算法的卫星自主计算拟平均轨道根数的在轨实时方法。首先以受地球非球形摄动影响的低轨卫星为研究对象,推导了拟平均轨道根数的变化率并考虑了J2平方项补偿;以拟平均轨道根数为状态变量并以卫星瞬时速度和位置作为观测量建立了滤波方程,然后分别应用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SR-UKF)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对拟平均轨道根数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滤波方法均能有效地计算拟平均轨道根数,其中平方根UKF滤波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度,且都可以满足卫星在轨自主实时计算拟平均轨道根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平均轨道根数 非球形摄动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M的地球引力势二阶系数的潮汐摄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一飞 萧耐园 成灼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20,共7页
地球引力势系数变化的研究涉及到人造卫星运动跟踪精度的提高和动力学模型的改进.本文利用目前较完善的地球模型PREM所给出的流变学参数,通过求解弹性地幔运动方程,得到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的形变位移矢量,进而计算了地球引力势... 地球引力势系数变化的研究涉及到人造卫星运动跟踪精度的提高和动力学模型的改进.本文利用目前较完善的地球模型PREM所给出的流变学参数,通过求解弹性地幔运动方程,得到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的形变位移矢量,进而计算了地球引力势二阶系数的潮汐周期摄动.指出在高精度的人造卫星跟踪数据的分析研究中,不能忽略因潮汐形变引起的δJ2和δJ22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周期摄动 地球模型 地球引力热系数 PR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半平面问题的变形扰动磁场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飞 闫冬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300,320,共7页
为计算机械应力引起的扰动磁场,从磁弹性问题的线性理论出发,导出了结构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的定解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受集中力作用半平面问题的变形扰动磁场进行了求解,并对空气中的扰动磁场强度分布及量级进行了讨... 为计算机械应力引起的扰动磁场,从磁弹性问题的线性理论出发,导出了结构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的定解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受集中力作用半平面问题的变形扰动磁场进行了求解,并对空气中的扰动磁场强度分布及量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空气中扰动磁场的法向强度和切向强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法向强度关于力作用点对称分布,并且在力作用点处达到最大,而切向强度关于力作用点反对称分布,并且在力作用点处有突变;地磁环境下,磁场对位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扰动场强与外力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性 地磁 变形 扰动磁场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Kaula线性摄动方法恢复CHAMP重力场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天河 居向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1,26,共5页
介绍了Kau la线性摄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基于CHAMP几何法轨道和动力法轨道,给出了利用该方法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实现过程,分析了Kau la线性摄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提供的一个月的CHAMP几何... 介绍了Kau la线性摄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基于CHAMP几何法轨道和动力法轨道,给出了利用该方法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实现过程,分析了Kau la线性摄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提供的一个月的CHAMP几何法轨道和德国GFZ数据中心提供的快速科学轨道,计算出了50×5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CHAMP-Kau la1S,并与EIGEN-CG03C、EIGEN-CHAMP03S、EIGEN2、ENIGN1S、EGM96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X ISM-CHAMP1S模型精度明显优于相同阶次EIGEN1S模型,前40阶明显优于EGM96模型,而低于同阶次的EIGEN2和EIGEN-CHAMP03S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ula线性摄动 地球重力场模型 动力法轨道 几何法轨道 快速科学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轨道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晓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29-31,共3页
通常认为地球轨道要素(半长轴、偏心率、黄赤交角等)均为常数.这是由于在求解地球运动规律时,总是将地球和太阳视为匀质球体而以质点考虑,并认为除太阳影响外,无其他星体影响.但若考虑地球的‘非均匀性和周围星体的摄动力影响,... 通常认为地球轨道要素(半长轴、偏心率、黄赤交角等)均为常数.这是由于在求解地球运动规律时,总是将地球和太阳视为匀质球体而以质点考虑,并认为除太阳影响外,无其他星体影响.但若考虑地球的‘非均匀性和周围星体的摄动力影响,地球的轨道运动将随时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轨道 要素 摄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