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屏蔽线时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地面电场与离子流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乔骥 邹军 +2 位作者 鄂天龙 马磊 胡楚芸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86-2392,共7页
安装屏蔽线是限制特高压直流线路地面电场与离子流的一种有效措施。由于空间电荷的存在,屏蔽线的表面电场强度会被明显增强,因此需要通过合成电场而非标称电场判断屏蔽线的电晕情况。采用区域分解法对屏蔽线的屏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在... 安装屏蔽线是限制特高压直流线路地面电场与离子流的一种有效措施。由于空间电荷的存在,屏蔽线的表面电场强度会被明显增强,因此需要通过合成电场而非标称电场判断屏蔽线的电晕情况。采用区域分解法对屏蔽线的屏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在计算迭代过程中判断屏蔽线电晕的变化情况,考虑了屏蔽线电晕对于离子流场的影响。分别采用通量线法、不考虑电晕的有限元法和文中方法对地面电场与离子流进行预测,与实验缩尺模型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并对不同方法的计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屏蔽线电晕产生的异极性电荷会与极导线产生的离子流发生复合,且产生的地面场强方向与原电场方向相反,从而增强其对地面电场的屏蔽效果,计算方法中应当考虑屏蔽线的电晕效应。之后,针对一条典型的?800 k V特高压直流线路,分析了屏蔽线的布置方式对屏蔽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地面合成电场 离子流场 屏蔽线电晕 区域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技术去除SO_2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米俊锋 潘一 +3 位作者 杜胜男 李小玲 范影 董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可以很好地氧化气态污染物,在静电除尘、烟气脱硫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文中利用接地极雾化负电晕放电装置去除烟气中的SO_2,分别以水和Ca(OH)_2饱和溶液作为雾化溶液,研究了不同风速下,溶液性... 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可以很好地氧化气态污染物,在静电除尘、烟气脱硫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文中利用接地极雾化负电晕放电装置去除烟气中的SO_2,分别以水和Ca(OH)_2饱和溶液作为雾化溶液,研究了不同风速下,溶液性质和流量对接地极雾化负电晕放电装置的伏安特性曲线和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地极雾化负电晕放电的脱硫效率大于传统电晕放电,并且以Ca(OH)_2饱和溶液作为雾化溶液时的脱硫效率大于以水作为雾化溶液时的脱硫效率;无论是以水还是Ca(OH)_2饱和溶液作为雾化溶液,在流量为25 m L/min时,装置的脱硫效率和放电电流均达到最大。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技术将放电技术和雾化水结合,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极雾化负电晕放电 放电电流 脱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电晕放电烟气净化器放电与荷电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米俊锋 杜胜男 +1 位作者 袁广娇 陈常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8,共4页
研究了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的放电机理和荷电机理,说明了当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放电电流随流量的变化存在一个最大值,原因可能是影响泰勒锥形成的2个因素随流量的变化向2个相反的方向变化,即流量对线电极的覆盖程度影响泰勒锥数量,而线电... 研究了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的放电机理和荷电机理,说明了当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放电电流随流量的变化存在一个最大值,原因可能是影响泰勒锥形成的2个因素随流量的变化向2个相反的方向变化,即流量对线电极的覆盖程度影响泰勒锥数量,而线电极曲率半径影响泰勒锥的形成。另外,分析了流量对荷电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和相关计算总结出了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荷电器荷电能力提高的原因只与极间负离子浓度有关,而与带电液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 粉尘荷电 雾化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高分辨率数据的遗址空间考古精细识别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舒慧勤 方俊永 +5 位作者 鲁鹏 顾万发 王潇 张晓红 刘学 丁兰坡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河南省郑州市的平陶城是东周重要城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由于传统考古调查具有耗时长、投入大、工作量大等问题,平陶故城的聚落布局、遗迹分布等仍不清晰。研究选取Corona和Google Earth历史影像、无人机热红外和高光谱影像,对比分... 河南省郑州市的平陶城是东周重要城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由于传统考古调查具有耗时长、投入大、工作量大等问题,平陶故城的聚落布局、遗迹分布等仍不清晰。研究选取Corona和Google Earth历史影像、无人机热红外和高光谱影像,对比分析不同载荷、不同时相、不同尺度影像上的色调和纹理特征,提取平陶城城址的考古异常区域,发现了疑似城墙、城门、角台、长方形房基等遗迹,并根据识别结果初步重建遗址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Corona影像有助于识别遗址早期面貌,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可以在微小的疑似遗迹特征检测和提取方面提供帮助,航空热红外影像可以揭示在地面或光学影像上不明显的埋藏的考古特征,航空高光谱影像经过最小噪声分离变换有助于探测微弱信息。研究证明综合利用多源高分辨率数据可对遗址遗迹分布、空间结构进行调查、预测和重建,为进一步考古研究和遗址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考古 遗址识别 无人机热红外 高光谱 corona Google ea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