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特征探索的重力适配区选择算法
1
作者 张勇刚 张硕 +2 位作者 李宁 张嗣卿 那磊鑫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558,共13页
高质量、特征丰富的匹配区域可以提高重力匹配导航的成功率。现有的匹配区域选择算法仍然存在区域遗漏和区域不连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特征探索的重力适配区选择算法。首先,对重力场重新建模并构建新的重力场特征... 高质量、特征丰富的匹配区域可以提高重力匹配导航的成功率。现有的匹配区域选择算法仍然存在区域遗漏和区域不连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特征探索的重力适配区选择算法。首先,对重力场重新建模并构建新的重力场特征。然后,利用深度特征探索的方法扩展重力场特征矩阵,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去除重力场特征矩阵的信息冗余。最后,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MM)对新的重力场特征矩阵进行划分。在匹配区域选择算法仿真实验中,所提算法相比于现有阈值法和Delaunay三角剖分法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中重力异常背景图1:所选重力强适配区面积分别增加34.19%和27.25%,重力异常背景图2:所选重力强适配区面积分别增加22.40%和16.04%。在惯导/重力匹配导航定位仿真实验中,采用所提算法选择出的强适配区,所有轨迹的匹配率都优于90%,导航精度优于1个网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模型 特征构建 数据增强 高斯混合模型 重力匹配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全张量航空重力梯度数据的区域重力场快速建模方法
2
作者 吴怿昊 罗志才 +2 位作者 汪海洪 何秀凤 杨萌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787,共19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融合航空重力梯度张量数据重建高分辨率区域重力场模型的方法.针对传统勒让德级数展开方法存在求解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的局限性,以泊松小波基函数为例构建了基函数及其一阶、二阶偏导数快速递推计算的封闭解... 本文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融合航空重力梯度张量数据重建高分辨率区域重力场模型的方法.针对传统勒让德级数展开方法存在求解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的局限性,以泊松小波基函数为例构建了基函数及其一阶、二阶偏导数快速递推计算的封闭解析表达式,建立了融合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以加拿大圣乔治海湾为例,采用全张量航空重力梯度数据恢复了格网分辨率约为0.5 km的陆海统一重力场模型,量化了采用不同重力梯度分量对于建模的贡献,并利用实测地面重力数据检核了采用航空重力梯度恢复的重力场模型.数值分析表明,仅采用单一重力梯度分量建模时,利用垂直分量建模对于重力场重建的贡献较大,且基于垂直分量求解模型的精度较高.此外,相比于仅采用单一重力梯度分量建模的结果,联合多个梯度分量建模能提升重力场模型的精度.较之于已有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和测高重力异常数据,联合航空重力梯度数据求解的局部重力场模型在短波段的精度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梯度测量 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 高分辨率重力场建模 泊松小波基函数 快速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模型误差对GRACE-FO卫星激光观测数据反演时变重力场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郑李均 周浩 +3 位作者 李耀宗 夏明阳 郑舒允 罗志才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7-1659,共13页
海潮模型作为时变重力场反演中重要力模型之一,研究其模型噪声对激光测距数据模式下的时变重力场反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不同的海潮模型EOT11a、EOT20、FES2014b,结合2019—2022年间共44个月的GRACEFO重力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数据LRI(La... 海潮模型作为时变重力场反演中重要力模型之一,研究其模型噪声对激光测距数据模式下的时变重力场反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不同的海潮模型EOT11a、EOT20、FES2014b,结合2019—2022年间共44个月的GRACEFO重力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数据LRI(Laser Ranging Instrument),分析了海潮模型噪声对LRI验后残差及时变信号获取能力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海潮模型误差对LRI验后残差的影响量级为3~6 nm·s^(−1),海潮模型误差对LRI验后残差影响不显著;(2)海潮模型误差对重力场模型不同低阶位系数估计影响并不相同,影响最大的是位系数C_(21)和S_(21);不同海潮模型反演得到的C_(20)序列与SLR产品的相关性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性最高的为FES2014b,达到0.48,而EOT11a的相关性最低,达到0.46;(3)本文使用的海潮模型误差对时变重力场获取流域尺度时变信号能力影响有限,不同海潮模型反演流域尺度时变信号的等效水高周年振幅差异小于1 cm,年际趋势差异小于1 cm·a^(−1);(4)削弱海潮模型误差对减弱长周期海潮混频误差具有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时变重力场反演精度.S2潮汐混频误差空间分布类似“南北”条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误差 时变重力场 卫星激光测距 卫星重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力场模型下低轨卫星的简化动力学定轨与轨道外推
4
作者 罗振宇 蒋春华 +1 位作者 范海怡 祝会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499,共6页
分析在不同重力场模型下的定轨精度与轨道外推精度发现,重力场模型阶数为100与150时的定轨精度和轨道外推精度均高于50阶重力场模型的结果。在GRACE-C和GRACE-D简化动力学定轨中,EGM2008与Tongji-Grace02k的3D方向定轨精度最高可达22.6... 分析在不同重力场模型下的定轨精度与轨道外推精度发现,重力场模型阶数为100与150时的定轨精度和轨道外推精度均高于50阶重力场模型的结果。在GRACE-C和GRACE-D简化动力学定轨中,EGM2008与Tongji-Grace02k的3D方向定轨精度最高可达22.6 mm和24.0 mm,这2种重力场模型定轨精度均优于ITG-Grace03。在轨道外推中,Tongji-Grace02k精度最高,能达到亚dm级别;其次是EGM2008,ITG-Grace03精度最低,二者均在dm级。通过优化随机脉冲参数,可以提升3种重力场的轨道外推精度,模型阶数为100与150时的优化效果比阶数为50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模型 低轨卫星 简化动力学定轨 轨道外推 随机脉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降尺度重构数据分析2002-2022年中国大陆干旱
5
作者 张东 李琼 +1 位作者 苏勇 安章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共11页
GRACE及其后继卫星GRACE Follow-On提供的时变重力场模型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其在高分辨率长期干旱监测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结合多种水文气象数据,利用XGBoost机器学习方法对中国大陆2002-2022年陆地水储量变化进行降... GRACE及其后继卫星GRACE Follow-On提供的时变重力场模型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其在高分辨率长期干旱监测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结合多种水文气象数据,利用XGBoost机器学习方法对中国大陆2002-2022年陆地水储量变化进行降尺度重构,生成中国九大流域0.1°分辨率的GRACE TWSA,并对比了不同流域的建模效果,然后利用基于GRACE数据的干旱指数GRACE-DSI与传统干旱指数scPDSI和SPEI进行比较,分析了中国九大流域不同等级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监测了中国九大流域干旱事件以及2022年干旱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除内陆河外,其余八大流域降尺度重构模型性能较好,降尺度重构后GRACE TWSA与NOAH TWSA一致性进一步提高。降尺度重构后的GRACE-DSI与scPDSI和SPEI干旱指数的相关性也显著增强;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干旱频率较高且主要为轻旱,相似的松辽河流域南部干旱频率也较高,但主要表现为中旱和轻旱;此外,九大流域轻旱、中旱的占比接近,重旱和特旱存在差异,淮河流域和松辽河流域的重旱占比最高,分别为14%和13.4%,长江流域特旱占比最高为16.5%,而海河流域的特旱比例最低仅6.1%;2002-2022年间,严重干旱事件大多发生在北方流域,严重程度排名前6的干旱事件中有3次发生于松辽河流域;相比scPDSI和SPEI,GRACE-DSI监测到的干旱空间变化与实际情况更加一致,但由于GRACE数据代表了所有水分的变动,冰川融水可能导致对GRACE-DSI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 陆地水储量变化 中国九大流域干旱 机器学习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和多面函数法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研究
6
作者 肖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745,共8页
针对国际上公布的5种阶数为2190阶的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EIGEN-6C4、GECO、SGG-UGM-2和XGM2019e_2159,以山西地区为例,开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首先利用实测GNSS/水准数据对比分析5种模型在山西地区的精度水平;然后基于移... 针对国际上公布的5种阶数为2190阶的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EIGEN-6C4、GECO、SGG-UGM-2和XGM2019e_2159,以山西地区为例,开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首先利用实测GNSS/水准数据对比分析5种模型在山西地区的精度水平;然后基于移去-恢复技术,利用多面函数法分别对移去5种超高阶重力场模型计算值后的剩余高程异常进行似大地水准面拟合,提出基于等值线法的多面函数结点选择方法,并对拟合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种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山西地区的精度分布情况一致,误差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面地势较高的高山地带,并且XGM2019e_2159模型精度最高,中误差为9.1 cm;EGM2008模型精度最低,中误差为11.3 cm。2)5种超高阶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对最终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其中顾及EGM2008、EIGEN-6C4、SGG-UGM-2等3种模型的似大地水准面的外符合精度最高,中误差为5.0 cm;而精度最高的XGM2019e_2159模型,其似大地水准面的外符合精度最低,中误差为5.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 GNSS/水准 高程异常 多面函数 似大地水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冲带地震引起的海水质量重分布对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以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为例
7
作者 赵鑫宇 周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5-850,共6页
利用一维径向分层的球形地球模型模拟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固体地球表面垂直位移和大地水准面变化,采用伪谱法迭代求解海平面方程,得到该地震引起的长波长(>90 km)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大地水准面变化。结果表明,海水质量的重... 利用一维径向分层的球形地球模型模拟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固体地球表面垂直位移和大地水准面变化,采用伪谱法迭代求解海平面方程,得到该地震引起的长波长(>90 km)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大地水准面变化。结果表明,海水质量的重新分布对相对海平面变化的贡献是二阶小量,在估计长波长相对海平面变化时可以忽略;海水质量重新分布的大地水准面变化效应主要来自于地震扰动海水的自身引力,弹性负荷响应的贡献比之小1个量级。讨论2种近似求解海水效应的方法——求解均匀海洋层模型的海平面方程和布格层近似,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用于估计苏门答腊地震的同震和震后海水效应,布格改正得到的海水质量效应更接近真实海洋分布模型的海平面方程求解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地震 海水质量重新分布 相对海平面变化 同震和震后重力场变化 黏弹地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力场模型解算全球地幔对流应力场 被引量:1
8
作者 蒋腾渊 李建成 +1 位作者 邹贤才 魏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075,共5页
在利用Runcorn模型确定全球地幔对流应力场的研究中,扰动位系数是关键参数之一。在以往研究中,该参数阶次的选取缺乏定量准则,本文引入点质量源法中场源深度与扰动位系数阶次的关系方程,初步对Runcorn模型中截止阶次进行限定。基于该思... 在利用Runcorn模型确定全球地幔对流应力场的研究中,扰动位系数是关键参数之一。在以往研究中,该参数阶次的选取缺乏定量准则,本文引入点质量源法中场源深度与扰动位系数阶次的关系方程,初步对Runcorn模型中截止阶次进行限定。基于该思路,场源深度为30 km的地幔对流应力场应使用2~213阶扰动位系数推算。采用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2~213阶)解算全球地幔对流应力场,并与近8 a内深度大于30 km的M5.5以上地震的震中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板块边界重合的高应力区域和地震震中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地幔对流可能通过控制板块间汇聚、拉张或错动,进而控制该地区地震的发生。此外,对3处地震发生频数较高的典型区域(欧亚-菲律宾板块边界等)的地幔对流应力及其构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最后,通过与前人研究结论(2~8阶)进行对比发现,本文解算结果(2~213阶)在太平洋板块西南缘等有较大地震发生的板块边界具更多高地幔对流应力细节,这些地震的发生可能受到小尺度地幔对流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对流 应力场 重力模型 EGM2008 卫星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天鸿 韩筱璞 李睿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3,共15页
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城市发展同时受到其内部动力学机制与城市间交互影响的驱动与制约。文章从经济连接性角度出发,基于引力模型的理论假设来近似定义各个城市所受到的来自其他城市的影响,构建出同城市自身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 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城市发展同时受到其内部动力学机制与城市间交互影响的驱动与制约。文章从经济连接性角度出发,基于引力模型的理论假设来近似定义各个城市所受到的来自其他城市的影响,构建出同城市自身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指标——“外部影响场强”来刻画影响城市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一个城市所受的外部影响总场强F和该场强来源分布的Zipf指数α强烈正相关于该城市自身的经济规模,而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长中超过50%比例可以被F和α的变化所描述,揭示出城市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强烈影响。通过分析F和α等指标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变化趋势,观察到不同层级的城市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变化趋势呈现显著的异质性,高层级城市趋向增强,而低层级城市趋于减弱;对比不同行政区的城市在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变化趋势上的差异,发现人口较少、经济体量较小的行政区往往更倾向于集中发展少数城市。以上结果显示出,外部影响场强作为一个同城市自身经济无直接关系的指标,能够有效分离城市发展中所受到的内外部影响,深化对城市自身发展与其他城市的经济互动之间的关系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引力模型 外部影响场强 空间自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尺度的耕地时空格局演变与分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若宜 李发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7,共11页
流域尺度下的耕地分布跨度大,为探究流域耕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以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4大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核密度方法分析流域耕地与其他土地利... 流域尺度下的耕地分布跨度大,为探究流域耕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以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4大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核密度方法分析流域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情况、耕地重心迁移和耕地聚集特征,并对4大流域水田旱地分异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20年间4大流域耕地面积均减小,其中海河流域耕地减小率最大,为9.16%;除海河流域耕地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外,其他流域耕地重心均向东北方向迁移,整体耕地重心向北方向迁移,1990—2020年迁移距离分别为1.8、5.9和5.1 km;4大流域水田、旱地除部分水旱田调整外,主要是在林地、城乡用地和草地3种土地利用之间进行,转移主要发生在2010—2020年期间。1990—2020年黄河流域水田面积减少了9.35%,旱地面积减少了4.91%;淮河流域水田面积增加了3.51%,旱地则减少了7.10%;海河流域水田和旱地分别减少了70.46%和6.71%;长江流域水田和旱地分别减少了8.15%和1.72%。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4大流域为国家水网的主网,与本研究范围一致,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耕地资源与水网建设匹配性提供必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时空格局 核密度分析 耕地重心模型 水田旱地 水旱分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加速度计频域噪声对时变重力场反演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周浩 李耀宗 +2 位作者 周泽兵 肖云 罗志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3-1745,共13页
星载加速度计是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的核心载荷之一,其观测噪声受仪器本身和观测环境的综合影响.本文综合考虑加速度计仪器的研制能力和观测环境,系统分析了不同频率特性的加速度计噪声对时变重力场反演精度的影响.首先,下一代重力卫... 星载加速度计是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的核心载荷之一,其观测噪声受仪器本身和观测环境的综合影响.本文综合考虑加速度计仪器的研制能力和观测环境,系统分析了不同频率特性的加速度计噪声对时变重力场反演精度的影响.首先,下一代重力卫星推行的加速度计频域噪声明显小于GRACE卫星搭载的加速度计,但受限于背景力模型误差的影响,其反演重力场模型精度的提升幅度小于2%.其次,受卫星飞行过程中温度和磁场等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加速度计观测数据中存在固定频率的音调误差,在同类型、大小的音调误差下,径向和沿轨方向的音调误差对重力场精度的影响显著,而法向方向影响较小;以能否提取空域内的时变信号为限制条件,径向和沿轨方向的音调误差应小于10-8m·s^(-2),而法向方向可放宽至10-7m·s^(-2);为了削弱时变重力场模型南北条带误差的影响,应该约束加速度计高频音调误差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三轴敏感加速度计对重力场反演精度的潜在贡献,由于重力场反演精度与加速度计法方向观测精度的响应关系相对较弱,三轴敏感加速度计仅能提升约2%的重力场反演精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加速度计频域噪声与重力场反演精度存在复杂的响应关系,在重力卫星研制或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加速度计的噪声水平,还应该充分考虑加速度计在频域内各类噪声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加速度计 频域噪声 音调误差 时变重力场 卫星重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小行星系统表面动力学环境分析
12
作者 王雅平 王悦 +3 位作者 吴晓杰 甘庆波 杨志涛 张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0-950,共11页
双小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探测价值,揭示其表面动力学环境是实现表面巡游探测的关键。相比于单小行星,双星系统成员间的摄动作用对表面动力学环境存在影响,需要加以专门的分析和研究。以近地双小行星系统(66391)Moshu... 双小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探测价值,揭示其表面动力学环境是实现表面巡游探测的关键。相比于单小行星,双星系统成员间的摄动作用对表面动力学环境存在影响,需要加以专门的分析和研究。以近地双小行星系统(66391)Moshup为例,主、次星均采用多面体引力场模型,通过推导质点在主、次星表面附近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出主、次星的表面等效重力和表面坡度,以及表面各点处的最小和最大起飞速度,分析分布规律和成因,特别关注次星对高速旋转主星的周期性潮汐力的影响。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主星和次星分析适合探测器着陆和表面巡游的区域。结果表明:由于旋转离心力的影响,主、次星表面的等效重力分布有随纬度减小而降低的趋势,而坡度主要与局部地形相关,主星的北极高纬度区域和次星南北纬80°以上的区域坡度小,且等效重力较大,适合作为探测器的着陆点或开展表面巡游;次星潮汐力对主星表面重力存在周期性影响;主星表面大部分区域的最小起飞速度小于0.3 m/s,次星表面大部分区域的最小起飞速度在0.10~0.25 m/s之间。由于自转影响,主、次星的最小起飞速度方向几乎全部朝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小行星系统 多面体引力场模型 等效重力 表面坡度 起飞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基函数拟合重力大地水准面与GNSS/水准偏差的研究
13
作者 杨蔚然 刘焕玲 +2 位作者 文汉江 敖敏思 杨熙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7,共10页
针对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实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准确定的几何似大地水准面存在偏差的问题,尝试利用球面径向基函数基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和实测GNSS/水准高程异常的差异建立校正模型... 针对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实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准确定的几何似大地水准面存在偏差的问题,尝试利用球面径向基函数基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和实测GNSS/水准高程异常的差异建立校正模型,以提高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球面径向基函数可以将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有效校正至几何似大地水准面,校正后GNSS/水准检核点高程异常的差异由7.58 cm减小至4 cm以内;点质量函数、二阶径向多极函数、泊松核函数和二阶泊松小波基函数的校正效果差异在1 mm以内,可忽略不计;相比多项式方法拟合法,球面径向基函数校正方法精度更高,高程异常的精度由3.9 cm提高至3.2 c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径向基函数 重力场模型 似大地水准面 拟合模型 高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坐标系下任意地形的重力场正演算法及其软件设计
14
作者 陈文进 洪国庆 +2 位作者 谭小龙 彭衍武 唐晓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7-1311,共5页
推导由横向变化的上下边界所包围的任意地形所引起的重力场大小的理论公式,并采用科学计算语言MATLAB设计用户界面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软件计算效率和精度均较高,同时具备多层地形整体计算的功能。
关键词 重力场正演 任意地形 MATLAB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P165P模型分析月球重力场特征及其对绕月卫星轨道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鄢建国 平劲松 +1 位作者 李斐 王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8-414,共7页
通过现有的最新月球重力场模型LP165P和GLGM2模型对月球重力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相应重力场的阶方差,给出了两种模型在月球外部空间不同高度上的重力异常分布图,分析比较了截断至不同阶次的月球重力场模型在不同高度上所反映的月... 通过现有的最新月球重力场模型LP165P和GLGM2模型对月球重力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相应重力场的阶方差,给出了两种模型在月球外部空间不同高度上的重力异常分布图,分析比较了截断至不同阶次的月球重力场模型在不同高度上所反映的月球重力场的特征和差异.此外,利用GSFC NASA USA的GEODYNⅡ轨道分析软件模拟计算了不同高度处卫星的轨道变化,得出了在进行一定高度的轨道计算时,可以对重力场模型进行适当截断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重力场 LP165P模型 阶方差 重力异常 轨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进展和现状 被引量:42
16
作者 郑伟 许厚泽 +3 位作者 钟敏 员美娟 彭碧波 周旭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91,共9页
首先回顾自1966年以来国内外基于传统重力测量技术建立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其次,介绍国际基于CHAMP实测数据建立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在重力场长波部分,EIGEN-CHAMP03S和EIGEN-3P模型符合较好;在中长波部分,EIGEN-1S、EIGEN-2、EIGEN-3P和E... 首先回顾自1966年以来国内外基于传统重力测量技术建立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其次,介绍国际基于CHAMP实测数据建立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在重力场长波部分,EIGEN-CHAMP03S和EIGEN-3P模型符合较好;在中长波部分,EIGEN-1S、EIGEN-2、EIGEN-3P和EIGEN-CHAMP03S模型的符合性趋于一致。最后,介绍国内外已公布的GRACE卫星重力模型。由于GGM02S和WHIGG-GEGM01S模型采用的卫星观测值数量近似相等,因此二者精度符合较好;由于采用CHAMP、GRACE、卫星测高和地面重力的联合观测数据,EIGEN-CG01C、EIGEN-CG03C、EIGEN-GL04S1和EIGEN-5C模型精度均分别高于EIGEN-GRACE01S、EIGEN-GRACE02S、GGM01S、GGM02S、WHIGG-GEGM01S等GRACE-only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CHAMP GRACE 卫星重力测量 联合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姚安Ms6.0地震重力场前兆变化机理 被引量:51
17
作者 申重阳 谈洪波 +3 位作者 郝洪涛 李辉 杨光亮 玄松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2,47,共7页
利用2009年姚安Ms6.0地震前滇西实验场流动重力网2005—2009年9期复测数据,给出了区域重力场差分和累积动态变化图像。分析研究表明:1)重力场动态演化图像大体反映出震前地壳物质运动状态,累积动态变化更能反映区域构造运动与断裂构造作... 利用2009年姚安Ms6.0地震前滇西实验场流动重力网2005—2009年9期复测数据,给出了区域重力场差分和累积动态变化图像。分析研究表明:1)重力场动态演化图像大体反映出震前地壳物质运动状态,累积动态变化更能反映区域构造运动与断裂构造作用,差分动态变化有利于突出短期局部效应;2)姚安地震显著重力"前兆"标志为:震前约2年穿过震中的近南北向正负过渡重力梯级带和约半年的以震中区为中心重力场变化呈现局部相对上升与下降的对称四象限分布;3)震中西部震前约3年持续的正重力变化应有利于震源能量的积累;4)震中区相对变化四象限分布图像反映出孕震体先存剪应力,为此提出了"闭锁剪力"前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安地震 重力场 动态变化 前兆模式 闭锁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M96和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弹道扰动引力的比较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晓刚 吴晓平 +1 位作者 赵东明 吴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7,共6页
给出了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以及重力场模型截断误差的公式,计算了36阶、360阶、2 1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径向和水平方向的截断误差,并对36阶、360阶的EGM96和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的弹道扰动引力矢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 给出了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以及重力场模型截断误差的公式,计算了36阶、360阶、2 1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径向和水平方向的截断误差,并对36阶、360阶的EGM96和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的弹道扰动引力矢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时,模型阶数和弹道点的高度越低,模型截断误差越大;EGM96和EGM2008模型的一致性随着模型阶数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总体来看,EGM2008模型的精度要好于EGM96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扰动引力 地球重力场模型 球谐函数 EGM96 EGM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及其整治策略 被引量:36
19
作者 周宁 郝晋珉 +3 位作者 孟鹏 陈丽 洪舒蔓 穆哈拜提.帕热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6-263,共8页
为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方向,科学指导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的迁移合并实践,该文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农村居民点自身发展条件和邻近居民点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2个角度,构建了以斑块为单元符合平原区特点的农村居... 为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方向,科学指导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的迁移合并实践,该文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农村居民点自身发展条件和邻近居民点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2个角度,构建了以斑块为单元符合平原区特点的农村居民点结节性指数评价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了各农村居民点结节性指数值;利用引力模型确定了整理单元,总结出农村居民点间的4种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即串联型、并联型、聚合型、双核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场强模型和引力模型将河北省曲周县242个主要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规模控制型和迁移合并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布局优化调控建议。研究结果符合曲周县实际情况,为当地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对黄淮海平原其他农区的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与布局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土地利用 优化 整治 农村居民点 结节性指数 场强模型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KBRR数据的动力积分法反演时变重力场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志才 周浩 +1 位作者 李琼 钟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94-2005,共12页
基于动力积分法恢复了一组60阶的时变重力场模型WHU-Grace01s,且在位系数解算过程中仅使用KBRR数据.通过与CSR、GFZ和JPL发布的Release 05模型的阶方差和位系数误差谱对比可知,WHU-Grace01s模型在高阶次部分的阶方差较小,且对轨道共振... 基于动力积分法恢复了一组60阶的时变重力场模型WHU-Grace01s,且在位系数解算过程中仅使用KBRR数据.通过与CSR、GFZ和JPL发布的Release 05模型的阶方差和位系数误差谱对比可知,WHU-Grace01s模型在高阶次部分的阶方差较小,且对轨道共振现象不敏感.将WHU-Grace01s时变重力场模型与CSR、GFZ、JPL、DEOS、Tongji、ITG、AIUB和GRGS等8家机构发布模型通过相同的滤波处理,获得了全球地表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从结果可以看出:各个模型计算的时变信号在空域上分布十分接近,且WHU-Grace01s模型计算的太平洋中心和撒哈拉沙漠区域的质量变化较小;对比几个典型质量变化区域,WHU-Grace01s模型和JPL模型计算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时变信号呈强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和0.976,且与上述8个模型计算的两个流域时变信号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在南极区域和格陵兰岛,WHU-Grace01s模型和其他各个模型均能反映区域冰川质量的积累或消融,且各模型计算获得的长期趋势变化结果相当.研究结果表明,WHU-Grace01s模型和国内外已发布机构模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受到轨道共振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重力场模型 GRACE 动力积分法 卫星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