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2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egies and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for Productive Landscape of Rape Flower Sea in Cold Reg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Jiaxin Wu Zhiheng +2 位作者 Zhu Xuanbo Pan Shengkai Yan Yongq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The cold regions are located in high latitudes and cold climates.The local excellent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scarce.The plant speci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both ornamental and productive benefits of ... The cold regions are located in high latitudes and cold climates.The local excellent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scarce.The plant speci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both ornamental and productive benefits of landscape of flower sea construction are also even fewer.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to introduce and screen the plant resources suitable for cold regions to create the landscape of flower sea.The rape,an oilseed crop,was used as a research object in order to create a productive flower landscape with both ornamental and economic values in cold regions.Four rape flower varieties,Qingza No.5,7,9,and 11,were introduced from Qinghai Huf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Ltd.They were planted in the experimental practice base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hree batches.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yield of rape flowers on different sowing dates were studied.The fuzzy probability method wa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varie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pe flowers grew well in Harbin City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sowing period,which could form a good landscape of flower sea and had a considerable rapeseed yield.It could be widely used in cold urban and rural areas,such as Harbin City.In 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strategies of creating a productive landscape of rape flower sea were propos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were analyzed.It could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a uniform landscape of flower sea in cold regions,hel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and promote local economic in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e flower sea productive landscape cold regi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economic benef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秸秆生物炭对成都平原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霞 周娅 +2 位作者 罗丽卉 游蕊 李森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1,共7页
【目的】探究油菜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镉(Cd)吸收的影响,为成都平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Cd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油菜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选择成都平原某Cd污染农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 【目的】探究油菜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镉(Cd)吸收的影响,为成都平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Cd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油菜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选择成都平原某Cd污染农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CK)、化肥(NPK)、油菜秸秆粉末(RS)、油菜秸秆生物炭(BC)、油菜秸秆生物炭+化肥(BC+NPK)处理,于水稻成熟期采样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水稻生长指标、土壤和水稻植株Cd含量。【结果】BC和BC+NPK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的pH、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有机碳(SOC)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且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P<0.05),但对土壤总Cd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为BC+NPK>BC>NPK>RS>CK,其中BC+NPK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实际产量相比CK提高5.15%~36.74%,且BC+NPK处理后的水稻根系、秸秆、稻壳和籽粒Cd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实际产量与土壤pH、CEC、SOC、TN、AN、TP、AP、AK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及水稻根系、秸秆、稻壳和籽粒Cd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成都平原Cd污染稻田中施用油菜秸秆生物炭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减少水稻对Cd的吸收,且以油菜秸秆生物碳配施化肥的效果最佳,是降低Cd污染农田稻米Cd污染风险的有效农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油菜秸秆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田油菜直播秸秆覆盖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青松 齐涛 +3 位作者 燕桓 廖庆喜 杜文斌 蔡家顺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6,共11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直播作业时,地表留存的水稻秸秆质量大,直播机触土部件进行秸秆混埋、深埋等作业时,存在秸秆全量还田难度大、机具易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稻茬田油菜直播秸秆覆盖还田装置,该装置可与油菜直播机配合作业,...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直播作业时,地表留存的水稻秸秆质量大,直播机触土部件进行秸秆混埋、深埋等作业时,存在秸秆全量还田难度大、机具易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稻茬田油菜直播秸秆覆盖还田装置,该装置可与油菜直播机配合作业,完成秸秆后铺覆盖还田、开畦沟、灭茬旋耕碎土、施肥播种等作业工序,实现部分秸秆厢面覆盖还田,可以通过液压系统控制装置作业参数调节部分秸秆混埋还田作业效果和厢面覆盖秸秆质量。秸秆覆盖还田装置主要由拨秸部件、割秸部件、提秸部件、输秸部件和液压系统等组成,通过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秸秆覆盖还田装置关键部件结构及运行参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直播秸秆覆盖还田装置各工作部件作业正常,机组作业通过顺畅,当秸秆覆盖输入量为1.9~2.7 kg/s时,机具作业后厢面秸秆覆盖作业均匀性好,当输入秸秆量达2.7 kg/s时,秸秆覆盖作业均匀性系数可达90.8%,研究结果为稻茬田油菜直播秸秆覆盖还田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直播 秸秆覆盖还田装置 稻茬田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作业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蒲明 张维 +1 位作者 张学昆 曾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1-551,共11页
为了探究农业机械化作业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利用2010-2022年湖北省16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作业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够显著提升油菜产量,且在利用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 为了探究农业机械化作业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利用2010-2022年湖北省16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作业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够显著提升油菜产量,且在利用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通过扩大油菜种植面积进而提升油菜产量,且提升效果随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而逐渐增强,但农业机械化作业通过提高油菜单产进而提升油菜产量的路径不明显;而且不同农业机械化作业环节的油菜增产效应具有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机耕作业>机收作业>机播作业。据此,提出大力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大对机播、机收及田间管理(施肥、撒药、排灌)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助力降本增效,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作业 油菜 油菜产量 门槛回归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油轮作无人化农场农机作业路径规划算法与移动端软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毛 王绍帅 +3 位作者 石逸泽 黄希亚 马永生 罗承铭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2,共10页
稻油轮作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和油菜两种作物种植的主要模式。为发展稻油轮作无人化农场,进一步降低该地区水稻和油菜种植用工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及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稻油轮作无人化农场的生产模式、机具类型和作业路径规划要求... 稻油轮作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和油菜两种作物种植的主要模式。为发展稻油轮作无人化农场,进一步降低该地区水稻和油菜种植用工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及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稻油轮作无人化农场的生产模式、机具类型和作业路径规划要求,针对稻油轮作无人化农场典型作业环节农机具田间自动导航作业过程的路径需求,结合Android软件开发、Java-Python混合编程、云服务器和数据库等多项技术,设计了基于Android应用框架的无人化农场智能农机具作业运维软件,包括地块管理、机具属性管理、路径规划及仿真模拟和路径导出等模块。在已有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路径规划算法、播种机播种作业路径规划算法和无人机植保及飞防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的基础上,重点设计了稻收油播和水田耕整地2个典型作业环节的路径规划算法,并通过Chaquopy插件混合编程调用前期Python编码实现的田间作业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基于Google Earth软件选取的典型实际田块多算例仿真测试和基于稻收油播一体机的实机田间试验联合调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移动端软件及路径规划算法运行稳定可靠,软件人机交互性好,算法能够针对不同机具及常见四边形地块提供有效的自动导航自主作业路径,单个田块作业路径规划算法在小米5 Pro平板计算机等4种典型Android移动终端上的运行耗时为29~1898 ms,计算效率及路径合理性均满足实际应用中典型作业环节无人化生产的需要。所提出的算法及软件框架,为长江中下游区域稻油轮作无人化农场的建设提供了作业路径规划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化农场 稻油轮作 路径规划 自动导航 ANDROID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秸秆废塑料共催化热解的协同作用及动力学分析
6
作者 李小华 于子宁 +1 位作者 邵珊珊 蔡忆昔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188,共8页
在氮气气氛下,30~800℃的温度范围内,以20℃/min的升温速率,对油菜秸秆、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以及质量比为1∶1的油菜秸秆与聚丙烯、油菜秸秆与ABS树脂共混物进行了热重试验,利用Friedman法测定了表观活化能,... 在氮气气氛下,30~800℃的温度范围内,以20℃/min的升温速率,对油菜秸秆、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以及质量比为1∶1的油菜秸秆与聚丙烯、油菜秸秆与ABS树脂共混物进行了热重试验,利用Friedman法测定了表观活化能,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采用HZSM-5催化剂进行油菜秸秆的单独催化热解及油菜秸秆与聚丙烯、油菜秸秆与ABS树脂的共催化热解试验,并对三相产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发现:共热解反应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共混有利于降低热解反应的难度,提高反应的自发性;当秸秆与聚丙烯共混质量比为1∶1时,单环芳烃产率最高,约为22.11%;秸秆与ABS树脂在该共混质量比下同样具有最高的单环芳烃产率,达到了3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热重分析 塑料 芳烃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硫量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7
作者 张树杰 陈灿 +2 位作者 罗爱华 王培 赵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775,共8页
为科学利用绿肥油菜对土壤的生物熏蒸作用,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不同含硫量绿肥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土壤线虫的数量和种类。处理包括行间种植高硫油菜(Hg)、低硫油菜(Lg)与常规清耕管理对照(CK)。结果显示:与CK相比,5月15... 为科学利用绿肥油菜对土壤的生物熏蒸作用,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不同含硫量绿肥油菜对枸杞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土壤线虫的数量和种类。处理包括行间种植高硫油菜(Hg)、低硫油菜(Lg)与常规清耕管理对照(CK)。结果显示:与CK相比,5月15日种植油菜一个半月,Hg和Lg处理分别使枸杞地土壤线虫数量显著升高103.45%和53.64%;6月30日种植油菜三个月,Hg和Lg处理分别使土壤线虫数量显著升高72.90%和51.34%;但在8月15日翻压油菜一个半月,Hg和Lg处理分别使土壤线虫数量显著降低58.35%和54.20%;9月30日翻压油菜三个月,Hg和Lg处理分别使土壤线虫数量升高5.10%和0.14%,但未达显著差异。同时,在线虫种类上,Hg和Lg处理使食细菌线虫个体和属的数量较CK显著升高,而使植食性线虫个体和属的数量较CK显著降低,特别是植食性线虫胞囊属。与CK相比,Hg和Lg处理线虫通路指数(NCR)在前3次采样时显著升高,而在第4次采样时显著降低;Hg和Lg处理使线虫丰富度指数(Rs)、瓦斯乐斯卡指数(WI)、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显著升高,而使植食性线虫成熟度指数(PPI)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绿肥油菜有利于枸杞地土壤线虫数量的增长,同时能够增加食细菌线虫属的数量和相对丰度、降低植食性线虫属的数量和相对丰度,特别是高硫绿肥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含硫量 绿肥 生物熏蒸 土壤线虫 食细菌线虫 植食性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圆盘式油菜精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8
作者 李平 古愉川 +4 位作者 张涛 冯伟 任桂英 周晓晖 吴明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186,共9页
针对丘陵山地油菜机械化播种作业率低、作业效果差的问题,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发并大量推广应用的庆油3号、庆油8号高含油油菜品种为基础开展研究,测得种子的平均当量直径为1.92 mm、球形度为96.6%、摩擦角为22.66°。基于农艺要... 针对丘陵山地油菜机械化播种作业率低、作业效果差的问题,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发并大量推广应用的庆油3号、庆油8号高含油油菜品种为基础开展研究,测得种子的平均当量直径为1.92 mm、球形度为96.6%、摩擦角为22.66°。基于农艺要求的每穴取种量、作业速度、穴距、漏播率和重播率等参数,设计了一种倾斜圆盘式双排精密排种器,重点分析了该排种器在倾斜工况下油菜籽粒受力与倾角、护种高度的关系,开展排种器取种孔的直径、减速比、排种盘直径、转速、充种孔间隙弧度等的分析计算,确定了内排最少取种孔数为26个,最佳护种板高度为0.09 m,排种盘直径为125 mm,试验得出取种孔直径为7.5 mm。基于JPS播种试验台开展了以排种盘倾角、排种盘孔数、转速为三因素的二次组合试验,建立了穴粒数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破碎率的回归方程,通过参数优化最终得出了排种器的最佳参数组合:倾斜角度为29°、总取种孔数为62个、排种盘转速为7 r/min,此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7.2%、重播率为1.93%、漏播率为0.95%、破碎率为0.92%。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该机满足油菜播种生产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排种器 精量播种 倾斜圆盘式 双排式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冬油菜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
9
作者 刘东海 徐新朋 +6 位作者 张智 梅亮贤 刘东伟 肖卓熙 乔艳 胡诚 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1408,共8页
【目的】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专家施肥系统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和多种作物上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我们利用该系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冬油菜推荐施肥方法,以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降低环境风险。【方法】以“油菜”“油菜+产量”“油菜... 【目的】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专家施肥系统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和多种作物上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我们利用该系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冬油菜推荐施肥方法,以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降低环境风险。【方法】以“油菜”“油菜+产量”“油菜+养分吸收”“油菜+肥料利用率”为关键词及其组合,系统收集了2000—2023年公开发表的多年多点冬油菜田间肥料试验数据,采用QUEFTS模型分析冬油菜养分吸收特征,及优化施肥下油菜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等参数,构建油菜养分专家系统。2021—2023年在湖北多地开展65个田间验证试验,设置油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和测土配方推荐施肥(ST)3种施肥处理,调查了油菜产量、养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响应特征。【结果】QUEFTS模型分析表明,我国生产1 t冬油菜籽粒,冬油菜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需求量分别为43.5、11.0和44.6 kg;油菜主产区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1.08、0.63和0.42 t/hm^(2);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6.26、8.24和4.97 kg/kg。通过模型拟合,获得氮、磷、钾肥与油菜产量的定量关系分别为y=−0.8043x2+6.9351x−0.0648、y=−2.6103x2+16.139x−0.408、y=−3.0654x2+14.031x−0.1571。65个田间验证试验地点的氮磷钾肥推荐方案总体表现为减氮、增磷、稳钾,具体为N降低20 kg/hm^(2),P2O5施用量提高7 kg/hm^(2),K2O施用量基本不变。与ST处理相比,NE处理肥料成本降低了201元/hm^(2),油菜产量和净收益平均分别增加了0.11 t/hm^(2)和898元/hm^(2),氮和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39和2.83 kg/kg。【结论】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大数据建立的油菜养分专家系统进行施肥推荐,实现了肥料总投入的降低,能有效提高冬油菜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率,是适用于我国冬油菜种植的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养分专家系统 QUEFTS模型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气吹式籽粒低损回收喷嘴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罗海峰 金裕国 +3 位作者 童学权 吴明亮 宋熙 蒋啸虎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过程中机械碰撞角果炸荚导致割台掉粒损失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气吹式籽粒低损回收装置,并对气力喷嘴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为保证气流分布合理和回收效果,采用鸭嘴式结构设计了喷嘴结构形状,并配套设计了入禾器,实...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过程中机械碰撞角果炸荚导致割台掉粒损失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气吹式籽粒低损回收装置,并对气力喷嘴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为保证气流分布合理和回收效果,采用鸭嘴式结构设计了喷嘴结构形状,并配套设计了入禾器,实现割台低损收获。基于Fluent对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仿真,以喷嘴开口角度、喷嘴开口宽度为试验因素,以气流出口速度、气流宽度与气流相交距离为评价指标进行两因素全因子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开口角度为35°、喷嘴开口宽度为3 mm时,出口速度为138 m/s,气流宽度为1926 mm,气流相交距离为64 mm,风幕覆盖效果最好;以喷嘴角度、横向距离、籽粒掉落高度为试验因素,回收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台架试验,喷嘴在割台上最佳布置参数组合为喷嘴角度19.6°、横向距离387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割台损失率为2.48%,相比传统收获作业下降35.5%~50.4%,有效降低了割台损失,满足油菜低损收获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获机 割台 气力回收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农田景观设计与种植方法研究——以浙江湖州原乡小镇油菜景观为例
11
作者 林宝刚 华水金 +3 位作者 任韵 郝鹏飞 娄卫东 胡昊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676-1680,共5页
农田景观是在自然土地上经过人类生产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生态、文化与艺术景观,具有强烈的时代与历史气息,也是我国目前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田景观图案设计与种植方法存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成本较大、设计图案不够... 农田景观是在自然土地上经过人类生产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生态、文化与艺术景观,具有强烈的时代与历史气息,也是我国目前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田景观图案设计与种植方法存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成本较大、设计图案不够形象直观、实施图案与设计图案误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农田景观图案设计与种植方法,通过低空无人机获取相应待景观布置区域的高清航拍图像,使用图形设计和地理信息软件设计景观图案并进行地理信息加载与配准,然后使用厘米级移动定位终端在待布置景观进行导航种植作业。实例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景观布置精准可靠。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农田景观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及优化路径,分析阐明了当前乡村振兴的内生驱动力,可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景观 种植方法 油菜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蜜与预处理对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王砚 刘恒恒 +3 位作者 伍玉鹏 刘兵 张艳艳 徐志宇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分析不同水平糖蜜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油菜秸秆饲料品质的影响,采用高温蒸煮、好氧预处理和高温蒸煮联合好氧预处理对油菜秸秆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厌氧发酵,期间添加0%、5%和10%的糖蜜,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发酵完成后,分析各处理发... 为分析不同水平糖蜜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油菜秸秆饲料品质的影响,采用高温蒸煮、好氧预处理和高温蒸煮联合好氧预处理对油菜秸秆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厌氧发酵,期间添加0%、5%和10%的糖蜜,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发酵完成后,分析各处理发酵饲料感官评价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糖蜜添加量从0%增加至10%,高温蒸煮预处理油菜秸秆饲料的粗蛋白质(CP)含量从3.55%上升至7.07%、可溶性糖(WSC)含量从0.56%上升至1.23%、干物质(DM)含量从33.02%下降至30.99%、pH从4.44下降至4.08、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分别减少14.16%和12.16%;好氧预处理饲料的CP和DM含量均略有上升,WSC含量不升反降,pH从5.38下降至4.02,WSC、ADF和NDF含量分别减少0.46%、7.66%和7.43%;好氧发酵与高温蒸煮联合预处理饲料的CP含量从6.66%上升至11.06%、WSC含量从0.49%上升至0.97%,DM、ADF和NDF含量变化不大。因此,糖蜜添加能有效提高3种不同预处理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品质,糖蜜添加量以1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微贮 预处理 糖蜜添加 饲料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处方图的油菜精准变量施肥调控系统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丁幼春 李浩鹏 +2 位作者 董万静 张栋津 徐春保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6,300,共12页
针对目前油菜直播机施肥作业过程中施肥调控精度低、土壤肥力分布不同难以实现时空差异化肥力补给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处方图的油菜精准变量施肥线性自抗扰调控系统。提出了基于云端高精度地图规划作业路径对施肥处方图进行栅格划分... 针对目前油菜直播机施肥作业过程中施肥调控精度低、土壤肥力分布不同难以实现时空差异化肥力补给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处方图的油菜精准变量施肥线性自抗扰调控系统。提出了基于云端高精度地图规划作业路径对施肥处方图进行栅格划分的方法,为机具施肥提供了指导性施肥量。构建了排肥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Matlab仿真确定了关键参数,并与PID控制算法对比,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在抗干扰、超调量、稳态误差分别提高了39.08%、91.77%、86.96%。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调控系统在设定施肥量和作业速度下,排肥器颗粒肥排量平均控制精度为98.06%。路面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处方图的变量施肥调控系统在变量施肥作业时,通过滞后距离补偿,平均施肥位置滞后距离为0.28 m,不同位置的施肥量控制精度均大于95.6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在不同栅格区域内施肥量控制精度不低于95.21%,优于PID控制算法。该研究可为油菜生产中基于土壤养分的精准变量施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施肥处方图 变量施肥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供电的油菜高速播种种子流检测装置研制
14
作者 丁幼春 余秋丽 +2 位作者 董万静 徐春保 张文欣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3-93,共11页
针对高速播种作业过程中油菜种子流量大、检测精度低、续航时间短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太阳能供电的油菜高速播种分流-同步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并行-同步检测技术,根据农艺要求和检测精度需求,设计了8通道分流结构,将高速播种的种... 针对高速播种作业过程中油菜种子流量大、检测精度低、续航时间短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太阳能供电的油菜高速播种分流-同步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并行-同步检测技术,根据农艺要求和检测精度需求,设计了8通道分流结构,将高速播种的种子流分为8通道低通量种子流。基于光电检测原理,设计LED阵列光源与硅光电池检测结构,系统集成8通道环形贴片式检测电路板。基于太阳能电池板充电原理及输出特性,选择适宜参数的太阳能电池板,设计升压电路以及太阳能充电控制模块,搭建太阳能系统,并通过分析与试验确定各关键元器件参数。台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排种频率为60~130 Hz时,8通道检测装置对油菜播种量的检测准确率在97.63%以上,最低检测准确率较原始4通道检测装置提高了10.03个百分点。路面测试试验表明:机具在10.3~15.7 km/h的高速作业速度(对应排种频率78.9~123.5 Hz)下,检测装置对油菜播种量的检测准确率在97.53%以上。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机具在10.3~15.7 km/h的高速作业速度(对应排种频率81.45~120.2 Hz)下,油菜播种量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7.07%,检测性能较为稳定。由于田间粉尘的影响,最低检测结果比路面最低检测结果相比低0.46个百分点。在续航能力方面,仅锂电池供电时,插件式电路板检测装置可工作6 h,优化后的贴片式电路板检测装置可工作7 h;加载太阳能系统后,在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可实现无限续航,阴天条件下续航时间可达72 h。该检测装置为油菜高速播种作业的种子流精准检测提供有效支持,提升检测系统续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油菜 高速播种 种子流检测 分流结构 续航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施用对冬油菜增产效果及因冻害减产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孜贞 刘陈 +8 位作者 盛倩男 熊志豪 方娅婷 赵剑 余秋华 王昆昆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7-1049,共13页
2024年初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遭遇低温寒潮天气,对冬油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冻害胁迫下对3种养分的响应差异,于2022/2023(对照年)和2023/2024年(冻害年)在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开展多... 2024年初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遭遇低温寒潮天气,对冬油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冻害胁迫下对3种养分的响应差异,于2022/2023(对照年)和2023/2024年(冻害年)在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开展多点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CK)、氮磷钾均施(NPK)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施氮(-N)、不施磷(-P)、不施钾(-K)共5个处理,结合2个油菜生长季的气象因素,对多点的油菜籽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收获指数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养分施用条件下油菜应对冻害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2个油菜生长季-N、-P、-K处理的油菜籽产量较NPK处理分别平均降低71.8%、76.6%、13.4%,施氮、磷肥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而施钾肥的增产作用相对较小。与对照年相比,冻害年中各试验点油菜籽产量均明显降低,CK、-N、-P、-K、NPK处理分别平均降低43.6%、30.7%、48.9%、43.2%、45.7%。单株角果数降低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各处理的单株角果数分别平均降低37.6%、44.3%、32.3%、22.3%、22.8%,此外,每角粒数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降低而收获指数明显增加。进一步对油菜籽产量、气候资源指标和基础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冻害发生期极端低温天数与冻害程度呈正相关,冻害胁迫下油菜对磷、钾养分需求加剧。综上,油菜生产过程中氮、磷肥是影响高产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磷、钾肥是影响稳产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有利于维持相对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氮磷钾肥 冻害 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紫花苜蓿和油菜秸秆混合青贮品质及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立超 唐佳新 +7 位作者 卢娜 胡梦洁 罗俊杰 刘建民 郎宇 张健 姜超 肖燕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2,共9页
为探究不同发酵菌剂对紫花苜蓿与油菜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维生素的影响,本试验以紫花苜蓿(甘农6号)和当地角果成熟期收获的油菜秸秆为试验原料,按5:5的比例混合青贮,共设置4组处理:对照组CK(添加蒸馏水)、I组乳酸粪肠球菌(... 为探究不同发酵菌剂对紫花苜蓿与油菜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维生素的影响,本试验以紫花苜蓿(甘农6号)和当地角果成熟期收获的油菜秸秆为试验原料,按5:5的比例混合青贮,共设置4组处理:对照组CK(添加蒸馏水)、I组乳酸粪肠球菌(E.feecelis),Ⅱ组植物乳杆菌(L.piantarum),Ⅲ组乳酸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青贮60 d后对其进行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维生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均可增加青贮料中乳酸(lactic acid,LA)的含量,降低p H值。Ⅱ组青贮p H最低,显著低于I组和CK组(P<0.05)。Ⅱ组青贮氨态氮/总氮(NH3-N/total nitrogen,NH3-N/TN)显著低于CK组(P<0.05)。Ⅱ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显著高于CK组(P<0.05)。Ⅲ组维生素E(VE)含量最高,I组维生素C(VC)含量最高。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试验Ⅱ组综合表现最优。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添加剂均可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中植物乳杆菌添加剂综合表现最优,最适宜用作调制紫花苜蓿和油菜秸秆混合青贮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混合青贮 苜蓿和油菜秸秆 维生素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菌剂对油菜与水稻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文婧 罗雪宁 +2 位作者 张佳俊 胡龙兴 陈桂华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以盛花期全株油菜和干燥水稻秸秆为原料进行混合青贮,设添加乳酸片球菌、布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青贮混合菌粉、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和对照组(CK)7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青贮90 d后,进行感官评价和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有氧稳定... 以盛花期全株油菜和干燥水稻秸秆为原料进行混合青贮,设添加乳酸片球菌、布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青贮混合菌粉、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和对照组(CK)7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青贮90 d后,进行感官评价和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测定,以探讨添加不同菌剂对全株油菜和干燥水稻秸秆混合青贮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菌剂均可提升感官评价,增加青贮料中乳酸及乳酸菌数量,降低pH值及蛋白质损失。除添加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处理组外,各添加剂处理组的氨态氮/总氮均显著低于CK(P<0.05);添加青贮混合菌粉处理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CK(P<0.05);添加青贮混合菌粉、植物乳杆菌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P<0.05)。7个处理组的青贮品质灰色关联度由高到低为:青贮混合菌粉>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布氏乳杆菌>粪肠球菌>CK。综上所述,供试菌剂对油菜与水稻秸秆混合青贮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有所改善,其中,添加青贮混合菌粉处理组综合表现最优,适用于调制油菜和水稻秸秆混合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秸 油菜 混合青贮 乳酸菌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制剂组合对油菜秸秆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永霞 代程程 +3 位作者 吴建平 张康林 史海涛 黄艳玲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植物乳酸杆菌和布氏乳酸杆菌对油菜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组分(CNCPS)和牦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油菜秸秆为发酵底物,共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不添加任何菌制剂)、LP组(添... 本试验旨在探究植物乳酸杆菌和布氏乳酸杆菌对油菜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组分(CNCPS)和牦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油菜秸秆为发酵底物,共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不添加任何菌制剂)、LP组(添加1.0 g·kg^(-1)植物乳酸杆菌)、LB组(添加1.0 g·kg^(-1)布氏乳酸杆菌)和LPB组(1.0 g·kg^(-1)植物乳酸杆菌+1.0 g·kg^(-1)布氏乳酸杆菌),每个处理5个重复。油菜秸秆切短至2 cm并与菌制剂混合均匀后,室温厌氧发酵45 d后取样。测定油菜秸秆营养成分、CNCPS和牦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LP、LB和LPB组pH值均降低(P<0.05),乳酸含量升高(P<0.05)且LPB组含量最高。2)与CON组相比,LP、LB和LPB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纤维素(cellulose)含量降低(P<0.05),粗脂肪含量升高(P<0.05),且LPB组NDF、ADF及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低于其他两个处理组(P<0.05)。3)与CON组相比,各处理组的快速降解蛋白(PB1)和中速降解蛋白(PB2)无显著变化(P>0.05),LPB组的非蛋白氮(PA1)含量升高(P<0.05),不可降解蛋白质(PC)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不可利用纤维(CC)含量均降低(P<0.05),可利用纤维(CB2)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显著升高(P<0.05),LPB组的CC含量低于CON、LP和LB组(P<0.05)。4)油菜秸秆经72 h体外产气后,各组瘤胃液pH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NH3-N含量均低于CON组(P<0.05),LPB组的干物质降解率(DM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高于CON组(P<0.05)。综上,菌制剂厌氧发酵油菜秸秆后,提高了油菜秸秆的营养价值,且不同种类菌制剂对油菜秸秆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不同,经综合比较,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组分 菌制剂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稻田和旱地油菜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冻害的响应
19
作者 盛倩男 方娅婷 +6 位作者 赵剑 杜思垚 胡行珍 余秋华 朱俊 任涛 鲁剑巍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6-1298,共13页
蕾薹期冻害是限制冬油菜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优化养分管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油菜冻害胁迫。在2023/2024年,我国长江流域经历了2轮寒潮天气,油菜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减产。为探究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稻田油菜(水稻-油菜)和旱地油菜(玉米-... 蕾薹期冻害是限制冬油菜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优化养分管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油菜冻害胁迫。在2023/2024年,我国长江流域经历了2轮寒潮天气,油菜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减产。为探究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稻田油菜(水稻-油菜)和旱地油菜(玉米-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对冻害的响应,利用湖北省沙洋县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结合2022/2023和2023/2024年2个油菜生长季的气象因子,以稻田油菜(水稻-油菜轮作)和旱地油菜(玉米-油菜轮作) 2种油菜种植方式为主处理,以不施肥(CK)、习惯施肥(CF)、优化施肥(NPK)和优化施肥+秸秆+有机肥(NPK+S+M)4个处理作为副处理,分析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地上部生物量,并进一步得出2种轮作模式下油菜对冻害胁迫的响应差异。研究表明, 2022/2023年(对照年)旱地油菜产量较稻田油菜高(CK处理除外),而在2023/2024年(冻害年)稻田油菜产量均高于旱地油菜。在CK、CF、NPK和NPK+S+M处理,稻田油菜的冻害减产率分别为74.9%、54.6%、61.1%、68.1%,旱地油菜的冻害减产率分别为70.8%、71.7%、69.0%、71.6%。冻害对稻田和旱地油菜的单株角果数影响最大,分别平均减少28.3%和29.7%;其次是千粒重,分别平均降低16.5%和38.8%,且冻害后增加了千粒重对油菜产量的贡献度。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对不同养分管理和冻害的响应程度与产量趋势一致。进一步对油菜生长指标和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油菜产量与受冻害时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0℃天数、≤–3℃天数和总降雨量呈负相关。综上,旱地油菜和稻田油菜产量对适应低温胁迫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并受到养分管理的影响,稻田油菜的抗冻效果优于旱地油菜,油菜生长应该提供充足的养分条件,以习惯施肥处理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管理 水稻-油菜轮作 玉米-油菜轮作 冻害 油菜籽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氮肥用量减轻旱地和稻田油菜冻害胁迫的效应
20
作者 刘陈 廖世鹏 +6 位作者 廖盼 陆志峰 任涛 李小坤 陈爱武 王昆昆 鲁剑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96,共10页
【目的】低温冻害是冬油菜生产中常见的限制因子。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冬油菜对氮肥用量及冻害响应的差异,以期为油菜氮肥合理施用以及冻害胁迫缓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玉米−油菜和水稻−油菜轮作田间试验始于2012年,两种轮作模式下分... 【目的】低温冻害是冬油菜生产中常见的限制因子。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冬油菜对氮肥用量及冻害响应的差异,以期为油菜氮肥合理施用以及冻害胁迫缓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玉米−油菜和水稻−油菜轮作田间试验始于2012年,两种轮作模式下分别设置4个油菜氮用量:N 0、75、150、225 kg/hm^(2)。调查了2022/2023、2023/2024年油菜生长季的气候条件及油菜在越冬期和薹期的生长状况,并在收获期对油菜的生物量、油菜籽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结果】2023/2024年油菜越冬期冻害发生程度和时长均大于2022/2023年,属于冻害严重年份。与2022/2023年相比,2023/2024年油菜越冬期和薹期冻害导致稻田和旱地油菜的单株角果数分别平均下降36.5%和33.7%,生物量分别下降54.9%和50.4%,产量分别下降49.2%和44.2%,旱地油菜受冻害影响大于稻田油菜。不论冻害是否严重,增施氮肥均显著增加了油菜单株角果数,提高了生物量及收获指数,旱地油菜氮肥增产效果更大。与2022/2023年相比,2023/2024年冻害胁迫下施氮旱地和稻田油菜产量分别平均下降49.8%和45.1%,单株角果数分别下降37.0%和34.5%,且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油菜减产幅度减小,当施氮量达到225 kg/hm^(2)时,旱地和稻田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指标均达到最高值。【结论】越冬期和薹期冻害均显著降低旱地和稻田油菜单株角果数和产量,且旱地油菜受冻害影响大于稻田油菜。增施适量氮肥可有效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进而提高油菜产量及收获指数。相比于稻田油菜,旱地油菜氮肥的减灾增产效果更大。本试验条件下,旱地和稻田油菜不论是否受到冻害胁迫,其产量均在施氮量为N 225 kg/hm^(2)时达到最高。因此,推荐将N 225 kg/hm^(2)作为当地的适宜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害 氮肥用量 旱地油菜 稻田油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