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MCP处理对翠冠梨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康 陈金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5-859,共5页
采用3种不同体积分数的1-MCP处理,研究了它们在常温(20±1)℃贮藏条件下对翠冠早熟梨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及贮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速度,但对可滴定酸含量并无... 采用3种不同体积分数的1-MCP处理,研究了它们在常温(20±1)℃贮藏条件下对翠冠早熟梨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及贮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速度,但对可滴定酸含量并无影响;强烈抑制了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推迟了高峰的到来,并明显降低了峰值;同时,1-MCP处理还有效地抑制了果胶酶活性,保持SOD活性在较高的水平,并且显著抑制了PPO活性,从而延缓了果肉的褐变程度,延长了货架期。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发现,运用0.25μL/L体积分数处理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早熟梨 生理生化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梨品种新玉在宁陵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党伟 徐变变 +3 位作者 孙剑 范嘉林 赵明新 吴中营 《落叶果树》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新玉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砂梨新品种。2019年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引种试栽。经过5年的栽培观察表明,新玉梨在宁陵地区的生长表现良好: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306 g;果皮黄褐色、表面光滑,果肉白色,质地细腻,口感... 新玉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砂梨新品种。2019年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引种试栽。经过5年的栽培观察表明,新玉梨在宁陵地区的生长表现良好: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306 g;果皮黄褐色、表面光滑,果肉白色,质地细腻,口感清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5%,可滴定酸含量0.12%,果实硬度4.18 kg/cm2,维生素C含量12.24 mg/kg。风味甜,品质佳,丰产、稳产,7月中旬成熟,抗病能力强,综合性状优,适于在宁陵推广栽植。介绍了新玉梨的丰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陵 早熟梨 新玉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早熟梨越夏障碍与管理应对
3
作者 王月志 戴美松 +2 位作者 蔡丹英 魏春艳 施泽彬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612-2616,共5页
文章从南方夏季气候环境特征与梨树的越夏需求出发,分析出早熟梨果实发育与树体越夏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早熟梨越夏障碍的概念。针对南方梨生长季节的气候特点,探讨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调控果园微环境,以培育健康根系,同时控制冠层... 文章从南方夏季气候环境特征与梨树的越夏需求出发,分析出早熟梨果实发育与树体越夏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早熟梨越夏障碍的概念。针对南方梨生长季节的气候特点,探讨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调控果园微环境,以培育健康根系,同时控制冠层,平衡树体养分、水分吸收与消耗,从而削弱早熟梨的越夏需求,维持树体在夏季胁迫环境下较高水平的生命活动,为其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实现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涝渍 非生物胁迫 越夏障碍 早熟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砂梨新品种——‘翠玉’的选育 被引量:31
4
作者 戴美松 孙田林 +2 位作者 王月志 张树军 施泽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76,F0002,共3页
‘翠玉’梨是以‘西子绿’为母本,‘翠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砂梨新品种。果实圆形,果形端正。果皮浅绿色,果面光洁具蜡质,基本无果锈,果点极小,萼片脱落,外观显著优于‘翠冠’。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汁液多,口感脆甜,可... ‘翠玉’梨是以‘西子绿’为母本,‘翠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砂梨新品种。果实圆形,果形端正。果皮浅绿色,果面光洁具蜡质,基本无果锈,果点极小,萼片脱落,外观显著优于‘翠冠’。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汁液多,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单果质量300 g左右。树姿较开张,花芽易形成,丰产性好。杭州地区3月底开花,花期比‘翠冠’迟2-3 d,7月上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00 d左右,成熟期较‘翠冠’早7-10 d。S基因型为S3S4,可与‘翠冠’、‘玉冠’等互为授粉品种,但不能与‘初夏绿’相互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翠玉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的成因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付传明 黄宁珍 +4 位作者 赵志国 李顺辉 黄志琼 石云平 唐凤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22-425,共4页
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常导致翌年挂果率低、小果率增多,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是目前生产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证实,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品种生理特性是引起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的主要原因。通过选择适宜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 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常导致翌年挂果率低、小果率增多,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是目前生产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证实,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品种生理特性是引起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的主要原因。通过选择适宜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肥水供应、科学整形修剪及调控挂果量,可有效防治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对于已二次开花的梨树,可采取加强营养供给、及时剪除已抽生花枝的枝梢、内接花芽等措施,以更新树体、恢复树势,提高坐果率和产量。加强抗性品种选育,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的基础上,强化植物激素、酶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早熟梨 二次开花 成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微环境特征及其对早熟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刚波 樊继德 +5 位作者 赵林 张婷 张梅 常有宏 蔺经 杨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82-189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套袋微环境的变化特征及对早熟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供试材料,选择2种纸袋在盛花期后3个时期分别对其进行套袋处理。【结果】(1)纸袋日平均温湿度变化曲线整体呈现动态上升趋势;在一...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套袋微环境的变化特征及对早熟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供试材料,选择2种纸袋在盛花期后3个时期分别对其进行套袋处理。【结果】(1)纸袋日平均温湿度变化曲线整体呈现动态上升趋势;在一天中0:00~24:00温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峰型,峰值一般出现在14:00~15:00,最低温度出现在4:00~5:00,以复合纸袋温度极差值差异最大;湿度日变化与温度呈现负相关,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下降,表现为"V"型曲线,湿度极差之间差异较大。(2)不同时期套袋温湿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形成差异的微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影响不同。T1处理果皮光洁度和亮度值l*均较高,表现为T1> T2> T3,HT1处理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总糖、SSC、糖酸比等含量均显著高于FT1处理。(3)不同处理对果实大小、单果重、果皮硬度影响不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早熟梨在盛花期后35 d左右套袋较为适宜,套黄白纸袋比复合双光纸袋果实综合品质表现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环境 套袋时期 早熟梨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梨果实不同成熟阶段的香气组成 被引量:7
7
作者 秦改花 张虎平 +2 位作者 陶书田 黄文江 张绍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0-224,共5页
以早熟梨——翠冠、爱甘水、中梨1号为材料,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果实不同成熟阶段的香气组成和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早熟梨品种不同成熟阶段的果实中醛、醇、酯、酮和烯烃类物质均有检出,但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醛、2... 以早熟梨——翠冠、爱甘水、中梨1号为材料,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果实不同成熟阶段的香气组成和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早熟梨品种不同成熟阶段的果实中醛、醇、酯、酮和烯烃类物质均有检出,但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醛、2-己烯醛、壬醛、1-己醇和3-己烯-1-醇等醛和醇类物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随着成熟度增加,各品种的香气物质总量均有增加,但各香气成分间存在差异,醛的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醇的含量除翠冠外均有减少;果实成熟早期爱甘水的香气物质含量最高,成熟后期翠冠的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约为其他两品种的2倍。各品种在不同成熟阶段的香气组成和含量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梨 成熟阶段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套袋对早熟梨果实品质及有机氯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刚波 樊继德 +6 位作者 赵林 张婷 张梅 杨艳 董玲霞 王福建 杨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27,共8页
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研究材料,研究2种纸袋[复合双光袋(F1)、黄白袋(H)]3个时期[5月9日(T1)、5月19日(T2)、5月29日(T3)]套袋果实的外观色泽、果径、果皮硬度、单果质量、糖组分(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质量分数、酸组分(苹果... 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研究材料,研究2种纸袋[复合双光袋(F1)、黄白袋(H)]3个时期[5月9日(T1)、5月19日(T2)、5月29日(T3)]套袋果实的外观色泽、果径、果皮硬度、单果质量、糖组分(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质量分数、酸组分(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质量分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SSC)、糖酸比以及果实有机氯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套袋果实的SSC、糖酸比明显低于CK,而果径、果形指数、果心/果肉、果皮硬度及单果质量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T1时期套袋果实光洁度与亮度l值最高,从大到小表现为T1>T2>T3>CK。(2)HT1处理果实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FT1处理,总糖质量分数较FT1处理高8.28%,较CK处理低17.29%。套黄白纸袋果实柠檬酸、奎尼酸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而套复合双光纸袋则达到了显著水平。(3)T1时期套袋可以有效降低氯氰菊酯残留量,HT1、FT1与CK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57.63%、30.98%,而对降低溴氰菊酯和氟胺氰菊酯农药残留的作用不大。综上,2种纸袋均宜选择在5月9日左右(盛花期后35d)套袋,套黄白纸袋果实SSC质量分数、糖酸比及总糖质量分数大于套复合纸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早熟梨 糖酸 有机氯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枝对不同品种幼龄梨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戴文圣 王白坡 +1 位作者 钱银才 丁笑章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对幼龄梨树拉枝,可使幼树树冠扩大,叶幕建成加速,长枝增多,长度缩短,果枝比例增大。拉枝后总叶面积增大,树冠内膛光照减少,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下降。拉枝处理增加各品种花序和座果量。品种间对拉枚反应有显著差异。花序量的增加... 对幼龄梨树拉枝,可使幼树树冠扩大,叶幕建成加速,长枝增多,长度缩短,果枝比例增大。拉枝后总叶面积增大,树冠内膛光照减少,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下降。拉枝处理增加各品种花序和座果量。品种间对拉枚反应有显著差异。花序量的增加以花芽易形成的黄花品种最为明显,树势强、枝条直立的4号效果较差;座果量的增加以花芽较难形成、生长势一般的7号和17号最为显著,花芽易形成的黄花则不明显。拉枝促花的效应,多数品种表现在拉枝后1a,并具一定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品种 拉枝 早熟栽培 生长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早熟梨品种叶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先明 秦仲麒 +3 位作者 涂俊凡 杨夫臣 朱红艳 刘先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6-39,共4页
以7个早熟梨成熟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叶片宽与叶面积的关系。建立了7个早熟梨品种叶面积回归方程,所有叶面积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水平,均可作为测算不同梨品种叶面积的回归方程... 以7个早熟梨成熟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叶片宽与叶面积的关系。建立了7个早熟梨品种叶面积回归方程,所有叶面积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水平,均可作为测算不同梨品种叶面积的回归方程,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和测定时的工作量进行选择。7个早熟梨品种早酥、鄂梨1号、鄂梨2号、华梨2号、西子绿、翠冠及金水2号测算较为精确的叶面积回归方程分别为Y=42.338x1-603.5、Y=-34.297x1+0.939x1x2+1439.82、Y=15.548x2+0.547x1x2-545.26、Y=37.337x1+86.151x2-5187.31、Y=33.076x1+103.399x2-5691.59、Y=53.965x1+84.328x2-6700.49、Y=121.410x2-37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梨 叶面积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套袋对早熟梨果实糖酸和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刚波 樊继德 +4 位作者 赵林 张婷 张梅 杨艳 杨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63-1368,共6页
为探讨早熟梨套袋对果实糖酸含量及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研究试材,选择5种纸袋分别进行套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了糖酸组分含量、果实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的光洁度及亮度明显... 为探讨早熟梨套袋对果实糖酸含量及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研究试材,选择5种纸袋分别进行套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了糖酸组分含量、果实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的光洁度及亮度明显提高,以黄白袋HB和复合黑蜡袋FL处理较高,对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没有显著影响;果实的山梨醇含量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明显降低。黄白袋HB的总糖含量相对较高,较HB对照的低6.36%。5种纸袋对果实苹果酸、奎尼酸、总酸的影响较大,而对柠檬酸含量的影响并不大。与对照相比,黄白袋HB、复合黑蜡袋FL的处理果实毒死蜱残留量低37.37%、55.55%。其中,复合黑蜡袋FL与黄白袋HB相比,果实毒死蜱残留量低29.03%,套三层纸袋的果实毒死蜱残留量降低程度好于双层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早熟梨 糖酸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钾肥对早熟砂梨果实发育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刚波 樊继德 +4 位作者 赵林 张婷 张梅 杨艳 杨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531,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追施不同质量浓度叶面钾肥对早熟砂梨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该试验以早熟砂梨‘翠冠’和‘苏翠1号’为研究试材,分别在2个品种果实生长周期内追施0.5(T1)、1.5(T2)和2.5 g·L^(-1)(T3)叶面钾... 【目的】比较研究追施不同质量浓度叶面钾肥对早熟砂梨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该试验以早熟砂梨‘翠冠’和‘苏翠1号’为研究试材,分别在2个品种果实生长周期内追施0.5(T1)、1.5(T2)和2.5 g·L^(-1)(T3)叶面钾肥。【结果】(1)T2和T3质量浓度追施钾肥,尤其是T2处理早熟砂梨果实纵横径生长速度高,单果重总体较大,‘翠冠’T2处理后的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8.46%、5.27%、28.51%,‘苏翠1号’T2处理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9.88%、5.28%、35.22%。(2)不同追施钾肥处理对‘翠冠’梨果实果形指数影响较小,‘苏翠1号’T2处理果实的果形指数高于T1和T3处理4.23%、5.02%,但2个品种梨果梗粗度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3)追施钾肥后,2个早熟砂梨品种果实可溶性糖总量、蔗糖、果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次为T2>T3>T1,不同质量浓度钾肥对2个品种早熟砂梨果实有机酸含量和硬度总体影响不大。【结论】在早熟砂梨果实发育期选择追施1.5 g·L^(-1)(K_2O元素含量为31%)质量浓度叶面钾肥,成熟果实单果重增大,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形指数高,综合品质得到有效改善,追施钾肥质量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早熟砂梨 发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纸袋套袋对早熟梨果实生长特性及糖酸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刚波 赵林 +4 位作者 张婷 张梅 杨艳 王福建 杨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8-41,共4页
以早熟梨‘苏翠1号’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纸袋套袋对果实生长特性及果实糖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实发育期内的果径生长、单果重量、果实硬度影响不大;与不套袋的对照相比,套袋会显著降低果实果糖、葡萄糖以及可溶性总... 以早熟梨‘苏翠1号’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纸袋套袋对果实生长特性及果实糖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实发育期内的果径生长、单果重量、果实硬度影响不大;与不套袋的对照相比,套袋会显著降低果实果糖、葡萄糖以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提高果实有机酸的含量,并显著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在3类纸袋套袋处理中,以处理T1(套双层黄白袋)对果实的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早熟梨 果实 生长 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早熟梨品种在贵州中部的适应性引种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乐娟 杨永英 +2 位作者 罗克明 杨胜俊 万明长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9-201,共3页
引进的9个品种在贵阳地区均能正常结实,表现较好。各品种中,日本58、绿玉2个品种表现为成熟期早(7月中旬)、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在185~210 g)、风味浓、内在品质优良,且树势中庸、分枝较多,利于管理,4年生树平均株产量以日本58最... 引进的9个品种在贵阳地区均能正常结实,表现较好。各品种中,日本58、绿玉2个品种表现为成熟期早(7月中旬)、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在185~210 g)、风味浓、内在品质优良,且树势中庸、分枝较多,利于管理,4年生树平均株产量以日本58最高,达7.3 kg,其次为绿玉,为6.5 kg。日本58、绿玉2品种可在贵阳地区及其他气候类似地区适当推广试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品种 引种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熟梨新品种—中梨1号的选育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秀根 杨健 王龙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8-649,F0002,共3页
中梨1号又名绿宝石,亲本为新世纪×早酥。经过20多年在不同生态条件地区比较试验,该新品种果实外观美、平均单果质量250g,最大果质量510g,宝石绿色,扁圆形,肉质细嫩松脆,风味甘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14.3%,总酸0.085%,维生... 中梨1号又名绿宝石,亲本为新世纪×早酥。经过20多年在不同生态条件地区比较试验,该新品种果实外观美、平均单果质量250g,最大果质量510g,宝石绿色,扁圆形,肉质细嫩松脆,风味甘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14.3%,总酸0.085%,维生素C3.85mg/100g。郑州地区7月中旬成熟,货架期20d以上;早果、丰产、适应性强,抗黑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中梨1号 早熟 优质 自花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环境变化及其对早熟砂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刚波 樊继德 +4 位作者 赵林 张婷 张梅 韩金龙 杨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5,共9页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早熟砂梨品质的影响,为早熟砂梨避雨栽培模式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材料,进行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早熟砂梨品质的影响,为早熟砂梨避雨栽培模式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材料,进行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砂梨果实糖酸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皮硬度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栽培模式的温度与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午后13:00-14:00和10:00-14:00,湿度日变化趋势与温度相反,呈"V"型;避雨栽培环境下日平均温度和湿度均较露地栽培高,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水分含量明显低于露地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下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提高14.02%,翠冠提高23.77%;可溶性糖中的果糖、葡萄糖及山梨醇含量在避雨栽培下均较露地栽培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分别提高24.32%,22.22%和30.77%,翠冠分别提高22.02%,26.73%和21.18%。2种模式果实的糖酸比和固酸比差异也较大,苏翠1号避雨栽培糖酸比、固酸比较露地栽培分别提高36.13%和19.33%,翠冠则分别提高47.19%和19.23%。避雨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硬度及单株产量与露地栽培相比升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避雨栽培环境温湿度较露地栽培高且日变化和极差值大,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含水量低,果实品质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砂梨 避雨栽培 栽培环境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熟砂梨新品种——玉绿的选育 被引量:4
17
作者 秦仲麒 李先明 +3 位作者 刘先琴 涂俊凡 杨夫臣 朱红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8-929,F0002,共3页
玉绿是以白梨品种莱阳茌梨为母本,砂梨品种太白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砂梨品种。该品种果形端正,果实近圆形,果点较小,果面光滑,果皮绿色;在武汉地区7月底到8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质量270.0 g,最大单果质量433.9 g,可溶性固形物含... 玉绿是以白梨品种莱阳茌梨为母本,砂梨品种太白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砂梨品种。该品种果形端正,果实近圆形,果点较小,果面光滑,果皮绿色;在武汉地区7月底到8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质量270.0 g,最大单果质量433.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12.2%,总酸含量0.28%,维生素C含量42.7 mg.kg-1。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汁多、酸甜可口。早果,丰产,稳产,抗病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玉绿 早熟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在早熟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弘 汪小伟 +3 位作者 程兰 吴琼 王东 张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是一种植物诱抗剂,在植物生长调节及诱导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发现,在早熟梨生产中喷施壳寡糖50mg.L-1,可明显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减少落果,防止梨树...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是一种植物诱抗剂,在植物生长调节及诱导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发现,在早熟梨生产中喷施壳寡糖50mg.L-1,可明显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减少落果,防止梨树早期落叶,单株产量提高18.5%以上,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8个百分点以上,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早熟梨 植物诱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早熟梨品种区划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靳爱仙 李秀根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分析了我国梨的生产现状,阐述了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优良早熟梨品种。并从生态学、气候学、品种生物学和市场需求的角度阐述了早熟梨品种区划的原则和依据,据此把我国早熟梨区划为华南早熟梨栽培区,云贵高原早熟梨栽培区,四川盆地及江淮... 分析了我国梨的生产现状,阐述了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优良早熟梨品种。并从生态学、气候学、品种生物学和市场需求的角度阐述了早熟梨品种区划的原则和依据,据此把我国早熟梨区划为华南早熟梨栽培区,云贵高原早熟梨栽培区,四川盆地及江淮平原早熟梨栽培区,黄河故道优质早熟梨栽培区,豫、晋、陕3省交界早熟梨栽培区和环渤海早熟梨栽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梨 优良品种 区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褐藻寡糖磷钾肥对早熟砂梨叶片与果实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中华 李晓刚 +7 位作者 杨青松 李慧 阚家亮 王金星 王宏 蔺经 盛宝龙 常有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8-503,共6页
为探明不同稀释倍数褐藻寡糖磷钾叶面肥(APK)及不同类型磷钾叶面肥对早熟砂梨叶片和果实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为试验材料,于花后设置清水(CK1)、APK稀释250倍液、APK稀释500倍液和APK稀释1000倍液4个稀释倍数的叶面喷肥处... 为探明不同稀释倍数褐藻寡糖磷钾叶面肥(APK)及不同类型磷钾叶面肥对早熟砂梨叶片和果实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为试验材料,于花后设置清水(CK1)、APK稀释250倍液、APK稀释500倍液和APK稀释1000倍液4个稀释倍数的叶面喷肥处理;以早熟砂梨翠玉为材料,于花后设置清水(CK2)、APK稀释500倍液和KH_(2)PO_(4)稀释500倍液3个叶面喷肥处理,分析不同稀释倍数褐藻寡糖磷钾叶面肥及不同类型磷钾叶面肥对早熟砂梨叶片SPAD值、叶面积、比叶质量、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等叶片与果实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叶面喷施适宜稀释倍数APK(稀释500倍)能显著提高苏翠1号梨叶片SPAD值和比叶质量,增加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果实苹果酸、总酸含量,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花后叶面喷施APK稀释500倍液处理的翠玉梨叶片SPAD值、比叶质量以及果实果糖、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磷酸二氢钾(KH_(2)PO_(4))稀释500倍液处理,果实苹果酸含量显著低于磷酸二氢钾稀释500倍液处理。因此,叶面喷施APK是优质梨果提质增效的有效养分管理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早熟砂梨 SPAD值 比叶重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