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SimDriveline的某型军用车辆起步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云波 常思勤 魏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7-512,共6页
为了进一步建立准确的车辆起步过程的车辆模型,该文对车辆动力学模型及起步过程仿真进行了研究。该文使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建模方法,利用物理系统建模软件MATLAB/SimDriveline将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分解为各自独立的具有完整物理意义的子... 为了进一步建立准确的车辆起步过程的车辆模型,该文对车辆动力学模型及起步过程仿真进行了研究。该文使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建模方法,利用物理系统建模软件MATLAB/SimDriveline将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分解为各自独立的具有完整物理意义的子模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动机、液力变矩器、换挡离合器、地面行驶阻力等子模块数学模型和车辆整车动力学模型,对模型的一档起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得到了一档起步过程中发动机转速、输出转矩和变速箱输出转矩的仿真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该车辆动力学模型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车辆 动力学模型 起步过程仿真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双离合器H_∞鲁棒控制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治国 仇江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5-751,共7页
根据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考虑起步及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扭矩波动及油门踏板抖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基于Ric-cati不等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分析了冲... 根据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考虑起步及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扭矩波动及油门踏板抖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基于Ric-cati不等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分析了冲击度和滑摩功两项离合器接合性能指标,探讨了离合器最优传递扭矩的求解问题,并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鲁棒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DCT车辆起步与换挡过程离合器压力控制问题,并能显著地改善离合器控制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起步与换挡动力学 离合器压力 H∞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行走弹性影响下的车辆换挡过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玉田 王宗磊 刘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9-305,313,共8页
为研究行走弹性对工程车辆行走换挡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驱动轮轮胎变形引起的车辆行走弹性影响的整车行走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换挡过程分析。计算与分析了典型装载机动力换挡过程,将考虑或不考虑行走弹性时计算得到的整车加速度... 为研究行走弹性对工程车辆行走换挡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驱动轮轮胎变形引起的车辆行走弹性影响的整车行走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换挡过程分析。计算与分析了典型装载机动力换挡过程,将考虑或不考虑行走弹性时计算得到的整车加速度和瞬时冲击度的变化过程分别进行了对比,利用实车试验对单一换挡过程进行了验证;并将考虑行走弹性时升挡过程中变速箱输入输出转速变化过程、离合器滑摩功率特性的计算结果与不考虑行走弹性时换挡过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行走弹性的情况相比,行走弹性变形使得换挡过程中整车加速度的变化更加平缓;换入挡离合器有两次滑摩过程,冲击度更小,换挡时间更长;离合器接合时的冲击度与其接入时间有关;滑摩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走弹性 换挡过程 工程车辆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换挡过程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钊 王磊 郭儒乐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5-198,203,共5页
分析了换挡过程中各传动部件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发动机-变矩器联合动力学模型、整车行驶模型和变速器换挡模型,进而建立了应用于换挡过程分析的工程机械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工程机械换挡过程的运动方程.仿真分析了典型装... 分析了换挡过程中各传动部件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发动机-变矩器联合动力学模型、整车行驶模型和变速器换挡模型,进而建立了应用于换挡过程分析的工程机械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工程机械换挡过程的运动方程.仿真分析了典型装载机在换挡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换挡过程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