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影像和宽度学习的小麦分蘖期土壤盐分反演
1
作者 赵文举 杨发奇 +1 位作者 马宏 杨鹏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6-75,共10页
为提高土壤含盐量的反演精度,该研究基于2023和2024年的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土壤表层(0~15cm)含盐量,提取采样点光谱反射率与图像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红边波段计算光谱指数,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pearson correlation co... 为提高土壤含盐量的反演精度,该研究基于2023和2024年的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土壤表层(0~15cm)含盐量,提取采样点光谱反射率与图像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红边波段计算光谱指数,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relational analysis,GRA)及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优选特征变量,以光谱指数、纹理特征和光谱指数-纹理特征的组合为模型输入组,构建54个基于宽度学习(broad learning system,BLS)、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的反演模型,绘制基于最优模型的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图,以小麦地为例,评价并确定土壤含盐量最佳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从不同特征变量组合方式来看,基于光谱指数-纹理特征作为输入组的PCC-BLS模型反演效果优于其他模型,2023年最优模型的验证集决定系数R_(p)^(2)为0.851,均方根误差RMSE_(p)为0.032%,平均绝对误差MAE_(p)为0.027%;2024年最优模型的R_(p)^(2)为0.811,RMSE_(p)为0.058%,MAE_(p)为0.033%。从不同建模方法来看,基于BLS的模型反演精度整体优于BPNN模型和RF模型,反演结果能客观反映土壤含盐量。从耦合模型反演结果来看,BLS与3种筛选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PCC-VIP-BLS耦合模型的鲁棒性整体最好,R_(p)^(2)/R_(c)^(2)在0.867及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土壤盐碱化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盐量 无人机 宽度学习 特征变量筛选 纹理特征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膜防渗水库渗漏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2
作者 曹雪山 施钦译 +3 位作者 薛猛 廖志彬 袁俊平 丁国权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45-2153,共9页
渗漏是水库运维安全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而关于土工膜缺陷渗漏的研究水平尚处于试验阶段,未见有报道土工膜防渗水库缺陷渗漏数值模拟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阐述土工膜缺陷渗漏的研究难点,并根据土工膜缺陷渗流特征,提出将缺陷土工膜... 渗漏是水库运维安全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而关于土工膜缺陷渗漏的研究水平尚处于试验阶段,未见有报道土工膜防渗水库缺陷渗漏数值模拟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阐述土工膜缺陷渗漏的研究难点,并根据土工膜缺陷渗流特征,提出将缺陷土工膜及其接触层作为防渗层(简称缺陷土工膜防渗层)的反分析模拟方法;然后,基于1360 d的西夏水库渗漏监测数据,建立水库三维土工膜缺陷渗流模型,对西夏水库的10个运行过程反演缺陷土工膜防渗层等效渗透系数。结果验证表明,研究方法合理,并且揭示了随着西夏水库向动态高库水位运行,缺陷土工膜防渗层的等效渗透系数有降低、升高及稳定3个阶段,符合土工膜下粗粒土的渗透变形规律,与土工膜下监测点的渗压及渗压降的3个阶段对应。研究成果为土工膜防渗水库安全运营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膜 水库 缺陷土工膜防渗层 等效渗透系数 三维反演模型 渗漏特性 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井条件下深层单河道内部结构地震综合表征技术
3
作者 王健伟 雷蕾 +3 位作者 孙莉 刘梦颖 吴文雯 刘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0,共9页
海上A气田花港组为大型复合河道沉积,河道横向迁移、纵向叠置,目的层埋深大、已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差,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难度大,难以满足开发精度需求。结合经典河道沉积样式及已钻井特征,利用正演模拟技术明确不同河道沉积样式地震响... 海上A气田花港组为大型复合河道沉积,河道横向迁移、纵向叠置,目的层埋深大、已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差,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难度大,难以满足开发精度需求。结合经典河道沉积样式及已钻井特征,利用正演模拟技术明确不同河道沉积样式地震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刻画复合河道带,综合中小角度叠加数据体、大角度叠加数据体等精确追踪单河道边界,最后在河道内部优选泊松阻抗反演定量预测优势砂体,形成逐级约束的少井条件下深层单河道内部结构地震综合表征技术。根据表征结果在不同河道优势砂体部署调整井位4口,实钻证实不同河道均存在不同的气水界面,表明发育多条河道形成的岩性-构造气藏且具有不同的气水系统,证实了单河道刻画的可靠性。4口井投产后获得平均日产气量20×104m3/d的高产,进一步证实了优势砂体刻画的准确性。该方法有力支撑了A气田的开发调整,天然气地质储量及日产气量均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特征 复合河道沉积 分角度叠加数据体 单河道识别 泊松阻抗反演 优势砂体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的退化特征信息融合与剩余寿命预测
4
作者 张建宇 王留震 +1 位作者 肖勇 马雅楠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3-1561,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预测模型。以滚动轴承全寿命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反双曲变换的状态退化指标和频域谐波退化因子形成退化指标集,并利用SAE特征融... 针对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预测模型。以滚动轴承全寿命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反双曲变换的状态退化指标和频域谐波退化因子形成退化指标集,并利用SAE特征融合提取关键特征,消除冗余信息。同时,结合BiLSTM模型捕捉时序特征,实现全周期寿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优于支持向量回归、极限学习机、卷积神经网络等模型,预测误差更小,泛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自编码器特征融合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模型 滚动轴承 反双曲特征指标 频域谐波退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反射结构和变分优化走时估计的反射波速度反演方法
5
作者 吴成梁 王华忠 冯波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7-2653,共17页
我国油气开发已经进入深水深层阶段,需要提供高精度深层速度模型实现对复杂油气藏精确描述.反射波全波形反演(RFWI)是目前理论上精度最高的深层速度建模方法.然而RFWI是一个强非线性反问题,当初始模型与准确模型差异过大会出现“周期跳... 我国油气开发已经进入深水深层阶段,需要提供高精度深层速度模型实现对复杂油气藏精确描述.反射波全波形反演(RFWI)是目前理论上精度最高的深层速度建模方法.然而RFWI是一个强非线性反问题,当初始模型与准确模型差异过大会出现“周期跳跃”问题,陷入局部极值.本文认为:“周期跳跃”现象本质来源于对地下不同的反射层位的反射波场的错误匹配.经典的RFWI将观测记录中所有信息进行反演,当初始速度与准确速度差异较大时,会导致来自不同反射源的反射波进行匹配.错误的波场匹配+数据中包含正问题不能模拟的信号和噪声,导致梯度中包括较多假象,引起反演不收敛.本文提出采用特征反射结构导引与偏移反偏移约束的方法提取特征反射波,并利用特征反射波进行反射走时反演,更新背景速度模型.在本文的特征波反演策略中,根据特征反射波的显著性水平,通过由粗到细反射结构的利用,在反演过程中逐渐加入特征反射波成分,建立满足“同因之果”的波场匹配关系,解决“周期跳跃”问题.另外,本文发展了基于差异矩阵全局寻优的反射走时差异测量方法,通过差异度量和最优路径计算获得稳定的特征反射波走时差异.本文提出的反射走时反演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波反演成像 特征反射波 特征反射结构 “同因之果”差异度量 周期跳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自适应修正的船载辐射特性测量系统联合定标方法
6
作者 孙晓东 陈德明 +2 位作者 杨国庆 苏龑 赵李健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红外数据作为信息化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夜视侦察、武器制导、远程预警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会产生温漂,从而导致目标的红外反演精度受到较大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环境温度自适... 红外数据作为信息化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夜视侦察、武器制导、远程预警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会产生温漂,从而导致目标的红外反演精度受到较大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环境温度自适应修正的内外联合定标方法。通过自适应插值的方式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修正。以高精度面源黑体作为目标进行辐射反演测量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最小误差为6.82%、最大误差为10.21%。同时对水上动态目标开展辐射特性反演实验,得到高置信度的实测目标辐射特性数据。通过黑体以及水上动态目标的测量试验可以得到:本方法可以在海洋气候复杂环境下实现环境温度变化对辐射反演精度的影响修正。验证了所提出的定标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基于修正参数进行红外系统环境温度敏感性的有效评估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辐射定标 特性反演 船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设计地震动的成层地基-混凝土重力坝系统损伤特性
7
作者 李志龙 刘云贺 +2 位作者 刘托弟 李闯 宋志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5-1024,共10页
为解决天然场地地基成层非均匀性及不同岩层间阻抗比差异的问题,克服传统地表设计地震动时简单折半输入方法的局限,需采用更精确的方法处理地震动输入,以提高抗震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地表设计地震动,通过传递矩阵法求解成层地基... 为解决天然场地地基成层非均匀性及不同岩层间阻抗比差异的问题,克服传统地表设计地震动时简单折半输入方法的局限,需采用更精确的方法处理地震动输入,以提高抗震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地表设计地震动,通过传递矩阵法求解成层地基任意位置的自由场运动,并结合黏弹性边界和等效节点力的方法,建立基于地表设计地震动的成层地基反演-输入模型。对某实际混凝土重力坝进行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从坝顶相对位移、坝体损伤分布、坝体损伤耗能3个方面分析成层地基对重力坝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层地基地震动反演-输入模型能够模拟地震波在实际地基岩层中的反射及透射现象;与层状地基相比,单层地基的坝体水平向相对位移最大增幅达87.6%,竖向相对位移最大增幅达97.1%;单层地基的坝体损伤程度更为严重,坝体损伤耗能最大扩大了6.5倍。不考虑地基的成层特性将导致对坝体响应结果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层地基 混凝土重力坝 反演输入 黏弹性人工边界 损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估算红土型钴矿中的钴含量:VNIR-SWIR光谱定量反演研究
8
作者 梅佳成 王雪 +1 位作者 张洪瑞 刘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78-2584,共7页
钴是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红土型钴矿床规模大、埋藏浅,是钴矿勘查的重要目标。传统的钴矿勘查过程,不得不借助于室内测试分析来判定野外露头中钴的含量高低及其矿化程度。而钴元素含量测试手段,往往涉及复杂的样品制备流程以及对大型... 钴是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红土型钴矿床规模大、埋藏浅,是钴矿勘查的重要目标。传统的钴矿勘查过程,不得不借助于室内测试分析来判定野外露头中钴的含量高低及其矿化程度。而钴元素含量测试手段,往往涉及复杂的样品制备流程以及对大型高精度仪器设备的依赖,难以满足快速测试勘查需求。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VNIR-SWIR)光谱技术具有仪器便携、测试高效及对样品无损等优势,在野外场景下对样品测试展现出卓越的适用性。样品实测光谱分析表明620~810 nm反映钴离子、铁离子吸收特征,810~1200 nm反映Fe^(2+)吸收特征,1350~1450和1850~2040 nm反映—OH、H_(2)O的吸收特征,2140~2260和2260~2360 nm分别反映Al—OH和Mg—OH的吸收特征;据此选择敏感波段范围、特征吸收峰参数以及敏感波段比值共同作为光谱组合参数,应用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回归算法建立钴含量定量反演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参数寻优得到最优钴含量定量分析模型,验证集的R^(2)为0.95,RMSE为89.19,RPD为4.35,模型反演精度较高。特征重要性柱状图表明,钴元素的敏感波段范围为620~810 nm之间,在增加与钴含量密切相关的矿物(绿泥石、蛇纹石)的吸收特征的权重之后,模型的准确性显著提高。上述结果表明基于VNIR-SWIR光谱可准确估算红土型钴矿样品钴含量,基于组合光谱参数的模型具备野外露头钴含量快速测定的能力,对红土型钴矿勘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钴矿 VNIR-SWIR光谱 XGBoost 特征吸收峰 定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在地声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振星 李琪 黄益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3-651,共9页
针对浅海环境下传统匹配场反演方法对地声参数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本文将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GA-BP)应用到地声参数反演领域。首先仿真分析了噪声场垂直空间相关系数对地声参数变化的敏感度值,研究了GA-BP反演地声参数的效果,... 针对浅海环境下传统匹配场反演方法对地声参数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本文将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GA-BP)应用到地声参数反演领域。首先仿真分析了噪声场垂直空间相关系数对地声参数变化的敏感度值,研究了GA-BP反演地声参数的效果,最后使用GA-BP处理实测海洋环境噪声数据,估计了海底密度、声速和衰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GA-BP相比于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更快的网络训练速度以及更高的反演精度,利用GA-BP可以准确反演得到Pekeris波导的地声参数。反演得到的海洋环境噪声场空间相关系数曲线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达到0.98。本文证实了GA-BP算法在地声参数反演中的高效性与可靠性,为基于海洋环境噪声的无源地声参数提供了的技术支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噪声 空间相关特性 敏感度分析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Pekeris波导 地声参数反演 海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改质加工碳化硅皮秒激光聚焦特性调控
10
作者 曹轼毓 梁仁超 张屹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9-525,共7页
激光内部改质加工技术因其效率高、无接触和损耗小等优势,广泛应用在半导体晶圆切割领域。为了研究晶圆内不同深度处激光聚焦特性对切割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逆光线追迹法进行球差校正,通过设计并搭建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球差校正... 激光内部改质加工技术因其效率高、无接触和损耗小等优势,广泛应用在半导体晶圆切割领域。为了研究晶圆内不同深度处激光聚焦特性对切割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逆光线追迹法进行球差校正,通过设计并搭建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球差校正的激光内部改质切割实验平台,选用1064 nm皮秒激光对350μm厚碳化硅晶圆进行实验,得到了长度降低20%~30%的激光内部改质层;进而基于激光在材料内部传输的能量损耗与球差校正导致的激光功率密度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碳化硅晶圆激光内部改质切割聚焦特性的调控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变功率多道扫描策略,利用8道改质层实现了切割侧面粗糙度819 nm且无崩边崩角的高质量加工。该研究为碳化硅晶圆激光内部改质切割的工艺优化与切割质量提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聚焦特性调控方法 逆光线追迹法 球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西藏定日M_(S)6.8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邢珂 黎昊 +5 位作者 张乐乐 郁军建 彭一桂 彭博 向新建 窦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0,共11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震中位于藏南裂谷体系中的申扎-定结断裂带登么错(丁木错)断层附近,震源深度为10 km,是近十年来致灾最严重的中强震事件。为深入了解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基于合成孔径雷达...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震中位于藏南裂谷体系中的申扎-定结断裂带登么错(丁木错)断层附近,震源深度为10 km,是近十年来致灾最严重的中强震事件。为深入了解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SAR,D-InSAR)技术,利用Sentinel-1降轨数据,通过地理编码获取定日地震同震形变场,对发震断层进行滑动分布反演,并结合无人机正射影像与野外勘察资料,开展震后地表破裂分布规律与震害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沿LOS(line-of-sight,视线)向形变特征,震区最大沉降量和最大隆升量分别为0.65 m和0.75 m,东侧以隆升为主,西侧形变的影响范围显著大于东侧,地表破裂集中发生在登么错断裂西侧上盘区域;反演结果显示,发震断层具有高角度正断特征,滑动集中在地下0~14 km深度范围,在2~3 km深度处出现最大滑动量约为2.74 m,滑动矢量分析显示,断裂错动以正断运动为主;正射影像显示,地表破裂呈南北向2段展布,破裂长度为50~80 km,震中东南侧、登么错东岸以及尼辖拉昂水库以北地表破裂最为严重,地表裂缝宽度为0.1~4 m,台阶高度为0.1~2 m,最大位错地表破裂深度约为2~4 m。通过地球物理反演并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分析发现,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登么错断裂,沿地表破裂带,地震造成了严重的房屋破坏、道路破坏,并诱发了崩塌、落石等次生灾害。系统分析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对完善青藏高原地震灾害评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_(S)6.8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地表破裂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震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摩擦因数反演的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的运动特性
12
作者 赵文月 闫荣格 +2 位作者 杨庆新 王学谦 赵浩凯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5-1694,共10页
枢轨间的动态摩擦力是影响轨道式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极端电磁热力冲击工作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实时原位测量极具挑战,因此目前研究中枢轨间的摩擦因数大多采用定常值。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 枢轨间的动态摩擦力是影响轨道式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极端电磁热力冲击工作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实时原位测量极具挑战,因此目前研究中枢轨间的摩擦因数大多采用定常值。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基于动态摩擦因数反演的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电磁推进实验可观测数据与电枢动力学正演模型,建立基于改进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DPSO)的枢轨间摩擦因数与轨道电感梯度的反演模型,得到其时空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枢轨瞬态电磁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动态摩擦因数对装备运动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文考虑动态摩擦因数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精度,为进一步对电磁能装备可靠性预测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极端工况下材料特性实时原位测量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 动态摩擦因数 参数反演 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结构场的油浸式变压器振动特性及信号反演研究
13
作者 黄丰 郭淳 +4 位作者 邱冰兵 邱晓丹 杨毅 袁发庭 姬睿氢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6,共11页
油浸式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变电部分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建立10 kV/400 V的油浸式变压器电磁-结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模型,分析加与未加夹件对铁芯振动位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 油浸式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变电部分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建立10 kV/400 V的油浸式变压器电磁-结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模型,分析加与未加夹件对铁芯振动位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铁芯、绕组和油箱壁上振动特性,提取铁芯、绕组和油箱壁面振动加速度信号;再利用Kendall与Spearman相关系数,对铁芯、绕组与油箱壁振动信号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到了最佳振动测量位置;然后,基于Copula函数,建立利用油箱外壁信号反映内部铁芯和绕组运行状态的油浸式变压器振动反演模型,获得在不同负载条件下铁芯和绕组振动加速度反演结果;最后,利用绝对系数R2和平均绝对误差对模型准确性进行判别。研究结果表明,该反演模型准确度在94%以上。该研究可为变压器振动故障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多物理场 振动特性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荷分布形式对轴流泵性能影响研究
14
作者 陈颖俊 戴秋萍 +2 位作者 邓彬彬 施江峰 王梦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77,183,共7页
针对轴流泵的设计优化开展研究有利于其综合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以一轴流泵模型为研究对象,在实验验证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基础上,采用反问题设计,通过修改轮毂和轮缘处载荷分布形式,设计了前载、中载和后载3种典型载荷分布形式的轴流泵叶轮... 针对轴流泵的设计优化开展研究有利于其综合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以一轴流泵模型为研究对象,在实验验证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基础上,采用反问题设计,通过修改轮毂和轮缘处载荷分布形式,设计了前载、中载和后载3种典型载荷分布形式的轴流泵叶轮,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载荷分布形式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载荷分布可有效控制叶片表面最大压差位置;轮毂与轮缘处后载有利于小流量和设计流量工况下泵段效率的提升,前载可有效改善泵段性能(效率和扬程)在大流量工况下迅速下降的缺点,中载可使泵段获得较为均衡的性能;设计工况下,前载、中载和后载轴流泵模型的效率分别为79.28%,79.76%和82.92%。内流分析表明叶片工作面中后部二次流及叶轮出口处回流的抑制是后载模型在小流量和设计流量工况下性能改善的根本原因,而大流量工况下导叶内流态的改善是前载模型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轴流泵叶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叶轮 反问题设计 载荷分布 能量特性 内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isach模型的压电器件C-V迟滞特性补偿技术研究
15
作者 刘国福 柳革命 +2 位作者 李岩 邹兰平 尹高锋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6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Preisach模型的压电陶瓷器件的C-V迟滞特性的补偿技术。以圆形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互相关测量电路实现PZT的C-V特性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建立了PZT的Preisach模型和逆Preisach模型,并基于该类模型对PZT... 提出了一种基于Preisach模型的压电陶瓷器件的C-V迟滞特性的补偿技术。以圆形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互相关测量电路实现PZT的C-V特性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建立了PZT的Preisach模型和逆Preisach模型,并基于该类模型对PZT的C-V迟滞特性的补偿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通用的非线性拟合补偿方法相比,基于Preisach模型和逆Preisach模型的补偿技术能对压电器件的C-V迟滞特性进行较高精度补偿。该技术基于模型算法实现,无需改动现有系统结构,为压电器件的C-V迟滞补偿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法,在使用压电器件实现压控电容、压电驱动、非接触式直流电压测量等功能场合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技术 迟滞特性 PZT PREISACH模型 逆Preisa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成都市NO_(2)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NO_(x)排放反演
16
作者 蹇良珍 何敏 +5 位作者 肖永昕 张宇阳 滕佳豪 李媛 何雨明 杨皓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2-1742,共11页
为研究成都市NO_(2)柱浓度时空演变特征及NO_(x)排放变化趋势,利用TROPOMI卫星观测数据,分析了NO_(2)柱浓度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结合风速数据,采用二维高斯函数反演各月份NO_(x)排放,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9-2023年... 为研究成都市NO_(2)柱浓度时空演变特征及NO_(x)排放变化趋势,利用TROPOMI卫星观测数据,分析了NO_(2)柱浓度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结合风速数据,采用二维高斯函数反演各月份NO_(x)排放,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9-2023年成都市NO_(2)柱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8.4%,2020年NO_(2)柱浓度最高,2023年最低。NO_(2)柱浓度高值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以及二圈层的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呈由中心城区向四周扩散递减的趋势。冬季NO_(2)柱浓度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小。②2019-2023年成都市NO_(x)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152.1、133.6、131.7、116.4、105.0 mol/s,反演结果与其他类似研究及MEIC清单具有较好的可比性。2019-2023年NO_(x)排放量年均下降率为9.0%,2020-2023年分别同比下降11.6%、1.8%、11.7%和10.4%,大气污染减排是NO_(x)持续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抵消了经济活动增长对NO_(x)排放的提升。③受移动源排放季节性变化、模型反演精度以及气象要素的影响,夏季NO_(x)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他季节。2020年2月NO_(x)排放量同比下降60.4%,主要归因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尤其是机动车减排。2019-2023年秋冬季NO_(x)排放量总体下降34.2%,扣除疫情影响后,秋冬季NO_(x)排放量仍呈下降趋势。研究显示,2019-2023年成都市化石燃料消耗增长,但NO_(x)年排放量及秋冬季排放量显著下降,反映出近年来大气污染管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NO_(2)柱浓度 时空分布特征 排放反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2次PM_(2.5)重污染过程逆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邓敏君 张卫红 +2 位作者 田林锋 顾驭程 左正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6,共12页
文章选取银川市2020年和2022年1月2次典型PM_(2.5)重污染过程,利用探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及欧洲中心(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ERA5再分析资料,基于数理统计和流场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2次过程积累、持续和清除阶段近地... 文章选取银川市2020年和2022年1月2次典型PM_(2.5)重污染过程,利用探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及欧洲中心(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ERA5再分析资料,基于数理统计和流场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2次过程积累、持续和清除阶段近地层逆温及风、相对湿度、混合层高度、垂直风切变、垂直速度等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和高低空环流场配置特点。结果显示,2次过程最大逆温强度分别达3.6℃/hm和2.6℃/hm,逆温厚度达525 m和368 m,且存在多层逆温。地面至近地层小风、高湿、低混合层高度、偏南转偏西的垂直风切变,上升-下沉的垂直速度分布及不利于扩散的高低空环流场配置,是造成逆温维持加强进而导致银川市冬季PM_(2.5)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市 PM_(2.5)重污染过程 逆温特征 气象因子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玛曲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碳、氮、磷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18
作者 姜佳昌 刘兴明 +2 位作者 孙斌 李霞 吴丹丹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1-1921,共11页
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碳、氮、磷含量特征是了解草地植物群落生长状况的主要途径。传统植被生理生化参量的测定费时费力,时空尺度测定也存在局限性,现阶段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各种监测和研究工作成效显著,本文采集玛曲高寒草甸的植物样本及... 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碳、氮、磷含量特征是了解草地植物群落生长状况的主要途径。传统植被生理生化参量的测定费时费力,时空尺度测定也存在局限性,现阶段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各种监测和研究工作成效显著,本文采集玛曲高寒草甸的植物样本及冠层光谱信息,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模型(PLSR)和随机森林模型(RF)对玛曲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全碳(TC)、全氮(TN)、全磷(TP)含量进行高光谱反演研究。结果表明:1)比较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与均方根误差(RMSE),全碳与全氮PLSR模型中建模组与检验组光谱反演效果较佳,但全磷与全指标无相关性故未建立反演模型。2)TC重要性指标包括改进红边比值植被指数(mSR705)和光谱波段1913nm、1870nm、758nm,全氮重要性指标包括归一化差异氮指数(NDNI)、724nm处光谱反射率和mSR705。研究表明利用高光谱数据可以实现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全碳、全氮含量的准确反演,这为快速监测高寒草甸草地资源管理成效及草地恢复动态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植被指数 光谱特征 高光谱反演 偏最小二乘法 随机森林 草地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中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及自由场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飞 宋志强 +1 位作者 刘云贺 李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基岩入射波一维和二维时域反演不能反映入射方位角和斜入射角的空间任意性,导致构建的自由场可能与实际偏离较远,因此有必要开展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研究。基于波函数组合法,利用基岩中P波、SV波和SH波的入射波时程表达地表控制点自... 基岩入射波一维和二维时域反演不能反映入射方位角和斜入射角的空间任意性,导致构建的自由场可能与实际偏离较远,因此有必要开展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研究。基于波函数组合法,利用基岩中P波、SV波和SH波的入射波时程表达地表控制点自由场,建立基于设计地震动的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方法,并进一步构建了多波组合斜入射下的空间非一致自由场,分析了基于一维和二维反演方法构建的自由场偏差,揭示了不同反演和自由场构建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地震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地震动三维反演方法构建的自由场具有空间非一致性,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场地的地震动场情况。当入射方位角在0°~60°、斜入射角在40°~90°范围内,与三维反演方法相比,一维反演方法构建的特征点x向自由场偏差较大,位移峰值最大偏差为55.8%;当入射方向与某个水平坐标轴平行时,二维反演方法构建的特征点另一个水平向自由场偏差较大,位移峰值最大偏差为100%。介质泊松比增大,一维反演下x向自由场偏差减小,二维反演下x向自由场偏差增大,特征点位移峰值最大偏差分别为46%和36%。与基于地震动三维反演方法获得的心墙拉应力最大值相比,二维和一维反演下拉应力最大值分别减小了83.3%和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入射波 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坎 三维时域反演 自由场 非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海油田海南20区块沉积特征及“甜点”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成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0-826,共7页
文中以辽河坳陷月东-海南构造带南段的月海油田海南20区块东营组油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在海南20区块开展了精细的沉积特征研究,识别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识别出6种亚... 文中以辽河坳陷月东-海南构造带南段的月海油田海南20区块东营组油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在海南20区块开展了精细的沉积特征研究,识别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识别出6种亚相类型。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储层的测井曲线敏感参数变化,定量表征了研究区内优势储层的电阻率及波阻抗响应阈值,并应用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电阻率反演预测技术,对目的层东营组储层“甜点”进行了约束反演,成功解决了薄互层复杂油藏储层“甜点”预测问题,对同类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电阻率反演 “甜点”预测 月海油田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