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nstitutive model of red sandstone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and high temperatures
1
作者 LI Ye YANG Sheng-qi +2 位作者 LIU Zi-lu WANG Chao LI Zi-l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922-1937,共16页
Dynamic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red sandstone utilizing a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to study the loading rate and high temperatures on their mechanically deformed properties and ultimate fail... Dynamic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red sandstone utilizing a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to study the loading rate and high temperatures on their mechanically deformed properties and ultimate failure modes,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ain rate,temperature,peak strength,and ultimate failure mod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atment temperature,and the pattern of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is not impacted by the increase of impact velocity.Under a fixed temperature,the higher the impact velocity,the higher the strain rate and dynamical compression strength,indicating a strain rate hardening effect for red sandstone.With an increasing treatment temperature,the strain rate gradually increases when the impact loading remains unchanged,suggesting a rise in the deformability of red sandstone under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Raise in both impact velocity and treatment temperature leads to an intensification of the damage features of the red sandstone.Similarly,higher strain rates lead 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final damage mode of red sandstone regardless of the change in treatment temperature.Moreover,a dynam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impacts of strain rate and temperat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emperature strain rate SHPB dynamic tests dynamic damage constitut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框支厚板转换多塔超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2
作者 汪大洋 谢桢 +4 位作者 王星 赵东卓 刘维亚 周云 朱勇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30,共13页
针对单塔、双塔、三塔全框支厚板转换超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35缩尺比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了7度小震、中震共计21组工况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了模型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了结构加速度、位移、应变等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对... 针对单塔、双塔、三塔全框支厚板转换超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35缩尺比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了7度小震、中震共计21组工况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了模型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了结构加速度、位移、应变等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全框支厚板转换超高层结构的动力响应放大系数,探究了此类结构体系的地震动行为。结果表明:单塔、双塔、三塔试验模型的动力特性相差不大,随塔楼数量增加结构频率略微降低,三塔与单塔模型一阶频率相差仅3.44%;全框支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7度小震不同工况输入下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2308;塔楼数量增加或布置位置改变会使全框支层与各塔楼之间产生较大的质心偏心率以及放大结构扭转频率比,加剧多塔结构的平扭耦联效应,设计中宜综合考虑结构综合质心偏心率、塔楼质心偏心率及模型扭转频率比指标,优化多塔结构抗震性能;全框支层应变随着塔楼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距离塔楼越近框支层柱的应变也越大,且均高于塔楼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框支结构 厚板转换 多塔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软材料的中应变率LSHPB系统及应用
3
作者 徐沛栋 倪萍 +5 位作者 杨宝 蒋震宇 刘逸平 刘泽佳 周立成 汤立群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生物软材料大多是高含水率的超软材料,其力学性能在宽应变率范围内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非线性增强。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在中应变率下对超软材料进行大变形测试显得比较困难。设计并建造了长15 m的双子弹电磁驱动长分离式霍普金森压... 生物软材料大多是高含水率的超软材料,其力学性能在宽应变率范围内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非线性增强。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在中应变率下对超软材料进行大变形测试显得比较困难。设计并建造了长15 m的双子弹电磁驱动长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long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LSHPB)系统,可用于超软材料的大变形中应变率测试。使用该LSHPB系统和高速SHPB系统分别对硅橡胶进行了测试,比较两者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应用LSHPB系统测量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s,PVA)水凝胶在中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并且结合已有的低和高应变率的数据分析,说明了中应变率动态性能测试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应变率测试 LSHPB系统 PVA水凝胶 动态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黏滞阻尼器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计嘉伟 何文福 +2 位作者 尚自端 王琨 杨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199,共9页
提出了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并采用黏滞阻尼器提升整体抗震性能。为研究所提出的全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1个单榀装配式减震框架试件和1个单榀装配式框架试件开展拟动力实验,... 提出了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并采用黏滞阻尼器提升整体抗震性能。为研究所提出的全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1个单榀装配式减震框架试件和1个单榀装配式框架试件开展拟动力实验,对其破坏模式、塑性铰、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减震框架和装配式框架均发生弯剪破坏,破坏集中在接近柱中连接部位;与无阻尼器装配式框架相比,带黏滞阻尼器的装配式减震框架的正负向的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97%和82%;耗能能力和刚度也显著提高。结合框架受力状态来看,装配式框架柱中部为纯受剪状态,抗剪性能需求高,易发生脆性破坏。因此,建议加强柱中连接节点处的抗剪性能,提高施工质量,确保连接部位的咬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减震框架 抗震性能 动力试验 黏滞阻尼器 直螺纹套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浸作用下磁铁矿石动态破碎特征及损伤机理
5
作者 甘德清 于泽皞 +1 位作者 刘志义 孙海宽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6-75,共10页
为探究富水环境中磁铁矿石受地下水侵蚀后的动态损伤特性及破碎特征,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不同浸水时长的磁铁矿石开展冲击破碎试验,选取四种不同应变率的试验结果,分析磁铁矿石在不同试验参数下的力学特性以及破碎... 为探究富水环境中磁铁矿石受地下水侵蚀后的动态损伤特性及破碎特征,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不同浸水时长的磁铁矿石开展冲击破碎试验,选取四种不同应变率的试验结果,分析磁铁矿石在不同试验参数下的力学特性以及破碎特征,引入应变率与浸水时长两个因素,建立磁铁矿石在不同应变率和浸水时长条件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结合损伤曲线分析了浸水磁铁矿石全过程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磁铁矿石动态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峰值应变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随浸水时长增加,矿石的峰值应变增加,峰值应力与弹性模量降低;应变率增加与浸水处理会改变矿石峰后阶段的应力跌落状态。浸水处理会促进磁铁矿石破碎,增加矿石单位体积吸收能,降低矿石破碎能耗,提高能量利用率。修正损伤本构模型的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在峰前阶段的吻合度较高,建立的损伤曲线表征了磁铁矿石全过程的损伤机理,磁铁矿石峰前阶段的损伤差异以水应力损伤为主导。磁铁矿石的水应力损伤与荷载损伤共同影响着磁铁矿石的破碎效果,水应力损伤可等效于部分荷载损伤,二者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矿石的破碎效果较好。本工作的结果对富水矿体的安全生产以及磁铁矿石的破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石 浸水时长 SHPB冲击试验 应变率 动态破碎特征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建筑设备-结构耦合效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6
作者 秦昌安 张国伟 +3 位作者 宋金成 王晨 周洲 熊梓言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3,共8页
为研究建筑中设备与建筑结构的相互作用,该文基于设备-Benchmark钢框架缩尺模型开展了振动台试验。文章以水冷机原型为例,采用解耦重构方法将设备系统分为质量特征部分和刚度特征部分,分析了不同质量和刚度下设备的频率,以及设备频率对... 为研究建筑中设备与建筑结构的相互作用,该文基于设备-Benchmark钢框架缩尺模型开展了振动台试验。文章以水冷机原型为例,采用解耦重构方法将设备系统分为质量特征部分和刚度特征部分,分析了不同质量和刚度下设备的频率,以及设备频率对耦合体系振型和动力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设备频率的降低,建筑结构的一阶振型由平动向静止转变,而设备由静止向平动转变。耦合效应使得建筑结构的响应曲线更加尖锐,提升了振动剧烈持续时的加速度峰值,降低了位移峰值,而设备的加速度响应呈现出了相反的演变规律。该研究成果可为设备-结构耦合体系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效应 振动台试验 Benchmark钢框架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动力吸振器三维动刚度矩阵测试和应用
7
作者 岳松涛 张林立 圣小珍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根据钢轨动力吸振器与钢轨的相互作用方式和空间力系简化理论,提出吸振器提供给钢轨的三维动刚度矩阵的定义,基于锤击试验建立确定该矩阵的方法。在锤击试验中测试钢轨特定点之间的频率响应函数,根据频率响应函数得到钢轨质心加速度和... 根据钢轨动力吸振器与钢轨的相互作用方式和空间力系简化理论,提出吸振器提供给钢轨的三维动刚度矩阵的定义,基于锤击试验建立确定该矩阵的方法。在锤击试验中测试钢轨特定点之间的频率响应函数,根据频率响应函数得到钢轨质心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再根据动量和动量矩定理建立钢轨的动力学方程,即可一次得到吸振器的全部动刚度(一步方法)。考虑钢轨/吸振器系统的结构对称性,还提出确定吸振器动刚度的分步方法。吸振器测试结果表明,分步方法可以克服某些力-响应之间相干性差带来的问题,优于一步方法。最后根据测定的吸振器动刚度,通过带有钢轨吸振器的无限长周期轨道结构模型,计算钢轨振动衰减率,并分析吸振器对钢轨振动衰减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动力吸振器 动刚度 锤击法 钢轨振动 振动衰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水泥黏土与砂土冲击动力响应及吸能特性
8
作者 黄建华 贾敏智 李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197,共7页
为探究冻结水泥黏土与砂土冲击动力响应特性,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冻结水泥黏土和冻结水泥砂土开展了冲击荷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冻结温度和冲击气压条件下冻结水泥黏土和砂土的动应力-应变曲线、动弹性模量、动峰值应变和... 为探究冻结水泥黏土与砂土冲击动力响应特性,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冻结水泥黏土和冻结水泥砂土开展了冲击荷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冻结温度和冲击气压条件下冻结水泥黏土和砂土的动应力-应变曲线、动弹性模量、动峰值应变和强度及其宏观破坏特征;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通过能量衍生流动转化理论分析土体最优吸能效率值,进而从机理上分析冻结水泥黏土和砂土的动力学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冻结水泥黏土与砂土的动峰值应变与强度、能量吸收效率及其宏观损伤破坏程度随冲击气压的增加和冻结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冻结水泥黏土的峰值强度大于冻结水泥砂土,动峰值应变、能量吸收率则小于冻结水泥砂土;二者的动弹性模量均随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先增大后减小;冻结水泥黏土与砂土的最优吸能效率受温度影响显著,冻结水泥砂土的吸能效率更高。研究成果可为冻结与水泥联合加固岩土工程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水泥黏土 冻结水泥砂土 冲击动力特性 能量吸收率 SHPB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consumption in rock fragmentation at intermediate strain rate 被引量:19
9
作者 洪亮 周子龙 +2 位作者 尹土兵 廖国燕 叶洲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77-682,共6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rock and its fragmentation, dynamic strength and strain rate, granite, sandstone and limestone specimens were chosen and tested on large-diameter spli...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rock and its fragmentation, dynamic strength and strain rate, granite, sandstone and limestone specimens were chosen and tested on large-diameter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equipment with half-sine waveform loading at the strain rates ranging from 40 to 150 s- 1. With recorded signal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ain rate and dynamic strength were analyzed. And the fragmentation behaviors of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ensity of rock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total incident energy.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ensity is of an expone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average size of rock fragments. The high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ensity, the more serious the fragmentation, and the better the gradation of fragment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ensity takes a good logarithm relationship with the dynamic strength of rock. The dynamic strength of rock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in rate, indicating higher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large-diameter SHPB test intermediate strain rate energy consumption density fragment distribution dynamic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速度及骨料率对混凝土动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发宁 王宝生 +2 位作者 李玉涛 任劼 方建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22,共8页
混凝土结构抗爆炸冲击能力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军事防护意义.国内外学者已对混凝土动强度的提高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探讨单个因素对混凝土动强度的影响,缺乏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动强度规律的研究,并且对混凝土抗压动强度和抗拉... 混凝土结构抗爆炸冲击能力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军事防护意义.国内外学者已对混凝土动强度的提高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探讨单个因素对混凝土动强度的影响,缺乏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动强度规律的研究,并且对混凝土抗压动强度和抗拉动强度间的关系研究也较少.通过霍普金森压杆试验仪的单轴压缩试验和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测定了不同骨料率和冲击速度下混凝土的抗压动强度和抗拉动强度,再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到混凝土动强度的理论表达式,并将混凝土抗拉抗压动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动强度与混凝土骨料率和冲击速度呈正相关,且随着混凝土骨料率的增大,冲击速度越小,混凝土抗压动强度增加幅度越大,受动载时,混凝土抗压动强度提高幅值大于抗拉动强度提高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动强度 骨料率 冲击速度 增加幅度 霍普金森压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变率冲击荷载下节理花岗岩的动力响应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智德 司莹莹 +2 位作者 李杰 钱梦凡 安佳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5-1762,1777,共9页
岩体中节理面的存在是引起冲击应力波衰减的主要原因,会造成爆炸能量的衰减及降低爆破效果。为探讨低应变率下不同节理倾角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质、应力波传递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 岩体中节理面的存在是引起冲击应力波衰减的主要原因,会造成爆炸能量的衰减及降低爆破效果。为探讨低应变率下不同节理倾角花岗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质、应力波传递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简称SHPB)试验装置对低应变率下3种不同冲击气压、4种不同倾角的节理花岗岩进行冲击试验。结果表明:(1)在含节理的岩样中,其峰值应力随节理倾角的增大呈下降趋势,随冲击荷载的增大呈上升趋势;(2)透射系数随节理倾角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冲击荷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3)能量传递系数随节理倾角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完整岩样、节理倾角θ=0º和45º的岩样,其能量传递系数都随着冲击荷载的增大而减小,而节理倾角θ=15º和30º的岩样,其能量传递系数随着冲击荷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 节理花岗岩 SHPB冲击试验 动力响应 低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侧穿箱基框架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沙沙 白晓晓 +3 位作者 张亚楠 孟薇 袁镝 徐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3,共13页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侧穿箱基框架结构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室内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建模,将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分析隧道侧穿箱基...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侧穿箱基框架结构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室内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建模,将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分析隧道侧穿箱基框架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①隧道或箱基框架结构的存在均会降低整个体系的自振频率;②箱基框架结构的存在会降低隧道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同时减弱隧道结构所受到的弯矩,而对其所受剪力的影响不大;③隧道结构的存在会减弱箱基框架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箱室的存在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且当箱基框架结构高于三层时,楼板加速度响应随楼层高度的增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隧道 箱基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梁与锚索桩板墙加固隧道洞口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海洲 蒋关鲁 +4 位作者 何梓雷 郭玉丰 何晓龙 刘先峰 胡金山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5,共12页
针对山岭隧道洞口在降雨、地震等因素作用下易产生变形破坏的问题,以某处采用框架梁与锚索桩板墙支护的隧道洞口边坡工程为原型,开展几何比尺为1∶50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降雨后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失稳变形规律。结果表明... 针对山岭隧道洞口在降雨、地震等因素作用下易产生变形破坏的问题,以某处采用框架梁与锚索桩板墙支护的隧道洞口边坡工程为原型,开展几何比尺为1∶50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降雨后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失稳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后坡面无局部破坏,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破坏过程可归纳为坡顶张拉破坏—坡脚剪切溃裂—坡体整体失稳滑动,边坡表现为张拉—剪切型破坏;边坡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呈层状分布,“高程效应”与“趋表效应”显著,均随输入正弦波频率、幅值的增加而增大;边坡土体峰值应变分布与坡体滑动破坏面较吻合;桩体锚索轴力与输入正弦波频率、幅值呈正相关,强震作用下锚索轴力增幅显著;桩后峰值土压力近似呈三角形分布,桩体嵌固段内桩土压力最大;桩体弯矩呈“b”型分布,嵌固段内桩体峰值弯矩最大,抗震设计中应注意验算其抗弯强度;桩后土压力与桩体加速度FFT谱幅值主要集中于低频段,结构动力响应主要受地震波低频段部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边坡 框架梁 锚索桩板墙 降雨 地震 动力响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6DOF模型的框架式流速仪水力特性数值模拟与明渠测流速率常数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渊 申丽霞 +3 位作者 吴建华 张玉胜 成一雄 胥云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1-381,共11页
为分析明渠内框架式流速仪流场特性与运动姿态,同时对流速仪倍常数K和摩阻系数C进行率定,根据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VOF多相流模型,建立动态网格下的6自由度(6DOF)刚体动力学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对... 为分析明渠内框架式流速仪流场特性与运动姿态,同时对流速仪倍常数K和摩阻系数C进行率定,根据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Navier-Stoke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VOF多相流模型,建立动态网格下的6自由度(6DOF)刚体动力学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对水冲击流速仪旋桨使之被动旋转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流速仪在不同位置对流速仪倍常数K和摩阻系数C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动网格6DOF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框架式流速仪在明渠的流动状态,仿真结果可靠性较高;通过对不同时刻转速与流速拟合曲线分析可知,流速仪位置不同会影响流速仪摩阻系数C,对流速仪倍常数K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框架式流速仪优化和不同含沙水流条件下对流速仪的磨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测流 水力特性 框架式流速仪法 动网格6DOF仿真模型 速率常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试验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承载能力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毅 李琪 +1 位作者 奎智尧 田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为了检测高墩大跨宽体箱梁刚构桥的桥梁承载能力及其动力特性,了解桥梁的健康状况,分析是否能满足设计及使用的要求。以凤凰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的结果与计算模型理论值进行对比和分析。在静载... 为了检测高墩大跨宽体箱梁刚构桥的桥梁承载能力及其动力特性,了解桥梁的健康状况,分析是否能满足设计及使用的要求。以凤凰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的结果与计算模型理论值进行对比和分析。在静载试验下,该桥的挠度校验系数为0.710~0.884,应变测点校验系数为0.603~0.800,相对残余应变和相对残余变位均小于20%。动载试验下桥梁左右两幅自振振动频率最小值为4.103 Hz,实测桥跨最大冲击系数为0.039。凤凰特大桥主桥左幅、右幅静载试验结论表明桥跨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的使用要求,动载试验结果表明,受检桥跨的实测自振特性及动力响应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荷载试验 承载能力 动力特性 高墩大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压缩试验与损伤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季玄 陈徐东 +3 位作者 石丹丹 王璐瑶 宁英杰 甘元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20,共6页
为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在动态压缩下的损伤特性,该文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了不同应变率(52~368 s-1)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试件的破坏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冲... 为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在动态压缩下的损伤特性,该文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了不同应变率(52~368 s-1)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试件的破坏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下,UHPC试件破坏后,仍能保持完整;UHPC动态抗压强度和韧性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随着应变率的增加,钢纤维能够更好地吸收冲击能量并抑制临界应变的增大;裂缝发展受应变率影响较大,裂缝最终宽度随应变率的增加不断增加,低应变率下裂缝最终宽度并非其最大宽度。该研究可为UHPC服役性能和损伤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数字图像相关 动态冲击试验 应变率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和ARO算法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宏印 姜良维 +2 位作者 顾箭峰 曹鸿猷 吴楠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7,共9页
针对桥梁结构模型修正过程中计算量大、全局寻优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法和人工兔优化算法(artificial rabbits optimization, ARO)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F检验法明确对结构响应影响显著的参数并建立响应面模型作... 针对桥梁结构模型修正过程中计算量大、全局寻优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法和人工兔优化算法(artificial rabbits optimization, ARO)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F检验法明确对结构响应影响显著的参数并建立响应面模型作为桥梁有限元模型的代理模型进行迭代计算,然后通过静动力联合修正法基于特征响应的响应面模型计算值和试验值构建目标函数,并通过人工兔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迭代计算进而获得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参数。采用该方法对变截面连续刚构黄河特大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结果显示:基于显著性分析结果建立的桥梁响应面模型相关系数大于0.98,且平均绝对误差低于0.05;模型修正后主梁关键截面竖向位移最大相对误差由32.97%降至5.72%,平均相对误差由20.67%降至3.61%,桥梁前3阶竖向自振频率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18%。可见,采用所提方法修正的模型能用于评价桥梁结构实际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变截面连续刚构桥 有限元模型修正 F检验法 响应面法 静动力联合修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刚性框架基础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林林 岳方方 +4 位作者 王进沛 王浩 邵晓岩 胡云霞 李伟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5,共7页
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在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这类机组投运量增长显著。汽轮发电机作为电厂的关键核心动力装备,其基础结构振动控制是保障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二次再热机组汽轮发电机轴系长、... 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在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这类机组投运量增长显著。汽轮发电机作为电厂的关键核心动力装备,其基础结构振动控制是保障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二次再热机组汽轮发电机轴系长、转子重,为降低振动影响确保机组平稳安全运行,以往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普遍采用弹簧隔振基础。该研究围绕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发电机刚性框架基础的动力性能开展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发电机刚性框架基础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正常运转阶段各扰力点振动线位移响应幅值不大于20μm,满足我国标准限值要求。研究成果可为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选型和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机组 汽轮发电机基础 刚性框架基础 动力性能 缩尺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SHPB冲击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问题探讨
19
作者 吴琳 吕亚茹 +1 位作者 张申 丁思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61-3480,共20页
中高应变率下砂土的动力特性对防护工程、桩基贯入、船舶抛锚、飞机降落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砂土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简称SHPB)冲击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砂土冲击特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高应变率下砂土的动力特性对防护工程、桩基贯入、船舶抛锚、飞机降落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砂土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简称SHPB)冲击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砂土冲击特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SHPB试验对于散体材料仍存在不确定性,如试样尺寸尚不规范统一、边界条件难以控制、三轴试验方法还不成熟等,未来三轴SHPB试验需要解决试样径向变形测量和围压恒定问题;(2)由于试验条件下排气和排水不确定,且存在惯性效应,导致应变率效应无法准确判断;(3)含水率对冲击特性的影响与孔隙水压力、孔隙气压力变化相关,但相关变量测量困难,结果难以分析,需要开发完全不排气、不排水的装置以消除边界条件影响;(4)现有方法如有限元法、离散元法、耦合方法无法统一模拟波传播连续性和颗粒破碎,需要克服计算量限制,建立考虑复杂机制(如含水、颗粒破碎)的数值模型来研究砂土冲击特性;(5)需要建立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本构模型,实现水分、颗粒破碎等复杂机制的模拟,完善中高应变率土力学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霍普金森压杆 冲击试验 动力特性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流组织优化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申加旭 赛俊聪 +1 位作者 李恒阳 秦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建立W型火焰锅炉数值模型,研究冷态试验前后,炉内气流组织变化以及飞灰冲蚀和炉膛壁面磨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冷态试验优化气流组织,可以得到良好的W形态;调平后炉膛内部流场优化,炉膛内部整体磨损情况改...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建立W型火焰锅炉数值模型,研究冷态试验前后,炉内气流组织变化以及飞灰冲蚀和炉膛壁面磨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冷态试验优化气流组织,可以得到良好的W形态;调平后炉膛内部流场优化,炉膛内部整体磨损情况改善,磨损速率由调平前的4×10^(-6)kg/(m^(2)·s)降低到1.5×10^(-6)kg/(m^(2)·s);合理的气流组织对炉膛壁面的磨损影响较大,调平前波动幅度最大达到25×10^(-7)kg/(m^(2)·s),调平后波动幅度则在5×10^(-7)kg/(m^(2)·s),合理配风是保证炉膛壁面磨损减弱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冷态试验 空气动力场 磨损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