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基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性能
1
作者 包利宁 李健斌 +3 位作者 王晓虹 董庆文 李旭 董晋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3-1563,共11页
将自制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DBS)、C6二聚烷基苯磺酸钠(SC6DBS)和双己基烷基苯磺酸钠(SDHBS)3种煤基同分异构型烷基苯磺酸盐分别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IC13EO9)进行复配,得到了3种复配体系SDDBS/IC13EO9、SC6DBS/IC13EO9和SDHBS/I... 将自制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DBS)、C6二聚烷基苯磺酸钠(SC6DBS)和双己基烷基苯磺酸钠(SDHBS)3种煤基同分异构型烷基苯磺酸盐分别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IC13EO9)进行复配,得到了3种复配体系SDDBS/IC13EO9、SC6DBS/IC13EO9和SDHBS/IC13EO9,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面张力仪、动态光散射仪、液滴形状分析仪、立式去污机考察了不同复配比例(质量比,下同)对3种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剂稳定性、表面张力、胶束聚集行为、润湿性能、泡沫性能、乳化性能以及去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烷基苯磺酸盐和IC13EO9质量比为5∶5的复配体系表现出最佳的协同增效作用;SDHBS/IC13EO9表现出较好的润湿性能(30 s的水接触角为53.0°)、泡沫性能(泡沫半衰期为349.2 s)和乳化性能(乳化时间为1035 s),具有与商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IC13EO9复配体系相当的去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分异构型烷基苯磺酸盐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 动态表面张力 动态光散射 去污性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的铺展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泽 杨松 +2 位作者 刘秀芳 赖天伟 侯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探究表面张力对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铺展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搭建了可视化实验系统,探究了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的铺展动力学行为,分析了水平壁面过冷度对低表面张力液滴冲击铺展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亲水硅水平壁面及较... 为探究表面张力对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铺展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搭建了可视化实验系统,探究了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的铺展动力学行为,分析了水平壁面过冷度对低表面张力液滴冲击铺展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亲水硅水平壁面及较小的冲击速度以观测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的铺展动力学行为。此外,还比较了不同的最大铺展因子和最大铺展时间的典型模型对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铺展动力学因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乙醇液滴冲击过冷亲水水平壁面的铺展动力学行为分为飞溅、铺展、稳定3个阶段;最大铺展时间随水平壁面过冷度的增大而减小;水平壁面过冷度对最大铺展因子的影响是非单调的,在水平壁面过冷度较低时,最大内部铺展因子减小起主要作用,在水平壁面过冷度较高时,由于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增强,无量纲手指状突起增大起主要作用,二者共同作用造成了非单调变化;现有模型对于最大铺展时间的预测效果较好,相对平均偏差为6.05%,而对最大铺展因子的预测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冲击 过冷水平壁面 表面张力 铺展动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助剂溶液在靶标表面的动态润湿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庞红宇 张现峰 +1 位作者 张红艳 杜凤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通过测量3种常用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及全氟辛磺酸四乙基胺(FT-248)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以及液滴在石蜡和玉米叶片上的动态接触角(DCA),讨论了DST对药液在靶标上的润湿性和铺展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测量3种常用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及全氟辛磺酸四乙基胺(FT-248)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以及液滴在石蜡和玉米叶片上的动态接触角(DCA),讨论了DST对药液在靶标上的润湿性和铺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液落在靶标上的瞬时DST越小,则与靶标间的DCA越小,越容易在靶标上润湿;DST降低得越快,铺展的速度也越快。应用平衡表面张力(EST)来评价雾滴在靶标上的动态润湿行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用DST能更确切地分析药液在靶标上的铺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助剂 平衡表面张力(EST) 动态表面张力(dst) 动态接触角(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Dynol-604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干佐 陈文君 +2 位作者 顾强 李英 葛尚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17-2120,共4页
通过测定双子表面活性剂 Dynol-6 0 4的动态表面张力 ( DST) ,研究了温度和浓度等对其 DST的影响 ,详细表征了 DST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计算了动态表面张力的各种参数 ( ti,t*,tm,R1 /2 ) .结果表明 ,其表面张力降低迅速 ,γm 值也很低 .... 通过测定双子表面活性剂 Dynol-6 0 4的动态表面张力 ( DST) ,研究了温度和浓度等对其 DST的影响 ,详细表征了 DST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计算了动态表面张力的各种参数 ( ti,t*,tm,R1 /2 ) .结果表明 ,其表面张力降低迅速 ,γm 值也很低 .探讨了上述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Dynol-604溶液 动态表面张力 温度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聚葡糖苷溶液的表面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被引量:10
5
作者 柴金岭 徐军 +3 位作者 李干佐 张高勇 李英 陈文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15-1920,共6页
用吊片法和气泡最大压力法分别测定了烷基聚葡糖苷 (APG) C9.6 G1 .3水溶液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 ,研究了 APG水溶液表面的吸附平衡、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测得其 cmc(临界胶束浓度 )为 0 .0 3 2 g /L .吸附过程由初始的扩散控制转变到... 用吊片法和气泡最大压力法分别测定了烷基聚葡糖苷 (APG) C9.6 G1 .3水溶液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 ,研究了 APG水溶液表面的吸附平衡、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测得其 cmc(临界胶束浓度 )为 0 .0 3 2 g /L .吸附过程由初始的扩散控制转变到势垒控制 ,吸附势垒为 4~ 7k J/mol.温度升高 ,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均减小 ,吸附量增加 ;加入无机盐 ,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增大 ,吸附量亦增加 ;醇类的吸附使动态表面张力下降速率加快 ,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表面吸附平衡 动态表面张力 动力学 烷基聚葡糖苷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液动态表面张力与雾滴粒径关系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辉 宋坚利 +1 位作者 曾爱军 何雄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79,共6页
为了描述喷雾液的动态表面张力与雾滴粒径的关系,用粒度分析仪对不同表面张力喷雾液喷雾时形成的雾滴体积中径D50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喷头尺寸、喷雾压力对D50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液0.023 s时的动态表面张力值γ0.023越低,所形成的... 为了描述喷雾液的动态表面张力与雾滴粒径的关系,用粒度分析仪对不同表面张力喷雾液喷雾时形成的雾滴体积中径D50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喷头尺寸、喷雾压力对D50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液0.023 s时的动态表面张力值γ0.023越低,所形成的雾滴D50越小,D50与γ0.023呈线性相关;喷雾压力相同时,随着喷头尺寸的增大,喷雾液动态表面张力的改变对雾滴粒径的影响增大;喷头尺寸相同时,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大,喷雾液动态表面张力的改变对雾滴粒径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表面张力 雾化 雾滴 体积中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与吸附动力学研究(续完)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干佐 牟建海 隋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3,共6页
This review covers equilibrium and dynamic aspects of surface tension and adsorption,primarily of single non micellar or premicellar and micellar surfactant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Equilibrium tension data have be... This review covers equilibrium and dynamic aspects of surface tension and adsorption,primarily of single non micellar or premicellar and micellar surfactant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Equilibrium tension data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equilibrium isothem and the Gibbs isothem.A minute description of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curv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surface tension is given.Dynamic adsorption models with the diffusioncontrolled and mixed kinetic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and applied to several sets of data.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inferred from dynamic tension data,and kinetic adsorption parameters,derived from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s to the data,are presented and critically evaluated.The adsorption of most of the surfactants examined is slower than predicted by diffusion controlled models.Exceptions are mostly non ionic surfactants and certain alcoh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溶液 表面张力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吸附性质 被引量:10
8
作者 范海明 张一诺 +6 位作者 张进 王东英 高建波 康万利 孟祥灿 赵健 徐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1-357,共7页
利用MPTC型气泡压力张仪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在不同NaCl浓度下的动态表面吸附性质,分析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吸附层和胶束中形成双电层结构产生表面电荷对动态表面扩散过程和胶束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DS在表面吸附过程中... 利用MPTC型气泡压力张仪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在不同NaCl浓度下的动态表面吸附性质,分析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吸附层和胶束中形成双电层结构产生表面电荷对动态表面扩散过程和胶束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DS在表面吸附过程中,表面电荷的存在会产生5.5kJ·mol^(-1)的吸附势垒(E_a),显著降低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DS^-)的有效扩散系数(D_(eff)).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的有效扩散系数与自扩散系数(D)的比值(D_(eff)/D)仅为0.013,这表明SDS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同,在吸附初期为混合动力控制吸附机制.加入NaCl可以降低吸附势垒.当加入不小于80mmol·L^(-1)NaCl后,E_a小于0.3kJ·mol^(-1),D_(eff)/D在0.8-1.2之间,表现出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同的扩散控制吸附机制.同时,通过分析SDS胶束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获得了表征胶束解体速度的常数(k_2).发现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k_2减小,表明SDS胶束表面电荷的存在会增加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间的排斥力,促进胶束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动态表面张力 表面电荷 吸附势垒 胶束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聚葡糖苷水溶液动态表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杰 魏西莲 +1 位作者 李干佐 郑利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6-349,共4页
采用最大泡压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烷基聚葡糖苷(APG或CiGj)C8/10G1.31和C12/14G1.43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重点考察了胶束溶液中的DST曲线。将得到的DST对时间的曲线,用Rosen模型进行处理,计算了DST的各项参数(n,ti、t*、tm、γm、... 采用最大泡压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烷基聚葡糖苷(APG或CiGj)C8/10G1.31和C12/14G1.43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重点考察了胶束溶液中的DST曲线。将得到的DST对时间的曲线,用Rosen模型进行处理,计算了DST的各项参数(n,ti、t*、tm、γm、γ0-γm、R1/2)。结果表明,随浓度增加,n、ti、t*、tm以及γm减小,R1/2增大。当浓度大于cmc时,仍可用Rosen经验方程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出改进模型对胶束溶液中的动态吸附现象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聚葡糖苷 动态表面张力 dst参数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维盐微乳剂药液在水稻叶面的行为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鹏 顾中言 +2 位作者 徐德进 许小龙 徐广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3-508,共6页
研究了由0.5%甲维盐微乳剂配成的浓度为0.78~12.50mg/L药液在水稻叶上的表面张力特性及展布情况。结果表明,1.56~12.50mg/L甲维盐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叶临界表面张力。将0.05mL药液点滴在水稻叶上的瞬间,不同浓度药液的接触... 研究了由0.5%甲维盐微乳剂配成的浓度为0.78~12.50mg/L药液在水稻叶上的表面张力特性及展布情况。结果表明,1.56~12.50mg/L甲维盐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叶临界表面张力。将0.05mL药液点滴在水稻叶上的瞬间,不同浓度药液的接触角不同,但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小,并且药液浓度越高接触角变小就越快,最终,药液中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的药滴(3.12、6.25和12.50mg/L)在水稻叶上完全展布,而药液中表面活性剂没有达到临界胶束浓度的药滴(1.56mg/L)则不能在水稻叶上完全展布。在相同的浓度下,1.56~100mg/L的甲维盐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而甲维盐乳油药液的表面张力大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并且前者在水稻叶面的滞留量明显多于后者。盆栽试验表明,相同浓度下微乳剂的保苗效果始于乳油,证明了微乳剂对药剂理化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表面张力 展布 滞留量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和温度对油基氧乙烯醚水溶液表面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峰 王仲妮 +2 位作者 孙得志 尹宝霖 李干佐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5-278,共4页
使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油基十氧乙烯基醚C18H35O(CH2CH2O)10H(Brij97,C18EO10OH),油基二十氧乙烯基醚C18H35O(CH2CH2O)20H(C18EO20OH)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考察了结构及温度对DST的影响,详细表征了DST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计算了动态... 使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油基十氧乙烯基醚C18H35O(CH2CH2O)10H(Brij97,C18EO10OH),油基二十氧乙烯基醚C18H35O(CH2CH2O)20H(C18EO20OH)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考察了结构及温度对DST的影响,详细表征了DST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计算了动态表面张力的参数(n,t*,γm),结合Word-Tordai方程计算了表观扩散系数(Da)和吸附势垒(Ea)。探讨了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动态表面张力 吸附动力学 吸附势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纯铁1550℃的粘度及表面张力与结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滕新营 闵光辉 +3 位作者 刘含莲 石志强 王焕荣 叶以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用θ -θ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液态纯铁在 15 5 0℃的结构 ,根据实验所得双体分布函数 ,利用Iida和Reynolds的公式对液态纯铁的动力粘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液态纯铁在 15 5 0℃的动力粘度 η =6 .44mPa·s ,表... 用θ -θ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液态纯铁在 15 5 0℃的结构 ,根据实验所得双体分布函数 ,利用Iida和Reynolds的公式对液态纯铁的动力粘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液态纯铁在 15 5 0℃的动力粘度 η =6 .44mPa·s ,表面张力 γ =2 .0 4N/m ;根据公式 γ/ η =1516 kT/m ,液态纯铁的动力粘度和表面张力之间吻合较好 ;液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结构 纯铁 动力粘度 表面张力 结构 液态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在水稻叶上润湿铺展的甲维盐微乳剂的研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范鹏 顾中言 +3 位作者 徐德进 许小龙 徐广春 石伟山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9-1024,共6页
采用转相法配制了26种不同配方的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经过(54±2)℃的热贮藏和(0±2)℃的冷贮藏后,成功筛选出适合配制该微乳剂的助溶剂、表面活性剂和赋形剂的种类及用量,通过测定5种合格微乳剂的表面... 采用转相法配制了26种不同配方的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经过(54±2)℃的热贮藏和(0±2)℃的冷贮藏后,成功筛选出适合配制该微乳剂的助溶剂、表面活性剂和赋形剂的种类及用量,通过测定5种合格微乳剂的表面张力,确定最佳配方。比较不同浓度该配方微乳剂与乳油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水稻叶上的滞留量,结果表明:2.0~100.0mg/L的甲维盐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而同浓度的1.O%甲维盐乳油药液的表面张力大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在相同浓度下,前者在水稻叶面的滞留量明显多于后者。将0.05ml的该微乳剂药滴和水滴分别点滴在水稻叶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能够逐渐铺展开来,最终形成均匀的液膜覆盖在水稻叶面上;而清水在水稻叶面呈球形,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稻叶面上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微乳剂 表面张力 滞留量 铺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盐水溶液表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柱 张军 +1 位作者 周媛 杨秀全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4-1618,共5页
采用wilhelmy吊片法和最大气泡压力法分别测定了烷烃链碳原子数为8,10,12的三种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盐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及动态表面张力。考察了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盐(AG-EC)的烷烃链长和浓度、温度、氯化钠对其动态表面张力的影响... 采用wilhelmy吊片法和最大气泡压力法分别测定了烷烃链碳原子数为8,10,12的三种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盐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及动态表面张力。考察了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盐(AG-EC)的烷烃链长和浓度、温度、氯化钠对其动态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G-EC12、AG-EC10及AG-EC08在25℃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226,1.038,5.104 mmol/L,三种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盐在其各自的水溶液中均显示出表面活性。随着疏水碳链长由8增长至12,三种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盐的动态表面活性升高。同一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盐随着浓度增大,其动态表面张力参数n、t*减小,且R1/2增大,动态表面活性增大。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25~45℃)或无机电解质Na Cl浓度增加至0.6 mol/L,动态表面活性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柠檬酸单酯 平衡表面张力 动态表面张力 温度 无机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泡沫钻井流体稳定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秀娟 李应成 +2 位作者 高磊 沈之芹 沙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5,共5页
采用表面张力、黏度、界面膜流变性能、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空气/白油表面的吸附行为和界面层的性质,通过对泡沫表观性能、液膜流变性质、微观分子模拟等研究结果的关联分析,讨论了油基泡沫的稳定机理。研究结果表... 采用表面张力、黏度、界面膜流变性能、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空气/白油表面的吸附行为和界面层的性质,通过对泡沫表观性能、液膜流变性质、微观分子模拟等研究结果的关联分析,讨论了油基泡沫的稳定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椰油二乙醇酰胺、司盘80、长链烷基苯磺酸(C20-24)以反胶束的形式吸附在界面下层,很难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瞬态泡沫;氟表面活性剂和自制的SH-OF-1在泡沫形成时可以吸附到表面定向排列,降低表面张力,形成相对稳定的泡沫;氟表面活性剂泡沫液膜呈现出较高的弹性性质,表面黏性不够,使得其抗扰动能力稍差,而SH-OF-1由于同时具有黏弹性能,因而表现出更好的泡沫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泡沫 稳定机理 表面张力 界面流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小冬 熊玉娟 +1 位作者 欧阳向南 邹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9-81,122,共3页
对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4-12的耐盐性和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含NaCl为2.35×105 mg/L、CaCl2为1.5×104 mg/L的地层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538.6mg/L。GA12-4-12溶液与稀油间的油... 对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4-12的耐盐性和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含NaCl为2.35×105 mg/L、CaCl2为1.5×104 mg/L的地层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538.6mg/L。GA12-4-12溶液与稀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随着无机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并趋于稳定,当NaCl含量为250g/L,能使界面张力降至2.2×10-3 mN/m。在高矿化度模拟地层水条件下,GA12-4-12及其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SP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10-3 mN/m)。进行模拟驱油实验表明,GA12-4-12与SP复合体系提高水驱采收率分别为6.25%、1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驱油表面活性剂 油水动态界面张力 表面张力 耐盐性 高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的合成及动态表面张力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正国 李本刚 +1 位作者 高庆 钱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通过缩水甘油苯基醚低聚物的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磺酸聚醚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低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SPPGE),并用红外、核磁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同时,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无机盐含量SPPGE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 通过缩水甘油苯基醚低聚物的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磺酸聚醚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低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SPPGE),并用红外、核磁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同时,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无机盐含量SPPGE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并用Rosen经验方程和Word-Tordai方程对DS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PPGE溶液浓度越高,动态表面活性越高,DST达到界平衡越快,DST曲线越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初期属扩散控制吸附,后期属混合动力吸附,且浓度越高,吸附势垒εa越大,有效扩散系数Deff越小;对同一浓度溶液,添加电解质使DST曲线下降,吸附机理不变,但后期吸附势垒εa增大,有效扩散系数Deff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低聚缩水甘油苯基醚磺酸钠 合成 动态表面张力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张力薄膜平衡特性构造自由曲面空间结构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娜 陆金钰 罗尧治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75-1081,共7页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不仅要满足特定的几何形态要求,而且需要具备受力均衡的力学性能.结合几何特性分析与力学性能优化,提出了基于自然界中张力薄膜平衡特性的自由曲面空间结构造型技术.将初始的准均匀B样条曲面比拟为张力薄膜,运用拉普拉...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不仅要满足特定的几何形态要求,而且需要具备受力均衡的力学性能.结合几何特性分析与力学性能优化,提出了基于自然界中张力薄膜平衡特性的自由曲面空间结构造型技术.将初始的准均匀B样条曲面比拟为张力薄膜,运用拉普拉斯公式与改进的动力松弛法进行优化,得到满足给定边界条件的合理目标曲面.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造型技术简便可行,可有效地缩短自由曲面空间结构的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自由曲面 张力薄膜 极小曲面 动力松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亚甲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稀水溶液的特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毕只初 廖文胜 齐丽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15-1019,共5页
合成并表征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乙二亚甲基-α,β-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6-2一16)。用表面张力和粘度法确定了其cmc,通过表面张力曲线计算了16-2-16的表面吸附量、吸附分子面积和胶束形成自由能;并用悬滴法测定了16-2-16在空... 合成并表征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乙二亚甲基-α,β-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6-2一16)。用表面张力和粘度法确定了其cmc,通过表面张力曲线计算了16-2-16的表面吸附量、吸附分子面积和胶束形成自由能;并用悬滴法测定了16-2-16在空气表面和十二烷界面的动态表(界)面张力。用改进的Washburn方法测定16-2-16水溶液在硅胶粉末表面的接触角,并进一步讨论了16-2-16在硅胶表面的吸附引起的润湿性变化。探讨润湿性变化与动态张力的关系。将16-2-16与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做比较:两种物质在含油硅胶粉末上引起的最高脱油率(实验室模拟驱油)均发生在cmc附近,但16-2-16的最高脱油率是68%,CTAB的是63%。而所用CTAB的cmc比16-2-16的约大50倍,也就是说用16-2-16可以获得更高的脱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亚甲基 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稀水溶液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动态表面张力 润湿性 脱油率 石油开采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十四烷基二甲基)-1,4-对苯二甲基氯化铵盐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刚森 赵林秀 +3 位作者 王培义 宁小钰 秦鹏举 薛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9-523,563,共6页
分别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对二氯苄(XDC)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n(叔胺)∶n(XDC)=2.4∶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时,XDC转化率达... 分别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对二氯苄(XDC)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n(叔胺)∶n(XDC)=2.4∶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时,XDC转化率达到100%;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进行了确认。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25℃时,碳链长度分别为12和14时,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36×10-5和2.56×10^(-6)mol/L,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40.71和35.37 m N/m;p C20值分别为5.63和6.18;表面过剩吸附量(Γmax)分别为2.41×10^(-6)和3.09×10^(-6)mol/m^2;分子最小截面积(Amin)分别为0.69和0.54 nm^2。动态表面张力参数n值分别为0.85、0.74,t*分别为1.05和0.27 s,R1/2分别为14.11和69.79 m N/m/s,R=14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动态表面张力优于R=12时。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结构相似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相比CMC低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 对二氯苄 动态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