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热卷烟烟草颗粒水分吸附特性及水分状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宇 周顺 +8 位作者 林泳鸿 张劲 吕莹 丁乃红 王洁 田慧娟 王孝峰 曹芸 陈芹芹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揭示加热卷烟烟草颗粒吸湿特性规律。【方法】以8种烤烟原料制备的加热卷烟烟草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DVS)及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对其水分吸附特性及水分状态进行动态表征,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烟草颗粒... 【目的】揭示加热卷烟烟草颗粒吸湿特性规律。【方法】以8种烤烟原料制备的加热卷烟烟草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DVS)及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对其水分吸附特性及水分状态进行动态表征,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烟草颗粒吸湿特性的差异。【结果】(1)烟草颗粒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均呈典型的“J”型,DLP与GAB模型拟合效果较优,平均R2分别为0.9996和0.9961,单分子层含水率范围为13.00~14.53 g/100 g;(2)在吸湿过程(0~14 d)中,烟草颗粒的水分含量显著增加,其与结合水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41,P<0.01),吸湿初期(1 d)及后期(14 d)结合水峰面积增加值分别达到417~655、2384~3221;(3)烤烟产地和部位对烟草颗粒的吸湿特性有一定影响,相同产地的中部烟显著高于上部烟、下部烟的烟草颗粒水分吸附量(14 d),河南三门峡上部烟显著高于贵州遵义、云南昆明上部烟的烟草颗粒水分吸附量(14 d),云南昆明下部烟显著高于贵州铜仁下部烟烟草颗粒水分吸附量(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颗粒 动态水分吸附 低场核磁共振 结合水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庆阳市为例
2
作者 汪倩 袁波 +2 位作者 吴剑 刘文士 吴雁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9,共9页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相关研究缺失,亟待填补以支撑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油气资源城市庆阳市为例,其油气开发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庆阳市实际,融合动静评价法构建油气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体系,...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相关研究缺失,亟待填补以支撑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油气资源城市庆阳市为例,其油气开发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庆阳市实际,融合动静评价法构建油气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体系,在静态评估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追溯历史变化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动态评估则是采用系统动力学提出了4种优化方案,并对庆阳市2022—2035年水资源承载力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2—2022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庆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幅度为18.78%;考虑节水、治污、经济调节等方面形成综合发展方案,认为可通过采取供需双向调整策略缓解水资源压力。研究成果可为庆阳市水资源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估体系 动静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 系统动力学 水资源调控 庆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女学生胸腰体型分析与服装号型优化
3
作者 申鸿 黄元菁 +2 位作者 杨文静 张亮 孟虎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09,共7页
为完善青年女学生胸腰体型划分方法,辅助优化女性群体服装号型设计,选择1825岁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扫描仪采集189个有效样本数据,并选择与胸腰部位紧密相关的25个变量数据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发现:被测量女大学生群体胸腰部位较... 为完善青年女学生胸腰体型划分方法,辅助优化女性群体服装号型设计,选择1825岁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扫描仪采集189个有效样本数据,并选择与胸腰部位紧密相关的25个变量数据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发现:被测量女大学生群体胸腰部位较国家标准中的女子体型偏瘦;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到最能体现胸腰部位特征的8个变量,利用K-means动态聚类将样本中的159组数据进行聚类,划分青年女学生胸腰体型为阔胸偏胖体、平胸偏瘦体、细长偏瘦体3类,并采用组合分类法,将胸腰体型根据胸腰差与胸凸值大小进一步划分为16类。使用剩余的30组数据进行结果验证,发现16类体型的样本总覆盖率为100%。精确的体型分类,可以优化服装号型,提高着装合体性及舒适度,为服装行业挖掘青年女学生消费市场潜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分类 体型特征 三维人体测量 主成分因子分析 K-means动态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BP神经网络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石 张瑞友 汪定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2-485,共4页
针对PCA-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解决预测问题时,忽视数据自相关性而造成的预测结果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精度的研究现状,建立了预测数据的增广矩阵.通过计算前l时刻数据确定增广矩阵的维数,并把得到增广后的预测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 针对PCA-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解决预测问题时,忽视数据自相关性而造成的预测结果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精度的研究现状,建立了预测数据的增广矩阵.通过计算前l时刻数据确定增广矩阵的维数,并把得到增广后的预测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建立了基于DPCA-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结构.该模型能有效地去除自变量系统中与因变量无关的数据信息,增加自变量系统中数据的自相关性.算例比较分析表明,所建立模型的模型成分解释性增强,预测精度提高,预测效果优于PCA-BP神经网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主元分析 数据拟合 BP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2年潮白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张天宇 徐从超 +6 位作者 张钦 张姝琪 石博文 刘荻 阳沂洪 陈男 李瑞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1128,共10页
潮白河流域是北京市不可或缺的供水区域,开展其地下水位动态研究,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19—2022年潮白河流域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利用GIS技术,采用SOM聚类分析、线性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潮白河流域是北京市不可或缺的供水区域,开展其地下水位动态研究,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19—2022年潮白河流域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利用GIS技术,采用SOM聚类分析、线性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潮白河流域地下水位年内动态变化,年际变化趋势。此外,基于降雨量、开采量和用水量等数据,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27眼监测井地下水位动态呈强波动性、中波动性和弱波动性三类,年内水位变化分别为4.2、3.2和1.5 m。2019—2022年,地下水位年均变化范围为0.0258~0.597 m。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两个主成分(分别代表人类活动因素和自然因素),特征值分别为6.21和1.59,累积贡献率为89.22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其中生活用水、环境用水、南水北调补水和生态补水是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白河流域 地下水位动态 SOM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加权动态时间规整的面板数据聚类方法
6
作者 韩柳沅 邓光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4,共6页
在面板数据聚类过程中引入动态时间规整(DTW)进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极易出现不合理的匹配情况且在匹配过程中未考虑数据的形状相似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一种欧氏距离和斜率相结合的方法构造加权动态时间规整(WDTW)的距离函数,并利... 在面板数据聚类过程中引入动态时间规整(DTW)进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极易出现不合理的匹配情况且在匹配过程中未考虑数据的形状相似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一种欧氏距离和斜率相结合的方法构造加权动态时间规整(WDTW)的距离函数,并利用现有的聚类算法实现面板数据的聚类。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序列匹配中因过度拉伸或压缩导致的聚类准确性低的问题,并综合考虑在匹配过程中数据的数值相似性与形状相似性,通过调整数值与形状不同的权重来适应不同的数据集以得到最优的聚类结果。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聚类的准确度,并且由实证分析的聚类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能够实现面板数据的合理聚类,使其更贴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主成分分析 加权动态时间规整 形状相似性 聚类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CA-GA的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热传感器配置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轶 袁嘉伟 +3 位作者 汤波 陈上吉 张树森 崔昊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197,共11页
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是应对短时高峰电力传输经济高效的方法。导体温度是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热传感器进行采集,但投资巨大且难以实施。文中提出一种... 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是应对短时高峰电力传输经济高效的方法。导体温度是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热传感器进行采集,但投资巨大且难以实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缺失数据主成分分析(GPCA)-遗传算法(GA)的架空配电线路动态热感知优化方法,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合理选择热传感器点位,精准计算线路全域温度分布,减少热传感器安装数量和投资。首先,建立考虑架空配电线路绝缘介质的载流量计算模型与GPCA组合重构模型,精准重构全域线路热特性;其次,采用GPCA-GA确定最佳传感器数量和布置点位,提高配电线路热重构精度;最后,以某地10 kV架空配电线路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架空线路 动态增容 热传感器 配置 温度分布重构 主成分分析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图像识别中非贪婪L1范数的2DPCA最大化鲁棒算法
8
作者 刘辉 马文 王志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5,共6页
基于L1范数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在图像域降维和特征提取的方法。通常,直接求解L1范数最大化问题很困难,因此,一种贪婪的策略被提出来了。然而,这种策略的初始化投影是随意选取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投影向量,得到一个最优的... 基于L1范数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在图像域降维和特征提取的方法。通常,直接求解L1范数最大化问题很困难,因此,一种贪婪的策略被提出来了。然而,这种策略的初始化投影是随意选取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投影向量,得到一个最优的局部解,提出了一个非贪婪的L1范数最大化算法,该非贪婪算法具有三大优势:使用L1范数和非贪婪策略对于异常值很稳健;与PCA-L1相比较,更多的空间结构信息得到了保留;相比2DPCA-L1,所有的投影方向可以被优化并且可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人脸和其他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主成分分析 L1范数 非贪婪算法 异常值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合肥市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监测分析
9
作者 张引 陈丽 +1 位作者 王小红 方刚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73-79,共7页
本文以安徽合肥市遥感生态指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5和Landsat 8影像为数据源,对绿度指标、湿度指标、干度指标以及热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RSEI模型,动态监测和评估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 本文以安徽合肥市遥感生态指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5和Landsat 8影像为数据源,对绿度指标、湿度指标、干度指标以及热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RSEI模型,动态监测和评估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2001—2021年,研究区RSEI指数总体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绿度和湿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正相关,而干度和热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呈负相关。在空间变化上,2001—2011年,RSEI不变区分布较零散,主城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2011—2016年,西部和北部区域RSEI值上升,南部部分区域RSEI值下降,但其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6—2021年,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本文为相似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主成分分析 动态变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PCA在线过程监测方法
10
作者 肖应旺 姚美银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7,147,共6页
针对基于多向主元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的方法在批过程故障监测中以样本观测相互独立作为假设前提条件,没有考虑到时间序列相关性的影响及需要对新批次未反应完的数据进行预估的缺陷,提出一种批过程动态主... 针对基于多向主元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的方法在批过程故障监测中以样本观测相互独立作为假设前提条件,没有考虑到时间序列相关性的影响及需要对新批次未反应完的数据进行预估的缺陷,提出一种批过程动态主元分析(Batch Dynamic PCA,BDPCA)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时滞变量将过程的静态和动态特征相结合,有效地去除了测量变量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关系,并通过时滞窗口提供了在线监测方案,避免了对新批次未反应完的数据进行预估的需要,提出确定时滞变量的算法。将BDPCA应用于β-甘露聚糖酶发酵批过程的仿真监测,与移动窗多向主元分析(Moving Window MPCA,MWMPCA)法相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对过程故障行为进行描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过程动态主元分析 时滞变量 在线监测 β-甘露聚糖酶发酵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方法的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慧娟 陈健 邹宇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38,共4页
针对多传感器的相关时序测量数据,在假设只存在传感器故障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根据测量数据建立传感器的DPCA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利用T2和SPE统计量进行传感器的故障检测。同时,将基于... 针对多传感器的相关时序测量数据,在假设只存在传感器故障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根据测量数据建立传感器的DPCA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利用T2和SPE统计量进行传感器的故障检测。同时,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模型的传感器有效度指标SVI推广应用于DPCA模型中。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中重要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和识别出故障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动态主成分分析 故障诊断 污水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A与GA-SVM融合的智能台车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昭明 徐泽宇 赵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80-1986,共7页
针对智能台车液压系统故障原因复杂多样及故障诊断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与遗传算法改进支持向量机(GA-SVM)相结合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采集故障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 针对智能台车液压系统故障原因复杂多样及故障诊断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与遗传算法改进支持向量机(GA-SVM)相结合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采集故障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DPCA对故障特征向量进行降维,解除特征间的相关性和缩短训练时间;再运用遗传算法对SVM进行参数优化,将抽取出来的故障特征参数样本输入优化后的SVM中进行训练,获得分类模型,从而实现故障诊断。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效率高于常规PCA-SVM及BP神经网络,为台车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了指导,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故障诊断 动态主成分分析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和KL散度的微小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伟 潘海鹏 +1 位作者 吴平 陈亮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微小故障幅值小、特征不明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和KL散度的微小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先采用DPCA构建动态过程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再利用KL散度量化模型得分向量概率分布之间的相似度,并按照3法...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微小故障幅值小、特征不明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和KL散度的微小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先采用DPCA构建动态过程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再利用KL散度量化模型得分向量概率分布之间的相似度,并按照3法则建立其相对应的统计限。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田纳西-伊斯曼过程(TEP)。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微小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故障检测 动态主成分分析 Kullback-Leibler散度 田纳西-伊斯曼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IM的动态过程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生军 童楚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78,共4页
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通过增广矩阵或向量的方式来挖掘采样数据间的时序自相关性。然而,DPCA对自相关的特征成分与残差直接实施监测是不合理的,故其故障检测效果较差。为了剔除采样数据的自相关性以提高故障检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估计... 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通过增广矩阵或向量的方式来挖掘采样数据间的时序自相关性。然而,DPCA对自相关的特征成分与残差直接实施监测是不合理的,故其故障检测效果较差。为了剔除采样数据的自相关性以提高故障检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估计误差的动态过程监测方法。首先,通过逐个假设各个过程变量的测量数据缺失,并在已建立的DPCA模型中引入迭代方法(IM)计算得到相应变量缺失数据的估计值。由于该估计值在仅缺失一个变量数据的条件下能较大程度地逼近原测量数据,两者之差(即估计误差)不再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性,而且该估计误差的变化可直接反映出采样数据变化情况的异常,所以可利用估计误差监测动态过程。最后,通过两个动态过程实例,即动态数值仿真过程与田纳西—伊斯曼(TE)标准测试平台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剔除采样数据间的自相关性,并能有效地提高故障检测效果,验证了该方法不仅可行,而且具有良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主成分分析 估计误差 自相关性 缺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残差互异度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成 戴絮年 李元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2-301,共10页
针对动态主元分析方法中残差自相关性降低过程故障检测率问题,提出基于动态主元分析残差互异度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首先,应用动态主元分析(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PCA)计算动态过程数据的残差得分;接下来,应用滑动窗... 针对动态主元分析方法中残差自相关性降低过程故障检测率问题,提出基于动态主元分析残差互异度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首先,应用动态主元分析(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PCA)计算动态过程数据的残差得分;接下来,应用滑动窗口技术并结合互异度指标(Dissimilarity)来监控过程残差得分状态;最后,利用基于变量贡献图的方法进行过程故障诊断分析.本文方法通过DPCA捕获过程的动态特征,同时互异度指标区别于传统的平方预测误差(Square prediction error,SPE),它可以有效地对具有自相关性的残差得分进行过程状态监控.通过一个数值例子和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的仿真实验并与传统方法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主元分析 互异度 滑动窗口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A和GRNN在燃气轮机故障诊断的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建国 刘瑶 +2 位作者 郑蔚 蒋丽英 于明月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6-190,共5页
选取其关键部件—喷口加力调节器作为故障诊断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DPCA)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相结合的喷口加力调节器故障诊断方法。在燃气轮机专用试验平台对其进行试验,采集喷口加力调节器的高压转子转速、低压... 选取其关键部件—喷口加力调节器作为故障诊断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DPCA)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相结合的喷口加力调节器故障诊断方法。在燃气轮机专用试验平台对其进行试验,采集喷口加力调节器的高压转子转速、低压转子转速、燃油油量、燃油耗量等参数原始数据,对其进行预处理,并采用DPCA方法对其进行动态主元分析,提取其不同健康状态的主元,构建特征向量,采用特征向量构建GRNN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测试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试验验证。为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了基于GRNN和基于DPCA-RBF的方法对喷口加力调节器不同健康状态进行了诊断技术研究,并对不同方法所得到的诊断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PCA和GRNN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能有效识别出喷口加力调节器不同的健康状态,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喷口加力调节器 动态主元分析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ShapeDTW-QWGRU的分布式光伏集群短期功率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静 秦龙 +3 位作者 王坚锋 尹康 褚礼东 潘国兵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与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PCAShapeDTW-QWGRU)的集群功率预测模型。针对集群划分不够精细、光伏电站数据蕴含的信息难以捕捉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密度聚... 针对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与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PCAShapeDTW-QWGRU)的集群功率预测模型。针对集群划分不够精细、光伏电站数据蕴含的信息难以捕捉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密度聚类算法(PCA-OPTICS)的集群划分方法;针对目前选取代表电站与集群相似性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ShapeDTW)的代表电站的选取方法,利用ShapeDTW度量相似性距离,选取最小值作为代表电站,并利用基于均方根传播梯度下降法优化的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RMSprop-QWGRU)模型进行预测;为了解决代表电站与集群功率的变换系数转换差异较大的问题,采用实时变换系数对代表电站进行集群功率值预测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光伏集群功率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集群划分 主成分分析 动态时间规整 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WOA优化SC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丰胜成 张宗瑞 +1 位作者 付华 韩猛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9,共11页
针对变压器故障诊断精确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MIWOA)优化随机配置网络(SC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对变压器冗杂繁多的原始故障数据进行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处理,降低无效特征的影响;其次,利用T... 针对变压器故障诊断精确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MIWOA)优化随机配置网络(SC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对变压器冗杂繁多的原始故障数据进行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处理,降低无效特征的影响;其次,利用Tent混沌映射、动态自适应权重和初级知识获取共享算法对鲸鱼算法(WOA)进行改进,提高其优化能力;然后,在SCN中引入L2范数惩罚项进行正则化处理,并使用改进后的MIWOA算法对SCN惩罚项系数C进行寻优求解,提高SCN分类精度和泛化能力;最后,将降维的数据输入到MIWOA-SCN故障诊断模型中,提高模型收敛速度。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诊断精度为93.1%,与WOA-SCN、GWO-SCN和PSO-SCN诊断模型相比,分别提高了6.89%、9.48%、14.65%,证明MIWOA-SCN诊断模型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上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鲸鱼优化算法 核主成分分析 动态自适应权重 初级知识获取共享算法 随机配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的不同产地青钱柳茶挥发性成分表征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洁 邹雅倩 田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67,23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青钱柳茶挥发性气味物质差异。方法:以湖南常德、湖南张家界、湖南邵阳、江西修水、贵州黔东南、湖北恩施的青钱柳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C-IMS)技术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探讨不同...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青钱柳茶挥发性气味物质差异。方法:以湖南常德、湖南张家界、湖南邵阳、江西修水、贵州黔东南、湖北恩施的青钱柳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C-IMS)技术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探讨不同产地青钱柳茶中特征差异挥发性物质及其相似度。结果:不同产地青钱柳茶共检测出120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部分物质的单体及其多聚体,分别为醛类34种、烯烃类21种、醇类19种、酮类16种、酯类10种、羧酸类8种、呋喃类5种、吡嗪类4种、醚类2种及苯系物1种。其中γ-松油烯、苯乙烯、4-甲基-1-戊醇、正辛醛为主要特征差异挥发性物质。结论:不同产地间青钱柳茶挥发性有机物质均存在一定差异(P<0.05),GC-IMS技术可有效实现青钱柳茶的产地鉴别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茶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 主成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动态核主元分析的工业过程故障监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芳 王亚君 沈亚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0,19,共6页
针对现代生产工业过程中数据的非线性多模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动态核主元分析(GTO-DKPCA)的故障监测方法。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时间序列模型和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构建DKPCA模型,对过程各阶段的批次数据进行DKPC... 针对现代生产工业过程中数据的非线性多模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动态核主元分析(GTO-DKPCA)的故障监测方法。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时间序列模型和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构建DKPCA模型,对过程各阶段的批次数据进行DKPCA处理。通过正常数据和故障数据特征构建自适应度函数,利用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对DKPCA核参数进行优化,以发现最优的非线性特征;通过计算各时间点的霍特林统计量T2和平方预测误差(SPE)统计量进行故障监测。青霉素发酵过程故障监测结果表明,GTO-DKPCA方法比多向核主元分析(MKPCA)和多动态核主元分析(BDKPCA)有更好的监测效果,适应性和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核主元分析 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 故障监测 青霉素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