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扰动观测模型预测控制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对接控制
1
作者 张伟 王强 +2 位作者 吴奇阳 郑岩 杜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4-642,共9页
为实现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回收,本文将回收中的动态对接问题转换为水下无人航行器与母船的位姿同步控制问题。在水下无人航行器动态对接母船存在外界扰动的情况下,设计了带有扰动观测器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五自... 为实现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回收,本文将回收中的动态对接问题转换为水下无人航行器与母船的位姿同步控制问题。在水下无人航行器动态对接母船存在外界扰动的情况下,设计了带有扰动观测器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五自由度模型加入相对于惯性系的恒定或缓慢变化的扰动,利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对这些扰动进行估计,并将其输入到模型预测中来增强控制器的鲁棒性。研究表明:通过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得到最优控制,使得水下无人航行器能够和母船的位姿保持一致,完成对接过程。本文控制器能够有效抵抗外界扰动,提高对接任务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航行器 动态对接 位姿同步控制 外界扰动 估计 鲁棒性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非线性优化问题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板精馏塔的优化设计及动态控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豪豪 郭莉 +3 位作者 李馨怡 陈锦溢 华超 陆平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4-2450,共17页
隔板精馏塔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精馏技术,因其在化工分离过程中的优越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隔板塔在优化设计和动态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列举了迭代法、元启发式算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设计算法在隔板塔操作参数优化过程中... 隔板精馏塔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精馏技术,因其在化工分离过程中的优越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隔板塔在优化设计和动态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列举了迭代法、元启发式算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设计算法在隔板塔操作参数优化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隔板塔控制结构的发展历程,从三点控制结构到四点控制结构、温度推断控制结构以及更加复杂和先进的智能控制策略,逐步改善了隔板塔的动态控制性能,重点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隔板塔控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隔板塔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给出展望,旨在进一步促进隔板塔的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 隔板精馏塔 优化设计 动态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的感应加热碳热还原过程操作策略分析
3
作者 吕恒花 康丽霞 刘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1,共11页
针对铝硅酸盐固废感应加热碳热还原除铁过程中的高能耗和残余铁氧化物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操作策略,以减小过程总能耗和提高除铁率为目标,优化电流和频率。结合不同优化目标的权值分配,分析了操作参数对不... 针对铝硅酸盐固废感应加热碳热还原除铁过程中的高能耗和残余铁氧化物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操作策略,以减小过程总能耗和提高除铁率为目标,优化电流和频率。结合不同优化目标的权值分配,分析了操作参数对不同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预测控制时操作变量的取值依据。结果表明:对于还原度目标要求较高的反应体系,应在熔炼时长达到最大限度后先增大频率,后增大电流;在达到相同还原目标要求时,相比恒定操作参数的控制策略,MPC操作策略可进一步降低能耗,且熔体还原度要求越高,允许熔炼时长越长,节能效果越好;当目标还原度低于87.0%,且熔炼时长较短时,MPC操作策略的节能效果不显著,宜采用优化的恒定参数操作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感应加热碳热还原过程多目标优化操作策略提供分析和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还原 多目标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操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野马优化算法的船舶参数辨识方法
4
作者 綦志刚 张昊 +1 位作者 李冰 鲁喆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目的]传统的参数辨识方法难以完成多维度、多自由度的综合参数辨识,为实时获取船舶的复杂参数和姿态信息,保证船舶在航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改进型野马优化算法(IWHO)引入船舶参数辨识方法,与传统的船舶辨识方法相结合,提高船舶参... [目的]传统的参数辨识方法难以完成多维度、多自由度的综合参数辨识,为实时获取船舶的复杂参数和姿态信息,保证船舶在航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改进型野马优化算法(IWHO)引入船舶参数辨识方法,与传统的船舶辨识方法相结合,提高船舶参数辨识精度。[方法]建立船舶纵向运动模型,引入动态惯性权重设计对野马优化算法进一步优化,完成船舶纵向参数辨识方法设计。[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算法时船舶辨识模型的跟踪效果,以及在不同海浪遭遇角下的船舶参数辨识结果,发现改进型野马优化算法的辨识误差为1%左右,远低于其他算法,表明基于该算法的辨识模型能更精确地跟踪航行时的船舶姿态。[结论]该辨识方法可实时为船舶航行提供精确的参数,提高船舶航行时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运动建模 辨识方法设计 野马优化算法 动态惯性权重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机器人EMB制动最佳滑移率线性自抗扰控制
5
作者 张凯健 茅靖峰 +2 位作者 张旭东 郑军强 秦秋月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7-186,共10页
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决定系统移动运行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的准确性。为了提升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研究了一种新型低时延电子机械制动(EMB)执行器结构,并提出基于最佳滑移率的线性自抗扰(LADRC)制动控制策略。首先,依据EMB制动原理和... 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决定系统移动运行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的准确性。为了提升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研究了一种新型低时延电子机械制动(EMB)执行器结构,并提出基于最佳滑移率的线性自抗扰(LADRC)制动控制策略。首先,依据EMB制动原理和功能要求,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EMB执行器的三维结构设计优化;然后,根据驱动轮制动的最佳滑移率控制原理,结合单轮模型和Burckhardt轮胎模型,导出EMB执行器制动过程中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最后,在考虑模型不确定和大干扰情况下,完成了基于滑移率的LADRC制动控制器设计。多路况制动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调整轮式机器人制动控制的最佳滑移率,且车轮制动的附着系数始终达到峰值,确保了制动过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机器人 电子机械制动 执行器 最佳滑移率 线性自抗扰控制 低时延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建筑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主从博弈协调优化
6
作者 张桂红 李俊贤 +2 位作者 张祥成 秦延宇 靳小龙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建筑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community energy system,ICES)主从博弈协调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热阻-热容网络对建筑用户采暖负荷的热动态特性进行了建模。其次,...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建筑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community energy system,ICES)主从博弈协调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热阻-热容网络对建筑用户采暖负荷的热动态特性进行了建模。其次,提出了基于双层MPC的建筑与ICES协调优化模型,在兼顾ICES运营商和建筑用户的差异化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在协调优化过程中面临的风电和光伏出力、ICES运营商向上级能源系统购买能源的价格、室外温度和光照强度等预测数据的不确定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合理平衡ICES和建筑用户的差异化利益诉求并有效应对协调优化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综合能源系统 建筑用户 热动态特性 主从博弈 模型预测控制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减振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一帆 孙洪鑫 +3 位作者 王修勇 陈安华 彭剑 左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7,共13页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在复杂深海环境下产生有害振动会威胁风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美国NREL的5 MW样机的漂浮平台几何结构构造,提出利用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TMDs),即分别在漂浮平台的3根浮筒中布置T...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在复杂深海环境下产生有害振动会威胁风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美国NREL的5 MW样机的漂浮平台几何结构构造,提出利用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TMDs),即分别在漂浮平台的3根浮筒中布置TMD,形成等边三角形布置,对随机风浪联合作用下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平台纵摇振动进行控制。为了更好地描述分布式TMDs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减振效果,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和模态叠加法,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TMDs耦合系统提出并建立了9自由度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H_(∞)算法,即以平台纵摇频响函数的峰值为优化目标,对分布式TMDs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中考虑了3个TMDs之间的耦合关系。对风机-TMDs耦合系统开展了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分布式TMDs对平台纵摇响应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最优设计下的分布式TMDs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平台纵摇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在三种不同工况的随机风浪荷载作用下,分布式TMDs对平台纵摇固有频率附近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峰值减振率和标准差减振率能分别达到39%和5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 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 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S型磨煤机制粉系统动态模型与瞬态运行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朝阳 石慧 +4 位作者 王文毓 许朋江 范建林 刘明 严俊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18-6528,I0019,共12页
为提升MPS型磨煤机制粉系统变出力过程关键参数的控制精度,该文建立并验证制粉系统动态模型,开展控制策略优化研究。在原逻辑基础上,提出考虑煤质水分信息的前馈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温控制回路,以优化控制策略。开展煤质水分增加、给煤速... 为提升MPS型磨煤机制粉系统变出力过程关键参数的控制精度,该文建立并验证制粉系统动态模型,开展控制策略优化研究。在原逻辑基础上,提出考虑煤质水分信息的前馈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温控制回路,以优化控制策略。开展煤质水分增加、给煤速率增加、磨煤机变出力等瞬态过程模拟研究,获得制粉系统关键参数瞬态特征和能耗特性,验证所提出策略的优越性。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控制逻辑后,系统在应对煤质水分突变、煤量突变等扰动时的响应速率增加、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波动范围减小50%以上、瞬态能耗下降2.4%。磨煤机在变出力过程中,稳态能耗可降低100 kW以上,制粉过程能耗降低6.82%,瞬态过程中磨煤机出口风温的波动幅度下降50%、响应时间缩短10%以上、可实现瞬态节能5.43%,保障制粉系统的运行安全并降低能耗。在燃煤发电机组中应用提出的制粉系统优化控制逻辑,可降低燃煤发电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中负荷率、主汽压力等关键参数的运行偏差,提高机组的运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S型磨煤机 制粉系统 动态模型 变出力 瞬态能耗 控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GA优化的农用UTV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9
作者 夏长高 张凡 韩江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5,101,共6页
针对UTV在恶劣路面行驶引起的车辆振动,以某款农用UTV悬架系统为对象,建立包含俯仰的四自由度(4-DOF)半车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EGA-LQR复合控制策略,设计满足物理约束的悬架系统自适应最优控制器。利用EGA算法的全局寻优与... 针对UTV在恶劣路面行驶引起的车辆振动,以某款农用UTV悬架系统为对象,建立包含俯仰的四自由度(4-DOF)半车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EGA-LQR复合控制策略,设计满足物理约束的悬架系统自适应最优控制器。利用EGA算法的全局寻优与快速收敛特性,对LQR最优控制器的权重矩阵寻优,输出悬架系统最优控制阻尼力。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UTV的路面与悬架模型进行时域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EGA-LQR控制显著减小了车体质心垂向振动加速度、车体俯仰角加速度、前后轮动位移以及前后悬架动行程的均方根值,有效保证了UTV在农田路面下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V 半主动悬架 动力学模型 精英遗传算法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动力学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10
作者 何智成 王煜凡 +2 位作者 韦宝侣 李智 卜腾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0-1009,共10页
针对一般路径跟踪模型预测控制器在高速大曲率工况下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动力学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时域控制策略。首先,为解决经典动力学模型在较高侧向加速度工况下精度不足的问题,建立了包含侧倾转向和变形转向特性的优... 针对一般路径跟踪模型预测控制器在高速大曲率工况下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动力学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时域控制策略。首先,为解决经典动力学模型在较高侧向加速度工况下精度不足的问题,建立了包含侧倾转向和变形转向特性的优化模型,实现了车辆状态的较高精度预测;其次,为解决高速大曲率工况下固定预测时域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维高斯函数的自适应预测时域策略,以低算法复杂度实现了预瞄距离的实时调整;最后,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器在双移线道路上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横向位置峰值误差降低45.1%,横摆角峰值误差降低72.4%,设计的控制器对极限工况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横向动力学优化 路径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自适应预测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可靠优化调度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政杰 任惠 +2 位作者 辛国雨 卢锦玲 王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60,共11页
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可靠优化调度方法,通过日前优化调度、日内滚动优化、运行风险计算及反馈校正几个环节,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系统内可调资源进行最优调度。日内实时调度阶段,基于日前调度... 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可靠优化调度方法,通过日前优化调度、日内滚动优化、运行风险计算及反馈校正几个环节,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系统内可调资源进行最优调度。日内实时调度阶段,基于日前调度计划和实时运行状况,采用回归预测算法,自适应选择重要变量预测系统未来运行状态,通过吉布斯抽样得到关键变量的概率密度,快速量化系统下一时刻的运行风险,并将风险反馈至日内滚动优化阶段,重复进行可靠优化调度。仿真算例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可再生能源 多时间尺度 动态可靠优化调度 回归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时域模型的单相PWM整流器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晏益朋 余城洋 +2 位作者 熊露婧 罗全明 胡书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单相PWM整流器一般采用电压外环比例积分、电流内环比例谐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在实现交流侧高功率因数的同时稳定直流侧输出电压,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然而,在内外环控制参数设计阶段,传统设计方法一般根据经验选取控制参数,... 单相PWM整流器一般采用电压外环比例积分、电流内环比例谐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在实现交流侧高功率因数的同时稳定直流侧输出电压,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然而,在内外环控制参数设计阶段,传统设计方法一般根据经验选取控制参数,参数选取范围较大,且无法量化评估控制参数的时域控制效果,导致参数优化整定困难。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时域模型的内外环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采用传统设计方法确定电压外环比例、积分控制参数以及电流内环比例、谐振控制参数的安全设计空间;然后,基于离散时域模型将安全设计空间正映射至控制参数的时域性能空间,实现电流内环控制参数对交流侧功率因数以及电压外环控制参数对直流侧电压超调量的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约束性能目标得到性能优化设计空间,考虑内外环控制参数的耦合效应,对内外环性能优化设计空间进行重新组合,再将其映射至性能空间,得到内外环控制目标帕累托最优前沿下的最优设计空间,从中选取内外环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点,在典型工况下实验测得的交流侧功率因数为0.981 26,直流输出电压超调量绝对值为1.37%,证明了所提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离散时域模型 控制器参数 多目标优化 动态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SCAOA算法的梯级水库多目标防洪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必磊 李晓英 周小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197,34,共6页
为提高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能力,针对不同频率洪水,综合考虑大坝防洪安全和下游防护区防洪安全,以调度期水库最高运行水位最低、下游防洪控制断面最大削峰和下游防护区超额洪量最小为目标,建立梯级水库多目标防洪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设计融... 为提高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能力,针对不同频率洪水,综合考虑大坝防洪安全和下游防护区防洪安全,以调度期水库最高运行水位最低、下游防洪控制断面最大削峰和下游防护区超额洪量最小为目标,建立梯级水库多目标防洪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设计融合动态规划、多策略协同阿基米德优化算法优势的DP-MSCAOA嵌套优化算法,并以资水某梯级水库为例,针对不同频率洪水进行多目标防洪联合优化调度,与常规调度结果和粒子群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削峰和错峰效果更优,验证了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适用性及DP-MSCAOA嵌套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可为降低洪灾风险、缓解防洪压力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防洪 梯级水库 优化调度模型 多策略协同阿基米德优化算法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球形机器人轨迹跟踪方法研究
14
作者 刘春政 陈志华 +2 位作者 应展烽 靳一聪 葛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0-297,共8页
单摆驱动式球形机器人运动存在欠驱动和非线性特性,导致轨迹跟踪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球形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和参考运动轨迹,结合泰勒线性展开和时域离散处理,得... 单摆驱动式球形机器人运动存在欠驱动和非线性特性,导致轨迹跟踪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球形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和参考运动轨迹,结合泰勒线性展开和时域离散处理,得到球形机器人运动状态偏差的预测模型。随后,以未来特定时段内轨迹跟踪误差最小为目标,在满足控制量和控制增量约束的条件下,利用二次规划对球形机器人长轴和短轴电机转矩进行滚动优化,同时在特定控制步长下不断根据优化结果进行电机转矩控制,最终实现对机器人参考轨迹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相比,所提MPC方法横向跟踪最大误差减少了0.664 4 m,纵向跟踪最大误差减少了0.112 1 m,跟踪误差曲线基本在0附近波动,具有明显的轨迹跟踪精度与稳定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机器人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滚动优化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计算的搬运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模型预测控制
15
作者 姚江云 王宽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搬运机器人存在轨迹规划效率低、跟踪控制误差较大及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膜计算及模型预测的搬运机器人轨迹优化控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动态窗口算法在速度采样空间中采用均匀等分的方式进行采样,导致轨迹规划效... 针对复杂环境下搬运机器人存在轨迹规划效率低、跟踪控制误差较大及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膜计算及模型预测的搬运机器人轨迹优化控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动态窗口算法在速度采样空间中采用均匀等分的方式进行采样,导致轨迹规划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膜计算粒子群算法改进的搬运机器人动态窗口算法。借助粒子群的随机性和膜计算的分布式并行计算能力对传统动态窗口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不断迭代得到最优路径;其次,针对搬运机器人系统模型的非线性特点,采用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完成轨迹跟踪,通过构建预测模型、设定目标函数及设计积分器来完成高精度轨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在稀疏障碍物和复杂障碍物2种实验场景中,改进后的算法在路径长度、时间及步数上平均减少了15.07%、6.72%、7.68%,且所提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跟踪精度、系统鲁棒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搬运机器人 膜计算 粒子群算法 动态窗口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终端代价函数的连续搅拌反应釜无穷时域经济性预测控制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冉 郑鹏远 +2 位作者 杨亦玘 王雅琳 秦海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3,76,共7页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设计一种基于不变集技术和终端代价函数的无穷时域经济性预测控制优化算法。在经济指标中引入动态指标,构造基于寻优动态指标加权矩阵系数的二次复合性能指标,进而通过不变集技术离线计算终端约束集和终端代价函数;...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设计一种基于不变集技术和终端代价函数的无穷时域经济性预测控制优化算法。在经济指标中引入动态指标,构造基于寻优动态指标加权矩阵系数的二次复合性能指标,进而通过不变集技术离线计算终端约束集和终端代价函数;将有限时域内的复合性能指标附加终端代价函数,构造无穷时域性能指标,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进行无穷时域优化控制,改善经济性能;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釜 寻优动态指标加权矩阵系数 二次复合性能指标 终端代价函数 无穷时域 经济性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FC线性最优控制方式的研究及其对暂态稳定性的改善 被引量:36
17
作者 颜伟 朱继忠 徐国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9,共5页
基于UPFC( 统一潮流控制器) 的动态模型,提出以受控线路有功和无功偏差、受控节点电压幅值偏差、UPFC 两侧不平衡有功偏差、UPFC 直流侧电容电压偏差、发电机的有功输出偏差和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偏差七个可测量为状态反... 基于UPFC( 统一潮流控制器) 的动态模型,提出以受控线路有功和无功偏差、受控节点电压幅值偏差、UPFC 两侧不平衡有功偏差、UPFC 直流侧电容电压偏差、发电机的有功输出偏差和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偏差七个可测量为状态反馈量,设计了UPFC的线性最优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节点电压和线路潮流,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FC 动态建模 最优控制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动态控制种群规模的自然计算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蓉芳 焦李成 +1 位作者 刘芳 杨淑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60-1772,共13页
提出了一种种群规模自适应动态控制策略,实现了种群规模根据进化过程自适应的动态变化.该策略的实现不依赖于算法进化操作的具体步骤,因而适用于各种基于种群优化的自然计算方法.首先给出了动态控制策略的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充分利... 提出了一种种群规模自适应动态控制策略,实现了种群规模根据进化过程自适应的动态变化.该策略的实现不依赖于算法进化操作的具体步骤,因而适用于各种基于种群优化的自然计算方法.首先给出了动态控制策略的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充分利用动态种群规模反馈的有用信息,提出了基于Logistic模型的增加/删除数目自适应变化的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地兼顾有效性和多样性的增加算子和基于多样性的删除算子.将该策略应用到两种不同的自然计算方法中,采用经典测试函数和新型CEC05测试函数验证其性能.实验结果均表明,结合了所提出的种群规模自适应动态控制策略的新算法,比原算法在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均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计算 种群规模 动态控制 LOGISTIC模型 数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建模与联合仿真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朋 魏民祥 侯晓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2-626,共5页
采用Carsim与Simulink建立了一种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最优控制和PID控制,设计了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最后对典型的自适应巡航工况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能使自车在保持一定车... 采用Carsim与Simulink建立了一种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最优控制和PID控制,设计了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最后对典型的自适应巡航工况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能使自车在保持一定车距的前提下较好地跟踪前车速度变化,并对前车的紧急制动有较好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纵向动力学模型 最优控制 PID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层控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亮修 吴光强 郭晓晓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7-553,共7页
为改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功能,本文中研究一种ACC系统建模和分层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纵向、侧向和垂向耦合特性的14自由度整车模型,并根据电子节气门和制动器的实际物理特性建立能准确跟踪期望输入的执行器模型。接着建... 为改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功能,本文中研究一种ACC系统建模和分层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纵向、侧向和垂向耦合特性的14自由度整车模型,并根据电子节气门和制动器的实际物理特性建立能准确跟踪期望输入的执行器模型。接着建立包含驱动/制动切换逻辑、发动机逆模型和制动器逆模型的车辆逆动力学模型。最后针对ACC系统的功能需求,应用模型匹配控制理论设计能适应不同工况的鲁棒下层控制器,而上层控制器则通过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获得综合考虑车距、相对速度和自车加速度的期望跟车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ACC系统能使车辆在加速行驶、稳态跟车和制动减速等行驶工况下保持良好的跟踪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系统 整车动力学建模 分层控制 鲁棒控制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