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冻作用下再生砖粉ECC力学性能及寿命预测
1
作者 楚留声 赵静静 +2 位作者 赫约西 元成方 程站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石英砂制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了不同砖粉取代率对ECC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再生砖粉100%取代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对比其与基准配合比ECC、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介质(清水、NaCl溶...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石英砂制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了不同砖粉取代率对ECC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再生砖粉100%取代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对比其与基准配合比ECC、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介质(清水、NaCl溶液、Na_(2)SO_(4)溶液以及NaCl与Na_(2)SO_(4)混合溶液)侵蚀下的抗冻耐久性,对不同侵蚀介质下基准配合比ECC和再生砖粉ECC的抗冻耐久性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再生砖粉取代率的增大,ECC的抗折与抗压强度逐渐减小,100%取代率下基体抗折强度为16.5 MPa,抗压强度为33.7 MPa;不同砖粉取代率下基体拉应变均可达2.5%以上,且弯曲韧性良好;300次冻融循环后,C30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最大,再生砖粉ECC次之,基准配合比ECC最小;基准配合比ECC和再生砖粉ECC均具有良好的抗盐冻能力;再生砖粉ECC在“三北”地区的抗冻耐久性良好,单一冻融环境下抗冻耐久性寿命均在90年以上,单一盐冻环境下均在6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 再生砖粉 盐冻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干湿循环作用下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普 齐冬有 +5 位作者 王小可 陈鹤元 何昌毓 张巍 谢亚斌 张冬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29-2436,共8页
随着近年来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水泥基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耐久性要求日益提高。铁铝酸盐水泥是我国研发的“第三代水泥”,具有抗海水侵蚀的优异性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海水干湿循环下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FACC)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随着近年来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水泥基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耐久性要求日益提高。铁铝酸盐水泥是我国研发的“第三代水泥”,具有抗海水侵蚀的优异性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海水干湿循环下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FACC)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OPCC)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变化,并特别关注水胶比对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分析FACC和OPCC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法对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水干湿循环过程中,FACC的质量损失率较低,相对动弹性模量在海水干湿循环初期有所增加,随后趋于稳定,而OPCC的相对弹性模量则在海水干湿循环后期出现明显下降。抗压强度方面,FACC在海水干湿循环后有所增加,而OPCC则有所降低。总体上,FACC展现出比OPCC更优异的耐久性和更强的抗海水侵蚀性能。微观分析显示,FACC具有更低的孔隙率和更精细的孔隙结构,这有助于提高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酸盐水泥 海水干湿循环 质量损失率 相对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 微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耦合环境下再生砖粉ECC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楚留声 张鹏 +2 位作者 赫约西 元成方 程站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2-1020,共9页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中的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氯盐+硫酸盐)溶液侵蚀作用下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ECC在盐冻侵蚀环境下...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中的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氯盐+硫酸盐)溶液侵蚀作用下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ECC在盐冻侵蚀环境下的损伤模型,并对其耐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冻融循环300次后,再生砖粉ECC在清水、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四种介质中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884%、4.984%、1.955%和6.891%,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6.468%、16.300%、24.303%和39.861%;再生砖粉ECC在单一盐冻情况下的抗冻等级大于F300,在复合盐冻情况下的抗冻等级大于F250,具有良好的抗盐冻性能;建立的冻融损伤模型可较好地反映ECC在不同冻融介质下的损伤度Dn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可以为严寒地区的结构耐久性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粉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盐类侵蚀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冻融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环境下钢渣细骨料混凝土微观结构及损伤演化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晨霞 周阳升 +3 位作者 王高峰 刘涛 王晓云 曹芙波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5-593,共9页
为了揭示工业钢渣细骨料制备的钢渣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采用快速冻融法进行试验,测试了冻融循环后不同钢渣细骨料替代率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并分析冻融损伤规律;使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钢渣混凝土水化产物... 为了揭示工业钢渣细骨料制备的钢渣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采用快速冻融法进行试验,测试了冻融循环后不同钢渣细骨料替代率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并分析冻融损伤规律;使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钢渣混凝土水化产物及钢渣-砂浆界面过渡区,进行冻融损伤微观机理的分析。结果表明:钢渣细骨料因冻融作用而发生明显破坏;钢渣细骨料与水泥凝胶的界面过渡区优于普通骨料;钢渣替代率为60%时混凝土的质量、强度损失最小,分别只减少了4.06%、44.2%;钢渣替代率为100%时混凝土的质量、强度损失率最高,分别为6.05%、58%;冻融循环次数大于50时,钢渣掺量为60%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高于其余掺量组;采用钢渣取代细骨料为提高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工作性能时建议取代率为60%。通过对钢渣混凝土的损伤演变分析,建立了钢渣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演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混凝土 水化产物 强度损失 相对动弹性模量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合料的透水混凝土冻融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炯 李莉 +4 位作者 明瑞平 马国栋 崔新壮 崔社强 王忠啸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0-1485,共6页
透水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直是一个影响其在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分别用粉煤灰、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胶和聚乙烯纤维作为掺合料,通过用掺合料置换透水混凝土混合物中不同比例的水泥来分析掺合料比例的影响,对... 透水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直是一个影响其在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分别用粉煤灰、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胶和聚乙烯纤维作为掺合料,通过用掺合料置换透水混凝土混合物中不同比例的水泥来分析掺合料比例的影响,对透水混凝土的渗透性、抗压强度等基本物理性能作了验证试验,采用快冻法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模量来评价透水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掺合料对透水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性能均有一定的有利作用,但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 动弹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永靖 韩俊俊 +2 位作者 邢洋 闫宣澎 张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为探讨煤矸石作为骨料制备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其指标之一冻融循环性能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用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要求;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比普通混凝土... 为探讨煤矸石作为骨料制备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其指标之一冻融循环性能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用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要求;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比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质量损失率有所增大,主要因为在煤矸石骨料中的孔隙水产生较大冻胀应力造成的;随着水灰比的增加,煤矸石骨料混凝土与普通碎石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都降低,二者的质量损失率也都增大,主要是由于水灰比增加,不同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结构密实度都降低造成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煤矸石制备混凝土时,应在满足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单位用水量,水灰比不宜超过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混凝土 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率 耐久性指数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在硫酸镁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礼明 余红发 +2 位作者 麻海燕 白康 曹文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4-769,共6页
采用自然浸泡和干湿循环的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FAC)、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HPHFREC)在5%硫酸镁溶液中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和质量损失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镁环境对混凝土具有严重腐蚀性;干湿循环... 采用自然浸泡和干湿循环的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FAC)、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HPHFREC)在5%硫酸镁溶液中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和质量损失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镁环境对混凝土具有严重腐蚀性;干湿循环加速混凝土的表面剥落,对混凝土的抗硫酸镁腐蚀性能有劣化作用。在5%硫酸镁中自然浸泡,HPHFREC2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三元纤维混杂起到良好的增韧阻裂作用;在干湿循环+硫酸镁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HPC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而HPHFREC的纤维增强效果不佳,表面剥落严重,抗腐蚀性能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镁 干湿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硅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敏 黄艳华 +1 位作者 苏正涛 王景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38,53,共5页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表征了SE系列苯基硅橡胶在不同应变、温度、频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变下,SE系列硫化胶随应变的增大弹性模量G′减小,损耗因子tanδ略有上升,混炼胶的黏性扭矩S″增大;在不同温度下,损耗因子...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表征了SE系列苯基硅橡胶在不同应变、温度、频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变下,SE系列硫化胶随应变的增大弹性模量G′减小,损耗因子tanδ略有上升,混炼胶的黏性扭矩S″增大;在不同温度下,损耗因子tan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不同频率下,混炼胶的损耗因子tanδ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硫化胶的损耗因子tanδ随频率的升高而升高,混炼胶的损耗因子比硫化胶的损耗因子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硅橡胶 弹性模量 弹性扭矩 损耗因子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共混物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书英 任杰 袁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研究了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共混物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熔体的弹性模量G′、损耗模量G″及动态黏度η*大幅度地提高,出现假固态行为;分子链柔性较好的共聚组分PEG的引入降低了共聚物熔体的G′、G″及... 研究了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共混物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熔体的弹性模量G′、损耗模量G″及动态黏度η*大幅度地提高,出现假固态行为;分子链柔性较好的共聚组分PEG的引入降低了共聚物熔体的G′、G″及η*;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导致聚合物熔体的流动出现了非终端效应;聚乳酸的引入使聚丙烯熔体的G′、G″及η*都有所下降,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聚丙烯的引入增大了共混物的G′、G″及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流变特性 弹性模量 损耗模量 动态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智海 钱春香 +2 位作者 刘运华 高桂波 袁航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5期576-581,共6页
为全面掌握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提高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水平,通过可蒸发水含量法和快冻法,结合扫描电镜(SEM)微观分析,研究了石灰石粉细度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以及粉煤灰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分别... 为全面掌握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提高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水平,通过可蒸发水含量法和快冻法,结合扫描电镜(SEM)微观分析,研究了石灰石粉细度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以及粉煤灰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分别为382、627和883 m2/kg的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影响不大,均低于普通混凝土;掺量为10%的粉煤灰极大地改善了石灰石粉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并接近普通混凝土,表现出石灰石粉早期增强和粉煤灰后期活性的互补效应;继续增加粉煤灰掺量,急剧劣化了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并低于单掺10%石灰石粉的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粉煤灰 孔隙率 抗冻融性能 细度 活性效应 相对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在压应力状态下的抗冻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海军 高勇 +1 位作者 魏华 谷长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449,共5页
为了分析压应力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C45混凝土试件施加应力比为0、0.4、0.5、0.6的轴向压力,进行标准快速冻融试验,每50次测量其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应力比为0时,混凝土的质... 为了分析压应力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C45混凝土试件施加应力比为0、0.4、0.5、0.6的轴向压力,进行标准快速冻融试验,每50次测量其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应力比为0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动弹性模量下降较压应力迅速,未达到抗冻标号F300;应力比为0.4、0.5的混凝土衰减趋势基本一致,抗冻性较无应力状态混凝土有所提高;应力比为0.6的混凝土,其抗冻性在两者之间,在一定应力比下轴向压应力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对混凝土冻融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应力 冻融循环 应力比 抗冻性 无粘结钢绞线 预测模型 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普通混凝土抗冻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小巍 金伟良 +1 位作者 赵羽习 段安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4,28,共5页
试验测试了不同水灰比普通混凝土在标准水冻环境、浓度5%的氯化钠溶液环境以及-10℃冻融循环3种不同环境下的抗冻性能。以试件的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作为抗冻性能的评判标准,试验结果表明:降温幅度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有显著影响,降温幅... 试验测试了不同水灰比普通混凝土在标准水冻环境、浓度5%的氯化钠溶液环境以及-10℃冻融循环3种不同环境下的抗冻性能。以试件的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作为抗冻性能的评判标准,试验结果表明:降温幅度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有显著影响,降温幅度越大,水灰比对试件抗冻性影响也越显著;-10℃冻融循环下,试件的质量损失不明显;在盐冻环境中,普通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严重,试件迅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最低温度 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 水灰比 结晶压力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细骨料的品质及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岳公冰 李秋义 高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3-228,共6页
与天然细骨料相比,再生细骨料中硬化水泥石含量较大,导致再生细骨料吸水率较大、坚固性等性能较差,能否将之用于有耐久性要求的再生混凝土中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采用快冻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300... 与天然细骨料相比,再生细骨料中硬化水泥石含量较大,导致再生细骨料吸水率较大、坚固性等性能较差,能否将之用于有耐久性要求的再生混凝土中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采用快冻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300次冻融循环试验后,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小值为3.9%,对应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为79.8%,抗冻性能优于相应的普通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普通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变化较快,经过275次冻融循环时,取代率为100%的普通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超过5%,相对动弹性模量降低至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 抗冻性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静动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乐求 张家生 +1 位作者 陈俊桦 陈积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03-1910,共8页
为综合评价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力学性质改良效果,利用大型静动三轴仪对改良土和未改良土开展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动力加载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该改良土的循环动力特性和中低应变率单调加载下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对于循环... 为综合评价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力学性质改良效果,利用大型静动三轴仪对改良土和未改良土开展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动力加载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该改良土的循环动力特性和中低应变率单调加载下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对于循环动力加载试验,围压和加载频率均是影响改良土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重要因素;循环动应力强度和破坏振次的对数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随着应变率增加,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的静动应力强度之比显著增加。相对未改良土,改良土的刚度显著提高,而黏滞性减弱;改良土动应力强度的应变率效应显著增大;改良土的静力强度有了显著提高。改良土的内摩擦角和未改良土的相差不大,而它的黏聚力较未改良土有了很大的增加。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后的静、动力学性质得到提高,改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应变率效应 循环加载 单调加载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17黏弹材料动态阻尼特性实验研究及其数据拟合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松 杨显杰 +1 位作者 高庆 游少雄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3-78,共6页
基于对温度、频率和动态位移的扫描实验,研究了ZN-17黏弹材料损耗因子和复模量随温度、频率和动态位移变化的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了材料损耗因子和储能模量的数学表达式,误差分析表明此表达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在不同温度、不同频率和... 基于对温度、频率和动态位移的扫描实验,研究了ZN-17黏弹材料损耗因子和复模量随温度、频率和动态位移变化的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了材料损耗因子和储能模量的数学表达式,误差分析表明此表达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在不同温度、不同频率和不同动态位移下的动态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17 黏弹性 阻尼 温度 频率 动态位移 损耗因子 储能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长永 陈淮 赵顺波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99,102,共3页
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和钢纤维对全轻混凝土、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混凝土轻骨料采用膨胀页岩陶粒和轻砂。结果表明:全轻混凝土和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均未因冻融循环产生质量损失;与相对动弹性模量比较,抗弯强度损失率随... 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和钢纤维对全轻混凝土、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混凝土轻骨料采用膨胀页岩陶粒和轻砂。结果表明:全轻混凝土和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均未因冻融循环产生质量损失;与相对动弹性模量比较,抗弯强度损失率随冻融循环的变化更加明显。采用适当水泥用量和水灰比配制的全轻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冻能力,钢纤维对全轻混凝土抗冻性能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建议对于主要承受弯曲作用的结构构件混凝土,增加抗弯强度损失率作为抗冻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混凝土 钢纤维 抗冻性能 质量损失 相对动弹性模量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友季 章自寿 麦堪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了研究回收PET对PP流变行为的影响,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回收PET和增容PP/回收PET共混物,研究了回收PET用量、不同相容剂对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回收PET共混物的复数黏度随回收PET含量增加而降低,... 为了研究回收PET对PP流变行为的影响,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回收PET和增容PP/回收PET共混物,研究了回收PET用量、不同相容剂对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回收PET共混物的复数黏度随回收PET含量增加而降低,具有明显的剪切变稀特性。PP-g-MA提高回收PET复数黏度,但PP-g-GMA降低共混物的复数黏度,表明回收PET与PP-g-MA的化学作用较PP-g-GMA强。PP-g-MA提高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弹性模量,但PP-g-GMA使共混物的动态弹性模量和动态黏性模量降低。PP-g-MA加入使PP/回收PET共混物tanδ降低,但PP-g-MA用量过高,tanδ反而提高;PP-g-GMA使共混物的tanδ提高,归结于相容剂的增容和增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PET 聚丙烯 复数黏度 动态弹性模量 力学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长征 朱凡凡 +1 位作者 赵同峰 赵海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83,共3页
试验研究了盐冻条件下超细矿物掺合料以及水灰比对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其表面剥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有很重要的影响,水灰比小于0.4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有明显下降;单独掺加超细粉煤灰... 试验研究了盐冻条件下超细矿物掺合料以及水灰比对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其表面剥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有很重要的影响,水灰比小于0.4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有明显下降;单独掺加超细粉煤灰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以及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并未减小,但当复掺超细粉煤灰和矿粉时,混凝土质量损失率以及动弹性模量损失率有显著的下降;混凝土试件随着盐冻次数的增加,其表面剥蚀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水灰比 矿物掺合料 质量损失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损伤的注浆加固效果试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延春 李昆奇 +2 位作者 谢小锋 刘世奇 吕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了研究岩体的裂隙损伤及注浆加固恢复效应,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引入损伤变量,构建综合岩体损伤和超声波测速定量评价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效果的方法。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岩体裂隙损伤及注浆加固过程,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测定岩体在不同裂隙宽... 为了研究岩体的裂隙损伤及注浆加固恢复效应,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引入损伤变量,构建综合岩体损伤和超声波测速定量评价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效果的方法。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岩体裂隙损伤及注浆加固过程,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测定岩体在不同裂隙宽度下的声波传播速度,进而推算岩体动弹性模量,并对比分析注浆前后裂隙岩体的损伤变量与动弹性模量的变化程度及规律。结果表明:注浆前后岩体损伤变量均与裂隙宽度成正相关;同一裂隙宽度下,泥岩的损伤变量最大,为0.89;灰岩最小,为0.57;注浆后,裂隙岩体损伤变量明显减小,且岩体动弹性模量明显增大,其中砂岩动弹性模量增加幅度最大,为354.82%;泥岩次之,为174.15%;灰岩最小,为85.75%.根据实验室结果对比分析,提出注浆加固变量,建立分级分岩性定量评价注浆效果的新方法,并应用于现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损伤变量 动弹性模量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C25水工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海军 王海鹤 +1 位作者 魏华 谷长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针对严寒地区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了水工混凝土在冻融温度变化范围为(8±2)℃^(-17±2)℃和(8±2)℃^(-22±2)℃下的抗冻性能,通过测量试件的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判标准)来评定严... 针对严寒地区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了水工混凝土在冻融温度变化范围为(8±2)℃^(-17±2)℃和(8±2)℃^(-22±2)℃下的抗冻性能,通过测量试件的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判标准)来评定严寒地区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工混凝土水灰比为0.5、含气量为5%时,其抗冻标号为F300,满足设计要求;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在严寒地区时,其抗冻标号为F200,达不到设计要求.严寒地区的最低冻结温度对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尤其是质量和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 严寒地区 最低冻结温度 水灰比 含气量 抗冻性 抗折强度 质量损失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