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aneuver laws based on higher order multi-resolution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for hypersonic glide vehicles
1
作者 Zichu Liu Yudong Hu +2 位作者 Changsheng Gao Wuxing Jing Xudong J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6期34-47,共14页
The precise characterization of hypersonic glide vehicle(HGV) maneuver laws in complex flight scenarios still faces challenges. Non-stationary changes in flight state due to abrupt changes in maneuver modes place high... The precise characterization of hypersonic glide vehicle(HGV) maneuver laws in complex flight scenarios still faces challenges. Non-stationary changes in flight state due to abrupt changes in maneuver modes place high demands on the accuracy of modeling method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 novel maneuver laws modeling and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higher order multi-resolution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HMDMD)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A joint time-space-frequency decomposition of the vehicle's state sequence in the complex flight scenario is achieved with the higher order Koopman assumption and standard multi-resolution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and an approximate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maneuver laws can be re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with extracted multi-scale spatiotemporal modes with clear physical meaning.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 of HGV, two flight scenarios are established with constant angle of attack and complex maneuver laws, respectively.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aneuver laws obtained using the HMDMD method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rived from the real dynamic model, the modeling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other common modeling methods, and the method has strong interpre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Higher order koopman assumption Manoeuvre law modeling INTERPRE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MD-Prony approach for dynamic validation of simulation models 被引量:3
2
作者 Yongxing Chen Xiaoyan Wu +1 位作者 Xiangwei Bu Ruiyang Ba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Model validation and updating is critical to model credibility growth. In order to assess model credibility quantitatively and locate model error precisely, a new dynamic validation method based on extremum field mean... Model validation and updating is critical to model credibility growth. In order to assess model credibility quantitatively and locate model error precisely, a new dynamic validation method based on extremum field mean mode decomposition(EMMD) and the Prony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complex dynamic responses from models and real systems are processed into stationary components by EMMD. These components always have definite physical meanings which can be the evidence about rough model error location. Secondly, the Prony method i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features of each EMMD component. Amplitude similarity, frequency similarity, damping similarity and phase similarity are defined to describe the similarity of dynamic responses.Then quantitative validation metrics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improved entropy weight and energy proportion. Precise model error location is realized based on the physical meanings of these featu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aircraft controller design provides evidence about its feasibility and us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validation extremum field mean mode decomposition(EMMD) Prony method error location model upda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方法的旋翼流场分解与重构
3
作者 郑泓弟 赵大志 +4 位作者 李伟斌 刘钒 肖中云 马率 牟永飞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I0002,共11页
模态分解是快速识别流场关键特征并有效提取流场主要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旋翼飞行器的流场具有强非定常、非线性的特点,通常比固定翼飞行器的流场更加复杂,然而,传统的模态分解−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 模态分解是快速识别流场关键特征并有效提取流场主要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旋翼飞行器的流场具有强非定常、非线性的特点,通常比固定翼飞行器的流场更加复杂,然而,传统的模态分解−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分解得到的模态中包含多种流动频率,难以准确地捕捉旋翼流场的动态特征。为了深入认识旋翼流场的流动特征和演化规律,将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方法引入到旋翼流场的分析中,基于国家数值风洞HeliX软件,开展了Robin机身干扰模型的旋翼流场仿真,完成了DMD方法在旋翼流场中的分解与重构。获得了旋翼流场中各阶流动模态及其频率和增长特性,分析各阶模态所包含的流场信息的同时,建立了旋翼流场的降阶模型,进一步总结了悬停状态下流场重构误差在样本内和样本外的变化情况,以及模态数量对流场重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MD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旋翼流场的主要特征,且能保留流场主要信息实现重构,可为旋翼涡系演化规律与干扰机制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态分解 旋翼流场 流场分解与重构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数据驱动SDMD的电力系统区域惯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博 王宇 +1 位作者 张颂 蔡国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6,共9页
准确评估系统惯量对于支持未来低惯量电力系统的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随机数据驱动下基于机电响应特征的系统惯量评估方法,从随机响应信号中实现了区域有效惯量的评估。首先,通过将随机Koopman理论与随机动态系统相结合... 准确评估系统惯量对于支持未来低惯量电力系统的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随机数据驱动下基于机电响应特征的系统惯量评估方法,从随机响应信号中实现了区域有效惯量的评估。首先,通过将随机Koopman理论与随机动态系统相结合,推导出了随机Koopman空间上机电特征与系统惯量的耦合关系。然后,利用子空间动态模式分解(SDMD),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提取系统机电响应特征。该算法通过正交投影和奇异值分解,在压缩数据的同时实现了系统状态矩阵的低秩近似,可以有效减弱观测噪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IEEE 4机2区系统和IEEE 10机39节点系统的数值模拟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随机Koopman理论 随机响应信号 惯量评估 子空间动态模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吸泵作液力透平叶轮内非定常流动DMD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苗森春 刘乐琪 +2 位作者 王晓晖 杨军虎 吴江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为了精确分析双吸泵作液力透平叶轮内的非定常流动特性,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对一个周期的非定常速度场进行动态模态分解(DMD),并结合Q准则,得到前4阶主要模态及其相应的时空信息。分析结果表明:DMD方法将叶... 为了精确分析双吸泵作液力透平叶轮内的非定常流动特性,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在设计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对一个周期的非定常速度场进行动态模态分解(DMD),并结合Q准则,得到前4阶主要模态及其相应的时空信息。分析结果表明:DMD方法将叶轮内复杂的流场特征分解为动静干扰模态、基本模态和耗散模态。其中动静干扰模态占主导地位,频率为叶轮旋转频率,反映出叶轮内流动受静止部件干扰的流动特征,涡结构主要为点状涡和不连续的管状涡;基本模态频率为0Hz,反映出叶片流道几何特征引起的稳态流场特征,涡结构主要为连续的管状涡;3阶及4阶模态为耗散模态,反映出叶轮内流动受静止部件干扰,在叶片上产生的流动分离及不稳定涡结构脱落的特征,以片状涡和不连续的管状涡为主。在特定频率下DMD方法可以对叶轮流场结构进行分解,能够清楚地分析双吸泵作液力透平叶轮内复杂流场的非定常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泵作液力透平 非定常流动 动态模态分解 相干结构 Q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of determin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or engine block low vibration design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宪峰 李志军 +3 位作者 毕凤荣 张俊红 王霞 邵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38-2246,共9页
In order to maintain vibration performances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design, a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was p... In order to maintain vibration performances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design, a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by implementing the scheme on engine block.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following steps were identified to be important: 1) EMD technique in order to solve the feature extraction of vibration signals; 2) Vibration measurement for the purpose of confirming the structural weak regions of engine block in experiment; 3)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for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in time region and frequency region to affirm the comparability of response character corresponding to improvement schemes; 4) Adopting a feature index oflMF for structural improvement based on EMD and wavelet analysis.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IMF of signal is more sensitive to response character corresponding to improvement schemes. Finally, examination of the results confirms that the proposed vibration-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is very robust, and focuses on the relative merits of modification and full-scal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engine, together with the creation of new low-vibration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ture extrac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diesel engine b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翼型S809绕流流动特性的POD和DMD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凯迪 孙晓晶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8,共14页
失速时的流动分离现象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S809作为典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在临界失速攻角下气动性能会大幅降低。基于流动特征提取的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是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定常流动的重要手段... 失速时的流动分离现象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S809作为典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在临界失速攻角下气动性能会大幅降低。基于流动特征提取的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是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定常流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得到轻、深失速攻角下翼型的流动特征,对时变速度场进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分析,得到轻、深失速下翼型的非定常流场信息(能量占比、模态频率等)。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POD和DMD方法能够准确捕捉流动过程中的非定常结构和升力主频相同的典型模态,但是POD方法由于基于能量特征,在捕捉模态时会忽略与升力主频相近但能量较小的流动结构,而基于频率特征的DMD方法能够准确获得场的演化信息(增长率、频率等)。本文研究有利于针对主频结构发展相应的流动控制方法,从而改善翼型流场情况,提高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翼型绕流 计算流体力学 降阶模型 本征正交分解 动态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局部运动表面叶片的H型垂直轴风力机非定常流场的DMD模态分析
8
作者 孔震雨 张馨艺 孙晓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1-510,共10页
该文对采用局部运动表面的方法在小尖速比下改善风力机获能效率的效果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低叶尖速比下,风力机叶片表面采用局部运动表面流动控制后能够有效抑制叶片表面的流动分离,显著提升风力机的获能效率。通过动力... 该文对采用局部运动表面的方法在小尖速比下改善风力机获能效率的效果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低叶尖速比下,风力机叶片表面采用局部运动表面流动控制后能够有效抑制叶片表面的流动分离,显著提升风力机的获能效率。通过动力学模态分解(DMD)方法分别对原始风力机和叶片表面施加局部运动表面控制的风力机周围流场的速度场进行模态分解,通过分析对比各模态的流场特征,发现叶片施加主动控制后的风力机尾流中脉动场的能量有明显变化:与风力机主频相近的模态能量得到显著降低,单倍主频和双倍主频的模态能量均有所降低且下降幅度达到60%,脉动流场的高能结构得到有效抑制,从而有助于提高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同时加快其后部尾迹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运动表面 垂直轴风力机 流场特性 动力学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宽频信号估计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符玲 郭颖 +2 位作者 李红艳 熊思宇 李小鹏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58,共11页
随着新能源并网的发展,电网宽频振荡频发,且具有频率范围宽、模态分量多等特点。而现有的宽频信号估计方法由于存在忽略各基波动态变化、未能很好降低分量间的相互干扰等情况而无法提供准确的宽频振荡相关参数信息。因此,该文提出一种... 随着新能源并网的发展,电网宽频振荡频发,且具有频率范围宽、模态分量多等特点。而现有的宽频信号估计方法由于存在忽略各基波动态变化、未能很好降低分量间的相互干扰等情况而无法提供准确的宽频振荡相关参数信息。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基波动态、降低相互干扰的宽频信号估计方法,以实现信号参数的高精度辨识,为宽频振荡分析、扰动溯源定位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提取宽频信号中多种模态分量的波形信息以及对应的中心频率;其次,考虑到实际电力系统中基波频率的动态变化,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跟踪基波分量的实际频率,并以此修正基波中心频率;最后,将中心频率、模态分量波形等信息代入动态相量模型,实现宽频信号参数估计。在频率线性变化、频率动态调制、噪声等工况下验证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更准确地获取宽频信号的参数信息,保持总相量误差(total vector error,TVE)低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参数估计 变分模态分解(VMD) 基波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态分解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10
作者 李开明 代肖楠 +2 位作者 张袁鹏 姚佳文 罗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62,共12页
针对弹道目标平动导致微动特征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弹道目标微动回波建模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慢时间-距离像序列进行微多普勒(m... 针对弹道目标平动导致微动特征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弹道目标微动回波建模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慢时间-距离像序列进行微多普勒(micro-Doppler, m-D)特征曲线分离;其次,将分离后的数据向量移位堆叠构建为增广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DMD;然后,利用分解后的模态幅值对各模态进行排序,结合损失函数等信息选取主要模态;同时,利用主要模态中的零频率模态完成弹道目标的平动补偿,从其他主要模态中提取出自旋频率和锥旋频率等微动特征信息;最后,对基于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性能分析与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态分解 弹道目标 微多普勒 平动补偿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态分解方法在风力机尾迹蜿蜒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
11
作者 王燕 赵桂花 +1 位作者 刘国良 李晔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221,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模态分解方法在风力机尾迹蜿蜒分析中的适用性问题,该研究采用基于致动线模型的大涡模拟方法对NREL 5.0 MW风力机的尾迹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以本征正交分解方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谱本征正交分解方法(sp... 为了研究不同模态分解方法在风力机尾迹蜿蜒分析中的适用性问题,该研究采用基于致动线模型的大涡模拟方法对NREL 5.0 MW风力机的尾迹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以本征正交分解方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谱本征正交分解方法(spectral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SPOD)和动态模态分解方法(dynamic modal decomposition,DMD)对尾迹结构的流动特征进行了提取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提取尾迹结构并进行低维重构。POD具有最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流场重构效率,适用于高效构建低阶的流场数据集。使用前85阶模态进行重构时,其误差为8.43%,而使用前314阶模态时,误差降低至5.54%;SPOD可以提取尾迹流场中具有频率信息且在空间上相互正交的稳定模态,在特征频率0.0156 Hz处能量集中度最高,主导模态能量占比超50%,适合分析具有明显时频特性的流动现象。SPOD使用前85阶模态重构时误差为8.38%,前314阶模态重构时误差为8.40%。DMD算法提取的尾迹结构具有明确的频率、增长率等信息,适用于主频结构的特性分析,DMD重构误差与POD相当,前85阶模态重构误差为8.44%,前314阶模态重构误差为5.57%。该研究可为尾迹蜿蜒特性分析中选取更优更适合的方法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其他流动结构的模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迹蜿蜒 本征正交分解 谱本征正交分解 动态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模态的风力机动态偏航工况下叶片振动感知方法
12
作者 王颖 刘翔宇 +2 位作者 翟金刚 刘珍 王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3,共9页
针对现阶段运行状态下风力机叶片振动测量方法中,加速度传感器常布设到风力机机头靠近风轮处,导致测量结果易受干扰的问题。基于叶片受力分析和应变模态理论,将叶片上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原始信号分解为叶片应变信号与振动信号的叠加,设计... 针对现阶段运行状态下风力机叶片振动测量方法中,加速度传感器常布设到风力机机头靠近风轮处,导致测量结果易受干扰的问题。基于叶片受力分析和应变模态理论,将叶片上应变传感器采集的原始信号分解为叶片应变信号与振动信号的叠加,设计一种基于应变模态理论和变分模态分解的叶片振动感知方法。通过设计静态模态实验和模拟动态偏航的叶片振动实验,对叶片表面应变和机头振动信号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叶片振动感知方法在频域和时频域上均能正确识别叶片振动特征,且其谱线更清晰,受干扰更小,从而为动态偏航运行工况下风力机叶片振动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可为风力机叶片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动态偏航 振动感知 叶片应变 变分模态分解 应变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优化周期的风光氢储耦合系统改进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辰 汤奕 郑晨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电/氢混合储能对离网风光发电系统的功率调节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未充分考虑能量管理的综合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优化周期的改进能量管理策略。首先,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日前优化。然后,在日内滚动优... 电/氢混合储能对离网风光发电系统的功率调节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未充分考虑能量管理的综合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优化周期的改进能量管理策略。首先,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日前优化。然后,在日内滚动优化的过程中自适应调节权重因子,合理协调短期功率平抑和长期状态优化,并对滚动优化周期进行动态调节,在减少冗余调节的同时,提升控制器的实时响应能力。最后,在实时校正层分别使用逐次变分模态分解和双层模糊控制对混合储能功率进行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充分利用混合储能的运行特性并提升系统鲁棒性。算例分析表明,与传统策略相比,改进能量管理策略可使系统运行成本、能量失衡率和计算时间分别降低38.3%、63.1%和57.9%,提高了系统能量管理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混合储能 能量管理 自适应权重 动态优化周期 逐次变分模态分解 双层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误差修正的工况环境污染物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丽 申超 韩院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8-415,共8页
为提高工况环境污染物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构建联合误差修正的工况环境污染物动态预测模型。利用自适应白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对时间序列进行分解,计算各分量样本熵进行聚合;对高频分量利用变分模态分解进行二次分解,采用长短时记忆... 为提高工况环境污染物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构建联合误差修正的工况环境污染物动态预测模型。利用自适应白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对时间序列进行分解,计算各分量样本熵进行聚合;对高频分量利用变分模态分解进行二次分解,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进行预测。为保证模型的长期预测精度,引入动态误差修正策略,构建ELM误差分析模型提取误差特征,实时调整误差分析模型实现动态预测。通过实例分析,该模型提升了污染物排放浓度的预测精度,进一步保障了企业生产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分解 样本熵 长短时记忆网络 误差修正 动态预测 工况污染物 完备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叶扩压器中非定常流动的DMD模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杰 胡晨星 +2 位作者 刘鹏寅 竺晓程 杜朝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7-453,共7页
采用动力模态分解(DMD)对离心压气机无叶扩压器内的复杂流场进行分析,选取1.8kg/s设计工况和1.4kg/s非稳定工况下的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数据,得到这2种工况下10%叶高平面上切向速度、径向速度的模态云图以及特征频率,评估了DMD方... 采用动力模态分解(DMD)对离心压气机无叶扩压器内的复杂流场进行分析,选取1.8kg/s设计工况和1.4kg/s非稳定工况下的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数据,得到这2种工况下10%叶高平面上切向速度、径向速度的模态云图以及特征频率,评估了DMD方法分析离心压气机非定常流动特征的能力.对不同特征频率下的流场进行重构,直观深入地再现了无叶扩压器内部非定常流动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小质量流量下,叶片扫描频率的影响效果虽然仍占据主导,但受到抑制;捕捉到失稳频率约为193Hz,失稳模态在扩压器内沿周向占据3个固定的位置交替波动,不稳定波动沿扩压器周向并不存在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无叶扩压器 非定常流动 动力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分段多项式截断奇异值分解的桥梁影响线识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桂军 黎剑安 冯东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0-468,共9页
为了提高桥梁影响线的识别精度,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分段多项式截断奇异值分解(PPTS-VD)的桥梁影响线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VMD技术将桥梁位移分解成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MF),通过融合多个低阶IMF提取桥梁响应的准静态成分,利用PPT... 为了提高桥梁影响线的识别精度,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分段多项式截断奇异值分解(PPTS-VD)的桥梁影响线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VMD技术将桥梁位移分解成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MF),通过融合多个低阶IMF提取桥梁响应的准静态成分,利用PPTSVD从准静态成分中识别桥梁影响线.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建立三跨连续梁桥和四轴车数值仿真模型,模拟不同车速、路面不平度和噪声水平,并针对500组数值仿真结果进行测试.将所提方法与经典方法进行对比,并全面讨论车速、路面不平度和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进行验证试验,测试实验室环境下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从桥梁响应中准确识别出桥梁影响线,最大误差仅为1.38%;相比传统方法,所提方法显著减少了车速、路面不平度和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干扰,提高了识别的鲁棒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健康监测 桥梁动力分析 车桥耦合系统 影响线识别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方法的翼型大迎角失速流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1 位作者 武洁 屈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8-528,共11页
基于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的SST-DDES混合方法对NACA0012翼型大迎角分离流动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数学工具对失速初始状态、浅失速状态以及深失速状态的流场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的SST-DDES混合方法对NACA0012翼型大迎角分离流动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数学工具对失速初始状态、浅失速状态以及深失速状态的流场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DMD方法准确地提取了翼型大迎角流动中的主频和高阶倍频及对应的流场模态结构;与FFT分析结果相比,频率最大差异小于0.16%;且发现两者提取的频率在流动中的主导作用顺序也一致。通过特征值对相应的模态进行稳定性分析,所有模态的放大率均非常小,所有模态处于弱发散、弱收敛或稳定极限环状态。DMD提取的一阶模态主要表现为分离涡演化过程中最主要的静止分离涡结构,前三阶低频对应的模态涡结构与流动中以此频率进行演化的涡结构比较一致,更高阶的倍频主要表现为尾涡和尾迹区的涡结构。且发现不同模态系数之间存在相位差,说明分离涡流动中不同频率对应的涡结构运动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绕流 失速 稳定性分析 动力学模态分解 稳定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VMD和优化DFNN的剩余电流识别
18
作者 张祥珂 王雅静 +2 位作者 窦震海 白云鹏 王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7,共8页
为实现剩余电流装置(residual current device,RCD)快速故障识别,提高用电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daptive 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AVMD)和优化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ynamic fuzzy neu-ral network,DFNN)的故障... 为实现剩余电流装置(residual current device,RCD)快速故障识别,提高用电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daptive 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AVMD)和优化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ynamic fuzzy neu-ral network,DFNN)的故障剩余电流识别方法(AVMD-DFNN)。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法自适应确定VMD的分解参数,实现剩余电流信号的降噪。提取剩余电流信号的特征参数,经降维处理后作为DFNN识别剩余电流的分类指标。通过最小输出法优化DFNN,去除冗余模糊规则函数,从而实现RCD快速故障识别。仿真结果表明,AVMD-DFNN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速度,为研制新型自适应剩余电流装置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电流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变分模态分解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翼型动态失速流场模态分解与重构
19
作者 曾揚洋 曾聪 +2 位作者 赵国庆 李春华 招启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41,I0001,共15页
为深入研究椭圆翼型动态失速特性、捕捉流场非定常结构,首先基于非定常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并通过SST k-ω、γ-Re_(θt)进行湍流和转捩建模,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椭圆翼型流场模拟的数值方法。随后,对相对厚度为16%的椭圆翼型深度... 为深入研究椭圆翼型动态失速特性、捕捉流场非定常结构,首先基于非定常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并通过SST k-ω、γ-Re_(θt)进行湍流和转捩建模,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椭圆翼型流场模拟的数值方法。随后,对相对厚度为16%的椭圆翼型深度动态失速的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时域上对流场非定常特征、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动态模态分解技术对速度和压力进行了特征提取,并以模态能量占比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共轭模态的截取方法,开展了流场重构与误差评估。结果表明,椭圆翼型在抬头侧前缘处产生的分离泡是其动态失速涡形成的重要征兆,各阶模态能有效描述动态失速的动力学特征,且与时域上的主要流动特征存在一致性。在各阶模态之中,一阶模态为静态模态,体现出翼型深度失速的流动特征,而流场的非定常结构则来源于共轭模态的贡献。除去一阶模态,采用75%~95%能量占比的共轭模态重构流场能一定程度地反映气动力系数在时域上的变化规律,但无法准确描述精细的非定常细节;采用99%能量占比的共轭模态重构流场,虽然在翼型发生严重流动分离的时刻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且在捕捉近壁分离泡的流动细节上精度有限,但在重构气动力系数上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为有效的模型降维能力,在工程上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翼型 动态失速 动态模态分解 流场重构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流场的动力学模态分解与重构误差分析
20
作者 张润强 南玲博 +2 位作者 陈帝伊 韩伟 黄卫宁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5,37,共9页
离心泵是液体输送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工程等领域,深入了解泵内的复杂流动对泵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介绍了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与重构方法,并针对离心泵内复杂的流动特性... 离心泵是液体输送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工程等领域,深入了解泵内的复杂流动对泵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介绍了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与重构方法,并针对离心泵内复杂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叶轮的分解结果研究了模态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低频模态具有的能量更高,且模态能量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其次,分析了各阶模态在叶轮流道中的分布,发现影响叶轮内复杂流动主要的流动结构分布在叶轮进口及叶轮出口处,随着模态数的增加,动力学模态分布更碎片化,表明高阶模态可以捕获到更加细致的流动结构;然后,研究了各阶模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发现高阶模态对流场的影响逐渐降低;最后,对模态重构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模态重构可以较好地构建出原始流场,降阶重构和全阶重构与原始流场的对比表明,降阶重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流动的主要特征,但是会缺失部分流动信息,这部分信息主要是流场中的幅值分布,保存在高阶模态中,与叶轮出口处的复杂流动有关。通过DMD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离心泵内主要流动特征,为离心泵减振降噪的设计优化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动力学模态分解(dmd) 模态重构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