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LR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任丽佳 江秀臣 曾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0-253,共4页
采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国电网输送能力,起到少建或缓建输电线路的目的。文中在复杂的有风状态下,对导线进行受力分析,在风偏平面内建立导线的张力、弧垂的力学分析计算模型。利用温度和弧垂的关系,对架空线... 采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国电网输送能力,起到少建或缓建输电线路的目的。文中在复杂的有风状态下,对导线进行受力分析,在风偏平面内建立导线的张力、弧垂的力学分析计算模型。利用温度和弧垂的关系,对架空线路状态方程进行修正,得出导线的最终温度。针对目前计算导线输送容量的几种数学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了WM和TS模型相结合的热动力学数学模型来计算线路容量,使系统能够得到最优的动态容量曲线。初步的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结合DLR技术的特点和目前我国电网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我国电网采用DLR技术的必要性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输送容量 导线弧垂 导线张力 输电线路 传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误差特性融合的架空线路载流量概率预测
2
作者 徐彬 刘任 +1 位作者 唐波 王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9-207,共9页
准确预测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是实现线路动态增容的基础。常规的单一点预测模型难以有效捕捉风速、环境温度等载流量气象因子的波动性与随机性,且载流量预测误差具有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文中以串行集成学习Bagging为总架构,整合并... 准确预测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是实现线路动态增容的基础。常规的单一点预测模型难以有效捕捉风速、环境温度等载流量气象因子的波动性与随机性,且载流量预测误差具有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文中以串行集成学习Bagging为总架构,整合并行集成学习算法AdaBoost、XGBoost和LightGBM构建载流量点预测模型,旨在克服单一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局限,提升预测准确性与稳定性;基于实测数据论证了载流量预测误差的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继而引入Sklar定理及其动态Copula函数构建载流量预测误差的条件分布模型;将点预测模型与条件分布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行集成学习与多误差特性融合的架空线路载流量概率预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保守性指标降低了2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载流量 线路动态增容 集成学习 概率预测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CA-GA的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热传感器配置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轶 袁嘉伟 +3 位作者 汤波 陈上吉 张树森 崔昊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197,共11页
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是应对短时高峰电力传输经济高效的方法。导体温度是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热传感器进行采集,但投资巨大且难以实施。文中提出一种... 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是应对短时高峰电力传输经济高效的方法。导体温度是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热传感器进行采集,但投资巨大且难以实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缺失数据主成分分析(GPCA)-遗传算法(GA)的架空配电线路动态热感知优化方法,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合理选择热传感器点位,精准计算线路全域温度分布,减少热传感器安装数量和投资。首先,建立考虑架空配电线路绝缘介质的载流量计算模型与GPCA组合重构模型,精准重构全域线路热特性;其次,采用GPCA-GA确定最佳传感器数量和布置点位,提高配电线路热重构精度;最后,以某地10 kV架空配电线路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架空线路 动态增容 热传感器 配置 温度分布重构 主成分分析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管理过程溯源及其线路动态增容效益计算
4
作者 陈泽宇 陈艳波 +1 位作者 张智 黄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9,共13页
线路动态增容(DLR)作为一种缓解间歇性网络阻塞的有效技术,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然而,在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求解过程中,阻塞管理的详细过程不易获取,市场运营机构往往难以准确分析DLR的经济效益以及制定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的DL... 线路动态增容(DLR)作为一种缓解间歇性网络阻塞的有效技术,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然而,在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求解过程中,阻塞管理的详细过程不易获取,市场运营机构往往难以准确分析DLR的经济效益以及制定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的DLR计划。为此,针对单支路阻塞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因量化分析的阻塞管理过程溯源方法。通过全流程地拆分和解析安全约束经济调度下的阻塞管理过程,合理构建了DLR计划、阻塞管理、节点电价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考虑阻塞管理过程溯源的DLR效益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溯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所提DLR效益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经济调度 线路动态增容 输电容量 阻塞管理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DLR和风电预测不确定性的机会约束机组组合模型 被引量:20
5
作者 于宗超 刘绚 +2 位作者 严康 宋宇飞 周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4-1213,共10页
为了提升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线路潮流极限(dynamic line rating,DLR)与风电不确定性的机会约束机组组合模型。首先利用埃尔曼(Elman)神经网络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 为了提升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线路潮流极限(dynamic line rating,DLR)与风电不确定性的机会约束机组组合模型。首先利用埃尔曼(Elman)神经网络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MARS),建立起基于熵值法的DLR组合预测模型。其次根据DLR的不确定性制定了DLR机会约束集,构建了考虑DLR与风电不确定性的机会约束机组组合模型。最后,在IEEE-118节点系统上对所提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同时表明DLR技术可以明显降低电力系统总运行成本,并且能够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线路潮流极限 可再生能源 机会约束 机组组合 组合预测 不确定性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BILSTMDN的输电线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辉 卢雪立 +3 位作者 高正男 胡姝博 金田 王钟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8,共9页
针对输电线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学习-双向长短时混合密度网络模型的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方法。该模型基于双向长短时混合密度网络抓取训练数据时序信息并实现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同时,使用交替学习方法... 针对输电线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学习-双向长短时混合密度网络模型的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方法。该模型基于双向长短时混合密度网络抓取训练数据时序信息并实现动态热极限概率预测。同时,使用交替学习方法对时序数据集中的复杂模式数据进行强化学习,即区分出训练集中具有较为复杂模式的部分,让复杂模式训练集和全部训练集在模型中交替迭代直至最优,从而解决不平衡数据集混叠造成的局部最优问题。通过辽宁省某地区实例分析显示,所提模型可提升预测精度、降低过载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输送能力 动态热极限 概率预测 动态增容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线路-源-储灵活性的电力系统分层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心刚 臧延雪 +3 位作者 张雅君 熊雪君 符杨 边晓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92,209,共9页
当前关于系统灵活性提升的优化调度研究主要聚焦于量化灵活性需求或挖掘源-荷-储灵活资源供给,而未考虑通过线路提供传输支撑能力满足灵活性需求,提出计及线路-源-储灵活性的电力系统分层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计算线路动... 当前关于系统灵活性提升的优化调度研究主要聚焦于量化灵活性需求或挖掘源-荷-储灵活资源供给,而未考虑通过线路提供传输支撑能力满足灵活性需求,提出计及线路-源-储灵活性的电力系统分层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计算线路动态传输容量,提出线路灵活性动态传输裕量,以量化线路传输灵活性;对火电、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的灵活性及调峰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以线路灵活性动态传输裕量及源-储灵活供给为机会约束条件的分层优化调度模型,优化机组出力并选择需要配置动态增容装置的线路。改进的IEEE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线路传输能力以及系统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传输灵活性 线路动态增容 线路灵活性动态传输裕量 分层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花丝及其结实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美丽 王帮太 +7 位作者 鹿红卫 苏玉杰 赵树政 程建梅 王静 郭华 王志红 秦贵文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探究不同玉米自交系花丝活力及其结实性动态变化规律。以玉米自交系‘浚696’、‘浚573’、‘浚503’、‘郑58’和‘昌7-2’为试验材料,测定花丝日吐丝长度和吐丝量、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和穗部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不同自交系花... 为探究不同玉米自交系花丝活力及其结实性动态变化规律。以玉米自交系‘浚696’、‘浚573’、‘浚503’、‘郑58’和‘昌7-2’为试验材料,测定花丝日吐丝长度和吐丝量、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和穗部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不同自交系花丝日吐丝长度和花丝结实率均是先增后降;花丝日吐丝长度峰值在吐丝第2~3天;结实率峰值在吐丝第3~5天。花丝日吐丝量呈‘快-慢’的增长模式,吐丝第1~3天快速增长,‘浚696’花丝总量最少,‘昌7-2’花丝总量最多。授粉后第8天的小花受精率和总结实率均比第5天高,‘郑58’的小花受精率最大、‘浚696’的总结实率最高。‘浚696’、‘浚573’和‘浚503’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与其穗部各性状、日吐丝量和吐丝长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明确自交系花丝活性时间、掌握最佳授粉时期、提高自交系结实性和制种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花丝活力 结实率 动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确定输电线路输送容量 被引量:49
9
作者 任丽佳 盛戈嗥 +2 位作者 李力学 曾奕 江秀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5-49,共5页
开发出一种利用实际气象条件和对线路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来动态确定线路输送容量的监测系统,它由多个装设在耐张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数据采集终端和设在调度中心的一个监控管理平台构成,通过公用移动通信网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全球移动通... 开发出一种利用实际气象条件和对线路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来动态确定线路输送容量的监测系统,它由多个装设在耐张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数据采集终端和设在调度中心的一个监控管理平台构成,通过公用移动通信网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来完成数据采集终端与监控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监控管理平台通过以太网同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实现系统与调度系统软件的结合,利用专家系统对输电线路的状态进行预警分析。在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了抗干扰问题。建议以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监测与稳控技术为该系统提高输电线容量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输送容量 GPRS/GSM 输电线路 传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技术的导线温度模型 被引量:18
10
作者 任丽佳 盛戈皞 +3 位作者 曾奕 江秀臣 胡玉峰 吴小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4,共5页
现有检测导线温度的方法存在计算困难、精度偏低且不稳定等问题。导线的温度除了受负荷影响外,还受风、日照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且与导线张力也有关系。文中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导线温度与负荷、导线张力及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并将非线性... 现有检测导线温度的方法存在计算困难、精度偏低且不稳定等问题。导线的温度除了受负荷影响外,还受风、日照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且与导线张力也有关系。文中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导线温度与负荷、导线张力及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并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通过统计学的回归方法,建立了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导线温度数学模型。对一条已安装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LR)系统的110kV线路的现场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验算,验证了该方法计算导线温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说明文中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线路运行参数与气象条件变化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线路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动态输送容量 导线温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允许输送容量的混沌预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任丽佳 江秀臣 +3 位作者 盛戈皞 曾奕 吴小辰 胡玉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86-91,共6页
为更准确预测输电线路未来允许的输送容量,提出利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系统及混沌理论预测线路的输送容量。利用改进的C-C算法可靠性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证实了线路允... 为更准确预测输电线路未来允许的输送容量,提出利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系统及混沌理论预测线路的输送容量。利用改进的C-C算法可靠性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证实了线路允许输送容量具有混沌特性,可运用混沌理论预测线路输送的容量。然后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混沌时间序列Volterra方法对一条安装有DLR系统的110kV线路可输送的容量及线路可能发生的热过载故障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反映容量序列未来变化的趋势及线路发生热过载故障的风险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动态输送容量 容量预测 热过载风险估计 混沌 VOLTERRA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暂态模型 被引量:37
12
作者 刘刚 阮班义 张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8-62,123,共6页
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暂态热路模型,通过监测导线温度及导线周围环境温度便可实时计算出架空导线的允许载流量。设计了室内导线加载阶跃电流的实验,结果表明导线温度的理论计算值大于实测值,最大误差小于1℃,温升时间与环境热阻有... 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暂态热路模型,通过监测导线温度及导线周围环境温度便可实时计算出架空导线的允许载流量。设计了室内导线加载阶跃电流的实验,结果表明导线温度的理论计算值大于实测值,最大误差小于1℃,温升时间与环境热阻有关。设计了室外导线加载恒定电流24h的实验,通过暂态热路模型计算出导线实时最大允许电流,并初步分析了环境条件与导线温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热路模型 热阻 动态增容 导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平鲁败虎堡风电场并网线动态载流量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天正 朱石晶 +1 位作者 郭瑞宙 曲晓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0-1405,共6页
在现有的输电线路上,由于对输电线沿线环境及输电线状态等参数信息获取的有限性,电网公司对线路载流量的限定往往是保守和静态的。这种保守的载流量设定限制了线路输送能力的提升,降低了线路的利用效率,是输电线路效能发挥的一种约束。... 在现有的输电线路上,由于对输电线沿线环境及输电线状态等参数信息获取的有限性,电网公司对线路载流量的限定往往是保守和静态的。这种保守的载流量设定限制了线路输送能力的提升,降低了线路的利用效率,是输电线路效能发挥的一种约束。以山西平鲁败虎堡风电场并网线为例,对架空输电线的动态载流量进行了计算,并对比该线路的动态载流量与静态载流量。从计算结果来看,败虎堡风电场并网线载流量在冬季气温较低、风速较大的时间段内,在运行温度不突破最大运行温度的前提下,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动态载流量比静态载流量大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场并网线 静态载流量 动态载流量 载流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校核的输电线路载流量限额动态评估 被引量:13
14
作者 侯宇 王伟 +3 位作者 韦徵 邓小君 杨晓旭 张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9-166,共8页
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给现有输电系统带来了较大压力。动态增容技术是提升线路输送能力的经济有效的手段,但受数据采集精度、计算模型参数时变特征等影响,现有动态增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计算精度不足、可... 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给现有输电系统带来了较大压力。动态增容技术是提升线路输送能力的经济有效的手段,但受数据采集精度、计算模型参数时变特征等影响,现有动态增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计算精度不足、可靠性偏低等问题。为降低数据采集质量和载流量模型精度对动态增容技术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实时闭环校核的载流量及弧垂计算模型修正方法。结合数值天气预报,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载流量限额动态评估方案,在动态校核载流量和弧垂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对实时和预测载流量限额的滚动修正。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模型校核方法和载流量限额动态评估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动态增容 载流量 弧垂 热平衡方程 模型校核 变步长修正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高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方法 被引量:25
15
作者 吉兴全 杜彦镔 +1 位作者 李可军 袁沔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为充分挖掘超高压线路的输电潜能,在保持现有输电线路不变,同时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之下,提出了一种融合静态提温增容和动态监测增容的综合方法。对计算导体载流量的摩尔根公式进行了修正,并通过计算导线弧垂来验证综合增容后的安全... 为充分挖掘超高压线路的输电潜能,在保持现有输电线路不变,同时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之下,提出了一种融合静态提温增容和动态监测增容的综合方法。对计算导体载流量的摩尔根公式进行了修正,并通过计算导线弧垂来验证综合增容后的安全性。以Visual C#为平台开发了输电线路动态增容分析软件,并通过实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增容方法对导体载流量的影响。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动态增容方法比静态增容方法的增容空间大,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增容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容 输电线路 载流量 线路弧垂 允许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稳态模型 被引量:45
16
作者 刘刚 阮班义 +3 位作者 林杰 杨敏 张鸣 许志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7-1113,共7页
应用动态增容技术提高现有架空导线的输送能力,需要准确计算架空导线的隐含容量。为此,首先分析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了各种传统动态增容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稳态模型,该模... 应用动态增容技术提高现有架空导线的输送能力,需要准确计算架空导线的隐含容量。为此,首先分析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了各种传统动态增容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稳态模型,该模型仅需监测导线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并根据该模型推导了架空导线允许载流量的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室内、室外架空导线加载不同阶跃电流的温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较稳定条件下,随着导线温度升高等效热阻RX逐渐减小,当温升达44°C时RX减小了7.7%;室外实验中根据模型计算的允许电流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为-1.7%。可见,根据架空导线热路法稳态模型可实现对架空导线隐含稳态载流量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热路法 等效热阻 稳态模型 动态增容 允许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及地线影响的输电线路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易永亮 熊小伏 +4 位作者 徐望圣 胡江 孟祥龙 王建 王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84,共8页
雷击、冰灾等极端气象事件是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在夏季的防雷作用以及冬季更易覆冰的特点直接影响线路的可靠性水平。因此有必要研究地线对输电线路可靠性的影响及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计及地线影响的输电线... 雷击、冰灾等极端气象事件是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在夏季的防雷作用以及冬季更易覆冰的特点直接影响线路的可靠性水平。因此有必要研究地线对输电线路可靠性的影响及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计及地线影响的输电线路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以"月份"作为时间尺度,对地线自身和输电导线逐月故障率分别统计并进行拟合。分析夏季、冬季地线状态对输电导线可靠性的影响,并引入相应的修正系数对输电导线故障率进行修正。利用全概率公式对线路停运概率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地线及导线故障率有关的线路全年逐月停运概率函数。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可靠性 地线故障 逐月故障率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力监测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在广东电网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先胤 盛戈皞 +1 位作者 徐晓刚 姚森敬 《广东电力》 2011年第12期80-84,共5页
由于导线张力能反映输电线路的主要运行状态,因此设计了基于耐张段张力测量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该系统由安装于杆塔的数据采集终端和设在调度终端的监控管理平台组成,通过对耐张段轴向张力、风速、风向、日照辐射温度和环境温度的... 由于导线张力能反映输电线路的主要运行状态,因此设计了基于耐张段张力测量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该系统由安装于杆塔的数据采集终端和设在调度终端的监控管理平台组成,通过对耐张段轴向张力、风速、风向、日照辐射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计算出导线平均温度、各档距弧垂和线路最大允许电流。选取典型1周的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实际运行中输电线路动态载流量与额定载流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张力和弧垂等监测结果稳定、准确;结合环境温度、风速和风向等因素并考虑一定的裕度,平均提高输电线路载流量20%~30%是能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 动态输送载流量 张力 弧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A信息追踪输电线路动态热定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芳 韩学山 +1 位作者 康凯 李华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5,共5页
借助输电线路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量测的信息,建立输电线路温度及热平衡微分方程参数的连续估计,进行输电线路动态热定值(DTR)的软实现。首先,基于载流导体电阻与温度变化间明确的物理解析规律,利用输电线路两端量测建立输电线路... 借助输电线路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量测的信息,建立输电线路温度及热平衡微分方程参数的连续估计,进行输电线路动态热定值(DTR)的软实现。首先,基于载流导体电阻与温度变化间明确的物理解析规律,利用输电线路两端量测建立输电线路电阻的扩展估计模型,从而间接得到输电线路温度;其次,考虑电阻变化的马尔可夫特性,利用相邻时刻的先验信息对估计电阻值进行修正,以提高估计精度;最后,利用已知输电线路温度序列,采用渐消递推最小二乘估计实现简化热平衡方程参数的估计,从而通过载流等电气量测间接实现了硬DTR设备的功能。以山东烟台电网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动态热定值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参数平差模型的输电线路温度估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芳 查浩 +2 位作者 韩学山 王孟夏 王传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81-86 112,112,共7页
针对输电线路电阻估计困难,致使输电线路运行温度难以精准把握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半参数平差模型实现对输电线路温度稳定估计的想法。在分析影响输电线路温度估计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量测方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两步估计的方式,对电... 针对输电线路电阻估计困难,致使输电线路运行温度难以精准把握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半参数平差模型实现对输电线路温度稳定估计的想法。在分析影响输电线路温度估计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量测方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两步估计的方式,对电阻估计值进行精细化处理;考虑电阻变化的迟缓性,建立线性量测方程,将未知误差作为待估参数,建立半参数平差模型;继而,分析了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平滑因子β及正则化矩阵M的选取规则及方法。由此,提高了输电线路温度估计的精度以及估计值的稳健性,为软动态热定值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以山东仿曹220kV输电线路的实测数据为例,对该方法与传统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温度估计 软动态热定值 半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