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顶空进样法分析月盛斋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组分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纯 张智勇 平田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7-53,共7页
用动态顶空进样法分析了北京传统肉食品“月盛斋酱牛肉”的风味成分。对该分析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和较经济的优点。本试验鉴定出对月盛斋酱牛肉特征风味有相当代表性的大茴香醛,茴香脑等化合物。
关键词 牛肉 风味 动态顶空进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牛肉中香味活性化合物的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松山 李海鹏 孙宝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16-319,共4页
采用动态顶空制样/吹扫捕集提取发酵牛肉中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用Tenax柱将其浓缩,浓缩物用气相色谱-嗅闻/气质联用(GC-O/GC-MS)进行分离鉴别。结果共检出19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气味特征包括果香、巧克力香、松脂香、咸鱼味、洋葱味、... 采用动态顶空制样/吹扫捕集提取发酵牛肉中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用Tenax柱将其浓缩,浓缩物用气相色谱-嗅闻/气质联用(GC-O/GC-MS)进行分离鉴别。结果共检出19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气味特征包括果香、巧克力香、松脂香、咸鱼味、洋葱味、玫瑰甜香、薄荷、黄油味、花香等,其中醛、醇、酯、酮和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吡嗪等是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牛肉 香味活性化合物 气相色谱-嗅闻/气质联用(GC-O/GC-MS) 动态顶空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烧牛肉罐头香味活性化合物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倩倩 林美丽 +3 位作者 刘雪妮 宋焕禄 陈斌 屈维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8-241,共4页
采用动态顶空的方法对红烧牛肉罐头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提取,热脱附系统进样,利用气相-嗅闻-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中的香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73中挥发性化合物,其中23种香味活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种类主要有酮类4种,醛类... 采用动态顶空的方法对红烧牛肉罐头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提取,热脱附系统进样,利用气相-嗅闻-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中的香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73中挥发性化合物,其中23种香味活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种类主要有酮类4种,醛类3种,醇类2种,酯类2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2种,噻唑类2种,萜类2种,烯类1种,吡啶1种。红烧牛肉罐头中重要的香味活性化合物有2-丁酮(水果味)、2-戊酮(甜味、果香味)、莰烯(木香味、薄荷味)、丁酸乙酯(香甜味、水果味)、吡啶(酸味、鱼香味)、2,5-二甲基-吡嗪(烧烤味、坚果味)、苯甲醛(甜味、果香味)、2-乙酰噻唑(坚果味、烤花生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牛肉罐头 动态顶空 香味活性化合物 气相-嗅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顶空萃取法比较并鉴定沙琪玛中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平 尤梦晨 +2 位作者 刘少敏 郑莹莹 宋焕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5-272,共8页
采用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和动态顶空制样3种顶空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3种沙琪玛样品进行气味分析。优化方法后采用固相微萃取和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法分别得到45种和38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 采用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和动态顶空制样3种顶空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3种沙琪玛样品进行气味分析。优化方法后采用固相微萃取和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法分别得到45种和38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以及杂环类化合物,其中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对沙琪玛整体香气有重要贡献作用。所有挥发性化合物中,共有17种气味物质能够被嗅闻到,具有气味活性,分别贡献出清香味、可可粉味、麦芽香、青草香、柑橘味、面包味、蘑菇味、奶酪味、青豆味、爆米花味、坚果香、烤坚果香、花生油香。结合感官评价得知,沙琪玛的气味轮廓分为烤香、麦香、油香、清香、甜香、焦香和蛋香,与17种气味活性物质所贡献的香气特征一致。结合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3种沙琪玛可知,经典鸡蛋味和香酥全蛋味对应的挥发性化合物相对于醇浓鸡蛋味样品而言较少,醇浓样品含有更多吡嗪类物质,经典鸡蛋味和香酥全蛋味含有更多的醛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琪玛 气味活性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 动态顶空制样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主食竹巴山木竹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雷霆 王靖岚 +1 位作者 赖炘 陈其兵 《世界竹藤通讯》 2015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深入研究巴山木竹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采用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收集其挥发性气体,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挥发性气体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与相对丰度。结果表明:巴山木竹挥发性有机物共有25种,其中,酯类11种,相对含量占8... 为深入研究巴山木竹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采用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收集其挥发性气体,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挥发性气体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与相对丰度。结果表明:巴山木竹挥发性有机物共有25种,其中,酯类11种,相对含量占82.85%;醇类3种,相对含量占11.68%;有机酸5种,相对含量占1.96%;醛类3种,相对含量占1.23%;酚、酮各1种,相对含量分别占0.35%和0.03%。研究认为,巴山木竹具有潜在的缓解疲劳、减少焦躁、镇静等功效,以及抗菌、消炎等生理活性,对净化空气有一定作用,具有观赏和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山木竹 挥发性有机物 动态顶空套袋法 植物保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干肠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及异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吴倩蓉 周慧敏 +7 位作者 李素 朱宁 张顺亮 赵冰 潘晓倩 乔晓玲 陈文华 曲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08-216,共9页
利用动态顶空制样-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以及感官评价,对不同贮藏时间(0、7、14、21、35、49、77 d)的风干肠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贮藏过程中各类挥发性物质变化情况,并... 利用动态顶空制样-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以及感官评价,对不同贮藏时间(0、7、14、21、35、49、77 d)的风干肠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贮藏过程中各类挥发性物质变化情况,并对造成异味的主要物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的样品中,分别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9、56、63、58、73、68、71种,主要为酯类物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风干肠样品色泽变黑,失去光泽,异味逐渐增加,可接受度降低,其中有21、21、17种风味活性物质分别与感官评价中色泽、风味、可接受度评分显著相关;经过OAV分析以及气相色谱-嗅闻鉴定,辛酸乙酯、1-辛烯-3-醇、正己醛、庚醛、正辛醛、壬醛、反,反-2,4-癸二烯醛可能是造成风干肠异味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干肠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中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鉴定及其在煎煮过程中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泽仟 顾欢 +2 位作者 康乐 张亚 宋焕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1-316,共6页
通过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制样(SAFE)和动态顶空制样(DHS)与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联机法(GC-O-MS)结合,对当归药材中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最终分别鉴定出43种和47种气味活性化合物。此外,采用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EDA)和动态顶空... 通过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制样(SAFE)和动态顶空制样(DHS)与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联机法(GC-O-MS)结合,对当归药材中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最终分别鉴定出43种和47种气味活性化合物。此外,采用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EDA)和动态顶空稀释分析(DHDA)共同确定了贡献度较大的6种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6-十一酮(泥土味、中药味)、藁本内酯(药草味)、丁烯基苯酞(药草味)、己醛(青草味)、辛醛(清香)和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咖喱味)。最后,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当归煎煮液的挥发性成分,并以内标法对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上述6种关键气味化合物在煎煮过程中含量发生改变,致使煎煮液清新香韵先增强后减弱,泥土香韵强度减弱,药草和咖喱香韵整体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制样 动态顶空制样 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 动态顶空稀释分析 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分析饮用水源水中57种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21
8
作者 赖永忠 季彦鋆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7-883,共7页
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法是一种简单、环保和高灵敏度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中的运用还有待研究。本研究应用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57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对比实验,优化了影响气相... 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法是一种简单、环保和高灵敏度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中的运用还有待研究。本研究应用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57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对比实验,优化了影响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方法灵敏度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较佳的样品盐度(30%)、平衡温度(40℃)、平衡时间(20 min)、吹脱捕集气流速(60 mL/min)及吹脱捕集时间(2 min)等前处理方法参数。采用优化的水样前处理条件,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0(环氧氯丙烷为0.9821除外),方法检出限为0.2~7.0μg/L,实际饮用水源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1%~143%,精密度(RSD)为0.1%~24%(n=3)。建立的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法,水样前处理过程自动化,可同时对水中几十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与常见的对水样气相和液相中目标物同时进行吹脱捕集的吹扫捕集法相比,因无需直接接触水样而减少了样品对仪器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水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动态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工艺对粉蒸肉挥发性特征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哲奇 臧明伍 +4 位作者 张凯华 李丹 王守伟 李笑曼 薛丹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228,共7页
采用动态顶空样品制备-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联用法对粉蒸肉加工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4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腌制组挥发性物质总量最少(2 044.35 g/kg),但种类最多(69种);与鲜肉加热组(2 706.15 g/kg)相比... 采用动态顶空样品制备-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联用法对粉蒸肉加工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4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腌制组挥发性物质总量最少(2 044.35 g/kg),但种类最多(69种);与鲜肉加热组(2 706.15 g/kg)相比,腌制加热组和粉蒸肉组风味物质含量有所提升(分别为2 869.79、2 900.12 g/kg),但挥发性物质构成差异较大;腌制加热组的酯类、醇类、酸类、酚类物质含量高于其他各组,但醛类物质含量为经过热处理3组中最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各组间分离良好,其中鲜肉加热组和腌制加热组在PC1上贡献率较大,且与腌制组在PC2上贡献率差异不明显,粉蒸肉组在PC1上贡献率最低且与其他组相差较大,但在PC2上贡献率较高,提示其主要风味构成与其他组相差较大。总体来看,添加米粉工艺对产品风味的影响巨大,可能主要抑制风味物质的生成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蒸肉 风味 动态顶空样品制备 主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法分析PA10T树脂的可挥发性组分 被引量:4
10
作者 龙杰明 曹民 姜苏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采用动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法对半芳香族尼龙树脂PA10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温度条件下,PA10T树脂中主要挥发组分有15种,主要为醛类、烃类、腈类、芳环类物质和少量含氮环状物质。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以作为PA10T树脂品质控制用... 采用动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法对半芳香族尼龙树脂PA10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温度条件下,PA10T树脂中主要挥发组分有15种,主要为醛类、烃类、腈类、芳环类物质和少量含氮环状物质。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以作为PA10T树脂品质控制用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0T 挥发性组分 动态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动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法分析液晶聚合物的可挥发性组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永红 余巧玲 +5 位作者 王万卷 容腾 何国山 徐运祺 叶元坚 曹志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大体积动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法(GC-MS)模拟液晶聚合物(LCP)的加工温度条件,研究在此条件下LCP的挥发性组分。结果表明,LCP有17种主要挥发性组分,主要为醛类物质、烃类物质、芳香环类物质、杂环物质。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无溶剂污... 采用大体积动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法(GC-MS)模拟液晶聚合物(LCP)的加工温度条件,研究在此条件下LCP的挥发性组分。结果表明,LCP有17种主要挥发性组分,主要为醛类物质、烃类物质、芳香环类物质、杂环物质。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无溶剂污染,高灵敏度,高富集信息。通过本方法,液晶聚合物各主要挥发性组分通过GC-MS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和鉴定,可用于监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动态顶空进样 气质联用 液晶聚合物 挥发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茶梅花挥发物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祯妮 邓少华 +4 位作者 崔强 张海霞 徐毓泽 何才生 李茂娟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5期35-41,共7页
为探究茶梅花在活体状态下的挥发物成分特征,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技术测定3个品种(‘秋芍药’‘美娇颜’和‘丹玉’)茶梅花的挥发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3个品种的茶梅花中共检测出45种... 为探究茶梅花在活体状态下的挥发物成分特征,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技术测定3个品种(‘秋芍药’‘美娇颜’和‘丹玉’)茶梅花的挥发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3个品种的茶梅花中共检测出45种挥发性成分,以醛酮类和烷烃类化合物种类为主,其中,碳酸二乙酯和4,6⁃二甲基十二烷为‘秋芍药’花的主要特征成分,2⁃甲基⁃4⁃戊烯醛、壬醛、十七烷、二十烷为‘美娇颜’的主要特征成分,2⁃甲基⁃4⁃戊烯醛、3⁃甲基⁃4⁃戊烯⁃1⁃醇、二十烷为‘丹玉’的主要特征成分;3个品种茶梅花中多数挥发物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茶梅花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数量与光照强度、温度和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大气压强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茶梅在生态保健型城市园林景观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梅花 挥发物成分 动态顶空采集法 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