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静荷载综合作用下桩土共同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翠英 谭祥韶 +2 位作者 李德福 黎志中 王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7-101,共5页
轴向荷载作用下桩与上体的相互作用理论日趋成熟.但是,迭加水平荷载作用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更复杂,研究面临新的课题 工程上断桩、裂桩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分析了静压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压桩机运行荷载与轴向荷载... 轴向荷载作用下桩与上体的相互作用理论日趋成熟.但是,迭加水平荷载作用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更复杂,研究面临新的课题 工程上断桩、裂桩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分析了静压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压桩机运行荷载与轴向荷载的共同作用而产生桩体受损的原因,在轴向荷载作用下桩与土体相互作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压桩机水平振动荷载的作用,建立了轴向静荷载与水平向动荷载共同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并初步进行了工程实例验证,结果尚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荷载 桩土相互作用 机理研究 轴向静荷载 水平向动荷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煤壁动静载稳定性及采高的尺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范志忠 潘黎明 《矿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28-535,共8页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动静荷载引发的片帮冒顶等围岩失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对动载作用下大采高工作面煤壁失稳机理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PFC 2D双轴压缩数值试验模型,将裂隙植于模型内,研究了煤体和煤样在静载作...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动静荷载引发的片帮冒顶等围岩失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对动载作用下大采高工作面煤壁失稳机理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PFC 2D双轴压缩数值试验模型,将裂隙植于模型内,研究了煤体和煤样在静载作用下的尺度效应规律,认为煤层中天然缺陷的数量、贯通性及其分布规律对尺寸效应有明显影响,试样越大,其强度越低,其变化呈对数曲线变动趋势;进一步采用霍普金森试验研究了煤样动静载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得出峰值强度与煤壁稳定性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采动影响下细微节理构造和缺陷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以阳泉矿区为例,分别将一矿、二矿、五矿和新景矿15号煤样动、静峰值强度与现场实际的煤壁稳定性进行对比,认为煤样动态峰值强度能较好地反映采动应力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为强扰动下科学采高的界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 动静载作用 煤壁稳定性 片帮 割煤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载作用下房柱式采空区煤柱失稳时间预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东昊 李文 +2 位作者 张彬 张豪哲 杜明泽 《中国矿业》 2023年第6期123-130,共8页
针对动静载作用下大面积房柱式采空区失稳时间难以预测的问题,以鄂尔多斯市敬老院煤矿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循环加卸载与单轴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煤柱在动载与静载作用下力学承载特征。选取开尔文体模型,基于蠕变理论,结合顶板-煤柱系统... 针对动静载作用下大面积房柱式采空区失稳时间难以预测的问题,以鄂尔多斯市敬老院煤矿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循环加卸载与单轴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煤柱在动载与静载作用下力学承载特征。选取开尔文体模型,基于蠕变理论,结合顶板-煤柱系统力学模型,得出了房柱式采空区煤柱保持稳定的最小时间函数表达式。考虑时间因素,通过施加循环加卸载荷模拟动静载作用方式,建立了房柱式采空区数值模型,研究了动静载作用下房柱式采空区煤柱随时间失稳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煤样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比在固定载荷作用下的极限破坏强度偏低;煤柱在蠕变作用下的有效承载时间与煤柱横截面积的对数正相关,与煤柱的高度和顶板刚度的对数负相关;将煤柱的破坏过程分为稳定阶段、发育阶段和失稳阶段。通过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验证了煤柱有效承载函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柱式采空区 蠕变特征 失稳时间 动静载作用 循环加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